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1743B -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1743B
CN114851743B CN202210376843.6A CN202210376843A CN114851743B CN 114851743 B CN114851743 B CN 114851743B CN 202210376843 A CN202210376843 A CN 202210376843A CN 114851743 B CN114851743 B CN 114851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bottom plate
page turning
roller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68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1743A (zh
Inventor
仝蓓蓓
张孝彦
牛聪
宋新
王艺颖
贾帅营
曹永娣
王艳凤
王瑨
张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3768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1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1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1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1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1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9/00Bookmarkers; Spot indicators; Devices for holding books open; Leaf turners
    • B42D9/04Leaf turners
    • B42D9/06Leaf turners having an arm reset after each operation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书本翻页装置,其底板的表面上设有书本压紧夹,书本压紧夹一侧具有一侧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压辊架,压辊架另一侧转动装配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辊,转动辊内侧间隙设置有压紧辊,底板上于压辊架的两侧滑动设置有翻页柱,压辊架能弹性限位转离底板,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保持压紧书页的定位结构,翻页柱上设置有在其移动到压紧辊处时解除定位结构的开启结构,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在翻页柱将书页翻过书本压紧夹后驱动压辊架转动使得定位结构复位的动力装置。本发明的压紧辊在内侧压紧书页,转动辊转动使书页拱起,两侧的翻页柱伸入拱起部分并移动完成自动翻页,将人工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本翻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一张接一张的自动翻开书页的装置,属于一种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将纸质文件录入电脑中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这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来识别图片中的文字,自动生成可以编辑的文档,非常的简单方便,但是,当需要将整本书都录入电脑中时,还需要人工一页一页的翻开书页进行拍照,这是一项枯燥又繁琐的工作,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费时费力,还会给操作人员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书本翻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整本书录入电脑中时需要人工一页一页的翻开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压紧书本书背处的条状的书本压紧夹,书本压紧夹的一侧具有压辊装置,压辊装置包括压辊架,压辊架的一侧靠近书本压紧夹并转动装配在底板上,压辊架的另一侧越过书本压紧夹自由悬伸,压辊架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转动辊,转动辊具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转动辊内侧间隙设置有固定装配在压辊架上的用于压紧书页的弹性的压紧辊,底板上于压辊架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在转动辊转动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之间的书页部分拱起后伸入拱起部分下方并通过移动将书页带到书本压紧夹另一侧的翻页柱,所述的翻页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条上,所述的翻页柱通过转动轴转动装配在滑条上,转动轴与滑条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转动轴上止转装配有与翻页柱之间具有90度夹角的推杆,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在滑条由压辊架的转轴处移向压辊架的另一端时与推杆推压配合使得转动轴带动翻页柱转到书页下方的凸块,底板上于滑条的内侧设置有在滑条由压辊架的转轴处返回压辊架的另一端时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推杆伸向对应滑条外侧的复位机构,两滑条滑动装配在底板上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滑条分别由动力驱动往复滑动,压辊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压辊架转离书页的第一弹性件,压辊架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为压辊架转离书页限位的限位件,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保持压紧书页的定位结构,所述的滑条上设置有在翻页柱移动到压紧辊处时解除定位结构的开启结构,所述的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在翻页柱将书页翻过书本压紧夹后驱动压辊架转动使得定位结构复位的动力装置,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翻过书本压紧夹的书页的书页压紧装置,书页压紧装置和书本压紧夹分别处在压辊架的转轴的两侧,所述的动力结构包括止转装配在转动辊的转轴一端的动力轮,动力轮与转动装配在压辊架上的过渡轮摩擦传动,过渡轮与对应滑条的端头上凸起的第一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止转装配在压辊架与底板转动装配的转轴上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与对应滑条上凸起的第二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
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止转装配在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周的四分之一具有轮齿,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在推杆被凸块推转的过程中驱动齿轮的轮齿由能与齿条啮合的啮合区转出并且驱动齿轮的设置轮齿的区域的边沿处的轮齿能与对应的齿条啮合。
所述的书页压紧装置包括一侧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压紧架,压紧架伸向书本压紧夹的另一侧具有压紧部,压紧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压紧架的压紧部转向底板的第二弹性件,压紧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在翻页柱将书页拖到压紧部处前驱动压紧架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转动使翻过来的书页落在压紧部下方的驱动结构。
所述的压紧部为设置在压紧架上的压辊。
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止转装配在压紧架与底板转动装配的转轴上的第一摩擦轮,第一摩擦轮与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第二摩擦轮摩擦传动配合,所述的第二摩擦轮与第二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第一凸起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凸起平面的高度。
所述的书本压紧夹包括长条状的压板,压板远离压紧辊的一侧通过在压板的长度方向上布设的相互平行的连杆设置在底板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压板和底板上,压板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在垂直于压板长度方向上滑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立板,立板朝向压板的侧面上上下均匀排布有筋板,各筋板上分别环设有C形的弹片, 弹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筋板上下表面与立板的交界处。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压辊架上的上挂钩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下挂钩,上挂钩为长度能伸缩的伸缩挂钩,所述下挂钩为能弹性摆动的弹性挂钩,所述开启结构包括对应的滑条上固定的能推压下挂钩使得下挂钩拉动上挂钩并与上挂钩脱离的弹性柱,弹性柱为受力能弹性摆动的弹性柱。
本发明的书本压紧夹可以压紧书本的书背处,压辊架上的压紧辊在内侧压紧书页,转动辊转动就可以使得最上面的书页拱起,然后翻页柱伸入拱起部分下方并移向书本压紧夹处,完成自动翻页,使用本发明无需人工进行翻页,可以采用机械自动翻页,可以将人工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本发明的翻页柱通过转动轴转动装配在滑条上,转动轴上止转装配有与翻页柱之间具有90度夹角的推杆,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在滑条由压辊架的转轴处移向压辊架的另一端时与推杆推压配合使得转动轴带动翻页柱转到书页下方的凸块,本发明的翻页柱与推杆都是止转装配在转动轴上的,推杆与翻页柱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滑条的移动过程中,推杆由垂直于滑条的位置转到与滑条共线的位置,这样一来,翻页柱就会由与滑条共线的位置转到与滑条垂直的位置,伸向书页的下方,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运动,方便可靠,复位机构在滑条回程时,将推杆与翻页柱复位,也就是,推杆恢复到垂直于滑条的位置,翻页柱恢复到与滑条共线的位置。
本发明的复位机构包括止转装配在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周的四分之一具有轮齿,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在推杆被凸块推转的过程中驱动齿轮的轮齿由能与齿条啮合的啮合区转出并且驱动齿轮的设置轮齿的区域的边沿处的轮齿能与对应的齿条啮合。在推杆被凸块推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的轮齿一个个通过能与齿条啮合的位置并转出去,到最后,驱动齿轮的设置轮齿的区域的边沿处的轮齿能与对应的齿条啮合,在滑条返程时,驱动齿轮再次遇到齿条,由于方向相反,驱动齿轮的轮齿就可以与齿条的齿啮合了,驱动齿轮反转,直到所有轮齿都不再能与齿条啮合,也就是驱动齿轮转过90度,推杆与翻页柱复位,如此往复,实现,翻页柱的功能,通过机械机构实现运动,可靠性高,不容易失效,并且动力都来自于滑条的移动,可以可靠保证各个动作的顺序,这个产品的工作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转动辊由滑条上的第一凸起平面驱动转动,压辊架以及压紧架均是由滑条的第二凸起平面驱动转动,如此一来,所有的动力均来自于滑条的移动,动力源少,可以可靠保证各个动作的顺序,这个产品的工作可靠性高,并且,所有动作以及动作顺序的均是由机械机构保证,可靠性高,不容易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1中的驱动齿轮和齿条啮合的原理图;
图6是翻页柱和驱动与转动轴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的弹性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的上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的压辊架的转轴;
图12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的实施例,在图1-图13中,其底板1为矩形的平板,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书本压紧夹,这个书本压紧夹是条状的,可以在书本的书背处将书本压紧在底板1上,本实施例中的书本压紧夹具有一个长条状的压板3,压板3一侧均匀布设有连杆4,各个连杆4是相互平行的。各个连杆4的一端与压板3铰接,各个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板1上,这样一来,这样一来,压板3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书本。在压板3的两端处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具有一个立板5,立板5是滑动装配在底板1上的,立板5的滑动方向是垂直于压板3的长度方向的,在底板1上开设有燕尾槽,在立板5底部具有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的块状部,两者配合形成滑动配合关系。手动推动立板可以调节立板与压板3之间的距离。在立板5朝向压板3的侧面上,在上下方向上均匀排布有筋板6,各筋板6上分别环设有C形的弹片7,弹片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筋板上下表面与立板5的交界处,在压板3压紧书页后,手动推动立板将压板卡在两个筋板6之间,两个筋板6上的弹片7会卡紧压板,由压板受到的书页的反作用力是上下的,所以立板不需要定位。
在底板1上转动装配有压辊架8,压辊架8的转轴处在压辊架一侧,并且压辊架的转轴处在压板3设置连杆的一侧,压辊架8的另一侧越过压板3后自由悬伸,压辊架的一部分处在压板3的一侧,压辊架的转轴处在压板3的另一侧,压辊架8主体上是两个侧边条,两侧边条的一端分别止转装在压辊架的转轴的两端,另一端自由悬伸,在两侧边条的自由悬伸端转动装配有转动辊9,转动辊9是弹性的,也可以压紧书页,其弹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厚度的书本,在转动辊9的内侧具有压紧辊10,所谓内侧指的是靠近压辊架的转轴的一侧。压紧辊10与转动辊9之间具有间隙,压紧辊10也是可以压紧书页的,所以压紧辊10也是弹性的,理由与转动辊的理由一样。转动辊的转轴的一端伸出对应的侧边条,该端头上止转装配有动力轮17,动力轮由动力驱动转动。
在压辊架8的两侧滑动设置有一个滑条11,滑条11是滑动安装在底板1上开设的滑槽中的,这个滑槽为透到底板1下表面的通透槽,滑条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轮齿形成齿条,在底板的下表面上转动装配有由电机驱动的齿轮,该齿轮驱动滑条往复滑动,这是一种常规的传动驱动结构,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这部分传动驱动结构,在此也不再详述,另外,如果滑条的长度不够长,而滑条的移动范围又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多个齿轮进行驱动。两滑条1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也就是靠近压辊架8的一侧为内侧,在两滑条11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翻页柱12,翻页柱12是通过转动轴13装配在滑条11上的,两滑条上于转动轴13的安装处设置有水平延伸的通孔,该通孔的横截面为方形的,转动轴通过轴承竖直转动安装在滑条上,并且,转动轴13的一部分通过该方形的那个通孔。翻页柱12是止转装配在转动轴13伸出滑条11上方的部分上的,在转动轴13的上端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缺口槽14,缺口槽没有延伸到转动轴13的上端面,转动轴13的上端面上上下限位转动设置有调节螺钉15,调节螺钉15与翻页柱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如此一来,转动调节螺钉就可以上下调节翻页柱的位置以便适应不同厚度的书本。在转动轴13上还止转设置有推杆16,推杆16与翻页柱12之间具有90度夹角,推杆16与转动轴固定的位置处在滑条11的通孔内。在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凸块18,这两个凸块18分别处在两个滑条11的外侧,在滑条11由压辊架8的转轴处移向压辊架的另一端时,凸块18与推杆16推压配合使得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翻页柱转向垂直于侧边条的位置,为了防止翻页柱在带着书页移动的时候转动,在转动轴与滑条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在此之前,动力结构驱动转动辊转动,也就是动力轮17被动力驱动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来自于对应侧的滑条11,滑条11的端头上凸设有第一凸起平面19,第一凸起平面19与压辊架上转动装配的过渡轮20摩擦传动,过渡轮20与动力轮17摩擦传动配合,滑条11向着转动辊移动,转动辊会转动,使得处在传动辊与压紧辊之间的书页部分会拱起来,这样一来,两翻页柱12会转到书页拱起部分的下方,然后向压板方向移动滑条,翻页柱就可以带着书页翻过压板,实现翻页。因为动力轮17要先于翻页柱运动,所以,在滑条向着转动辊运动时,第一凸起平面19处在运动方向的前方,翻页柱处于后方,也就是选定一个参照点后,第一凸起平面19先通过该点,翻页柱后通过该点,这是隐含公开的一个技术特征。
在滑条返回转动辊处的过程中,翻页柱是需要复位的,本实施例的复位装置具有一个止转装配在转动轴13上的驱动齿轮21,并且驱动齿轮21是处在滑条11上的通孔中的。驱动齿轮21外周只有四分之一具有轮齿,驱动齿轮21外周的其余部分为光滑的轴面,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齿条22,两齿条22分别处在两滑条11的内侧。两齿条22分别与两驱动齿轮21啮合传动。在推杆被凸块推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的轮齿一个个通过能与齿条啮合的位置并转出去,到最后,驱动齿轮的设置轮齿的区域的边沿处的轮齿能与对应的齿条啮合,这是为了传动的可靠性,在滑条翻页的过程中,也就是带着书页移动的过程中,当驱动齿轮路过齿条时,轮齿与齿条啮合全部彻底转出,因为没有了轮齿,驱动齿轮划过齿条并不再转动,在滑条返程时,驱动齿轮再次遇到齿条,由于方向相反,驱动齿轮的轮齿就可以与齿条的齿啮合了,驱动齿轮反转,直到所有轮齿都不再能与齿条啮合,也就是驱动齿轮转过90度,推杆与翻页柱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推杆固定在驱动齿轮上。
在压辊架8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卷簧,该卷簧可以驱动压辊架转离书页,可是处于自然状态的时候,压辊架上的转动辊和压紧辊是不会压紧书页的。为了控制压辊架8的转动范围,不至于无限偏离书页,在底板上设置有一个顶压条23,在压辊架8的转轴上开设有一个C形槽35,所谓C形槽指的是环形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个C形槽延伸的两个终点处具有两个端面,顶压条2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端自由悬伸到C形槽内,可以与C形槽的端面顶压限位,使得压辊架不能无限制的转动。
因为卷簧的存在,想要让转动辊和压紧辊压紧书页,需要克服卷簧的弹力,使得压辊架转向底板并保持合适的距离,因此,在底板与压辊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这个定位结构是相互钩挂的上挂钩24和下挂钩25,上挂钩24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压辊架上,下挂钩25固定在底板1上。上挂钩24的上段上部为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压辊架上开设的通孔,螺纹杆上螺纹旋设两个螺母26,两个螺母分别压紧压辊架的两侧从而实现上挂钩在压辊架上的固定,调整两个螺母相对于上挂钩的位置可以调整上挂钩下伸的长度。压辊架固定上挂钩用的通孔为延伸方向是滑条运动方向的长形孔,这样可以调整上挂钩的位置,以便可以准确的与下挂钩钩挂,这是一种适应性操作,在理论上,尺寸和位置都是绝对精确的,在实际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采用了一些微调结构。
上挂钩和下挂钩配合,可以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保持压紧书本。那么,在翻页柱经过压紧辊的时候就过不去,所以就需要一个开启装置,开启上挂钩和下挂钩的配合。为了能够将上挂钩和下挂钩分开,本实施例将上挂钩做成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挂钩,其结构是这样的:上挂钩的上段的下部伸入上挂钩的下段的盲孔中,在上挂钩的上段的下部套设有压簧27,压簧27的下端顶压在上挂钩的上段的下部的端头上凸设的轴环28上,压簧27的上端顶压在上挂钩的下段的盲孔上端口处的缩口部上,上挂钩的下段的上端顶压在上挂钩的上段外周的轴环上,如此一来,上挂钩就成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挂钩。而下挂钩是一个可以弹性摆动的弹性挂钩,也就是下挂钩是由弹性金属制造而成的,受到压力的时候可以摆动。也就是哪个方向上受力就往相反的方向摆动。本实施例中的开启装置是固定在滑条11外侧面上的一个弹性柱29,这个弹性柱29也是可以弹性摆动的,但是它的刚度要比下挂钩的刚度大,也就是相比较而言下挂钩更容易摆动,在滑条移动过程中,在翻页柱到达压紧辊之前,弹性柱就遇到了下挂钩,使得下挂钩出现摆动变形,使得上挂钩拉长并最终因为上下错位超过限度而让上挂钩和下挂钩分离。因为上下挂钩最终能够分离,那么,下挂钩25的钩部是弯向压辊架的转动轴那一侧,并且下挂钩25的工作部分为斜平面,这是一个隐含公开的技术内容,否则上下挂钩无法脱开,当然,上挂钩的勾部是弯向压辊架的转轴的,否则上下挂钩无法钩挂。在滑条返程时,弹性柱也会遇到下挂钩,由于受力方向相反,下挂钩无法与上挂钩脱离,弹性柱受到的力较大,这时弹性柱发生摆动变形,最终会强行通过。为了使得弹性柱更容易通过,本实施例把弹性柱设计成了筒状,并在周壁上开设了一个背向压紧辊的矩形缺口30。在滑条11移向压辊架的转轴时,第一凸起平面会驱动转动辊反转。由于翻页柱处在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转动辊反转的角度小于与其将书页拱起时转动的角度时,弹性柱就会开启上下挂钩,转动辊就会离开书页,书页不会被翻页柱撑坏。
在翻页柱12带着书页移动到压板3处时,书页就被翻过去了,这时候需要将上挂钩和下挂钩复位,就需要采用动力转动压辊架的转轴,让压辊架8转向底板,这时候上挂钩推压下挂钩,下挂钩摆动,上挂钩和下挂钩钩挂,转动辊和压紧辊压紧书页。这里的动力装置具有一个止转装配在压辊架的转轴上的摩擦轮2,摩擦轮2与凸设在滑条11上的第二凸起平面31摩擦传动。在翻页柱碰触到压板时,摩擦轮2与第二凸起平面31进入配合。在返程时,摩擦轮2会与第二凸起平面31再次进入配合,因为滑条的移动方向相反了,这时,将驱动压辊架转离底板,由于上下挂钩的作用,摩擦轮2与第二凸起平面31之间的配合将失效,两者滑动分离。
为了压紧翻过压板的书页,底板1上设置了书页压紧装置,这个书页压紧装置与压板分别处在压辊架的转轴的两侧。书页压紧装置的压紧架32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底板1上,压紧架32的另一侧自由伸向书本压紧夹,伸向书本压紧夹的一侧固定有压辊36。在压紧架3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卷簧,该卷簧的存在使得压紧架32的压紧部转向底板1,那么,在翻页柱将书页翻过压板时,就需要有个驱动结构驱动压紧架克服其卷簧的弹力离开书页,这个驱动结构的第一摩擦轮33止转装配在压紧架的转轴上,压紧架也止转装配在其转轴上,第一摩擦轮33与转动装配在底板1上的第二摩擦轮34摩擦传动配合,第二摩擦轮34与第二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从而实现压紧架转离让翻过来的书页落在压辊下方,在滑条返程时,因为压辊已经压紧,摩擦传动失效。由于,采用这种驱动结构,翻页柱需要越过压辊架的转轴,压辊架的转轴需要较高,为了防止第一凸起平面影响压辊架,第一凸起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凸起平面的高度。为翻页柱复位的齿条可以设置在书本压紧夹与压辊压紧书页后所在的位置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齿条的位置选在了书本压紧夹与压辊架的转轴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均来自滑条,也可以各自设置电机进行驱动,如果采用电机驱动,就可以需要驱动的时候才开启电机,没有无效传动,摩擦传动方式也可以改成其他的传动方式,比如齿轮传动方式。采用单独的电机做驱动,可以采用编程的方式控制电机的启闭,这是一种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书本压紧夹是一种具体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可以压紧书背的压紧装置,甚至可以是一种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压紧件,压紧架的转轴上设置卷簧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翻页柱是设置在滑条上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磁伸缩件,这是一种现有结构,通电后磁头伸入,断电后,磁头缩回,电磁伸缩件移动装配在底板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为上下挂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磁铁和铁块,电磁铁和铁块分别固定在底板和压辊架上,电磁铁通电后两者吸合,电磁铁断电后,两者分离,开启结构可以采用电磁铁的电路开关。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均来自于滑条的滑动动力,这就要求各个部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数据关系。因为各个动作之间具有先后顺序,并且动作时机有时候还需要相互配合,所以就要求各个部件的尺寸和部件之间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数据关系,这个数据关系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加有限次的试验并结合工程实践获得,均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就可以得到的。在此,对本实施例中,有数据要求的各部件的尺寸和部件之间的数据位置关系进行简单推算。
首先,因为翻页柱在伸向滑条内侧之前,第一凸起平面需要驱动转动辊转过一定角度确保书页拱起的高度足够翻页柱运动不能发生干涉,而转动辊需要转过的角度主要与翻页柱的长度,直径以及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距离有关。同时,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距离又与翻页柱的长度有关,翻页柱越长,两者之间的距离就要越大,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首先选定一个参数,翻页柱转到滑条内侧时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处在转动辊与翻页滚的正中间,这是一个最理想的位置,在翻页柱长度一定的前提下,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的距离最小,在凸块紧贴设滑条的前提下,推杆与凸起接触的瞬间翻页柱就转过去了,也就是说不需要滑条的移动,翻页柱的转动就完成了。因此,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的理想距离是两倍的翻页柱长度,因为,书页是拱形的,处在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靠近压紧辊和转动辊的高度不足以供翻页柱过去,根据经验,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安全距离,也就是,转动辊与压紧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两倍的翻页柱长度。在这种强度足够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各部件的尺寸,翻页柱的直径设置的越小越好,所以翻页柱直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翻页柱非常粗也会影响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的距离,在翻页柱直径选择很小的情况下,这个就没有影响了,在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的距离选定了以后,就可以通过转动辊的直径选择第一凸起平面的工作长度了。首先根据书页需要拱起的最高处的高度,这个高度主要由翻页柱的直径决定,在本实施例中选择4倍的翻页柱直径,如此可以得出书页推入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的长度,那么根据转动轴的直径可以得出转动轴需要转过的角度,在选定过渡轮直径的前提下,从而得出过渡轮需要转过的角度,最后就可以算出第一凸起平面的工作长度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书页推入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的长度即为转动辊的转动角度所对应的弧长,过渡轮与转动辊转过的弧长相同,而第一凸起平面的工作长度也就是过渡轮转过的弧长。
因为翻页柱需要在转动辊与压紧辊的中间部位转动,那么,第一凸起平面的边沿与翻页柱以及推杆在滑条上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为: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距离的一半,也就是第一凸起平面移过转动辊时,翻页柱与转动辊的距离为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距离的一半,也就是处在两者的中间了,这个时候,推杆碰到固定在底板上的凸块,在压紧辊和转动辊压紧书页时,凸块的位置与压紧辊和转动辊的中间位置相对应,因为存在安全系数,数据并不严格,为了保险起见,第一凸起平面的长度可以向翻页柱方向延长一点,只是用不到而已,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在翻页柱处在压紧辊和转动辊的中间位置时,弹性柱与下卡挂钩的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压紧辊和转动辊之间距离的一半,这样才能保证翻页柱运动到压紧辊处之前,上下挂钩分离。
还有第二凸起平面的位置,在翻页柱碰触到压板的时,第二凸起平面才能开始与压辊架的转轴接触,也就是说,翻页柱与第二凸起平面边沿的距离应该等于压板与压辊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
为了确保压紧架的压辊能够确切的压住书页,压辊与底板接触的位置紧挨着压辊架的转轴,那么,翻页柱移动到压辊处时,第二凸起平面需要将压紧架翻开,也就是已经驱动压紧架完成转动了,这就要求压紧架的压辊与压紧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翻页柱与第二凸起平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各个部件的之间的相对关系都不需要一个确定的数值,满足一定的关系即可,有些关系也一定哪一个决定哪一个,需要先选定一个,比如,我们也可以先选定压紧架的压辊与压紧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反推翻页柱的相关数据。在其他实施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简单推算和有限次试验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详述。
另外,为了保证运动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可靠的措施,比如转动辊和压紧辊均是弹性的,可以在不调整上挂钩相对于压辊架的下伸长度的情况下,适应一定厚度范围的书本,这是为了工作的方便,也是为了弥补数据误差造成的影响。这是一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一种手段。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造成的。上挂钩的下伸长度可调是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在滑条返程时,第二凸起平面需要强行滑过摩擦轮以及第二摩擦轮,为了使得通过更加可靠,不损伤结构,可以将摩擦轮以及第二摩擦轮设置成分体结构,设计成由中心轴和套设在中心轴上的轴套组成的组合结构。中心轴与对应的转轴一体设置,轴套与中心轴转动配合,并在轴套与中心轴之间设置阻尼结构,这是一种优化选择。

Claims (7)

1.一种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压紧书本书背处的条状的书本压紧夹,书本压紧夹的一侧具有压辊装置,压辊装置包括压辊架,压辊架的一侧靠近书本压紧夹并转动装配在底板上,压辊架的另一侧越过书本压紧夹自由悬伸,压辊架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转动辊,转动辊具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转动辊内侧间隙设置有固定装配在压辊架上的用于压紧书页的弹性的压紧辊,底板上于压辊架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在转动辊转动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之间的书页部分拱起后伸入拱起部分下方并通过移动将书页带到书本压紧夹另一侧的翻页柱,所述的翻页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条上,所述的翻页柱通过转动轴转动装配在滑条上,转动轴与滑条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转动轴上止转装配有与翻页柱之间具有90度夹角的推杆,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在滑条由压辊架的转轴处移向压辊架的另一端时与推杆推压配合使得转动轴带动翻页柱转到书页下方的凸块,底板上于滑条的内侧设置有在滑条由压辊架的转轴处返回压辊架的另一端时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推杆伸向对应滑条外侧的复位机构,两滑条滑动装配在底板上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滑条分别由动力驱动往复滑动,压辊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压辊架转离书页的第一弹性件,压辊架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为压辊架转离书页限位的限位件,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转动辊和压紧辊保持压紧书页的定位结构,所述的滑条上设置有在翻页柱移动到压紧辊处时解除定位结构的开启结构,所述的压辊架与底板之间具有在翻页柱将书页翻过书本压紧夹后驱动压辊架转动使得定位结构复位的动力装置,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翻过书本压紧夹的书页的书页压紧装置,书页压紧装置和书本压紧夹分别处在压辊架的转轴的两侧,所述的动力结构包括止转装配在转动辊的转轴一端的动力轮,动力轮与转动装配在压辊架上的过渡轮摩擦传动,过渡轮与对应滑条的端头上凸起的第一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止转装配在压辊架与底板转动装配的转轴上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与对应滑条上凸起的第二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止转装配在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周的四分之一具有轮齿,底板上于两滑条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在推杆被凸块推转的过程中驱动齿轮的轮齿由能与齿条啮合的啮合区转出并且驱动齿轮的设置轮齿的区域的边沿处的轮齿能与对应的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页压紧装置包括一侧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压紧架,压紧架伸向书本压紧夹的另一侧具有压紧部,压紧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压紧架的压紧部转向底板的第二弹性件,压紧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在翻页柱将书页拖到压紧部处前驱动压紧架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转动使翻过来的书页落在压紧部下方的驱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部为设置在压紧架上的压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止转装配在压紧架与底板转动装配的转轴上的第一摩擦轮,第一摩擦轮与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第二摩擦轮摩擦传动配合,所述的第二摩擦轮与第二凸起平面摩擦传动配合,第一凸起平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凸起平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本压紧夹包括长条状的压板,压板远离压紧辊的一侧通过在压板的长度方向上布设的相互平行的连杆设置在底板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压板和底板上,压板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在垂直于压板长度方向上滑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立板,立板朝向压板的侧面上上下均匀排布有筋板,各筋板上分别环设有C形的弹片, 弹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筋板上下表面与立板的交界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本翻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压辊架上的上挂钩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下挂钩,上挂钩为长度能伸缩的伸缩挂钩,所述下挂钩为能弹性摆动的弹性挂钩,所述开启结构包括对应的滑条上固定的能推压下挂钩使得下挂钩拉动上挂钩并与上挂钩脱离的弹性柱,弹性柱为受力能弹性摆动的弹性柱。
CN202210376843.6A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Active CN114851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6843.6A CN114851743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6843.6A CN114851743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1743A CN114851743A (zh) 2022-08-05
CN114851743B true CN114851743B (zh) 2022-12-23

Family

ID=8262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6843.6A Active CN114851743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17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8861A (ja) * 1996-08-19 1998-03-03 Osamu Kobayashi 本の頁捲り機構
KR20130142373A (ko) * 2012-06-19 2013-12-30 강경훈 롤러형 책 홀더
JP2014180793A (ja) * 2013-03-19 2014-09-29 Yuki Yamamoto ページめく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ページめくり方法
CN107175947A (zh) * 2017-05-18 2017-09-1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翻书机以及声控翻书机
CN107175946A (zh) * 2017-05-18 2017-09-1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翻书机
CN109016987A (zh) * 2018-10-15 2018-12-18 长沙宁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2579B (en) * 2005-11-26 2009-04-15 Derby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 A page turn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8861A (ja) * 1996-08-19 1998-03-03 Osamu Kobayashi 本の頁捲り機構
KR20130142373A (ko) * 2012-06-19 2013-12-30 강경훈 롤러형 책 홀더
JP2014180793A (ja) * 2013-03-19 2014-09-29 Yuki Yamamoto ページめく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ページめくり方法
CN107175947A (zh) * 2017-05-18 2017-09-1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翻书机以及声控翻书机
CN107175946A (zh) * 2017-05-18 2017-09-1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翻书机
CN109016987A (zh) * 2018-10-15 2018-12-18 长沙宁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1743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1650Y (zh) 电脑面板固定结构
CN114851743B (zh) 一种书本翻页装置
US20210059413A1 (en) Adjustment apparatus
CN107363783B (zh) 一种手机开屏及固定装置
CN109236079A (zh) 一种前旋转后滑动的铰链
CN211315602U (zh) 一种移动式led显示屏挂架
CN109629128B (zh) 缝纫机及其抬压脚机构
CN2839709Y (zh) 一种悬挂装置
CN210394767U (zh) 一种缝纫机用卷边固定装置
CN207283749U (zh) 一种麦克风用的升降器
CN206785136U (zh) 锁具的推拉机构
CN207105532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CN219176225U (zh) 一种防夹手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木门
CN109483436A (zh) 一种电子驱动式夹持装置
CN215143994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冲压模具辅助装置
CN217342913U (zh) 一种金属件整形装置
CN219612154U (zh) 线路板夹具
CN211827146U (zh) 一种板卡固定装置
CN21755944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升降器用的防夹手装置
CN209742601U (zh) 推拉门缓冲器及其缓冲装置
CN214615976U (zh) 一种简易门吸
CN218656221U (zh) 一种安全型折弯机构
CN213645454U (zh) 一种手动四角形弯曲成形冲压模
CN214786631U (zh) 一种门把手
CN209218172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手机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