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8747A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08747A CN114808747A CN202210675743.3A CN202210675743A CN114808747A CN 114808747 A CN114808747 A CN 114808747A CN 202210675743 A CN202210675743 A CN 202210675743A CN 114808747 A CN114808747 A CN 1148087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device
- main bearing
- bearing beam
- bridge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23 def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02—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with operating gear or operator's cabin suspended, or laterally offset, from runway or track
- B66C11/04—Underhung trolle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5/00—Base supporting structures with legs
- B66C5/02—Fixed or travelling bridges or gantries, i.e. elongated structures of inverted L or of inverted U shape or trip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该多功能架桥机在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设有两条纵向的主承重梁,在主承重梁上设有前后两台起升天车,起升天车的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在横向承重梁上位于两条主承重梁之间区段设有活动起升小车,由于起升天车上设有三台起升小车,使得该架桥机对中部预制梁及侧方预制梁均能够进行吊装,且该多功能架桥机具有自平衡功能,避免对侧方预制梁吊装时需要进行配重而影响架桥效率;由于侧方预制梁吊装过程中,该多功能架桥机不需要移动到桥梁侧边以外的空间,所欲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既有线路空间狭窄的工况下架桥,不会影响交通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基建不断发展,在既有线路上进行高架施工或加宽施工的线路越来越多,按照传统的施工工法,在这些线路施工时,需要用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预制梁的安装施工,汽车吊或履带吊在起吊预制梁架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既有线路进行封闭施工,对城市线路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汽车吊或履带吊架设施工对路面要求较高,既有线路下方或有电缆管道,或有国防电缆,或有水管,或有煤气管等等,这些管道对于汽车吊或履带吊施工的站位影响很大。
对于上述这种背景下的桥梁施工,一般常用架桥机进行施工,架桥机在桥墩以及建好的桥梁上前行铺设预制梁,大幅降低对现场的占用和影响。比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110081390.X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架桥机转场系统,包括架桥机及运输装置,通过该架桥机可对预制梁进行架设。
目前的架桥机存在以下不足:一些比较宽的桥梁是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预制梁组拼成的,也就是在桥梁的宽度方向上并排铺设有多个预制梁,对于桥梁侧边的预制梁,架桥机将其提升起来后,需要通过天车将其移动到侧边铺设,由于预制梁相对于架桥机不处于居中状态,所以需要在架桥机的另一侧增加配重物,防止架桥机侧翻而出现安全隐患,这种施工方式效率比较低,且配重作业工作量较大,如果配重作业有偏差还会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架桥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架桥机配重不方便、影响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
提供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包括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底部分别设有能够在轨道上左右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间隔设有两条纵向的主承重梁,在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所述起升天车包括横向承重梁,所述横向承重梁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纵移轮组,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纵向轨道,所述纵移轮组对应设置在所述纵向轨道上,所述纵移轮组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条所述主承重梁外侧,在所述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在所述横向承重梁上位于两条所述主承重梁之间区段设有横向轨道,在所述横向轨道上设有活动起升小车,所述活动起升小车连接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在所述主承重梁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通过可拆组件与所述主承重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拆组件包括套管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的支撑横柱,所述支撑横柱上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顶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套管对应套设在所述前辅助支腿或后辅助支腿上,在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连接孔,且所述支撑横柱上也设有连接孔,使得所述支撑横柱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前辅助支腿或后辅助支腿上对应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下部设有多个脚蹬。
优选的,所述主承重梁的中部连接有临时支撑腿,所述临时支撑腿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底部连接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和后支撑装置设有顶升机构,以用于调整对所述主承重梁的支撑高度。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的顶部通过轮箱与所述主承重梁连接,所述轮箱中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托载轮及吊挂轮,所述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支撑在所述托载轮上,当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需要在所述主承重梁上移动位置时,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通过相应的轮箱中的吊挂轮挂在所述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上,在电机驱动下,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能够沿所述主承重梁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
提供一种架桥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包括以下步骤:
(1)架桥机布置到位:
(1.1)在建好的桥墩上或/和桥梁建成区段上设置横向的轨道,轨道布置的位置使得架桥机能够通过起升天车将预制梁吊起移动安装在相应的桥墩上;
(1.2)将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设置在对应的轨道上;
(1.3)将两条主承重梁分别固定设置在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顶部两侧;
(1.4)将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横向承重梁设置在两条主承重梁上,起升天车的横向承重梁底部的纵移轮组支撑在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上;
(1.5)将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安装在横向承重梁的两端上方,将活动起升小车设置在所述横向承重梁上的横向轨道上;
(2)中部预制梁架设:
(2.1)中部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吊起需要架设的中部预制梁;
(2.2)中部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携带中部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左右移动,使得中部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2.3)中部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下放中部预制梁,使得中部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3)侧方预制梁架设:
(2.1)侧方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同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吊起需要架设的侧方预制梁,同时,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向远离侧方预制梁的一侧移动,使得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及另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共同对侧方预制梁进行配重;
(2.2)侧方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携带侧方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同步在对应的轨道上左右移动,使得侧方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2.3)侧方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下放侧方预制梁,使得侧方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3)中,在两条主承重梁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3)架桥机过孔:
(3.1)设置横向的轨道:预先在桥梁建成区段及过孔后的桥墩上新布置横向的轨道;
(3.2)临时支撑:主承重梁的中部连接有临时支撑腿,在当前桥墩上的预制梁架设完毕后,临时支撑腿伸长顶起主承重梁,临时支撑腿支撑在已经搭建好的桥梁区段上;
(3.3)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移动位置: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通过轮箱与主承重梁连接,轮箱中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吊挂轮,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底部悬空后,轮箱中的吊挂轮挂在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上,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向架桥机需要过孔的方向移动;
(3.4)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落位:当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移动到位后,临时支撑腿逐渐下降,使得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对应落在新布置的横向的轨道上,使得主承重梁稳定支撑在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
(3.5)调整主承重梁位置: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顶部轮箱的托载轮驱动主承重梁向过孔一侧移动,使得主承重梁的重心位于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之间中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多功能架桥机能够吊装中部预制梁和侧方预制梁,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该多功能架桥机包括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设有两条纵向的主承重梁,在主承重梁上设有前后两台起升天车,起升天车包括横向承重梁,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条主承重梁外侧,在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在横向承重梁上位于两条主承重梁之间区段设有活动起升小车,由于起升天车上设有三台起升小车,使得该架桥机对中部预制梁及侧方预制梁均能够进行吊装,且该多功能架桥机具有自平衡功能,避免对侧方预制梁吊装时需要进行配重而影响架桥效率。
2、由于侧方预制梁吊装过程中,该多功能架桥机不需要移动到桥梁侧边以外的空间,所欲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既有线路空间狭窄的工况下架桥,不会影响交通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的两根前辅助支腿与两根主承重梁的连接端面示意图;图2-(c)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的其中一根前辅助支腿与主承重梁向连接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主承重梁在前支撑装置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主承重梁在后支撑装置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起升天车在主承重梁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主承重梁在轮箱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主承重梁前后端设置的可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一实施例中主承重梁中部安装的临时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请参阅图1至图10。
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架桥机包括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底部分别设有能够在轨道上左右移动的行走机构,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间隔设有两条纵向的主承重梁3,在主承重梁3上设有前后两台起升天车4。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起到支撑起主承重梁3的作用,并且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能够带动主承重梁3左右移动位置,也就是横向移动;如图2所示,从端侧视角看,主承重梁3整体呈三角形,主承重梁3起到支撑起升天车4的作用,并且起升天车4能够沿着主承重梁3移动位置,也就是纵向移动。两台起升天车4用于起吊预制梁,具体来说,预制梁的前后端分别通过钢缆连接在两台起升天车4底部,两台起升天车4同步移动,则能够携带预制梁沿着主承重梁3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中,前支撑装置1设有顶升机构,以用于调整对主承重梁3的支撑高度,后支撑装置2未设置顶升机构,通过前支撑装置1的顶升机构能够调整主承重梁3的平衡,比如在图1中,前支撑装置1支撑在桥墩4上布置的轨道上,而后支撑装置2支撑在桥梁建成区段5上布置的轨道上,桥墩4及桥梁建成区段5的高差,可通过前支撑装置1的顶升机构来调整。
下面对前支撑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前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横梁11,第一横梁11两侧设有第一立梁12,第一横梁11分别通过顶升机构13与两侧的第一立梁12连接,如图6所示,顶升机构13包括底部的连接短梁131,在第一立梁12沿上下方向布置多排连接孔,在连接短梁131上也设有连接孔,从而连接短梁131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立梁12上,并可调整连接短梁131的高度,连接短梁131两侧设有处于竖直状态的顶升油缸132,顶升油缸132的顶端与第一横梁11连接,顶升油缸132伸缩则能够带动第一横梁11升降。两根第一立梁12底部分别设有行走机构14,行走机构14包括轮架,轮架内安装有钢轮,通过电机连接减速器,通过减速器驱动连接到钢轮,行走机构14为架桥机中成熟的结构,这里不再详细介绍。行走机构14的钢轮支撑在轨道15,轨道15铺设在桥梁建成区段或桥墩上,从而前支撑装置1能够沿轨道15移动。
前支撑装置1及后支撑装置2的顶部通过轮箱与主承重梁3连接,以前支撑装置1为例,结合图3所示,第一横梁11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轮箱16,结合图7所示,轮箱16中设有通过电机163驱动的托载轮161及吊挂轮162,电机163驱动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驱动连接有位于轮箱16内的主动齿轮164,托载轮161及吊挂轮162靠近主动齿轮164的一侧均一体设有齿轮部,从而主动齿轮164能够驱动托载轮161及吊挂轮162,主承重梁3底部的纵向支撑杆31支撑在托载轮161上,电机163能够驱动托载轮161旋转,从而能够带动主承重梁3沿纵向移动。
如图4所示,后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横梁21,第二横梁21直接安装在底部的行走机构22上,主承重梁3与前支撑装置1的连接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主承重梁3沿纵向移动时,前支撑装置1和后支撑装置2上的轮箱需要同步驱动。
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也可以在主承重梁3上移动位置,以前支撑装置1为例,结合图7所示,当前支撑装置1需要在主承重梁3上移动位置时,前支撑装置1下端的行走机构14悬空,前支撑装置1上的轮箱16中的吊挂轮162挂在主承重梁3底部的纵向支撑杆31上,在电机163驱动下,前支撑装置1能够沿主承重梁3移动。后支撑装置2的移动原理与前支撑装置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起升天车4包括横向承重梁41,横向承重梁4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纵移轮组,结合图8所示,纵移轮组包括滚轮33,在主承重梁3顶部的纵向支撑杆32上设有纵向轨道321,纵移轮组上的滚轮33对应设置在纵向轨道321上,纵移轮组连接有驱动电机331,从而能够驱动滚轮33转动,使得起升天车4沿着主承重梁3移动。
如图5所示,横向承重梁41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条主承重梁3的外侧,在横向承重梁41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边侧固定起升小车42和边侧固定起升小车43,
在横向承重梁41上位于两条主承重梁3之间区段设有横向轨道441,横向轨道441两侧设有止挡板442,在横向轨道441上设有活动起升小车44,活动起升小车44连接有驱动电机,从而能够沿着横向轨道441移动,止挡板442防止活动起升小车44脱轨。
结合图1所示,在主承重梁3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34和后辅助支腿35,前辅助支腿34和后辅助支腿35通过可拆组件36与主承重梁3相连接,当该多功能架桥机安装到位后,通过前辅助支腿34和后辅助支腿35对主承重梁3前后端进行支撑,以保持长度达几十米的主承重梁3的平稳性。
如图9所示,可拆组件36包括套管361及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底部的支撑横柱362,支撑横柱362上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363,第一液压缸363顶部与套管361连接,套管361对应套设在前辅助支腿34上,在前辅助支腿34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连接孔,且支撑横柱362上也设有连接孔,使得支撑横柱362能够通过销轴连接在前辅助支腿34上对应位置。
后辅助支腿35上的可拆组件与前辅助支腿34上的可拆组件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2所示,在前辅助支腿34下部设有多个脚蹬341,通过脚蹬341能够攀爬来调整可拆组件36的高度。同样的,后辅助支腿35的下部也设有脚蹬。
如图1所示,主承重梁3的中部还连接有两个临时支撑腿6,如图10所示,临时支撑腿6包括第二液压缸61,第二液压缸61底部连接有支撑脚62,临时支撑腿6是在该多功能架桥机移动位置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通过临时支撑腿6,可暂时松开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对主承重梁3的支撑。
本发明多功能架桥机是一种全新架桥设备,该多功能架桥机具有自平衡功能,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既有线路空间狭窄的工况下架桥,能够对中部预制梁及侧方预制梁进行吊装,不会影响交通正常运行。
在需要移动时,用于支撑双桁架主承重梁的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可沿主承重梁自平衡走行,使得架桥机的移位更加方便。在吊装预制梁时,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可通过双头螺栓与主承重梁进行锚固,确保稳定性。
根据预制梁的架设需求,来确定是采用起升天车4进行侧方起吊还是中部起吊,在侧方起吊时,可用活动起升小车44与另外一侧边侧固定起升小车进行配重,从而把另外一侧主承重梁进行锚固,不需要另外增加现场配重。在架设预制梁时,前辅助支腿34和后辅助支腿35通过双头螺栓与主承重梁进行锚固,保证整个架桥机的稳定。
前辅助支腿34和后辅助支腿35通过可拆组件36上的油缸往复式伸缩和销轴变换位置达到顶升主承重梁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架桥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多功能架桥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架桥机布置到位:
(1.1)结合图1所示,在建好的桥墩4上及桥梁建成区段5上设置横向的轨道,轨道布置的位置使得架桥机能够通过起升天车4将预制梁7吊起移动安装在相应的桥墩上。
(1.2)将前支撑装置1和后支撑装置2设置在对应的轨道上。
在最开始布置架桥机时,通过吊车起吊的方式安装前支撑装置1和后支撑装置2。
(1.3)将两条主承重梁3分别固定设置在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顶部两侧。
在本步骤(1.3)中,在两条主承重梁3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以使得长度较大的主承重梁保持稳定。
(1.4)如图5所示,将前后两台起升天车4的横向承重梁设置在两条主承重梁3上,起升天车4的横向承重梁底部的纵移轮组支撑在主承重梁3上的纵向轨道上。
(1.5)结合图5所示,将边侧固定起升小车42和边侧固定起升小车43安装在横向承重梁41的两端上方,将活动起升小车44设置在横向承重梁41上的横向轨道441上。
(2)中部预制梁架设:
(2.1)中部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4上的活动起升小车44吊起需要架设的中部预制梁。
这里的中部预制梁是指,当桥梁在宽度方向由多个并排的预制梁拼成,相对于桥梁整体来说,处于中部的预制梁。
(2.2)中部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4携带中部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两台活动起升小车4同步左右移动,使得中部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这里的纵向到位是指中部预制梁在整个桥梁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也就是中部预制梁在纵向上处于两个选定的桥墩之间。这里的横向到位是指中部预制梁在整个桥梁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到需要安装的位置。
(2.3)中部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4同步下放中部预制梁,使得中部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3)侧方预制梁架设:
(2.1)侧方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4上同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吊起需要架设的侧方预制梁,同时,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向远离侧方预制梁的一侧移动,使得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及另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共同对侧方预制梁进行配重。
这里的侧方预制梁是指,当桥梁在宽度方向由多个并排的预制梁拼成,相对于桥梁整体来说,处于侧边的预制梁。
由于起升天车4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及剩余的一台边侧固定起升小车能够进行配重,所以在起升侧方预制梁时,不需要对架桥机进行额外配重,避免配重作业耽误工程进度,提高了架桥效率。
当然,如果侧方预制梁重量过大,则可通过起升天车4上的活动起升小车或剩余的一台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吊起配重物,由于活动起升小车及剩余的一台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可即时作业,可快速吊起配重物,仍然能够快速配重。
(2.2)侧方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携带侧方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同步在对应的轨道上左右移动,使得侧方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2.3)侧方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下放侧方预制梁,使得侧方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在当前区段的预制梁全部吊装完成后,架桥机需要过孔,进行下一区段预制梁的吊装,这里的过孔就是指架桥机的主承重梁跨到下一个桥墩上。
因此,该架桥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架桥机过孔:
(3.1)设置横向的轨道:预先在桥梁建成区段及过孔后的桥墩上新布置横向的轨道。
新布置横向的轨道是为了支撑移动到位的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新布置横向的轨道的位置需要使得架桥机能够通过起升天车4将下一区段的预制梁吊起移动安装在相应的桥墩上。
(3.2)临时支撑:结合图1所示,主承重梁的中部连接有临时支撑腿6,在当前桥墩上的预制梁架设完毕后,临时支撑腿6伸长顶起主承重梁3,临时支撑腿6支撑在已经搭建好的桥梁区段上。
临时支撑腿6支撑起来后,可释放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使得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底部悬空,从而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能够沿主承重梁3移动。
(3.3)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移动位置:结合图3、图4和图7所示,前支撑装置1及后支撑装置2通过轮箱与主承重梁3连接,轮箱中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吊挂轮,前支撑装置1及后支撑装置2底部悬空后,轮箱中的吊挂轮挂在主承重梁3底部的纵向支撑杆31上,纵向支撑杆31相当于轨道,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向架桥机需要过孔的方向移动。
(3.4)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落位:当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移动到位后,临时支撑腿6逐渐下降,使得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对应落在新布置的横向的轨道上,使得主承重梁3稳定支撑在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上。
(3.5)调整主承重梁位置: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顶部轮箱的托载轮驱动主承重梁3向过孔一侧移动,也就是向下一需要吊装预制梁的区段方向移动,使得主承重梁3的重心位于前支撑装置1、后支撑装置2之间中部位置,且后辅助支腿支撑在已建成的桥梁上,保持主承重梁3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包括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底部分别设有能够在轨道上左右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间隔设有两条纵向的主承重梁,在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前后两台起升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天车包括横向承重梁,所述横向承重梁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纵移轮组,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纵向轨道,所述纵移轮组对应设置在所述纵向轨道上,所述纵移轮组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条所述主承重梁外侧,在所述横向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在所述横向承重梁上位于两条所述主承重梁之间区段设有横向轨道,在所述横向轨道上设有活动起升小车,所述活动起升小车连接有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承重梁前后端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通过可拆组件与所述主承重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组件包括套管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的支撑横柱,所述支撑横柱上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顶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套管对应套设在所述前辅助支腿或后辅助支腿上,在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连接孔,且所述支撑横柱上也设有连接孔,使得所述支撑横柱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前辅助支腿或后辅助支腿上对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下部设有多个脚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梁的中部连接有临时支撑腿,所述临时支撑腿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底部连接有支撑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和后支撑装置设有顶升机构,以用于调整对所述主承重梁的支撑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的顶部通过轮箱与所述主承重梁连接,所述轮箱中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托载轮及吊挂轮,所述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支撑在所述托载轮上,当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需要在所述主承重梁上移动位置时,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通过相应的轮箱中的吊挂轮挂在所述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上,在电机驱动下,所述前支撑装置或后支撑装置能够沿所述主承重梁移动。
8.一种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包括以下步骤:
(1)架桥机布置到位:
(1.1)在建好的桥墩上或/和桥梁建成区段上设置横向的轨道,轨道布置的位置使得架桥机能够通过起升天车将预制梁吊起移动安装在相应的桥墩上;
(1.2)将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设置在对应的轨道上;
(1.3)将两条主承重梁分别固定设置在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顶部两侧;
(1.4)将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横向承重梁设置在两条主承重梁上,起升天车的横向承重梁底部的纵移轮组支撑在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上;
(1.5)将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安装在横向承重梁的两端上方,将活动起升小车设置在所述横向承重梁上的横向轨道上;
(2)中部预制梁架设:
(2.1)中部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吊起需要架设的中部预制梁;
(2.2)中部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携带中部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左右移动,使得中部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2.3)中部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下放中部预制梁,使得中部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3)侧方预制梁架设:
(2.1)侧方预制梁起升:通过架桥机上的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同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吊起需要架设的侧方预制梁,同时,前后两台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向远离侧方预制梁的一侧移动,使得起升天车上的活动起升小车及另一侧的边侧固定起升小车共同对侧方预制梁进行配重;
(2.2)侧方预制梁移动到位:前后两台起升天车的纵移轮组同步沿着主承重梁上的纵向轨道移动,当前后两台起升天车携带侧方预制梁沿纵向到位后,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同步在对应的轨道上左右移动,使得侧方预制梁沿横向到位;
(2.3)侧方预制梁下落:两台活动起升小车同步下放侧方预制梁,使得侧方预制梁两端落在桥墩上相应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架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3)中,在两条主承重梁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前辅助支腿和后辅助支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3)架桥机过孔:
(3.1)设置横向的轨道:预先在桥梁建成区段及过孔后的桥墩上新布置横向的轨道;
(3.2)临时支撑:主承重梁的中部连接有临时支撑腿,在当前桥墩上的预制梁架设完毕后,临时支撑腿伸长顶起主承重梁,临时支撑腿支撑在已经搭建好的桥梁区段上;
(3.3)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移动位置: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通过轮箱与主承重梁连接,轮箱中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吊挂轮,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底部悬空后,轮箱中的吊挂轮挂在主承重梁底部的纵向支撑杆上,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向架桥机需要过孔的方向移动;
(3.4)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落位:当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移动到位后,临时支撑腿逐渐下降,使得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对应落在新布置的横向的轨道上,使得主承重梁稳定支撑在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上;
(3.5)调整主承重梁位置:在电机驱动下,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顶部轮箱的托载轮驱动主承重梁向过孔一侧移动,使得主承重梁的重心位于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之间中部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5743.3A CN114808747A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5743.3A CN114808747A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08747A true CN114808747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2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75743.3A Withdrawn CN114808747A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0874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9540A (zh) * | 2022-12-01 | 2023-05-16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上吊装机系统及其转移方法 |
CN116289573A (zh) * | 2023-02-14 | 2023-06-23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跨式连续作业墩梁一体化架桥机以及快速架桥方法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10675743.3A patent/CN11480874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9540A (zh) * | 2022-12-01 | 2023-05-16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上吊装机系统及其转移方法 |
CN116119540B (zh) * | 2022-12-01 | 2024-04-05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上吊装机系统及其转移方法 |
CN116289573A (zh) * | 2023-02-14 | 2023-06-23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跨式连续作业墩梁一体化架桥机以及快速架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45580B (zh) | 一种大弧度曲线型钢箱梁桥面架设方法 | |
CN109653105B (zh) | 箱梁桥悬臂施工挂篮主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558378B (zh) | 一种用于架设全预制梁的架桥机及其架桥方法 | |
CN114808747A (zh)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 |
CN110820602A (zh) | 一种单台节段箱梁架桥机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0656570A (zh) | 一种伸缩式人行桥梁、施工装置与施工方法 | |
CN103437301A (zh) | 一种单索面斜拉桥悬浇段施工挂篮的安装方法 | |
CN112030777B (zh) | 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撑托架跨越式转运施工方法 | |
CN111705682B (zh) | 一种跨电气化铁路加宽桥梁上部结构拆除与重建的施工方法及其设备 | |
CN112211112A (zh) | 一种在既有桥梁上采用双导梁架桥机的钢箱梁安装方法 | |
CN113152309A (zh) | 一种波形钢腹板施工自承式同步吊架系统和施工方法 | |
WO2024087901A1 (zh) | 悬臂浇筑走行一体机 | |
CN217499962U (zh) |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 | |
CN209338005U (zh) | 一种架梁施工用移动式高低腿龙门吊 | |
CN108130864B (zh) |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 | |
CN111851307A (zh) | 一种大跨径预制装配式波形腹板组合箱梁运架施工方法 | |
CN116427283A (zh) | 一种山岭地区架设小半径桥预制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2535351B (zh) | 大风及高空条件下桥梁施工用腹板式造桥机及施工工艺 | |
CN212895958U (zh) | 下挂移动式桥面吊机 | |
CN210368664U (zh) | 一种宽体架桥机 | |
CN212714587U (zh) | 一种跨电气化铁路加宽桥梁上部结构拆除与重建的设备 | |
CN111139742B (zh) | 公路架桥机安装与拆卸方法 | |
CN116043715A (zh) | 一种用于复杂工况的预制节段梁施工的施工方法 | |
CN115961549A (zh) | 一种斜拉桥大吨位整节段钢梁后喂梁式架设施工方法 | |
CN113774813A (zh) | 便于安装大节段钢桁架箱梁的牵引纠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