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6004A - 一种硬盘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盘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6004A
CN114816004A CN202210612344.2A CN202210612344A CN114816004A CN 114816004 A CN114816004 A CN 114816004A CN 202210612344 A CN202210612344 A CN 202210612344A CN 114816004 A CN114816004 A CN 114816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opening
bracket
side wal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23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新北
陈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hand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hand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hand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hand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23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6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6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600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硬盘托架,用于机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托架头、托架主体和开合侧壁,托架头设有用以供硬盘端部插入的插装槽,插装槽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开合侧壁与插装槽第一侧的竖直侧壁铰接,托架主体包括与插装槽的下侧壁相连的底板和与插装槽第二侧的竖直侧壁相连的侧板,开合侧壁与底板之间卡接固定。托架主体的底板与托架头的下侧壁相连,托架主体的侧板与托架头的第二侧壁相连,开合侧壁与插装槽的第一侧壁铰接。开合侧壁向远离底板的方向转动使硬盘托架开启,硬盘从开合侧壁的一侧插入托架头的插装槽中,随后关闭开合侧壁,使开合侧壁与底板卡接固定。硬盘托架的结构降低了硬盘与硬盘托架之间的连接难度,简化了硬盘托架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硬盘托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盘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服务器的使用量将会成倍增长。在服务器中使用最频繁且用量比较高的硬盘托架通常会设计为多种形态,来满足特殊的使用场景和要求。常用的硬盘托架需要使用螺丝锁附,在单台服务器用量较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生产效率。
现有的硬盘托架都是采用左、右、下三面包围结构及螺丝锁附的方式来固定硬盘。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硬盘放入硬盘托架内,然后手动调整硬盘位置,使螺丝孔对齐。螺丝锁附需要一定的时间,因全部螺丝不在一个平面,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再将螺丝旋转一次。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同时提高了安装过程的时间和物料成本。
因此,如何简化硬盘托架的结构、降低硬盘和硬盘托架之间的连接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盘托架,其一侧为开合侧壁,开合侧壁与托架头铰接,开启开合侧壁即可对硬盘进行快速拆卸;关闭开合侧壁后,其与底板卡接固定,从而对硬盘进行固定。降低了硬盘的拆装难度,简化了硬盘托架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硬盘托架,包括托架头、托架主体和开合侧壁,托架头设有用以供硬盘端部插入的插装槽,插装槽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开合侧壁与插装槽第一侧的竖直侧壁铰接,托架主体包括与插装槽的下侧壁相连的底板和与插装槽第二侧的竖直侧壁相连的侧板,开合侧壁与底板之间卡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开合侧壁靠近托架头的一端设有卷圆,卷圆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连接耳设有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孔,铰接轴穿过铰接孔和通孔将开合侧壁与托架头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靠近托架头的侧边设有第一插接部,托架头的下侧设有与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与插装槽的第二侧壁通过螺丝锁附或铆合的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侧壁的下侧设有垂直开合侧壁、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勾,底板设有用以与卡勾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远离托架头的侧边和靠近开合侧壁的侧边之间设有导向斜边,导向斜边沿远离托架头的方向与开合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托架头的上下两个侧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外周设有用以推动开合侧壁开启的弹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侧壁的下侧设有插接让位口,插接让位口中设有插接凸起,底板设有与插接凸起位置相对应、以与插接凸起插接配合的插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侧板以及开合侧壁均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散热孔。
本申请所提供的硬盘托架,包括托架头、托架主体和开合侧壁,托架头设有用以供硬盘端部插入的插装槽,插装槽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开合侧壁与插装槽第一侧的竖直侧壁铰接,托架主体包括与插装槽的下侧壁相连的底板和与插装槽第二侧的竖直侧壁相连的侧板,开合侧壁与底板之间卡接固定。
托架主体的底板与托架头的下侧壁相连,托架主体的侧板与托架头的第二侧壁相连,开合侧壁与插装槽的第一侧壁铰接。开合侧壁向远离底板的方向转动使硬盘托架开启,硬盘从开合侧壁的一侧插入托架头的插装槽中,随后关闭开合侧壁,使开合侧壁与底板卡接固定。托架主体与开合侧壁卡接固定,降低了硬盘与硬盘托架之间的连接难度,简化了硬盘托架的结构。
另外,托架本体的底板与托架头的下侧壁采用插接的方式相连,进一步简化了硬盘托架的装配方式,进而提高了硬盘托架的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过程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硬盘托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硬盘托架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硬盘托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
托架头1、插装槽11、插接槽12、连接耳13、开合侧壁2、卷圆21、插接让位口22、插接凸起23、卡勾24、销钉3、扭簧4、簧圈41、扭臂42、托架主体5、底板51、侧板52、插接隼53、卡接槽54、导向斜边55、插接口56、硬盘6、散热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硬盘托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硬盘托架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硬盘托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所提供的硬盘托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托架头1、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其中,托架头1可采用长方体结构,托架头1中设有插装槽11,插装槽11也可采用长方体结构,插装槽11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插装槽11槽口所在平面平行插装槽11的底部,硬盘6端部可沿水平方向插入的插装槽11中。托架头1的外侧壁设有把手,在装入和取出硬盘6时,装配人员可通过把手进行推拉,方便操作。另外,托架头1还设有突出结构,用于卡合在服务器对应位置,防止硬盘6掉出。把手和突出结构的位置和形状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以图1中托架头1左侧的竖直侧壁为托架头1的第一侧,开合侧壁2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插装槽11的第一侧的竖直侧壁铰接,铰接后的开合侧壁2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托架主体5包括底板51和侧板52,底板51与插装槽11的下侧壁相连,侧板52与插装槽11第二侧的竖直侧壁相连的侧板52。开合侧壁2远离托架头1的一端与侧板52远离托架头1的一端平齐,开合侧壁2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底板51相连。当开合侧壁2与底盘相连时,硬盘托架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开合侧壁2和托架主体5之间形成槽状结构,硬盘6的端部插入托架头1中,硬盘6的主体位于槽状结构中,底板51对硬盘6起到支撑作用,侧板52和开合侧壁2对硬盘6的左右两侧起到限位作用。当开合侧壁2与底盘脱离连接时,开合侧壁2向远离底板51的方向转动,此时硬盘6可装入托架头1中,或从托架头1中拆除。硬盘托架的材质可选用塑胶或镀锌钢板等,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附图中托架头1、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均采用矩形结构,目的是便于对硬盘托架的结构进行说明,用户可根据安装场景的需要设置托架头1、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的结构,只要满足插装槽11、开合侧壁2以及托架主体5的底板51和侧板52对硬盘6的限位功能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硬盘托架由托架头1、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三部分组合而成,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均与托架头1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连接点更少,因而简化了硬盘托架的结构和装配难度。另外,开合侧壁2通过与托架头1铰接,实现了开合功能,开合侧壁2开启时可方便硬盘6拆装,开合侧壁2与底板51卡接固定,实现了硬盘6的限位。硬盘托架的结构降低了硬盘6的拆装难度,同时不需要螺丝固定硬盘6,也提高了硬盘6的拆装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13,如图1所示,连接耳13设置在第一侧壁远离插装槽11底部的一端,且连接耳13与托架头1的上下两侧壁平齐。2个连接耳13均设有沿平行第一侧壁方向贯穿的铰接孔,2个铰接孔的圆心所在直线平行插装槽11的底部和第一侧壁。开合侧壁2靠近托架头1的一端设有卷圆21,如图1所示,卷圆21为管状结构,其内部为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卷圆21的轴线垂直开合侧壁2的长度方向,且卷圆21的外侧壁与开合侧壁2相连。当开合侧壁2采用塑胶等材质时,卷圆21与开合侧壁2可为注塑等方式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件;当开合侧壁2采用镀锌钢板等材质时,卷圆21可为当开合侧壁2卷曲形成的管状结构。当然,用户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加工形成卷圆21,在此不做限定。连接耳13上铰接孔外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卷圆21的壁厚。卷圆21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2个连接耳13之间的距离。卷圆21插入两个连接耳13之间,此时卷圆21中的通孔与2个连接耳13上的铰接孔位置相对应。铰接轴穿过铰接孔和通孔,实现开合侧壁2与托架头1的铰接。
铰接轴可采用销钉3,销钉3穿过铰接孔和通孔后,两端通过挤压等方式加工产生形变形成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限位部能够从两端对销钉3进行限位,避免销钉3从通孔中滑落。另外,加工限位部时,可使销钉3两端分别与托架头1的上下两个侧面平齐,从而保证硬盘托架的外观整齐平整。用户还可设置铰接孔的直径大于通孔,限位部完全容纳于铰接孔中,不仅保证了限位效果,也保证了硬盘托架的外观整齐。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铰接轴,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结构实现开合侧壁2与托架头1之间的铰接方式,例如在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均设置管状的铰接套,通过铰接轴穿过全部铰接套实现铰接功能,在此不做限定。销钉3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或碳钢,二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从而使销钉3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而且二者价格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材质制作销钉3,例如合金钢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51靠近托架头1的侧边设有第一插接部,托架头1的下侧设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底板51与托架头1的下侧相连。底板51与托架头1的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一方面连接难度较低,有利于提高硬盘托架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装配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螺丝等紧固件,能够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榫卯结构,当然用户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底板51与托架头1的下侧的插接固定,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第一插接部为插接隼53,插接隼53设置在底板51靠近托架头1的侧边上,插接隼53沿平行底板51的方向向外延伸,插接隼53垂直底板51靠近托架头1的侧边。第二插接部为插接槽12,插接槽12设置在托架头1的下侧面上,插接隼53与可嵌入插接槽12中,实现底板51与插接头下侧壁的插接配合。用户可设置插接隼53的厚度小于底板51的厚度,托架头1下侧板52的厚度等于底板51的厚度,插接槽12的深度等于插接隼53的厚度,因而插接槽12的底部与下侧板52的上侧面相距一定距离。装配过程中,插接隼53向上插入插接槽12中,并与插接槽12的底部贴合。插接隼53和插接槽12的配合方式使二者之间不仅具有平行底板51方向的限位,还具有垂直底板51向上方向的限位,进一步降低底板51与托架头1下侧壁之间的自由度,使托架头1与托架主体5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当然,用户也可设置第二插接部为插接隼53,设置第一插接部为插接槽12,在此不做限定。用户也可设置托架头1下侧板52的厚度大于底板51的厚度,从而保证插接槽12的底部与下侧板52的上侧面相距一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隼53包括连接部和插接头,连接部将底板51与插接头相连,插接头的宽度大于连接部的宽度,因而在连接部和插接头之间形成限位结构。插接槽12的形状与插接隼53的形状相适应,因而插接槽12的侧壁可与限位结构贴合,在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上对插接隼53进行限位,避免插接隼53沿水平方向脱离插接槽12。如图1所示,连接部呈矩形,插接头呈半圆形,连接部的一条宽度侧边与底板51相连,另一条宽度侧边与插接头的直径相连,插接头直径大于连接部的宽度,连接部宽度侧边的中点与插接头的圆心位置相对应,因而插接头形成位于连接部两侧的限位结构。插接隼53与插接槽12相连后,底板51的侧边与插装槽11下侧壁的槽口相贴合,底板51的下侧面与托架头1的下侧面平齐,进而使硬盘托架的外观更加平整。
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隼53和插接槽12的形状能够满足在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对底板51进行限位即可,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插接隼53和插接槽12的形状,例如设置插接隼53为等腰梯形,其宽度沿远离底板51的方向逐渐增加,插接槽12也采用相应的等腰梯形结构,或将插接头和连接部设置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主体5的侧板52与插装槽11的第二侧壁可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固定结构的固定方式可参考螺丝锁附或铆合等方式。托架头1和托架主体5装配过程中,先将托架主体5由下向上,将插接隼53插入插接槽12中。然后通过螺丝锁附或铆合等方式将托架主体5的侧板52与插装槽11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侧板52与托架头1相连后可限制托架主体5与托架头1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插接结构和固定结构相配合,实现了托架头1和托架主体5之间的固定。二者之间仅在第二侧壁和侧板52之间需要铆合或螺丝锁附,极大地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另外,第二侧壁和侧板52通常沿竖直方向设置,二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承受弯矩作用。此时作用在固定结构上的力为拉力,通常固定结构的抗拉强度较高,因而可使固定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底板51和托盘头的下侧壁之间主要承受弯矩作用,插接隼53和插接槽12的侧壁之间主要受力为压力,通常插接隼53的承压能力较强,因而可保证托架主体5和托架头1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当然,用户也可设置侧板52与第二侧壁之间采用插接结构相连,底板51与托架头1的下侧壁之间采用固定结构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侧壁2远离卷圆21的一端下侧设有卡勾24,如图1所示,卡勾24垂直开合侧壁2,卡勾24由开合侧壁2靠近底板51的一侧向托架主体5侧板52的方向延伸。底板51设有卡接槽54,卡接槽54和卡勾24卡接配合实现开合侧壁2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开合侧壁2上的卡勾24与底板51上的卡接槽54主要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用户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方式对开合侧壁2和底板51进行临时固定,例如,在开合侧壁2上设置可翻转的锁扣,在底板51上设置于锁扣配合的锁定凸起,在此不做限定。
卡勾24与卷圆21之间的距离等于底板51的长度,卡勾24的高度与底板51的高度相对应。卡接槽54为矩形槽,卡接槽54位于底板51远离托架头1的侧边。卡勾24靠近卷圆21的一侧设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与开合侧壁2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槽54与底板51靠近开合侧壁2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因而,当开合侧壁2与底板51贴合时,卡接凸起嵌入卡接槽54中,卡接凸起与卡接槽54之间的作用力可阻止开合侧壁2向远离底板51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开合侧壁2与底板51之间的卡接固定。
另外,卡勾24靠近开合侧壁2的端部设有减宽缺口,减宽缺口能够减少卡勾24靠近开合侧壁2的端部的宽度,进而增加卡勾24的弹性。卡接固定的过程中,减宽缺口处发生弹性变形,降低卡勾24与卡接槽54配合的难度。需要解除固定时,拨动卡勾24,减宽缺口处再次产生弹性变形,使卡接凸起与卡接槽54脱离,进而可使开合侧壁2开启。当然,用户也可将在底板51上设置卡勾24等结构,在开合侧壁2设置卡接槽54,在此不做限定。卡勾24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不锈钢强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以及较高的疲劳强度,经过多次变形后仍能够与卡接槽54进行配合,延长了卡勾24的使用寿命。卡勾24与开合侧壁2之间可通过焊接、热熔焊等方式相连;如果卡勾24与开合侧壁2采用相同材质,用户也可将卡勾24与开合侧壁2制作成一体成型结构,卡勾24通过折弯的方式设置在垂直开合侧壁2的位置。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材质制作卡勾24,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51远离托架头1的侧边和靠近开合侧壁2的侧边之间设有导向斜边55,导向斜边55沿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与开合侧壁2的距离逐渐增加。导向斜边55靠近开合侧壁2的一端与底板51靠近托架头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卡勾24与卷圆21之间的距离。卡接凸起向卡接槽54移动的过程中,卡接凸起先与导向斜边55接触,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具有远离托架头1方向的分力,该分力使卡勾24向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发生移动,最终使卡接凸起进入卡接槽54中。
图1中示出的导向斜边55为直线型的侧边,该侧边与底板51远离托架头1的侧边夹角的可选范围为15°-75°,图1中的夹角为45°。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斜边55主要起到导向作用,其结构不仅限于直线型的侧边,用户也可将导向斜边55设置为圆弧边,圆弧边的切线与底板51远离托架头1的侧边之间夹角沿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可设置底板51远离托架头1的侧边和底板51靠近开合侧壁2的侧边均与圆弧边相切。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导向斜边55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硬盘6拆装过程中,装配人员需要手动转动开合侧壁2,使硬盘托架转变为开启状态,但开合侧壁2可能在装配硬盘6时左右摆动,影响装配人员操作,进而导致装配效率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外周设有弹性部,弹性部可推动开合侧壁2向远离底板51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硬盘托架保持开启状态。如图2所示,弹性部可采用扭簧4,扭簧4包括簧圈41和2条扭臂42,扭簧4的簧圈41套设在销钉3的外周,2条扭臂42分别贴合托架头1的第一侧壁内侧和开合侧壁2的内侧。硬盘托架处于关闭状态时,扭簧4处于形变状态,2条扭臂42向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施加推力作用,该推力用于使开合侧壁2转动至开启状态。但该推力小于卡勾24与卡接槽54之间的作用力,因而硬盘托架保持关闭状态。卡勾24与卡接槽54脱离后,扭臂42的推力推动开合侧壁2转动至开启状态。扭簧4的材质可选用弹簧钢,弹簧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经过多次变形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弹性系数。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为安装扭簧4,卷圆21轴向上的中部设有安装缺口,扭簧4的簧圈41可插入安装缺口中,销钉3穿过卷圆21的通孔的同时插入簧圈41中,从而将簧圈41固定在销钉3的外周。扭簧4的2条扭臂42分别向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的方向延伸,进而对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施加推力作用。当然,用户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弹性部推动开合侧壁2开启,例如在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之间设置弹簧,或将销钉3与卷圆21固定连接、并在销钉3的端部设置U型卡簧,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侧壁2的下侧设有插接让位口22,插接让位口22的深度等于底板51的厚度,底板51靠近开合侧壁2的侧边可插入插接让位口22中,底板51远离侧板52的侧边与开合侧壁2的外侧平齐。二者之间相互配合提高了底板51与开合侧壁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插接让位口22中还可设置插接凸起23,底板51设有插接口56,插接凸起23的高度等于底板51的厚度,插接口56的深度等于开合侧壁2的厚度,插接凸起23的宽度等于插接口56的宽度。硬盘托架处于关闭状态时,插接凸起23可插入插接口56中,并能够保证硬盘托架的外形平整。图1中示出的插接凸起23呈矩形,插接口56为矩形槽,矩形的插接凸起23和矩形槽加工难度较低,进而可降低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的加工成本,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将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设置插接凸起23为楔形块,设置插接口56为楔形槽,楔形块与楔形槽的配合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榫卯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插接凸起23、插接口56以及插接让位口22的尺寸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配合能够对开合侧壁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即可。
另外,图1中示出的插接凸起23为4个,插接口56也为4个,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硬盘托架处于闭合状态时,插接凸起23嵌入插接口56中,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可阻止开合侧壁2打开。同时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之间的作用力能够阻止开合侧壁2因受到扭簧4的作用力发生翘起等问题。另外,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相互配合能够减小卡勾24与卡接槽54之间的作用力,避免硬盘托架因受到颠簸、碰撞等状况开启,提高了硬盘托架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当然,用户也可在底板51设置插接凸起23,在开合侧壁2设置插接口56,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51、侧板52以及开合侧壁2均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散热孔7,工作过程中,散热空气可穿过散热孔7与硬盘6接触,从而带走硬盘6产生的热量。另外,散热孔7通过减材的方式可降低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的重量,进而降低硬盘托架整体的重量。图1中示出的散热孔7多为矩形,用户可根据需要将散热孔7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等。图1中底板51设有6个散热孔7,开合侧壁2与侧板52均设有4个散热孔7,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散热孔7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另外,用户也可在托架头1上设置散热孔7,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主体5的侧板52靠近底板51的一侧和开合侧壁2靠近底板51的一侧均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用于与硬盘6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硬盘托架处于闭合状态时,定位柱可嵌入定位孔中,对硬盘6进行定位,避免硬盘6与硬盘托架脱离,保证了硬盘6工作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定位柱对硬盘6进行定位,不需要额外设置螺丝对硬盘6进行固定,不仅降低了硬盘托架的成本,而且降低了装配难度,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图1中托架主体5的侧板52和开合侧壁2均设置了2根定位柱,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柱的数量。另外,侧板52和开合侧壁2的高度均大于硬盘6的厚度,侧板52和开合侧壁2远离托架头1的一端超过硬盘6的后端。用户也可在侧板52和开合侧壁2设置限位柱,限位柱垂直侧板52和开合侧壁2。限位柱可与硬盘6的上侧或硬盘6的后端贴合。限位柱对硬盘6进行限位,避免其从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所形成的槽状结构中脱离,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另外限位柱还能够限制硬盘6的位移,进而避免硬盘6因受到震动与主板断开,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采用限位条、限位凸起等其他形状的限位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硬盘托架在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设置了散热孔7,保证散热风能够进入硬盘托架内对硬盘6进行散热,从而保证硬盘6处于合适的工作环境中,而且散热孔7能够减轻硬盘托架的重量、提高硬盘托架的结构强度,使机箱更为轻便。托架主体5的一侧与托架头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托架头1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减少了硬盘托架使用连接件的数量,降低了硬盘托架的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托架主体5与托架头1之间连接的难度,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过程的人工成本。另外,开合侧壁2与底板51之间除通过卡勾24与卡接槽54进行卡接配合外,还通过插接凸起23和插接口56配合,进一步提高开合侧壁2和底板51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硬盘托架因受到颠簸、碰撞等原因开启,导致硬盘6与主板断开,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硬盘托架的装配过程,装配人员先由下向上将插接隼53插入插接槽12中,使托架主体5的底板51与托架头1的下侧壁插接固定,然后通过螺丝锁附或铆合等方式将托架主体5的侧板52与托架头1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此时托架主体5与托架头1连接完成。装配人员将卷圆21的通孔与连接耳13的铰接孔对正,再将扭簧4的簧圈41装入卷圆21的安装缺口中,使簧圈41内部与通孔同轴。此时,扭簧4的两条扭臂42分别贴合托架头1的第一侧壁和开合侧壁2,并推动开合侧壁2使处于开启状态。再将销钉3穿过铰接孔、通孔和簧圈41,实现开合侧壁2与托架头1铰接。随后对销钉3的两端进行挤压、调整等操作,使销钉3两端形成限位部。需要说明的是,托架本体和开合侧壁2的装配不分先后顺序,装配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先装配托架本体或开合侧壁2。
装配硬盘6的过程,先将硬盘6的一端插入插装槽11中,同时将硬盘6上的定位孔与托架主体5的侧板52上的定位柱对正,再向侧板52方向推动硬盘6,使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然后转动开合侧壁2,使开合侧壁2上的定位柱插入硬盘6的定位孔中,将开合侧壁2下侧的插接凸起23插入托架主体5的底板51的插接口56中,最后将卡勾24与卡接槽54扣合,硬盘托架进入如图3所示的闭合状态,实现硬盘6的安装。定位柱、托架头1以及开合侧壁2、托架主体5的底板51、侧板52对硬盘6进行限位,避免硬盘产生移动。
硬盘6拆卸的过程,先向下拨动卡勾24,使卡勾24与卡接槽54脱离。随后开合侧壁2在扭簧4的推动下向远离底板51的方向转动,此时硬盘托架切换到如图2所示的开启状态。随后向远离托架主体5的侧板52的方向推动硬盘6,使侧板52上的定位柱硬盘6上的定位孔分离。最后向远离托架头1的方向拔出硬盘6,即可实现硬盘6的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硬盘托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头(1)、托架主体(5)和开合侧壁(2),所述托架头(1)设有用以供硬盘(6)端部插入的插装槽(11),所述插装槽(11)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开合侧壁(2)与所述插装槽(11)第一侧的竖直侧壁铰接,所述托架主体(5)包括与所述插装槽(11)的下侧壁相连的底板(51)和与所述插装槽(11)第二侧的竖直侧壁相连的侧板(52),所述开合侧壁(2)与所述底板(51)之间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13),所述开合侧壁(2)靠近所述托架头(1)的一端设有卷圆(21),所述卷圆(21)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连接耳(13)设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孔,铰接轴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开合侧壁(2)与所述托架头(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靠近所述托架头(1)的侧边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托架头(1)的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2)与所述插装槽(11)的第二侧壁通过螺丝锁附或铆合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侧壁(2)的下侧设有垂直所述开合侧壁(2)、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勾(24),所述底板(51)设有用以与所述卡勾(24)卡接配合的卡接槽(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远离所述托架头(1)的侧边和靠近所述开合侧壁(2)的侧边之间设有导向斜边(55),所述导向斜边(55)沿远离所述托架头(1)的方向与所述开合侧壁(2)的距离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托架头(1)的上下两个侧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外周设有用以推动所述开合侧壁(2)开启的弹性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侧壁(2)的下侧设有插接让位口(22),所述插接让位口(22)中设有插接凸起(23),所述底板(51)设有与所述插接凸起(23)位置相对应、以与所述插接凸起(23)插接配合的插接口(5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所述侧板(52)以及所述开合侧壁(2)均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散热孔。
CN202210612344.2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硬盘托架 Withdrawn CN1148160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344.2A CN114816004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硬盘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344.2A CN114816004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硬盘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6004A true CN114816004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2344.2A Withdrawn CN114816004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硬盘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600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190B1 (en) * 2005-05-23 2006-03-21 Inventec Corporation Hard disk anchoring apparatus
CN205485840U (zh) * 2016-04-01 2016-08-1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免工具热插拔硬盘托架
CN206162304U (zh) * 2016-08-31 2017-05-10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硬盘托架
CN109901681A (zh) * 2019-02-28 2019-06-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托架
CN210666586U (zh) * 2019-11-08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固定硬盘和转接模块的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
CN213959244U (zh) * 2020-12-21 2021-08-13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模组
CN215868642U (zh) * 2021-08-31 2022-02-18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托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190B1 (en) * 2005-05-23 2006-03-21 Inventec Corporation Hard disk anchoring apparatus
CN205485840U (zh) * 2016-04-01 2016-08-1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免工具热插拔硬盘托架
CN206162304U (zh) * 2016-08-31 2017-05-10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硬盘托架
CN109901681A (zh) * 2019-02-28 2019-06-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托架
CN210666586U (zh) * 2019-11-08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固定硬盘和转接模块的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
CN213959244U (zh) * 2020-12-21 2021-08-13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模组
CN215868642U (zh) * 2021-08-31 2022-02-18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托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5654B2 (en) Door lock bolt plate pivo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tructures and methods
US6798650B2 (en) Disk drive bracket
US20080271290A1 (en) Multi-directional adjustment hinge
CN108461985B (zh) 插头连接器
US20220034138A1 (en) Window balance shoes for a pivotable window
WO2014034553A1 (ja) 車両の開口部用開閉装置
WO2018129810A1 (zh) 用于吊扇的扇叶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吊扇
CN114816004A (zh) 一种硬盘托架
JP5675731B2 (ja) 車両の開口部用開閉装置
CN110661222B (zh) 一种插接箱安装联锁结构
CN111189084B (zh) 一种挂接组件及应用有该挂接组件的吸油烟机
CN211201519U (zh) 一种滑轮组件
CN216976371U (zh) 显示器滑动调节结构
CN217306801U (zh) 一种网络接头安装座
CN213330537U (zh) 隐藏式铰链结构
TW201901016A (zh) 家具鉸鏈
CN220695053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烤炉和铰链结构
CN112761447A (zh) 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
JP5682345B2 (ja) 取替用調整戸車
CN219249589U (zh) 一种抽屉侧板连接器、抽屉侧板组件以及抽屉
CN221103818U (zh) 面板快装结构
CN212608937U (zh) 一种电梯门锁装置
CN213654538U (zh) 门窗的下铰链部件
CN217400650U (zh) 推拉门用吊轮插板组件及门扇
CN213205317U (zh) 一种铰链与槽口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