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0628A - 影像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0628A
CN114830628A CN202080081909.8A CN202080081909A CN114830628A CN 114830628 A CN114830628 A CN 114830628A CN 202080081909 A CN202080081909 A CN 202080081909A CN 114830628 A CN114830628 A CN 114830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deo
switching
focus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19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0628B (zh
Inventor
田中康一
和田哲
西山幸德
西尾祐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to CN202410363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2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0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0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4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different areas in a pupil pla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1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in combination with active ranging signals, e.g. using light or sound signals emitted towar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6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72Means for inserting a foreground image in a background image, i.e. inlay, out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提取拍摄影像的一部分而进行显示的结构中改变提取区域时适当实施曝光量等调整及影像显示的影像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影像制作方法如下进行:在作为第1视场角的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设定比第1视场角小的作为第2视场角的多个区域;从多个区域中选择被记录影像的选择区域;从多个区域中重新选择选择区域并切换选择区域;分别记录切换前影像和切换后影像;在显示切换前影像之后显示切换后影像,且在切换前影像的显示期间与切换后影像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及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对选择区域的切换后的曝光量等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影像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拍摄装置拍摄影像来制作基于影像的影像文档的影像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在某个场景中获取多个被摄体各自的影像的情况下,有时通过1台拍摄装置对其场景的影像进行拍摄,并从该拍摄影像中提取各被摄体的影像而进行显示。作为这种技术的一例,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剪切通过1台相机拍摄到的原始图像的一部分来生成剪切图像,控制该剪切位置并输出剪切图像,以改变被摄体的位置。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技术:根据由1台相机拍摄到的高分辨率的广角影像对多个对象物进行检测,从广角影像剪切所检测的各对象物的影像,并将多个对象物的影像并列显示于显示器上。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技术:从由1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中指定多个任意的区域,剪切与所指定的多个任意的区域对应的影像并输出。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0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943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423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提取影像的一部分而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提取影像的画质根据拍摄时的曝光量、白平衡及透镜对焦(焦点)等条件来确定。若这些条件被设定为适当的值,则提取影像成为良好的画质。
另一方面,相对于提取影像的适当的条件根据原始影像中的提取区域的位置来确定。考虑到这一点,在改变提取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改变后的提取区域来改变曝光量等条件。
但是,由于调整曝光量的条件的过程中的阶段的提取影像,其画质不稳定且为未完成调整的状态,因此有可能无法成为适当的影像。因此,若在刚刚改变提取区域之后对曝光量等条件进行调整,并在该过程阶段中显示提取影像,则有可能给观察到该影像的人(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提取通过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的一部分而进行显示的结构中,改变提取区域时适当实施曝光量等条件的调整及影像显示的影像制作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为根据由具备拍摄透镜及成像元件的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来制作影像文档的影像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定工序,在第1视场角的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设定比第1视场角小的第2视场角的多个区域;选择工序,从多个区域中选择映出被记录影像的选择区域;切换工序,在实施选择工序之后,从多个区域中重新选择选择区域并切换选择区域;记录工序,分别记录作为切换工序前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前影像,和作为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后影像;显示工序,在显示切换前影像之后显示切换后影像,且在切换前影像的显示期间与切换后影像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及调整工序,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对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切换后影像的白平衡及切换工序后的拍摄透镜的对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插入影像可以为基于切换前影像及切换后影像的影像。或者,插入影像也可以为不基于基准影像、切换前影像及切换后影像中任一个的影像。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在记录工序中,能够将切换前影像和切换后影像相结合来制作动态图像文档。
并且,在记录工序中,优选从记录对象中排除插入影像。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可以通过调整相对于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曝光量。此时,当在调整工序中对光圈量或对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的长度可以根据在调整工序中调整光圈量或对焦时的所需时间而发生改变。
并且,在所需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在显示工序中,优选显示包括与所需时间相关的信息的插入影像。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可以通过调整相对于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曝光量。此时,当在调整工序中对光圈量或对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优选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与除了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以外的期间相比,光圈量或对焦的调整速度变得更快。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关于对对焦进行调整的模式,可以从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对焦的手动对焦模式及自动调整对焦的自动对焦模式中选择,并且,在手动对焦模式的情况下,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可以自动调整对焦。
并且,自动调整对焦的方式可以包括:作为对比度自动对焦的第1方式;及从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指向性光自动对焦及离焦深度方式的自动对焦中选择的第2方式,然后,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可以通过第2方式来调整对焦。
而且,在上述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调整相对于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曝光量。然后,第2方式为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与光圈量的值无关地,可以通过第2方式调整对焦。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当拍摄装置缺失自动调整对焦的功能的情况下,成为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对焦。此时,在显示工序中,可以显示包括用于手动调整对焦的引导信息的插入影像。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中,关于对曝光量进行调整的模式,可以从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曝光量的手动曝光量模式及自动调整曝光量的自动曝光量模式中选择,并且,在选择手动调整模式的情况下,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可以自动调整曝光量。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根据由具备拍摄透镜及成像元件的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来制作影像文档的影像制作装置,其构成为执行如下工序:设定工序,影像制作装置所具备的处理器在第1视场角的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设定比第1视场角小的第2视场角的多个区域;选择工序,从多个区域中选择映出被记录影像的选择区域;切换工序,在实施选择工序之后,从多个区域中重新选择选择区域并切换选择区域;记录工序,分别记录作为切换工序前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前影像,和作为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后影像;显示工序,在显示切换前影像之后显示切换后影像,且在切换前影像的显示期间与切换后影像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及调整工序,在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对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切换后影像的白平衡及切换工序后的拍摄透镜的对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的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的背面侧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成像元件的像素与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设定从基准影像中提取的影像区域的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设定有多个从基准中提取的影像区域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显示于显示画面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图。
图8是关于随着切换工序的实施的显示影像的转变的说明图。
图9是关于被记录影像的动态图像文档的说明图。
图10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图11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插入影像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13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图14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插入影像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16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而例举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宗旨,能够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改变或改良。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包括等价物。
<<第1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了图1~图3所示的拍摄装置10的影像制作方法。图1及图2表示拍摄装置10的外观,图1为拍摄装置10的立体图,图2为从背面侧观察拍摄装置10的图。图3是表示拍摄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
[拍摄装置的基本结构]
拍摄装置10例如为数码相机,用于影像拍摄。在以后的说明中,除非特别指出,“影像”是指实时影像(实时取景图像),即实时拍摄的影像。
图1及图2所示的拍摄装置10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具备拍摄装置主体12和拍摄透镜14。拍摄透镜14可更换地安装于拍摄装置主体12的卡口13。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拍摄装置10也可以为镜头一体式的数码相机。
(拍摄透镜)
如图3所示,拍摄透镜14包括:光学零件单元18、光圈20、电子减光滤光片21、对焦用驱动部22、光圈驱动部23及电压施加部24。
光学零件单元18具有多个透镜,且其中包括对焦用光学零件19(对焦透镜)。若对焦用光学零件19向光轴L1的方向移动,则拍摄透镜14的对焦(焦点)发生变化。
在对焦的调整模式中,存在手动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模式。在手动对焦模式中,通过由使用者手动转动设置于拍摄透镜14的镜筒的对焦环16,使对焦用光学零件19向光轴L1的方向移动。
在自动对焦模式中,后述的控制部46驱动对焦用驱动部22以使对焦用光学零件19向光轴L1的方向移动,从而自动地调整对焦,以对焦于影像中的被摄体。
对焦用驱动部22的驱动马达由超声波马达等构成,其设置于拍摄装置主体12内或拍摄透镜14内。
光学零件单元18包括:广角透镜、超广角透镜、360度透镜或变形透镜等。由此,拍摄装置10能够在横向上以宽视场角拍摄影像。在此,拍摄装置10拍摄影像时的最大视场角(以下,称为第1视场角。)根据光学零件单元18及后述的成像元件40的使用等来确定,在第1视场角下拍摄的影像相当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基准影像”。
另外,拍摄装置10中可以具备彼此视场角不同的多个光学零件单元18。
光圈20配置于拍摄透镜14的光路中且开口形状构成为可变,并且是调整相对于向拍摄透镜14的入射光的光圈量(具体而言,光圈值或F值)的光学零件。光圈20例如通过机械驱动用于改变开口大小的部件来改变开口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驱动液晶或电致变色元件来改变开口形状的光圈(物理性质光圈)。
光圈20的开口形状,即,光圈量通过光圈驱动部23进行调整。
电子减光滤光片21配置于拍摄透镜14的光路中,是能够以电子方式改变调光程度的ND(Neutral Density:中性密度)滤光片。电子减光滤光片21例如通过在液晶中混入吸收光的调光材料而构成,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倾角来控制调光程度(具体而言,为光的透射率)。
另外,电子减光滤光片21不限定于液晶型的电子ND滤光片,可以为利用反应物质(例如,氯化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析出型的电子ND滤光片。并且,作为电子减光滤光片21,例如,能够利用日本特开2013-88596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9-6840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电子ND滤光片。
通过改变电压施加部24施加于电子减光滤光片21上的电压(施加电压)的大小来调整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调光程度。
(拍摄装置主体)
如图1及图2所示,拍摄装置主体12具备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例如,在拍摄装置主体12的上表面配置有释放按钮26。例如,当使用者全按下释放按钮26时,开始记录由拍摄装置10拍摄的影像或基于拍摄影像的影像。作为基于拍摄影像的影像,例如,可以举出后述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等。另外,使用者的释放指示(即,记录指示)可以经由基于显示器28的触摸操作的检测功能输入到控制部46。
在拍摄装置主体12的背面,配置有构成显示画面的显示器28,且在其周边配置有多个按钮30、32、34。
显示器28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有机EL(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电子纸等构成。在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由拍摄装置10拍摄的影像或基于拍摄影像的影像等。
并且,在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上,还显示与拍摄条件等相关的选择菜单、包括警告等的对使用者的通知信息、及过去获取到的影像的再现影像等。
而且,在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插入影像Pi。插入影像Pi为在记录影像期间中,以规定的定时仅显示一定时间的影像。关于插入影像Pi,在后面进行说明。
显示器28具备检测使用者手指的触摸操作的功能。并且,透射型的触摸面板36与显示器28重叠,或者安装在显示器28的内部。触摸面板36检测使用者的手指或触笔等的接触位置及其位移,并向规定的输出目的地输出基于检测结果的信号。例如,假设使用者进行如下操作(所谓放大操作):用彼此靠近的两根手指触碰触摸面板36之后,扩大手指之间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面板36检测两根手指各自的操作开始时点及操作结束时点的位置,并输出与该检测结果相应的信号。
如图3所示,在拍摄装置主体12的筐体内设置有快门38、成像元件40、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控制部46、内部存储器50、卡槽52、及缓冲器56。
成像元件40为图像传感器,且由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Image Sens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固体成像元件构成。如图4所示,成像元件40具有配置成格子状的多个像素42。图4表示成像元件40的像素42与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的对应关系。
各个像素42具有片上微透镜、滤色器、及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元件)。
并且,如图4所示,各个像素42与构成影像的拍摄区域A1的单位区域A0之一对应。拍摄区域A1为由拍摄装置10拍摄基准影像时的拍摄区域,且其视场角相当于第1视场角。单位区域A0为拍摄区域A1中的成为最小单位的区域,为与在成像元件40的纵向及横向上排列的像素42对应的区域。
换言之,映在拍摄区域A1的基准影像由与单位区域A0的数量(即,像素42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单位影像构成。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基准影像中的单位影像的个数简称为“像素数量”。
成像元件40接收通过拍摄透镜14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并将该受光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图像信号)而输出。并且,成像元件40构成为能够实施基于所谓电子快门的曝光动作。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特别指出,“曝光”是指,在将快门38维持在开放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电子快门在成像元件40中进行曝光。并且,“曝光时间”是指,基于电子快门的与快门速度对应的时间严格来说是指电荷蓄积时间。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将从成像元件40输出的1帧量的电信号(图像信号)读出到每个像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通过AGC(Auto Gain Controller:自动增益控制器)对所读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扩增,并对扩增后的信号实施相关双采样处理等信号处理。处理后的信号被发送到控制部46的影像处理部48。
控制部46控制拍摄装置10的各部,执行与影像文档的制作相关的各种处理。如图3所示,控制部46包括控制器47及影像处理部48。
控制部46例如由1个或多个处理器构成,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单元)控制程序构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上述的处理器可以由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位讯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或其他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构成,或者组合这些来构成。
并且,如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等所代表的那样,上述的处理器也可以由一个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包括控制器47及影像处理部48的控制部46整体的功能。
另外,以上例举的各处理器的硬件结构可以由组合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而成的电路(Circuitry)实现。
控制器47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或规定的控制图案总体控制拍摄装置10。例如,控制器47控制成像元件40及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以规定的帧速率拍摄影像(动态图像)。
并且,控制器47根据拍摄环境来确定拍摄条件,以拍摄条件成为所确定的条件的方式,控制各驱动部、成像元件40、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及影像处理部48。拍摄条件中包括拍摄影像时的曝光量、白平衡及拍摄透镜14的对焦(焦点)等。
而且,控制器47控制影像处理部48,以使所拍摄的影像或基于拍摄影像的影像记录于记录介质。
影像处理部48将从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发送过来的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之后,对数字图像数据进行伽马校正、白平衡校正及划痕校正等各种处理。并且,影像处理部48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数据以符合规定的规格的压缩形式进行压缩。
然后,影像处理部48在影像的拍摄中,以特定的帧速率生成压缩数字图像数据,从该数据中获取影像(严格来说,为帧图像)。此时获取到的影像(帧图像)相当于在第1视场角下拍摄的影像,即基准影像。
并且,影像处理部48在基于控制器47的控制下,对获取到的影像执行各种处理(例如,后述的提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影像以特定的帧速率,按每1帧输出到显示器28。
而且,影像处理部48将处理后的影像记录于记录介质,并制作该影像文档。如此,影像处理部48具备影像文档的制作功能,具有影像处理部48的拍摄装置10被用作影像制作装置。
另外,以下,除非特别指定,将控制器47及影像处理部48各自的动作及处理作为控制部46的动作及处理进行说明。并且,关于基于控制部46的处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经由内置于拍摄装置主体12的内部存储器50及卡槽52可装卸于拍摄装置主体12的存储卡54为记录介质,影像通过控制部46记录于记录介质。内部存储器50及存储卡54由闪存或强电介质存储器等构成。另外,内部存储器50及存储卡54可以存在于拍摄装置主体12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6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对外部的记录介质进行影像的记录。
缓冲器56作为控制部46的工作存储器发挥作用,例如,由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或强电介质存储器等构成。
[关于基于控制部的处理]
在基于控制部46的处理中,包括显示处理、提取处理、选择处理、切换处理、记录处理、曝光量调整处理、对焦调整处理及白平衡调整处理。
以下,对上述的各处理单独进行说明。
(显示处理)
显示处理是将各种影像显示于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上的处理。例如,若在拍摄装置10启动后,控制部46开始显示处理,则在该时点,拍摄装置10在第1视场角下拍摄的基准影像,即,图4所示的映在拍摄区域A1的影像被显示。
并且,在执行了提取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46将后述的选择区域的影像显示于显示画面。而且,在切换了选择区域的情况下,(即,实施了后述的切换工序的情况下),控制部46将后述的插入影像Pi显示于显示画面,之后显示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
基于如上的控制部46的显示处理的执行动作相当于显示工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处理而显示于显示器28的影像,在该时点,设为实时拍摄到的实时影像(实时取景图像)。
(提取处理)
提取处理是将基准影像的一部分进行提取的处理。所提取的影像也称为裁剪影像(剪切影像),称为记录处理中的记录对象。
在提取处理,使用者进行用于设定在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提取的区域的操作。参考图5,对该设定操作进行具体说明。图5表示设定从基准影像中提取的影像区域的步骤。
如图5所示,使用者在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基准影像(在图5中,标记为记号P1)的状态下,进行设定操作。具体进行说明,若在显示有基准影像P1的状态下,使用者进行规定的按钮操作,则如图5所示,矩形状的区域设定框FR重叠显示于基准影像P1。比该区域设定框FR包围的区域A2成为从基准影像P1中提取的影像区域。所提取的影像的视场角小于基准影像P1的视场角,即第1视场角,以下,成为第2视场角。
区域设定框FR以其位置、尺寸及纵横比可变的状态下显示。例如,使用者在触摸面板36上,用手指触碰区域设定框FR的一边,并将该手指进行拖动,从而改变区域设定框FR的显示位置。并且,使用者在触摸面板36上,用两根手指触碰区域设定框FR,并将该手指的间隔扩大或缩小,从而改变区域设定框FR的尺寸及纵横比。由此,通过改变区域设定框FR的位置、尺寸及纵横比,从而改变从基准影像P1中提取的影像区域的位置、大小及纵横比(Aspect Ratio)。
以上的操作相当于由使用者进行的设定操作。并且,如图6所示,通过重复多次上述一连串的操作,能够将多个所提取的影像的区域A2设定在一个基准影像P1的拍摄区域A1中。图6表示设定有多个从基准P1中提取的影像的区域A2的状态。
另外,在设定多个区域A2的情况下,各区域A2的尺寸(第2视场角)可以在区域A2之间相同,或者在区域A2之间不同。
并且,各区域A2的形状不限定于矩形(长方形),可以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状或楕圆状、三角形或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并且,关于所设定的区域A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设为2个以上。
在基于使用者的设定操作被重复多接下来的情况下,控制部46接收每个设定操作,将与设定操作的次数对应的数量的区域A2设定于基准影像P1的拍摄区域A1中。这种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设定工序。
另外,当基准影像P1为高画质影像(例如,像素数量为1000万以上的影像)时,从基准影像P1中提取的第2视场角的影像成为足够高画质的影像。
关于基准影像P1的像素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其下限可以设为1000万以上,更优选设为6000万以上。并且,像素数量的上限可以为设为10亿以下,更优选设为5亿以下。若像素数量超过上述的下限,则确保从基准影像P1中提取的第2视场角的影像的视觉辨认度。若像素数量低于上述的上限,则基准影像P1的数据量减少,实现基于控制部46的处理的高速化。
(选择处理及切换处理)
选择处理是从基准影像P1的拍摄区域A1中所设定的多个区域A2中选择映出被记录的影像的选择区域的处理。
切换处理是在选择处理之后,从多个区域A2中重新选择选择区域并切换选择区域的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选择处理及切换处理中设为选择区域的区域的数量为1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选择2个以上的区域作为选择区域。
对选择处理及切换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使用者在进行前述的设定操作来设定多个区域A2之后,选择任意的区域A2作为选择区域。之后,使用者通过操作按钮30、32、34或触摸面板36等输入所选择的区域A2,并由控制部46接收该输入操作。控制部46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从多个区域A2中确定选择区域。这种基于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选择工序。
并且,在选择工序之后,若使用者将选择区域重新选择为其他区域A2并再次进行输入操作,则控制部46接收该重新输入操作,并根据该重新输入操作,将先前的选择区域切换为其他区域A2。这种基于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切换工序。
另外,关于使用者在重新选择选择区域时进行的输入操作(重新输入操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重新输入操作可以是在显示器28上敲击欲选择的区域A2的操作,也可以是按下作为十字键的第1操作按钮30上的上下按钮或左右按钮中的任一个的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选择工序中,从多个区域A2中选择选择区域,选择区域的影像被记录为影像文档。并且,若实施选择工序,则与其联动地,选择区域的影像如图7所示显示于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图7表示显示于显示画面的选择区域的影像。
并且,通过在选择工序之后实施切换工序,能够切换选择区域,将记录对象的影像从某个被摄体的影像改变为其他被摄体的影像。由此,对于处于同一场景(同一位置)的多个被摄体的每一个,能够通过一台拍摄装置10同时拍摄单独影像(详细而言,各被摄体的特写影像),而不用使用多台装置。
并且,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将映出被记录影像的区域A2以时间顺序进行切换(switching),且能够容易地获取映有切换前后的影像的影像文档。
进一步与切换工序的实施联动,将显示于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的影像,从切换工序前的选择区域的影像切换为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即,当控制部46在显示工序中实施切换工序的情况下,在显示工序中,显示切换工序前的选择区域的影像,之后显示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由此,使用者能够在显示画面上确认选择区域的切换。
另外,以下,将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称为切换后影像Pa,将切换工序前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称为切换前影像Pb。
并且,若控制部46在显示工序中实施切换工序,则如图8所示,在显示工序中,在切换前影像Pb的显示期间与切换后影像Pa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Pi。图8是关于随着切换工序的实施的显示影像的转变的说明图。
插入影像Pi例如是不基于基准影像、切换前影像Pb及切换后影像Pa中任一个的影像。例如,可以举出用图8所示的单一颜色(例如,黑色或灰色)填满的影像。并且,也能够将事先准备好的影像(例如,作为样品影像而提供的风景影像或人物影像等)用作插入影像Pi。
另外,插入影像Pi不限定于上述的影像,例如,也可以为基于切换后影像Pa及切换前影像Pb中至少一方的影像。例如,可以制作从切换前影像Pb逐渐转变至切换后影像Pa的(交叉渐变)影像,并将该影像显示为插入影像Pi。并且,插入影像Pi可以为与切换前影像Pb相关的静止图像。
(记录处理)
记录处理是控制部46将选择区域的影像记录于记录介质并制作与该影像相关的影像文档(详细而言,动态图像文档)的处理。在记录处理中,控制部46记录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动作相当于记录工序。
并且,在控制部46实施切换工序的情况下,在记录工序中,分别记录切换前影像Pb和切换后影像Pa并制作影像文档。详细进行说明,控制部46在记录工序中,将作为切换前影像Pb的动态图像和作为切换后影像Pa的动态图像相结合来制作作为影像文档的动态图像文档。由此,如图9所示,获取通过选择区域的切换而被摄体发生变化的影像的动态图像文档。图9是关于被记录影像的动态图像文档的说明图。
另外,根据图9可知,在记录工序中被记录的影像为选择区域的影像,在实施切换工序的情况下,记录切换前影像Pb及切换后影像Pa。另一方面,插入影像Pi不是记录后再利用的影像,因此在记录工序中,从记录对象中排除。由此,能够以仅记录图9所示的映出被摄体的影像的方式,适当制作影像文档(动态图像文档)。
(曝光量调整处理)
曝光量调整处理为对选择区域的曝光量进行调整的处理,利用控制部46的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功能来执行。曝光量调整处理中的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调整工序的一例。
曝光量根据包括曝光时间(即,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成像元件40所具备的像素42的灵敏度(ISO灵敏度)、及相对于拍摄透镜14的入射光的光圈量(F值)的多个参数来确定。确定各参数的值,以各参数成为所确定的值的方式,控制光圈驱动部23、成像元件40及影像处理部48等,由此调整曝光量。在此,基于光圈驱动部23的光圈20的调整另公知的自动光量调整(Automatic Light Control:ALC)功能来进行。并且,成像元件40中的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的调整利用公知的电子光控制(Electronic Light Control:ELC)功能来进行。
并且,当在拍摄透镜14中具备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情况下,在上述多个参数中包括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调光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调光程度的值,以调光程度成为所确定的值的方式,控制电压施加部24,由此调整曝光量。
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的适当值(适当曝光量)根据基准影像P1的拍摄区域A1中所设定的多个区域A2中的哪个区域为选择区域而发生改变。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当对基准影像P1进行拍摄时,包括多个区域A2的拍摄区域A1的各部位上的曝光量根据存在于各部位的被摄体及环境等而发生变化。即,拍摄区域A1中的各区域A2的适当曝光量能够根据区域A2的位置而发生改变,因此按每个区域A2确定。
各区域A2的适当曝光量通过公知的步骤确定。举一例,根据从成像元件40中与构成某个区域A2的单位区域A0对应的像素42输出的图像信号,对该区域A2累积R(红)、G(绿)、B(蓝)的亮度(即,RGB像素值)。在此,与单位区域A0对应的像素42在图4所示的位置关系中,为位于与该单位区域A0相同配置位置的像素42。例如,图4中被粗框包围的区域A2中的单位区域A0与同图中被粗框包围的范围内的像素42对应。然后,根据针对上述的区域A2计算的RGB像素值的累计值(详细而言,区域A2内的平均值),确定该区域A2的适当曝光量。
根据在上述的要领中确定的适当曝光量来调整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具体进行说明,控制部46根据规定区域的适当曝光量,确定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光圈量(F值)的各个值及像素42的灵敏度(ISO灵敏度)。
另外,关于灵敏度(ISO灵敏度),确定相对于与选择区域对应的来自像素42的输出信号的增益(扩增比)。在此,增益例如可以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4等中的相对于模拟信号的模拟增益,也可以是影像处理部48等中的相对于数字转换后的信号(数据)的数字增益。
然后,确定曝光时间、光圈量及灵敏度之后,以这些参数成为所确定的值的方式,控制部46控制光圈驱动部23、成像元件40及影像处理部48等。由此,以对包括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基准影像进行拍摄时的曝光量成为目标曝光量的方式进行调整。
记录影像期间,按以上的步骤定期(例如,按每1帧)重复实施曝光量调整处理。然后,每当实施曝光量调整处理时设定目标曝光量,并根据目标曝光量来确定曝光时间、光圈量及灵敏度的值。
具体进行说明,在影像的拍摄中,求出第N次(N为自然数)的帧图像中的选择区域内的RGB像素值的累计值。之后,计算基于所求出的累计值的适当曝光量,并根据所计算出的适当曝光量设定目标曝光量。然后,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曝光量,确定对下一次(即,第N+1次)的帧图像进行拍摄时的曝光时间、光圈量、及灵敏度。
并且,通过按每1帧实施曝光量调整处理,曝光条件(曝光时间、光圈量及灵敏度)随时间发生变化,与此相应地,选择区域的曝光量随时间调整。在此“随时间调整”是指,针对调整对象的参数,按每1帧确定调整量,并按每1帧,使各参数增加或减少该调整量。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曝光量进行调整的模式中,包括通过上述的要领自动调整曝光量的自动调整模式,除此以外还包括通过使用者手动进行调整的手动调整模式。在手动调整模式中,使用者对各种操作按钮30、32、34或触摸面板36进行操作,从而输入上述参数(曝光时间、光圈量及灵敏度等)的设定值。然后,控制部46控制光圈驱动部23、成像元件40及影像处理部48等,以使通过使用者输入的各参数成为设定值。
(对焦调整处理)
对焦调整处理是在自动对焦模式中,控制部46控制对焦用驱动部22来自动调整拍摄透镜14的对焦的处理。对焦调整处理中的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调整工序的一例。
基于自动对焦模式的对焦调整中,能够利用公知的自动对焦技术。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对比度自动对焦、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指向性光自动对焦及离焦深度方式(DFD方式)的自动对焦等。
另外,指向性光自动对焦为如下方式:向被摄体照射光,并接收其反射光,由此测定距被摄体的距离,从而调整对焦。作为指向性光自动对焦,可以举出激光自动对焦及使用了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技术的自动对焦等。
并且,作为DFD方式的自动对焦,例如,能够利用日本特开2014-98898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5-20090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
作为自动对焦,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中的任一个,或者也可以组合采用多个方式。在后者的例子中,将对比度自动对焦设为第1方式,将从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指向性光自动对焦及DFD方式的自动对焦中选择任的一方式设为第2方式。然后,采用第1方式和第2方式这两者,这些方式可以根据对焦调整时的状况(例如,光源的种类或亮度等)区分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用第1方式及第2方式,并且第2方式设为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在此,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在光圈值(F值)变大的情况下,调整精度降低,但在上述的方式中,为对焦调整速度最快的自动对焦方式。
(白平衡调整处理)
白平衡调整处理是通过控制部46自动调整选择区域的影像的白平衡的处理。白平衡调整处理利用公知的AWB(Auto White Balance:自动白平衡)功能,例如日本特开2009-3341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来执行。另外,白平衡调整处理中的控制部46的动作相当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调整工序的一例。
[关于调整工序]
控制部46实施选择工序或切换工序时,以与其联动地方式实施调整工序。在调整工序中,对选择区域的曝光量、拍摄透镜14的对焦及选择区域的影像的白平衡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尤其,在实施了切换工序之后的调整工序中,对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切换后影像Pa的白平衡及切换工序后的拍摄透镜14的对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此时,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调整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等。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显示插入影像Pi,并利用该显示期间对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等进行调整。由此,无需在调整曝光量等过程中的阶段显示选择区域的影像(即,切换后影像Pa)。因此,通过在未完成调整的状态下显示影像,能够避免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的状况。另外,调整工序无需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切换后影像的显示期间中进行。即使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曝光量调整的状态下,显示切换后影像Pa,因此能够缓和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
另外,以下,在调整工序中,举例说明对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进行调整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对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中的任一个进行调整的例子。在该例子中,能够由使用者自由选择上述3个项目中的在调整工序中通过控制部46自动调整(优化)的项目。此时,关于没有被使用者选择的项目,与选择区域为哪个区域A2无关地,可以对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即,第1视场角)整体进行调整(优化)。
[关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的流程]
参考图10,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0是关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拍摄1个基准影像(帧图像)的周期称为“1帧”。
在影像制作流程时,使用者首先启动拍摄装置10。在装置启动后,控制部46针对包括拍摄条件及曝光条件的各种的条件进行初始设定(S001)。在该步骤S001中,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光圈值(F值)及灵敏度(ISO灵敏度)等确定曝光量的多个参数的每一个被预先设定为初始值。同样地,在步骤S001中,作为拍摄影像时的拍摄条件,根据拍摄环境等预先设定拍摄透镜14的对焦(焦点)及白平衡等。
之后,开始基于拍摄装置10的第1视场角下的影像拍摄(即,基准影像的拍摄)。与此联动地,实施基于控制部46的显示工序,作为实时影像的基准影像显示于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S002)。
使用者进行多次前述的设定操作,控制部46接收各个设定操作来实施设定工序(S003)。在该步骤S003中,控制部46根据使用者通过显示于显示画面的基准影像进行的设定操作,在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A1中设定多个区域A2。
并且,当使用者从多个区域A2中选择选择区域,并将该选择结果通过触摸面板36等进行输入时,控制部46实施选择工序(S004)。在该步骤S004中,控制部46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从多个区域A2中选择选择区域。
在选择选择区域之后,控制部46调整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S005)。
之后,当使用者为了开始记录影像而进行按压释放按钮26等操作时,实施步骤S006以后的工序。
首先,在步骤S006中,控制部46获取1帧量的基准影像(即,帧图像)。在接下来的步骤S007中,控制部46判定在当前时点(当前的帧),从上一次的选择区域的切换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此,在第1次的帧等之前未实施切换工序的情况下,在步骤S007中,判定为“是(经过了规定时间)”。
当在步骤S007中判定为“是(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008中,控制部46实施显示工序,并将选择区域的影像显示于显示器28的显示画面。并且,在步骤S009中,控制部46实施记录工序,将选择区域的影像记录于记录介质,并开始制作作为该影像文档的动态图像文档。此时,显示及被记录的选择区域的影像在步骤S005或后述的步骤S011中,为调整了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的影像。
并且,在使用者选择一次选择区域之后重新选择并再次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下(S012),控制部46实施切换工序(S013)。在步骤S013中,控制部46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从多个区域A2中重新选择选择区域并进行切换。之后,返回到步骤S006,重复步骤S006以后的步骤。
在实施了切换工序的情况下,控制部46在从该实施时点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即,在S007中判定为“否”的情况),实施显示工序,从而将插入影像Pi显示于显示画面(S010)。并且,控制部46利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来实施调整工序(S011)。在该调整工序中,对切换工序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切换后影像Pa的白平衡及切换工序后的拍摄透镜14的对焦进行调整。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控制部46中断影像的记录。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控制部46可以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继续记录影像,即,可以制作包括插入影像Pi的动态图像文档。
在第1实施方式中,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的长度(时间)根据步骤S011中的曝光量等调整所需时间来预先确定。在此,调整所需时间有时根据调整内容及调整方式等而发生改变。例如,当在调整对焦时采用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的情况下,与采用对比度自动对焦的情况相比,调整所需时间变短。考虑到以上的点,在确定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的长度时,可以根据调整内容及调整方式等来确定。
并且,如上所述,插入影像Pi可以为黑色或灰色的单一图像,也可以为从切换前影像Pb转变成切换后影像Pa的交叉渐变影像。在显示交叉渐变影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步骤S011中的曝光量等调整所需时间来确定影像的转变速度。在此,影像的转变速度是指,表示在交叉渐变影像中切换后影像Pa所占据的区域的比例按每单位时间增加的程度(增加速度)的值。
然后,在从实施上一次的切换工序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即,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之后,结束插入影像Pi的显示,而显示切换后影像Pa(S008)。此时所显示的切换后影像Pa为完成了切换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等调整的状态的影像。另外,若为大致完成了切换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等调整的状态,则控制部46可以显示切换后影像Pa。
并且,在从上一次的切换工序经过了规定时间(即,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的时点,重新开始之前被中断的记录工序(S009)。在重新开始的记录工序中,将切换后影像Pa记录于记录介质。此时,切换后影像Pa与切换前影像Pb相结合而制作动态图像文档。并且,如上所述,从记录对象排除插入影像Pi。在如此制作的动态图像文档中,如图9所示,从切换前影像Pb立即切换成切换后影像Pa(进行切换)。
在使用者进行规定的操作并进行结束指示为止,控制部46重复上述一连串的步骤S006~S013(S014)。然后,在使用者进行了结束指示的时点,结束影像制作流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伴随选择区域的切换而对曝光量等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选择区域的切换后,显示插入影像Pi作为伪影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前影像Pb的显示期间与切换后影像Pa(严格来说,调整了曝光量等的切换后影像Pa)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Pi。由此,能够在曝光量等调整进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不显示切换后影像Pa,使使用者看不到该阶段的切换后影像Pa。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实施切换工序之后,仅在预先确定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Pi。
另一方面,插入影像Pi不仅可以预先显示显示时间,还可以根据切换工序后所实施的调整工序的调整所需的时间来确定插入影像Pi的显示时间。例如,插入影像Pi可以持续显示直到切换工序后所实施的调整工序完成为止。将该方式设为第2实施方式,并参考图11,在以下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是关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流程的说明图。
另外,以下,主要对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比较图10及11可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各步骤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各步骤大致相同。
具体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27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07不同。除此以外,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除了步骤S027以外的各步骤(S021~S026、S028~S34)的内容及实施顺序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相同。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步骤S007判定从上一次的调整工序的实施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期间。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步骤S027中,判定伴随切换工序而实施的调整工序是否完成。
具体进行说明,当在调整工序中调整光圈量以使曝光量成为目标曝光量的情况下,在步骤S027中,判定用于调整光圈量的光圈驱动部23的驱动是否完成。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当完成光圈量的调整时,光圈驱动部23与其联动地输出信号。当控制部46接收到来自光圈驱动部23的输出信号时,判定为在该时点光圈量调整已完成。
并且,当在调整工序中以对焦于映出选择区域的影像的被摄体的方式调整对焦的情况下,在步骤S027中,判定用于调整对焦的对焦用驱动部22的驱动是否完成。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当对焦调整完成时,对焦用驱动部22与其联动地输出信号。当控制部46接收到来自对焦用驱动部22的输出信号时,判定为在该时点对焦调整已完成。
然后,在步骤S027中判定为还未完成调整的期间中,控制部46在显示工序继续显示插入影像Pi。即,只要用于调整光圈量的光圈驱动部23的驱动、或用于调整对焦的对焦用驱动部22的驱动中的任一个继续,则显示插入影像Pi。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伴随切换工序而实施调整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根据曝光量等调整时间来确定插入影像Pi的显示时间。例如,显示插入影像Pi直到完成曝光量等调整为止。换言之,在第2实施方式中,根据在调整工序中的光圈量或对焦的调整所需的时间,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的长度发生变化。由此,能够在曝光量等的调整大致完成之前,可靠地使使用者看不到切换后影像Pa。其结果,能够有效抑制由于显示调整过程中的切换后影像Pa而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调整所需时间达到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46可以在显示工序中显示如图12所示的插入影像Pi。图12表示插入影像Pi的第1变形例。
图12所示的插入影像Pi包括与调整所需时间相关的信息。在此,作为与调整所需时间相关的信息,例如包括调整完成为止的剩余时间,或向使用者提示待机到调整完成为止的消息等。
如上所述,通过显示包括与调整所需时间相关的信息的插入影像Pi,例如能够向使用者通知光圈量或对焦的调整需要时间等。
<<第3实施方式>>
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在实施切换工序来切换选择区域的情况下,相应地实施调整工序来调整曝光量、白平衡及对焦。在调整曝光量等时,通常为了抑制急剧的变化,一般会花费时间以使曝光量渐渐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调整。但是,在实施了切换工序的情况下,从确保切换后影像Pa的画质的观点而言,需要快速完成调整。
考虑到上述的点,优选在刚刚实施切换工序之后,以比通常快的速度对曝光量等进行调整。将该方式设为第3实施方式,并参考图13,在以下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关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根据图13可知,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41~S045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01~S005相同。即,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首先,进行各种条件的初始设定,伴随影像的拍摄开始显示基准影像,设定多个区域A2,并从中选择选择区域(S041~S044)。
若选择选择区域,则对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进行调整(S045)。在该步骤S045中,控制光圈驱动部23来改变光圈量以对曝光量进行调整。并且,控制对焦用驱动部22而使对焦用光学零件19移动,以调整对焦。此时,在通常的调整速度下进行曝光量及对焦各自的调整。换言之,光圈驱动部23及对焦用驱动部22分别以通常的驱动速度被驱动。
之后,以基于使用者的释放按钮26的按下操作等为契机,实施步骤S046以后的工序。具体进行说明,获取1帧量的基准影像(S046)并显示选择区域的影像(S048)。
并且,在重新选择选择区域的的情况下,实施切换工序来切换选择区域(S054、S055)。然后,在实施了切换工序的情况下,显示插入影像Pi(S052),并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进行曝光量等调整(S053)。在该步骤S053中,以与步骤S045相同的方式,通过光圈驱动部23改变光圈量而对曝光量进行调整,通过对焦用驱动部22使对焦用光学零件19移动来调整对焦。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将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速度设定为比通常(换言之,除了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以外的期间)的调整速度快(S056)。在此,调整速度是指,调整光圈量或对焦时的调整速度,换言之,是光圈驱动部23或对焦用驱动部22的驱动速度。
另外,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速度只要比通常的调整速度快,就可以任意确定,但优选为相对于通常的调整速度快1.5倍以上的速度,更优选设为快2倍以上的速度。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所实施的调整工序中,以比通常快的速度对光圈量或对焦进行调整。换言之,在显示插入影像Pi的期间,以比通常快的速度驱动光圈驱动部23或对焦用驱动部22。由此,切换后影像Pa的曝光量或对焦被快速优化而尽快达到目标值。并且,即使急剧改变曝光量或对焦,在调整中也会显示插入影像Pi,因此可以抑制由曝光量或对焦的急剧变化产生的影响(例如,使用者感受到的不适感)。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判定切换工序后的光圈量调整及对焦调整是否完成(S047),并显示插入影像Pi直到这些调整完成为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可将插入影像Pi仅显示预先确定的期间。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速度比通常的调整速度快,因此能够缩短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
判定在光圈量及对焦的调整完成之后调整速度是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S050)。若调整速度没有恢复到通常的速度,则将调整速度设定成通常的速度(S051),然后转移到步骤S054。另一方面,若调整速度恢复到通常的速度,则直接转移到步骤S054。
在使用者进行结束指示之前的期间,按每1帧重复以上的一连串的工序(即,步骤S046~S056)(S057)。然后,在使用者进行了结束指示的时点,结束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
<<第4实施方式>>
在对拍摄透镜14的对焦进行调整的模式中,存在手动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模式。在可选择这2种模式的拍摄装置10中,通过所选择的模式调整对焦。在固定被摄体来拍摄影像的情况下,以对焦于该被摄体的方式,手动调整一次对焦即可,通常选择手动对焦模式。
另一方面,在从拍摄影像中提取一部分的区域的影像(即,选择区域的影像)的结构中,在切换选择区域的情况下,需要对切换后的选择区域调整对焦。此时,即使选择手动对焦模式,也优选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对所切换的选择区域自动调整对焦。这是因为,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使用者无法确认切换后的选择区域的影像(即,切换后影像Pa)。
将以上的方式设为第4实施方式,并参考图14,在以下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是关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说明图。
根据图14可知,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61~S065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的步骤S001~S005相同。即,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首先,进行各种条件的初始设定(S061)。在此,在步骤S061中,对焦的调整模式被设定为手动对焦模式。
之后,伴随影像的拍摄开始而显示基准影像,设定多个区域A2,并从中选择区域,对选择区域的曝光量、对焦及白平衡进行调整(S062~S065)。在步骤S065中,通过控制部46自动调整曝光量及白平衡。使用者可以操作对焦环16等来手动调整对焦。
之后,以基于使用者的释放按钮26的按下操作等为契机,实施步骤S066以后的工序。具体进行说明,获取1帧量的基准影像(S066)并显示选择区域的影像(S068)。
并且,在重新选择选择区域的的情况下,实施切换工序来切换选择区域(S074、S075)。然后,在实施了切换工序的情况下,显示插入影像Pi(S072),并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实施调整工序来对曝光量等进行调整(S073)。在该步骤S073中,曝光量及白平衡被自动调整,且对焦也被自动调整。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若实施切换工序而切换选择区域,则之前作为手动对焦模式的对焦调整模式被设定成自动对焦模式(S076)。由此,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对焦在自动对焦模式下被自动调整。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常即使选择手动对焦模式,在刚刚切换选择区域之后也会自动调整对焦。其结果,无需使用者每当切换选择区域时调整对焦,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使用方便)。
并且,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所实施的调整工序中,通过前述的第2方式调整对焦,严格来说采用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进行调整。
尤其,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与光圈量的值无关地,通过作为第2方式的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调整对焦。当光圈量变得足够大(即,当开口尺寸变得足够小时)时,在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中,调整精度降低。因此,在光圈量大于适当值的情况下,一般会利用对比度自动对焦。适当值是以该值为界,与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相比,使用对比度自动对焦在调整精度的点上被认为更好的光圈量,若用F值表示,则从F9到F13。
另一方面,在采用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的情况下,对焦的调整速度变得更快。基于这一点,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所实施的调整工序中,光圈量例如即使大于前述的适当值,为了优先对焦的调整速度,也采用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由此,能够在切换选择区域之后,快速调整对焦,并快速对准切换后影像Pa的焦点。
并且,在第4实施方式中,判定切换工序后的对焦调整是否完成(S067),并显示插入影像Pi直到调整完成为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6可以将插入影像Pi仅显示预先确定的期间。并且,在第4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6可以在对焦调整大致完成的阶段,显示切换后影像Pa。
判定在完成对焦的调整之后对焦调整模式是否有恢复到手动对焦模式(S070)。此时,若对焦调整模式为自动对焦模式,则设定成手动对焦模式(S071),之后转移到步骤S074。另一方面,若调整速度恢复到通常的调整速度,则直接转移到步骤S074。
在使用者进行结束指示之前的期间,重复实施以上的一连串的工序(即,步骤S066~S076)(S077)。然后,在使用者进行了结束指示的时点,结束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
如以上的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即使选择了手动对焦模式,在刚刚切换选择区域之后,也会自动调整对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46可以具有在包括刚刚切换选择区域后的调整工序在内的整个拍摄期间手动调整对焦的全手动模式,作为对焦调整模式。
并且,上述的内容不限于对焦调整,还能够适用于曝光量的调整。即,作为对曝光量进行调整的模式,能够选择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曝光量的手动调整模式,及自动调整曝光量的自动调整模式。在这种结构下选择手动调整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在刚刚切换选择区域后的调整工序(即,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中的调整工序)中,自动调整曝光量。其结果,无需使用者每当切换选择区域时调整曝光量,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第5实施方式>>
在前述的5个实施方式中,影像为动态图像,即,以恒定的帧速率连续拍摄到的多个帧图像的集合。但是,被记录的影像不限于动态图像,也可以为静态图像。
例如,控制部46将图6所示的基准影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而显示于显示器28,在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设定多个部分区域A2。然后,在使用者选择多个设定的区域A2之一作为选择区域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控制部46提取选择区域的影像并显示于显示器28。在显示有所提取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状态下,在输入使用者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46将选择区域的影像的静态图像文档记录于记录介质。
然后,在切换选择区域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之后显示插入影像Pi,并利用插入影像Pi的显示期间,进行切换后的选择区域的曝光量等调整。
将以上的方式设为第5实施方式,并参考图16,在以下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6是关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流程的说明图。
如比较图10及图16可知,在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中,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影像制作流程的不同点在于与选择区域的影像的记录相关的步骤S089、S090。
具体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选择区域的影像之后(S008),记录选择区域的影像而制作动态图像文档(S009)。
相对于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选择区域的影像之后(S088),控制部46判断是否存在基于使用者的选择区域的影像的记录指示(S089)。若控制部46判断在该步骤S089中没有记录指示的情况下,转移到判断是否重新选择了选择区域的步骤S093。
另一方面,若控制部46判断在步骤S089有记录指示的情况下,将选择区域的影像作为静态图像文档记录于记录介质(S090)。在将选择区域的影像记录于记录介质之后,转移到判断是否重新选择了选择区域的步骤S093。
另外,在被记录的影像为静态图像的情况下,规定曝光时间的快门速度可以为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也可以为作为机械零件的快门38(焦平面快门)的快门速度。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通俗易懂的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影像制作方法而举出的具体例,其仅仅为一例,也可以为考虑其他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拍摄装置1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不具有电子减光滤光片21的拍摄装置。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装置1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缺失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装置。即,也可以未设置有对焦用驱动部22而仅通过操作对焦环16(即,仅手动)来调整对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切换选择区域后的显示工序中,显示图15所示的插入影像Pi。图15表示插入影像Pi的第2变形例。
图15所示的插入影像Pi包括用于手动调整对焦的引导信息。在此,作为引导信息,包括表示以对焦的方式旋转对焦环16时的朝向的消息等。
如上所述,通过显示包括对焦调整用的引导信息的插入影像Pi,即使是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装置,也能够根据引导信息手动地适当调整对焦。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10作为影像制作装置制作影像文档,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拍摄装置连接的其他设备,例如,相机控制器或外置型的记录器用作影像制作装置。然后,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制作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的影像文档。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为数码相机,但也可以为摄像机、带摄像光学系统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及平板型终端等移动终端。
并且,拍摄透镜也可以是外置于上述的移动终端的摄像光学系统的透镜单元。
符号说明
10-拍摄装置,12-拍摄装置主体,13-卡口,14-拍摄透镜,16-对焦环,18-光学零件单元,19-对焦用光学零件,20-光圈,21-电子减光滤光片,22-对焦用驱动部,23-光圈驱动部,24-电压施加部,26-释放按钮,28-显示器,30-第1操作按钮,32-第2操作按钮,34-第3操作按钮,36-触摸面板,38-快门,40-成像元件,42-像素,44-模拟信号处理电路,46-控制部,47-控制器,48-影像处理部,50-内部存储器,52-卡槽,54-存储卡,56-缓冲器,A0-单位区域,A1-拍摄区域,A2-区域,L1-光轴,Pa-切换后影像,Pb-切换前影像,Pi-插入影像,FR-区域设定框。

Claims (12)

1.一种影像制作方法,其根据由具备拍摄透镜及成像元件的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影像来制作影像文档,所述影像制作方法具备:
设定工序,在第1视场角的基准影像的拍摄区域中,设定比所述第1视场角小的第2视场角的多个区域;
选择工序,从所述多个区域中选择映出被记录影像的选择区域;
切换工序,在实施所述选择工序之后,从所述多个区域中重新选择所述选择区域并切换所述选择区域;
记录工序,分别记录作为所述切换工序前的所述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前影像和作为所述切换工序后的所述选择区域的影像的切换后影像;
显示工序,在显示所述切换前影像之后显示所述切换后影像,且在所述切换前影像的显示期间与所述切换后影像的显示期间之间的期间显示插入影像;及
调整工序,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对所述切换工序后的所述选择区域的曝光量、所述切换后影像的白平衡及所述切换工序后的所述拍摄透镜的对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所述插入影像为基于所述切换前影像及所述切换后影像的影像,或者为不基于所述基准影像、所述切换前影像及所述切换后影像中任一个的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在所述记录工序中,将所述切换前影像和所述切换后影像相结合来制作动态图像文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在所述记录工序中,从记录对象中排除所述插入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通过调整相对于所述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所述曝光量,
当在所述调整工序中对所述光圈量或所述对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的长度根据在所述调整工序中调整所述光圈量或所述对焦时的所需时间而发生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在所述所需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工序中,显示包括与所述所需时间相关的信息的所述插入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通过调整相对于所述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所述曝光量,
当在所述调整工序中对所述光圈量或所述对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与除了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以外的期间相比,所述光圈量或所述对焦的调整速度变得更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关于对所述对焦进行调整的模式,从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所述对焦的手动对焦模式及自动调整所述对焦的自动对焦模式中选择,在选择所述手动对焦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所述调整工序中,所述对焦被自动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自动调整所述对焦的方式包括:作为对比度自动对焦的第1方式;及从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指向性光自动对焦及离焦深度方式的自动对焦中选择的第2方式,
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所述调整工序中,通过所述第2方式调整所述对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通过调整相对于所述拍摄透镜的入射光的光圈量来调整所述曝光量,
所述第2方式为所述像面相位差自动对焦,
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所述调整工序中,与所述光圈量的值无关地通过所述第2方式调整所述对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在所述拍摄装置缺少自动调整所述对焦的功能的情况下,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所述对焦,
在所述显示工序中,显示包括用于手动调整所述对焦的引导信息的所述插入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制作方法,其中,
关于对所述曝光量进行调整的模式,从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手动调整所述曝光量的手动调整模式及自动调整所述曝光量的自动调整模式中选择,
在选择了所述手动调整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插入影像的显示期间中的所述调整工序中,自动调整所述曝光量。
CN202080081909.8A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Active CN114830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3804.1A CN118042289A (zh)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2128 2019-11-25
JP2019-212128 2019-11-25
PCT/JP2020/039485 WO2021106434A1 (ja) 2019-11-25 2020-10-21 映像作成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63804.1A Division CN118042289A (zh)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628A true CN114830628A (zh) 2022-07-29
CN114830628B CN114830628B (zh) 2024-04-26

Family

ID=7612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63804.1A Pending CN118042289A (zh)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CN202080081909.8A Active CN114830628B (zh)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63804.1A Pending CN118042289A (zh) 2019-11-25 2020-10-21 影像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689687B2 (zh)
JP (2) JP7345561B2 (zh)
CN (2) CN118042289A (zh)
WO (1) WO20211064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335A (zh) * 2021-11-26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023A (zh) * 2005-04-21 2006-11-0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022280A (ja) * 2006-07-12 2008-01-31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33574A (ja) * 2009-12-22 2011-07-07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219439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信息摄录装置和影像信息摄录方法
CN105580348A (zh) * 2013-09-27 2016-05-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JP2017225084A (ja) * 2016-06-17 2017-12-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素子、電子機器、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463991A (zh) * 2016-01-15 2018-08-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透镜装置及透镜装置的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0653A (ja) 1998-01-30 1999-08-10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3789121B2 (ja) 2002-11-27 2006-06-21 中央電子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442891B2 (ja) 2008-09-12 2014-03-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10232814A (ja) * 2009-03-26 2010-10-14 Nikon Corp 映像編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映像編集装置
JP2016027704A (ja) * 2014-07-04 2016-0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6219905A (ja) * 2015-05-15 2016-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7002708A1 (ja) * 2015-06-29 2017-01-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023A (zh) * 2005-04-21 2006-11-0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022280A (ja) * 2006-07-12 2008-01-31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33574A (ja) * 2009-12-22 2011-07-07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219439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信息摄录装置和影像信息摄录方法
CN105580348A (zh) * 2013-09-27 2016-05-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8463991A (zh) * 2016-01-15 2018-08-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透镜装置及透镜装置的工作方法
JP2017225084A (ja) * 2016-06-17 2017-12-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素子、電子機器、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335A (zh) * 2021-11-26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02335B (zh) * 2021-11-26 2024-04-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06434A1 (zh) 2021-06-03
CN114830628B (zh) 2024-04-26
US20220279136A1 (en) 2022-09-01
WO2021106434A1 (ja) 2021-06-03
US11689687B2 (en) 2023-06-27
JP2023164919A (ja) 2023-11-14
JP7345561B2 (ja) 2023-09-15
CN118042289A (zh) 2024-05-14
US20230276017A1 (en)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7968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KR100847614B1 (ko) 촬상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WO2015049899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7306416A (ja) 顔検出枠の表示方法、文字情報の表示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450908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プログラム
US10477113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23164919A (ja) 映像作成方法
JP2007221268A (ja) 撮像装置
JP7469329B2 (ja) 映像作成方法
US10634976B2 (en) Imaging device
JP200403252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KR101812656B1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2010226185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203155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0529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0892709B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摄像装置的控制程序
CN111771373B (zh) 摄像装置、曝光期间变焦摄影方法及记录介质
JP2002006206A (ja) 撮像装置
JP2011002690A (ja) 撮像装置、合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03570B2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74290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251083A (ja) 撮影補助光照射装置
JP646090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153371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JP2010103923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