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5675B -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5675B
CN114815675B CN202110130618.XA CN202110130618A CN114815675B CN 114815675 B CN114815675 B CN 114815675B CN 202110130618 A CN202110130618 A CN 202110130618A CN 114815675 B CN114815675 B CN 114815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ignal
wake
modul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06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5675A (zh
Inventor
杨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06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5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5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5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215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唤醒所述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在所述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发送的唤醒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所述系统通过增加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实现当智能座舱被唤醒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在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将微控制单元下电,解决了智能座舱在处于待机状态时微控制单元的电流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座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背景技术
智能座舱系统是指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满足人们在车内的不同需求的系统,可以为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交互体验。
其中,智能座舱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当智能座舱系统在待机时,常用的方法是:将微控制单元进入低功耗状态,当需要唤醒微控制单元时,将唤醒源注入到微控制单元的具有唤醒功能的管脚,从而实现微控制单元的上电。然而,当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时,还是处于上电状态,对于不同的微控制单元,其芯片架构也不同,对于部分微控制单元,当其处于低功耗状态时电流较大,无法满足整车对智能座舱的静态电流的要求,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以解决智能座舱在处于待机状态时微控制单元的电流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应用于智能座舱,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唤醒所述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在所述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发送的唤醒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输出唤醒合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供电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可选的,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三输入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向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发送关机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时,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时停止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用于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待机电源。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至少包括:
CAN收发器,用于在监听到CAN总线上存在唤醒事件时,输出CAN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点火信号输入模块、充电信号输入模块和定时器;
所述点火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点火信号时,输出点火唤醒信号;
所述充电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输出充电唤醒信号;
所述定时器,用于在达到设定的预设时间时,输出定时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级芯片和第三供电模块;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供电模块还与所述系统级芯片相连;所述系统级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上电后发送的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时,为所述系统级芯片供电;
所述系统级芯片,用于在上电后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供电模块,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三供电模块的电源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三供电模块提供电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方法,应用于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当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唤醒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并将所述唤醒信号发送给检测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所述唤醒信号时,向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智能座舱。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所述系统应用于智能座舱,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唤醒所述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在所述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发送的唤醒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所述系统通过增加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实现当智能座舱被唤醒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在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将微控制单元下电,解决了智能座舱在处于待机状态时微控制单元的电流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座舱中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通过微控制单元与各类总线和信息传递部件连接,完成通信息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处理。其中,当智能座舱在待机时,需要通过唤醒源来唤醒微控制单元。
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当要唤醒智能座舱中的微控制单元时,将唤醒源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的相应唤醒管脚相连,微控制单元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相连,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提供待机模式所需的电流,使得能够对唤醒源的输入进行检测,并为微控制单元提供唤醒后处于工作模式所需的电流。
而对于一部分微控制单元来说,在芯片的架构或芯片设计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微控制单元提供待机模式所需的电流较大,通常为毫安级别的电流大小,而整机通常对智能座舱系统的待机电流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为微安级别的电流大小,即现有的唤醒方案在微控制单元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较大。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当智能座舱在待机时将微控制单元处于下电状态,通过检测控制模块来判断是否存在唤醒信号,并在存在唤醒信号时通过第一供电模块将向微控制单元供电,则智能座舱在待机状态下时,无需为微控制单元提供待机模式所需的电流,仅需要为检测控制模块供电,而由于检测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单,在待机时所需的电流远小于微控制单元待机时的电流,解决了智能座舱待机时功耗较大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应用于智能座舱,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201、检测控制模块202和第一供电模块203;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202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20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204连接;
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用于在接收到用于唤醒所述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202,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在所述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发送的唤醒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
其中,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其输出分别与检测控制模块202的多个输入端相连。根据唤醒源输入模块201,智能座舱支持的唤醒指令可以为不同的形式,如:远程遥控唤醒、定时唤醒、手动唤醒等等。
其中,当接收到用户的唤醒指令来将智能座舱唤醒时,会输出一个唤醒信号。其中,唤醒源输入模块201输出的唤醒信号为电平级信号,此处对唤醒信号的具体电平形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此外,还可以设置为上升沿信号。
在一个实际的场景中,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若用户通过远程遥控发送唤醒指令来控制智能座舱唤醒时,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可以检测到该唤醒指令,并生成唤醒信号,将产生的唤醒信号传输给检测控制模块202。
检测控制模块202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可以产生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即当接收到一种唤醒信号或同时接收到多种唤醒信号时,都会输出一个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给第一供电模块203。其中,检测控制模块202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来实现。其中,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也为一个电平级信号,此处对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的具体电平形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或者,还可以设置为上升沿信号。
当第一供电模块203在接收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则表示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其中,第一供电模块203可以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还可以为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电源,此处用于将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并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
基于上述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当智能座舱在待机状态时,无需为微控制单元204提供待机电流,仅需要为检测控制模块202提供待机电流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为微控制单元204提供待机电流,而微控制单元204结构复杂,同时检测控制模块202电路较为简单,微控制单元204的待机电流会大于为检测控制模块202提供的待机电流,从而可以减小智能座舱待机时的电流,进而减小功耗。
此外,现有技术中是直接将唤醒源输入模块201与微控制单元204对应的唤醒管脚相连,当有唤醒源时直接会注入到微控制单元204的管脚来实现唤醒。然而,对于固定的微控制单元204来说,唤醒管脚数量有限,若唤醒源为多个,即唤醒源输入模块201为多个时,如唤醒管脚为3个,而唤醒源输入模块为4个,则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的话,则会存在微控制单元204无法支持足够多的唤醒源的问题。
上述系统通过将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输出端与检测控制模块202相连,解决了微控制单元204支持唤醒功能的管脚不够的问题,其中,检测控制模块202可以通过逻辑电路来实现,可以对唤醒源进行集中处理,便于根据唤醒源的数量设计合适的逻辑电路,不依赖于微控制单元204的具备唤醒功能的管脚,便于唤醒源的扩展。
上述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中,当智能座舱接收到用户的唤醒指令时,会通过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得到唤醒信号,通过检测控制模块202将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唤醒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从而控制第一供电模块203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可以降低智能座舱的待机功耗,同时还可以解决微控制单元204支持唤醒功能的管脚不够的问题。
此外,该系统可以将微控制单元的休眠及唤醒功能内聚,更容易实现模块化及平台化,便于在不同系统之间移植,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裁剪,适用范围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对检测控制模块20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控制模块202包括: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输出唤醒合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检测控制模块202实现的功能,可以将检测控制模块202划分为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
其中,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为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逻辑电路,当有多个唤醒信号时,可以输出一个唤醒合并信号。其中,唤醒合并输出信号为电平级信号,此处对唤醒合并输出信号的具体电平形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此外,还可以设置为上升沿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可以通过多个输入的或电路来实现,即有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多输入的或电路可由多个2输入或电路构成。实现只要有一个输入为高电平的唤醒信号时,就能输出一个高电平的唤醒合并输出信号。当输入为低电平的唤醒信号时,可以对应修改或电路,来实现输出低电平的唤醒合并输出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源使能单元2022也可以通过或电路来实现,当有输入为高电平的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则输出为高电平的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其中,当输入为低电平的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则可以对应修改或电路,来实现输出为低电平的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检测控制模块202划分为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可以实现将唤醒信号进行合并,同时便于对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输入信息进行控制。
其中,如图3所示,电源使能单元2022还可以实现自锁机制和解锁机制,通过自锁机制可以产生稳定的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控制微控制单元204保持上电状态;通过解锁机制可以打破自锁机制,控制微控制单元204下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提供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用于在接收到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出端与电源使能单元2022相连,来使电源使能单元2022获取供电输出反馈信号,以实现自锁机制。其中,自锁是指当唤醒信号不存在时,电源使能单元2022还可以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使得微控制单元204处于上电状态。由于唤醒指令仅能使唤醒信号维持一段时间,若电源使能单元2022没有自锁机制的话,则微控制单元204在唤醒信号消失时也会处于下电状态。
此处通过供电反馈信号来实现自锁,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当电源使能单元2022在接收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则会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则第一供电模块203开始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此时输出的供电反馈信号就会输入至电源使能单元2022,从而实现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使得微控制单元持续保持上电状态。
此外,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自锁机制还可以通过D触发器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供电输出反馈信号输入至电源使能单元2022可以实现自锁机制,确保微控制单元204的持续供电,具有线路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微控制单元204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3的第三输入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向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发送关机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时,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用于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时停止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微控制单元204发送的关机信号来实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解锁机制。其中,解锁与自锁相对,用于打破自锁机制,使微控制单元204不再保持上电状态。
其中,当用户在拔除汽车钥匙或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关机时,微控制单元204可以发送关机信号给电源使能单元2022,电源使能单元2022在接收到关机信号时,则会输出与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以控制第一供电模块203停止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其中,当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上升沿信号时,则与之相反的信号则为低电平信号或下降沿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源使能单元2022可以通过带有清零端的或电路来实现,或电路包含两个输入端和一个清零端,两个输入端分别接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的输出端和第一供电模块203的输出端,清零端接微控制单元204输出的关机信号。其中,清零端的优先级要高于输入端的优先级。通过上述带有清零端的或电路可以实现当存在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或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第一供电模块203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当出现关机信号,同时存在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或供电输出反馈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由于清零端的优先级最高,则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实现微控制单元204的下电。
其中,对于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或供电输出反馈信号相对于关机信号的优先级,可以进行设置,如设置为唤醒合并信号或供电输出反馈信号的优先级高于关机信号,此处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通过微控制单元204输出关机信号给电源使能单元,以实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解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205;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20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205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的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205,用于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所述电源使能单元2022提供待机电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将微控制单元204下电,为了能够对唤醒信号进行检测,且存在唤醒信号时控制第一供电单元203为微控制单元204供电,需要对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提供待机电源。也就是说,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该系统仅有第二供电模块205为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提供待机电源,其余各部分均处于下电状态。
其中,第二供电模块205可以为低静态功耗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有稳定性好,负载响应快等优点,同时提供的待机电流较小,可以降低智能座舱待机时的功耗。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201至少包括:
CAN收发器2011,用于在监听到CAN总线上存在唤醒事件时,输出CAN唤醒信号。
其中,CAN唤醒信号就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唤醒信号。CAN收发器与车身的CAN总线相连,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CAN收发器2011也处于休眠状态,此时,CAN收发器2011用于监听CAN总线上是否存在唤醒事件,当存在唤醒事件时,可以输出CAN唤醒信号。其中,当用户远程开启汽车或开启车门时,如无钥匙启动汽车,则CAN收发器2011则会监测到唤醒事件。
通过设置CAN收发器来监听唤醒事件,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唤醒微控制单元的方式,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点火信号输入模块2012、充电信号输入模块2013和定时器2014;
所述点火信号输入模块2012,用于在接收到点火信号时,输出点火唤醒信号;
所述充电信号输入模块2013,用于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输出充电唤醒信号;
所述定时器2014,用于在达到设定的预设时间时,输出定时唤醒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唤醒源输入模块201还可以包括点火信号输入模块2012、充电信号输入模块2013和定时器2014。点火唤醒信号、充电唤醒信号和定时唤醒信号就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唤醒信号。
其中,点火信号输入模块2012可以用于接收车身的点火硬线信号,即当用户将汽车钥匙扭动或者按动开机按钮以启动汽车时,点火信号输入模块2012会接收到点火硬线信号,并会输出点火唤醒信号。
其中,充电信号输入模块2013可以用于接收充电信号,即当用户通过充电枪为汽车进行充电时,会产生充电信号,充电信号输入模块2013可以根据该充电信号生成充电唤醒信号,此时输出的充电唤醒信号可以将微控制单元204唤醒,从而可以通过智能座舱内的显示屏查看充电信息。
其中,定时器2014可以在设定的时间输出定时唤醒信号,从而基于该定时唤醒信号,唤醒微控制单元204。定时器可以为RTC(Real Time Clock)定时器。一种应用场景为,当天气寒冷时,可以设定早上8点唤醒微控制单元204,进而可以进一步控制实现将座椅进行加热,将车内空调打开,当用户进入车内时处于舒适的驾驶环境。
通过设置多种唤醒源输入模块可以使得汽车支持在多种情形下均可以唤醒微控制单元,为用户驾驶提供便利。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级芯片206和第三供电模块207;所述第三供电模块207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204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供电模块207还与所述系统级芯片206相连;所述系统级芯片206与所述微控制单元204相连;
所述第三供电模块207,用于在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204上电后发送的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时,为所述系统级芯片206供电;
所述系统级芯片206,用于在上电后与所述微控制单元204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级芯片是指SOC(System on Chip)芯片,主要用于中控屏的实现。其中,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系统级芯片206也会处于下电状态,即当要关机时,微控制单元204可以向第三供电模块发送信号,来控制系统级芯片的下电。
相应的,当要唤醒系统级芯片时,也可以通过微控制单元204来实现。具体的,当微控制单元204在上电后,可以持续向第三供电模块207发送第二电源使能信号,例如为高电平信号或上升沿信号,使得第三供电模块207在接收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后为系统级芯片206供电。
其中,第三供电模块207可以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还可以为DC/DC(DirectCurrent/Direct Current)电源,此处用于将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并为系统级芯片206供电。
系统级芯片206在供电后,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如对中控屏的操作,或对线路接口的操作来输出相应的指令,或与微控制单元204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用户的操作。
当智能座舱在待机状态时,通过将系统级芯片206进行下电,可以降低功耗,通过设置第三供电模块207根据微控制单元204的输出指令对系统级芯片206进行供电,便于对系统级芯片206的供电状态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供电模块208,所述电池供电模块208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第二供电模205块和第三供电模块207的电源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03、第二供电模块205和第三供电模块207提供电能。
此外,电池供电模块208还用于为CAN收发器2011提供电能。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供电模块208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模块203、第二供电模块205和第三供电模块207的电源端相连。
其中,当智能座舱在待机状态下时,电池供电模块208仅为CAN收发器2011和第二供电模块205供电,从而为各个唤醒源输入模块201、唤醒信号合并单元2021和电源使能单元2022提供待机电源。而电池供电模块208与第一供电模块203和第三供电模块207之间仅有输入信号,没有输出信号,只有当出现唤醒指令时通过产生的唤醒信号,以及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使微控制单元204上电。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池供电模块可以在需要时为各个供电模块和CAN收发器进行供电,能够为各个部分提供待机电源或工作电源。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01、当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唤醒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并将所述唤醒信号发送给检测控制模块;
步骤S502、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所述唤醒信号时,向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步骤S503、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发出唤醒指令来将智能座舱由待机状态进行唤醒时,唤醒源输入模块可以接收该指令并产生一个唤醒信号,并将唤醒信号发送给检测控制模块,而检测控制模块当在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会对唤醒信号进行集中处理,产生电源使能信号,通过电源使能信号控制第一供电模块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通过上述唤醒方法,可以在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将微控制单元下电,为检测控制单元进行供电,而检测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单,待机电流要小于微控制单元的待机电流。且通过检测控制模块可以将唤醒源输入模块进行集中处理,减小了对微控制单元的支持唤醒功能管脚的数量要求。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输出唤醒合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为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供电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可选的,所述微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向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发送关机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时,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时停止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可选的,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待机电源。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至少包括:CAN收发器;
当CAN总线上存在唤醒事件时,所述CAN收发器输出CAN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点火信号输入模块、充电信号输入模块和定时器;
当存在点火信号时,所述点火信号输入模块输出点火唤醒信号;
当存在充电信号时,所述充电信号输入模块输出充电唤醒信号;
当达到设定的预设时间时,所述定时器输出定时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级芯片和第三供电模块;
所述第三供电模块在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上电后发送的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时,为所述系统级芯片供电;
所述系统级芯片在上电后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供电模块;
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电池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提供电能;当智能座舱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电池供电模块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三供电模块提供电能。
上述微控制单元唤醒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实现的,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座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座舱,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于唤醒所述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在所述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发送的唤醒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信号时输出唤醒合并输出信号至所述电源使能单元;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产生并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供电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第三输入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向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发送关机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时,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时停止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有的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的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源使能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用于当智能座舱处于待机状态时,为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所述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和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待机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至少包括:
CAN收发器,用于在监听到CAN总线上存在唤醒事件时,输出CAN唤醒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源输入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点火信号输入模块、充电信号输入模块和定时器;
所述点火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点火信号时,输出点火唤醒信号;
所述充电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输出充电唤醒信号;
所述定时器,用于在达到设定的预设时间时,输出定时唤醒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级芯片和第三供电模块;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供电模块还与所述系统级芯片相连;所述系统级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上电后发送的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时,为所述系统级芯片供电;
所述系统级芯片,用于在上电后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还与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的电源端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三供电模块提供电能。
6.一种微控制单元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当至少一个唤醒源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唤醒智能座舱的唤醒指令时产生唤醒信号,并将所述唤醒信号发送给检测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唤醒信号合并单元在接收到至少一个所述唤醒信号时,输出唤醒合并输出信号至电源使能单元;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唤醒合并输出信号时,产生并向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为所述电源使能单元提供供电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供电输出反馈信号时输出第一电源使能信号;
微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关机指令时向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发送关机信号;
所述电源使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时,输出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相反的信号时停止为微控制单元供电。
7.一种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座舱。
CN202110130618.XA 2021-01-29 2021-01-29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Active CN114815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0618.XA CN114815675B (zh) 2021-01-29 2021-01-29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0618.XA CN114815675B (zh) 2021-01-29 2021-01-29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675A CN114815675A (zh) 2022-07-29
CN114815675B true CN11481567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252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0618.XA Active CN114815675B (zh) 2021-01-29 2021-01-29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5675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3062B1 (ko) * 2009-12-17 2011-06-21 (주) 모토텍 스마트 키가 적용된 차량 장치 및 그 대기 전류 제어방법
JP2012218656A (ja) * 2011-04-13 2012-11-12 Yuhshin Co Ltd 車両用制御ユニット
JP2013240159A (ja) * 2012-05-14 2013-11-28 Rohm Co Ltd 電源装置、車載機器、車両
CN104139708A (zh) * 2013-05-11 2014-11-12 袭帅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控制供电系统
CN105717841A (zh) * 2016-03-21 2016-06-29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中控系统电源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JP201711430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8958106A (zh) * 2018-06-27 2018-12-07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休眠唤醒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254378A (zh) * 2019-06-25 2019-09-20 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源装置以及车载电源控制电路
CN209757018U (zh) * 2019-03-14 2019-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控制器和车辆
CN210041420U (zh) * 2019-05-07 2020-02-07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电源启动扩展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CN110837243A (zh) * 2019-12-04 2020-02-25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输入采集系统
CN210298095U (zh) * 2018-12-28 2020-04-10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车载待机电路
CN210363462U (zh) * 2019-06-12 2020-04-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
JP6698909B1 (ja) * 2019-04-09 2020-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CN111352660A (zh) * 2018-12-20 2020-06-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持有唤醒锁应用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3062B1 (ko) * 2009-12-17 2011-06-21 (주) 모토텍 스마트 키가 적용된 차량 장치 및 그 대기 전류 제어방법
JP2012218656A (ja) * 2011-04-13 2012-11-12 Yuhshin Co Ltd 車両用制御ユニット
JP2013240159A (ja) * 2012-05-14 2013-11-28 Rohm Co Ltd 電源装置、車載機器、車両
CN104139708A (zh) * 2013-05-11 2014-11-12 袭帅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控制供电系统
JP201711430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5717841A (zh) * 2016-03-21 2016-06-29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中控系统电源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CN108958106A (zh) * 2018-06-27 2018-12-07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休眠唤醒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352660A (zh) * 2018-12-20 2020-06-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持有唤醒锁应用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CN210298095U (zh) * 2018-12-28 2020-04-10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车载待机电路
CN209757018U (zh) * 2019-03-14 2019-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控制器和车辆
JP6698909B1 (ja) * 2019-04-09 2020-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CN210041420U (zh) * 2019-05-07 2020-02-07 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电源启动扩展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CN210363462U (zh) * 2019-06-12 2020-04-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多输入唤醒控制电路
CN110254378A (zh) * 2019-06-25 2019-09-20 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源装置以及车载电源控制电路
CN110837243A (zh) * 2019-12-04 2020-02-25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输入采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Consideration of a Novel Digital Bidirectional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Used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Q. Hu;《2006 CES/IEEE 5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1-6 *
基于CAN唤醒的电子驻车控制器设计;刘强;《时代汽车》(第02期);118-119 *
汽车CAN节点的低功耗设计及实现;马建辉;《电子产品世界》;第25卷(第03期);42-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675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509725A (ja)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のための充電制御装置
CN10982850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整车控制模块静态功耗控制系统
CN212447399U (zh) 一种低功耗节能的车载控制器
CN112109646A (zh) 一种实现低功耗车载通信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1377162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补电方法
CN210041420U (zh) 一种可控的电源启动扩展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CN114844191A (zh) 智能补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459827A (zh) 一种功能集成式电机控制器的上下电方法
CN114815675B (zh) 微控制单元唤醒系统、方法、智能座舱及汽车
CN109334510A (zh) 一种电动装载车电池包参数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6331231A (zh) 车载终端、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6122213U (zh) 开关电源、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111555947B (zh) 一种mcu低功耗休眠唤醒系统
CN209962152U (zh) 一种符合功能安全的汽车24v电控系统冗余降压电路
CN111532173A (zh) 电动汽车功耗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14967552A (zh) 一种均衡功耗与性能的车辆运行系统及方法
CN209426610U (zh) 一种电动装载车电池包参数显示系统
CN107226044B (zh) 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
CN116729300B (zh) 一种数据处理芯片的供电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一种车辆
CN113085551B (zh) 一种整车系统和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管理系统
CN215954316U (zh) 一种电源管理架构和芯片
CN113147484A (zh) 一种直流预约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45247B (zh) 一种带定时唤醒的xEV功能集成式电机控制器的上下电方法
CN217294435U (zh) 整车控制器的外围电路、车辆兼容系统及车辆
CN217623431U (zh) 一种低功耗车身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