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6170A -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56170A CN114856170A CN202210602365.6A CN202210602365A CN114856170A CN 114856170 A CN114856170 A CN 114856170A CN 202210602365 A CN202210602365 A CN 202210602365A CN 114856170 A CN114856170 A CN 1148561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el
- reinforcing
- construction process
- template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04G11/483—Supporting he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04G11/50—Girders, beams, or the like as supporting members for forms
- E04G11/52—Girders, beams, or the like as supporting members for forms of several units arranged one after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于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安装主龙骨、次龙骨以及加固龙骨;采用硬拼法安装顶板模板;通过设置在次龙骨与主龙骨之间的加固龙骨,可将用于提高密封性的一号橡胶片与二号橡胶片嵌入胶粘在加固龙骨上,且加固龙骨为一体化结构,在对主龙骨、次龙骨进行加固时,可有效的承托一号橡胶片以及二号橡胶片,避免由于压力变化而导致一号橡胶片与二号橡胶片严重变形且失效,同时加固龙骨还可利用螺杆,将位于墙体一侧的次龙骨紧密贴合在墙体侧壁上,进一步提高位于端部的次龙骨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板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物广义上是指利用建筑材料搭建而成的封闭空间,由古至今,建筑物的搭建都需要按照严格的建造工艺进行。
在现如今建造房屋时,先利用钢筋进行定位,随后利用模板进行遮挡,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已成为主流建造工艺,而该种工艺在进行顶板模板施工时,则对应有更为严格的施工工艺,以防止后续使用时,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
按照传统施工工艺进行顶板模板施工时,由于主龙骨、次龙骨靠近于墙体的一侧需要严格密封,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发生泄露情况,因此常采用海绵条进行密封,而由于海绵条仅贴合于次龙骨顶侧以及于墙体接触的侧壁上,因此在受到混凝土压力时,海绵条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产生变形,会导致次龙骨与墙体密封性降低,进而油箱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由于海绵条仅贴合于次龙骨顶侧以及于墙体接触的侧壁上,因此在受到混凝土压力时,海绵条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产生变形,会导致次龙骨与墙体密封性降低,进而油箱后续的混凝土浇筑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
S2:于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安装主龙骨、次龙骨以及加固龙骨;
S3:采用硬拼法安装顶板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每根立杆下垫50×100×400mm方木,上下层立杆需对中,水平杆必须满拉。
优选的,所述S1中,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每根立杆下垫50×100×400mm方木,上下层立杆需对中,水平杆必须满拉。
优选的,所述S2中,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根据布置图安装次龙骨;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次龙骨搭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其中主龙骨、次龙骨端头悬挑部分小于200mm。
优选的,所述S3中采用硬拼法进行顶板模板的安装,模板拼缝处模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使拼缝在方木中间,拼缝两侧模板用钢钉钉在模板次龙骨上。
优选的,所述S1中模板支撑包括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外侧固接有把手;所述螺纹套筒内部顶端螺纹连接有顶托丝杆;所述顶托丝杆顶部固接有托架;所述主龙骨卡接在所述托架内;所述螺纹套筒底部固接有轴承;所述立杆位于螺纹套筒内的一端固接在轴承内侧。
优选的,所述次龙骨间隔布置在主龙骨上,且所述主龙骨与所述次龙骨交叉布置;所述加固龙骨底部贴合于主龙骨表面,且所述加固龙骨另一侧卡接于次龙骨上;所述顶板模板经钢钉固接在次龙骨顶面;所述次龙骨表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加固龙骨一端卡接在凹槽内;所述加固龙骨设置为“S”型结构,且所述加固龙骨的表面以及侧壁上分别胶粘有一号橡胶片以及二号橡胶片;所述加固龙骨上远离于次龙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加固龙骨中部开设有对应于螺杆的螺孔,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孔内;所述加固龙骨贴合于次龙骨一侧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刺块,且所述刺块刺入次龙骨侧壁。
优选的,所述加固龙骨的顶面以及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号嵌入槽以及二号嵌入槽;所述一号橡胶片胶粘于一号嵌入槽内,且所述二号橡胶片胶粘于二号嵌入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次龙骨与主龙骨之间的加固龙骨,可将用于提高密封性的一号橡胶片与二号橡胶片嵌入胶粘在加固龙骨上,且加固龙骨为一体化结构,在对主龙骨、次龙骨进行加固时,可有效的承托一号橡胶片以及二号橡胶片,避免由于压力变化而导致一号橡胶片与二号橡胶片严重变形且失效,同时加固龙骨还可利用螺杆,将位于墙体一侧的次龙骨紧密贴合在墙体侧壁上,进一步提高位于端部的次龙骨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立杆与顶托丝杆之间的螺纹套筒,可在调节多组主龙骨平行度时,利用把手带动螺纹套筒转动在立杆顶部,从而带动位于螺纹套筒顶部的顶托丝杆滑动在螺纹套筒内,进而实现短距离的微调效果,可用于调整多组主龙骨的平行度,即调整顶板模板的水平程度,有利于控制顶板模板表面浇筑混凝土时的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顶板模板施工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加固龙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加固龙骨的爆炸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立体图;
图8为图7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立杆;11、螺纹套筒;111、把手;112、轴承;12、顶托丝杆;13、托架;21、主龙骨;22、次龙骨;23、凹槽;3、加固龙骨;31、螺杆;32、一号橡胶片;321、一号嵌入槽;33、二号橡胶片;331、二号嵌入槽;34、刺块;35、螺孔;4、顶板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
S2:于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安装主龙骨21、次龙骨22以及加固龙骨3;
S3:采用硬拼法安装顶板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每根立杆1下垫50×100×400mm方木,上下层立杆1需对中,水平杆必须满拉。
具体的,支撑体系采用满堂轮扣式脚手架,纵向×横向间距为1500×1200mm,步距15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中,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每根立杆1下垫50×100×400mm方木,上下层立杆1需对中,水平杆必须满拉。
具体的,其中在梁底模应起拱,当梁梁跨度大于4m且小于9m时,按0.2%起拱;当梁跨度不小于9m时,按0.3%起拱;当为悬臂梁时,按悬臂长度的0.6%起拱。从四周向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起拱应顺直,不得有折线,且最上层水平杆安装时拉十字线控制,根据起拱高度调整梁底小横杆杆顶标高;模板支撑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撑架顶层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支撑架顶端自由端高度不应大于500mm;在特殊部位,如布料杆位置,需提前确定布料杆放置位置,并加强梁、板下支撑,同时做好支撑架与柱子的拉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2中,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根据布置图安装次龙骨22;次龙骨22采用50×100mm方木,次龙骨22搭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其中主龙骨21、次龙骨22端头悬挑部分小于200mm。
具体的,主龙骨21采用10号槽钢,间距1200mm;次龙骨22采用钢包木50×50×1.8mm,间距不大于2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3中采用硬拼法进行顶板模板4的安装,模板拼缝处模板次龙骨22采用50×100mm方木,使拼缝在方木中间,拼缝两侧模板用钢钉钉在模板次龙骨22上。
具体的,顶模支模时将次龙骨22沿墙在顶板模板4下皮处设置,能有效的封闭和漏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中模板支撑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11;所述螺纹套筒11的外侧固接有把手111;所述螺纹套筒11内部顶端螺纹连接有顶托丝杆12;所述顶托丝杆12顶部固接有托架13;所述主龙骨21卡接在所述托架13内;所述螺纹套筒11底部固接有轴承112;所述立杆1位于螺纹套筒11内的一端固接在轴承112内侧。
具体的,在立杆1顶部转动的螺纹套筒11,可在多组立杆1搭建完成后,利用水平仪测试各立杆1上主龙骨21的水平度,此时相邻立杆1顶部主龙骨2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通过人为转动螺纹套筒11外侧的把手111,使得螺纹套筒11转动,当螺纹套筒11转动时,其能够通过底部设置的轴承112转动在立杆1上,同时,其顶部与其螺纹连接的顶托丝杆12由于其表面具有一定压力,因此在螺纹套筒11转动后,螺纹套筒11与顶托丝杆12产生螺纹转动,而由于轴承112的布置,可使得顶托丝杆12垂直移动在螺纹套筒11的顶部,进而实现对该处顶部主龙骨21的水平调节目的,实现调平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次龙骨22间隔布置在主龙骨21上,且所述主龙骨21与所述次龙骨22交叉布置;所述加固龙骨3底部贴合于主龙骨21表面,且所述加固龙骨3另一侧卡接于次龙骨22上;所述顶板模板4经钢钉固接在次龙骨22顶面;所述次龙骨22表面开设有凹槽23。
具体的,次龙骨22间隔布置在主龙骨21上,主龙骨21与次龙骨22之间交叉布置,相邻次龙骨22之间按照设计规范间隔布置,而加固龙骨3则用于对次龙骨22进行加固,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次龙骨22不会活动在主龙骨21上,且在次龙骨22与主龙骨21均固定后,可利用钢钉将顶板模板4固定在次龙骨22顶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固龙骨3一端卡接在凹槽23内;所述加固龙骨3设置为“S”型结构,且所述加固龙骨3的表面以及侧壁上分别胶粘有一号橡胶片32以及二号橡胶片33;所述加固龙骨3上远离于次龙骨2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31;所述加固龙骨3中部开设有对应于螺杆31的螺孔35,且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孔35内;所述加固龙骨3贴合于次龙骨22一侧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刺块34,且所述刺块34刺入次龙骨22侧壁。
具体的,加固龙骨3设置为“S”型结构,且加固龙骨3的一端卡接在一组加固龙骨3上,其中加固龙骨3一般布置在最边侧的次龙骨22上,用于保证次龙骨22沿墙布置,可有效的实现封闭以及防止漏浆,而利用加固龙骨3对次龙骨22进行加固时,可将其卡接在次龙骨22上的凹槽23内,并利用螺纹连接在加固龙骨3一侧的螺杆31可将加固龙骨3与墙体抵紧,同时,在加固龙骨3顶部以及靠近于墙体的一端侧壁上布置的一号橡胶片32以及二号橡胶片33可提高次龙骨22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以及进一步防止漏浆,同时,在加固龙骨3上布置的刺块34,可在将其卡接在次龙骨22上时,利用刺块34刺入次龙骨22侧壁上,保持加固龙骨3与次龙骨22的连接紧密性,其中次龙骨22外包的钢材上对应于刺块34开设有刺入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固龙骨3的顶面以及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号嵌入槽321以及二号嵌入槽331;所述一号橡胶片32胶粘于一号嵌入槽321内,且所述二号橡胶片33胶粘于二号嵌入槽331内。
具体的,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固定于加固龙骨3上时,一号嵌入槽321、二号嵌入槽331的布置,可有利于将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紧密布置在一号嵌入槽321与二号嵌入槽331内部,有利于保护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避免在其受到较大压力时而产生严重变形。
工作原理:由于主龙骨21、次龙骨22靠近于墙体的一侧需要严格密封,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发生泄露情况,因此常采用海绵条进行密封,而由于海绵条仅贴合于次龙骨22顶侧以及于墙体接触的侧壁上,因此在受到混凝土压力时,海绵条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产生变形,会导致次龙骨22与墙体密封性降低,进而油箱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该施工工艺在进行顶板模板4施工时,在立杆1顶部转动的螺纹套筒11,可在多组立杆1搭建完成后,利用水平仪测试各立杆1上主龙骨21的水平度,此时相邻立杆1顶部主龙骨2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通过人为转动螺纹套筒11外侧的把手111,使得螺纹套筒11转动,当螺纹套筒11转动时,其能够通过底部设置的轴承112转动在立杆1上,同时,其顶部与其螺纹连接的顶托丝杆12由于其表面具有一定压力,因此在螺纹套筒11转动后,螺纹套筒11与顶托丝杆12产生螺纹转动,而由于轴承112的布置,可使得顶托丝杆12垂直移动在螺纹套筒11的顶部,进而实现对该处顶部主龙骨21的水平调节目的,实现调平目的;次龙骨22间隔布置在主龙骨21上,主龙骨21与次龙骨22之间交叉布置,相邻次龙骨22之间按照设计规范间隔布置,而加固龙骨3则用于对次龙骨22进行加固,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次龙骨22不会活动在主龙骨21上,且在次龙骨22与主龙骨21均固定后,可利用钢钉将顶板模板4固定在次龙骨22顶面;
加固龙骨3设置为“S”型结构,且加固龙骨3的一端卡接在一组加固龙骨3上,其中加固龙骨3一般布置在最边侧的次龙骨22上,用于保证次龙骨22沿墙布置,可有效的实现封闭以及防止漏浆,而利用加固龙骨3对次龙骨22进行加固时,可将其卡接在次龙骨22上的凹槽23内,并利用螺纹连接在加固龙骨3一侧的螺杆31可将加固龙骨3与墙体抵紧,同时,在加固龙骨3顶部以及靠近于墙体的一端侧壁上布置的一号橡胶片32以及二号橡胶片33可提高次龙骨22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以及进一步防止漏浆,同时,在加固龙骨3上布置的刺块34,可在将其卡接在次龙骨22上时,利用刺块34刺入次龙骨22侧壁上,保持加固龙骨3与次龙骨22的连接紧密性,其中次龙骨22外包的钢材上对应于刺块34开设有刺入槽;其中,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固定于加固龙骨3上时,一号嵌入槽321、二号嵌入槽331的布置,可有利于将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紧密布置在一号嵌入槽321与二号嵌入槽331内部,有利于保护一号橡胶片32与二号橡胶片33,避免在其受到较大压力时而产生严重变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
S2:于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安装主龙骨(21)、次龙骨(22)以及加固龙骨(3);
S3:采用硬拼法安装顶板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依据支撑体系设计搭设板模支撑,每根立杆(1)下垫50×100×400mm方木,上下层立杆(1)需对中,水平杆必须满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支撑体系验收合格后,根据布置图安装次龙骨(22);次龙骨(22)采用50×100mm方木,次龙骨(22)搭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其中主龙骨(21)、次龙骨(22)端头悬挑部分小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采用硬拼法进行顶板模板(4)的安装,模板拼缝处模板次龙骨(22)采用50×100mm方木,使拼缝在方木中间,拼缝两侧模板用钢钉钉在模板次龙骨(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模板支撑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11);所述螺纹套筒(11)的外侧固接有把手(111);所述螺纹套筒(11)内部顶端螺纹连接有顶托丝杆(12);所述顶托丝杆(12)顶部固接有托架(13);所述主龙骨(21)卡接在所述托架(13)内;所述螺纹套筒(11)底部固接有轴承(112);所述立杆(1)位于螺纹套筒(11)内的一端固接在轴承(112)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22)间隔布置在主龙骨(21)上,且所述主龙骨(21)与所述次龙骨(22)交叉布置;所述加固龙骨(3)底部贴合于主龙骨(21)表面,且所述加固龙骨(3)另一侧卡接于次龙骨(22)上;所述顶板模板(4)经钢钉固接在次龙骨(22)顶面;所述次龙骨(22)表面开设有凹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龙骨(3)一端卡接在凹槽(23)内;所述加固龙骨(3)设置为“S”型结构,且所述加固龙骨(3)的表面以及侧壁上分别胶粘有一号橡胶片(32)以及二号橡胶片(33);所述加固龙骨(3)上远离于次龙骨(2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31);所述加固龙骨(3)中部开设有对应于螺杆(31)的螺孔(35),且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孔(35)内;所述加固龙骨(3)贴合于次龙骨(22)一侧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刺块(34),且所述刺块(34)刺入次龙骨(22)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龙骨(3)的顶面以及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号嵌入槽(321)以及二号嵌入槽(331);所述一号橡胶片(32)胶粘于一号嵌入槽(321)内,且所述二号橡胶片(33)胶粘于二号嵌入槽(33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2365.6A CN114856170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2365.6A CN114856170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6170A true CN114856170A (zh) | 2022-08-05 |
CN114856170B CN114856170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264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2365.6A Active CN114856170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56170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1965A (en) * | 1996-09-06 | 2000-08-15 | Yamaha Had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Ride plate for watercraft |
WO2016033770A1 (zh) * | 2014-09-04 | 2016-03-10 | 冯新林 | 展览馆悬空菱形铝单板遮阳幕墙施工方法 |
CN106401176A (zh) * | 2015-08-03 | 2017-02-15 | 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木组合顶板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
CN108517987A (zh) * | 2018-03-07 | 2018-09-11 | 北京建筑大学 | 用于幕墙安装的连接方法、连接结构及幕墙装配系统 |
US20180355600A1 (en) * | 2014-03-04 | 2018-12-13 | Dongguan Shixi Intelligent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
CN110306788A (zh) * | 2019-06-29 | 2019-10-08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楼顶板后浇带底部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11622136U (zh) * | 2020-01-15 | 2020-10-02 |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医药厂房泄压墙结构 |
CN212002246U (zh) * | 2019-10-25 | 2020-11-24 | 王玲 |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顶板架 |
CN113323389A (zh) * | 2021-05-19 | 2021-08-31 |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
CN216276893U (zh) * | 2021-04-14 | 2022-04-12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软模体系顶板木方间距控制工具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10602365.6A patent/CN1148561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1965A (en) * | 1996-09-06 | 2000-08-15 | Yamaha Had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Ride plate for watercraft |
US20180355600A1 (en) * | 2014-03-04 | 2018-12-13 | Dongguan Shixi Intelligent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
WO2016033770A1 (zh) * | 2014-09-04 | 2016-03-10 | 冯新林 | 展览馆悬空菱形铝单板遮阳幕墙施工方法 |
CN106401176A (zh) * | 2015-08-03 | 2017-02-15 | 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木组合顶板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
CN108517987A (zh) * | 2018-03-07 | 2018-09-11 | 北京建筑大学 | 用于幕墙安装的连接方法、连接结构及幕墙装配系统 |
CN110306788A (zh) * | 2019-06-29 | 2019-10-08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楼顶板后浇带底部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12002246U (zh) * | 2019-10-25 | 2020-11-24 | 王玲 |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顶板架 |
CN211622136U (zh) * | 2020-01-15 | 2020-10-02 |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医药厂房泄压墙结构 |
CN216276893U (zh) * | 2021-04-14 | 2022-04-12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软模体系顶板木方间距控制工具 |
CN113323389A (zh) * | 2021-05-19 | 2021-08-31 |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学军;秦梅;: "竹胶大模浇筑剪力墙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山西建筑, no. 0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6170B (zh)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78258B (zh) | 大跨度半球形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36353A (zh) | 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 |
CN102839601A (zh) | 门式刚架天桥钢墩柱与承台固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801517A (zh) | 一种预制多孔板砖混合结构的校舍体外加固加强方法 | |
CN107574762A (zh) | 一种加强现浇梁0#块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 |
CN202787055U (zh) | 钢结构天桥的墩台固结构造 | |
CN103981897A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劲性柱的防水施工方法 | |
CN112727075A (zh) | 斜屋面与平屋面一体化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6815376U (zh) |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 | |
CN110158951B (zh) | 一种框架结构全木质模板施工方法 | |
CN106351376A (zh) | 车库顶板施工方法 | |
CN112709143B (zh) | 一种现浇斜腿刚构桥盘扣式满堂支架及模板施工方法 | |
CN102808375B (zh) | 门式刚架天桥钢墩柱与承台铰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856170A (zh) | 一种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 |
CN211007173U (zh) | 预制件拼砌砌体填充墙 | |
CN111173042A (zh) | 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及施工方法 | |
CN111827704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加固方法 | |
CN207092299U (zh) | 一种现浇中空钢筋混凝土填充墙 | |
CN202509530U (zh) |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钢板组合结构 | |
CN212506762U (zh) | 一种空间异型混凝土结构 | |
CN211897789U (zh) | 装配式现浇箱梁可移动模板系统 | |
CN210049265U (zh) | 杯形基础整体模具分段浇筑一次整体成形结构 | |
CN114134927A (zh) | 一种大型动力设备基础预埋管预埋装置及方法 | |
CN102162224B (zh) | 混凝土节制闸缝墩的到顶一次浇筑工艺 | |
CN206090965U (zh) | 现浇复合墙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