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968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67968A CN114867968A CN202080085187.3A CN202080085187A CN114867968A CN 114867968 A CN114867968 A CN 114867968A CN 202080085187 A CN202080085187 A CN 202080085187A CN 114867968 A CN114867968 A CN 1148679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indoor
- indoor heat
- venti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5—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by evaporating the condensate in the cooling medium, e.g. in air flow from the conden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8—Treatment of condensate, e.g. sterili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调机,在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中,以低成本实施,并且仅将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任意一个室内热交换器即可。设定为根据通过的空气量的差异而使不同的制冷剂量流向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并且在第二热交换器(14B)设置温度传感器(26a),使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而加热至给定温度来进行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加热除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当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机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在室内热交换器的翅片上结露,因而室内热交换器的周围成为高湿的状态,因此尘埃容易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若尘埃持续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则存在杂菌(包含霉菌类)繁殖而产生恶臭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空调机中,存在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与设置于空调室内的室内机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作为室内机而设置于天花板里侧的天花板埋入型的空调机(以下,称为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但近年来,作为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期望增大热交换容量。
作为用于增大热交换容量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在图4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100A的室内机,在具有配置于前面侧的空气吹出口14b以及配置于背面侧的空气吸入口14a的框体10的内部,具备:靠近前面侧配置的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交换器20A;靠近背面侧配置的同样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器20B;配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0A与第二热交换器20B之间的西洛克风扇30;配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0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0B的下侧,收集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0B的凝结水的排水盘40;以及将吹出通风通道33b与空气吹出口14b相连以将从西洛克风扇30的吹出通风通道33b吹出的空气引导到空气吹出口14b的吹出引导件50,在第二热交换器20B与背面板12之间形成有开口空气吸入口14a的第一空间S1,在第一热交换器20A与前面板11之间形成有第三空间S3,在排水盘40与底面板14之间形成有与第一空间S1以及第三空间S3连接的第二空间S2。
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调机这样,在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的构造的室内机的情况下,由于必须在框体10的有限的空间内收纳第一热交换器20A、第二热交换器20B、西洛克风扇30,因此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二空间S2以及第三空间S3到第一热交换器20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与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一空间S1到第二热交换器20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并不相同,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二空间S2以及第三空间S3到第一热交换器20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一空间S1到第二热交换器20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03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调机中,由于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二空间S2以及第三空间S3到第一热交换器20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一空间S1到第二热交换器20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因此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二空间S2以及第三空间S3到第一热交换器20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比从空气吸入口14a经由第一空间S1到第二热交换器20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所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0A的空气量比通过第二热交换器20B的空气量少。其结果,在第一热交换器20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比在第二热交换器20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高,因此必须在第一热交换器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0B中分别设置将空调室内控制为给定温度所需的温度传感器,存在制造成本上升并且控制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此外,作为对室内机内部进行净化的单元,存在离子产生装置等公知的净化单元,但还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即使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配置有多个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中,使用离子产生装置,也有可能无法充分地进行多个室内热交换器的除菌。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和四通阀;以及室内机,包含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风扇以及检测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并与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机以使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给定温度的方式,至少控制压缩机、室内机风扇以及四通阀而使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在制冷的情况下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在制热的情况下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而进行设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的温度调节,该空调机能够以低成本实施,并且能够抑制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各自的除菌的不均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和四通阀;以及室内机,包含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风扇以及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并与所述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机以使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给定温度的方式,至少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风扇以及所述四通阀而使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在制冷的情况下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在制热的情况下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而进行设置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温度调节,其中,根据所述室内机风扇的送风,通过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与通过其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存在差异,设定为根据所述空气量的差异而使不同的制冷剂量流向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其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并且在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个室内热交换器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使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而将在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附着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凝结水加热至给定温度来进行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加热除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与通过其他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存在差异,设定为根据该差异而使不同的制冷剂量流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和其他室内热交换器,在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个室内热交换器设置有检测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实施并且能够抑制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各自的除菌的不均衡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调节机的冷冻回路图。
图2是冷冻回路图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放大图。
图3是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作为实施方式,以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在室内机中配置有两个室内热交换器,能够进行制冷运转以及制热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实施例
图1概略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11的冷冻回路的结构。空调机11具备室内机12以及室外机13。室内机12例如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室内空间。此外,室内机12设置于与室内空间相当的空间中即可。在室内机12中组装有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14。在室外机13中组装有压缩机15、室外热交换器16、膨胀阀17以及四通阀18。室内热交换器14、压缩机15、室外热交换器16、膨胀阀17以及四通阀18形成冷冻回路19。室外机13只要设置于能够进行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即可。
冷冻回路19具备第一循环路径21。第一循环路径21将四通阀18的第一口18a以及第二口18b相互连结。在第一循环路径21中设置有压缩机15。压缩机15的吸入管15a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四通阀18的第一口18a连接。气体制冷剂从第一口18a向压缩机15的吸入管15a供给。压缩机15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至给定压力。压缩机15的排出管15b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四通阀18的第二口18b连接。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15的排出管15b向四通阀18的第二口18b供给。制冷剂配管例如只要是铜管即可。
另外,四通阀18虽然用作流路切换阀,但也可以不使用四通阀18而组合多个电磁阀。
冷冻回路19还具备第二循环路径22。第二循环路径22将四通阀18的第三口18c以及第四口18d相互连结。在第二循环路径22中,从第三口18c侧依次组装有室外热交换器16、膨胀阀17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4。室外热交换器16在通过的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交换热能。室内热交换器14在通过的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交换热能。
另外,在图1中,室内热交换器14用1台进行了表示,但如在图2的说明中后述的那样,室内热交换器14由2台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构成。
在室外机13中组装有送风风扇23。送风风扇23向室外热交换器16通风。送风风扇23例如根据叶轮的旋转而生成气流。在送风风扇23的作用下,气流穿过室外热交换器16。室外的空气穿过室外热交换器16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气或暖气的气流从室外机13吹出。穿过的气流的流量根据叶轮的转速来调整。
在室内机12中组装有作为室内机风扇的西洛克风扇24。西洛克风扇24向室内热交换器14通风。西洛克风扇24根据叶轮的旋转而生成气流。在西洛克风扇24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被吸入室内机12。室内空气穿过室内热交换器14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气或暖气的气流从室内机12吹出。穿过的气流的流量根据叶轮的转速来调整。
在冷冻回路19中实施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8将第二口18b以及第三口18c相互连接并将第一口18a以及第四口18d相互连接。因此,从压缩机15的排出管15b向室外热交换器16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制冷剂依次在室外热交换器16、膨胀阀17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4中流通。在室外热交换器16中从制冷剂向外部空气散热。在膨胀阀17中制冷剂被减压至低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4中从周围的空气吸热。生成冷气。冷气在送风风扇24的作用下向室内空间吹出。
在冷冻回路19中实施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18将第二口18b以及第四口18d相互连接并将第一口18a以及第三口18c相互连接。从压缩机15向室内热交换器14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制冷剂依次在室内热交换器14、膨胀阀17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6中流通。在室内热交换器14中从制冷剂向周围的空气散热。生成暖气。暖气在西洛克风扇24的作用下向室内空间吹出。在膨胀阀17中制冷剂被减压至低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6中从周围的空气吸热。之后,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15。另外,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室内热交换器14的最高温度为53℃。
空调机11具备温度传感器26a以及湿度传感器26b。温度传感器26a与室内热交换器14连接。温度传感器26a测量室内热交换器14的温度。温度传感器26a输出包含所测量出的温度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号。湿度传感器26b设置于室内机12内。湿度传感器26b测量室内机12内的相对湿度。湿度传感器26b输出包含所测量出的湿度的湿度信息的湿度信号。
空调机11具备控制部27。控制部27例如形成在组装于室外机13的未图示的控制板上。控制部27通过单独的信号线与室外机13内的四通阀18、膨胀阀17以及压缩机15电连接。同样地,控制部27通过单独的信号线与室内机12内的西洛克风扇24的驱动电动机、温度传感器26a以及湿度传感器26b电连接。控制部27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26a的温度信号、来自湿度传感器26b的湿度信号,对室外机13内的四通阀18、膨胀阀17以压缩机15、以及室内机12内的西洛克风扇24的动作进行控制。这样的控制的结果如后所述,实现空调机11的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加热除菌动作。控制部27能够基于从遥控器输入到室内机12的操作信号,在制冷运转中、制热运转中控制西洛克风扇24的动作,改变冷气、暖气的风量。
图3概略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12的剖面。室内机12是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室内机,设置于室内的天花板100的里侧。该室内机12整体由框体30包围。框体30是具有前面板31、背面板32、顶面板33、具有空气吸入口34以及空气吹出口35的底面板36、设置于图3的纸面进深侧的未图示的左侧面板、以及设置于图3的纸面近前侧的未图示的右侧面板的箱型,空气吸入口34配置于背面板32侧,空气吹出口35配置于比空气吸入口34靠前面板31侧。底面板36的下表面露出于室内,因此在其下表面实施了作为装饰板所需的未图示的设计。
在顶面板33的下表面33a的前面板11侧,以与顶面板33垂直的姿势安装有平板形状的第一热交换器14A。此外,在顶面板33的下表面33a的背面板32侧,同样以与顶面板33垂直的姿势安装有平板形状的第二热交换器14B。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与第二热交换器14B之间配置有西洛克风扇24。
该西洛克风扇24具有:风扇电动机41;叶轮42,其固定于风扇电动机41的旋转轴41a;以及风扇壳体43,其在侧面形成有与叶轮42连通的吸入口44,并在下表面形成有与叶轮42的外周面相对的吹出通风通道45。
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的下方,配置有用于收集由这些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产生的凝结水的排水盘40。
在框体30的内部,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与背面板32之间形成有作为通风通道发挥功能的第一空间S1,在第一空间S1直接开口有空气吸入口34。此外,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与前面板31之间也形成有作为通风通道发挥功能的第二空间S2,而且,在排水盘40与底面板36之间也形成有作为通风通道发挥功能并与第一空间S1以及第二空间S2连接的第三空间S3。
空气吸入口34配置于底面板36的背面板32侧,空气吹出口35配置于比底面板36的空气吸入口34靠前面板31侧。因此,从空气吸入口34经由第三空间S3和第二空间S2到达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空气吸入口34经由第一空间S1到达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第三空间S3相应的量。
由于从配置有第一热交换器14A的空气吸入口34到空气吹出口35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配置有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空气吸入口34到空气吹出口35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因此配置有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比配置有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
上述的西洛克风扇24的吹出通风通道45与插入于底面板36的空气吹出口35的吹出引导件50的上端开口51相连。该吹出引导件50形成为上端开口51与下端开口52之间的导风通道S4弯曲到下方向的前方的形状,下端开口52的开口面52a朝向前面板11的下表面的前方配置。此外,该吹出引导件50贯通排水盘40的吹出开口53和底面板36的空气吹出口35,该吹出引导件50的下端开口52成为实质的空气吹出口。底面板36的空气吸入口34设置在空气吹出开口35与背面板12之间。
当西洛克风扇24的风扇电动机41旋转时,该室内机12除了从空气吸入口34经由第二热交换器14B与背面板12之间的第一空间S1向第二热交换器14B吸入空气以外,还经由底面板36与排水盘40之间的第二空间S2和前面板31与第一热交换器14A之间的第三空间S3向第一热交换器14A吸入空气。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被吸入西洛克风扇24的空气从风扇壳体43的吹出通风通道45经由吹出引导件50的导风通道S4向前面板31的下方前方吹出。
通过西洛克风扇24的动作从空气吸入口34吸入到框体30内的空气向第一热交换器14A侧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侧分开流动,但由于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因此由于通风阻力的影响,被吸入到第一热交换器14A的空气的量比被吸入到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空气的量少。
接着,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14的构造概略性地示出。
在冷冻回路19中,室内热交换器14在四通阀18与膨胀阀17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经由分配器60与来自膨胀阀17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经由集管61与来自四通阀18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分配器60具有使从膨胀阀17流过来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分流的功能,或者具有使从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向膨胀阀17流动的功能。集管61具有使从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向四通阀18流动的功能,或者具有使从四通阀18流过来的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分流的功能。
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每一个具有作为供多个制冷剂流动的配管的通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热交换器14A具有3条通路14A1,第二热交换器14B具有5条通路14B1。
因此,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和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量不同,与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量相比,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量更多。
第一热交换器14A具有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第二热交换器14B具有的通路14B1的数量根据通过西洛克风扇24吸入到第一热交换器14A的空气的量与吸入到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空气的量之差来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入到第一热交换器14A的空气的量比吸入到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空气的量少,因此使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比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少。
因此,即使在为了增加热交换容量,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室内热交换器14设为2台,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空气量和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空气量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根据流动的空气量的不同来决定构成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构成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也能够改善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不均衡。
由此,在对各热交换器14A、14B进行加热除菌的情况下,能够将各热交换器14A、14B的温度均设为给定温度(例如,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比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长,因此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比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但通风阻力不仅受通风通道的长度影响,还受通风通道的截面积、通风通道内部的形状、通风通道内部表面的摩擦系数等影响。
因此,例如,即使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与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相同,在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截面积比从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截面积小的情况下,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也比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因此通过将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设为比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少,能够实现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不均衡。
即,根据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和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来决定构成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构成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即可。
另外,在决定构成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构成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的情况下,从各室内热交换器14A、14B各自到空气吹出口35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也会影响到分别吸入到各室内热交换器14A、14B的空气的量,因此需要将从各室内热交换器14A、14B各自到空气吹出口35为止的通风通道也包含在内,对从空气吸入口34到空气吹出口35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进行考虑。
室内热交换器14由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这2台构成,但测量室内热交换器14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6a和测量室内热交换器14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26b无需安装于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的每一者,只要安装于第一热交换器14A或第二热交换器14B中的任意一者即可。这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与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不同,但与此相应地决定了构成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构成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所以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难以产生不均衡,因此无需将温度传感器26a安装于第一热交换器14A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4B的每一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26a和湿度传感器26b配置于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第一空间S1侧的面且下部侧。由于第一空间S1在空气吸入口34直接开口,因此若温度传感器26a配置于第二热交换器14B的第一空间S1侧的面且下部侧,则在对温度传感器26a和湿度传感器26b进行维护检查时,能够容易地从空气吸入口34进行检查。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1进行如下的加热除菌运转:通过使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且控制西洛克风扇24的转速,使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温度以与制热运转不同的温度带的温度对由于制冷运转而使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从而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凝结水进行加热。
加热除菌运转是如下运转:不以室内的温度调节为目的,而使西洛克风扇24的转速以比制热运转的情况下的转速低的转速进行驱动,从而将在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与制热运转不同的温度带、例如55~59℃进行加热,由此不使在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表面生成的凝结水蒸发地进行加热,从而使凝结水中的细菌、霉菌湿热除菌。
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西洛克风扇24的转速例如为约500rpm~1000rpm,但在加热除菌运转的情况下,西洛克风扇24的转速为约200rpm。通过使西洛克风扇24的转速比制热运转的情况低,能够提高高压侧制冷剂的压力,将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温度维持在55℃~59℃。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1由于通过使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以与制热运转不同的温度带即55~59℃对在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凝结水进行加热,来进行第一热交换器14A和第二热交换器14B的加热除菌,因此能够不设置专用的装置而以低成本实施除菌,并且即使在室内机12的内部为高湿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除菌。
此外,即使在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一热交换器14A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与从空气吸入口34到第二热交换器14B为止的通风通道的距离不同的情况下,也与此相应地决定构成第一热交换器14A的通路14A1的数量和构成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通路14B1的数量,因此即使在加热除菌运转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器14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在第二热交换器14B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不均衡,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热交换器14A与第二热交换器14B的除菌的不均衡。
以上,参照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权利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基于上述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符号说明
11…空调机、13…室外机、12…室内机、14…室内热交换器、14A…第一热交换器、14B…第二热交换器、14A1、14B1…通路、24…西洛克风扇、26a…温度传感器、33…框体、34…空气吸入口、35…空气吹出口、40…排水盘、S1…第一空间、S2…第二空间、S3…第三空间、S4…导风通道,45…吹出通风通道。
Claims (4)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和四通阀;以及室内机,包含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风扇以及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并与所述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机以使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给定温度的方式,至少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风扇以及所述四通阀而使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在制冷的情况下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在制热的情况下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而进行设置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温度调节,
根据所述室内机风扇的送风,通过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与通过其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量存在差异,设定为根据所述空气量的差异而使不同的制冷剂量流向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其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并且在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个室内热交换器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
使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而将在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附着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凝结水加热至给定温度来进行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加热除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具备:
框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并且在这些空气吸入口与空气吹出口之间具有相互处于并联关系的多个通风通道;
至少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多个通风通道的各通风通道;以及
所述室内机风扇,将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分别经由所述多个通风通道向所述空气吹出口引导,
一个所述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比其他所述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根据所述通风阻力的大小,在配置于所述一个通风通道的一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量设定为比在配置于所述其他通风通道的其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具有前面板、背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左侧面板以及右侧面板的箱型,
所述底面板具有配置于所述前面板侧的所述空气吹出口以及配置于所述背面板侧的所述空气吸入口,
多个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包含安装于所述框体内的靠近所述前面板处的作为所述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交换器、和安装于靠近所述背面板处的作为所述其他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器,
所述室内机风扇具有吹出通风通道,所述室内机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位置,
所述空调机具备:
排水盘,配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侧,收集附着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凝结水;以及
吹出引导件,将所述吹出通风通道与所述空气吹出口相连,以将从所述室内机风扇的所述吹出通风通道吹出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空气吹出口,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背面板之间,形成开口有所述空气吸入口的第一空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在所述排水盘与所述底面板之间形成使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接的第三空间,
以从所述空气吸入口经由所述第三空间以及所述第二空间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大于从所述空气吸入口经由所述第一空间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为止的通风通道的通风阻力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部侧且第一空间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231288A JP7031651B2 (ja) | 2019-12-23 | 2019-12-23 | 空気調和機 |
JP2019-231288 | 2019-12-23 | ||
PCT/JP2020/048319 WO2021132413A1 (ja) | 2019-12-23 | 2020-12-23 | 空気調和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67968A true CN114867968A (zh) | 2022-08-05 |
Family
ID=7654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85187.3A Pending CN114867968A (zh) | 2019-12-23 | 2020-12-23 | 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83530A4 (zh) |
JP (1) | JP7031651B2 (zh) |
CN (1) | CN114867968A (zh) |
WO (1) | WO2021132413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99631A (ja) * | 1999-01-04 | 2000-07-18 | Toshiba Kyaria Kk | 空気調和機 |
JP2001174047A (ja) * | 1999-12-17 | 2001-06-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2002162052A (ja) * | 2000-11-20 | 2002-06-07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室内熱交換器 |
CN102353132A (zh) * | 2006-09-29 | 2012-02-1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
JP2018004131A (ja) * | 2016-06-30 | 2018-01-11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JP2018119718A (ja) * | 2017-01-24 | 2018-08-02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WO2018159446A1 (ja) * | 2017-02-28 | 2018-09-07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89184B2 (ja) | 2001-01-11 | 2004-11-1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4700513B2 (ja) | 2006-02-13 | 2011-06-15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6411238B2 (ja) | 2015-02-23 | 2018-10-24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6200338A (ja) | 2015-04-13 | 2016-12-01 |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 空気調和機 |
JP6824779B2 (ja) * | 2017-02-28 | 2021-02-03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の防カ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JP2018189251A (ja) | 2017-04-28 | 2018-11-29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2019066066A (ja) | 2017-09-29 | 2019-04-2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7049600B2 (ja) | 2018-03-30 | 2022-04-07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JP6737303B2 (ja) | 2018-03-30 | 2020-08-0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JP2019203629A (ja) | 2018-05-22 | 2019-11-28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
2019
- 2019-12-23 JP JP2019231288A patent/JP703165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80085187.3A patent/CN11486796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23 WO PCT/JP2020/048319 patent/WO2021132413A1/ja unknown
- 2020-12-23 EP EP20905074.9A patent/EP4083530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99631A (ja) * | 1999-01-04 | 2000-07-18 | Toshiba Kyaria Kk | 空気調和機 |
JP2001174047A (ja) * | 1999-12-17 | 2001-06-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JP2002162052A (ja) * | 2000-11-20 | 2002-06-07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室内熱交換器 |
CN102353132A (zh) * | 2006-09-29 | 2012-02-1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
JP2018004131A (ja) * | 2016-06-30 | 2018-01-11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JP2018119718A (ja) * | 2017-01-24 | 2018-08-02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WO2018159446A1 (ja) * | 2017-02-28 | 2018-09-07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32413A1 (ja) | 2021-07-01 |
EP4083530A1 (en) | 2022-11-02 |
EP4083530A4 (en) | 2024-01-24 |
JP2021099192A (ja) | 2021-07-01 |
JP7031651B2 (ja) | 2022-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74604B (zh) | 空调装置 | |
KR2018004416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4270104B (zh) | 空调机 | |
KR101497698B1 (ko) |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US20170067655A1 (en) | Air conditioner units having improve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ke-up air | |
EP2767772A1 (en) |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 |
JP2013200097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
US20210108805A1 (en) | Air conditioner ventilat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ventilation method | |
JP201715595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4667421A (zh) | 空调装置 | |
JPWO2019087353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1041167U (zh)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
CN114867969A (zh) | 空调机 | |
JP5916346B2 (ja) | 空調設備 | |
US20170191720A1 (en) | Air Conditioner Units Having Dehumidification Features | |
CN114867968A (zh) | 空调机 | |
JP2018025337A (ja) | 空調機 | |
US20220107109A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JP4520960B2 (ja) | 換気システム | |
JP2023005592A (ja) | 換気装置 | |
JP2022050948A (ja) |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 |
JP6745895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JP746140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KR20040017119A (ko) | 가정용 중앙집중식 공기조화장치 | |
JP2024152825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