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3933A -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3933A
CN114823933A CN202210754770.XA CN202210754770A CN114823933A CN 114823933 A CN114823933 A CN 114823933A CN 202210754770 A CN202210754770 A CN 202210754770A CN 114823933 A CN114823933 A CN 114823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ed region
passivation layer
regio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d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47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超炎
陈德爽
任勇
何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1028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00399A1/zh
Priority to CN202210754770.XA priority patent/CN114823933A/zh
Priority to EP22765738.4A priority patent/EP432222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823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3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01L31/022441Electrod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ck-contact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6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 H01L31/068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back-junction, i.e. rearside emitter, solar cells, e.g. interdigitated base-emitter regions back-junctio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0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 H01L31/0200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00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01L31/02161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167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35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31/03527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7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 H01L31/0745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comprising a AIVBIV heterojunction, e.g. Si/Ge, SiGe/Si or Si/SiC solar cells
    • H01L31/0747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eterojunction type comprising a AIVBIV heterojunction, e.g. Si/Ge, SiGe/Si or Si/SiC solar cells comprising a heterojunction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aterials, e.g. 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6Particular post-treatment for the devices, e.g. annealing, impurity gettering,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recrystallisation
    • H01L31/1868Passi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中,且第一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一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并大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中,且第二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二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并大于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具有固定负电荷的第一钝化层,形成于第一掺杂区远离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具有固定正电荷的第二钝化层,形成于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能源和绿色环境成为全球发展的大方向,我国亟需使用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太阳能以其安全可靠、分布广泛及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全背接触(Back Contact,BC)太阳能电池相较于目前产业化主流的PERC晶硅太阳能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全背接触电池最大的特点是发射极和金属接触都处于电池的背面,正面没有金属电极的遮挡,因此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Jsc,同时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Rs从而提高填充因子FF,并且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不仅转换效率高,而且看上去更美观,深受欧洲屋顶市场的追捧,成为下一代技术革命研究的热点。
基于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XBC电池,PN结和电极均在背部,这会导致电池内部,尤其是在正面产生的光生载流子需要传输一整个硅片的厚度才能被分离收集起来,因此电池背面的钝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中的背面钝化层易导致转换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中,且第一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一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且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中,且第二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二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一钝化层,形成于第一掺杂区远离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第一钝化层具有固定负电荷;第二钝化层,至少形成于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第二钝化层具有固定正电荷。
进一步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具有凹槽,第一掺杂区形成于背面中与凹槽对应的区域,第二掺杂区形成于背面中位于凹槽两侧的区域,第一钝化层形成于凹槽中。
进一步地,第二钝化层中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第二钝化层中的另一部分形成于第一钝化层远离第一掺杂区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独立地选自1018~1020cm-3;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独立地选自1020~1022cm-3
进一步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为多晶硅掺杂结构,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隧穿氧化层,覆盖于多晶硅掺杂结构的远离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一侧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钝化层包括氧化铝层、氧化镓层、氧化铝与氮化硅的叠层以及氧化镓与氮化硅的叠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第二钝化层包括氮化硅层和/或氢化非晶硅层。
进一步地,半导体衬底为硅衬底,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二氧化硅层,二氧化硅层覆盖于背面,二氧化硅层中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掺杂区与第一钝化层之间,二氧化硅层中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掺杂区与第二钝化层之间。
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正表面场,形成于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半导体衬底为掺杂衬底,正表面场与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同,且正表面场的掺杂浓度大于掺杂衬底的掺杂浓度;或正面浮动结,形成于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半导体衬底为掺杂衬底,正面浮动结与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反,且正面浮动结的掺杂浓度大于掺杂衬底的掺杂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接触,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接触,其中,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在第一掺杂区远离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一钝化层,第一钝化层具有固定负电荷;至少在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二钝化层,第二钝化层具有固定正电荷。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沉积本征多晶硅材料,并分别对多晶硅材料进行N型离子扩散和P型离子扩散,以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或分别采用N型离子和P型离子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原位掺杂,以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其中,半导体衬底为多晶硅衬底。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隧穿氧化层,在形成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之后,隧穿氧化层中的一部分与第一钝化层位于第一掺杂区的两侧,隧穿氧化层中的另一部分与第二钝化层位于第二掺杂区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在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中,在背面中与凹槽对应的区域形成第一掺杂区,在背面中位于凹槽两侧的区域形成第二掺杂区。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覆盖二氧化硅层,以使二氧化硅层中的一部分覆盖凹槽的底面和内壁并与第一掺杂区接触,二氧化硅层中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掺杂区接触;在凹槽中形成第一钝化层;在第一钝化层和二氧化硅层表面覆盖第二钝化层。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的步骤包括:采用P型离子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以形成第一重掺杂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半导体衬底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一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且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第二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通过在上述第一掺杂区和上述第二掺杂区的基础上增加掺杂浓度更高的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能够增强器件的欧姆接触,降低串联电阻,减少载流子复合几率;同时,由于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具有固定负电荷的第一钝化层以及具有固定正电荷的第二钝化层,第一钝化层形成于第一掺杂区远离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第二钝化层至少形成于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从而实现了对P/N区的分区钝化,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了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半导体衬底;2、正表面场;3、减反膜;4、第一掺杂区;41、硼掺杂多晶硅;5、第一重掺杂区;6、第二掺杂区;61、磷掺杂多晶硅;7、第二重掺杂区;8、二氧化硅层;9、第一钝化层;10、第二钝化层;11、第二电极;12、第一电极;13、隧穿氧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全背接触电池最大的特点是发射极和金属接触都处于电池的背面,但也正是因为其PN结和电极均在背部,将会导致电池内部,尤其是在正面产生的光生载流子需要传输一整个硅片的厚度才能被分离收集起来,然而,目前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中的背面钝化层易导致转换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1、第一重掺杂区5、第二重掺杂区7、第一钝化层9、第二钝化层10,其中,半导体衬底1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掺杂区6;第一重掺杂区5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中,且第一重掺杂区5接触设置于第一掺杂区4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一重掺杂区5与第一掺杂区4均为P型掺杂,且第一重掺杂区5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4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7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中,且第二重掺杂区7接触设置于第二掺杂区6远离背面的一侧,第二重掺杂区7与第二掺杂区6均为N型掺杂,且第二重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6的掺杂浓度;第一钝化层9形成于第一掺杂区4远离第一重掺杂区5的一侧,第一钝化层9具有固定负电荷;第二钝化层10至少形成于第二掺杂区6远离第二重掺杂区7的一侧,第二钝化层10具有固定正电荷。
上述结构中,由于对应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掺杂区6分别接触设置了第一重掺杂区5和第二重掺杂区7,其第一重掺杂区5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4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6的掺杂浓度,这种设置增强了器件的欧姆接触,降低了器件中船串联电阻的阻值,进而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速率,能够提高短路电流,从而有利于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功率。
上述结构中,还由于设置了第一钝化层9和第二钝化层10,分别对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掺杂区6实现了分区钝化,其中,第一钝化层9中带有大量的负电荷,第二钝化层10中带有大量的正电荷,能够避免目前常规钝化方式中,带负电荷的氧化铝钝化层在N区形成一个反型层,不利于电子收集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速率,起到优异的场钝化效果,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转换效率。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述半导体衬底1的背面具有凹槽,第一掺杂区4形成于背面中与凹槽对应的区域,第二掺杂区6形成于背面中位于凹槽两侧的区域,第一钝化层9形成于凹槽中,优选凹槽深度为10μm ~100μm。由于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中的P区和N区呈叉指状间隔排列在电池内部,容易发生电池漏电的现象,本实施例中通过开设凹槽,将P区与N区利用高度差的形成物理隔离,从而避免漏电的产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半导体衬底1为硅衬底,由于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 PN 结的位置处于电池背面,而光生载流子主要是在电池的前表面产生,其需要穿过具有一定厚度的半导体衬底1到达背面发射极。为了减少期间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就需要衬底具有较长的少子扩散长度,因此制备高效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采用高质量的单晶硅片。
其中,该半导体衬底1的衬底硅片既可以是 P 型硅片,也可以是 N 型硅片。选用不同类型的衬底硅片后,其在电池的掺杂上会有所不同。如果选用 N 型硅片,则在电池背面一定区域硼掺杂形成 P+区,作为发射极。如果选用 P 型硅片,则电池背面一定区域进行磷掺杂形成 N+区,作为发射极,与硅片基底形成 PN 结。相对 P 型硅片,N 型硅片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衰、 弱光性能好等优点,但 P 型硅片在成本端具备优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钝化层10中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二掺杂区6远离第二重掺杂区7的一侧,第二钝化层10中的另一部分形成于第一钝化层9远离第一掺杂区4的一侧。其中,第二掺杂区6为N型掺杂,形成于第二掺杂区6远离第二重掺杂区7一侧的一部分第二钝化层10由于第二钝化层10具有较高固定正电荷密度,能够通过屏蔽N型掺杂区表面的少子电子而表现出显著的场效应钝化特性,形成于第一钝化层9远离第一掺杂区4的一侧的另一部分第二钝化层10,也由于在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钝化层10之间具有第一钝化层9,避免了带正电荷的第二钝化层10在P区形成一个反型层,不利于电子收集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速率,起到优异的场钝化效果,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转换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中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掺杂区6的掺杂浓度独自地选自1018 cm-3~1020cm-3,第一重掺杂区5和第二重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独立地选自1020 cm-3~1022cm-3。通过设置第一重掺杂区5的浓度高于第一掺杂区4,第二重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高于第二掺杂区6的浓度,增强了器件的欧姆接触,降低了器件中串联电阻的阻值,进而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速率,能够提高短路电流,从而有利于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掺杂区4和第二掺杂区6为多晶硅掺杂结构,该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隧穿氧化层13,该隧穿氧化层13覆盖于多晶硅掺杂结构的远离第一钝化层9和第二钝化层10的一侧表面,优选隧穿氧化层13的厚度为1nm ~2nm。上述多晶硅掺杂结构和隧穿氧化层13共同构成太阳能电池的背面钝化接触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太阳能电池具有更低的载流子复合率,更好的接触,从而获得更高的转化效率。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掺杂区4为硼掺杂多晶硅41,上述第二掺杂区6为磷掺杂多晶硅61,如图2所示。
其中,隧穿氧化层13可以为氧化硅层,其可以使多数载流子隧穿进入多晶硅掺杂结构同时阻挡少数载流子复合,超薄氧化硅和重掺杂区良好的钝化效果使得硅片表面能带产生弯曲,从而形成场钝化效果,电子隧穿的几率大幅增加,接触电阻下降,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电池转化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钝化层9包括氧化铝层、氧化镓层、氧化铝与氧化硅的叠层以及氧化镓与氮化硅的叠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钝化层10包括氮化硅层和/或氢化非晶硅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二氧化硅层8,二氧化硅层8覆盖于背面,二氧化硅层8中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掺杂区4与第一钝化层9之间,二氧化硅层8中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掺杂区6与第二钝化层10之间,优选二氧化硅层8的厚度为2nm ~10nm。通过在第一掺杂区4与第一钝化层9以及第二掺杂区6与第二钝化层10之间引入设置二氧化硅层8,由于钝化层中具有一定含量的氢,其中氧化铝层的含氢量约在2%~4%,当钝化层的钝化性在退火过程中被激活时,硅表面的结晶性发生变化,由微晶非晶混合转变为多晶,同时,钝化层中的氢离子将扩散到界面,该二氧化硅层8能够有效阻止过量的氢离子渗透到半导体硅衬底中,从而避免引发较为严重的光热致衰减LeTTD效应。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正表面场2,该正表面场2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的正面,该半导体衬底1为掺杂衬底,正表面场2与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同。
其中,上述正表面场2的掺杂浓度大于半导体衬底1的掺杂浓度,利用正表面场2与半导体衬底1的高低浓度差,可以有利于载流子向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移动并在背面进行收集。
在另一些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正面浮动结(图中未示出),该正面浮动结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的正面,该半导体衬底1为掺杂衬底,正面浮动结与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反。
其中,上述正面浮动结的掺杂浓度大于半导体衬底1的掺杂浓度,利用正面浮动结与半导体衬底1的高低浓度差,起到辅助分离载流子的功能,从而增强载流子收集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减反膜3,该减反膜3设置于正表面场2或正面浮动结远离半导体衬底1的一侧,即设置于半导体衬底1的正面,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减反膜3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片的反射率,使更多的光被硅基体所吸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半导体衬底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1,第一电极12与第一掺杂区4接触,第二电极11与第二掺杂区6接触。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一电极12顺序贯穿第二钝化层10、第一钝化层9以及二氧化硅层8至第一掺杂区4,上述第二电极11顺序贯穿第二钝化层10和二氧化硅层8至第二掺杂区6。
为了形成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接触,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远离背面的一侧接触,其中,第一重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第二重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在第一掺杂区远离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一钝化层,第一钝化层具有固定负电荷;至少在第二掺杂区远离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二钝化层,第二钝化层具有固定正电荷。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述半导体衬底为硅衬底,对上述硅衬底的硅片表面进行制绒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减少硅片表面复合中心,同时在硅片表面形成绒面,该绒面可以增加太阳光的吸收减少反射,从而提高短路电流,有利于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其中,上述半导体硅衬底可以为N型硅衬底,也可以为P型硅衬底。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半导体衬底的电阻率为0.3Ω·cm ~3Ω·c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半导体衬底的厚度为150μm ~180μ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硅衬底进行背抛光工艺,硅片背抛光后,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光的背面反射率增加,透射损失减小,从而增加了输出电流。同时由于抛光后背面的比表面积较少,使得背表面复合速率减小,硅片少子寿命显著提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沉积本征多晶硅材料,并分别对多晶硅材料进行N型离子扩散和P型离子扩散,以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或分别采用N型离子和P型离子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原位掺杂,以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其中,半导体衬底为多晶硅衬底。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形成掺硼的第一掺杂区和掺磷的第二掺杂区,且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为交叉排列在半导体衬底背面区域,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有效掺杂浓度为1018 cm-3~1020cm-3 ,相应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宽度为400μm ~2000μm,在该实施例中,能有效降低载流子扩散过程中的复合损失,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其中,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掺杂厚度均为60nm~200nm,且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均可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等方式形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采用丝网印刷+热推进的方式形成。即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在第一掺杂区印刷含硼浆料,在第二掺杂区印刷含磷浆料,随后在高温条件下,里面的硼原子和磷原子推进至半导体硅衬底中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采用掩膜板+两次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即用掩膜板遮住不需要的区域,用离子腔将相应的硼原子和磷原子注入半导体硅衬底中,随后进行高温推进过程形成相应的第一掺杂和第二掺杂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采用热扩散的方式形成。其中,形成第一掺杂区用到的气体为三溴化硼或者三氯化硼,形成第二掺杂区用到的气体为三氯氧磷。进一步可选地,在进行热扩散的过程中,采用两次掩膜+清洗的过程。即形成第一掺杂区时,用掩膜遮住第二掺杂区区域,随后通入三溴化硼或三氯化硼进行热扩散,扩散温度为900℃~1100℃,最后进行掩膜的清洗。形成第二掺杂区时,用掩膜遮住第一掺杂区区域,随后通入三氯氧磷进行热扩散,扩散温度为700℃~900℃,最后进行掩膜的清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该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隧穿氧化层,在形成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之后,隧穿氧化层中的一部分与第一钝化层位于第一掺杂区的两侧,隧穿氧化层中的另一部分与第二钝化层位于第二掺杂区的两侧。
其中,该隧穿氧化层可以与上述多晶硅衬底共同构成太阳能电池的背面钝化接触结构,形成背面全区域钝化,进一步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隧穿氧化层为二氧化硅结构,其厚度为1cm~2cm。
其中,可以采用热氧化、臭氧氧化、湿法氧化、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等方式形成上述隧穿氧化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在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中,在背面中与凹槽对应的区域形成第一掺杂区,在背面中位于凹槽两侧的区域形成第二掺杂区。
其中,由于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呈交叉排列,为了避免电池漏电,可以采用激光开槽形成凹槽,进而在凹槽中形成第一掺杂区,以使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且采用凹槽隔离的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之间的空隙区域较小,能够使得表面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从而避免少数载流子的复合,太宽可能会导致背接触电池的有 效面积被浪费,有效载流子也难以被收集,从而降低电池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凹槽的开槽深度为10μm ~100μ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覆盖二氧化硅层,以使二氧化硅层中的一部分覆盖凹槽的底面和内壁并与第一掺杂区接触,二氧化硅层中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掺杂区接触;在凹槽中形成第一钝化层;在第一钝化层和二氧化硅层表面覆盖第二钝化层。
其中,上述二氧化硅层可以采用热氧化、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的方式形成,可选地,该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2 nm ~10nm。
上述二氧化硅层中的硅氧四面体结构和半导体硅衬底中的硅的匹配性较好,能提供优异的钝化和保护作用,且该氧化层厚度较薄,可阻止后续沉积过程中过多的氢离子渗透到半导体硅衬底中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光热致衰减LeTID效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钝化层时,利用掩膜板遮挡第二掺杂区,使掩膜板的镂空区域与第一掺杂区重合,随后在镂空区域沉积与第一掺杂区对应的钝化膜,以形成第一钝化层。
其中,上述第一钝化层为带负电的钝化层,该第一钝化层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镓、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镓+氮化硅等单层或多层堆叠结构。
在一些可是实施的方式中,形成第二钝化层时,利用掩模板遮挡第一掺杂区,使其镂空区域与第二掺杂区重合,随后在镂空区域沉积于第二掺杂区对应的钝化膜,以形成第二钝化层。
其中,上述第二钝化层为带正电的钝化层,该第二钝化层可以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氢化非晶硅等单层或多层堆叠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厚度均为60nm~200n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的步骤包括:采用P型离子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以形成第一重掺杂区,优选采用355nm的皮秒级激光,脉冲宽度为10~20ps,工作频率为10~80MHz;采用N型离子对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以形成第二重掺杂区,优选采用532nm的纳秒级激光,脉冲宽度为6~20ns,频率50~200KHz。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利用SE激光进行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重掺,掺杂浓度为1020-1022cm-3,该步骤将PERC中较为成熟的SE技术引入到背接触电池中,形成重掺区域,增强欧姆接触,降低串联电阻,减少载流子复合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掺杂区中的硼发射极和第二掺杂区中的磷发射极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采用不同的激光进行掺杂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其中,磷发射极一般采用纳秒级别的532绿光,硼发射极表面浓度低,结比较深,且硼在硼硅玻璃中的溶解度大于硅,所以需要更大的激光能量才能使硼向硅片进行扩散,但纳秒级激光能量过大时会造成硅片损伤,因此需要选用皮秒级激光进行硼掺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的步骤之后,上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形成正表面场或正面浮动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半导体衬底为P型掺杂时,正表面场即为硼掺杂形成的P+型区域,当半导体衬底为N型掺杂时,正表面场即为磷掺杂的N+型区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半导体衬底为P型掺杂时,正面浮动结即为磷掺杂形成的N型区域,当半导体衬底为N型掺杂时,正面浮动结即为硼掺杂的P型区域。
另外,还可以采用丝网印刷+热推进、离子注入以及扩散等方式形成上述正表面场或正面浮动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上述正表面场或正面浮动结之后,在正表面场或正面浮动结远离半导体衬底的一侧形成减反膜,该减反膜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片的反射率,使更多的光被半导体硅衬底所吸收,减少能量的浪费,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其中,上述减反膜可以包括氟化镁,氮化硅,氧化硅等具有减反功能的材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减反膜的厚度为60~150n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减反膜的折射率为1.8~2.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包括背面金属化,即在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远离半导体硅衬底的一侧分别印刷同种或不同种浆料,以形成背面金属电极。
其中,可以采用激光转印、丝网印刷、电镀等方式形成金属电极,且上述浆料可以包括银浆、穿透型铝浆或银铝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上述太阳能电池结构之后,该制作方法还包括烧结,以形成最终太阳能电池结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P型半导体硅衬底进行制绒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其中,该P型半导体硅衬底的电阻率为0.8 Ω·cm,厚度为160μm;
S2:在P型半导体硅衬底的背面刻蚀形成凹槽P区域以及凹槽之外的N区域,该凹槽的深度为20μm,采用丝网印刷+热推进的方式在P区域印刷含硼浆料,并在高温推进下,将硼远离推进P型硅衬底中形成P区,在N区域印刷含磷浆料,并在高温推进下,将磷原子推进P型硅衬底中形成N区,其中,P区和N区的有效掺杂浓度均为1019cm-3,且P区宽度为600μm,n区的宽度为1000μm;
S3:选用355nm的皮秒级激光,脉冲宽度10-20ps,频率10-80MHz对P区进行掺杂,掺杂浓度为1021cm-3,形成重掺杂P+区;选用532nm的纳秒级激光,脉冲宽度6-20ns,频率50-200KHz对N区进行掺杂,掺杂浓度为1021cm-3,形成重掺杂N+区;
S4:在P型半导体硅衬底的正面通入三氯化硼和氧气,在1050℃的高温条件下,采用热扩散的方式推进形成正表面场(Front Surface Field,FSF),正表面场的掺杂浓度大于半导体硅衬底的掺杂浓度;
S5: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的方式沉积一层5nm的二氧化硅层;
S6:利用掩膜板遮住N区,使其镂空区域与P区重合,随后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的方式沉积氧化铝+氮化硅钝化层。氧化铝的厚度为10nm,氮化硅的厚度为80nm;
S7:利用掩膜板遮住P区,使其镂空区域与N区重合,随后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的方式沉积氮化硅钝化层。氮化硅的厚度为100nm;
S8: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的方式沉积氮化硅减反膜,厚度为80nm,折射率为2.3;
S9:在P型半导体硅衬底的背面N区和P区均印刷银浆,形成N区电极和P区电极;
S10:烧结。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步骤S4,即没有正表面场。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步骤S5,即背面没有二氧化硅层。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步骤S3,即背面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上不存在重掺区域。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步骤S6和S7,即背面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不采用分区钝化。而是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半导体硅衬底背面一整面顺序沉积氧化铝和氮化硅钝化膜,氧化铝厚度为10nm,氮化硅厚度为80nm,进行了全局统一的沉积。
对上述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 4中的太阳能电池结构进行性能测试,得到如表1所示的电性能数据。
表1
Figure 495602DEST_PATH_IMAGE001
上表中,Uov为开路电压,Isc为短路电流,FF为填充因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电性能数据中实施例1相比于对比例1、对比例3以及对比例4有不同程度的效率优势,表明正表面场FSF、重掺杂和分区钝化在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方面有优势。
进一步对上述实施例1与对比例2中的太阳能电池结构进行性能测试,得到如表2所示的光热致衰减LeTID数据(2.5kwh)。
表2
Figure 989906DEST_PATH_IMAGE002
上表中,NCell为转换效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相比于对比例2功率下降较少,表明二氧化硅层对LeTID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基础上增加掺杂浓度更高的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能够增强器件的欧姆接触,降低串联电阻,减少载流子复合几率;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结构中具有固定负电荷的第一钝化层以及具有固定正电荷的第二钝化层,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的分区钝化,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结构的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
第一重掺杂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所述第一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掺杂区远离所述背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且所述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第二重掺杂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所述第二重掺杂区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二掺杂区远离所述背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第一钝化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掺杂区远离所述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固定负电荷;
第二钝化层,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二掺杂区远离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钝化层具有固定正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掺杂区形成于所述背面中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掺杂区形成于所述背面中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区域,所述第一钝化层形成于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掺杂区远离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一钝化层远离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独立地选自1018~1020cm-3
所述第一重掺杂区和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独立地选自1020~1022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为多晶硅掺杂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
隧穿氧化层,覆盖于所述多晶硅掺杂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的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氧化铝层、氧化镓层、氧化铝与氮化硅的叠层以及氧化镓与氮化硅的叠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钝化层包括氮化硅层和/或氢化非晶硅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为硅衬底,所述太阳能电池结构还包括:
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层覆盖于所述背面,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第一钝化层之间,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与所述第二钝化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表面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所述半导体衬底为掺杂衬底,所述正表面场与所述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同,且所述正表面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掺杂衬底的掺杂浓度;或
正面浮动结,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所述半导体衬底为掺杂衬底,所述正面浮动结与所述掺杂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反,且所述正面浮动结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掺杂衬底的掺杂浓度。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第一掺杂区和第二掺杂区;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一重掺杂区,所述第一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区远离所述背面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二掺杂区远离所述背面的一侧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区均为P型掺杂,所述第二重掺杂区与所述第二掺杂区均为N型掺杂,且所述第一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在所述第一掺杂区远离所述第一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固定负电荷;
至少在所述第二掺杂区远离所述第二重掺杂区的一侧形成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具有固定正电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沉积本征多晶硅材料,并分别对所述多晶硅材料进行N型离子扩散和P型离子扩散,以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或
分别采用N型离子和P型离子对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原位掺杂,以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其中,所述半导体衬底为多晶硅衬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形成隧穿氧化层,
在形成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步骤之后,所述隧穿氧化层中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两侧,所述隧穿氧化层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
在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步骤中,在所述背面中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在所述背面中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掺杂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覆盖二氧化硅层,以使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一部分覆盖所述凹槽的底面和内壁并与所述第一掺杂区接触,所述二氧化硅层中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掺杂区接触;
在所述凹槽中形成所述第一钝化层;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二氧化硅层表面覆盖所述第二钝化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重掺杂区和所述第一重掺杂区的步骤包括:
采用P型离子对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以形成所述第一重掺杂区;
采用N型离子对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进行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以形成所述第二重掺杂区。
CN202210754770.XA 2022-06-30 2022-06-30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823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2807 WO2024000399A1 (zh) 2022-06-30 2022-06-30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2210754770.XA CN11482393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EP22765738.4A EP4322227A1 (en) 2022-06-30 2022-06-30 Solar cell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4770.XA CN11482393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3933A true CN114823933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4770.XA Pending CN11482393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22227A1 (zh)
CN (1) CN114823933A (zh)
WO (1) WO20240003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8057A (zh) * 2022-11-16 2022-12-20 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钝化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基于激光扩散的制备方法
CN117497626A (zh) * 2023-12-14 2024-02-0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7892B (zh) * 2024-01-26 2024-04-30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770A (zh) * 2012-12-21 2013-04-10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背钝化的ibc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201432926A (zh) * 2013-02-08 2014-08-16 Motech Ind Inc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CN105185858A (zh) * 2015-08-06 2015-12-23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型硅衬底的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4412A (zh) * 2015-09-07 2016-01-1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n型晶硅电池硼发射极的钝化方法
CN206148439U (zh) * 2016-10-26 2017-05-03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层结构及背表面钝化结构的太阳能电池
CN206179875U (zh) * 2016-10-28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CN109244182A (zh) * 2018-09-03 2019-01-18 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硅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94553A (zh) * 2019-04-30 2019-07-09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介电钝化膜perc太阳电池及制作工艺
CN110459615A (zh) * 2019-08-19 2019-11-15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介电钝化层结构太阳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13284961A (zh) * 2021-07-22 2021-08-20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钝化接触结构、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CN113299771A (zh) * 2021-06-04 2021-08-24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性接触区域掩埋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接触结构
CN113345970A (zh) * 2021-06-04 2021-09-03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型背接触式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组件
CN215834539U (zh) * 2021-05-26 2022-02-15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
WO2022069068A1 (en) * 2021-06-04 2022-04-07 Solarlab Aiko Europe Gmbh Back contact structure and selective contact region burie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02282B1 (ko) * 2008-12-15 2010-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952417A (zh) * 2020-08-24 2020-11-17 晶科绿能(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0105A (zh) * 2020-11-10 2021-03-16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20132245A1 (de) * 2020-12-04 2022-06-09 EnPV GmbH Rückseitenkontaktierte Solarzelle und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CN216311798U (zh) * 2021-10-11 2022-04-15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770A (zh) * 2012-12-21 2013-04-10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背钝化的ibc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201432926A (zh) * 2013-02-08 2014-08-16 Motech Ind Inc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CN105185858A (zh) * 2015-08-06 2015-12-23 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型硅衬底的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4412A (zh) * 2015-09-07 2016-01-1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n型晶硅电池硼发射极的钝化方法
CN206148439U (zh) * 2016-10-26 2017-05-03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层结构及背表面钝化结构的太阳能电池
CN206179875U (zh) * 2016-10-28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CN109244182A (zh) * 2018-09-03 2019-01-18 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硅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94553A (zh) * 2019-04-30 2019-07-09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介电钝化膜perc太阳电池及制作工艺
CN110459615A (zh) * 2019-08-19 2019-11-15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介电钝化层结构太阳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215834539U (zh) * 2021-05-26 2022-02-15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
CN113299771A (zh) * 2021-06-04 2021-08-24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性接触区域掩埋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背面接触结构
CN113345970A (zh) * 2021-06-04 2021-09-03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型背接触式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组件
WO2022069068A1 (en) * 2021-06-04 2022-04-07 Solarlab Aiko Europe Gmbh Back contact structure and selective contact region burie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3284961A (zh) * 2021-07-22 2021-08-20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钝化接触结构、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8057A (zh) * 2022-11-16 2022-12-20 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钝化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基于激光扩散的制备方法
CN117497626A (zh) * 2023-12-14 2024-02-0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7497626B (zh) * 2023-12-14 2024-04-2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0399A1 (zh) 2024-01-04
EP4322227A1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3274B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921625B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KR101627217B1 (ko)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916814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ar cell
CN216488083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
EP4320644A2 (en) Passivated contact structure an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ell assembly,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CN114823933A (zh)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66376B (zh) 一种p型背接触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17894A2 (en) Doped region structure an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ell assembly,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EP4099407B1 (en) Back contact structure and selective contact region burie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EP4099401B1 (en) Back contact structure and selective contact region buried solar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4038921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2420855A (zh) 一种基于p型硅片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83298A (zh) 一种N型晶体硅TOPCon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53785U (zh) 一种单面钝化接触的太阳能电池
US20230361227A1 (en) Laminated passivation structure of solar ce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JP7427833B1 (ja) 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
CN117457797A (zh) TOPCon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000198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6469948A (zh) 一种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36715A1 (en) Laminated passivation structure of solar ce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40353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6401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937103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面结构及n-tbc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CN114093980B (zh) 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