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611B -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9611B
CN114859611B CN202210518476.9A CN202210518476A CN114859611B CN 114859611 B CN114859611 B CN 114859611B CN 202210518476 A CN202210518476 A CN 202210518476A CN 114859611 B CN114859611 B CN 114859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electrochromic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84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9611A (zh
Inventor
程威
王俊逸
赵梧汐
周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184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9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9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2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24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光化学法用于制备具有球状多孔结构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同时,通过后期对退火温度进行调节,可以调控薄膜的结晶度。其中,非晶态薄膜在电致变色过程中,表面赝电容效应所产生的贡献度远大于传统的离子脱嵌的贡献度,从而使得该薄膜透过率较高,光学调制范围广,当从正电压施加到负电压的过程中可展现出黄色、蓝色、绿色、棕色的多彩颜色,变色速度快,循环稳定性高;通过本发明制备出的薄膜所组装的电致变色器件光调制范围大,响应时间短,色彩变化丰富,循环稳定性好,具有快速调节光线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伴随着离子的注入与脱出,材料或器件的光学属性和颜色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技术优势在于能耗低、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变化丰富,且可以让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因此在智能窗、汽车防眩光后视镜、电致变色显示以及变色眼镜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致变色材料按材料类型可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两大类。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响应时间快、色彩丰富可调等特点,然而,由于有机材料本身结构上的限制,使得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在光照、电化学条件下的寿命和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多次使用的商业化条件。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一般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其衍生物组成,目前研究较多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氧化钨,氧化镍等材料,一般具有着色效率高、循环稳定性高多等特点,但是显色较为单一。其中,氧化钒在不同的电压下能够展现出多彩特性,这与钒离子丰富的价态有关。然而,氧化钒存在的问题在于它的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电导率较低,着色效率低以及化学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氧化钒薄膜和基于氧化钒所组装的多色电致变色器件响应速度慢、光调制范围窄和循环稳定性差,进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及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室温、常压下分解金属无机前驱物形成金属氧化物,无需模板便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电致变色和离子存储金属氧化物薄膜。同时,通过对退火温度进行调节,可以调控薄膜的结晶度。其中,非晶态V2O5薄膜在电致变色过程中,表面赝电容效应所产生的贡献度大于传统的离子嵌入脱出的贡献度,从而提升非晶态薄膜的多彩电致变色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由V2O5所组成,具有球状多孔结构,孔径为100~36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
2)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涂覆于透明导体层上,得到氯化钒前驱物薄膜;
3)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非晶多孔的V2O5薄膜;
4)将制得的非晶多孔的V2O5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结晶性可控的V2O5多彩电致变色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导体层选用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或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ITO)。
进一步的,所述氯化钒前驱溶液由氯化钒与无水乙醇混合制得;氯化钒前驱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进一步的,步骤2)中氯化钒前驱溶液通过旋涂方式涂覆于透明导体层上;旋涂工艺具体为:在3000rpm下旋涂60秒。
进一步的,步骤3)中紫外光照时间为15~72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4)中退火温度为25~500℃,其中,当退火温度<300℃时,得到非晶态薄膜;退火温度≥300℃时,得到结晶态薄膜,退火时间为1小时;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V2O5薄膜厚度为80~600nm;V2O5薄膜在5~50mV/s扫速下的表面赝电容贡献率为20.0~79.4%。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离子导体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离子导体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位于离子导体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FTO透明导电玻璃和/或ITO透明导电玻璃;
所述离子存储层选用上述含有V2O5的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离子导体层包括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所述空心封装垫片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共同形成封闭空间,电解液位于该封闭空间内部;所述电解液为1mol/L的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LiClO4-PC)电解液;
所述电致变色层为上述含有V2O5的电致变色薄膜或WO3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所述透明导体层选用FTO或ITO导电玻璃;
b)将氯化钨与异丙醇混合,制得氯化钨前驱溶液,氯化钨前驱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c)将氯化钨前驱溶液滴于透明导体层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氯化钨前驱物薄膜;
d)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15~720分钟,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WO3薄膜;
e)将制得的WO3薄膜在25~500℃退火1小时,得到WO3电致变色薄膜,薄膜厚度为80~600nm。
其中,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
B)分别将氯化钒、氯化钨与无水乙醇或异丙醇进行混合,得到氯化钒前驱溶液及氯化钨前驱溶液;
C)将氯化钒前驱溶液均匀涂覆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并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或氯化钨前驱溶液均匀涂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得到含有氯化钒或氯化钨的前驱物薄膜;
D)对含有氯化钒或氯化钨的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V2O5、WO3薄膜;
E)将V2O5、WO3薄膜转移至马弗炉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结晶性可控的V2O5或WO3薄膜材料;
F)将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进行预锂化处理,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然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
G)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或WO3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将预锂化后的V2O5薄膜作为离子存储层,组装器件,得到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进一步的,步骤D)中重复涂覆、光照1-5次;
步骤F)中预锂化处理具体为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0.7V下,1mol/L的LiClO4-PC中预锂化60~400秒;无水乙醇浸泡时间为10秒;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与传统的高能耗、设备价格高昂、需要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用的物理溅射法相比,所需能耗更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在室温、常压下无需模板便可以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薄膜,同时可进行大规模制备。
2)本发明的电致变色薄膜在电致变色过程中,可以通过表面赝电容效应来提升材料的多彩电致变色性能。相较于传统结晶电致变色材料通过离子在晶格间的脱嵌实现变色,本发明的非晶电致变色薄膜主要通过表面赝电容效应实现变色,进而使得薄膜的光学调制范围广,可展现出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多种颜色,变色速度快,循环稳定性高。
3)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简单,变色速度快,循环稳定性好,制备的器件具有快速调控光线的性能;当从正电压施加到负电压的过程中,器件可以展现出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多彩颜色。
4)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简单,易于推广,对电致变色眼镜、多彩显示的研制提供参考,为电致变色眼镜和显示的市场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处于不同电压下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及对应颜色的实物图;
图4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
图5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
图6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图;
图7是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电容与法拉第贡献变化图;
图8是实施例2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SEM图;
图9是实施例2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处于不同电压下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及对应颜色的实物图;
图10是实施例2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
图11是实施例2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
图12是实施例3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处于不同电压下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及对应颜色的实物图;
图13是实施例3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在633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
图14是实施例3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
图15是实施例3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色效率图;
图16是实施例4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处于不同电压下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及对应颜色的实物图;
图17是实施例4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由V2O5所组成,具有球状多孔结构,孔径约为100~360nm;其只需通过将前驱物进行紫外光照处理,无须采用模板,便可以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V2O5电致变色薄膜。
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透明导体层(透明导体层为FTO或ITO导电玻璃)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1小时;
2)将氯化钒与无水乙醇进行混合,得到0~1mol/L氯化钒前驱溶液;
3)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滴于透明导体层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氯化钒前驱物薄膜;
4)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15~720分钟,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非晶多孔V2O5薄膜;
5)将制得的V2O5薄膜在25~500℃退火处理1小时(其中,当退火温度<300℃时,得到非晶态薄膜;退火温度≥300℃时,得到结晶态薄膜),得到含有多孔结构的V2O5多彩电致变色薄膜,V2O5薄膜在5~50mV/s扫速下的表面赝电容贡献率为20.0~79.4%。V2O5薄膜厚度为80~6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离子导体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离子导体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位于离子导体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FTO透明导电玻璃和/或ITO透明导电玻璃;
所述离子存储层选用上述含有V2O5的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离子导体层包括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所述空心封装垫片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共同形成封闭空间,电解液位于该封闭空间内部;所述电解液为1mol/L的LiClO4-PC电解液;
所述电致变色层为上述V2O5电致变色薄膜或WO3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所述透明导体层选用FTO或ITO导电玻璃;
b)将氯化钨与异丙醇混合,制得氯化钨前驱溶液,氯化钨前驱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c)将氯化钨前驱溶液滴于透明导体层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氯化钨前驱物薄膜;
d)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15~720分钟,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WO3薄膜;
e)将制得的WO3薄膜在25~500℃退火1小时,得到WO3电致变色薄膜,薄膜厚度为80~600nm。
其中,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1小时;
B)分别将氯化钒、氯化钨与无水乙醇或异丙醇进行混合,得到氯化钒前驱溶液及氯化钨前驱溶液;
C)将氯化钒前驱溶液均匀滴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并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或氯化钨前驱溶液用玻璃滴管均匀滴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含有氯化钒或氯化钨的前驱物薄膜;
D)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15-720分钟,重复涂覆、光照1-5次后,得到非晶多孔V2O5、WO3薄膜;
E)将非晶多孔V2O5、WO3薄膜转移至马弗炉25~500℃退火处理1小时,得到结晶性可控的V2O5或WO3薄膜材料;
F)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0.7V下,在1mol/L的LiClO4-PC中预锂化60-400秒,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浸泡10秒,清洗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然后放入烘箱100℃干燥1小时;
G)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或WO3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将预锂化后的V2O5薄膜作为离子存储层(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离子存储层通过退火紧密结合在一起。),组装器件,得到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组装方式如下:
空心封装垫片其中三边通过胶水粘于离子存储层与电致变色层之间,,待粘结牢固后,用针筒从空心封装垫片未封的第四边注入电解液,最后使用胶水对第四边进行粘封,制得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具有如图1所示多孔结构,组成成分为V2O5;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FTO导电玻璃按照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分别超声清洗30分钟,在烘箱中干燥1小时;
(2)将471mg VCl3溶解在10mL的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后得到0.30M的绿色澄清前驱溶液;
(3)将该溶液通过滴管滴到导电玻璃上,以3000rpm的转速旋涂60秒,得到前驱体薄膜;
(4)将该薄膜放置于紫外灯下照射120分钟,重复旋涂、光照4次后得到V2O5薄膜;
(5)将该薄膜转移至马弗炉,在100℃下退火1小时,得到一种含有多孔结构的V2O5电致变色薄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具有如图8所示多孔结构,组成成分为V2O5
本实施例中的结晶态V2O5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退火温度为30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离子导体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离子导体层之间,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位于离子导体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FTO透明导电玻璃和/或ITO透明导电玻璃;
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FTO导电玻璃。
电致变色层为光化学沉积法得到的厚度为600nm的WO3电致变色薄膜。
离子导体层中,包括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该封装垫片置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之间,通过胶水封装后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共同形成封闭空间,电解液位于该封闭空间内部;电解液为1mol/L的LiClO4-PC电解液。
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透明导电层FTO和第二透明导电层FTO按照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分别超声30分钟;
(2)将第一透明导电层FTO和第二透明导电层FTO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1小时;
(3)将157mg VCl3溶解在4mL的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后得到0.25M的绿色澄清前驱溶液;将400mg WCl6溶解在4mL的异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得到0.25M的蓝色澄清前驱溶液;
(4)将WCl6前驱溶液、VCl3前驱溶液分别用滴管滴在第一透明导电层FTO和第二透明导电层FTO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表面含有VCl3、WCl6的前驱物薄膜;
(5)将前驱物薄膜放置于紫外灯下照射,重复旋涂、光照多次后可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其中V2O5薄膜重复旋涂、光照2次;WO3薄膜重复旋涂、光照5次。
(6)将V2O5薄膜转移至马弗炉,在300℃下退火1小时,得到V2O5薄膜材料;将WO3薄膜转移至马弗炉,在100℃下退火1小时,得到WO3薄膜材料;
(7)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V2O5薄膜施加-0.7V电压,在1mol/L的LiClO4-PC中预锂化300秒,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浸泡10秒,清洗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然后放入烘箱100℃干燥1小时;
(8)将WO3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将预锂化后的V2O5薄膜作为离子存储层,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作为离子导体层,组装器件,得到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其中,V2O5薄膜与第二透明导电层FTO,以及WO3薄膜与第一透明导电层FTO均通过退火方式结合在一起;空心封装垫片及电解液的组装方式如下:
空心封装垫片其中三边通过胶水粘于离子存储层与电致变色层之间,待粘结牢固后,用针筒从空心封装垫片未封的第四边注入电解液,最后使用胶水对第四边进行粘封,制得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相对设置;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离子导体层之间;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位于离子导体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FTO导电玻璃。
电致变色层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厚度为370nm的非晶态V2O5多孔电致变色薄膜。
离子导体层中,包括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该封装垫片置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之间,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共同形成封闭空间,通过胶水封装后,电解液位于该封闭空间内部;电解液为1mol/L的LiClO4-PC电解液。
离子存储层为采用实施例1方法重复旋涂、光照2次制得的,厚度为190nm的非晶V2O5多孔电致变色薄膜。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对各实施例制得的样品进行测试。
实验例1
采用实施例1中的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进行如下实验:
一、本发明的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不同电压下的颜色与透过率变化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SEM图,表面呈现多孔结构。由图3可以看出V2O5多孔电致变色薄膜,从+0.8V反向施加电压到-0.5V的过程中,薄膜呈现了多彩的颜色变化,电压施加+0.8V并保持60秒,薄膜转变为黄色;电压施加+0.2V并保持60秒,薄膜转变为绿色;电压施加-0.1V并保持60秒,薄膜转变为蓝色;电压施加-0.5V并保持60秒,薄膜转变为棕色,其中该薄膜透过率较高,背景的“厦门大学”图案在不同颜色下清晰可见。当从正电压一直施加到负电压的过程中,薄膜经历了高透过率的黄色、蓝色、绿色、棕色的颜色变化。
二、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着褪色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薄膜调节透过率快慢的参数之一,薄膜的着色电压为-0.1V,褪色电压为+0.8V,施加着色电压与褪色电压的时间均为90秒。图4为多孔电致变色薄膜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在750nm处,可以看出薄膜的光调制范围为38%,着色时间tc,90%为21.2秒,褪色时间tb,90%为17.1秒。
三、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
循环性能是衡量薄膜持续性使用的重要参数之一,薄膜的电压范围为+0.8V~-0.8V,扫速为100mV/s。图5为多孔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循环伏安法扫描4000次后,薄膜的电荷容量衰减程度约为17.8%。
四、非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表面赝电容效应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致变色薄膜的变色机理,我们将薄膜以不同的扫描速率进行循环,如图6所示,随着扫描速率从5mV/s增加到50mV/s,阴极和阳极峰值电流同时增加,峰值位置的最大值向更高的电位移动,经过计算,如图7所示,锂离子随着扫描速率的提升,表面赝电容贡献比例由55.4%(5mV/s)逐渐提升为58.8%(10mV/s),64.8%(20mV/s),70.0%(30mV/s),75.3%(40mV/s),79.4%(50mV/s)。
实验例2
采用实施例2中的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进行如下实验:
一、本发明的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在不同电压下的颜色与透过率变化;
图8为实施例2制得的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SEM图,表面呈现多孔结构,但孔的致密度没有实验例1的孔结构丰富。由图9可以看出结晶态V2O5电致变色薄膜,从+0.8V反向施加电压到-0.8V的过程中,薄膜呈现了多彩的颜色变化,电压施加+0.8V并保持120秒,薄膜转变为黄色;电压施加+0.2V并保持120秒,薄膜转变为深绿色;电压施加-0.1V与-0.5V并保持120秒,薄膜转变为蓝色;电压施加-0.8V并保持120秒,薄膜转变为棕色,在不同颜色下可清晰可见的看到背景的“厦门大学”图案。
二、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着褪色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薄膜调节透过率快慢的参数之一,薄膜的着色电压为-0.1V,褪色电压为+0.8V,施加着色电压与褪色电压的时间均为240秒。图10为多孔电致变色薄膜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在750nm处,可以看出薄膜的光调制范围为34%,着色时间tc,90%为41.5秒,褪色时间tb,90%为89.2秒。
三、结晶态多彩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
循环性能是衡量薄膜持续性使用的重要参数之一,薄膜的电压范围为+0.8V~-0.8V,扫速为100mV/s。图11为多孔电致变色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循环伏安法扫描4000次后,薄膜的电荷容量衰减程度约为44.8%。
实验例3
采用实施例3中的电致变色器件进行如下实验:
一、实施例3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颜色与透过率变化
由图12可以看出,电致变色器件在-1.5V和+1.5V之间的不同操作电位下,显示出可调控的透光率,最大的光学调制范围为41%。可以看出,随着+1.5V反向施加电压到-1.5V的过程中,背景的“厦门大学”图案在不同颜色下清晰可见,且由透明逐渐变成深蓝色。
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褪色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电致变色器件调节透过率快慢的参数之一,器件的着色电压为-1.5V,褪色电压为+1.5V,施加着色电压时间为30秒,褪色电压时间为30秒。图13为电致变色器件在633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在633nm处,可以看出器件的光调制范围为41%,着色时间tc,90%为2.1秒,褪色时间tb,90%为1.9秒,均在2秒左右,表明该器件具有高速调节光线的能力。
三、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稳定性
循环性能是衡量电致变色器件持续性使用的重要参数之一,器件的着色电压为-1.5V,褪色电压为+1.5V,施加着色电压、褪色电压时间均为30秒。图14为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循环10000次后,器件的光调制范围衰减程度为6.5%。
四、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色效率
着色效率是评价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它被定义为每单位电荷密度的光密度变化率。由图15计算,实验例3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着色效率为189cm2/C。
实验例4
采用实施例4中的电致变色器件进行如下实验:
一、实施例4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颜色与透过率变化
由图16可以看出实施例3中的电致变色器件,从+1.5V反向施加电压到-1.5V的过程中,薄膜呈现了多彩的颜色变化,电压施加+1.5V并保持90秒,薄膜转变为橙色;电压施加+1V并保持90秒,薄膜转变为黄色;电压施加-0.5V并保持90秒,薄膜转变为浅绿色;电压施加-1.5V并保持90秒,薄膜转变为浅蓝色,其中该器件透过率较高,可以清晰的看见背景的“厦门大学”图案。当从正电压一直施加到负电压的过程中,薄膜经历了高透过率的橙色、黄色、浅绿色、浅蓝色的颜色变化。
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褪色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电致变色器件调节透光率快慢的参数之一,薄膜的着色电压为-1.5V,褪色电压为1.5V,施加着色电压与褪色电压的时间均为90秒。图17为电致变色器件在750nm处的着褪色响应时间图,在750nm处,可以看出薄膜的光调制范围为32.5%,着色时间tc,90%为9.7秒,褪色时间tb,90%为8.9秒。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离子导体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离子导体层之间,所述多孔金属氧化物离子存储层位于离子导体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和/或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所述离子存储层选用由非晶态V2O5组成,具有球状多孔结构,孔径为100~360nm的V2O5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离子导体层包括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解液,所述空心封装垫片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中部开口的空心封装垫片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共同形成封闭空间,电解液位于该封闭空间内部;所述电解液为1mol/L的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电解液;
所述电致变色层为由非晶态V2O5组成,具有球状多孔结构,孔径为100~360nm的V2O5电致变色薄膜或WO3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V2O5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
2)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涂覆于透明导体层上,得到氯化钒前驱物薄膜;
3)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非晶多孔的V2O5薄膜;
4)将制得的非晶多孔V2O5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结晶性可控的V2O5多彩电致变色薄膜;
所述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透明导体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透明导体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所述透明导体层选用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或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b)将氯化钨与异丙醇混合,制得氯化钨前驱溶液,氯化钨前驱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c)将氯化钨前驱溶液滴于透明导体层上,在3000rpm下旋涂60秒,得到氯化钨前驱物薄膜;
d)对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15~720分钟,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WO3薄膜;
e)将制得的WO3薄膜在25~500℃退火1小时,得到WO3电致变色薄膜,薄膜厚度为80~6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体层选用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或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钒前驱溶液由氯化钒与无水乙醇混合制得;氯化钒前驱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化钒前驱溶液通过旋涂方式涂覆于透明导体层上;旋涂工艺具体为:在3000rpm下旋涂6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紫外光照时间为15~7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退火温度为25~500℃,退火时间为1小时;制得的V2O5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厚度为80~600nm;V2O5薄膜在5~50mV/s扫速下的表面赝电容贡献率为20.0~79.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用丙酮、水、无水乙醇的顺序超声清洗,之后将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干;
B)分别将氯化钒、氯化钨与无水乙醇或异丙醇进行混合,得到氯化钒前驱溶液及氯化钨前驱溶液;
C)将氯化钒前驱溶液均匀涂覆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并将氯化钒前驱溶液或氯化钨前驱溶液均匀涂覆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得到含有氯化钒或氯化钨的前驱物薄膜;
D)对含有氯化钒或氯化钨的前驱物薄膜进行紫外光照,重复涂覆、光照多次后,得到V2O5、WO3薄膜;
E)将V2O5、WO3薄膜转移至马弗炉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结晶性可控的V2O5或WO3薄膜材料;
F)将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进行预锂化处理,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然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
G)将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的V2O5薄膜或WO3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将预锂化后的V2O5薄膜作为离子存储层,组装器件,得到上述电致变色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重复涂覆、光照1-5次;
步骤F)中预锂化处理具体为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在-0.7V下,1mol/L的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中预锂化60~400秒;无水乙醇浸泡时间为10秒;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小时。
CN202210518476.9A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859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8476.9A CN11485961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8476.9A CN11485961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611A CN114859611A (zh) 2022-08-05
CN114859611B true CN114859611B (zh) 2024-01-09

Family

ID=82637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8476.9A Active CN11485961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6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9934B1 (en) * 1996-05-30 2002-04-09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Self bleaching photoelectrochemical-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2206048A (zh) * 2011-04-14 2011-10-05 徐小勇 一种自组装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143520A (zh) * 2015-03-27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高速列车侧窗的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6710A (zh) * 2020-03-30 2020-06-16 天津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基于电致变色玻璃用v2o5多层次离子储存层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08752A1 (en) * 2015-10-15 2017-04-20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Electrochromic-thermochrom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WO2022046050A1 (en) * 2020-08-26 2022-03-03 Ambilight Inc. VANADIUM OXIDE WITH A FORMULA OF VOx AS CHARGE BALANCING MATERIAL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9934B1 (en) * 1996-05-30 2002-04-09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Self bleaching photoelectrochemical-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2206048A (zh) * 2011-04-14 2011-10-05 徐小勇 一种自组装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143520A (zh) * 2015-03-27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高速列车侧窗的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6710A (zh) * 2020-03-30 2020-06-16 天津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基于电致变色玻璃用v2o5多层次离子储存层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海鸥等.激光应用技术.2017,第47卷(第12期),第1473-147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611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956B (zh) 新型太阳能自驱动电子纸器件单元模块及制备方法
CN111142304B (zh) 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Wang et al. A new electrodeposition approach for preparing polyoxometalates-based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s
CN108249777B (zh) 一种二氧化锰/普鲁士蓝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和制备方法
CN103172273B (zh) 一种水热法制备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KR20160127866A (ko) 습식 코팅법에 의한 전기변색층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기변색소자
CN115527779B (zh) 掺杂型三氧化钼@氧化钨@pani异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928095A (zh) 一种能够实现在任意颜色之间转变的双电致变色层器件及组装方法
CN109634021A (zh) 一种准固态三氧化钨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467A (zh) 一种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59611B (zh) 一种多彩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9388B (zh) 一种选控电调光器件工作电压的方法
CN105239891B (zh) 能调节透明度的玻璃门及其制作方法
Wei et al. Controlling crystallinity of oxygen-deficient tungsten oxide on SnO2 nanoflake arrays for advanced dual-band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
CN113105127A (zh) 一种电致变色氧化镍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07525A (zh) 一种基于多酸的可以在非水中性电解质中高效变色的电致变色薄膜
CN107167979B (zh) 无外接电源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实现快速褪色的方法
CN105511192A (zh) 一种高稳定可调透光率的环境监控窗
CN109696785B (zh) 一种高性能电致变色电容器双功能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33751B (zh) 一种多色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2337C (zh) 二氧化钛纳晶光散射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4538788B (zh)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致变色储能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938892B (zh) 一种可对可见近红外双调控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35305A (zh) 具有多孔结构的电致变色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CN113189822A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