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970A - 空气调节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7970A
CN114867970A CN202080085188.8A CN202080085188A CN114867970A CN 114867970 A CN114867970 A CN 114867970A CN 202080085188 A CN202080085188 A CN 202080085188A CN 114867970 A CN114867970 A CN 11486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user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ondition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51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井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86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8Personalised ai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空气调节器系统以与用户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组合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来以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具有多个空调空间的住宅、住宿、办公楼中根据状况有效操作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宾馆等住宿设施,办公室、家、学校、医院等集体生活空间、大厦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服务。例如,照明、制冷/制热系统(HVAC: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等是提供服务的代表性设备(Facility)系统。
随着大厦的大型化、自动化,正在使用综合管理设备系统的大厦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然而,大厦管理系统(BMS)管理的系统、装置的数量呈增加的趋势,这在大型大厦的情况下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大厦管理系统(BMS)就所有装置的所有状态、操作进行通信并直接确认和控制状态,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和速度并增加费用。
另一方面,由于大厦的大型化和对便利性的追求等,预计大厦部门的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如果减少大厦中使用的能源,则整体能源消耗量也能大大减少。
近来,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使用户不会感到不便的同时,减少大厦的能源消耗,而对于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正在增加,以使照明、制冷/制热系统能够按需提供必要的即时服务。尤其,大厦包括多个空调空间时,在每个空调空间有效执行制冷/制热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在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994-0003237号中,一种设置在宾馆等的前台,能够综合管理客房的客房服务和节能设备的系统,其利用触点控制来控制节能、制冷装置、制暖装置、空调等的电源开启和关闭。在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994-0003237号中,仅能够利用触点控制来控制多个装置的开/关,而在实现最优化的空调、能源效率方面则存在局限性。
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2-0106049号涉及房卡钥匙检测装置和客房控制系统,检测进入客房内的投宿客人的房卡钥匙,切断对客房装置的电源供应。在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2-0106049号中,仅能够根据顾客的房卡钥匙检测与否来对全体电源供应进行开/关,而在实现最优化的空调、能源效率方面则存在局限性。另外,虽然检测到房卡钥匙,但实际顾客不在客房内时,能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多个空调空间的住宅、住宿、办公楼中,根据状况有效操作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厦的能源效率并提供符合状况的最优化的空调服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与大厦管理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或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其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相关的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以及室内机单元,其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并将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的信息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器,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内机单元以与所述用户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来操作,因此能够组合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来以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或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其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相关的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以及室内机单元,其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并从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所述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并以与所述用户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组合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来以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所述用户在所述大厦内且位于所述预定空间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能够以第一模式进行操作,所述第一模式是预先对与所述室内机单元相关的可设定的设定项目中的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确定了设定值的模式。
另外,所述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可以基于使用频率来选择。
所述使用频率可以基于所述用户对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history)或对所述大厦内的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
另外,所述设定值可以基于所述用户对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或对所述大厦内的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
另外,所述用户在所述大厦内但不在所述预定空间中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能够以比所述第一模式能源消耗量小的第二模式进行运转。
另外,所述用户不在所述大厦内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能够以复数个运行模式中能源消耗量最小的第三模式进行运转。
另一方面,所述室内机单元能够通过所设置的摄像机或传感器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或者基于从外部检测在不在传感器接收传感信息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大厦是住宿设施且所述预定空间是客房,则所述室内机单元能够基于从房卡钥匙检测装置接收的房卡钥匙检测与否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
另一方面,所述中央控制器能够从大厦管理系统获得所述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供在具有多个空调空间的住宅、住宿、办公楼中根据状况有效操作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供提高大厦的能源效率并符合状况的最优化的空调服务。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提高与大厦管理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在根据后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此外的多种效果将能够被直接地或隐含地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组成的图。
图2是图1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3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概念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和大厦管理系统的信息发送例。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各种情况下的运行模式。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运行模式的设定用户界面画面。
图8是在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关于空气调节器系统的运行模式的设定中参照的图表。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变更为各种形式。
另一方面,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对于组成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只是单纯考虑到便于编写本说明书而赋予的,其本身并没有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或作用。因此,所述“模块”和“部”可以互换使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说明多种要素,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但这些要素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组成的图。
参照图1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50可以包括复数个单元。例如,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50可以包括室内机31至35、连接到室内机31至35的室外机21、22、各自连接到室内机31至35的遥控器41至45。
空气调节器系统除了室内机和室外机之外,还可以包括换气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加湿装置、加热器等,根据规模还可以包括冷水机、空调单元、冷却塔等。在空气调节器系统中,各单元相互连接以能够与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操作联动地操作。另外,空气调节器系统可以与建筑物内的移动装置、安保装置、警报装置等连接来进行操作。
并且,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50还可以包括控制复数个室内机31至35和室外机21、22的中央控制器10。
中央控制器10能够与复数个室内机31至36和复数个室外机21、22连接以监控并控制其操作。此时,中央控制器10与复数个室内机连接,能够对室内机执行运行设定、锁定设定、日程控制、群控制等。
室外机21、22包括:接收制冷剂并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未图示)、使制冷剂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机(未图示)、从供应的制冷剂提取气态制冷剂并供应到压缩机的储液器(accumulator,未图示)、根据制热运行选择制冷剂的流路的四通阀(未图示)。另外,还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阀、油回收机等。
室外机21、22根据设定操作所具有的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机压缩制冷剂或进行热交换,向室内机31至35供应制冷剂。
室外机21、22根据中央控制器10或室内机31至35的要求进行驱动,对应于被驱动的室内机,制冷/制热容量发生变化,从而室外机的运行数量和设置在室外机中的压缩机的运行数量发生变化。
此时,室外机21、22以复数个室外机分别向各自连接的室内机供应制冷剂为基本进行说明,但根据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结构,复数个室外机也可以相互连接,向复数个室内机供应制冷剂。
室内机31至35与复数个室外机21、22中的任一个进行连接,并接收制冷剂向室内排出冷空气和热空气。室内机31至35包括室内热交换机(未图示)、室内机风扇(未图示)、使供应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未图示)、多个传感器(未图示)。
此时,室外机21、22和室内机31至35经由通信线连接,并相互收发数据,室外机和室内机与中央控制器10经由另一个通信线连接,并根据中央控制器10的控制进行操作。
遥控器41至45分别与室内机连接,能够向室内机输入用户的控制命令,接收并显示室内机的状态信息。此时,遥控器根据与室内机的连接形式通过有线或无线进行通信,根据情况,复数个室内机能够与一个遥控器连接,通过一个遥控器输入来变更复数个室内机的设定。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遥控器41至45可以在内部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图2是图1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示意图。
参照图2进行说明,空气调节器50大体上分为室内机31和室外机21。
室内机31包括:配置在室内执行制冷/制热功能的室内侧热交换机108、由配置在室内侧热交换机108的一侧以促进制冷剂的散热的室内风扇109a和使室内风扇109a旋转的电动机109b组成的室内送风机109。
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室内侧热交换机108。变频压缩机、恒速压缩机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作压缩机102。
另外,空气调节器50可以由为室内制冷的制冷机组成,也可以由为室内制冷或制热的热泵组成。
室外机21包括:具有压缩制冷剂的作用的压缩机102;驱动压缩机的压缩机用电动机102b;具有使压缩的制冷剂散热的作用的室外侧热交换机104;由配置在室外侧热交换机104一侧以促进制冷剂的散热的的室外风扇105a和使室外风扇105a旋转的电动机105b组成的室外送风机105;使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机构106;改变压缩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制冷/制热切换阀110;暂时存储气化的制冷剂,在除去水分和异物之后,将一定压力的制冷剂向压缩机供应的储液器103等。
另一方面,在图2中,示出了室内机31和室外机21各一个,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驱动装置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应用于设置有复数个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多机组空气调节器、设置有一个室内机和复数个室外机的空气调节器等。
图3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室内机单元100可以包括驱动部140、传感部170、输出部160、输入部150、存储部130、通信部180、控制整体操作的控制部120。
在存储部130存储有用于对单元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数据、对于用于与其他单元通信的地址或组设定的通信数据、从外部收发的数据、在操作期间发生或检测到的操作数据。存储部130存储有单元的每个功能的执行程序、用于操作控制的数据、收发的数据。
存储部130在硬件方面可以是ROM、RAM、EPROM、闪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多种存储设备。
通信部180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信模块,可以与外部的设备通信连接。
输入部150包括按钮、开关、触摸输入单元等输入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当响应于输入单元的操作而被输入用户命令或预定的数据时,输入部150将输入的数据应用到控制部120。
输出部160包括点亮或闪烁控制的灯、设置有输出预定声音的扬声器的音频输出部、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并能够输出单元的操作状态。灯通过点亮与否、点亮颜色、闪烁与否来输出单元是否在运行,扬声器输出预定的警告音、效果音来输出操作状态。显示器可以输出用于控制单元的菜单画面,并针对单元的运行设定或操作状态,可以输出由文字、数字、图像中的至少一种组合所组成的引导信息或警告。
传感部170可以包括复数个传感器。传感部17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
例如,设置复数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室内热交换机温度、室外热交换机温度、管道温度,并将它们输入到控制部120。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制冷剂管道的出入口,以分别测量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并将它们输入到控制部120。压力传感器不仅可以设置在制冷剂管道,还可以设置在水管。
传感部170可以包括摄像机传感器。摄像机传感器能够拍摄配置有室内机31的空调空间。室内机31能够识别通过摄像机传感器获得的影像来识别用户、物体、空间等。
根据实施例,传感部170可以设置有检测在不在传感器,所述检测在不在传感器检测在配置有室内机31的空调空间中是否存在人。
驱动部140根据控制部120的控制命令向控制对象提供操作电源并控制其驱动。
驱动部140可以包括例如叶片驱动部141a、风扇驱动部142a、室内机风扇142b、一个以上的叶片141b。
室内机风扇142b将由热交换机来热交换的冷热空气经由排出口向室内排出。
风扇驱动部142a控制使室内机风扇142b运行的马达的驱动。风扇驱动部142a响应于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机风扇142b的开/关,并控制室内机风扇142b以设定的速度运行。
叶片驱动部141a响应于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控制设置于一个以上的排出口的一个以上的叶片141b的开闭。另外,叶片驱动部141a控制各个叶片141b的开度角以改变排出的风向。叶片141b可通过叶片驱动部141a改变开度角,从而改变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此时,各排出口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左右方向的风向的百叶窗。
叶片141b可以分别在0度至90度的角度范围内设定开度角,并且可以根据设定分步改变开度角。
叶片驱动部141a可以根据控制部110的控制命令分步改变并设定各叶片141b的开度角。
例如,叶片驱动部141a可以在15至75度的范围内以15度为单位分5步控制叶片的开度角。叶片141b的开度角可以根据设定以3步至9步进行设定。另外,当以摆动模式设定时,叶片驱动部141a可以在15度至75度的范围内连续地改变叶片的开度角,而无需分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包括在空气调节器系统中的复数个单元可以分散配置在至少两层以上。例如,室外机可以配置在建筑物楼顶,室内机可以配置在建筑物内部的任一层。另外,复数个室内机可以分散配置在多层。
另外,一个以上的室内机可以配置在预定空间。例如,空间小的一室(room)中可以配置有一个室内机,空间大的一室(room)中可以配置有N个室内机。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概念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包括室内机单元31和控制所述室内机单元31的操作的中央控制器10,并能够提供调节和维持大厦内温度和湿度,以实现舒适环境的空调服务。
可以配置有复数个室内机单元31,以分散配置在所述大厦的空调空间。室内机单元31可以调节和维持与室外机21连接配置的空调空间70的温度和湿度。室外机21能够根据中央控制器10或室内机31的要求进行驱动。
中央控制器10可以与复数个室内机(图1的31至36)和复数个室外机(图1的21、22)连接,监控并控制它们的操作。此时,中央控制器10能够连接到复数个室内机31至36,执行对室内机的运行设定、锁定设定、日程控制、群控制等。
空气调节器系统50除了室内机和室外机之外,还可以包括换气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加湿装置、加热器等,根据规模还可以包括冷水机、空调单元、冷却塔等单元。空气调节器系统50的各单元相互连接,并能够联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操作进行操作。
另外,空气调节器系统50能够与综合管理大厦的设备的大厦管理系统60联动进行操作。空气调节器系统50可以根据大厦管理系统60的控制进行操作,或者基于从大厦管理系统60接收的数据进行操作。
例如,空气调节器系统50内的中央控制器10能够向大厦管理系统60发送复数个室内机31至36和复数个室外机21、22的状态信息。
另外,中央控制器10能够从大厦管理系统60接收与大厦内各种设备相关的信息,并应用于室内机31至36和室外机21、22的控制。
另外,中央控制器10能够从大厦管理系统60接收对于空气调节器系统50内的一个以上单元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单元的操作。
另外,空气调节器系统50可以与大厦内的移动装置、安保装置、警报装置等连接进行操作。根据实施例,配置在大厦内预定空间70的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从配置在同一空间70的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接收与检测用户1相关的传感数据。根据情况,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的传感数据被发送到中央控制器10,室内机单元31能够根据中央控制器10的控制进行操作。
例如,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能够利用PIR(Passive InfraRed)传感器。PIR传感器作为检测红外线物体的传感器,由红外线发射器和受光传感器组成。当从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被人反射时,受光传感器能够感测反射的光从而检测出在不在。或者,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还可以利用IR-UWB(Impulse Response-Ultra Wide Band)等其他方式的传感器。
空气调节器系统50还可以包括与室内机单元31连接的遥控器41,用户1可以通过操作遥控器41来运行室内机单元3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央控制器10能够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70相关的用户1的进入大厦信息。例如,与大厦内预定空间70相关的用户1可以是宾馆等住宿设施的预定客房使用者、办公楼的预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等。
中央控制器10能够从大厦管理系统60或其他传感器获得所述用户1的进入大厦信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和大厦管理系统的信息发送例,并示例了通知进入大厦与否的信号。
大厦管理系统60可以通过BMS通信向中央控制器10传送用户1的进入大厦与否。
另一方面,所述大厦管理系统60为了促进建筑物内各设备的整合,主要可以利用开放型网络BACnet(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局部操作网络(Lon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 works)等。
图5示出了通过BACnet BMS通信将宾馆的投宿客人信息向BMS对象(BACnetObject)传递的实例,BACnet对象编号(BACnet Object number):AA与进入建筑物内与否有关,可以通过入住/退房(check in/out)信息表示是否进入大厦。
另一方面,中央控制器10能够将所述用户1的进入大厦信息发送到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70的室内机单元31。
配置在预定空间70的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从所述中央控制器10接收所述用户1的进入大厦信息。
另外,室内机单元31能够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10或配置在预定空间70的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来接收所述用户1在不在。根据情况,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的传感数据能够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10传递。
或者,室内机单元31能够通过设置的摄像机、传感器等检测单元判别所述用户1在不在。
另一方面,在所述大厦是住宿设施,所述预定空间70是客房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70能够基于从房卡钥匙检测装置(未图示)接收的房卡钥匙检测与否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
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与所述用户1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70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所述室内机单元31通过所述进入大厦与否和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70与否来判别用户1的当前状态,并且在预设的运行模式中以对用户1的当前状态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包括中央控制器50,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70相关的用户的进入大厦信息;室内机单元31,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并从所述中央控制器10接收所述用户1的进入大厦信息,以与所述用户1进入大厦与否和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组合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以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根据实施例,所述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从中央控制器10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使之以与用户1进入大厦与否和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70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在此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根据所述中央控制器10的控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包括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70相关的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的中央控制器50、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70以将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70与否的信息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器10的室内机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器10控制所述室内机单元31以与所述用户1进入大厦与否和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组合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以最优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组合服务对象用户1的进入大厦与否和在不在,室内机单元31以最优的运行模式操作,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能源效率。
图6示例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空气调节器系统的各种情况下的运行模式。
参照图6,当所述用户1位于所述大厦且在所述预定空间70时,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第一模式进行操作,第一模式是预先对与所述室内机单元31相关的可设定的设定项目中的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预先确定了设定值的模式。
第一模式可以是在服务对象用户1满足进入建筑物内条件和在不在条件时,根据季节和温度提供充足的制冷或制热的舒适模式(Comfort mode)。
此时,在第一模式下设定的设定项目可以是模式(Mode)、温度(Temp)、风扇开/关(Fan On/Off)等。
在第一模式下,服务对象用户1已经在空调空间70中,因此室内机单元31可以操作以提供充足的制冷或制热。
另一方面,当所述用户1位于所述大厦但不在所述预定空间70时,所述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能源消耗量小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二模式进行运转。
第二模式是服务对象用户1满足进入建筑物内条件但不满足在不在条件的情况,可能是服务对象用户1存在于大厦内但在大厦内的其他空间,或者可能正向空调空间70移动中。因为如果在此情况下也实现充足的制冷或制热驱动会导致浪费能源,所以所述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能源消耗量小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二模式进行运转。
所述第二模式是与所述舒适模式相比能源消耗量更小的运行模式,当大厦内服务对象用户1来到空调空间70时,将转换为舒适模式,因此可以命名为预舒适模式(Pre-comfort mode)。
另一方面,当所述用户1不在所述大厦时,所述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在复数个运行模式中能源消耗量最小的第三模式进行操作。所述第三模式是节约能源消耗的模式,因此可以命名为经济(Economy)模式。
第三模式是在服务对象用户1不在建筑物内的情况下使能源消耗最小化的模式。管理者可以将第三模式设定为关闭(off)最少的室内机单元31的运行模式,或者设定为即使是未使用的空间也执行最低限度的制冷或制热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温度、湿度。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运行模式的设定用户界面画面。
参照图7,可以包括是否设定相应功能项710、模式名称项720、各模式下的制热期望温度项730、各模式下的制冷期望温度项740、运行开/关项750、期望风量项760。
是否设定相应功能项710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设置是否使用基于进入大厦与否、在不在等用户模式信息的自动运行模式功能。
-设定(Set):使用相应功能
-清除(Clear):不使用相应功能
如参照图6的说明,模式名称项720是基于进入大厦与否、在不在等用户模式信息的各种场景的运行模式名称项。
各模式下的设定项目730、740、750、760是第一至第三模式的具体设定项目,图7的项是示例性的。
另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中设定的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可以基于使用频率来选择。
此处,所述使用频率可以基于所述用户的室内机单元操作历史(history)或对所述大厦内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
图8是在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关于空气调节器系统的运行模式的设定中参照的图表。
图8是在预定时间内收集的各功能设定项目下的使用频率数据,可以确认“温度设定”、“运行开/关(On/Off)”、“运行模式”三个功能占总频率的90%以上。
另外,“运行开/关(On/Off)”、“运行模式”相关度高,管理者与开(On)相比更多地设定关(Off),并将温度设定为23~24度,因此可以确认其对能源管理敏感。
另外,“温度设定”主要是单独控制的功能,控制温度时控制其他功能的概率低,其他六个功能同时使用的概率明显低,占整体的4%。
因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可以不将所有功能设定项目都作为将在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中使用的设定项目来选择,而是基于使用频率仅选择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因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可以通过防止不必要的设定和操作来更有效地操作。
根据实施例,所述设定值可以基于所述用户的室内机单元操作历史或对所述大厦内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即,不仅可以在设定项目的选定中应用使用频率,而且在具体设定值中也可以应用使用频率。
各模式中包括的设定项目、设定值可以基于使用频率预先编程。根据实施例,可以实现为通过反映编程后的使用频率,使设定项目、设定值可变。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系统50能够与大厦管理系统70联动,在顾客可位于的空间,如可进行制冷/制热的住宅、住宿、办公室等中,将顾客的模式信息(例如,进入/离开建筑物信息、在不在空间的信息、温度设定信息等)预先编程在中央控制器10,从而通过空间内的制冷/制热(Cool/Heat)操作、预备制冷/制热(Pre Cool/Heat)操作、舒适能源控制,为顾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状态。
参照图9,中央控制器10能够从大厦管理系统70获得服务对象用户1进入建筑物内的信息(S910)。
例如,在住宿设施的情况下,住宿设施前台能够将顾客的入住、退房信息登记到大厦管理系统70,大厦管理系统70能够向中央控制器10发送入住、退房信息。
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从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获得是否在使用空间的信息(S920)。
例如,室内机单元31能够将从客房内的检测在不在传感器75接收的在不在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器10。
或者,室内机单元31能够通过所设置的摄像机或传感器判别在使用空间与否,将在不在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器10。
中央控制器10能够将两种信息组合来配置三种场景,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能够被设定为对应于三种场景的运行模式。
中央控制器10能够根据三种场景,将空调操作状态设定在客房室内机单元31,以控制其自动操作。
或者,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央控制器10能够向配置在投宿客人的客房的室内机单元31发送入住、退房信息。
从中央控制器10一并接收到入住、退房信息和检测在不在信息的室内机单元31能够以对应于三种场景的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进行操作。
在服务对象用户1进入建筑物内(S930),并进入使用空间70的情况下(S940),能够以上述第一模式来实现充足的制冷或制热驱动(S970)。
在服务对象用户1进入建筑物内(S930),但不进入使用空间70的情况下(S940),则能够以上述第二模式实现预备制冷或制热驱动(S960)。
如果服务对象用户1不在建筑物内(S930),则能够以上述第三模式进行预设的最低限度的操作来降低费用(S95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预先编程顾客的模式信息(例如,进入/离开建筑物的信息、在不在空间的信息、温度设定信息等),并根据顾客的模式以执行不同的控制。因此,通过各状态下的合适响应,可以为顾客提供舒适的环境并提高能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服务对象用户1进入大厦之后进入使用空间70之前,通过预备制冷/制热(Pre Heat/Cool)操作(S960)来提供舒适的环境,当使用空间70内无人时,可以防止空气调节器系统50过载。
另外,通过预备制冷/制热(Pre Heat/Cool)操作,一定程度上调节温度之后,当人进入到使用空间70时(S940),转换为第一模式(S960),从而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将使用空间70温度维持在服务对象用户1期望的温度。
另外,即使是在服务对象用户1离开建筑物的情况下(S930),也可以根据设定以最低限度的经济驱动(S950)来维持一定温度,从而防止建筑物冻裂、过热,并且防止空气调节器系统50过载。
通过这种有效的运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创新地改善空气调节器系统50和大厦管理系统70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并降低整体费用。
以往,在空气调节器系统50与大厦管理系统70联动的场地,大厦管理系统70的工程师收集顾客对制冷/制热控制的要求事项,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对所有事项生成并编写了如图5所示的控制点。
因此,如果想反映多种用户的顾客的模式信息的详细状态,则需要由BMS工程师自行编程,这存在根据编程需要额外费用和时间的问题。
另外,即使进行额外编程也只能使用有限的基本功能,因此难以应用与空气调节器系统50的能源控制、智能控制等相关的进步的功能。因此,空气调节器系统50可能被非效率地使用,并且可能发生能源浪费或不满。
另外,由于中央控制器10和BMS系统70之间需要过度的通信,因此由于通信量(Traffic)过大而导致高的通信错误(Error)发生率。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显著减少中央控制器10与BMS系统70之间的通信量,创新地减少通信错误发生率来改善通信效率/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系统不能限定地应用如上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组成和方法,并且所述实施例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以实现多种变形。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操作方法可以实现为处理器可读记录介质上的处理器可读代码。处理器可读记录介质包括存储有处理器可读数据的所有类型的记录装置。另外,处理器可读记录介质被分散到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使得处理器可读代码能够分布式存储和执行。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上述特定实施例的限定,并且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内请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实施,且这些变形实施不能独立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来理解。

Claims (11)

1.一种空气调节器系统,其中,
包括:
中央控制器,其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相关的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以及
室内机单元,其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将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的信息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内机单元以与所述用户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来操作。
2.一种空气调节器系统,其中,
包括:
中央控制器,其获得与大厦内预定空间相关的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以及
室内机单元,其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从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所述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并以与所述用户进入大厦与否和所述用户在所述预定空间与否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在所述大厦内并且位于所述预定空间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以第一模式进行操作,所述第一模式是预先对与所述室内机单元相关的可设定的设定项目中的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确定了设定值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数量的设定项目基于使用频率来选择。
5.根据权利要去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频率基于所述用户对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或对所述大厦内的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值基于所述用户对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或对所述大厦内的复数个室内机单元的操作历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在所述大厦内但不在所述预定空间中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以能源消耗量比所述第一模式小的第二模式进行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不在所述大厦内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以复数个运行模式中能源消耗量最小的第三模式进行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单元通过所设置的摄像机或传感器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或者基于从外部检测在不在传感器接收的传感信息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大厦是住宿设施且所述预定空间是客房的情况下,所述室内机单元基于从房卡钥匙检测装置接收的房卡钥匙检测与否来判别所述用户在不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控制器从大厦管理系统获得所述用户进入大厦的信息。
CN202080085188.8A 2019-12-09 2020-10-30 空气调节器系统 Pending CN1148679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2755 2019-12-09
KR1020190162755A KR102313303B1 (ko) 2019-12-09 2019-12-09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PCT/KR2020/015033 WO2021118058A1 (ko) 2019-12-09 2020-10-30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7970A true CN114867970A (zh) 2022-08-05

Family

ID=7633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5188.8A Pending CN114867970A (zh) 2019-12-09 2020-10-30 空气调节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4057A1 (zh)
EP (1) EP4075072A4 (zh)
JP (1) JP2023504890A (zh)
KR (1) KR102313303B1 (zh)
CN (1) CN114867970A (zh)
WO (1) WO202111805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2993A (ko) * 2005-11-18 2007-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90080745A (ko) * 2008-01-22 2009-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5258280A (zh) * 2015-10-09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5783564U (zh) * 2016-05-23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系统
CN106933112A (zh) * 2017-03-03 2017-07-07 成都大学 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67472B1 (ko) 1992-07-24 2000-10-16 조종철 객실용 단말기의 집중관리 장치
JP2010038375A (ja) * 2008-07-31 2010-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KR101218298B1 (ko) 2011-03-17 2013-01-03 주식회사 유니온커뮤니티 객실 카드 키 감지장치 및 객실 제어시스템
CN104782140B9 (zh) * 2012-11-13 2019-0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系统以及中央管理装置
WO2016009541A1 (ja) * 2014-07-17 2016-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29933B (zh) * 2015-03-09 2018-08-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
JP2019011881A (ja) * 2017-06-29 2019-01-24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01936B1 (ko) * 2017-07-07 2019-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2993A (ko) * 2005-11-18 2007-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90080745A (ko) * 2008-01-22 2009-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5258280A (zh) * 2015-10-09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5783564U (zh) * 2016-05-23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系统
CN106933112A (zh) * 2017-03-03 2017-07-07 成都大学 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72439A (ko) 2021-06-17
KR102313303B1 (ko) 2021-10-14
JP2023504890A (ja) 2023-02-07
EP4075072A4 (en) 2024-01-03
EP4075072A1 (en) 2022-10-19
US20220404057A1 (en) 2022-12-22
WO2021118058A1 (ko)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9433B2 (en) Multi-air conditioner central control system
KR101472019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EP1804007B1 (en) Air condition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KR102262245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807975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3792565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H10232040A (ja) 空調システム装置
JP2012211737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962628B1 (ko) 멀티형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1936634B1 (ko) 공기조화기를 포함한 중앙관리 시스템
KR10157336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30006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20019279A (ko) 칠러를 위한 디멘드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313303B1 (ko)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JP2019174110A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KR101303162B1 (ko) 공기 조화기와, 이를 포함한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조명 시스템
KR20150049530A (ko)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JP725108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H10267358A (ja) 集合ダクト型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30035022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98494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システム
KR101785655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20170027164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1635558B1 (ko)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KR102143347B1 (ko) 원격제어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