CN217297610U -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7610U
CN217297610U CN202220975362.2U CN202220975362U CN217297610U CN 217297610 U CN217297610 U CN 217297610U CN 202220975362 U CN202220975362 U CN 202220975362U CN 217297610 U CN217297610 U CN 217297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filter
room
sewage treatment
filter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53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巍
刘波
李亮
刘皓林
曾荣辉
宋世琨
胡振龙
席国赟
曾思雨
罗小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209753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7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7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7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污水前处理系统及工艺的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优化,经过两套并联的前处理系统后在深度处理部分将两种工艺合并为共同采用后处理系统,其结构紧凑、占地少、污水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保证率高、单方水占地面积小、节约投资。可根据市政污水的水质、浓度、季节变化和负荷状况,针对性开启不同的污水处理模式运行,提示污水处理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在用地和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具有很好提标升级扩容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

Description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大多是在“九五”“十五”期间建成投产的,排放标准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为国家二级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0号“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中提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2006年21号公告提出再次重申了这个问题,这实际上在法规层面上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的适用范围直接扩大到绝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环境形势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总体改善的同时部分水体恶化。二是水环境质量分布不平衡,部分流域污染仍然较重。三是大江大河干流明显改善,但支流污染相对较重,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不少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负荷大,导致水体因缺氧而黑臭,公众反映强烈。《水十条》发布实施后,各地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大,但由于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处理不到位、老城区改造难等原因。四是尽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但农村污染量大面广,“脏乱差”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五是在化学需氧量污染得到控制的同时,总磷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总磷导致的地表水断面超标率为17.9%,已经与化学需氧量持平,在长江、珠江等一些流域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全国一些湖库水质改善的瓶颈。为控制和治理流域水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对受污染的水环境进行流域治理,各地方均出台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要求的《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势在必行;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厂配套管网设施日益完善,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量也不断提高,大部分污水厂存在污水处理量扩容的问题。许多污水处理厂将提标和扩容改造工程提到议事日程。
而现有的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厂系统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生化池、二沉池和消毒出水,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容的潜力非常有限。常规污水处理系统提标扩容改造工程以生化系统改造为主,扩建生化处理池和二沉池,往往需要土建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受到污水处理厂场地限制;新标准中有总氮和总磷指标,需要增加反硝化和化学除磷工段,这对污水系统提标改造工程增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污水前处理系统及工艺的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优化,经过两套并联的前处理系统后在深度处理部分将两种工艺合并,共同采用后处理系统,其结构紧凑,在不能新增用地和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具有很好提标升级扩容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两套并联的第一前处理系统、第二前处理系统和一套共用的后处理系统;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粗格栅间、第一污水提升泵房、第一细格栅渠、第一曝气沉沙池、第一高密度沉淀池、第一超细格栅间、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置硝化生物滤池和第一加药间;
所述第二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粗格栅间、第二污水提升泵房、第二细格栅渠、第二曝气沉沙池、多模式A2/O生化池、二沉池、第二高密度沉淀池、第二超细格栅间和第二加药间;
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砂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巴氏计量渠、出水井;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的中置硝化生物滤池和第二前处理系统的第二超细格栅间分别连接至后处理系统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进水口,所述第一加药间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高密度沉淀池、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和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加药间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多模式A2/O生化池、第二高密度沉淀池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与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之间设有用于硝化液回流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当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进水BOD5浓度较高,采用硝化液回流,可以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上层负荷过大,同时水力负荷加大可以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促进生物膜更新,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滤料堵塞,同时增强了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砂滤池的前部设置有曝气管道、后部设有两组并联的砂滤料池。前端部的曝气管道产生的空气中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后部的砂滤料池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
优选的,所述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置硝化生物滤池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内设有陶粒滤料或者火山岩滤料。陶粒滤料具有表面坚硬粗糙、内部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从而生物菌附着能力强,繁殖快、挂膜效率高,低温低浊条件下去除氨氮效果好,工作周期长、截污能力强;火山岩滤料的微生物化学稳定性、抗腐蚀,具有惰性,在环境中不参与生物膜的生物化学反应,表面电性与亲水性:火山岩生物滤料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
优选的,所述多模式A2/O生化池设有内置回流泵和外置回流泵。用于将多模式A2/O生化池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脱氮反应。
采用第一前处理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关闭第二前处理系统,实现基于强化内源反硝化的三级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市政污水依次经过第一粗格栅间、第一污水提升泵房、第一细格栅渠、第一曝气沉沙池进行预处理,截留大体积污染物,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预处理后上清液进入第一高密度沉淀池,在第一加药间外加PAC和PAM药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方式进行除磷,再通过第一超细格栅间清除水中较小颗粒状的悬浮物及漂浮物、较小纤维物质和毛发;
步骤B、经步骤A处理的上清液自流到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在第一加药间外加入的有机碳源的作用下,上清液中的硝态氮在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充分反应变成氮气,随后混合液进入中置硝化生物滤池;
步骤C、将步骤B中处理的混合液自流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进行生化处理,在降低混合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同时,将混合液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氮,提高硝氮浓度,有利于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反应脱氮;一部分混合液进入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另一部分混合液通过回流管的回流泵泵送回流至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
步骤D、经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液自流到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第一加药间外加入的有机碳源的作用下,硝态氮在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充分反应变成氮气,处理后混合液进入砂滤池;
步骤E、在砂滤池的混合液进行外置多余的碳源和悬浮物的去除,在砂滤池前端,利用砂滤池前端的曝气管道产生的空气中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砂滤池后端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达标的清水分离然后输出至紫外线消毒渠进行消毒;通过巴氏计量渠计量后输出至出水井。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中置硝化生物滤池中混合液回流至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回流比为5%~200%。回流比可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的要求进行调节,当进水COD、BOD5、氨氮和TN浓度较高,则调高回流比;反之调低回流比;回流比按以下方法设定:当中置硝化生物滤池进水中的BOD5≤100mg/l、TN≤35mg/l、NH3-N≤25mg/l和SS≤150mg/l时,回流比R设定为5%~100%;当进水任何一参数值超过时,则回流比R设定为100%~200%;通过回流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上层负荷过大,同时水力负荷加大可以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促进生物膜更新,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滤料堵塞,同时增强了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B、D中,通过第一加药间外加入的有机碳源为乙酸钠。乙酸钠无毒、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反硝化速度快。
采用第二前处理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关闭第一前处理系统,实现基于强化内源反硝化的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联合的污水处理,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市政污水依次经过第二粗格栅间、第二污水提升泵房、第二细格栅渠、第二曝气沉沙池进行预处理,截留大体积污染物,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预处理后上清液分别进入多模式A2/O生化池;
步骤b、在多模式A2/O生化池前端的厌氧区,污水中活性污泥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磷、在好氧状态吸收磷,进行生物除磷;在多模式A2/O生化池后端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在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同时,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氮,提高硝氮浓度;同时将部分多模式A2/O生化池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当进水水质中BOD5∶N<4∶1时,从第二加药间加入有机碳源补充;
步骤c、将步骤b处理得到的上清溶液自流到二沉池,一部分污泥混合液回流到多模式A2/O生化池前端,另一部分上清溶液自流至第二高密度沉淀池;
步骤d、在第二高密度沉淀池内,通过第二加药间加入PAC和PAM药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方式进行除磷;再通过第二超细格栅间过滤细颗粒;
步骤e、经步骤d处理后的混合液自流到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在第二加药间加入有机碳源的作用下,硝态氮在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充分反应变成氮气,随后混合液进入砂滤池;
步骤f、在砂滤池中的混合液进行外置多余的有机碳源和悬浮物的去除,利用砂滤池前端的曝气管道产生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砂滤池后端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达标的清水分离然后输出至紫外线消毒渠进行消毒;通过巴氏计量渠计量后输出至出水井。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多模式A2/O生化池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回流比为200%~300%。夏天温度较高时回流比采用200%,冬天温度较低时回流比采用300%,实现充分的反硝化脱氮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及装置优化,采用两种污水前处理系统,经过两套并联的前处理系统后,在深度处理部分将两种工艺合并为共同采用后处理系统,其结构紧凑、占地少、污水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保证率高、单方水占地面积小、节约投资;并可根据市政污水的水质、水量、浓度、季节变化和负荷状况,针对性开启不同的污水处理模式运行,提升污水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在用地和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具有很好污水处理提标升级扩容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与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之间设有用于硝化液回流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当前置硝化生物滤池进水BOD5浓度较高,采用硝化液回流,可以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上层负荷过大,同时水力负荷加大可以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促进生物膜更新,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滤料堵塞,同时增强了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砂滤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第一前处理系统;2-第二前处理系统;3-后处理系统;10-第一加药间;11-第一粗格栅间;12-第一污水提升泵房;13-第一细格栅渠;14-第一曝气沉沙池;15-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6-第一超细格栅间;17-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8-中置硝化生物滤池;20-第二加药间;21-第二粗格栅间;22-第二污水提升泵房;23-第二细格栅渠;24-第二曝气沉沙池;25-多模式A2/O生化池;26-二沉池;27-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8-第二超细格栅间;31-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2-砂滤池;33-紫外线消毒渠;34-巴氏计量渠;35-出水井;111-回流泵;321-曝气管道;322-砂滤料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污水前处理系统及工艺的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优化,经过两套并联的前处理系统后在深度处理部分将两种工艺合并,共同采用后处理系统3,其结构紧凑,在不能新增用地和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具有很好提标升级扩容能力。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两套并联的第一前处理系统1、第二前处理系统2和一套共用的后处理系统3;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粗格栅间11、第一污水提升泵房12、第一细格栅渠13、第一曝气沉沙池14、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5、第一超细格栅间16、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第一加药间10;
所述第二前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粗格栅间21、第二污水提升泵房22、第二细格栅渠23、第二曝气沉沙池24、多模式A2/O生化池25、二沉池26、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第二超细格栅间28和第二加药间20;
所述后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砂滤池32、紫外线消毒渠33、巴氏计量渠34、出水井35;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1的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第二前处理系统2的第二超细格栅间28分别连接至后处理系统3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进水口,所述第一加药间10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5、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和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加药间20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多模式A2/O生化池25、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
其中,所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与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之间设有用于硝化液回流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111。当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进水BOD5浓度较高,采用硝化液回流,可以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的上层负荷过大,同时水力负荷加大可以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促进生物膜更新,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滤料堵塞,同时增强了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砂滤池32的前部设置有曝气管道321、后部设有两组并联的砂滤料池322。前端部的曝气管道321产生的空气中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后部的砂滤料池322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
优选的,所述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内设有陶粒滤料或者火山岩滤料。陶粒滤料具有表面坚硬粗糙、内部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从而生物菌附着能力强,繁殖快、挂膜效率高,低温低浊条件下去除氨氮效果好,工作周期长、截污能力强;火山岩滤料的微生物化学稳定性、抗腐蚀,具有惰性,在环境中不参与生物膜的生物化学反应,表面电性与亲水性:火山岩生物滤料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
优选的,所述多模式A2/O生化池25设有内置回流泵和外置回流泵。用于将多模式A2/O生化池25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脱氮反应。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开启第一前处理系统1和后处理系统3,关闭第二前处理系统2,实现基于强化内源反硝化的三级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市政污水依次经过第一粗格栅间11、第一污水提升泵房12、第一细格栅渠13、第一曝气沉沙池14进行预处理,截留大体积污染物,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预处理后上清液进入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5,在第一加药间10外加PAC和PAM药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方式进行除磷,再通过第一超细格栅间16清除水中较小颗粒状的悬浮物及漂浮物、较小纤维物质和毛发;
步骤B、经步骤A处理的上清液自流到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在第一加药间10外加入的有机碳源的作用下,上清液中的硝态氮在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充分反应变成氮气,随后混合液进入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
步骤C、将步骤B中处理的混合液自流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进行生化处理,在降低混合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同时,将混合液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氮,提高硝氮浓度,有利于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反应脱氮;一部分混合液进入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另一部分混合液通过回流管的回流泵111泵送回流至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
步骤D、经步骤C处理后的混合液自流到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第一加药间10外加入的有机碳源的作用下,硝态氮在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充分反应变成氮气,处理后混合液进入砂滤池32;
步骤E、在砂滤池32的混合液进行外置多余的碳源和悬浮物的去除,在砂滤池32前端,利用砂滤池32前端的曝气管道321产生的空气中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砂滤池32后端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达标的清水分离然后输出至紫外线消毒渠33进行消毒;通过巴氏计量渠34计量后输出至出水井35。
其中,所述步骤C中,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中混合液回流至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的回流比为5%~200%。回流比可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的要求进行调节,当进水COD、BOD5、氨氮和TN浓度较高,则调高回流比;反之调低回流比;回流比按以下方法设定:当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进水中BOD5≤100mg/l、TN≤35mg/l、NH3-N≤25mg/l和SS≤150mg/l时,回流比R设定为5%~100%;当进水任何一参数值超过时,则回流比R设定为5%100%~200%;通过回流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的上层负荷过大,同时水力负荷加大可以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促进生物膜更新,防止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滤料堵塞,同时增强了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所述步骤B、D中,通过第一加药间10外加入的有机碳源为乙酸钠。乙酸钠无毒、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反硝化速度快。
根据进出水水质监测数据,实施例1各指标见下表1。
表1:实施例1进出水各项指标监测值(mg/L)
名称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3</sub>-N SS TP TN
进水水质 118~226.6 81.3~123 20.7~40.7 88~165 1.22~3.82 24.7~45.2
出水水质 12~26 3.2~4.6 0.15~0.80 1.5~4 0.1~0.16 3.2~9.0
进水均值 182 106.2 26.2 124 2.8 30.2
出水均值 18.6 4.2 0.30 2.0 0.12 7.0
从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实现了系统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尤其是NH3-N和SS的处理效果很明显,本系统采用中置硝化-两端反硝化脱氮三级生物滤池的系统及工艺,具有强制曝气、高SS截留率的特点,通过物理过滤、网捕吸附和生物代谢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大大提高了NH3-N和SS的去除效果。
实施例2
仍采用实施例1的图1~2所示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开启第二前处理系统2和后处理系统3,关闭第一前处理系统1,实现基于强化内源反硝化的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联合的污水处理,处理工艺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市政污水依次经过第二粗格栅间21、第二污水提升泵房22、第二细格栅渠23、第二曝气沉沙池24进行预处理,截留大体积污染物,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预处理后上清液分别进入多模式A2/O生化池25;
步骤b、在多模式A2/O生化池25前端的厌氧区,污水中活性污泥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磷、在好氧状态吸收磷,进行生物除磷;在多模式A2/O生化池25后端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在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同时,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氮,提高硝氮浓度;同时将部分多模式A2/O生化池25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当进水水质中BOD5∶N<4∶1时,从第二加药间20加入有机碳源补充;
步骤c、将步骤b处理得到的上清溶液自流到二沉池26,一部分污泥混合液回流到多模式A2/O生化池25前端,另一部分上清溶液自流至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
步骤d、在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内,通过第二加药间20加入PAC和PAM药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方式进行除磷;再通过第二超细格栅间28过滤细颗粒;
步骤e、经步骤d处理后的混合液自流到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中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出水总氮浓度,在在第二加药间20加入有机碳源的作用下,硝态氮在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充分反应变成氮气,随后混合液进入砂滤池32;
步骤f、在砂滤池32中的混合液进行外置多余的有机碳源和悬浮物的去除,利用砂滤池32前端的曝气管道321产生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混合液中多余的有机碳源,然后通过砂滤池32后端砂滤料过滤,将多余的悬浮物去除,达标的清水分离然后输出至紫外线消毒渠33进行消毒;通过巴氏计量渠34计量后输出至出水井35。
其中,所述步骤b中,多模式A2/O生化池25后端处理后混合液回流至中端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回流比为200%~300%。当夏天温度较高时回流比采用200%,冬天温度较低时回流比采用300%,实现充分的反硝化脱氮反应。
根据进出水水质监测数据,实施例2各指标见下表2。
表2:实施例2进出水各项指标监测值(mg/L)
名称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3</sub>-N SS TP TN
进水水质 108~246.6 51.3~113 18.7~38.7 68~147 1.54~3.53 22.17~42.7
出水水质 8~25 3.5~4.1 0.1~0.59 1~3 0.03~0.14 2.4~9.2
进水均值 168 86.2 28.7 117.5 2.5 32.5
出水均值 16.5 4.0 0.13 2.0 0.10 6.8
从实际检测表明实现了系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模式A2/O生化池25、高密度沉淀池、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处理系统及工艺,市政污水中的TN、TP、NH3-N和SS的处理效果很明显,具有较好的生物除磷脱氮、高SS截留率的技术效果,通过物理过滤、网捕吸附和生物代谢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大大提高了污水中TN、TP、NH3-N和SS的去除率。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当城市扩容或季节性导致市政污水进水量增大,可同时开启第一前处理系统1、第二前处理系统2和后处理系统3,实现污水处理能力的的快速扩容,具体实施过程可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此不再敷述,请见谅。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做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4)

1.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并联的第一前处理系统(1)、第二前处理系统(2)和一套共用的后处理系统(3);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粗格栅间(11)、第一污水提升泵房(12)、第一细格栅渠(13)、第一曝气沉沙池(14)、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5)、第一超细格栅间(16)、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第一加药间(10);
所述第二前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粗格栅间(21)、第二污水提升泵房(22)、第二细格栅渠(23)、第二曝气沉沙池(24)、多模式A2/O生化池(25)、二沉池(26)、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第二超细格栅间(28)和第二加药间(20);
所述后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砂滤池(32)、紫外线消毒渠(33)、巴氏计量渠(34)、出水井(35);
所述第一前处理系统(1)的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第二前处理系统(2)的第二超细格栅间(28)分别连接至后处理系统(3)的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进水口,所述第一加药间(10)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高密度沉淀池(15)、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和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加药间(20)设有加药管道分别连接至多模式A2/O生化池(25)、第二高密度沉淀池(27)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与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之间设有用于硝化液回流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池(32)的前部设置有曝气管道(321)、后部设有两组并联的砂滤料池(3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17)、中置硝化生物滤池(18)和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31)内设有陶粒滤料或者火山岩滤料。
CN202220975362.2U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297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5362.2U CN21729761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5362.2U CN21729761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7610U true CN217297610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3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5362.2U Active CN21729761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7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5043A (zh) * 2022-04-26 2022-06-10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5043A (zh) * 2022-04-26 2022-06-10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8372B (zh) 下向流一体式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过滤装置与方法
CN104761097A (zh) 一种适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总氮的处理方法
CN206553350U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两级人工快渗系统
Osmani et al. Upgradation of conventional MBBR into Aerobic/Anoxic/Aerobic configuration: A case study of carbon and nitrogen removal bas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N103539324B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陶粒装置及其工艺
CN215712063U (zh) 一种污水脱氮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09619125U (zh) 磁混凝澄清与反硝化滤池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1746931A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1598224U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1644961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055933A (zh) 一种高氨氮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7297610U (zh) 一种多运行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01254Y (zh) 埋地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208883568U (zh) 一种集过滤、沉淀功能于一体的过滤沉淀池
CN110240350A (zh) 一种利用硝化液回流增强污水一体化的设备及抗冲击性方法
CN203582658U (zh) 一种中小城镇多级曝气中水处理系统
CN103073154A (zh) 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
CN105110556A (zh) 一体化脱氮脱碳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系统
CN103771648B (zh) 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CN201990575U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9507751U (zh) 活性污泥法处理氮磷超标地下水装置
CN111825216A (zh) 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及工艺
CN108341495B (zh) 三相溢流高效补氧湿地系统
CN203095803U (zh) 城镇污水厂升级改造及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