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6208A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6208A CN114816208A CN202210308200.8A CN202210308200A CN114816208A CN 114816208 A CN114816208 A CN 114816208A CN 202210308200 A CN202210308200 A CN 202210308200A CN 114816208 A CN114816208 A CN 114816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erminal
- touch operation
- target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601)终端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S602,S603,S604)当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该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其中,该目标界面为该目标应用所呈现的任一覆盖第一预设区域的界面,该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780082151.8,原申请日是2017年11月07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普遍采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装置,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输入和操作效率。一般,触摸屏的触摸灵敏度、不同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等参数在触摸屏(或终端)出厂时就已经设置完成。
但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的不同触摸区域,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灵敏度等参数的响应需求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在复制网页中的文字信息时更多需要精细化的操作,而在控制游戏中的角色跑动时却需要更加快速的控制体验。显然,出厂时设置好的固定参数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触摸需求,降低了终端的输入和输出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可实现对触摸屏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控制,提高终端的输入和输出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包括:终端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当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即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所呈现的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使得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实现与第二触摸操作相关的应用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向触摸屏输入的是第一触摸操作,但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映射关系,终端上运行的目标应用最终向用户响应的是第二触摸操作,从而实现对触摸屏的精细化、定制化触摸控制,提高终端的输入输出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当终端在上述目标界面中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终端可查找用户预先设置的与该目标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包括上述第一预设区域);那么,当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落入第一预设区域时,终端可进一步获取为第一预设区域预设的触摸映射规则;并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可选的,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该终端修改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将修改后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后续目标应用可根据修改后的触摸点的坐标值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触摸映射规则包括坐标映射参数;其中,该终端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该终端按照该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得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这样,用户在预设区域中通过较小幅度的操作便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操作效果,或者,用户在预设区域中通过较大幅度的操作便可以实现较小幅度的操作效果,实现了预设区域内触摸灵敏度的定制化效果。
例如,终端按照该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包括: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乘以该坐标映射参数,其中,该坐标映射参数大于1,或小于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该终端修改第一触摸操作所作用的触摸点的坐标值之后,还包括:若修改后的坐标值超出为第一触摸操作预设的操控边界,则该终端将该操控边界上距离该修改后的坐标值最近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从而避免因修改后的坐标超出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操控区域而导致应用无法正确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终端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映射为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并将第二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也就是说,在向目标应用上报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之前,便可根据触摸映射规则修改成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上报至目标应用,那么,目标应用可按照第二触摸事件呈现出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响应效果,实现预设区域内触摸操作自定义的个性化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该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终端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以使得该目标应用指示该终端根据该触摸事件确定出第一触摸操作;该终端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确定出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指示该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也就是说,终端可按照正常流程向目标应用上报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当目标应用根据第一触摸事件确定出用户执行的具体操作(即第一触摸操作)后,可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调用与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函数实现第二触摸操作相应的应用功能。
例如,上述触摸映射规则可用于指示将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或者,用于指示将长按操作映射为连续单击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第一输入,终端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响应于用户的第二输入,终端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该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该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这样,后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具体触摸操作时,终端可查找到对应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响应该触摸操作,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获得定制的触控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包括:终端接收用户通过预设的区域模板在该设置界面上绘制的目标触摸区域;或者,终端接收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标记的K个边界点,该K个边界点按照指定顺序连线后形成该目标触摸区域,K>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该坐标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点坐标值的映射规则;和/或,终端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事件映射参数,该事件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事件的映射规则。
也就是说,用户可对终端的触摸屏进行逻辑区域的划分,可得到用户自定义的触摸区域,并且,用户可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设置符合当前应用场景以及自身操作习惯的触摸映射规则,以便后续用户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获得定制的触控感受,实现了对终端触摸屏的精细化、个性化的控制,从而提高终端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输入和输出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该终端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之后,还包括:该终端向用户提示在当前的坐标映射参数下,该终端响应该目标触摸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的触摸效果,使得用户可以对当前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得到快速认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该终端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之后,还包括:该终端接收用户为该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该生效对象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至少一个显示界面。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触摸控制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触控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接收用户为该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之后,还包括:终端将该目标触摸区域、该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及该生效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以便后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时,能够查找到对应的关联关系响应该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包括:终端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半透明设置界面,从而直观的为用户提供针对当前目标应用的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通过总线相连的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设备,其中,该输入设备,用于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并发送给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并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其中,该目标界面为该目标应用所呈现的任一覆盖第一预设区域的界面,该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当该输入设备在该目标界面中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该处理器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该处理器查找与该目标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该至少一个预设区包括第一预设区域;当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落入第一预设区域时,该处理器获取为第一预设区域预设的触摸映射规则;并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该处理器修改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将修改后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触摸映射规则包括坐标映射参数;其中,该处理器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该处理器按照该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得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按照该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具体包括:该处理器将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乘以该坐标映射参数;该坐标映射参数大于1,或小于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修改后的坐标值超出为第一触摸操作预设的操控边界,并将该操控边界上距离该修改后的坐标值最近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该处理器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映射为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并将第二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该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该处理器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以使得该目标应用指示该终端根据该触摸事件确定出第一触摸操作;该处理器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确定出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指示该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通过总线相连的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以及输入设备,其中,该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该显示器,用于响应于第一输入,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该处理器,用于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该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该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预设的区域模板在该设置界面上绘制的目标触摸区域;或者,接收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标记的K个边界点,该K个边界点按照指定顺序连线后形成该目标触摸区域,K>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该坐标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点坐标值的映射规则;和/或,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事件映射参数,该事件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事件的映射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显示器,还用于向用户提示在当前的坐标映射参数下,上述终端响应该目标触摸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的触摸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为该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该生效对象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至少一个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器,还用于将该目标触摸区域、该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及该生效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至该存储器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显示器,具体用于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半透明设置界面。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单元,用于当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其中,该目标界面为该目标应用所呈现的任一覆盖第一预设区域的界面,该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映射单元具体用于:当终端在该目标界面中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查找与该目标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该至少一个预设区包括第一预设区域;当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落入第一预设区域时,获取为第一预设区域预设的触摸映射规则;按照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映射单元具体用于:该终端修改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将修改后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触摸映射规则包括坐标映射参数;其中,该映射单元,具体用于:按照该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得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映射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乘以该坐标映射参数;该坐标映射参数大于1,或小于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映射单元,还用于:若修改后的坐标值超出为第一触摸操作预设的操控边界,则将该操控边界上距离该修改后的坐标值最近的坐标值,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映射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映射为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并将第二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映射单元,具体用于:将用户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触摸事件上报给该目标应用,以使得该目标应用指示该终端根据该触摸事件确定出第一触摸操作;该终端根据该触摸映射规则将确定出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指示该目标应用响应第二触摸操作。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该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该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预设的区域模板在该设置界面上绘制的目标触摸区域;或者,接收用户在该设置界面上标记的K个边界点,该K个边界点按照指定顺序连线后形成该目标触摸区域,K>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该坐标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点坐标值的映射规则;和/或,接收用户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事件映射参数,该事件映射参数用于指示该终端响应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事件的映射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显示单元,还用于向用户提示在当前的坐标映射参数下,该终端响应该目标触摸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的触摸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为该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该生效对象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至少一个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终端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将该目标触摸区域、该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及该生效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显示单元具体用于: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半透明设置界面。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终端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摸控制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摸控制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摸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内各部件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部件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本申请的实施例类似,即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另外,第三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卓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卓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八;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九;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三;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四;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五;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六;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七;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八;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具有触摸屏的任意终端上,当然,在以下实施例中,对该终端的具体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100。下面以手机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示手机100仅是上述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手机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
如图1所示,手机1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2、存储器103、触摸屏104、蓝牙装置1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6、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装置107、定位装置108、音频电路109、外设接口110以及电源系统111等部件。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1中未示出)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101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手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举例来说,处理器101可以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麒麟960芯片。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01还可以包括指纹验证芯片,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验证。
射频电路102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射频电路102可以将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102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3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机100时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1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domaccess 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各种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操作系统,谷歌公司所开发的操作系统等。上述存储器103可以是独立的,通过上述通信总线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
触摸屏104具体可以包括触控板104-1和显示器104-2。
其中,触控板104-1可采集手机100的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控板104-1上或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101)。其中,用户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触摸操作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悬浮触控可以是指,用户无需为了选择、移动或拖动目标(例如图标等)而直接接触触控板,而只需用户位于终端附近以便执行所想要的功能。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来实现触控板104-1。
显示器(也可称为显示屏)104-2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104-2。触控板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器104-2之上,当触控板10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1以确定触摸操作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可以根据触摸操作的类型在显示器104-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对触摸屏104上不同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进行设置,例如,如图2中的(a)所示,在运行应用A时可设置位于触摸屏104中心的矩形触摸区域21a的触摸灵敏度为其他区域的两倍,或者,如图2中的(b)所示,在运行应用B时可自定义触摸区域22b中触摸动作(例如单击、长按等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
这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通过对触摸屏104进行逻辑区域的划分,可得到用户自定义的触摸区域,并且,用户可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设置符合当前应用场景以及自身操作习惯的触摸映射规则,以便后续用户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获得定制的触控感受,实现了对触摸屏104的精细化、个性化的控制,为包含触摸屏104的终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触控体验。
其中,上述触摸灵敏度,可用于反映终端在触摸屏104上响应某一触摸操作时显示对象的移动距离与该触摸操作中手指在上述触摸屏104上的实际滑动距离的比值,当触摸灵敏度越高时,该比值越大,当触摸灵敏度越低时,该比值越小。对于一些精细化的操作,例如,修图、标记文本等操作,较低的触摸灵敏度可提高这些操作的准确性;而对于一些实时性较强的操作,例如,游戏中的攻击、跑动等操作,较高的触摸灵敏度可提高这些操作的速度和用户体验。
上述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是指手机100接收到用户在上述触摸屏104特定位置上输入的触摸动作时,手机100产生的触摸事件的所对应的具体触摸操作。例如,用户点击触摸屏104上的C点时,手机100可生成位于C点的action down和action up两件触摸事件,手机100将这两件触摸事件上报给对应的应用后,应用通过调用手机100内预设的库函数可判断出这两件触摸事件对应于单击操作,进而响应该单击操作实现C点处单击操作的应用功能。
当然,上述触摸映射规则除了上述触摸灵敏度以及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调整用户触摸习惯的参数,例如,触摸精度、触摸压力感应以及触摸时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104是由多层的材料堆叠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只展示出了触控板(层)和显示屏(层),其他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予记载。另外,触控板104-1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显示屏104-2也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这样在手机的正面就能够实现无边框的结构。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蓝牙装置105,用于实现手机100与其他短距离的终端(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装置可以是集成电路或者蓝牙芯片等。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6,比如指纹采集器件112、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可以在手机100的背面(例如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或者在手机100的正面(例如触摸屏104的下方)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又例如,可以在触摸屏104中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采集器件112可以与触摸屏104集成在一起来实现手机100的指纹识别功能;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触摸屏104的显示器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器的电源。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Wi-Fi装置107,用于为手机100提供遵循Wi-Fi相关标准协议的网络接入,手机100可以通过Wi-Fi装置107接入到Wi-Fi接入点,进而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Wi-Fi装置107也可以作为Wi-Fi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其他终端提供Wi-Fi网络接入。
定位装置108,用于为手机100提供地理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定位装置108具体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定位装置108在接收到上述定位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1进行处理,或者发送给存储器103进行保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还可以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system,AGPS)的接收器,AGPS系统通过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协助定位装置108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例如手机100的定位装置108(即GPS接收器)通信而提供定位协助。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也可以是基于Wi-Fi接入点的定位技术。由于每一个Wi-Fi接入点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终端在开启Wi-Fi的情况下即可扫描并收集周围的Wi-Fi接入点的广播信号,因此可以获取到Wi-Fi接入点广播出来的MAC地址;终端将这些能够标示Wi-Fi接入点的数据(例如MAC地址)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位置服务器,由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每一个Wi-Fi接入点的地理位置,并结合Wi-Fi广播信号的强弱程度,计算出该终端的地理位置并发送到该终端的定位装置108中。
音频电路109、扬声器113、麦克风114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9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3,由扬声器113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14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9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2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3以便进一步处理。
外设接口110,用于为外部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外接显示器、外部存储器、用户识别模块卡等)提供各种接口。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与鼠标连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卡卡槽上的金属触点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进行连接。外设接口110可以被用来将上述外部的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耦接到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3。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装置111(比如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处理器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111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手机100中可以运行Android或IOS等操作系统,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例,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划分为四层,如图3所示,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201(即APP层)、应用程序框架层202(即Framework层)、系统运行库层203(即Libraries层)和Linux内核层204。
其中,Linux内核层204可用于控制手机100的安全(Security),存储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网络堆栈(Network Stack),驱动程序模型(Driver Model)等功能。Linux内核层204同时也作为硬件(例如,CPU、网卡以及内存等)和软件栈之间的抽象层,它可隐藏具体硬件细节从而为上层(系统运行库层203、应用程序框架层202以及应用程序层201)提供统一的服务。
系统运行库层203中包含一些C/C++库,例如,媒体库、系统C库以及显示管理库(Surface Manager)等,这些库能被Android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使用,系统运行库层203可通过Framework层202为开发人员提供服务。
Framework层202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访问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具体的,Framework层202为开发应用程序提供了非常多的API,通过调用相应的API可以构造满足相关业务需求的APP。
应用程序层201主要包括用java语言编写的APP,用户在操作APP上的操作界面时,通过调用Framework层202中的相关API,与系统运行库层203或Linux内核层204进行交互,实现与该操作界面相对应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201中运行的APP(以应用A为例)获取到触摸屏104上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是一个从底层向上层逐层分发消息的过程。
具体的,如图4所示,用户手指触摸硬件层中的触摸屏104时,触摸屏104得到这一触摸操作的相关信息(例如,触摸点的坐标等),进而,触摸屏104可通过相应的驱动以中断的形式向Linux内核层204上报该触摸动作产生的原始触摸事件。Framework层202中包括与下层通信的事件总线层202a以及与上层通信的输入读取分发层202b,Linux内核层204得到上述原始触摸事件后,可对该触摸事件进行坐标系转换等封装工作,生成上层能够读取的高级触摸事件(例如,action down事件、action move事件以及action up事件等),并将该高级触摸事件发送给事件总线层202a,再由事件总线层202a分发给输入读取分发层202b。
最终,由输入读取分发层202b将上述高级触摸事件上报至应用程序层201中正在运行的应用A的应用进程。此时,应用A的应用进程可调用系统运行库层203中的C/C++库函数确定该高级触摸事件对应的操作具体为什么操作,例如,单击操作。进而,系统运行库层203中的库函数可回调应用A预先为单击操作编写的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规定了应用A响应于用户的单击操作所执行的功能。例如,该回调函数可以是onclick函数,使得应用A执行与触摸点位置处单击操作对应的回调函数,例如,应用A为触摸点处的单击操作编写的onclick函数用于实现视频播放功能。
与获取上述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程序层201中应用A实现上述回调函数所指示的功能是一个从上层向底层逐层下发,最终由相关硬件执行该控制指令的过程。
以实现上述视频播放功能为例,应用程序层201中应用A的应用进程根据底层上报的触摸操作确定需要实现视频播放功能时,可生成视频播放指令逐层发送给Framework层202中的输入读取分发层202b以及事件总线层202a,再由事件总线层202a向Linux内核层204发送该视频播放指令,最终,由Linux内核层204通过驱动调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触摸屏104等硬件实现视频播放这一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用户预先在触摸屏104中自定义了应用A运行时某个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因此,当Linux内核层204得到触摸屏104上报的触摸操作之后,可由终端的Linux内核层204(或Framework层202)判断该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位置是否落入用户自定义的触摸区域内,若落入用户自定义的触摸区域内,则可按照用户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修改该触摸操作中携带的相关信息。例如,用户预先定义在触摸区域1中的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那么,当触摸屏104上报的触摸操作被终端确定为落入触摸区域1的单击操作时,终端可将该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从单击操作修改为双击操作,进而向应用程序层201中运行的APP回调双击操作对应的回调函数,实现双击操作的触控效果,从而实现对触摸屏104的精细化、定制化触摸控制,以提高终端的输入效率。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S501、终端在运行目标应用时获取用户的第一输入,该第一输入用于触发终端进入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
其中,上述目标应用可以是终端内安装的视频类应用、游戏类应用、通讯类应用等任意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以游戏类应用A为例,在终端运行应用A的过程中,可以在应用A的显示界面中显示一个用于自定义触摸区域的控件。如图6所示,可在应用A的登录界面中显示控件600,用于提示用户在运行应用A时可自定义不同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提高用用A运行时的输入和响应效率。那么,当检测到用户点击该控件600时,即获取到用户的第一输入。
又或者,如图7A所示,也可以在应用A的设置界面中设置“定制触摸映射规则”的选项700,当用户点击“定制触摸映射规则”的选项700后,可点击“修改规则”的选项自定义不同触摸区域以及不同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此时,当检测到用户点击该“修改规则”的选项时,即获取到用户的第一输入。
当然,用户也可以在终端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中提供为不同应用设置自定义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映射规则的入口。如图7B所示,终端在设置界面中提供“定制化触摸”的选项701,用户开启该“定制化触摸”的选项701后,可选择为不同的应用(例如应用A)设置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映射规则。以应用A为例,用户选择定制化触摸的生效应用为应用A后,如图7B所示,可修改已经建立的触摸区域(例如图7B中的触摸区域1和触摸区域2),用户点击触摸区域1的按钮702后,可对触摸区域1的大小和位置,以及触摸区域1的触摸映射规则进行修改,当然,用户也可以点击添加自定义触摸区域的按钮703,创建新的触摸区域和触摸映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等方式向终端输入用于开启自定义触摸屏内触摸映射规则的第一输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502、终端在上述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中显示半透明的设置界面。
响应于用户的上述第一输入,在步骤S502中,终端可在当前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绘制一层半透明的图层作为上述设置界面显示在终端的触摸屏中,此时,如图8所示,终端可提示用户在设置界面800上画出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用户可自由定义自己所需的目标触摸区域,并可在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内设置对该目标触摸区域生效的触摸映射规则,以提升目标应用运行时的输入和输出性能。
S503、终端获取用户在上述设置界面中的第二输入,该第二输入包括用户在触摸屏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8所示,用户可使用终端预先设置的区域模板802(例如,矩形模板、三角形模板或圆形模板等),在设置界面800上的任意位置画出一定大小的目标触摸区域801。此时,终端可通过区域模板的平面几何函数(例如,矩形面积函数、圆形的面积函数等)记录目标触摸区域801的在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例如,如图8所示,目标触摸区域801可表示为Area1=f(p,r),其中p代表圆心坐标,r代表圆形半径。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用户也可按照一定顺序(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在设置界面800上画出目标触摸区域的边界点,这些边界点的连线可形成目标触摸区域901。此时,终端可通过上述边界点的坐标来记录目标触摸区域901在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例如,仍如图9所示,目标触摸区域901可表示为Area2{A,B,C,D,E},其中,A,B,C,D,E为目标触摸区域901沿顺时针顺序的五个边界点的坐标。
进一步地,当用户在设置界面800上自定义了的目标触摸区域之后,可继续对该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用户将位于游戏应用A左下角的圆形区域设置为目标触摸区域801,终端记录该目标触摸区域801的位置和大小之后,可进一步提示用户修改该目标触摸区域801的触摸映射规则,例如,目标触摸区域801的触摸灵敏度1001以及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1002等。
其中,终端可以将触摸灵敏度1001通过进度条的形式显示在当前的设置界面中,用户通过拖动操作可以改变进度条的进度,从而修改目标触摸区域801的触摸灵敏度。
仍如图10所示,触摸灵敏度1001的进度条以-100至100的取值区间举例,当用户设置触摸灵敏度1001为0时,则说明无需修改目标触摸区域801的触摸灵敏度,即终端响应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操作时使用终端默认的触摸灵敏度即可。也就是说,如果终端(或目标应用)预先定义用户在触摸屏上每滑动1cm时,可控制该操作对应的显示对象移动1米,那么,当用户设置触摸灵敏度1001为0时,用户在触摸屏上每滑动1cm,终端在响应该操作时仍然控制对应的显示对象移动1米。
当用户设置触摸灵敏度1001大于0时,则说明用户希望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灵敏度高与当前的默认值。以触摸灵敏度1001的取值为100举例,此时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每移动1cm的触摸动作,终端可响应该触摸动作控制对应的显示对象移动2米,即以默认触摸灵敏度的2倍距离响应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动作。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从A(0,0)点移动至B(1,1)点时,按照用户设置的触摸灵敏度为100举例,终端可以将上述A点和B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乘以2,得到A(0,0)和B’(2,2),并将修改后的坐标点上报给目标应用,使得目标应用认为用户从A(0,0)移动至B’(2,2),从而以2倍距离响应用户本次的触摸动作。
相应的,当用户设置触摸灵敏度1001小于0时,则说明用户希望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灵敏度低于当前的默认值。以触摸灵敏度1001的取值为-100举例,此时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每移动1cm的触摸动作,终端可响应该触摸动作控制对应的显示对象移动0.5米,即以默认触摸灵敏度的1/2倍距离响应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动作。仍如图11所示,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801内从A(0,0)点移动至B(1,1)点时,按照用户设置的触摸灵敏度为-100举例,终端可以将上述A点和B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乘以0.5,得到A(0,0)和B”(0.5,0.5),并将修改后的坐标点上报给目标应用,使得目标应用认为用户从A(0,0)和B”(0.5,0.5),从而以1/2倍距离响应用户本次的触摸动作。
这样一来,仍以图10为例,由于游戏应用A左下角的目标触摸区域801内一般用于控制游戏人物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当用户将目标触摸区域801内的触摸灵敏度调高时,可通过移动距离较短的触摸操作控制游戏人物移动至较远的位置,从而提升游戏人物的移动速度,为用户带来较好的游戏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输入和输出操作的效率。
可选的,为了使得用户可以对触摸灵敏度这一触摸映射规则得到快速认知,当用户调整触摸灵敏度1001的取值在进度条的不同位置上时,终端可相应的提示用户当前触摸灵敏度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用户将触摸灵敏度1001的取值设置为80时,终端可通过悬浮窗1101提示用户此时游戏人物的移动速度将加快1.8倍。
此时,终端可将用户设置的触摸灵敏度80作为触摸映射规则中的坐标映射参数;也可以将与触摸灵敏度80对应的1.8倍的放大倍率作为触摸映射规则中的坐标映射参数,当然,当用户设置的触摸灵敏度小于0时,可将与当前触摸灵敏度对应的缩小倍率作为触摸映射规则中的坐标映射参数。后续当终端检测到用户在上述目标触摸区域输入第一触摸操作时,可根据上述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该第一触摸操作中坐标点的坐标值,从而将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也就是说,终端可以以触摸灵敏度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对目标触摸区域的自定义功能,而终端可以以坐标映射参数的形式保存用户自定义设置的触摸灵敏度,以便后续根据该坐标映射参数实现触摸灵敏度的自定义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还可以在步骤S502显示的设置界面中自定义多个目标触摸区域,并对每一个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进行设置。
仍以游戏应用A为例,如图13所示,用户在设置界面上自定义了两个目标触摸区域,一个是触摸屏左下角的圆形区域(即目标触摸区域1),另一个是触摸屏右下角的矩形区域(即目标触摸区域2)。
针对目标触摸区域1,用户设置其触摸映射规则中触摸灵敏度的取值为80,从而提升应用A游戏人物的移动速度。针对目标触摸区域2,由于该区域在应用A中一般用于实现游戏中的各类攻击操作,这些操作一般在应用A发布或者在终端出厂时就已经设置好。例如,双击攻击按钮可以发动攻击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执行双击操作比较吃力,用户可能希望单击操作也能达到双击操作的攻击效果;而某些游戏应用利用连续单击操作的频率来决定某项功能的输入值,但连续单击操作比较吃力,用户可能希望通过长按操作达到连续单击操作的效果。
对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对目标触摸区域内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进行自定义,仍如图13所示,用户可在目标触摸区域2内勾选“将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以及“将长按操作映射为连续单击操作”的选项。终端会保存用户选择的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后续当终端接收到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2内输入的单击操作时,终端可根据用户预先为目标触摸区域2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将该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以实现双击操作的效果,同时提升了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输入和输出操作的效率。
另外,终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的触摸映射规则的设置选项,例如,当用户设置将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时,可进一步设置双击操作时的时间间隔;当用户设置将长按操作映射为连续单击操作时,可设置该长按操作持续的时间阈值(即触摸超过多长时间则映射为连续单击操作),以及长按操作所映射的相邻单击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参数,使得后续用户在应用A的操作界面中的触控体验更加符合自身的操作习惯。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当终端接收到用户对某一目标触摸区域(例如上述目标触摸区域1)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后,还可以进一步提示用户设置该目标触摸区域以及其触摸映射规则生效的对象。例如,可设置目标触摸区域1中将触摸灵敏度提升至80这一触摸映射规则对应用A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界面均生效,也可以设置该触摸映射规则仅对应用A运行时的一个或多个界面,例如在对战场景下的对战界面生效。
由于每个应用在运行时可以通过界面的标识(例如安卓系统中Activity的类名称)来区分不同的界面,因此,终端可以将上述触摸映射规则与用户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界面的Activity的类名称相关联。
例如,终端可预先存储应用A中不同类型的显示界面与其Activity类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应用A中的设置界面包括Activity1和Activity2,应用A中的对战界面包括Activity3和Activity4,那么,当用户设置上述触摸映射规则的生效对象为对战界面时,终端可将该触摸映射规则与Activity3和Activity4相关联,后续当终端识别出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发生上述被关联的界面上时,便可在目标触摸区域1使用该触摸映射规则响应用户的触摸动作。或者,用户也可以手动进入各个显示界面中设置仅对当前界面生效的触摸映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由于不同应用在运行时使用的包名或进程ID等标识一般也是不同的,因此,用户也可以设置上述触摸映射规则对其他一个或多个应用也生效,此时终端可以将上述触摸映射规则与用户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标识关联,以便后续终端运行这一个或多个应用时也可在目标触摸区域1中使用该触摸映射规则响应用户的触摸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在设置界面中自定义多个目标触摸区域时,多个目标触摸区域之间发生可能会出现交叠的现象。如图15所示,用户在设置界面中首先自定义设置了目标触摸区域3以及目标触摸区域3的触摸映射规则A,进而,又在设置界面中自定义设置了目标触摸区域4,目标触摸区域4与目标触摸区域3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此时,如果用户对目标触摸区域4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B与上述触摸映射规则A发生冲突,例如,用户将目标触摸区域3中的触摸灵敏度取值设置为80,后续又将目标触摸区域4中的触摸灵敏度取值设置为30,则触摸映射规则B与触摸映射规则A发生冲突。那么,终端可向用户显示报错提示,或者,仍如图15所示,终端可向用户二次确认是否要更改之前为目标触摸区域3设置的触摸灵敏度,如果用户确认更改目标触摸区域3的触摸灵敏度,则终端可一并将目标触摸区域3和目标触摸区域4的触摸灵敏度的取值均设置为30。
当然,如果上述目标触摸区域3的触摸映射规则A与目标触摸区域4的触摸映射规则B没有发生冲突,则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504,即以一定的数据结构保存用户自定义的每一个目标触摸区域及其目标触摸映射规则。
S504、终端保存上述目标触摸区域、该目标触摸区域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以及上述目标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当终端获取到用户在触摸屏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对该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后,终端可以以预先设置的数据结构将上述目标触摸区域、该目标触摸区域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与该目标触摸映射规则生效的应用(或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至存储器中,以便后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时能够查找到对应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响应该触摸操作。
如表1所示,终端可以以一个目标触摸区域为粒度,为每一个目标触摸区域设置一个profile(配置)文件,该profile文件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或界面)相关联,每一个profile文件中记录有对应的目标触摸区域在触摸屏中的位置以及该目标触摸区域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
以profile1为例,用户在上述游戏应用A的设置界面中向终端输入了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Area1以及Area1的触摸灵敏度(即上述步骤S503中的第二输入)。响应于该第二输入,终端生成profile1,profile1中包括Area1的坐标信息以及用户对Area1设置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其中,该目标触摸映射规则中将触摸灵敏度的取值修改为80,而触摸动作的响应事件仍沿用终端默认的响应机制不做更改。同时,终端建立profile1与应用A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通过查询表1所示的映射关系便可得到与应用A对应的所有profile文件。
表1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终端还可以将生成的profile文件分享给其他设备,这样,可以在其它设备上复制出相同的自定义目标区域和触摸控制效果。当然,如果接收该profile文件的接收设备的屏幕分辨率等显示参数与发送该profile文件的终端的显示参数不同时,该接收设备也可以对接收到的profile文件进行相应的转换后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又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16所示,终端还可以将生成的profile文件上传至云端的服务器,当其他终端在运行相关的应用(例如上述游戏应用A)时,也可从云端下载与应用A对应的profile1,在其它设备上复制出相同的自定义目标区域和触摸控制效果。
当然,服务器收到各个终端上报的profile文件后,也可通过大数据统计等算法对某一应用(或界面)对应的profile文件进行优化,例如,当百分之九十的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都将Area1的触摸灵敏度的取值调整至80以上,则服务器可对应用A对应的包含Area1的profile文件进行优化,将其目标触摸映射规则中触摸灵敏度的取值调整为80,进而向触摸灵敏度低于80的终端下发优化后profile文件,使得该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实现触摸灵敏度更高的触摸控制效果。当然,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优化后的profile文件后,还可以向用户提示是否使用优化后profile文件中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以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步骤S501-504,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可对终端的触摸屏进行逻辑区域的划分,可得到用户自定义的触摸区域,并且,用户可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设置符合当前应用场景以及自身操作习惯的触摸映射规则,以便后续用户在自定义的触摸区域中获得定制的触控感受,实现了对终端触摸屏的精细化、个性化的控制,从而提高终端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输入和输出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如图17所示,包括:
S601、终端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
可选地,终端可以获取该第一触摸操作经过的触摸点的坐标信息。这里所说的触摸点,可以是用户输入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屏检测到的触摸点,也可以是触摸屏检测到的触摸点在显示屏上对应的像素点。
与步骤S501类似的,上述目标应用可以是终端内安装的视频类应用、游戏类应用、通讯类应用等任意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仍以上述游戏类应用A为例,终端在运行应用A时可实时在触摸屏上显示应用A的显示界面,用户可通过向触摸屏输入相应的输入操作实现应用A提供的相关功能。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终端启动应用A后进入游戏中的对战界面1701,用户可点击对战界面1701中左下角区域的模拟操控手柄1702控制游戏人物上下左右移动。那么,当用户移动该模拟操控手柄1702向右滑动(即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时,终端的触摸屏可将检测到的触摸信息(例如,包括触摸事件,触摸点的坐标信息等)依次上报给终端的内核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
当然,触摸屏还可以将检测到的本次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间等触摸信息携带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另外,上述触摸操作中的坐标信息可以是触摸点在上述触摸屏上的绝对坐标信息,也可以是终端将该绝对坐标信息转化后的相对坐标信息。
其中,上述绝对坐标信息是指触摸点在触摸屏的生产厂商定义的坐标系中的坐标。示例性的,在生产触摸屏的过程中可向触摸屏的IC芯片中设置触摸屏的坐标系,如图19中的(a)所示,以触摸屏的左下角为原点O(0,0)设置第一坐标系,那么,当触摸屏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的P点输入触摸操作时,可在第一坐标系中确定P点坐标为P(5,0),此时,P(5,0)即为上述绝对坐标信息。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触摸屏上设置的坐标系与终端的操作系统定义的坐标系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如图19中的(b)所示,终端的操作系统以触摸屏的左上角为原点O’(0,0)设置第二坐标系,那么,用户在触摸屏的P点输入的触摸操作在第二坐标系中被映射为在触摸屏的P’(5,15)点的触摸操作,此时,P’(5,15)即为上述相对坐标信息。
可选的,上述绝对坐标信息与相对坐标信息的映射过程可以由终端中的内核层完成,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框架层完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602、终端确定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是否作用于目标界面的第一预设区域。
其中,上述目标界面是指步骤S601中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呈现的任意界面,以第一预设区域为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为例,该目标界面可以覆盖目标触摸区域的部分或全部。
另外,上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第一预设区域可以是指:通过悬浮或触摸的方式使触摸屏检测到用户的第一触摸操作的操作对象或操作轨迹落入第一预设区域,例如,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的坐标落入第一预设区域时,可确定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第一预设区域。
具体的,在步骤S602中,当终端在目标界面中获取到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后,为了确定是否采用用户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终端可获取此时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标识,进而根据目标应用的标识,在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目标应用对应的所有profile文件。由于这些profile文件中均记录了用户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的具体位置,因此,终端可根据上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确定该第一触摸操作具体落入了哪一个profile文件的目标触摸区域内。
例如,终端获取到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为应用A的包名,那么,通过表1可确定运行应用A时用户自定义了两个profile文件(即表1中的profile1和profile2)。进而,终端可将上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P(x,y)分别与profile1中的Area1以及profile2中的Area2对比,判断出P点落入触摸屏左下角的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判断上述坐标信息是否落入目标触摸区域时,上述触摸点的坐标信息使用的坐标系应与表1中记录的目标触摸区域使用的坐标系相同。例如,终端按照操作系统定义的上述第二坐标系记录Area1的位置,而触摸屏向终端上报的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P(x,y)是按照上述第一坐标系记录的。那么,触摸屏将上述坐标信息P(x,y)上报给终端的内核层时,内核层可将该坐标信息P(x,y)映射为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P’(x’,y’),进而判断坐标P’(x’,y’)是否落入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
S603、若落入上述第一预设区域内,则终端将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S604、目标应用对上述第二触摸操作进行响应,以实现目标应用运行时的定制化触控功能。
仍以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P(x,y)落入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为例,此时,结合图3-图4所示的安卓系统的架构图,如图20所示,触摸屏通过驱动将检测到的第一触摸操作封装为原始触摸事件上报给终端的内核层204,进而由内核层204将该原始触摸事件中携带的坐标信息P(x,y)映射为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P’(x’,y’),并将该原始触摸事件封装为上层可读取的高级触摸事件上报给框架层202,框架层202通过查询表1所示的profile文件与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确定高级触摸事件中携带的坐标P’(x’,y’)落入profile1中用户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
此时,终端可查找profile1中记录的目标触摸映射规则,该目标触摸映射规则中设置了用于反映触摸灵敏度的坐标映射参数,例如坐标映射参数为1.8,即应用A以1.8倍的距离比例响应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输入的第一触摸动作,那么,框架层202可将坐标P’(x’,y’)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乘以1.8倍,得到修改后的修正坐标Q(1.8x’,1.8y’),将修正坐标Q(1.8x’,1.8y’)作为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框架层202将该修正坐标Q(1.8x’,1.8y’)携带在上述高级触摸事件中上报给应用层中正在运行的应用A,使得应用A可以根据修改后的修正坐标Q(1.8x’,1.8y’)对第二触摸操作进行响应,也就是说,用户向触摸屏输入的是在P(x,y)点的第一触摸操作,而终端内的应用最终向用户响应的是在Q(1.8x’,1.8y’)点的第二触摸操作。
例如,如图21所示,终端检测到用户在点P(1,0)处的第一触摸操作,由于点P落入profile1中用户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因此,终端按照profile1中触摸灵敏度的取值80,将坐标P(1,0)修改为坐标Q(1.8*1,1.8*0)=Q(1.8,0)。那么,应用A获取到坐标值为Q(1.8,0)的第二触摸操作后,如果应用A上一次接收到的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为O(0,0),则应用A认为用户手指操控模拟操控手柄1702从O(0,0)至Q(1.8,0)向右移动了1.8㎝,而实际用户操控模拟操控手柄1702从O(0,0)点至P(1,0)点向右移动了1㎝,便实现了控制模拟操控手柄1702移动1.8㎝的效果,从而提升游戏人物的移动速度。
另外,如果上述模拟操控手柄1702的操控区域是一定的,例如,仅允许用户在图21中Area1所示的圆形区域内操控模拟操控手柄1702。此时,如果终端按照摸灵敏度的取值修改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后,该修改后的坐标(例如上述Q点)超出模拟操控手柄1702的操控区域Area1的操控边界,则图21所示,终端可将操控边界上距离Q点最近的Z点作为映射后的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信息上报给应用A,避免因修改后的坐标超出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操控区域而导致应用无法正确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固定触摸灵敏度的实现方式举例说明的,也就是说,如图22中的(a)所示,用户设置目标触摸区域Area1的触摸灵敏度为80后,终端始终以1.8倍的比例响应用户在目标触摸区域Area1内的触摸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也可以以非线性的方式修改上述触摸操作,最终到达用户设置的触摸灵敏度。例如,如图22中的(b)所示,用户设置目标触摸区域Area1的触摸灵敏度为80后,终端可根据用户在Area1内滑动的距离改变触摸灵敏度,当滑动距离越大时逐渐增加其触摸灵敏度,直至增加至默认触摸灵敏度的1.8倍为止。
另外,如图23所示,框架层202将上述高级触摸事件上报给应用层中正在运行的应用A后,应用A可调用系统运行库层203中相关的库函数,由库函数根据该高级触摸事件中传递的参数帮助应用A确定用户在P点执行的具体触摸操作,例如单击操作。那么,确定出当前的触摸操作为单击操作后,如果触摸点P对应的profile文件中记录了单击操作的响应事件为双击操作,则此时终端不会回调应用A中为单击操作编写的回调函数,而是回调应用A中为双击操作编写的回调函数,即将(单击操作)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双击操作),使得应用A响应该双击操作在触摸点P实现双击操作的效果。
当然,如果框架层202获取到用户在P点执行的单击操作时生成的高级触摸事件1后,能够根据该高级触摸事件1确定出用户在P点执行的是单击操作,则框架层202此时便可根据P点对应的profile文件,将上述单击操作产生的高级触摸事件1修改为用户在P点执行的双击操作时应该产生的高级触摸事件2,并将高级触摸事件2上报给应用层中正在运行的应用A。这样,应用A调用系统运行库层203中相关的库函数时,可确定出用户在P点执行的具体触摸操作为双击操作,那么,终端可回调应用A中为双击操作编写的回调函数,同样可使得应用A响应该双击操作在触摸点P实现双击操作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应用的运行过程中,一般在用户执行滑动类型的触摸操作时才会对其触摸灵敏度的高低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当触摸操作中的坐标信息落入上述目标触摸区域内时,终端可通过库函数确定当前的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后,再根据profile文件中用户自定义的触摸灵敏度修改触摸操作中的坐标信息。
当然,如果触摸操作中的坐标信息没有落入为目标应用预先设置的某一个目标触摸区域内,或者,该坐标信息对应的profile文件中设置的触摸映射规则为终端默认的触摸映射规则,则终端在获取到该触摸操作后无需对该触摸操作进行修改,由目标应用按照实际触摸操作中携带的相关触摸信息进行响应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获取单元2401、存储单元2402、显示单元2403以及映射单元2404。
获取单元24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5中的过程S501和S503,以及图17中的过程S601;存储单元24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5中的过程S504;显示单元2403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5中的过程S502;映射单元2404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17中的过程S602-S6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可将上述映射单元2404作为处理模块,将存储单元2402作为存储模块,将获取单元2401作为输入模块,将显示单元1106作为显示模块。
此时,如图25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处理模块2502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输入模块2503用于支持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存储模块2501用于保存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显示模块2504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菜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通过输入模块2503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即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的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处理模块2502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以实现对触摸屏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控制。
其中,上述应用切换方法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上述实施例步骤S501-S504或S601-S604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25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G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输入模块2503可以是触摸屏、麦克风等输入输出设备或通信接口。
存储模块2501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
显示模块2504可以为显示器,具体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另外,显示器上还可以集成触控板,用于采集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等)。
当处理模块2502为处理器,输入模块2503为触摸屏,存储模块2501为存储器,显示模块2504为显示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可以为图1所示的手机10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9)
1.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
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界面为所述目标应用所呈现的任一覆盖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界面,所述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
当终端在所述目标界面中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所述终端查找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预设区包括所述第一预设区域;
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落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时,所述终端获取为所述第一预设区域预设的触摸映射规则;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修改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将修改后的坐标值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包括坐标映射参数;
其中,所述终端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得到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按照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乘以所述坐标映射参数;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大于1,或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修改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所作用的触摸点的坐标值之后,还包括:
若修改后的坐标值超出为所述第一触摸操作预设的操控边界,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操控边界上距离所述修改后的坐标值最近的坐标值,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映射为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并将所述第二触摸事件上报给所述目标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触摸事件上报给所述目标应用,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摸事件确定出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确定出的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指示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单击操作映射为双击操作,或者,将长按操作映射为连续单击操作。
10.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一输入,所述终端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
响应于用户的第二输入,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所述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通过预设的区域模板在所述设置界面上绘制的目标触摸区域;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标记的K个边界点,所述K个边界点按照指定顺序连线后形成所述目标触摸区域,K>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所述坐标映射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点坐标值的映射规则;和/或,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事件映射参数,所述事件映射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事件的映射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用户提示在当前的坐标映射参数下,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的触摸效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为所述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所述生效对象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至少一个显示界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用户为所述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所述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生效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包括:
所述终端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半透明设置界面。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总线相连的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设备,用于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并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界面为所述目标应用所呈现的任一覆盖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界面,所述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输入设备在所述目标界面中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查找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预设区包括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点落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时,所述处理器获取为所述第一预设区域预设的触摸映射规则;并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将修改后的坐标值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包括坐标映射参数;其中,所述处理器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按照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得到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按照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乘以所述坐标映射参数;所述坐标映射参数大于1,或小于1。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修改后的坐标值超出为所述第一触摸操作预设的操控边界,并将所述操控边界上距离所述修改后的坐标值最近的坐标值,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坐标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按照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事件映射为用户执行第二触摸操作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事件,并将所述第二触摸事件上报给所述目标应用。
24.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产生的触摸事件上报给所述目标应用,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摸事件确定出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触摸映射规则将确定出的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指示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总线相连的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以及输入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
所述显示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
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所述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指示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预设的区域模板在所述设置界面上绘制的目标触摸区域;或者,接收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标记的K个边界点,所述K个边界点按照指定顺序连线后形成所述目标触摸区域,K>2。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坐标映射参数,所述坐标映射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点坐标值的映射规则;和/或,接收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设置的事件映射参数,所述事件映射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触摸事件的映射规则。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还用于向用户提示在当前的坐标映射参数下,上述终端响应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的触摸效果。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为所述触摸映射规则设置的生效对象,所述生效对象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至少一个显示界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所述目标触摸区域的触摸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生效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将所述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存储器中。
31.根据权利要求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具体用于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叠加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半透明设置界面。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9或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控制方法。
33.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9或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控制方法。
34.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的框架层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
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所述终端的框架层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将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上报给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界面为所述目标应用的界面,所述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35.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一输入,终端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
响应于用户的第二输入,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所述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所述终端的框架层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的界面覆盖所述目标触摸区域。
3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总线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执行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方法。
3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终端的框架层的获取单元和映射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作用于目标界面中的第一预设区域时,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并将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上报给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以使得所述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界面为所述目标应用的界面,所述目标应用在前台运行。
3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自定义触摸区域的设置界面;并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获取用户在所述设置界面上自定义的目标触摸区域,以及用户对所述目标触摸区域自定义的触摸映射规则,所述触摸映射规则用于所述终端的框架层将所述目标触摸区域内获取到的第一触摸操作映射为第二触摸操作,以使得所述终端的目标应用响应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的界面覆盖所述目标触摸区域。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触摸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08200.8A CN114816208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08200.8A CN114816208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7/109781 WO2019090486A1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1780082151.8A CN110168487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2151.8A Division CN110168487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6208A true CN114816208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664387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08205.0A Active CN114879893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1780082151.8A Active CN110168487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308200.8A Pending CN114816208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08205.0A Active CN114879893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1780082151.8A Active CN110168487B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188225B2 (zh) |
EP (2) | EP3683665B1 (zh) |
CN (3) | CN114879893B (zh) |
AU (1) | AU2017438902B2 (zh) |
ES (1) | ES2947297T3 (zh) |
WO (1) | WO201909048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8305A (zh) * | 2023-03-27 | 2023-05-02 |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芯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79893B (zh) * | 2017-11-07 | 2023-04-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JP6880326B2 (ja) * | 2018-06-27 | 2021-06-0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0643420B1 (en) * | 2019-03-20 | 2020-05-05 |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 Contextual tapping engine |
CN110442263A (zh) * | 2019-07-23 | 2019-11-12 |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525566B (zh) * | 2019-09-17 | 2022-12-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0727372B (zh) * | 2019-09-29 | 2023-04-07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防误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WO2021092768A1 (zh) * | 2019-11-12 | 2021-05-20 |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127188A (zh) * | 2019-12-31 | 2021-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性能优化方法与电子设备 |
CN111735450B (zh) * | 2020-04-08 | 2022-10-2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惯性导航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000247B (zh) * | 2020-08-27 | 2024-07-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102085B (zh) * | 2023-10-24 | 2024-01-26 |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11040A (en) * | 1995-04-05 | 1997-03-1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double click applications with a single click |
WO2008052100A2 (en) | 2006-10-26 | 2008-05-02 | Apple Inc. |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djusting an insertion point marker |
CN101676844A (zh) | 2008-09-18 | 2010-03-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触摸屏输入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8510665B2 (en) | 2009-03-16 | 2013-08-13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editing on a multifunction device with a touch screen display |
US9563350B2 (en) * | 2009-08-11 | 2017-02-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8358281B2 (en) | 2009-12-15 | 2013-01-22 | Apple Inc.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ement and manipulation of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
JP4937421B2 (ja) * | 2010-02-26 | 2012-05-23 | 株式会社カプコン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
CN102207783A (zh) | 2010-03-31 | 2011-10-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可自定义触摸动作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
KR101361214B1 (ko) * | 2010-08-17 | 2014-02-10 | 주식회사 팬택 | 터치스크린의 제어영역을 설정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
CN102479039A (zh) * | 2010-11-30 | 2012-05-30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02110220B (zh) * | 2011-02-14 | 2013-01-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及装置 |
JP5295328B2 (ja) * | 2011-07-29 | 2013-09-18 | Kddi株式会社 | スクリーンパッドによる入力が可能な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入力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865039B2 (ja) * | 2011-11-30 | 2016-02-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30249810A1 (en) * | 2012-03-22 | 2013-09-2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Text entry mode selection |
CN102707882A (zh) * | 2012-04-27 | 2012-10-03 | 深圳瑞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图标触摸屏应用程序的操控转换方法及触摸屏终端 |
KR101431581B1 (ko) * | 2012-06-22 | 2014-09-23 |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모바일 단말기를 기반으로 한 가상 게임 컨트롤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격 컨트롤 시스템 |
CN103713759A (zh) | 2012-09-29 | 2014-04-09 |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式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产生定义档的方法 |
CN103272382B (zh) * | 2013-05-23 | 2016-07-06 | 深圳市时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蓝牙游戏手柄模拟智能终端触摸屏控制游戏的方法及装置 |
US9561432B2 (en) * | 2014-03-12 | 2017-02-07 | Wargaming.Net Limited | Touch control with dynamic zones |
CN104492080A (zh) * | 2014-11-17 | 2015-04-08 |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游戏操控器摇杆灵敏度的调节方法及游戏操控器 |
CN104484111A (zh) * | 2014-12-30 | 2015-04-0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摸屏的内容显示方法及装置 |
KR102211776B1 (ko) * | 2015-01-02 | 2021-02-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컨텐츠 선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US9772743B1 (en) * | 2015-03-30 | 2017-09-26 | Electronic Arts Inc. | Implementation of a movable control pad on a touch enabled device |
US9891811B2 (en) * | 2015-06-07 | 2018-02-13 | Apple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user interfaces |
CN105045522A (zh) * | 2015-09-01 | 2015-1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手持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094345B (zh) * | 2015-09-29 | 2018-07-2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5335065A (zh) * | 2015-10-10 | 2016-02-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7305466A (zh) * | 2016-04-19 | 2017-10-31 |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CN105959530A (zh) * | 2016-04-26 | 2016-09-21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根据应用程序的个性化属性调用摄像头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020678A (zh) * | 2016-04-29 | 2016-10-12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移动设备进行触控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354418B (zh) | 2016-11-16 | 2019-07-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操控方法和装置 |
CN108604158A (zh) * | 2016-12-01 | 2018-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应用操作区的自定制方法和终端 |
CN106775259A (zh) * | 2017-01-09 | 2017-05-3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7203321B (zh) | 2017-03-27 | 2019-04-16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游戏画面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N107126698B (zh) | 2017-04-24 | 2020-06-30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游戏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CN114879893B (zh) * | 2017-11-07 | 2023-04-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11-07 CN CN202210308205.0A patent/CN11487989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EP EP17931613.8A patent/EP3683665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CN CN201780082151.8A patent/CN110168487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WO PCT/CN2017/109781 patent/WO2019090486A1/zh unknown
- 2017-11-07 EP EP22193002.7A patent/EP4163778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1-07 ES ES17931613T patent/ES2947297T3/es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AU AU2017438902A patent/AU20174389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CN CN202210308200.8A patent/CN114816208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1-07 US US16/754,599 patent/US1118822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13 US US17/374,133 patent/US11526274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31 US US17/977,804 patent/US11809705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8305A (zh) * | 2023-03-27 | 2023-05-02 |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芯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88225B2 (en) | 2021-11-30 |
US20220004316A1 (en) | 2022-01-06 |
EP3683665A1 (en) | 2020-07-22 |
WO2019090486A1 (zh) | 2019-05-16 |
CN110168487B (zh) | 2022-04-05 |
EP3683665B1 (en) | 2023-03-29 |
US11526274B2 (en) | 2022-12-13 |
US11809705B2 (en) | 2023-11-07 |
CN110168487A (zh) | 2019-08-23 |
EP4163778A1 (en) | 2023-04-12 |
EP3683665A4 (en) | 2020-10-21 |
AU2017438902B2 (en) | 2022-02-03 |
CN114879893A (zh) | 2022-08-09 |
CN114879893B (zh) | 2023-04-25 |
US20200257445A1 (en) | 2020-08-13 |
US20230112839A1 (en) | 2023-04-13 |
AU2017438902A1 (en) | 2020-04-30 |
ES2947297T3 (es) | 2023-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8487B (zh)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11861161B2 (en) |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741011B (zh) | 一种终端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247510B (zh) | 一种应用窗口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 |
US20220300302A1 (en) | Application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434132A (zh) | 一种eSIM卡的开户方法及终端 | |
CN111656347B (zh) | 一种项目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8780400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178111B (zh) | 一种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433723A (zh) | 一种快捷按键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11090529B (zh) | 共享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148499A (zh) |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CN115248645A (zh) | 一种快捷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