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0332B -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0332B
CN114810332B CN202210326613.9A CN202210326613A CN114810332B CN 114810332 B CN114810332 B CN 114810332B CN 202210326613 A CN202210326613 A CN 202210326613A CN 114810332 B CN114810332 B CN 114810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on
intercooling
temperature
condens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6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0332A (zh
Inventor
郭晓冬
杨晓荣
聂晓龙
易忠新
余春丛
冯满乐
喻文亮
康洪
彭志军
朱金华
李珊珊
杨国伟
王强
王�泓
邓俊龙
胡文
邱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66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0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0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93Controlling the air charge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进行冷凝检测,若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获取中冷调控后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根据调控后温度和当前压力进行调控检测;若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本发明通过获取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基于预存储的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能主动的触发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基于冷凝检测结果能有效地判断到当前压力和当前温度下,中冷系统中是否发生冷凝现象,提高了对中冷系统冷凝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技术是通过涡轮增压器来压缩发动机进气,并由中冷器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涉及的两个关键零件是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在高湿度环境下带有涡轮增压的汽车在高速巡航时,中冷器的冷却效率一般较高,中冷后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而由于增压器的作用导致中冷后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可能导致水蒸气从增压空气中析出,即冷凝现象。当发动机负荷较小时,进气流量较小,中冷器的流速也较小,冷凝结水无法被带入到发动机内燃烧。长时间的持续小负荷会导致冷凝水的积聚,随后当用户猛踩油门,进气流量变大,中冷器的流速也加大,会将大量积水带入发动机,引发发动机失火。失火典型的故障表现为加速无力、动力明显下降、故障灯亮和催化转化器温度超标等。同排量下,为达成更高的功率,增压压力会越大;另外伴随着排放升级的需求,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中冷后的温度越来越低。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加剧了冷凝水的析出,使得整车发生失火的概率提升。因此,抑制中冷系统冷凝水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中冷系统调控方法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
现有的中冷系统调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直接检测中冷系统的温度,基于检测到的温度判断中冷系统是否发生冷凝现象,但由于不同压力情况下,中冷系统的冷凝温度不相同,因此,降低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中冷系统调控过程中,中冷系统调控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
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所述采集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时长内,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
若所述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或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构建采集坐标点;
若构建的所述采集坐标点均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若构建的任一所述采集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并计算所述调控后温度与所述冷凝边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持续调控次数;
若所述持续调控次数大于次数阈值,则针对所述中冷系统发送错误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所采用的公式为:
Tmar=1730.63/(8.07131-LOG(((((Pact/100)*(1*(1013.25/760)*10^(8.07131-(1730.63/(Tam+233.426)))))/1.01325)*0.750062),10))-233.426;
其中,Tmar是所述冷凝边界温度,Pact是所述当前压力,Tam是指定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环境温度测试,得到环境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息构建所述露点曲线,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包括所述中冷系统当前冷凝温度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冷调控系统,包括:
冷凝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控对象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中冷调控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调控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终端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案提供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案提供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基于预存储的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能主动的触发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基于冷凝检测结果能有效地判断到当前压力和当前温度下,中冷系统中是否发生冷凝现象,提高了对中冷系统冷凝检测的准确性,若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通过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能准确地确定到目标调控对象,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通过获取中冷调控后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基于调控后温度和当前压力能有效地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以判断对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进一步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露点曲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调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调控系统的实施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
其中,该露点曲线用于表征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为中冷系统输出的中冷后空气的温度值和压力值;
该步骤中,通过获取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基于预存储的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能主动的触发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基于冷凝检测结果能有效地判断到当前压力和当前温度下,中冷系统中是否发生冷凝现象,提高了对中冷系统冷凝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环境温度测试,得到环境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息构建所述露点曲线;
其中,环境温度信息包括中冷系统当前冷凝温度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步骤中,通过对应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中冷系统进行环境温度测试,得到多个环境温度信息,根据多个环境温度信息构建各环境温度对应的露点曲线,例如,请参阅图2,为环境温度20℃的露点曲线。
步骤S20,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其中,若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判定中冷系统中有发生冷凝现象,需要对中冷系统进行调控,以防止对发动机的损坏,该步骤中,通过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能准确地确定到目标调控对象,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
可选的,该步骤中,若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则判定中冷系统中未发生冷凝现象,该目标调控对象包括水冷中冷器和主动格栅关闭系统设备(AGS),进一步地,该步骤中可以同时确定到多个不同的目标调控对象。
具体地,该步骤中,通过将该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与预存储的调控对象查询表进行匹配,得到该目标调控对象,该调控对象查询表中存储有不同车辆信息与对应目标调控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30,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其中,请参阅图3,为中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步骤中,若确定到的目标调控对象包括主动格栅关闭系统时,则通过减小AGS的开度,减少吹过空冷中冷器的冷却空气的流量,进而降低空冷中冷器的效率,提高中冷系统出口温度;若确定到的目标调控对象包括水冷中冷器,通过调低水冷中冷器中电子水泵的占空比,降低水冷中冷器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流量,进而降低低温散热器和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效率,提高中冷系统中冷后的温度。
步骤S40,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
其中,该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并计算所述调控后温度与所述冷凝边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其中,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所采用的公式为:
Tmar=1730.63/(8.07131-LOG(((((Pact/100)*(1*(1013.25/760)*10^(8.07131-(1730.63/(Tam+233.426)))))/1.01325)*0.750062),10))-233.426;
其中,Tmar是冷凝边界温度,Pact是当前压力,Tam是指定环境温度,该指定环境温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指定环境温度可以设置为20℃或25℃等。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
其中,该温度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该温度阈值用于检测对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效果,当温度差值大于温度阈值,则判定目标调控对象的当前调控达到了预期效果,即,有效地提高了中冷系统出口温度,防止了中冷系统中冷凝现象的发生,当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目标调控对象的当前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判定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
步骤S50,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其中,若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通过返回执行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以达到持续对目标调控对象再次进行调控的效果,直至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持续调控次数;若所述持续调控次数大于次数阈值,则针对所述中冷系统发送错误提示;其中,该次数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次数阈值可以设置为3、5或7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基于预存储的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能主动的触发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基于冷凝检测结果能有效地判断到当前压力和当前温度下,中冷系统中是否发生冷凝现象,提高了对中冷系统冷凝检测的准确性,若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通过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能准确地确定到目标调控对象,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通过获取中冷调控后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基于调控后温度和当前压力能有效地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以判断对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进一步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相对于图1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用于对图1实施例中的步骤S10的步骤作进一步细化,包括:
步骤S11,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
其中,通过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在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有效地方便了对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操作;
步骤S12,若所述中冷坐标点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
其中,采集信息包括预设时长内,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该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5s至10s,通过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能有效地得到预设时长内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
可选的,该步骤中,所述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构建采集坐标点;
其中,通过在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构建采集坐标点,基于采集坐标点的构建,方便了后续采集信息与露点曲线之间的比对;
若构建的所述采集坐标点均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若构建的任一所述采集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其中,若构建的采集坐标点均在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中冷系统会发生冷凝现象,需要进行中冷调控,即,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若构建的任一采集坐标点未在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当前时间点上中冷系统未发生冷凝现象,不需要进行中冷调控,即,采集信息不满足冷凝条件。
步骤S13,若所述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其中,若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当前时间上中冷系统会发生冷凝现象,需要进行中冷调控,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步骤S14,若所述中冷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或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其中,若中冷坐标点未在露点曲线的下方,或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当前时间上中冷系统未发生冷凝现象,不需要进行中冷调控,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在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有效地方便了对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操作,通过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能有效地得到预设时长内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若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当前时间上中冷系统会发生冷凝现象,需要进行中冷调控,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若中冷坐标点未在露点曲线的下方,或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当前时间上中冷系统未发生冷凝现象,不需要进行中冷调控,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请参阅图5至图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冷调控系统100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该中冷调控系统100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图4以及图1、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见图5,中冷调控系统100包括:冷凝检测模块10、调控对象确定模块11、中冷调控模块12和调控检测模块13,其中:
冷凝检测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冷凝检测模块1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所述采集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时长内,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
若所述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或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进一步地,冷凝检测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构建采集坐标点;
若构建的所述采集坐标点均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若构建的任一所述采集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更进一步地,冷凝检测模块10还用于: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测试,得到冷凝信息,并根据所述冷凝构建所述露点曲线,所述冷凝包括所述中冷系统冷凝温度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控对象确定模块11,用于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中冷调控模块12,用于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调控检测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可选的,调控检测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并计算所述调控后温度与所述冷凝边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
进一步地,调控检测模块13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持续调控次数;
若所述持续调控次数大于次数阈值,则针对所述中冷系统发送错误提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所采用的公式为:
Tmar=1730.63/(8.07131-LOG(((((Pact/100)*(1*(1013.25/760)*10^(8.07131-(1730.63/(Tam+233.426)))))/1.01325)*0.750062),10))-233.426(公式1);
其中,Tmar是所述冷凝边界温度,Pact是所述当前压力,Tam是指定环境温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冷调控系统100的实施步骤包括:
通过采集到的环境温度Tam,结合公式1,可以得到对应的露点边界曲线DewCurve,代表了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Tmar随实际压力Pact变化的曲线,获得实际的中冷后温度Tact和压力Pact,将实际压力Pact带入公式1得到对应冷凝边界温度Tdew,将中冷后的实际温度Tact和实际压力Pact投影到露点边界曲线Dew Curve上,判断投影点是否位于露点边界曲线Dew Curve以下:如果否则未发生冷凝结水,则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控;如果是,则已经开始冷凝结水,判断是否连续发生冷凝结水达到T1s,如果是则进行调控。T1s可做详细标定,优选的,可设置为5s-10s。
通过调控AGS的开度或(和)电子水泵的占空比(只针对水冷中冷器),来直接或者间接调整中冷后温度:
1)对于仅配置了AGS(且AGS作用于空冷中冷器)的车型来说,当中冷后温度和压力在露点边界曲线以下,通过减小AGS的开度,减少吹过空冷中冷器的冷却空气的流量,进而降低空冷中冷器的效率,提高中冷器出口温度;
2)对于仅配置水冷中冷器而对应的低温散热器没有配置AGS的车型来说,当中冷后温度和压力在露点边界曲线以下,通过调低电子水泵的占空比,降低水冷中冷器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流量,进而降低低温散热器和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效率,提高中冷后温度;
3)对于配置了水冷中冷器且对应的低温散热器配置了AGS的车型来说,当中冷后温度和压力在露点边界曲线以下,通过调低电子水泵的占空比和减小AGS的开度,降低水冷中冷器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流量和吹过低温散热器的冷却空气的流量,进而降低低温散热器和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效率,提高中冷后温度。
调控AGS的开度或(和)电子水泵的占空比:
可每次将开度或(和)占空比下调比如20%,再判断调整后地中冷后温度是否比Tdew高Tmar℃,如果是则调控完成,如果否则可继续下调开度或(和)占空比如20%。其中Tmar是预留的温度余量,优选的,可为10-20℃。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基于预存储的露点曲线、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能主动的触发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基于冷凝检测结果能有效地判断到当前压力和当前温度下,中冷系统中是否发生冷凝现象,提高了对中冷系统冷凝检测的准确性,若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通过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能准确地确定到目标调控对象,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通过获取中冷调控后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基于调控后温度和当前压力能有效地对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以判断对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进一步提高了中冷系统调控的准确性。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2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包括:处理器20、存储器2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2,例如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的程序。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时实现上述各个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至S50,或者图4所示的S11至S14。或者,所述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时实现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的模块10至13的功能,具体请参阅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2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22在所述终端设备2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冷凝检测模块10、调控对象确定模块11、中冷调控模块12和调控检测模块13,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上所述。
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20、存储器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设备2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2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2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2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
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
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
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所述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所述采集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时长内,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
若所述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若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其中,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中有发生冷凝现象,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中未发生冷凝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根据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构建采集坐标点;
若构建的所述采集坐标点均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若构建的任一所述采集坐标点未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判定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并计算所述调控后温度与所述冷凝边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持续调控次数;
若所述持续调控次数大于次数阈值,则针对所述中冷系统发送错误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压力确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边界温度,所采用的公式为:
Tmar=1730.63/(8.07131-LOG(((((Pact/100)*(1*(1013.25/760)*10^(8.07131-(1730.63/(Tam+233.426)))))/1.01325)*0.750062),10))-233.426;
其中,Tmar是所述冷凝边界温度,Pact是所述当前压力,Tam是指定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中冷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测试,得到冷凝信息,并根据所述冷凝信息构建所述露点曲线,所述冷凝信息包括所述中冷系统冷凝温度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7.一种中冷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上中冷系统中冷后空气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压力,并根据预存储的露点曲线、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中冷系统进行冷凝检测,所述露点曲线用于表征所述中冷系统发生冷凝的边界温度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控对象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中冷系统中的目标调控对象;
中冷调控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并获取中冷调控后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得到调控后温度;
调控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控后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调控检测,所述调控检测用于判断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是否需要进行持续调控;若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不合格,则返回执行对所述目标调控对象进行中冷调控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目标调控对象的调控检测合格;
其中,所述冷凝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当前压力,在所述露点曲线对应的坐标系中生成中冷坐标点;
若所述中冷坐标点在所述露点曲线的下方,则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采集预设时长内所述中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得到采集信息,所述采集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时长内,不同时间点对应的采集温度和采集压力;
若所述采集信息满足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
若所述采集信息未满足所述冷凝条件,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
其中,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合格,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中有发生冷凝现象,若所述中冷系统的冷凝检测不合格,则判定所述中冷系统中未发生冷凝现象。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26613.9A 2022-03-30 2022-03-30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10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613.9A CN11481033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613.9A CN11481033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0332A CN114810332A (zh) 2022-07-29
CN114810332B true CN114810332B (zh) 2023-08-22

Family

ID=8253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6613.9A Active CN11481033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033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09675C3 (de) * 1979-03-12 1981-11-19 M.A.N.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 4200 Oberhausen Verfahren zur kondensatfreien Zwischenkühlung verdichteter Gase
US20140046511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ngine inlet air temperature
JP6141746B2 (ja) * 2013-10-16 2017-06-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075271B2 (ja) * 2013-11-12 2017-0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15212833B4 (de) * 2015-07-09 2023-06-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einem Turbolader
CN111102060B (zh) * 2018-10-25 2021-06-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发动机系统及其冷凝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0332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2443B (zh) 散热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7502B (zh) 内燃机的进气冷却装置异常检测系统
CN111692025B (zh) 气体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气体发动机系统
KR102417383B1 (ko) 임의 조작 장치를 검출하는 방법
US20190386508A1 (en) Vehicle system
CN114810332B (zh) 中冷系统调控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27640B (zh) 发动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4051B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11536653A (zh)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60149B (zh) 中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US8616160B2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water-cooled eng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oling apparatus for water-cooled engine
CN115051002B (zh)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17620B (zh) 预防增压器喘振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US11977000B2 (en) Damage estimation device and damage estimation method
CN114961963A (zh) 一种中冷循环水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37562B1 (ko) 차량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6066266A (zh) 废气再循环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2752491A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的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690962A (zh) 不同输入源的mppt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45766B (zh) 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15614194A (zh) 一种egr系统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124842A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开度调整方法、装置和一种车辆
JP2016098680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装置
CN117162965A (zh) 一种车辆换热器的清洁方法、装置和车辆
KR20200070791A (ko) 써모스텟 오진단 방지 방법 및 엔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