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9875U -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9875U
CN206179875U CN201621186924.6U CN201621186924U CN206179875U CN 206179875 U CN206179875 U CN 206179875U CN 201621186924 U CN201621186924 U CN 201621186924U CN 206179875 U CN206179875 U CN 20617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ily doped
doped regions
passivation layer
silicon chip
typ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6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辉
董鹏
张玉明
张晨旭
屈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186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98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IBC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背电极的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该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N型硅片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更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BC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背电极的IBC太阳能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备受青睐的可再生绿色能源,而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IBC太阳能电池结构是其中一种性能优越的电池结构。
现有技术中IBC太阳能电池通常采用N型硅作为衬底材料,为了进一步减小衬底中光生载流子的漂移距离,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现有技术中大多在硅片背面掺杂形成指状交叉的N+重掺杂区和P+重掺杂区。可是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以及指状电极结构串联电阻的影响,指状交叉结构对于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存在一定限度。此外,常规采用的各种外延沉积技术形成的钝化层,其结构致密性较差,使得载流子在硅片表面存在较大的表面复合,从而想要更进一步提高光电转化率,现有技术中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IBC太阳能电池,进一步提高IBC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P+重掺杂区、N+重掺杂区、第一钝化层、第二钝化层,P+重掺杂区和N+重掺杂区交替布置在型硅片的背面,并且重掺杂区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内侧与N+重掺杂区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与N+重掺杂区通过N型硅片隔开;P+重掺杂区和N+重掺杂区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及第二钝化层;第一钝化层为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层,第二钝化层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之间的凹槽中。
具体的第一钝化层是通过干氧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层,考虑到表面掺杂剂扩散之后的热氧化会使重掺杂区减薄,因此第一钝化层的厚度可以优选为5nm至10nm,第二钝化层是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该层的厚度可以为100nm至200nm。
第一钝化层厚度最好为6nm。
具体地,相邻N+重掺杂区中间的凹槽可以通过湿法腐蚀工艺或干法工艺来形成,凹槽深度可以优选为5μm至30μm。在硅片上形成凹槽之后,再进行硼扩散以在凹槽中形成P+重掺杂区。
凹槽深度最好为15μm。
P+重掺杂区和N+重掺杂区穿过第一钝化层、第二钝化层引出电极A、电极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钝化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由于P+重掺杂区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实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这些附图所直接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IBC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2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3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4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和第一钝化层31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厚度为5nm,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钝化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5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和第一钝化层31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厚度为7nm,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钝化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6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和第一钝化层31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0nm,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钝化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7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和第一钝化层31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厚度为6nm;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热氧化获得的二氧化硅钝化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第一钝化层设计为最优设计钝化效果最好。
实施例8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厚度为100nm;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9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厚度为150nm;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10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厚度为200nm;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11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凹槽深度为5μm;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12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凹槽深度为15μm;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13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凹槽深度为30μm;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实施例14如图1中所示,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P+重掺杂区21分布位置靠近N型硅片10内侧与N+重掺杂区22形成凹槽,凹槽深度为15μm;P+重掺杂区21与N+重掺杂区22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其中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厚度为6nm;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通过PECVD获得的氮化硅层,厚度为200nm;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由于P+重掺杂区21形成在凹入硅片内的凹槽中,因此显著减小了N型硅片10中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距离,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到达电极,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Claims (8)

1.一种IBC太阳能电池,包括N型硅片(10)、P+重掺杂区(21)、N+重掺杂区(22)、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其特征在于: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交替布置在N型硅片(10)的背面并且通过N型硅片(10)隔开;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钝化层(31)及第二钝化层(32);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钝化层(32)为氮化硅层;所述P+重掺杂区(21)形成在相邻N+重掺杂区(22)之间的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31)为热氧化二氧化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P+重掺杂区(21)和N+重掺杂区(22)穿过第一钝化层(31)、第二钝化层(32)引出电极A(41)、电极B(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钝化层(31)厚度为5nm至1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钝化层(31)厚度为6n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钝化层(32)厚度为100nm至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凹槽深度为5μm至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B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钝化层(31)厚度为6nm,第二钝化层(32)厚度为200nm,凹槽深度为15μm。
CN201621186924.6U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6924.6U CN206179875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6924.6U CN206179875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9875U true CN206179875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692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9875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98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6569A (zh) * 2020-02-17 2020-06-12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perc背钝化效果的电池制作方法
CN114823933A (zh) * 2022-06-30 2022-07-2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6569A (zh) * 2020-02-17 2020-06-12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perc背钝化效果的电池制作方法
CN111276569B (zh) * 2020-02-17 2022-10-11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perc背钝化效果的电池制作方法
CN114823933A (zh) * 2022-06-30 2022-07-2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75368B1 (ja)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0828583B (zh) 正面局域钝化接触的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9104161U (zh) 一种选择性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
CN105185866A (zh) 一种高效钝化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7887478B (zh) 一种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87105A (zh) 一种制备立体结构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4218123A (zh) 基于离子注入工艺的n型IBC硅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
CN104269457A (zh) 基于离子注入工艺的n型IBC硅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
CN110061072A (zh) 一种tbc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1371A (zh) 一种太阳能薄膜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11207A1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7241A (zh) 一种钝化接触的太阳能电池
CN107104165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硅倒金字塔阵列肖特基光伏电池制造方法
CN206179875U (zh)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
CN103594530A (zh) 正面热氧化、选择性发射结与背钝化结合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6597604U (zh) 一种钝化接触的太阳能电池
CN204315587U (zh) 基于GaN纳米线阵列的太阳能电池
CN114725225A (zh) 一种高效p型ib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3013281U (zh) 碳化硅横向肖特基结型微型核电池
CN205723556U (zh) 一种n型ibc太阳能电池结构
CN103165721B (zh) 一种并联双结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
CN103035771B (zh) N型mwt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213519990U (zh) 太阳能电池
CN102522453B (zh) 一种场效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2709377B (zh) 一种新结构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