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0283A -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0283A
CN114850283A CN202210492444.6A CN202210492444A CN114850283A CN 114850283 A CN114850283 A CN 114850283A CN 202210492444 A CN202210492444 A CN 202210492444A CN 114850283 A CN114850283 A CN 114850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late
direction moving
engraving
punching
mov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2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0283B (zh
Inventor
王光良
陈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24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0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0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0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0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0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B41K3/36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with means for deforming or punching the copy ma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对网板进行冲切的加工模具的底模座上设置用于刻印的刻印刀,刻印刀位于底模座上冲切孔的旁侧且刻印刀和底模座中心的距离L大于预冲切网底的长度;数控箱控制X向移动台先带动网板沿X轴移动至刻印刀的刀刃上端,网板在加工模具的上模座冲压下被刀刃刻上发育沟;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L1距离,L1和L的大小一致,带有发育沟的网板移动至加工模具的冲切位置处,未被刻印的网板也进给至刻印刀的上端;位于上模座中部位置的冲切刀向下冲切将带有发育沟的网板冲出形成网底,同时上模座与刻印刀对应的位置也对未被刻印的网板进行冲压,此时刻印刀再次对网板刻上发育沟。

Description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口腔进行正畸矫正时,需要通过矫治器来约束牙齿的长向,实现牙齿整齐,咬合正常,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脸型也得到改观。常见的矫治器有正畸托槽和颊面管两种,而二者都会通过网底将其粘结到牙齿上实现固定。而网底是由网板沿其长度或者宽度方向在冲床上通过冲头一行行的冲切而成,网板会被冲切成多个网底。网底通常具有两面,毛面和光面,毛面用来粘结牙齿表面,光面则是用来连接弓丝等其他部件,且毛面也会具有一定的弧度用来贴合牙齿,因此冲切时会将网板的毛面朝上以适应冲头的形状进而使得网底被冲成所需的形状规格。
但由于牙齿表面的凹陷,在加工时会在网底上刻上发育沟以使得网底能够更贴合的粘结在牙齿上,粘结会更加的稳固。由此网板被冲切后,还需要进行一道刻印的工序以便于在颊面管网底上刻出发育沟;将已经冲切好的网底送入刻印的模组内,该刻印模组通常由成形底模座以及具有刻刀的上冲模组成,在刻印时,将网底一片片夹取至成形模种,并将网底的光面朝上,上冲模冲下时即完成刻印。网底的尺寸较小,在刻印时需要用镊子一片片夹取然后翻面放置于成形模中,生产效率极低,且工作强度也较大,不能形成规模化的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能够同时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对网板进行冲切的加工模具的底模座上设置用于刻印的刻印刀,刻印刀位于底模座上冲切孔的旁侧且刻印刀和底模座中心的距离L大于预冲切网底的长度;
S2、数控箱预先设定X向移动台在X轴方向上单次的移动距离为L1并控制X向移动台先带动网板沿X轴移动至刻印刀的刀刃上端,网板在加工模具的上模座冲压下被刀刃刻上发育沟;
S3、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L1距离,L1和L的大小一致,带有发育沟的网板移动至加工模具的冲切位置处,未被刻印的网板也进给至刻印刀的上端;位于上模座中部位置的冲切刀向下冲切将带有发育沟的网板冲出形成网底,同时上模座与刻印刀对应的位置也对未被刻印的网板进行冲压,此时刻印刀再次对网板刻上发育沟;
S4、重复S3直至网板一行被冲切出多个网底;
S5、网板一行冲切完毕后将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进行换行并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网板被冲切完毕。
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式,将刻印刀集成到对网板进行冲切的加工模具的底模座上,可实现对网板同时进行刻印和冲切,且无需对网板进行翻面。在加工时,将网板的毛面朝上,通过数控箱控制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先移动至刻印刀的上端,上模座向下冲压先对网板进刻印,然后数控箱控制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继续进给L1距离,而L1距离和刻印刀和底模座中心的距离L一致,因此带有刻印的网板会移动至冲切位置处,而后方未被刻印的网板则移动至刻印位置处,上模座再次冲压可对网板同时进行刻印和冲切。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冲切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刻印刀和右刻印刀,并使左刻印刀和右刻印刀的刀刃与网板的进给方向相垂直;在步骤S3中,网板于网底被冲出位置处形成孔洞,网板从左向右进给时,由左刻印刀对网板这一行进行刻印,右刻印刀在网板冲切过程中对应置于该孔洞位置处不发挥刻印作用;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网板换行从右向左进给时由右刻印刀对网板进行刻印,此时左刻印刀对应置于孔洞位置处不发挥刻印作用。
相较于一个刻印刀的设置,两个刻印刀可大大减小网板移动路径的长短,在网板从一侧开始完成一行的冲切后不用将网板重新移动至该侧进行换行,当网板从左向右进给时,左刻印刀进行刻印,而右刻印刀在上模座冲下时对应到孔洞位置处,不发挥刻印的作用;当网板换行进行刻印和冲切时,此时右刻印刀进行刻印,而左刻印刀不发挥作用,两个刻印刀相互独立工作不干涉但又相互配合使得网板形成左右往复的刻印和冲切路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刻印刀的刀刃斜向上倾斜,倾斜的角度为α。刀刃斜向上倾斜设置,使得网板在被刻印时,是先由刀刃的顶端进行刻印,然后随着网板被下压时,刻出的中印(也即发育沟)是由深到浅的凹槽,且中印也不是贯穿预冲出网底的表面。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将刻印刀的刀刃从刻印刀中线位置朝着冲切孔这一侧偏移设置,偏移的距离为D;以减小预冲切网底之间的间距进而提高网板冲切出的网底数量。
刻印刀的刀刃偏移的设置使得L和L1的变小,进而网板移动的距离也变小,使得同样长度的网板可以冲切出更多的网底。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步骤S5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将X向移动台设于Y向移动台上,Y向移动台的移动带动X向移动台一起移动,数控箱还预先设定Y向移动台在Y轴方向上单次的移动间距L2大于网底的宽度;在网板于其长度方向上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L2,由冲切孔另一侧的刻印刀配合上模座的冲压先完成刻印,然后沿X轴方向再次进给L1距离,再次实现刻印和冲切的同步进行。
在网板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数控箱控制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L2距离,L2距离大于网底的宽度以使得冲切的网底是完整的。在Y向移动台移动后,同样控制箱控制X向移动台的移动,网板先在对称设置的另一个刻印刀的上端刻印后,控制箱控制X向移动台沿X轴方向上反向进给,实现持续的同步刻印和冲切;减少了网板在进行下一行刻印冲切时的移动路程,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数控箱控制冲床和X向移动台形成间歇配合,X向移动台移动时,冲床带动上模座上移;而冲床带动上模座向下冲压时,X向移动台保持不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同一时间内数控箱控制冲床、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三者之一个对网板进行作业;冲床带动上模座冲压底模座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时,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均保持不动;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移动时,Y向移动台保持不动同时冲床停止作业;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移动时,X向移动台保持不动同时冲床停止作业。
数控箱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控制冲床、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三者中的一个进行作业,一方面可对网板进行充分的加工,防止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保证网板加工时的稳定进行,提高网底制备的合格率。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进行步骤S1之前,将网板其中一边的边缘部分夹持于X向移动台上。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如下方式实现:X向移动台置于Y向移动台上且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各自通过一个驱动机构驱动,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以及各自的驱动机构构成驱动总成;数控箱控制其中一个驱动机构驱动X向移动台沿X轴方向移动,数控箱也控制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Y向移动台和X向移动台一起沿Y轴方向移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数控箱控制伺服电机带动驱动机构的丝杆转动,使得连接在丝杆上的螺母沿丝杆来回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在其中一个驱动机构中螺母上的X向移动台移动以及带动连接在另一个驱动机构中螺母上的Y向移动台移动。
数控箱预设好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在X轴和Y轴方向上单次移动的距离,使得网板在被刻印后能够精准的移动到冲切位置处冲切成网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刻印刀集成到冲切用的加工模具中,可通过上模座的冲压同时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通过数控箱的设定可精确控制网板进给的距离,先将网板通过刻印刀的上端进行刻印,然后网板通过X向移动台带动沿X轴方向进给使得带有刻印的网板移动至冲切位置处,而未被刻印的网板则进给至刻印刀位置处,此时上模座冲下可对网板同时进行刻印和冲切,大大提高了生产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网板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数控箱控制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至下一行,通过对称设置的刻印刀继续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实现网板沿X轴和Y轴迂回往复的进给以实现持续的刻印和冲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中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底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底模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底模座的俯视图一;
图7是本发明中用于刻印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刻印刀的后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用于刻印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刻印刀的侧视图;
图9是图6中A-A截面剖视图;
图10是图6中B-B截面剖视图;
图11是图11中底模座的结构俯视图二;
图12是本发明上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上模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上模座和底模座配合冲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颊面管网底加工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颊面管网底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底模座;2、刻印刀;201、左刻印刀;202、右刻印刀;3、冲孔;4、容置腔;5、刀身;6、刀头;7、刀刃;8、上模座;9、冲切刀;10、尼龙垫;11、冲切刀端面;12、工作台;13、Y向移动台;14、X向移动台;15、X向丝杆;151、Y向丝杆;16、X向伺服电机;161、Y向伺服电机;17、Y向承载座;171、X向承载座;18、滑板;19、滑槽;20、螺纹通孔;21、夹板;22、螺栓过孔;23、螺栓;24、冲床;25、数控箱;26、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种加工设备对网板进行加工,如图1-16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工作台12、安装于工作台12上的冲床24以及可同时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的加工模组,加工模组上具有刻印位置和冲切位置,所述加工模组集成有位于刻印位置处并完成刻印功能的刻印模组,以及位于冲切位置处并完成网底冲切成型功能的冲切模组;所述工作台12上还设有用于带动网板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带动网板沿X轴、Y轴迂回往复运动以配合加工模组持续对网板刻印和冲切。
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式,本实施例中将刻印模组和冲切模组集成于一个加工模组中,在对网板进行加工时,可实现刻印和冲切的同步进行,具体的为,先将网板夹持固定在工作台12上的驱动总成内,通过驱动总成带动网板沿着X轴和Y轴方向移动位置和控制网板进给的方向,先将网板沿X轴方向进给至刻印模组内进行刻印,然后再继续进给使得带有刻印的网板进给至冲切模组内,而在网板进给方向上位于刻印后侧的网板则进给至刻印模组内,使得带有刻印的网板在被冲出时,未被刻印的网板也同时被刻出中印,如此往复,可形成对网板同时进行刻印和冲切,提高生产的效率。
如图1-14所示,所述加工模组包括底模座1和上模座8,所述底模座1顶面开设有容置腔4,容置腔4内置有刻印刀2,所述上模座8表面连接有尼龙垫10;所述刻印刀2和尼龙垫10构成刻印模组。
刻印模组是由刻印刀2和尼龙垫10组成,在对网板进行刻印作业时,上模座8会带动尼龙垫10冲向底模座1,而底模座1上设有的刻印刀2则是起到刻印的作用,为了对刻印刀2进行固定,在底模座1上设置有容置腔4,一方面可安装刻印刀2,另一方面也可对刻印刀2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得刻印刀2的刀刃7朝上,刀刃7也外伸出底模座1的顶面,使得网板在被冲压下来时,刀刃7可配合尼龙垫10的冲压进行刻印,且尼龙垫10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刀刃7不会刺穿网板。
如图4-11所示,对于加工颊面管网底的刻印刀2的刀头6纵截面为三角形且刀刃7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α,其倾斜角度的大小可根据网底中印的深浅确定,比如可以为30-45度,在加工时,先由倾斜刀刃7的最顶端在网板上刻印出凹槽,随着网板的持续被冲压,沿着倾斜的刀刃7,中印逐渐被加工出来,倾斜的刀刃7可控制中印刻印的长短。也就是说,由于颊面管的刻印要求,在刻印时,是由刀刃7顶端或上半部分发挥作用,而在网底中下部分刻上中印。
刀刃7向底模座1中部位置靠拢偏移。偏移的距离为D,其中D为0.2-1mm,优选为0.5mm,传统的刀刃7都是位于刻印刀2的中线位置处,而本实施例中将刀刃7朝着底模座1中部位置偏移设置,使得刻印位置更靠近冲切位置,在刻印完成后,只需移动更短的距离即可进行冲切,减少了移动的路径长短也使得预冲切网底之间的间距更小更紧凑,这样在同样的网板材料上可冲切出更多的网底。在加工时网板先由刻印刀2进行刻印,然后朝向冲孔3移动一定的距离进行冲切,冲切的同时后方的网板也同时被刻印,而刻印刀2的刀刃7向底模座1的中部位置偏移后,网板再向冲孔3位置移动时可减小缩短此移动的距离,从而减小被冲切网底之间的间距,节省网板材料。
如图1所示,所述底模座1上于容置腔4的旁侧还开设有冲孔3,所述上模座8上还设有于冲孔3适配的冲切刀9,所述冲孔3和冲切刀9构成冲切模组。
如图12-14所示,而冲切模组中冲切刀9配合冲孔3对网板进行冲切,冲切刀9外侧套接尼龙垫10,尼龙垫10的厚度大于冲切刀9露出冲印上模座8表面的长度,使得在冲压时,尼龙垫10会有一定的形变量,一方面对网板进行抵压,一方后面也可使得冲切刀9外伸出尼龙垫10进行冲切,当冲切完成后,上模座8上升时,尼龙垫10的复位可将粘在冲切刀9端部的网底刮下,防止影响后续冲切。冲切刀9的下端面为弧形,并且周缘形成有冲切刀端面11。冲切刀端面11的设置是为了网底能被冲切下来,而弧形的端面使得网底形成有弧形凹陷从而更加适配牙齿表面,使得网底粘结的更加稳固。
在更具体的生产中,如图6所示 ,使刻印刀2和冲孔3中心距离设定为L,网板通过驱动总成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L1,L和L1相等。如图15所示,在加工时,先将网板通入到刻印模组中进行刻印,然后通过驱动总成带动网板沿着X轴移动L1距离,此时带有刻印的网板位于冲孔3的上方,而后侧未被刻印的网板则移动到了刻印模组中,此时上模座8冲下,同时进行冲切和刻印,随之上模座8升起,网板继续进给L1的距离,使得带有新的刻印的网板移动至冲孔3的上方,而后侧未被刻印的网板则又移动到了刻印模组中。
如图4-11所示,所述刻印刀2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刻印刀201和右刻印刀202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冲孔3的两侧,且两刻印刀2与冲孔3排布在一条直线上。
为了进行持续的加工,设置有两个刻印刀2可相互配合对网板形成左右往复的刻印和冲切,相较于一个刻印刀的设置,两个刻印刀2可大大减小网板移动路径的长短,在网板从一侧开始完成一行的冲切后不用将网板重新移动至该侧进行换行。当网板从左向右进给时,左刻印刀201进行刻印,而右刻印刀202在上模座8冲下时对应的是已经被冲切过的空白位置,不发挥刻印的作用;当网板换行进行刻印和冲切时,此时右刻印刀202进行刻印,而左刻印刀201则不发挥作用,两个刻印刀2相互独立工作不干涉但又相互配合使得网板形成左右往复的刻印和冲切路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此往复,直至网板被加工完毕。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总成包括Y向移动台13和位于Y向移动台13上的X向移动台14,X向移动台14上设有用于夹持网板的夹持组件,所述Y向移动台13和X向移动台14分别连接有Y向驱动机构和X向驱动机构;X向驱动机构驱动X向移动台14和夹持组件沿X轴方向来回移动,Y向驱动机构驱动Y向移动台13和X向移动台14沿Y轴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X向驱动机构包括X向丝杆15和X向伺服电机16;Y向驱动机构包括Y向丝杆151和Y向伺服电机161。
而对于驱动总成的构成是由Y向移动台13和X向移动台14组成,同时二者各自连接有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X向移动台14的夹持组件可夹持网板,以此控制网板位置的调整和进给方向。
如图1-2所示,所述Y向移动台13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Y向移动台13下端还连接有Y向承载座17,Y向承载座17螺纹连接于Y向丝杆151,所述工作台12上还设有与Y向丝杆151相平行的滑轨26,Y向移动台13架设在滑轨26和Y向承载座17上。
滑轨26配合上Y向承载座17可对长条形板状结构的Y向移动台13进行支撑,且滑轨26配合上与之平行设置的Y向丝杆151也使得滑轨26对Y向移动台13有限位的作用。
所述X向丝杆15上螺纹连接有X向承载座171,所述X向移动台14连接于X向承载座171上;X向移动台14和X向伺服电机16均置于Y向移动台13的顶端。
如图1和3所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X向移动台14上的滑板18以及夹板21;所述X向移动台14上设有滑槽19,滑板18下端设有与滑槽19适配的滑条,滑板18通过滑条滑动卡接于滑槽19内;所述滑板18于其顶面两端开设有螺纹通孔20,所述夹板21置于滑板18顶面且与螺纹通孔2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螺栓过孔22,所述螺纹通孔20内置有穿过螺栓过孔22的螺栓23,夹板21和滑板18通过螺栓23旋拧抵压于X向移动台14的顶端且夹板21和滑板18之间可夹持网板。
而在对网板进行夹持时,是通过夹板21和滑板18的抵接进行夹持,夹板21和滑板18通过螺栓23旋拧抵压在一起,螺栓23也可对滑板18进行抵压固定。在安装网板时,可先将网板放置于夹板21和滑板18之间然后旋拧螺栓23至螺纹通孔20内进行抵压限位,然后手动拨动滑板18 于滑槽19内滑动至预设位置后,继续旋拧螺栓23使其外伸出螺纹通孔20抵接在X向移动台14上表面,随着螺栓23的不断拧动,滑板18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进而滑条抵接于滑槽19的内壁实现对滑板18的抵接限位。
所述工作台12上还设有数控箱25,冲床24、X向伺服电机16和Y向伺服电机161均电性连接于数控箱25。为了便于控制网板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间隔时间,可通过数控箱25预设好数值再进行生产。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对网板进行冲切的加工模具的底模座上设置用于刻印的刻印刀,刻印刀位于底模座上冲切孔的旁侧且刻印刀和底模座中心的距离L大于预冲切网底的长度;
S2、数控箱预先设定X向移动台在X轴方向上单次的移动距离为L1并控制X向移动台先带动网板沿X轴移动至刻印刀的刀刃上端,网板在加工模具的上模座冲压下被刀刃刻上发育沟;
S3、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L1距离,L1和L的大小一致,带有发育沟的网板移动至加工模具的冲切位置处,未被刻印的网板也进给至刻印刀的上端;位于上模座中部位置的冲切刀向下冲切将带有发育沟的网板冲出形成网底,同时上模座与刻印刀对应的位置也对未被刻印的网板进行冲压,此时刻印刀再次对网板刻上发育沟;
S4、重复S3直至网板一行被冲切出多个网底;
S5、网板一行冲切完毕后将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进行换行并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网板被冲切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冲切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刻印刀和右刻印刀,并使左刻印刀和右刻印刀的刀刃与网板的进给方向相垂直;在步骤S3中,网板于网底被冲出位置处形成孔洞,网板从左向右进给时,由左刻印刀对网板这一行进行刻印,右刻印刀在网板冲切过程中对应置于孔洞位置处不发挥刻印作用;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网板换行从右向左进给时由右刻印刀对网板进行刻印,此时左刻印刀对应置于孔洞位置处不发挥刻印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刻印刀的刀刃斜向上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为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刻印刀的刀刃从刻印刀中线位置朝着冲切孔这一侧偏移设置,偏移的距离为D;以减小预冲切网底之间的间距进而提高网板冲切出的网底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进行换行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将X向移动台设于Y向移动台上,Y向移动台的移动带动X向移动台一起移动,数控箱还预先设定Y向移动台在Y轴方向上单次的移动间距L2大于网底的宽度;在网板于其长度方向上完成一行的刻印和冲切后,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L2,由冲切孔另一侧的刻印刀配合上模座的冲压先完成刻印,然后沿X轴方向再次进给L1距离,再次实现刻印和冲切的同步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控箱控制冲床和X向移动台形成间歇配合,X向移动台移动时,冲床带动上模座上移;而冲床带动上模座向下冲压时,X向移动台保持不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时间内数控箱控制冲床、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对网板进行作业;冲床带动上模座冲压底模座对网板进行刻印和冲切时,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均保持不动;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移动时,Y向移动台保持不动同时冲床停止作业;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移动时,X向移动台保持不动同时冲床停止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1之前,将网板其中一边的边缘部分夹持于X向移动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X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Y向移动台带动网板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如下方式实现:X向移动台置于Y向移动台上且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各自通过一个驱动机构驱动,X向移动台和Y向移动台以及各自的驱动机构构成驱动总成;数控箱控制其中一个驱动机构驱动X向移动台沿X轴方向移动,数控箱也控制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Y向移动台和X向移动台一起沿Y轴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控箱控制伺服电机带动驱动机构的丝杆转动,使得连接在丝杆上的螺母沿丝杆来回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在其中一个驱动机构中螺母上的X向移动台移动以及带动连接在另一个驱动机构中螺母上的Y向移动台移动。
CN202210492444.6A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14850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444.6A CN114850283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444.6A CN114850283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0283A true CN114850283A (zh) 2022-08-05
CN114850283B CN114850283B (zh) 2024-05-10

Family

ID=8263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2444.6A Active CN114850283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02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7820A (ja) * 1998-10-05 2000-04-18 Toyo Kohan Co Ltd 薄板穿孔装置、薄板穿孔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て作成してなる穿孔薄板
US20090133461A1 (en) * 2007-11-26 2009-05-28 Toshib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Machining method, program, machining-program generating program and machining apparatus of press die
CN102397934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上虞市风帆电气附件有限公司 不锈钢扎带的带体打孔装置
CN105798166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无锡爱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移门控制器的面板的加工模具
CN207057381U (zh) * 2017-07-10 2018-03-02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模具冲切大孔大行程的切换装置
CN108326113A (zh) * 2018-03-09 2018-07-27 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闭式双点高速电池钢壳冲压生产压力机
CN210231298U (zh) * 2019-05-14 2020-04-03 东莞市星桥钣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上料的数冲自动上下料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7820A (ja) * 1998-10-05 2000-04-18 Toyo Kohan Co Ltd 薄板穿孔装置、薄板穿孔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て作成してなる穿孔薄板
US20090133461A1 (en) * 2007-11-26 2009-05-28 Toshib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Machining method, program, machining-program generating program and machining apparatus of press die
CN102397934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上虞市风帆电气附件有限公司 不锈钢扎带的带体打孔装置
CN105798166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无锡爱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移门控制器的面板的加工模具
CN207057381U (zh) * 2017-07-10 2018-03-02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模具冲切大孔大行程的切换装置
CN108326113A (zh) * 2018-03-09 2018-07-27 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闭式双点高速电池钢壳冲压生产压力机
CN210231298U (zh) * 2019-05-14 2020-04-03 东莞市星桥钣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上料的数冲自动上下料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0283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6246A (zh) 一种带锯条分齿机构
CN113891769B (zh)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0666033B (zh) 消音管冲孔机
CN114850283A (zh) 一种颊面管网底发育沟的加工方法
CN217195797U (zh) 一种正畸器网底刻印加工设备
CN202861132U (zh) 一种焊接试片模具
CN217345860U (zh) 一种正畸器网底中印加工底模及加工模具
CN213764844U (zh) 一种型材自动冲孔切割机
JP2988621B2 (ja) 切断加工装置
CN210615334U (zh) 夹紧装置及应用其的切割设备
CN111001706B (zh) 一种采用无废料搭边连续模具进行连续冲压的冲压装置
CN211052729U (zh) 一种带锯条分齿机构
CN217941609U (zh) 一种多工位可调式预断成型冲压模具
CN215879420U (zh) 一种自主进料的前叉碗组冲压机
CN220532750U (zh) 一种元宝件冲压模具
CN209773179U (zh) 一种用于裁切模的校正装置
CN212350105U (zh) 一种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
CN211305046U (zh) 一种用于加工靠杆卡槽的推刀刀具
CN219650067U (zh) 一种可快速调刀模的底板结构
CN220482689U (zh) 一种模切机
CN211915247U (zh) 一种冲压机的定位机构
CN218836348U (zh) 一种滚齿机无毛刺模具
CN219503597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冲床
CN217551745U (zh) 一种冲孔及锯切一体机
CN211638555U (zh) 一种高效刨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