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5532U -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5532U
CN207105532U CN201720985839.4U CN201720985839U CN207105532U CN 207105532 U CN207105532 U CN 207105532U CN 201720985839 U CN201720985839 U CN 201720985839U CN 207105532 U CN207105532 U CN 207105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injection mold
face plate
die face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58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龙
罗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g Xu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g Xu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g Xu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g Xu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58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5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5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5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用于控制动模板、定模扳以及前模面板依次顺序合模,包括设置在前模面板限位拉杆、设置在定模扳上的与限位拉杆配合的限位滑槽、沿垂直合模方向上滑动设置在前模面板上的卡钳、设置在定模扳上的用于和卡钳卡接顶靠的阻挡块、设置在动模板上的用于驱动卡钳滑动的拨杆以及用于卡钳复位的复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的控制模具合模的顺序从而确保模具安全,而且结构紧凑,能够缩小模具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前模上的定模扳如果需要浮动(与模具面板分离),有一种情况下必须控制其动作顺序,否则会造成前模(定模)内机构干涉而损坏模具。通常控制方法是采用油缸驱动,这种方法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模具尺寸过大而不得不升级注塑机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的定模扳采用油缸驱动,成本高而且模具尺寸过大造成,而不得不升级注塑机吨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用于控制动模板、定模扳以及前模面板依次顺序合模,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限位拉杆、设置在所述定模扳上的与所述限位拉杆配合的限位滑槽、沿垂直合模方向上滑动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上的卡钳、设置在所述定模扳上的用于和所述卡钳卡接顶靠的阻挡块、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滑动的拨杆以及用于所述卡钳复位的复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滑动的第一驱动斜面,所述卡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卡钳的滑动方向设置的且固定在所述卡钳上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上的与所述弹性件顶靠的定位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卡钳上的复位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拨杆上的复位驱动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钳与所述前模面板之间设有导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面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滑板的固定槽,所述导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与所述定模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定模扳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拨杆的定位槽,所述拨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动模扳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通过拨杆来驱动卡钳的滑动,复位结构控制卡钳的位置,当合模时,定模扳在卡钳和阻挡块的顶靠作用下提供足够的阻挡力,定模扳与前模面板无法合模保证动模板与定模扳先合模,然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拨杆与卡钳接触,驱动卡钳滑动后,卡钳与阻挡块脱离顶靠,定模扳与前模面板开始合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的控制模具合模的顺序从而确保模具安全,而且结构紧凑,能够缩小模具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合模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拨杆和卡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模面板;11、限位拉杆;12、弹簧;13、导滑板;14、卡钳;141、第二驱动斜面;142、复位斜面;2、定模扳;21、限位滑槽;22、阻挡块;3、动模板;31、拨杆;311、第一驱动斜面;312、复位驱动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进行说明。所述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用于控制动模板3、定模扳2以及前模面板1依次顺序合模,包括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1限位拉杆11、设置在所述定模扳2上的与所述限位拉杆11配合的限位滑槽21、沿垂直合模方向上滑动设置在前模面板1上的卡钳14、设置在定模扳2上的用于和卡钳14卡接顶靠的阻挡块22、设置在动模板3上的用于驱动卡钳14滑动的拨杆31以及用于卡钳14复位的复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拨杆31来驱动卡钳14的滑动,复位结构控制卡钳14的位置,当合模时,定模扳2在卡钳14和阻挡块22的顶靠作用下提供足够的阻挡力,定模扳2与前模面板1无法合模保证动模板3与定模扳2先合模,然后设置在动模板3上的拨杆31与卡钳14接触,驱动卡钳14滑动后,卡钳14与阻挡块22脱离顶靠,定模扳2与前模面板1开始合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的控制模具合模的顺序从而确保模具安全,而且结构紧凑,能够缩小模具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拨杆31上设有用于驱动卡钳14滑动的第一驱动斜面311,卡钳14上设有与第一驱动斜面311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141。通过在拨杆31上设置第一驱动斜面311驱动卡钳14上的第二驱动斜面14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使用可靠,驱动效果好,具体地卡钳14为叉式卡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复位结构包括沿卡钳14的滑动方向设置的且固定在卡钳14上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前模面板1上的与弹性件顶靠的定位面。复位结构采用弹性件,能够对卡钳14具有预压的作用,用弹性力确保其初始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件为弹簧12,弹簧12压缩比大,复位效果好,便于采购和安装,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卡钳14上的复位斜面142以及设置在拨杆31上的复位驱动斜面312。通过复位驱动斜面312与复位斜面142机械驱动进行复位,便于加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组装零部件,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钳14与前模面板1之间设有导滑板13。设置导滑板13能减小卡钳14所受的摩擦阻力,滑动更加顺畅,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模面板1上设有用于容纳导滑板13的固定槽,导滑板13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槽内。通过容纳槽将导滑板13固定,定位效果好,而且便于安装固定,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便于拆卸。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挡块22与定模扳2一体成型。阻挡块22还可以是阻挡槽等用于和卡钳14顶靠的部位或者是部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挡块22通过螺钉固定在定模扳2上。采用分体制作能够选择强度及硬度较高的耐磨材质,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动模板3上设有用于定位拨杆31的定位槽,拨杆31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扳上。便于安装和定位,具体地,卡钳14上设有与拨杆31对应的避让槽,便于对第二驱动斜面141和顶靠面进行布局,结构紧凑,利于减小模具的体积,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用于控制动模板、定模扳以及前模面板依次顺序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限位拉杆、设置在所述定模扳上的与所述限位拉杆配合的限位滑槽、沿垂直合模方向上滑动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上的卡钳、设置在所述定模扳上的用于和所述卡钳卡接顶靠的阻挡块、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滑动的拨杆以及用于所述卡钳复位的复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滑动的第一驱动斜面,所述卡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卡钳的滑动方向设置的且固定在所述卡钳上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前模面板上的与所述弹性件顶靠的定位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卡钳上的复位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拨杆上的复位驱动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与所述前模面板之间设有导滑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面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滑板的固定槽,所述导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与所述定模扳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定模扳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拨杆的定位槽,所述拨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动模扳上。
CN201720985839.4U 2017-08-08 2017-08-08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Active CN207105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839.4U CN207105532U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839.4U CN207105532U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5532U true CN207105532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5839.4U Active CN207105532U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55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495A (zh) * 2021-07-06 2021-11-02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模顺序控制机构及其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495A (zh) * 2021-07-06 2021-11-02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模顺序控制机构及其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5190Y (zh) 以油缸进行推料、压料、压块成型的金属屑压块机
CN207105532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顺序合模机构
CN204412969U (zh) 一种冲压产品连杆式自动出料装置
CN204430065U (zh) 一种数控钢筋弯箍机的压紧装置
CN206065841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弹簧片自动装配工装
CN110572547A (zh) 一种高灵敏度的监控摄像机
CN209255607U (zh) 侧围外板自动冲孔机构
CN202293615U (zh) 一种可自动防滴墨数字丝印机
CN206415853U (zh) 一种压装浮动装置
CN206854969U (zh) 一种高光泽壳体自动压钢珠装置
CN203450438U (zh) 带状物料的送料装置
CN210308846U (zh) 一种滑块斜抽芯顶出机构
CN210676624U (zh) 一种汽车门框门柱板包边模自动预翻边结构
CN204936082U (zh) 有效避免斜顶行程干涉的脱模机构
CN204674078U (zh) 一种陶瓷压机伺服节能控制系统
CN207578999U (zh) 一种中托司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模具顶出机构
CN203725627U (zh) 模内斜置滑块顶起杆结构
CN203767610U (zh) 一种新型挡盖机构
CN203739119U (zh) 用于注塑团状模塑料的加料装置
CN202572883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直顶内部脱模机构
CN207547432U (zh) 一种金属板镶嵌装置用压紧机构
CN208827194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压力的压片机
CN207617065U (zh) 一种采用直线滚珠轴承的注塑机安全门
CN208645833U (zh) 一种可拆卸式胶条接头投料转射成型机
CN207190177U (zh) 用于双层滑块运动的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