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2085B -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2085B
CN117102085B CN202311382332.6A CN202311382332A CN117102085B CN 117102085 B CN117102085 B CN 117102085B CN 202311382332 A CN202311382332 A CN 202311382332A CN 117102085 B CN117102085 B CN 117102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ouch
sorting
detection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23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2085A (zh
Inventor
宋继军
钱柳健
吕凌
李佳力
杨亦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13823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2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2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2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2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2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涉及元器件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元器件在检测过程中的静电容量值以及响应时长进行检测,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分析,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只是通过简单的触摸进行检测的问题,通过检测不同压力环境下目标元器件的静电容量值以及响应时长值并进行分析得到触摸总值,将各压力环境的触摸总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从不同压力环境下进行检测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将得到触摸合格值匹配对应的取值范围内从而生成对应的分选指令,根据得到的分选指令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输送至对应的装载箱内,提高了整体分选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器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是指构成电子装置的各种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有电阻器、电容器以及电容触摸屏等。
随着电容触摸屏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触摸屏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生产的电容触摸屏进行检测后进行分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电容触摸屏的响应速度进行检测时,往往只是通过简单的触摸进行检测,这样检测的方式会导致得到的结果比较单一,往往会出现误判的问题,不能从触摸屏的静电容量等数据进行分析;
2、对电容触摸屏进行检测后,需要根据检测的结果对不同批次的电容触摸屏进行分选,现有的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分选,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根据检测的结果实现自动化分选。
为此,推出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对电容触摸屏的响应速度进行检测时,往往只是通过简单的触摸进行检测,这样检测的方式会导致得到的结果比较单一,往往会出现误判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连接有检测设备,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有两组导轨架,两组所述导轨架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前后内壁上,所述机架的上内壁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延伸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两组吸盘,所述机架前内壁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架,且两组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相反的内螺纹,所述机架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两组固定架,两组所述固定架相靠近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两组凹槽内均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夹持架,所述机架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推杆,且第一推杆的延伸端贯穿机架的后侧壁上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架,且移动架的两侧延伸端分别安装有清理刷与推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元器件输送过程中,在经过两组导轨架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校准,通过控制气缸延伸后,通过吸盘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吸附,随后通过第一电机对该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避免出现卡位的情况影响整体检测的进程,随后在到达检测区域后,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随后通过两组凹槽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向上移动,启动第一推杆延伸,使得移动架分别带动清理刷与推板向前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接触面存在的碎石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控制该目标元器件复位,提高了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选台,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分选盘,且分选盘的周围布设有多组装载箱,所述分选台上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在分选台的前内壁上,且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杠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矫正架,且分选台的凹面上开设有与两组矫正架相匹配的开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传动带,在第一丝杠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丝杆使得两组矫正架向中间移动对接下来需要分选的元器件位置进行矫正,提高后续分选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分选台上还设置有分选机构,所述分选机构包括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分选台后侧壁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与传动杆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分选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延伸端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传动杆的前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且两组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机架右侧壁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所述分选盘圆周顶部的四周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板,所述分选盘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多组所述延伸板的侧壁与多组调节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且每两组铰接块之间安装有第二推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传动带,可以实现第二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杆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杆通过两组齿轮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板上下移动,向下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通过推动架向外延伸将元器件推动至分选盘其中一组调节板上,便于后续的分选,随后在到达目标装载箱的位置后,控制第二推杆收缩,带动调节板发生角度的倾斜,将该元器件输送至目标装载箱内,随后送至对应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提高了分选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分选。
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在两组夹持架向中间移动的过程,通过第一传动带,在第一丝杠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杆转动,实现同步移动,对检测前的和检测完成后的元器件分别进行预处理以及分选位置进行矫正,同时通过第二传动带,在第二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杆转动,通过两组齿轮实现螺纹杆转动,在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杆正转带动两组固定架和矫正架向中间移动的同时,螺纹杆反转使得连接板向上移动带动放置板向上移动,反转则带动两组固定架和矫正架向两边移动的同时,螺纹杆正转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板带动放置板向上移动至与分选台平面呈水平位置时,此时两组矫正架向中间移动至一半位置,避免在放置板还未完全上升至水平位置时,两组矫正架已经向中间移动至矫正位置,导致元器件后续输送出来时与两组矫正架的顶部出现卡位的情况。
进一步的,控制组件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之前对电子元器件的输送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预处理机构对检测的目标元器件进行预处理,具体为:
S1:在电子元器件输送过程中通过两组导轨架对位置进行限定跟导向,在此过程实时监控电子元器件的位置状态,若出现卡位等情况,则控制气缸延伸后,通过吸盘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吸附,随后通过第一电机对该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
S2:通过两组导轨架后继续进行输送,在到达检测区域后,通过传感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底部接触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若检测元器件表面存在灰尘或接触面存在不平坦的问题,则通过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随后通过两组凹槽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向上移动,启动第一推杆延伸,使得移动架分别带动清理刷与推板向前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接触面存在的碎石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控制该目标元器件复位,随即通过检测设备对该目标元器件进行检测;
检测分析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电子元器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得到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并发送至分选模块,具体的:
步骤1:通过检测设备与目标元器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对触摸信号数据进行获取,得到目标元器件对应触摸坐标信息,并从中获取各触摸坐标对应在触摸屏上的静电容量值;
步骤1-1:对目标元器件各触摸坐标与触摸屏接触时的静电容量变化值进行获取,将各触摸坐标的静电容量变化值与未发生触摸时的恒定静电容量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得到静电差值,设定静电差值的标准值,将计算的各静电差值与标准值之间一一比对,将静电差值大于标准值的标记为高灵敏值,低于标准值的标记为低灵敏值,统计高灵敏值与低灵敏值的个数并与预设的影响系数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一值与影响二值,将各高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一均值,将各低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取绝对值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二均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一均值与影响一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优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二均值与影响二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进行计算得到影响劣值,通过影响优值/影响劣值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
对目标元器件在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进行获取,将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两者之间进行处理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灵敏值LKA;
依据公式,其中Y1表示为目标元器件的及格灵敏值,Y2表示对目标元器件检测过程中最适环境温度值;a1与a2分别为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所对应的影响因子;α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步骤2:通过对各触摸坐标在检测过程中的响应时间进行获取,得到各触摸坐标的响应时长;计算各触摸坐标的平均响应时长,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的平均响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平均响应时长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提前响应;若平均响应时长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延迟响应,计算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预设提前响应或延迟响应所对应的多个取值范围,且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影响比值,将计算的差值匹配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得到影响比值Y3,对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两者之间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触摸响应值LKB,其中b1和b2分别为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的预设权重因子。
步骤3:对目标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进行获取并标记为Gt,其中t代表该批检测元器件的编号,t=1,2,3...N,N代表该批元器件的总数;
步骤3-1:设定多个检测触摸压力环境并将压力系数标记为Ki,i=1,2,3;其中K1、K2以及K3分别代表较小压力环境、正常压力环境以及较重压力环境,分别获取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并代入公式Gt i=(LKA×c1+LKB×c2),进行计算得到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总值Gt i;i表示压力系数,其中c1和c2分别为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的预设权重因子;
依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该编号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其中aGt 1、bGt 2以及cGt 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的合格触摸总值,d1、d2以及d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触摸总值所对应的预设权重因子,β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分选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并将触摸合格值Gt代入对应的取值范围内,设定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分选指令,若触摸合格值属于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则输出该取值范围对应的分选指令,将得到的分选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分选指令包括有合格指令、返修指令以及报废指令;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代入不了对应的取值范围内时,则生成检测异常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
执行模块,用于接收生成的分选指令,并根据分选指令的结果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分配到对应装载箱体内,具体为:检测完成后,将检测完成后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分选台上的放置板顶部,随后通过第二丝杆控制两组矫正架向中间移动,对放置板上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随后两组矫正架向两边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放置板向下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通过推动架向外延伸将该元器件进行推动,推动到分选盘上其中一组调节板的顶部,随后根据该目标元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分选盘转动至目标装载箱的位置,控制第二推杆收缩,带动调节板发生角度的倾斜,将该元器件输送至目标装载箱内,随后送至对应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接收检测异常指令后控制分选机构将该目标元器件输送至对应装载箱内,并将对应装载箱内的元器件送至检测设备内再次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装载箱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报废指令、返修指令、合格指令以及检测异常指令所需要分配的元器件。
检测分析模块还用于检测元器件屏幕的完整性以及色彩准确性,并进一步进行判定:
步骤一:选择该检测批次元器件的标准色彩图像作为预设图像,并获取该预设图像的已知颜色,将预设图像发送至元器件上进行显示并进行采集,将采集的图像与预设的图像之间进行比对分析,对色彩差异进行分析,比对图像的像素级别,计算每个像素点的色彩差异,依据公式,得到色彩差值R,其中E1、J1以及B1代表预设图像中的红、绿、蓝三通道的值,E2、J2以及B2代表元器件显示图像中红、绿、蓝三通道的值,并将得到的色彩差异值R与预设的阈值之间进行比对,当色彩差异值R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生成返修指令并发送至执行模块;
步骤二:分选模块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以及色彩差异值R,首先对触摸合格值Gt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结果,若该目标元器件为合格指令则进一步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若触摸合格值Gt合格而色彩差异值R不合格则生成返修指令,将该元器件进行分选后输送至对应装载箱内;若触摸合格值Gt生成返修指令同样进一步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随即将数值结果进行打包后生成返修指令;若触摸合格值Gt生成报废指令则不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直接生成报废指令;若触摸合格值Gt检测异常则不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直接生成检测异常指令,返厂重新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元器件在检测过程中的静电容量值以及响应时长进行检测,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分析,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只是通过简单的触摸进行检测的问题,通过检测不同压力环境下目标元器件的静电容量值以及响应时长值并进行分析得到触摸总值,将各压力环境的触摸总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从不同压力环境下进行检测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将得到触摸合格值匹配对应的取值范围内从而生成对应的分选指令,根据得到的分选指令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输送至对应的装载箱内,代替了人工进行分选,提高了整体检测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对在检测过程前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预处理,进一步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输送过程中通过设置有两组导轨架,可以对输送过程中电子元器件位置进行校准,便于后续进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监测,通过设置有气缸、第一电机以及吸盘,可以在元器件通过两组导轨架时出现卡位时,便于对位置进行及时的矫正,在到达检测区域后通过对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底部接触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有清理刷与推板,在两组夹持架向中间移动对元器件进行夹持,通过两组凹槽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向上移动将元器件的位置进行上升,随即通过清理刷与推板分别对元器件表面以及底部接触面进行清理,提高了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第一局部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3的第二局部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3的第三局部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局部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图3的第四局部图。
1、机架;111、导轨架;112、气缸;113、第一电机;114、第一丝杠;115、固定架;116、限位杆;117、夹持架;118、凹槽;119、第一推杆;120、移动架;121、清理刷;122、推板;2、检测设备;211、第二丝杆;212、第一传动带;213、矫正架;214、传动杆;215、第二传动带;216、安装架;217、螺纹杆;218、齿轮;219、连接板;220、放置板;221、推动架;3、分选台;4、分选盘;41、调节板;42、延伸板;43、铰接块;44、第二推杆;5、装载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1所示,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连接有检测设备2,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预处理机构包括有两组导轨架111,两组导轨架111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内壁上,机架1的上内壁安装有气缸112,且气缸112的延伸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13,第一电机113的驱动端安装有两组吸盘,机架1前内壁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114,第一丝杠1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架115,且两组固定架115的内部设置有相反的内螺纹,机架1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6,且限位杆116贯穿两组固定架115,两组固定架115相靠近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18,且两组凹槽118内均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夹持架117,机架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推杆119,且第一推杆119的延伸端贯穿机架1的后侧壁上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架120,且移动架120的两侧延伸端分别安装有清理刷121与推板122。
需要说明的是,在元器件输送过程中,在经过两组导轨架111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校准,通过控制气缸112延伸后,通过吸盘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吸附,随后通过第一电机113对该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避免出现卡位的情况影响整体检测的进程,随后在到达检测区域后,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115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117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随后通过两组凹槽118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117向上移动,启动第一推杆119延伸,使得移动架120分别带动清理刷121与推板122向前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接触面存在的碎石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控制该目标元器件复位,提高了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机架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选台3,机架1的右侧设置有分选盘4,且分选盘4的周围布设有多组装载箱5,分选台3上设置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包括有第二丝杆211,第二丝杆211转动连接在分选台3的前内壁上,且第二丝杆211与第一丝杠114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12,第二丝杆21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矫正架213,且分选台3的凹面上开设有与两组矫正架213相匹配的开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传动带212,在第一丝杠114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杆21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丝杆211使得两组矫正架213向中间移动对接下来需要分选的元器件位置进行矫正,提高后续分选的稳定性。
分选台3上还设置有分选机构,分选机构包括有传动杆214,传动杆214转动连接在分选台3后侧壁的内部,第二丝杆211的外表面与传动杆214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215,分选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16,且安装架216延伸端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7,螺纹杆217的上端与传动杆214的前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218,且两组齿轮218之间相互啮合,螺纹杆2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219,连接板2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20,机架1右侧壁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221,分选盘4圆周顶部的四周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板41,分选盘4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42,多组延伸板42的侧壁与多组调节板4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块43,且每两组铰接块43之间安装有第二推杆4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传动带215,可以实现第二丝杆211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杆214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杆214通过两组齿轮218带动螺纹杆217发生转动,螺纹杆217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板219上下移动,向下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通过推动架221向外延伸将元器件推动至分选盘4其中一组调节板41上,便于后续的分选,随后在到达目标装载箱5的位置后,控制第二推杆44收缩,带动调节板41发生角度的倾斜,将该元器件输送至目标装载箱5内,随后送至对应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提高了分选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分选。
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115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117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在两组夹持架117向中间移动的过程,通过第一传动带212,在第一丝杠114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丝杆211转动,实现同步移动,对检测前的和检测完成后的元器件分别进行预处理以及分选位置进行矫正,同时通过第二传动带215,在第二丝杆211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杆214转动,通过两组齿轮218实现螺纹杆217转动,在第一丝杠114与第二丝杆211正转带动两组固定架115和矫正架213向中间移动的同时,螺纹杆217反转使得连接板219向上移动带动放置板220向上移动,反转则带动两组固定架115和矫正架213向两边移动的同时,螺纹杆217正转带动连接板219向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板219带动放置板220向上移动至与分选台3平面呈水平位置时,此时两组矫正架213向中间移动至一半位置,避免在放置板220还未完全上升至水平位置时,两组矫正架213已经向中间移动至矫正位置,导致元器件后续输送出来时与两组矫正架213的顶部出现卡位的情况。
实施例二:
控制组件包括预处理模块、检测分析模块、分选模块和执行模块;
预处理模块在检测之前对电子元器件的输送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预处理机构对检测的目标元器件进行预处理,具体为:
S1:在电子元器件输送过程中通过两组导轨架111对位置进行限定跟导向,在此过程实时监控电子元器件的位置状态,若出现卡位等情况,则控制气缸112延伸后,通过吸盘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吸附,随后通过第一电机113对该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
S2:通过两组导轨架111后继续进行输送,在到达检测区域后,通过传感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底部接触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若检测元器件表面存在灰尘或接触面存在不平坦的问题,则通过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115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117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随后通过两组凹槽118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117向上移动,启动第一推杆119延伸,使得移动架120分别带动清理刷121与推板122向前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接触面存在的碎石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控制该目标元器件复位,随即通过检测设备2对该目标元器件进行检测;
检测分析模块对预处理后的电子元器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得到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并发送至分选模块,具体的:
步骤1:通过检测设备与目标元器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对触摸信号数据进行获取,得到目标元器件对应触摸坐标信息,并从中获取各触摸坐标对应在触摸屏上的静电容量值;
步骤1-1:对目标元器件各触摸坐标与触摸屏接触时的静电容量变化值进行获取,将各触摸坐标的静电容量变化值与未发生触摸时的恒定静电容量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得到静电差值,设定静电差值的标准值,将计算的各静电差值与标准值之间一一比对,将静电差值大于标准值的标记为高灵敏值,低于标准值的标记为低灵敏值,统计高灵敏值与低灵敏值的个数并与预设的影响系数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一值与影响二值,将各高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一均值,将各低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取绝对值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二均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一均值与影响一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优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二均值与影响二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进行计算得到影响劣值,通过影响优值/影响劣值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
对目标元器件在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进行获取,将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两者之间进行处理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灵敏值LKA;
依据公式,其中Y1表示为目标元器件的及格灵敏值,Y2表示对目标元器件检测过程中最适环境温度值;a1与a2分别为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所对应的影响因子;α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步骤2:通过对各触摸坐标在检测过程中的响应时间进行获取,得到各触摸坐标的响应时长;计算各触摸坐标的平均响应时长,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的平均响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平均响应时长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提前响应;若平均响应时长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延迟响应,计算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预设提前响应或延迟响应所对应的多个取值范围,且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影响比值,将计算的差值匹配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得到影响比值Y3,对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两者之间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触摸响应值LKB,其中b1和b2分别为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的预设权重因子。
步骤3:对目标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进行获取并标记为Gt,其中t代表该批检测元器件的编号,t=1,2,3...N,N代表该批元器件的总数;
步骤3-1:设定多个检测触摸压力环境并将压力系数标记为Ki,i=1,2,3;其中K1、K2以及K3分别代表较小压力环境、正常压力环境以及较重压力环境,分别获取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并代入公式Gt i=LKA×c1+LKB×c2,进行计算得到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总值Gt i;i表示压力系数,其中c1和c2分别为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的预设权重因子;
依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该编号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其中aGt 1、bGt 2以及cGt 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的合格触摸总值,d1、d2以及d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触摸总值所对应的预设权重因子,β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分选模块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并将触摸合格值Gt代入对应的取值范围内,设定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分选指令,若触摸合格值属于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则输出该取值范围对应的分选指令,将得到的分选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分选指令包括有合格指令、返修指令以及报废指令;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代入不了对应的取值范围内时,则生成检测异常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
执行模块接收生成的分选指令,并根据分选指令的结果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分配到对应装载箱体内,具体为:检测完成后,将检测完成后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分选台3上的放置板220顶部,随后通过第二丝杆211控制两组矫正架213向中间移动,对放置板220上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随后两组矫正架213向两边移动,通过连接板219带动放置板220向下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通过推动架221向外延伸将该元器件进行推动,推动到分选盘4上其中一组调节板41的顶部,随后根据该目标元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分选盘4转动至目标装载箱5的位置,控制第二推杆44收缩,带动调节板41发生角度的倾斜,将该元器件输送至目标装载箱5内,随后送至对应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接收检测异常指令后控制分选机构将该目标元器件输送至对应装载箱5内,并将对应装载箱5内的元器件送至检测设备内再次进行检测。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检测分析模块还用于检测元器件屏幕的完整性以及色彩准确性,并进一步进行判定,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选择该检测批次元器件的标准色彩图像作为预设图像,并获取该预设图像的已知颜色,将预设图像发送至元器件上进行显示并进行采集,将采集的图像与预设的图像之间进行比对分析,对色彩差异进行分析,比对图像的像素级别,计算每个像素点的色彩差异,依据公式,得到色彩差值R,其中E1、J1以及B1代表预设图像中的红、绿、蓝三通道的值,E2、J2以及B2代表元器件显示图像中红、绿、蓝三通道的值,并将得到的色彩差异值R与预设的阈值之间进行比对,当色彩差异值R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生成返修指令并发送至执行模块;
步骤二:分选模块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以及色彩差异值R,首先对触摸合格值Gt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结果,若该目标元器件为合格指令则进一步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若触摸合格值Gt合格而色彩差异值R不合格则生成返修指令,将该元器件进行分选后输送至对应装载箱5内;若触摸合格值Gt生成返修指令同样进一步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随即将数值结果进行打包后生成返修指令;若触摸合格值Gt生成报废指令则不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直接生成报废指令;若触摸合格值Gt检测异常则不对色彩差异值R进行比对分析,直接生成检测异常指令,返厂重新进行检测。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连接有检测设备(2),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所述检测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之前对电子元器件的输送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预处理机构对检测的目标元器件进行预处理;
检测分析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电子元器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得到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并发送至分选模块,具体为:
步骤1:通过检测设备与目标元器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对触摸信号数据进行获取,得到目标元器件对应触摸坐标信息,并从中获取各触摸坐标对应在触摸屏上的静电容量值;
步骤1-1:对目标元器件各触摸坐标与触摸屏接触时的静电容量变化值进行获取,将各触摸坐标的静电容量变化值与未发生触摸时的恒定静电容量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得到静电差值,设定静电差值的标准值,将计算的各静电差值与标准值之间一一比对,将静电差值大于标准值的标记为高灵敏值,低于标准值的标记为低灵敏值,统计高灵敏值与低灵敏值的个数并与预设的影响系数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一值与影响二值,将各高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一均值,将各低灵敏值与标准值之间进行差值计算取绝对值后并取均值得到第二均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一均值与影响一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得到影响优值;将目标元器件的第二均值与影响二值之间进行相乘计算进行计算得到影响劣值,通过影响优值/影响劣值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
对目标元器件在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进行获取,将目标元器件的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的数值代入公式得到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灵敏值LKA;其中Y1表示为目标元器件的及格灵敏值,Y2表示对目标元器件检测过程中最适环境温度值;a1与a2分别为灵敏度值Y1与温度值Y2所对应的影响因子;α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步骤2:通过对各触摸坐标在检测过程中的响应时间进行获取,得到各触摸坐标的响应时长;计算各触摸坐标的平均响应时长,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的平均响应时长阈值进行比较,若平均响应时长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提前响应;若平均响应时长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延迟响应,计算平均响应时长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预设提前响应或延迟响应所对应的多个取值范围,且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影响比值,将计算的差值匹配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得到影响比值Y3,对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两者之间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触摸响应值LKB,其中b1和b2分别为影响比值Y3与最大响应时长Y4的预设权重因子;
步骤3:对目标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进行获取并标记为Gt,其中t代表该批检测元器件的编号,t=1,2,3,...,N,N代表该批元器件的总数;
步骤3-1:设定多个检测触摸压力环境Ki,i=1,2,3;其中K1、K2以及K3分别代表较小压力环境、正常压力环境以及较重压力环境,分别获取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并代入公式Gt i=(LKA×c1+LKB×c2),进行计算得到各压力环境下的触摸总值Gt i;i表示压力系数,i=1,2,3;其中c1和c2分别为触摸灵敏值LKA和触摸响应值LKB的预设权重因子;
依据公式计算得到该编号电子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Gt,其中aGt 1、bGt 2以及cGt 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的合格触摸总值,d1、d2以及d3分别为各压力系数下触摸总值所对应的预设权重因子,β为预设的修正因子;
分选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并将触摸合格值代入对应的取值范围内,设定每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分选指令,若触摸合格值属于对应的取值范围内,则输出该取值范围对应的分选指令,将得到的分选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其中分选指令包括有合格指令、返修指令以及报废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接收生成的分选指令,并根据分选指令的结果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分配到对应装载箱体内,随后输送至目标车间内进行下一道工序;
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有两组导轨架(111),两组所述导轨架(111)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内壁上,所述机架(1)的上内壁安装有气缸(112),且气缸(112)的延伸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13),所述第一电机(113)的驱动端安装有两组吸盘,所述机架(1)前内壁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114),所述第一丝杠(1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架(115),且两组固定架(115)的内部设置有相反的内螺纹,所述机架(1)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6),且限位杆(116)贯穿两组固定架(115),两组所述固定架(115)相靠近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118),且两组凹槽(118)内均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夹持架(117),所述机架(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推杆(119),且第一推杆(119)的延伸端贯穿机架(1)的后侧壁上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架(120),且移动架(120)的两侧延伸端分别安装有清理刷(121)与推板(122);
所述机架(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分选台(3),所述机架(1)的右侧设置有分选盘(4),且分选盘(4)的周围布设有多组装载箱(5),所述分选台(3)上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有第二丝杆(211),所述第二丝杆(211)转动连接在分选台(3)的前内壁上,且第二丝杆(211)与第一丝杠(114)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12),所述第二丝杆(21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组矫正架(213),且分选台(3)的凹面上开设有与两组矫正架(213)相匹配的开槽;
所述分选台(3)上还设置有分选机构,所述分选机构包括有传动杆(214),所述传动杆(214)转动连接在分选台(3)后侧壁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211)的外表面与传动杆(214)的后端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215),所述分选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16),且安装架(216)延伸端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7),所述螺纹杆(217)的上端与传动杆(214)的前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218),且两组齿轮(218)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2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219),所述连接板(2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20),所述机架(1)右侧壁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221),所述分选盘(4)圆周顶部的四周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板(41),所述分选盘(4)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42),多组所述延伸板(42)的侧壁与多组调节板(4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块(43),且每两组铰接块(43)之间安装有第二推杆(44);
所述预处理模块对电子元器件的输送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预处理机构对检测的目标元器件进行预处理,具体过程为:
S1:在电子元器件输送过程中通过两组导轨架(111)对位置进行限定跟导向,在此过程实时监控电子元器件的位置状态,若出现卡位等情况,则控制气缸(112)延伸后,通过吸盘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吸附,随后通过第一电机(113)对该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
S2:通过两组导轨架(111)后继续进行输送,在到达检测区域后,通过传感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底部接触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若检测元器件表面存在灰尘或接触面存在不平坦的问题,则通过第二电机控制两组固定架(115)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两组夹持架(117)向中间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进行夹持,随后通过两组凹槽(118)内的滑轨带动两组夹持架(117)向上移动,启动第一推杆(119)延伸,使得移动架(120)分别带动清理刷(121)与推板(122)向前移动,对目标元器件表面的灰尘以及接触面存在的碎石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控制该目标元器件复位,随即通过检测设备(2)对该目标元器件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接收生成的分选指令,并根据分选指令的结果控制分选机构将目标元器件分配到对应装载箱体内,具体过程为:
检测完成后,将检测完成后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分选台(3)上的放置板(220)顶部,随后通过第二丝杆(211)控制两组矫正架(213)向中间移动,对放置板(220)上元器件的位置进行矫正,随后两组矫正架(213)向两边移动,通过连接板(219)带动放置板(220)向下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后,通过推动架(221)向外延伸将该元器件进行推动,推动到分选盘(4)上其中一组调节板(41)的顶部,随后根据该目标元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分选盘(4)转动至目标装载箱(5)的位置,控制第二推杆(44)收缩,带动调节板(41)发生角度的倾斜,将该元器件输送至目标装载箱(5)内,随后送至对应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模块接收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将触摸合格值代入对应的取值范围内,若目标元器件的触摸合格值代入不了对应的取值范围内时,则生成检测异常指令发送至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接收检测异常指令后控制分选机构将该目标元器件输送至对应装载箱(5)内,并将对应装载箱(5)内的元器件送至检测设备内再次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析模块还用于检测元器件屏幕的彩准确性,并进一步进行判定。
CN202311382332.6A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Active CN117102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2332.6A CN117102085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2332.6A CN117102085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2085A CN117102085A (zh) 2023-11-24
CN117102085B true CN117102085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798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2332.6A Active CN117102085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20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6022A (ja) * 2002-03-18 2003-09-24 Hoya Corp 分類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52685A (ja) * 2008-12-25 2010-07-08 Brother Ind Ltd 位置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27096A (zh) * 2014-04-29 2014-07-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分级别响应的方法及其系统
JP2017037524A (ja) * 2015-08-11 2017-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11965473A (zh) * 2020-08-15 2020-11-20 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多点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063802A (zh) * 2020-07-30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微处理器和触控设备
CN114879893A (zh) * 2017-11-07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54275A (zh) * 2022-09-19 2022-12-09 深圳市坤巨实业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的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62460A (ja) * 2009-05-07 2010-11-18 Panasonic Corp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そのタッチ入力位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6022A (ja) * 2002-03-18 2003-09-24 Hoya Corp 分類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52685A (ja) * 2008-12-25 2010-07-08 Brother Ind Ltd 位置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27096A (zh) * 2014-04-29 2014-07-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分级别响应的方法及其系统
JP2017037524A (ja) * 2015-08-11 2017-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14879893A (zh) * 2017-11-07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063802A (zh) * 2020-07-30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微处理器和触控设备
CN111965473A (zh) * 2020-08-15 2020-11-20 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多点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5454275A (zh) * 2022-09-19 2022-12-09 深圳市坤巨实业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的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2085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5001B (zh) 高精度快速检测设备
CN104596582A (zh) 一种背板连接器自动检测装置
CN106895797A (zh) 一种转子偏移角度判定方法及校正装置
CN117102085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一体化检测分选设备
CN111992519A (zh) 一种可编程数字化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及检测系统
CN116008305A (zh) 一种芯片金线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857458B (zh) 一种检测装置、料台设备以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15477043B (zh) 一种摄像头镜片贴膜装置
CN112770109A (zh) 一种全自动摄像头多功能测试设备
CN115901798B (zh) 一种全自动外观检测机
CN208979776U (zh) 一种自动对位装置
CN209478645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203615898U (zh) 自动化通孔尺寸检测装置
CN210486816U (zh) 一种用于检测连接器平面度的设备
CN210059028U (zh) 全方位缺陷检测设备
CN113790951A (zh) 一种精密五金件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0098294U (zh) 一种电容物料的自动检测与分类装置
CN110906873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厚度自动测量机
CN217393023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磁芯外观和尺寸检测装置
CN214417048U (zh) 一种塑料片材成型机的出料结构
CN218968185U (zh) 一种自动捡蛋智能装备
CN220387198U (zh) 一种薄板产品的检测机
CN216870406U (zh) 一种卷料电子类产品内部零件的视觉测试设备
CN208197840U (zh) 印刷质量自动检查机
CN210376156U (zh) 工件质量检测设备扫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