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0764A - 玻璃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0764A CN114810764A CN202210389733.3A CN202210389733A CN114810764A CN 114810764 A CN114810764 A CN 114810764A CN 202210389733 A CN202210389733 A CN 202210389733A CN 114810764 A CN114810764 A CN 114810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base
- box body
- die assembly
- ad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165 Charadri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包括:下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下箱体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上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上箱体内设有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与上箱体和下箱体中的一者连接,用以驱动两者相互靠近围成密封空间;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两者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负压产生器,与上箱体或者下箱体的内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个贴合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完成的,因此,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良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液晶显示设备超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晶基板玻璃技术生产领域薄化品生产已成趋势,在超薄基板玻璃深加工之前,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需要将薄化品的光电显示玻璃贴合在正常厚度的载板玻璃表面,贴合要求贴合严密且无气泡。
目前,光电显示用超薄玻璃的贴合过程中,首先在光电显示玻璃的表面涂覆胶水,然后再通过再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在一起,贴合过程中容易在两者之间产生气泡,良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该玻璃贴合装置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气泡,提高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
下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
上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一者连接,以使得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所述上箱体靠近所述下箱体并接合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围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及
负压产生器,与所述上箱体或者所述下箱体的内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上模组件沿横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下模组件沿纵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吸附平台,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吸附孔。
可选地,沿远离所述内腔方向,所述吸附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
横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横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横向移动;
纵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纵向移动;
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用于固定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
安装板,设于所述上箱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
真空吸盘,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真空吸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且朝向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的视觉对正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可伸缩的吸盘柱,所述吸盘柱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所述吸盘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柱以及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
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导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三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三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套,以使得所述第三底座能够沿所述第一导柱移动;
所述下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下模组件之间,所述上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丝杠螺母结构和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导轨沿横向设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与所述第一导轨,且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与所述下箱体的底面;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下箱体的底面,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驱动所述下模组件沿横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的第四底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四底座;
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柱和第二导套,所述上模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导套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滑动插装于所述第二导套远离所述第四底座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丝杠螺母结构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导轨沿纵向设于所述第三底座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与所述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与所述第四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驱动所述上模组件沿纵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和/或,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实际工作时,首先,利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将载板玻璃吸附,利用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将光电显示玻璃吸附,然后,通过第一升降机构驱动上箱体或者下箱体,以使两者相互靠近并接合,形成一密封空间,并通过负压产生器使该密封空间形成真空环境;最后,通过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或者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以使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相互靠近并贴合在一起,其中,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将载板玻璃和光电显示玻璃精确定位,且整个贴合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完成的,因此,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良品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的下模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基于图3的本公开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的下模组件的侧向剖示图;
图5是本公开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的上模组件的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底座;2-支撑脚柱;3-滚轮;4-下模组件;5-负压产生器;6-第一导轨;7-第一电机;8-第一丝杠螺母结构;9-第一滑块;10-第一导柱;11-第一升降机构;12-第二底座;13-第一导套;14-第二导轨;15-第二电机;16-第二丝杠螺母结构;17-第二滑块;18-第三底座;19-第一连接块;20-第四底座;21-第二导柱;22-上模组件;23-第二导套;24-第二升降机构;25-第二连接块;
411-下箱体;412-第一真空管路;413-密封结构;414-横向驱动机构;4141-横向电动伺服缸;4142-横向连接板;415-纵向驱动机构;4151-纵向电动伺服缸;4152-纵向连接板;416-固定机构;417-角度调节机构;418-吸附平台;4181-上平台;4182-平台底座;419-吸附孔;420-第二真空管路;
221-安装板;222-真空吸盘;223-第三真空管路;224-视觉相机;225-第三连接块;226-上箱体;227-吸盘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远、近”是指相应结构或者相应部件远离或者靠近另一结构或者部件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该玻璃贴合装置包括:下模组件4、上模组件22、升降机构和负压产生器5;其中,下模组件4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411,下箱体411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上模组件22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226,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上箱体226内设有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24,第一升降机构11与上箱体226和下箱体411中的一者连接,以使得上箱体226和下箱体411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上箱体226靠近下箱体411并接合时,下箱体411和上箱体226围成密封空间;第二升降机构24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负压产生器5与上箱体226或者下箱体411的内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实际工作时,首先,利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将载板玻璃吸附,利用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将光电显示玻璃吸附,然后,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1驱动上箱体226或者下箱体411,以使两者相互靠近并接合,形成一密封空间,并通过负压产生器5使该密封空间形成真空环境;最后,通过第二升降机构24驱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或者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以使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相互靠近并贴合在一起,其中,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将载板玻璃和光电显示玻璃精确定位,且整个贴合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完成的,因此,能够减少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贴合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良品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待贴合的光电显示玻璃和载板玻璃可以均为矩形玻璃。另外,该玻璃贴合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形状玻璃的贴合。
本公开中,上模组件22处于下模组件4的上方,上箱体226的第一开口向下,下箱体411的第二开品向上且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机构11与上箱体226连接,用于驱动上箱体226在竖直方向靠近下箱体411或者远离下箱体411,当上箱体226与下箱体411接合时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空间;第二升降机构24与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吸附的光电显示玻璃靠近或者远离由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吸附的载板玻璃。负压产生器5通过第一真空管路412与下箱体411的内腔连通,当上箱体226与下箱体411形成密封空间后,开启负压产生器5,以使得该密封空间内能够形成真空环境。本公开中,负压产生器5包括但不限于真空泵,只要能够产生负压以形成真空的设备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完成贴合后,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可以将光电显示玻璃松开,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在第二升降机构24的带动下向上移动,随后,释放密封空间的真空环境,第一升降机构11带动上箱体226向远离下箱体411的方向移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可以再将载板玻璃松开,采用机开器人或者机械手等工具将贴合在一起的光电显示玻璃和载板玻璃取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箱体226的下表面或者下箱体411的上表面设有密封结构413,在上箱体226与下箱体411接合并形成密封空间时,用于将两者的相接处密封,避免因两者相接处具有间隙而破坏真空环境。本公开中,密封结构413设置在下箱体411的上表面,可以采用任意形式构造,例如,密封结构413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密封条或者密封垫片。
本公开中,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24可以构造为气缸、液压缸、直线电机或者电动丝杆等。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下模组件4连接,用于下模组件4相对于上模组件22沿横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上模组件22连接,用于上模组件22相对于下模组件4沿纵向移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任意形式构造。
如图1及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玻璃贴合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柱10以及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12和第三底座18;第一导柱10的下端与第一底座1连接,第一导柱10的上端与第二底座12连接,第三底座18设置于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12之间,且第三底座18设有与第一导柱10配合的第一导套13,以使得第三底座18能够沿第一导柱10移动。
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12和第三底座18可以为任意形状,第一导柱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公开中,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12和第三底座18均构造为矩形板,第一导柱10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12的每个角部均设置一个第一导柱10,对应的第二底座12上设有四个能够与第一导柱10配合连接的第一导套13,第一导柱10滑动插装在第一导套13内。第一升降机构11固设于第二底座12,第一升降机构11的驱动端穿过第二底座12后通过第一连接块19连接于第三底座18,用于驱动第三底座18以及连接于第三底座18的上模组件22沿第一导柱10滑动。
下模组件4设置于第一底座1,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底座1与下模组件4之间,上模组件22设置于第三底座18,第一升降机构11设置于第二底座1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底座1的底部设有滚轮3;和/或,第一底座1的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柱2。滚轮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均匀设置于第一底座1的底部,优选地,该滚轮3为万向轮;支撑脚柱2的数量也为多个,例如,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脚柱2均匀设置在第一底座1的下表面。支撑脚柱2的长度可调整,例如可为螺纹结构,当调整支撑脚柱2使其脱离地面时,可通过滚轮3移动该玻璃贴合装置,方便移动,节省人力。
如图1所示,X向表示横向;图中的Y向表示纵向。其中,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下模组件4在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沿横向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6、第一滑块9、第一丝杠螺母组件和第一电机7;第一导轨6沿横向设于第一底座1,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与第一导轨6,且第一滑块9连接与下箱体411的底面;第一丝杠螺母结构8的固定端连接于下箱体411的底面,且第一电机7与第一丝杠螺母结构8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机7通过第一丝杠螺母结构8驱动下模组件4沿横向移动。下模组件4通过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后能够沿横向移动,省时省力,实现精准定位。
可选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还包括设置于上模组件22与第三底座18之间的第四底座20;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四底座20与第三底座18之间并连接第三底座18与第四底座20;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四底座20和上模组件22在第三底座18的下表面沿纵向移动。其中,上模组件22还包括第二导柱21和第二导套23,上模组件22的上端与第四底座20通过第二导套23连接,且第二导套23的下端开口穿过上箱体226的上表面后与其内腔连通,第二导柱21的下端与第一玻璃吸附机构连接,第二导柱21的上端滑动插装于第二导套23远离第四底座20的一端。第二升降机构24固设于上箱体226的上表面,且其驱动端穿过上箱体226的上表面后连接于第二玻璃吸附机构,用于驱动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在上箱体226内上下移动。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柱21和第二导套2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第二导柱21和第二导套23在上箱体226的上表面均布。优选地,上箱体226的上表面为矩形,第二导套2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上箱体226的四个角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14、第二滑块17、第二丝杠螺母组件和第二电机15;第二导轨14沿纵向设于第三底座18的下端面,第二滑块17滑动连接与第二导轨14,且第二滑块17通过第二连接块25连接与第四底座20的上表面;第二丝杠螺母结构16的固定端连接于第四底座20的上表面,且第二电机15与第二丝杠螺母结构16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第二电机15通过第二丝杠螺母结构16驱动上模组件22沿纵向移动。上模组件22和第四底座20通过上述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后能够沿横向移动,省时省力,实现精准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吸附平台418,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设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吸附孔419。
其中,吸附平台418可以构造为一具有内腔的立方体结构,也可以构造为上平台4181以及连接于下平台下方的平台底座4182,上平台4181和平台底座4182共同围成上述具有内腔的吸附平台418,多个吸附孔419设置在上平台4181的上表面,平台底座4182设置于下箱体411的底部,且平台底座4182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二真空管路420,用于负压设备连接,当载板玻璃处于上平台4181的上表面时,开启负压设备,将载板玻璃稳固地吸附在上平台4181的上表面,从而提高贴合的成功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吸附孔419在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上均匀分布,优选为矩阵分布。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内腔方向,吸附孔419的孔径逐渐增大,也即,吸附孔419构造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孔,更有利于载板玻璃稳固吸附于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贴合成功率。
下模组件4还包括:横向驱动机构414,设于下箱体411内,横向驱动机构414的驱动端与吸附平台418连接,用于驱动吸附平台418在下箱体411内沿横向移动;纵向驱动机构415,设于下箱体411内,纵向驱动机构415的驱动端与吸附平台418连接,用于驱动吸附平台418在下箱体411内沿纵向移动;固定机构416,设于下箱体411内,用于固定吸附平台418在下箱体411内的相对位置。
横向驱动机构414、纵向驱动机构415和固定机构416可以采用任意方式构造。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横向驱动机构414可以构造为横向电动伺服缸4141和横向连接板4142,但不限于此,横向电动伺服缸4141的驱动端通过横向连接板4142与吸附平台418的外侧壁连接,用以驱动吸附平台418在横向上移动;纵向驱动机构415可以构造为纵向电动伺服缸4151和纵向连接板4152,但不限于此,纵向电动伺服缸4151的驱动端通过纵向连接板4152与吸附平台418的外侧壁连接,用以驱动吸附平台418在纵向上移动;通过上述的横向驱动机构414和纵向驱动机构415可以调整吸附平台418在下箱体411内的位置。另外,固定机构416可以构造为固定螺钉,其可以通过一固定块连接于吸附平台418,当横向驱动机构414和纵向驱动机构415驱动吸附平台418移动到某一目标位置后,通过固定螺钉将吸附平台418在下箱体411内的位置固定。上述的横向驱动机构414、纵向驱动机构415和固定机构416,使得吸附平台418既可以灵活移动也能维持在固定位置,从而提高贴合精准度和贴合效率。
下模组件4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417,角度调节机构417用于调节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其中,角度调节机构417可以采用任意方式构造,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角度调节机构417可以构造为至少两个调节螺钉,一个调节螺钉设置在吸附平台418横向或纵向上的一端,另一个调节螺钉设置在吸附平台418横向或纵向上的另一端,通过调节两个调节螺钉的在吸附平台418的旋入量从而调节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的水平角度,从而找到量佳贴合角度,提升贴合精度,防止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
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可以采用任意方式构造,在本公开的一些具施实施方式中,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安装板221,设于上箱体226内部,安装板221与第二升降机构24连接;真空吸盘222,设于安装板221,第二升降机构24用于驱动安装板221和真空吸盘22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安装板221设于上箱体226的内部,安装板221通过第三连接块225与第二升降机构24的驱动端连接,多个真空吸盘222穿设在安装板221,并通过第三真空管路223与真空设备连接。真空吸盘22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板221,优选地,多个真空吸盘222可以在安装板221上呈矩阵分布。
如图1及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可伸缩的吸盘柱227,吸盘柱227的一端与真空吸盘222连接,吸盘柱227的另一端与安装板221连接,以使得真空吸盘222在贴合的过程中能够伸缩。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平台调节机构将吸附平台418调整到最有利于贴合的水平角度,后续贴合开始时,载板玻璃水平位置相对较高的一侧先与位于其正上方的光电显示玻璃的一侧接触,此时,该位置处的真空吸盘222和吸盘柱227由于受力向上收缩,随后第二升降机构24驱动安装板221继续向下运动,带动光电显示玻璃继续下压,不同位置处与真空吸盘222连接的吸盘柱227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最终光电显示玻璃能够和与水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载板玻璃成功贴合,整个贴合过程是由载板玻璃的一侧向另一侧顺序贴合的,进一步防止贴合过程中气泡的产生。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模组件22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221的且朝向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的视觉对正机构。其中,视觉对正机构用于将安装板221与吸附平台418对正,利于更好的贴合。视觉对正机构可以采用任意方式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视觉对正机构可以构造为四个视觉相机224,安装板221构造为矩形板,安装板221的每个角部设置一个视觉相机224。优选地,视觉对正机构可以与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当视觉对正机构获取上模组件22的位置信号后,可以向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发送控制信号,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根据上述控制信号调整下模组件4的横向位置或者上模组的纵向位置,以使光电显示玻璃位于载板玻璃的正上方,以便后续精准贴合。需要说明的是,视觉对正机构还可以与上述的横向驱动机构414和/或纵向驱动机构415连接,调整吸附平台418的位置,同样可以实现光电显示玻璃位于载板玻璃的正上方,以便后续精准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部件间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便于拆卸维修。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玻璃贴合装置贴合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的操作方法:装置未运行时,上模组件22和下模组件4处于分离状态,开始运行后,首先,第一纵向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丝杠螺母组件使下模组件4沿第一导轨6移动到装片位置,此时机器人将光电显示玻璃放置于吸附平台418,下模组件4沿第一导轨6移动到贴合位置,再通过下箱体411内的纵向驱动机构415、横向驱动机构414和固定机构416将吸附平台418调整到目标位置,随后第一升降机构11驱动上模组件22向下运动至光电显示玻璃处,真空吸盘222吸附光电显示玻璃,第一升降机构11驱动上模组件2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光电显示玻璃向上运动至一定高度;下模组件4再次沿第一导轨6移动到装片位置,机器人将载板玻璃放在吸附平台418上,下模组件4再次移动到贴合位置,通过角度调节机构417调整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至目标角度;通过视觉对正机构反馈信号驱动第二驱动机构调整待贴合的上模组件22沿横向位置;在第一升降机构11的驱动下,上模组件22的上箱体226和下模组件4的下箱体411扣合,开启真空泵,对扣合后的上箱体226和下箱体411进行吸真空操作,然后再开启第二真空管路420,使吸附平台418内部产生真空,从而载板玻璃稳固的吸附在吸附面上;然后在第二升降机构24的驱动下,光电显示玻璃向下运动,最终与载板玻璃紧密贴合,贴合完成后,真空吸盘222断真空,第一升降机构11驱动上模组件22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机器人将断真空后的且贴合在一起的光电显示玻璃和载板玻璃取走,重复上述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贴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第一玻璃吸附机构使得载板玻璃可以稳固地附着于吸附平台418上,同是利用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使得光电显示玻璃可以稳固地附着于安装板221上,从而提升贴合成功率。
2、下模组件4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进行横向移动,使下模组件4精准定位。
3、下模组件4的下箱体411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吸附平台418沿纵向和横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415和横向驱动机构414,同时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置的固定机构416,可以精准调整置于吸附平台418上的载板玻璃的位置,提升贴合精度;
4、下模组件4的下箱体411中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417,可调整吸附平台418的吸附面的水平角度,找到最佳贴合水平角度,使其能够与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可伸缩的吸盘柱227和真空吸盘222配合使用,可以提升贴合精度,防止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
5、负压产生器5通过第一真空管路412与下箱体411的内腔连接,使得光电显示玻璃与载板玻璃处于一个密封真空的环境进行贴合,进一步避免产生气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
下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一玻璃吸附机构;
上模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开口的上箱体,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相对应的第二玻璃吸附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一者连接,以使得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所述上箱体靠近所述下箱体并接合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围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中的一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和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及
负压产生器,与所述上箱体或者所述下箱体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上模组件沿横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于所述下模组件沿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吸附平台,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吸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内腔方向,所述吸附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
横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横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横向移动;
纵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沿纵向移动;
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下箱体内,用于固定所述吸附平台在所述下箱体内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吸附平台的吸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
安装板,设于所述上箱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
真空吸盘,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真空吸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且朝向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的视觉对正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吸附机构包括可伸缩的吸盘柱,所述吸盘柱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所述吸盘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柱以及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
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导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三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三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套,以使得所述第三底座能够沿所述第一导柱移动;
所述下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下模组件之间,所述上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丝杠螺母结构和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导轨沿横向设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与所述第一导轨,且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与所述下箱体的底面;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下箱体的底面,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驱动所述下模组件沿横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的第四底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四底座;
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柱和第二导套,所述上模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导套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玻璃吸附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滑动插装于所述第二导套远离所述第四底座的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丝杠螺母结构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导轨沿纵向设于所述第三底座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与所述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与所述第四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结构驱动所述上模组件沿纵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和/或,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89733.3A CN114810764A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玻璃贴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89733.3A CN114810764A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玻璃贴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0764A true CN114810764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3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89733.3A Pending CN114810764A (zh) | 2022-04-13 | 2022-04-13 | 玻璃贴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1076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19878A (zh) * | 2022-09-06 | 2022-12-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23971A (zh) * | 2013-07-12 | 2013-09-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玻璃面板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真空贴合机 |
TWM463729U (zh) * | 2013-04-16 | 2013-10-21 | xi-cong Lin | 玻璃面板擷取之裝置 |
CN203623096U (zh) * | 2013-12-25 | 2014-06-04 | 深圳市极而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硬对硬真空全贴合装置 |
WO2015043025A1 (zh) * | 2013-09-25 | 2015-04-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及加工玻璃的方法 |
CN105082715A (zh) * | 2015-08-24 | 2015-11-25 | 苏州英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动真空贴合治具 |
CN111399700A (zh) * | 2020-05-08 | 2020-07-10 |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盖板与玻璃功能片贴合装置 |
CN211994552U (zh) * | 2020-03-06 | 2020-11-24 | 广东荣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轴高精密真空贴合机 |
-
2022
- 2022-04-13 CN CN202210389733.3A patent/CN1148107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63729U (zh) * | 2013-04-16 | 2013-10-21 | xi-cong Lin | 玻璃面板擷取之裝置 |
CN103323971A (zh) * | 2013-07-12 | 2013-09-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玻璃面板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真空贴合机 |
WO2015043025A1 (zh) * | 2013-09-25 | 2015-04-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加工平台及加工玻璃的方法 |
CN203623096U (zh) * | 2013-12-25 | 2014-06-04 | 深圳市极而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硬对硬真空全贴合装置 |
CN105082715A (zh) * | 2015-08-24 | 2015-11-25 | 苏州英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动真空贴合治具 |
CN211994552U (zh) * | 2020-03-06 | 2020-11-24 | 广东荣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轴高精密真空贴合机 |
CN111399700A (zh) * | 2020-05-08 | 2020-07-10 |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盖板与玻璃功能片贴合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19878A (zh) * | 2022-09-06 | 2022-12-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CN115519878B (zh) * | 2022-09-06 | 2024-09-0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贴合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51418B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高速激光钻孔机 | |
CN108561389B (zh) | 基板吸附治具及采用其进行基板吸附的方法 | |
CN111570204B (zh) | 一种电子通讯产品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 |
CN212633259U (zh) | 一种电子通讯产品组装设备 | |
CN211467771U (zh) | 一种膜片真空贴合装置及由其组成的真空贴合设备 | |
CN114810764A (zh) | 玻璃贴合装置 | |
CN109333990B (zh) | 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方法及裸眼3d手机套 | |
CN212291923U (zh) | 一种接地片和永磁体组装机构 | |
CN212892892U (zh) | 一种覆晶薄膜贴附装置 | |
CN105041805A (zh) | 装配及保压治具 | |
CN114801151B (zh) | 分段式柔性膜材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 |
CN116978851A (zh) | 一种晶圆芯片吸附贴合装置及其贴合系统 | |
CN216942217U (zh) | 一种显示屏贴合装置及设备 | |
CN213150195U (zh) | 面板对准装置 | |
CN115405599A (zh) | 一种自动贴合系统及方法 | |
KR20040096490A (ko) | 플랫 패널용 기판의 접합 장치 | |
CN111300331B (zh) | 用于芯片基板预焊后进行键合的大压力倒装键合方法 | |
KR20030080876A (ko) |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회로기판 본딩장치 및 방법 | |
CN114379663A (zh) | 一种可越障的多足爬壁机器人移动底盘 | |
CN114488582A (zh) | 一种全自动硬对硬真空贴装机及其贴装工艺 | |
CN109262643B (zh) | 一种机盖内外板扣合设备 | |
CN214522567U (zh) | 板件贴合设备 | |
CN206475547U (zh) | 一种玻璃加热膜片安装工装 | |
CN112441269A (zh) | 一种终端电子产品机身保护膜自动包膜装置 | |
CN219150577U (zh) | 一种高密封性隔音中空玻璃封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