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5825A -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5825A
CN114865825A CN202110074313.1A CN202110074313A CN114865825A CN 114865825 A CN114865825 A CN 114865825A CN 202110074313 A CN202110074313 A CN 202110074313A CN 114865825 A CN114865825 A CN 114865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tor
automatic opening
terminal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43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水昭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0743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5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5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5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47K13/247Covers with sliding wings or wings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开闭装置和包括该自动开闭装置的马桶,有助于提高马达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作业的效率。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输出轴、马达和电路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马达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保持所述马达;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且保持所述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的一端侧,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所述马达具有的马达端子接触而电连接。

Description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开闭装置包括该自动开闭装置的马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
例如,就马桶(有时也称作座便器)而言,除了希望外观简洁美观之外,人们有时还希望马桶盖、马桶座圈相对于马桶座能自动开闭。
针对上述要求,目前市场上有的马桶采用了自动开闭装置,该自动开闭装置包括例如与马桶座固定的壳体、一端从壳体突出且例如与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固定的输出轴以及收纳于壳体并驱动输出轴旋转的马达,由此,通过马达的正转或反转使输出轴正转或反转,能使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相对于马桶座开闭。
此外,在上述自动开闭装置中,为了对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等,通常会在壳体内设置电路板,并利用导线将马达的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
不过,在上述自动开闭装置中,为了利用马达对输出轴进行驱动,通常会在壳体内设置将马达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的齿轮系等传递机构,另一方面,导线的形状并不稳定,因此,在利用导线将马达的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时,为了避免导线卡入传递机构的构成部件中而影响构成部件的动作,需要小心地手动作业,并且,还需要对导线与马达的端子进行锡焊,作业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闭装置和包括该自动开闭装置的马桶,有助于提高马达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作业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开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输出轴、马达和电路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马达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保持所述马达;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且保持所述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的一端侧,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所述马达具有的马达端子接触而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保持马达;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组装,且保持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的一端侧,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马达具有的马达端子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将马达保持于第一壳体并将电路板和金属端子的一端侧保持于第二壳体后,只需组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就能经由金属端子将马达与电路板电连接,因此,有助于减少锡焊,提高马达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作业的效率,并且,与导线不同,金属端子的形状相对稳定,不易卡入壳体内的动作部件等其它部件之间而影响这些部件的动作,因而还适于通过自动生产线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彼此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金属端子与马达端子彼此卡合,因此,即使不对金属端子与马达端子进行锡焊,也能确保金属端子与马达端子可靠地电连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金属片,所述一对金属片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弹性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金属端子具有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金属片,一对金属片从第二方向的两侧与马达端子弹性抵接,因此,在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能方便且可靠地使金属端子与马达端子电连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金属端子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供所述长条部压入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所述长条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金属端子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部,第二壳体具有供长条部沿第一方向压入并对长条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能利用第二壳体稳定地保持金属端子,避免金属端子在组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从第二壳体掉落,由此,能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导向部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部或导向孔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收纳所述电路板的主体部,所述导向部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至所述马达端子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第二壳体具有收纳电路板的主体部,导向部的一部分从主体部沿第一方向朝第一壳体突出至马达端子附近,因此,能利用导向部可靠地保护金属端子,避免金属端子在组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发生碰撞而变形。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收纳所述电路板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的突出片,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供所述突出片插入,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定位,所述突出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金属端子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第二壳体具有收纳电路板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沿第一方向朝第一壳体突出的突出片,第一壳体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供突出片插入,以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定位,突出片在第一方向上比金属端子朝第一壳体突出,因此,在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能在通过突出片与引导槽的配合完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定位后使金属端子与马达端子接触,避免金属端子发生不必要的碰撞而变形。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突出片上形成有卡合部,在所述引导槽内形成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在突出片上形成有卡合部,在引导槽内形成与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与在突出片和引导槽之外的部分设置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情况相比,有助于简化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所述马达具有马达主体,所述马达端子从所述马达主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呈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片状,所述金属端子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部以及形成于所述长条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的一对金属片,所述电路板具有电路图案和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供所述长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压入对所述长条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所述长条部的与所述金属片相反的端部插入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电路图案锡焊连接,所述一对金属片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且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弹性抵接。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桶,包括:马桶座;以及能转动地与所述马桶座连接的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其中,还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自动开闭装置,所述马桶座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连接,所述马桶盖和/或所述马桶座圈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保持马达;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组装,且保持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的一端侧,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马达具有的马达端子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将马达保持于第一壳体并将电路板和金属端子的一端侧保持于第二壳体后,只需组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就能经由金属端子将马达与电路板电连接,因此,有助于减少锡焊,提高马达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作业的效率,并且,与导线不同,金属端子的形状相对稳定,不易卡入壳体内的动作部件等其它部件之间而影响这些部件的动作,因而还适于通过自动生产线进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和电路板的图示。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第二壳体和金属端子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第二壳体和金属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马达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自动开闭装置
10 壳体
11 第一壳体
111 底壁
112 第三周壁
1121 引导槽
12 第二壳体
121 中间壁
122 第二周壁
1221 第一卡定部
1222 第二卡定部
1223 突出片
14 支承件
1411 开口
20 输出轴
21 齿轮部
22 连接轴部
30 马达
31 马达主体
33 马达端子
33A 第一马达端子
33B 第二马达端子
40 传递机构
41 转矩限制器
411 内周部
4111 主体部
4112 轴部
412 外周部
4121 蜗轮部
42 齿轮系
421 第一齿轮
422 第二齿轮
423 第三齿轮
50 辅助齿轮
51 轴部
52 筒部
53 连接板
61 第一扭转弹簧
611 第一扭转弹簧的第一端
62 第二扭转弹簧
621 第二扭转弹簧的第一端
71 轴承部件
711 轴状部
80 电路板
81 电路图案
82 传感器
83 端子销
90 金属端子
91 长条部
92 金属片
90A 第一金属端子
91A 第一长条部
911A 前端变尖部
92A 第一金属片
90B 第二金属端子
91B 第二长条部
911B 前端变尖部
92B 第二金属片
93B 连接条
MB 主体部
GD 导向部
GDA 第一导向部
GDB 第二导向部
EG 卡合部
EGD 被卡合部
L 输出轴的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和电路板的图示,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三壳体的图示,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第二壳体和金属端子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第二壳体和金属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中的马达的立体图。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并且,设输出轴的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与Z方向一致,设输出轴的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即输出侧与Z1方向一致,设输出轴的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即输出相反侧与Z2方向一致。
(自动开闭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自动开闭装置1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的输出轴20、马达30和电路板80,马达30驱动输出轴20旋转,电路板80与马达30电连接;并且,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该第一壳体11保持马达30;以及第二壳体12,该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组装,且保持电路板80和与电路板80电连接的金属端子90的一端侧,金属端子90的另一端侧与马达30具有的马达端子33接触而电连接。
此处,如图3所示,自动开闭装置1还包括传递机构40,该传递机构40将马达30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20。
此外,壳体10还包括第三壳体(未图示),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沿Z方向依次层叠并通过螺钉和/或卡合结构组装在一起,从而构成壳体10。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底壁111和从底壁111的周缘朝向Z1方向延伸的第一周壁112。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壳体12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中间壁121和从中间壁121的周缘朝Z1方向延伸的筒状的第二周壁122。并且,第三壳体例如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顶壁和从顶壁的周缘朝向Z2方向延伸的第三周壁。并且,在沿Z方向观察时,第一壳体11的第一周壁112、第二壳体12的第二周壁122和第三壳体的第三周壁具有相同的外轮廓。并且,如图3所示,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支承件14,该支承件14与Z方向垂直,且夹设在第二壳体12与第三壳体之间而相对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固定。并且,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围成供马达30、传递机构40和输出轴20的一部分收纳的空间。并且,马达30例如以其轴向与Z方向垂直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壳体11。并且,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辅助齿轮50、第一扭转弹簧61和第二扭转弹簧62;辅助齿轮50设置于输出轴20的径向外侧(与输出轴20在垂直于Z方向的方向上排列),且辅助齿轮50包括轴部51、筒部52以及将轴部51与筒部52连接的连接板53,其中,轴部51以辅助齿轮50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筒部52以与轴部51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轴部51的径向外侧,且外周面具有与传递机构40中的一个齿轮(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第三齿轮423)啮合的齿;第一扭转弹簧61绕辅助齿轮50的中心轴线设置在轴部51与筒部52之间,第一扭转弹簧61的第一端611设置于壳体10(具体是卡定于第二壳体12的第一卡定部1221),第一扭转弹簧61的第二端(未图示)设置于辅助齿轮50(具体是插入辅助齿轮50的连接板53上形成的圆弧孔),第一扭转弹簧61在辅助齿轮50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对辅助齿轮50施加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作用力;第二扭转弹簧62绕辅助齿轮50的中心轴线设置在轴部51与筒部52之间,且设置于第一扭转弹簧61的外周侧,第二扭转弹簧62的第一端621设置于壳体10(具体是卡定于第二壳体12的第二卡定部1222),第二扭转弹簧62的第二端(未图示)设置于辅助齿轮50(具体是插入辅助齿轮50的连接板53上形成的圆弧孔),并且,第二扭转弹簧62在辅助齿轮50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对辅助齿轮50施加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作用力。
此外,虽未图示,但第三壳体具有开口,输出轴20的一端(具体是输出侧的端部,即图中Z1方向侧的端部)经由第三壳体的开口突出到外部;并且,如图3所示,支承件14大致呈与Z方向垂直的板状,且具有开口1411,输出轴20的中间部贯穿开口1411;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壳体12内固定有轴承部件71,输出轴20的另一端(具体是输出相反侧的端部)被轴承部件71支承成能旋转(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输出轴20的Z2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朝Z1方向侧凹陷的凹陷部,轴承部件71具有插入上述凹陷部而将输出轴20支承为能旋转的轴状部711)。并且,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和支承件14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输出轴20也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
(传递机构的结构)
如上所述,传递机构40收纳于壳体10,并将马达30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20。
此处,如图3和图7所示,马达30具有马达主体31和从马达主体31突出的旋转输出轴(未图示)。并且,马达主体31大致呈长方体状,旋转输出轴沿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旋转输出轴的前端形成有蜗杆部。
此外,如图3所示,输出轴20包括:齿轮部21,该齿轮部21收纳于壳体10内;以及连接轴部22,该连接轴部22从齿轮部21朝壳体10的外部突出。并且,齿轮部21能与连接轴部22一体地绕沿着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在图示的例子中,齿轮部21通过卡合结构与连接轴部22连接成不能相对旋转,但齿轮部21也可通过粘接剂等与连接轴部22连接成不能相对旋转,还可与连接轴部22一体形成)。
此外,如图3所示,传递机构40包括转矩限制器41和齿轮系42。并且,转矩限制器41包括内周部411和从径向外侧包围内周部411的外周部412;内周部411能绕沿着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且具有主体部4111和从主体部4111朝Z1方向侧突出的轴部4112,外周部412能绕沿着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该外周部412的外周面具有与马达30的蜗杆部配合的蜗轮部4121;并且,在内周部411与外周部412设置有联动结构,该联动结构使得内周部411在通常情况下能与外周部412一起旋转,但在对内周部411和/或外周部412施加的转矩大于预设值时使内周部411和外周部41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空转,由此,能避免马达30受损。并且,齿轮系42是一部分齿轮在输出轴2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即Z方向上与输出轴20局部或完全重叠的减速齿轮系,包括第一齿轮421、第二齿轮422和第三齿轮423;第一齿轮421同轴地固定于内周部411的轴部4112,在输出轴2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与输出轴20局部或完全重叠;第二齿轮422能绕沿着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在输出轴2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与输出轴20局部或完全重叠,且具有与第一齿轮421啮合的大径齿轮部以及一体形成于该大径齿轮部的Z1方向侧的小径齿轮部;第三齿轮423能绕沿着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且具有与第二齿轮422啮合的大径齿轮部以及一体形成于该大径齿轮部的Z1方向侧的小径齿轮部,第三齿轮423构成与输出轴20的齿轮部21啮合的末级齿轮。并且,第一齿轮421、第二齿轮422和第三齿轮423分别通过沿Z方向延伸的支轴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10内。
(电路板与马达端子的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电路板80以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方式保持于第二壳体12,在电路板80上设置有电路图案81、对齿轮系42中的特定齿轮的转速等进行检测的传感器82以及经由电路图案81与传感器82电连接的多个端子销83。
此外,如图7所示,马达30具有马达主体31和马达端子33,马达端子33从马达主体31沿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呈厚度方向与Z方向垂直的片状。具体而言,马达端子33包括第一马达端子33A和第二马达端子33B,第一马达端子33A和第二马达端子33B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相对,且分别呈厚度方向与Z方向垂直的片状。
此外,如图6所示,金属端子90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长条部91以及形成于长条部91的远离第二壳体12的端部的一对金属片92;并且,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电路板80具有供长条部91的与金属片92相反的端部沿Z方向插入的通孔,第二壳体12具有供长条部91沿Z方向压入并对长条部91进行引导的导向部GD(例如由导向槽部或导向孔部构成),一对金属片92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且从该方向的两侧与马达端子33弹性抵接。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金属端子90包括第一金属端子90A和第二金属端子90B,第一金属端子90A例如通过折弯加工而一体形成,包括构成长条部91的第一长条部91A以及构成一对金属片92的一对第一金属片92A,第一长条部91A沿Z方向延伸,且在Z1方向侧的端部具有前端变尖部911A,一对第一金属片92A从第一长条部91A朝向Z2方向侧延伸,一对第一金属片92A的前端、即Z2方向侧的端部以彼此分开的方式相对,第二金属端子90B例如通过折弯加工而一体形成,包括构成长条部91的第二长条部91B以及构成一对金属片92的一对第二金属片92B,第二长条部91B沿Z方向延伸,且在Z1方向侧的端部具有前端变尖部911B,一对第二金属片92B经由沿与Z方向垂直且能从Z2方向侧与中间壁121抵接的连接条93B与第二长条部91B连接,且从连接条93B朝向Z2方向侧延伸,一对第二金属片92B的前端、即Z2方向侧的端部以彼此分开的方式相对。并且,电路板80具有供第一长条部91A的前端变尖部911A插入的通孔以及供第二长条部91B的前端变尖部911B插入的通孔,在前端变尖部911A、前端变尖部911B插入上述通孔后,可对前端变尖部911A、前端变尖部911B和形成于上述通孔周缘的电路图案81进行锡焊。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导向部GD包括第一导向部GDA和第二导向部GDB,第一导向部GDA供第一长条部91A沿Z方向压入并对第一长条部91A进行引导,第二导向部GDB供第二长条部91B沿Z方向压入并对第二长条部91B进行引导。并且,第一金属端子90A的一对第一金属片92A从与Z方向垂直的两侧与第一马达端子33A弹性抵接,第二金属端子90B的一对第二金属片92B从与Z方向垂直的两侧与第二马达端子33B弹性抵接。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壳体12具有以电路板80的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方式收纳电路板80的主体部MB,导向部GD形成于主体部MB的X2方向侧的端部,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导向部GD的一部分从主体部MB沿Z方向朝第一壳体11(即朝向Z2方向侧)突出至马达端子33附近。
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2具有从主体部MB沿Z方向朝第一壳体11突出的突出片1223,第一壳体11具有引导槽1121,该引导槽1121供突出片1223插入,以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进行定位,突出片1223在Z方向上比金属端子90朝第一壳体11(即朝向Z2方向侧)突出。并且,如图4所示,在突出片1223上形成有卡合部EG(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孔部,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引导槽1121内形成与卡合部EG卡合的被卡合部EGD(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突起部,但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1,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该第一壳体11保持马达30;以及第二壳体12,该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组装,且保持电路板80和与电路板80电连接的金属端子90的一端侧,金属端子90的另一端侧与马达30具有的马达端子33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将马达30保持于第一壳体11并将电路板80和金属端子90的一端侧保持于第二壳体12后,只需组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就能经由金属端子90将马达30与电路板80电连接,因此,有助于减少锡焊,提高马达30与电路板80的电连接作业的效率,并且,与导线不同,金属端子90的形状相对稳定,不易卡入壳体10内的动作部件等其它部件之间而影响这些部件的动作,因而还适于通过自动生产线进行制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开闭装置1,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沿Z方向层叠组装,马达端子33呈厚度方向与Z方向垂直的片状,金属端子90具有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金属片92,一对金属片92从上述方向的两侧与马达端子33弹性抵接,因此,在沿Z方向层叠组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时,能方便且可靠地使金属端子90与马达端子33电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但并不局限于此,壳体1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马达端子33呈厚度方向与Z方向垂直的片状,金属端子90具有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金属片92,一对金属片92从上述方向的两侧与马达端子33弹性抵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将马达端子33形成为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且具有通孔的片状,并将金属端子90的与马达端子33连接的端部形成为插入上述通孔而与该通孔卡合的一片金属片,还可将马达端子33形成为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片状,并使金属端子90从Z2方向侧接触马达端子33的Z2方向侧的表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GD供长条部91沿Z方向压入并对长条部91进行引导,但并不局限于此,导向部GD也可形成为只是供长条部91插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GD的一部分从主体部MB沿Z方向朝第一壳体11突出至马达端子33附近,但并不局限于此,导向部GD也可不从主体部MB沿Z方向朝第一壳体11突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导向部GD,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省略导向部GD。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突出片1223上形成有卡合部EG,在引导槽1121内形成与卡合部EG卡合的被卡合部EGD,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省略上述卡合部EG和被卡合部EGD。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2具有从主体部MB沿Z方向朝第一壳体11突出的突出片1223,第一壳体11具有引导槽1121,该引导槽1121供突出片1223插入,以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进行定位,突出片1223在Z方向上比金属端子90朝第一壳体11突出,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省略上述突出片1223和引导槽1121。
此外,本发明的自动开闭装置1也可应用于包括马桶座以及能转动地与马桶座连接的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的马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将马桶座与输出轴20和壳体10中的一方连接,并将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与输出轴20和壳体10中的另一方连接。
应当理解,本发明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开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输出轴、马达和电路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马达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保持所述马达;以及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且保持所述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的一端侧,
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所述马达具有的马达端子接触而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端子的另一端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彼此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
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金属片,
所述一对金属片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弹性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端子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部,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供所述长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压入并对所述长条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部或导向孔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收纳所述电路板的主体部,
所述导向部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至所述马达端子附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收纳所述电路板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的突出片,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供所述突出片插入,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定位,
所述突出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金属端子朝所述第一壳体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片上形成有卡合部,
在所述引导槽内形成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层叠组装,
所述马达具有马达主体,
所述马达端子从所述马达主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呈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片状,
所述金属端子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部以及形成于所述长条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的一对金属片,
所述电路板具有电路图案和通孔,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供所述长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压入并对所述长条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所述长条部的与所述金属片相反的端部插入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电路图案锡焊连接,
所述一对金属片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且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马达端子弹性抵接。
10.一种马桶,包括:马桶座;以及能转动地与所述马桶座连接的马桶盖和/或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开闭装置,
所述马桶座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连接,
所述马桶盖和/或所述马桶座圈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连接。
CN202110074313.1A 2021-01-20 2021-01-20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Pending CN114865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313.1A CN114865825A (zh) 2021-01-20 2021-01-20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313.1A CN114865825A (zh) 2021-01-20 2021-01-20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5825A true CN114865825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3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4313.1A Pending CN114865825A (zh) 2021-01-20 2021-01-20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58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3167B2 (en) Geared motor
EP2023467A1 (en) Motor with reduction ge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185676B2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CN110199459B (zh) 紧凑式齿轮马达
US11462969B2 (en) Rotary apparatus
WO2008075666A1 (ja) 減速機付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35833B2 (ja) 回路基板とコネクタターミナル導体との接続実装構造
WO2004047257A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CN114865825A (zh)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WO2020202826A1 (ja) モータ装置
JP3773853B2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電動モータ
JP2001112211A (ja) 小型モータ
JP2018082612A (ja) モータ
JP2004166320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JP2009093956A (ja) 雌型端子の固定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JP4227155B2 (ja) コネクタ
JP2001012144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217445582U (zh) 基板收纳壳体及电动致动器
JP4801807B2 (ja) モーター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US11973392B2 (en) Linear actuator
JP2005118856A (ja) カシメ接続固定装置、カシメ接続固定方法、カシメ接続固定構造、及びワイパ用モータ
JP5848108B2 (ja) モータ
JP5907674B2 (ja) ホルダアッシー、及び電動モータ
WO2018084144A1 (ja) モータ
JPH11215771A (ja) 小型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