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7849A -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7849A
CN114827849A CN202210612042.5A CN202210612042A CN114827849A CN 114827849 A CN114827849 A CN 114827849A CN 202210612042 A CN202210612042 A CN 202210612042A CN 114827849 A CN114827849 A CN 114827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ng
piece
lock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2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阳
小林博之
和宇庆朝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6120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7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7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78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993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29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18Resonant transducers, i.e. adapted to produce maximum output at a predetermined frequ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驱动激励器包括支架、振动部、制动部及锁扣部,支架包括安装件和连接安装件的导向结构;振动部可移动地连接导向结构,振动部设有可振动的振动件;制动部连接安装件,并朝向振动部设置;锁扣部包括连接安装件的驱动件和连接驱动件的输出端的锁扣件;驱动激励器具有锁扣件抵接振动部的第一状态和锁扣件脱离振动部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振动部朝向制动部移动,并与制动部抵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扩大异向性振动的不对称性,且通过产生接近于实际发生的不对称振动力的振动,在短时间内离散地呈现朝向某一方向的清晰的力感,此种力感的方向取决于制动部与振动部的抵接方向,从而不再局限于握持方式。

Description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振动装置通过不断制造非对称振动,产生“仿佛朝向某一个方向”的作用力的错觉。然而,为了引起这种错觉,不仅需要使皮肤产生剪切变形,因而限制了装置的握持方式,还需要将振动频率局限于易感知的范围,且必须持续地刺激一段时间。
作为再现力感的手段,现在有一种向线性谐振器输入不对称信号并利用人类感官的产生错觉的方法。此种方式原则上只能产生持续的定向力感,不能实现离散的振动输出。通过此种方式感受到的等效力较小,非对称信号也会产生多余的振动,因而难以获得清晰的方向感。
综上所述,传统的振动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限于上述问题的诸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激励器,旨在离散地呈现清晰明确的异向性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驱动激励器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件和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导向结构;
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振动部设有可振动的振动件;
制动部,所述制动部连接所述安装件,并朝向所述振动部设置;以及
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包括连接所述安装件的驱动件和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锁扣件;
所述驱动激励器具有所述锁扣件抵接所述振动部的第一状态和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振动部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振动部朝向所述制动部移动,并与所述制动部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扣部包括两个所述锁扣件,两个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振动部的两侧,以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驱动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锁扣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振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有转轴,所述锁扣件为锁杆,所述锁扣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锁扣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夹角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导向结构并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安装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
所述锁扣部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限位件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振动部的缺口,所述锁扣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锁扣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缺口,所述锁扣件在所述缺口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旋转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件;
所述振动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导杆,所述壳体围成振动空间;
振动件,所述振动件可振动地设于所述振动空间内;及
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振动件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的两侧,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振动件的端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部还包括第一联板和第二联板,所述第一联板和所述第二联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板或所述第二联板,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振动件的端部;
和/或,所述壳体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部的缓冲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激励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安装件的表面弹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部为弹簧;
或,所述制动部为橡胶;
或,所述制动部为泡棉;
或,所述制动部由弹簧、橡胶及泡棉中的至少两个串联或并联设置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激励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两个所述制动部及两个所述锁扣部,所述导向结构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安装件;
两个所述制动部相对地设于两个所述安装件;
两个所述锁扣部并行设于所述振动部的两侧,一所述驱动件连接一所述锁扣件,每一所述锁扣件设于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安装件之间,以形成限位空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振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激励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活动设置的锁扣件使得驱动激励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振动部相对固定;在第二状态时,振动部抵接制动部,制动部制动振动部而产生异向性振动,而由于该异向性振动的产生需要制动部和振动部的配合,振动产生的频次即依赖于振动部移动并抵接制动部的频次,因而当锁扣件不断运动而不断地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振动部间歇地抵接制动部,即可离散地产生异向性振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扩大异向性振动的不对称性,并在短时间内离散地呈现非对称振动。且通过产生接近于实际发生的不对称振动力的振动,可以在短时间内离散地呈现朝向某一方向的清晰的力感,此种力感的方向取决于制动部与振动部的抵接方向,从而不再局限于握持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振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振动部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再一实施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储能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解放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的移动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的制动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驱动激励器一实施例的返回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固体接触制动的非对称性信号波形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73300160000041
Figure BDA000367330016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谓“异向性振动”,又称“非对称振动”,通过向振动马达等振动装置输入非对称信号等方式,使得握持该振动装置的使用者产生朝向某一方向拉扯的感觉,可以实现异向性振动的振动装置常用于游戏控制器等设备,通过非对称式的振动给予使用者良好的反馈。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振动装置中,所谓“离散”是与“持续”相对的概念,例如,在一次激励后,振动马达持续振动而向振动装置输出持续性的振动,以使使用者感受到持续一段时间的震感或拉扯感,是为持续式的振动;而倘若振动装置在一段时间内间隔地输出一次或多次明确的朝向某一方向的振动,即为离散式的异向性振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等效力较小,传统的振动装置往往需要持续地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振动,以确保使用者可以确切地感受振动,产生拉扯感。由于振动马达的振子两端接有弹片,即便只有一次激励,在振子一次较强的振动后,在弹片的作用下振动马达还会有余振产生。
如图11所示,图11中的两图都显示了波形在某个周期重复,这是因为“朝某一方向拉扯”的伪力觉效应是通过以恒定周期重复的不对称波形而产生的,波形除了有助于产生力觉的部分外,还有许多不必要的振动,因而此种方法不适合产生离散的力感觉。
参照图1至图10,为实现离散地呈现清晰明确的异向性振动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驱动激励器100包括支架10、振动部30、制动部40及锁扣部50,支架10包括安装件11和连接于安装件11的导向结构13;振动部30可移动地连接导向结构13,振动部30设有可振动的振动件33;制动部40连接安装件11,并朝向振动部30设置;锁扣部50包括连接安装件11的驱动件51和连接驱动件51的输出端的锁扣件53;驱动激励器100具有锁扣件53抵接振动部30的第一状态和锁扣件53脱离振动部30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振动部30朝向制动部40移动,并与制动部40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件11大致呈板体状,导向结构13设于安装件11的一侧并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振动部30可以是线性谐振器,振动部30与导向结构13可移动地配合连接,制动部40则固定于安装件11朝向振动部30的表面,当然,导向结构13可以环绕制动部40设置,亦可以设于导向部的一侧,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导向结构13可以为连接安装件11的一个或多个导杆131,振动部30套设于导杆131上;导向结构13亦可以设轨道槽,振动部30滑动设于轨道槽内。振动部30内设有沿某一方向振动的振动件33,可以理解地,振动件33具有一定的质量,以在振动时具备足够的能量。
本实施例中,锁扣部50设于振动部30的一侧,其中,驱动件51可以是直线电机、螺旋管、线性电机及旋转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件51驱动锁扣件53或平移或旋转地靠近或远离振动部30。
结合参照图6至图10,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激励器100产生一次完整的异向性振动需要经如下阶段:
储能阶段:参照图6,向振动部30输入电驱动信号,振动腔内产生激励磁场而驱动振动件33不断振动以储存能量,此时,驱动激励器100处于第一状态,锁扣件53抵接振动部30的侧面以使振动部30在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解放阶段:参照图7,驱动件51驱动锁扣件53平移或旋转,直至锁扣件53脱离振动部30,驱动激励器100向第二状态转化;
移动阶段:参照图8,此时驱动激励器100处于第二状态,振动部30脱离锁扣件53的束缚,并在内部振动件33的驱使下,向设于安装件11的制动部40移动;
制动阶段:参照图9,振动部30抵接制动部40,制动部40接收振动件33振动而产生的能量,从而产生异向性振动,并产生沿二者接触面的法线方向的拉扯感或力感;
返回阶段:参照图10,一次异向性振动产生后,振动部30离开制动部40,驱动激励器100恢复第一状态并等待下次触发,异向性振动停止。
可以理解地,上述实施例中,异向性振动的产生并不源于振动部30自身的振动,而是通过制动部40与振动部30的配合而产生的,即制动部40制动振动部30而产生异向性振动,振动部30离开制动部40,异向性振动停止。
经过上述几个阶段,驱动激励器100可产生一次异向性振动,一段时间内多次循环上述过程,即可离散地产生多次异向性振动。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振动部30的运动频次,即可控制异向性振动产生的频次,通过改变振动部30的质量或电流大小等参数,即可改变异向性振动的大小。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活动设置的锁扣件53使得驱动激励器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振动部30相对固定;在第二状态时,振动部30抵接制动部40,制动部40制动振动部30而产生异向性振动,而由于该异向性振动的产生需要制动部40和振动部30的配合,振动产生的频次即依赖于振动部30移动并抵接制动部40的频次,因而当锁扣件53不断运动而不断地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振动部30间歇地抵接制动部40,即可离散地产生异向性振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扩大异向性振动的不对称性,并在短时间内离散地呈现非对称振动。且通过产生接近于实际发生的不对称振动力的振动,可以在短时间内离散地呈现朝向某一方向的清晰的力感,此种力感的方向取决于制动部40与振动部30的抵接方向,从而不再局限于握持方式。
参照图6至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锁扣部50包括两个锁扣件53,两个锁扣件53位于振动部30的两侧,以形成限位空间,驱动件51连接至少一个锁扣件53;其中,在第一状态时,振动部30限位于限位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锁扣件53可以是块状实体或杆状实体,定义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为左右方向,可选地,制动部40设于振动件33的右侧,两个锁扣件53左右间隔设置以形成上述振动空间。其中左侧的锁扣件53固定不动,驱动件51连接右侧的锁扣件53,并驱动锁扣件53转动或平移运动,以使驱动激励器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51设有转轴,锁扣件53为锁杆,锁扣件53的一端连接转轴,且锁扣件53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延伸方向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1为旋转电机,锁扣件53为大致呈“L”型的结构件,锁扣件53的一支与转轴连接,转轴旋转而使锁扣件53的另一支靠近或远离振动部30。当驱动件51收到指定的信号时,转轴带动锁扣件53旋转,直至锁扣件53抵接振动部30的外壳或者锁扣件53脱离振动部30。如此,即可简单方便地实现锁扣件53的移动和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的切换。
而在本发明其他方面的实施例中,驱动件51驱动锁扣件53进行直线运动,锁扣件53的运动方向与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呈夹角设置。可选地,驱动件51可以是直线电机,驱动件51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固定于支架10,动子与定子滑动配合,并沿直线运动,锁扣件53连接动子。优选地,锁扣件53的运动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所在的直线呈90度角设置,如此结构简单且有效的同时,振动的产生和传递亦较为明确,有着良好的效果。
当然,驱动件51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构想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多作限定,相应地,锁扣件53的结构可以视驱动件51的结构形式或空间布置而改变,并不局限。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架10还包括与导向结构13并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架15,第一连接架15连接安装件11,驱动件51固定于第一连接架15。锁扣部50还包括限位件55,限位件55连接第一连接架15,限位件55形成限位槽55a,限位槽55a的侧壁形成有朝向振动部30的缺口55b,锁扣件53连接驱动件51的一端伸入限位槽55a,锁扣件53远离驱动件51的一端伸出缺口55b,锁扣件53在缺口55b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旋转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架15螺栓连接安装件11的表面,其具有长度方向,第一连接架15的长度方向与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平行设置,限位件55、锁扣件53及驱动件51均连接第一连接架15的侧表面。进一步地,为减轻结构重量并保证振动效果,第一连接架15部分镂空。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限位件55为类似瓶盖的结构,其形状不作限定,限位槽55a的槽口朝向锁扣件53。限位槽55a的槽壁设有若干缺口55b,驱动件51为旋转电机,锁扣件53部分设于限位槽55a内,部分穿过缺口55b而伸出限位槽55a。可以理解地,驱动件51可驱动锁扣件53在缺口55b两侧壁间的空间旋转,当锁扣件53抵接其中一侧壁时,锁扣件53刚好也抵接振动部30;当锁扣件53抵接另一侧壁时,锁扣件53脱离振动部30。增设限位件55限制锁扣件53的移动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消锁扣件53的惯性,提高锁扣件53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参照图1、图3及图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3包括沿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导杆131,导杆131的端部固定于安装件11。
振动部30包括壳体31、振动件33及两个弹性件37,壳体31的侧面设有轴套311,轴套311活动套设于导杆131,壳体31围成振动空间;振动件33可振动地设于振动空间内;两个弹性件37设于振动件33沿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的两侧,弹性件37连接壳体31和振动件33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壳体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盖及设于两端盖之间,并用于连接两端盖的连接板,每一端盖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两安装耳,安装耳上设有供导杆131穿过的避让孔,两个端盖间的安装耳正对设置,并通过轴套311连接。
振动件33在振动空间内沿某一方向振动,振动件33振动的同时带动弹性件37振动并将产生的能量储存在弹性件37内,当壳体31抵接制动部40时,存储的能量释放至制动部40而产生振动波,振动部30从一侧抵接制动部40,故产生的振动也是单侧的,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也就是说,朝向某一方向的拉扯感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依赖于使用者的握持方式和感官体验。
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振动部30还包括第一联板34和第二联板35,第一联板34和第二联板35相对设置,并与壳体31固定连接,弹性件37为弹簧片,弹簧片一端连接第一联板34或第二联板35,弹簧片的另一端连接振动件33的端部。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振动件33的横截面大致呈平行四边形,定义其振动方向为左右方向,以及与位于纸面内左右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第一联板34设于上方,第二联板35设于下方,振动件33的左上端连接第二联板35,振动件33的右下端连接第一联板34。当振动件33振动时,其端部带动弹簧片振动,如此设置可更好地利用弹簧片的弹性,同等情况下增大振动件33和弹簧片的振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保护硬件并实现良好的振动效果,壳体31沿振动件33的振动方向的端部设有朝向制动部40的缓冲件39,缓冲件39为弹簧;或者,缓冲件39为橡胶;或者,缓冲件39为泡棉;或者,缓冲件39由弹簧、橡胶及泡棉中的至少两个串联或并联设置构成。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激励器100还包括复位件60,复位件60为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振动部30和安装件11的表面弹性连接。通过设置复位件60使得在制动阶段后,振动部30可以顺利复位,从而使驱动激励器100恢复第一状态。
当然,复位件60并不限于弹簧,亦可以是其他可使振动部30复位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制动部40为弹簧;或,制动部40为橡胶;或,制动部40为泡棉;亦或者,制动部40由弹簧、橡胶及泡棉中的至少两个串联或并联设置构成,即是说,弹簧、橡胶及泡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可以依次首尾相连地设置,以获得良好的制动效果,或并排地设置以制动振动部30,并保证结构稳定性。
制动部40也可以另设两个压板,弹簧、橡胶及泡棉并行地或串联地连接两个压板,其中一压板连接安装件11,另一压板用于抵接振动部30。如此使得制动部40的结构更为稳定可靠。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激励器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件11、两个制动部40及至少两个锁扣部50,导向结构13的两端连接两个安装件11;两个制动部40相对地设于两个安装件11;两个锁扣部50并行设于振动部30的两侧,一驱动件51连接一锁扣件53,每一锁扣件53设于振动部30和安装件11之间,以形成限位空间;其中,在第一状态时,振动部30限位于限位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两安装件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架17,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件11连接,以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定性。两个锁扣件53可同侧设置亦可以异侧设置,且两锁扣件53都是活动的,但在第二状态中,只有其中之一锁扣件53移动并脱离振动部30,例如,当右侧锁扣件53移动时,左侧锁扣件53固定不动,振动部30得以朝右运动;当左侧锁扣件53移动时,右侧锁扣件53固定不动,振动部30得以朝左运动,即,第二状态下,振动部30只可靠近其中之一制动部40,并且振动部30分别与两个制动部40配合而产生的异向性振动是相反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激励器100能够实现振动部30朝不同方向的运动,进而可呈现两种方向相反的异向性振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振动不同时存在。
可选地,导向结构13为导杆131,导杆131可设多个,锁扣部50也可设置多个,导杆131和锁扣部50绕振动部30的周向交叉间隔设置,并保证设于振动部30振动方向两侧的锁扣件53数量相同、位置对称,保证受力均匀,结构稳定。
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安装件11包括安装主体111和盖板113,安装主体111设有安装槽和设于安装槽的底壁的通过孔111a,导向结构13连接安装主体111;盖板113封堵安装槽的槽口,并与安装主体111可拆卸连接,制动部40通过通过孔111a与盖板113固定连接。盖板113与安装主体111螺栓连接,制动部40胶粘或螺栓连接于盖板113,振动部30与制动部40的相互作用将不可避免引起硬件的损耗,本实施例中,拆下盖板113即可实现制动部40的更护或设备的维护,方便快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激励器100,该驱动激励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在驱动激励器100的一些应用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柄、VR一体机等触觉设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激励器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件和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导向结构;
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振动部设有可振动的振动件;
制动部,所述制动部连接所述安装件,并朝向所述振动部设置;以及
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包括连接所述安装件的驱动件和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锁扣件;
所述驱动激励器具有所述锁扣件抵接所述振动部的第一状态和所述锁扣件脱离所述振动部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振动部朝向所述制动部移动,并与所述制动部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包括两个所述锁扣件,两个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振动部的两侧,以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驱动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锁扣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振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有转轴,所述锁扣件为锁杆,所述锁扣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锁扣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夹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导向结构并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安装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
所述锁扣部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限位件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振动部的缺口,所述锁扣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锁扣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缺口,所述锁扣件在所述缺口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旋转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件;
所述振动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导杆,所述壳体围成振动空间;
振动件,所述振动件可振动地设于所述振动空间内;及
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振动件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的两侧,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振动件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还包括第一联板和第二联板,所述第一联板和所述第二联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板或所述第二联板,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振动件的端部;
和/或,所述壳体沿所述振动件的振动方向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部的缓冲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激励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安装件的表面弹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为弹簧;
或,所述制动部为橡胶;
或,所述制动部为泡棉;
或,所述制动部由弹簧、橡胶及泡棉中的至少两个串联或并联设置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激励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两个所述制动部及两个所述锁扣部,所述导向结构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安装件;
两个所述制动部相对地设于两个所述安装件;
两个所述锁扣部并行设于所述振动部的两侧,一所述驱动件连接一所述锁扣件,每一所述锁扣件设于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安装件之间,以形成限位空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振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激励器。
CN202210612042.5A 2022-05-31 2022-05-31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827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042.5A CN114827849A (zh) 2022-05-31 2022-05-31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CT/CN2022/129993 WO2023231297A1 (zh) 2022-05-31 2022-11-04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042.5A CN114827849A (zh) 2022-05-31 2022-05-31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7849A true CN114827849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2042.5A Pending CN114827849A (zh) 2022-05-31 2022-05-31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7849A (zh)
WO (1) WO20232312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297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7016U (zh) * 2009-11-16 2010-09-0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101958629A (zh) * 2009-07-17 2011-01-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02233320A (zh) * 2010-04-28 2011-11-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CN202570578U (zh) * 2010-12-17 2012-12-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CN10520744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磁平衡导向线性振动马达
US20170070131A1 (en) * 2015-09-08 2017-03-09 Apple Inc. Linear Actua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208092660U (zh) * 2018-03-28 2018-11-13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觉反馈装置
CN208092657U (zh) * 2018-02-24 2018-11-13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觉反馈装置
CN111883903A (zh) * 2020-09-17 2020-11-03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US10851565B1 (en) * 2017-03-15 2020-12-01 Questek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Rotary lock actuator
CN213828758U (zh) * 2021-06-23 2021-07-30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874B (zh) * 2012-01-05 2013-02-27 王健 垂直线性振动电机
DK3035519T3 (en) * 2014-12-19 2018-06-06 Attocube Systems Ag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N111031451B (zh) * 2019-12-07 2022-04-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114827849A (zh) * 2022-05-31 2022-07-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15065915A (zh) * 2022-05-31 2022-09-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629A (zh) * 2009-07-17 2011-01-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201577016U (zh) * 2009-11-16 2010-09-0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102233320A (zh) * 2010-04-28 2011-11-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CN202570578U (zh) * 2010-12-17 2012-12-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US20170070131A1 (en) * 2015-09-08 2017-03-09 Apple Inc. Linear Actua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20744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磁平衡导向线性振动马达
US10851565B1 (en) * 2017-03-15 2020-12-01 Questek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Rotary lock actuator
CN208092657U (zh) * 2018-02-24 2018-11-13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觉反馈装置
CN208092660U (zh) * 2018-03-28 2018-11-13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觉反馈装置
CN111883903A (zh) * 2020-09-17 2020-11-03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CN213828758U (zh) * 2021-06-23 2021-07-30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297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297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31299A1 (zh)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US10843229B2 (en) Synchronized array of vibration actuators in an integrated module
EP3373113B1 (en) Pseudo force sensation generation device
JP4426969B2 (ja) 振動運動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駆動機構を備えた小型電気器具
CN114827849A (zh)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US20150081110A1 (en) Synchronized array of vibration actuators in a network topology
JP2006512117A (ja) 振動センサを備える玩具の建造セット
EP3476364A1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use in driver apparatus of electric cleaning appliance
DE102005060537A1 (de) Elektrischer Rasierapparat mit oszillierendem Scherkopf
KR20150082769A (ko) 진동 발생기
WO2023231298A1 (zh) 驱动激励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231296A1 (zh) 驱动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JP2007130582A (ja)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出力機器
US11707765B2 (en) Game controller with vibration accuators
JP4679902B2 (ja) 振動運動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駆動機構を備えた小型電気器具
US20170032631A1 (en) Complex mass trajectories for improved haptic effect
JP2007175491A (ja) 振動する毛剃りヘッドを備える電気剃刀装置
KR101821953B1 (ko) 관성형 가진기
JP6602650B2 (ja) 擬似力覚発生装置
JPH1119336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CN112018992A (zh) 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CN214228096U (zh) 线性振动马达以及电子设备
JP3993134B2 (ja) 振動発生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ゲーム用コントローラ
JPH11472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JP2021057993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触覚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