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7826A -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7826A
CN114807826A CN202210119299.7A CN202210119299A CN114807826A CN 114807826 A CN114807826 A CN 114807826A CN 202210119299 A CN202210119299 A CN 202210119299A CN 114807826 A CN114807826 A CN 114807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
carburizing furnace
spherical
piece
frequency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92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雅盛
王涛
李文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192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7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7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7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20Carburising
    • C23C8/22Carburising of ferrous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5/00Supports, screens, or the like for the charge within the furn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5/00Supports, screens, or the like for the charge within the furnace
    • F27D2005/0081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碳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包括:渗碳炉本体;中频感应件,设置于所述渗碳炉本体的下端外表面;进气管,贯穿连接于所述渗碳炉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频感应件的上端位置,所述进气管与中频感应件中间通过管道贯穿连接;伸缩件。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对球形工件安装完成后,可以将球形工件进行均匀分隔,使得球形工件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在对球形工件进行渗碳时,不会出现因为球形工件具有一定的滚动性,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时,会导致球形工件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而保证球形工件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保证了球形工件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总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碳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背景技术
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钢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钢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钢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可塑性,所以为了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可塑性,对钢件进行渗碳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频感应渗碳炉时通过中频感应的原理对工件进行渗碳的。中频感应加热是指当通过导体环路所包围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环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势,同样,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受电磁感应的作用也产生感应电势,在导体中形成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克服导体本身的电阻而产生焦耳热,用这一热量加热导体本身,使其升温、熔化,达到各种热加工的目的。
现阶段市面上出现一些新型的渗碳炉设备,其采用了透气网筒的方式进行渗碳工作,通过甲烷出气杆内排出的渗碳气体透过透气网筒的连接口对工件进行渗碳,虽然可以对大部分构件进行很好的渗碳,但是针对于小直径球形工件进行渗碳时,例如轴承的滚珠等工件,由于球形工件具有一定的滚动性,进而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时,会导致球形工件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现象,进而影响球形工件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当炉体内放入少量的球形工件时,影响产量,从而影响了球形工件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困难。
为此,提出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包括:
渗碳炉本体;
中频感应件,设置于所述渗碳炉本体的下端外表面;
进气管,贯穿连接于所述渗碳炉本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频感应件的上端位置,所述进气管与中频感应件中间通过管道贯穿连接;
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频感应件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边缘位置;
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件的顶部;
盖体,固定安装于连接件的外表面靠近上端边缘位置,所述盖体与渗碳炉本体密封连接;及
辅助机构;
所述渗碳炉本体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机构,用于使球形件在进行渗碳时,使球形件表面具有高效的渗碳效果。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壳体、第一安装槽、弹性件、连接杆、第一连接块、球形工件、进球管、转动机构、辅助球、安装杆以及固定杆;
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槽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球形工件,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球形工件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壳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组第一连接块之间间隙上端位置贯穿开设有进球管,靠近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杆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渗碳炉本体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所述渗碳炉本体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的下端位置设置有辅助球,所述辅助球与球形工件的大小相同,所述壳体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安装杆。
优选的,所述渗碳炉本体的底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所述固定杆内部的空腔与第一连接管贯穿连接,所述辅助球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进球管的直径大于球形工件的直径一厘米至二厘米。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转动槽、转杆、转动杆以及转动扇,所述渗碳炉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外表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管,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的位置垂直对应,所述连接杆的内部靠近下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接管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球形工件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槽的直径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球形工件相接触,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五连接管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扇。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呈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一种陶瓷纤维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渗碳炉本体与盖体的接触面靠近中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槽、气囊、弹簧、第二连接块以及连接槽,所述渗碳炉本体与盖体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为一种环形构件构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面靠近气囊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气囊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盖体与渗碳炉本体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面靠近气囊的外侧、弹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套筒,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套筒,所述第二伸缩套筒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对球形工件安装完成后,可以将球形工件进行均匀分隔,使得球形工件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在对球形工件进行渗碳时,不会出现因为球形工件具有一定的滚动性,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时,会导致球形工件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而保证球形工件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保证了球形工件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总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辅助机构正视剖面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C处放大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正视剖面结构视图。
图中:1、渗碳炉本体;4、中频感应件;5、盖体;6、进气管;7、伸缩件;8、连接件;2、辅助机构;21、壳体;22、第一安装槽;23、弹性件;24、连接杆;25、第一连接块;26、球形工件;27、进球管;28、转动机构;281、第二连接管;282、第三连接管;283、第四连接管;284、第五连接管;285、转动槽;286、转杆;287、转动杆;288、转动扇;289、连接板;2810、密封垫;29、辅助球;20、安装杆;210、固定杆;211、第一连接管;212、连接孔;3、连接机构;31、第二安装槽;32、气囊;33、弹簧;34、第二连接块;35、连接槽;36、第二伸缩套筒;37、第一伸缩套筒;3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
渗碳炉本体1;
中频感应件4,设置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下端外表面;
进气管6,贯穿连接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频感应件4的上端位置,所述进气管6与中频感应件4中间通过管道贯穿连接;
伸缩件7,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频感应件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边缘位置;
连接件8,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件7的顶部;
盖体5,固定安装于连接件8的外表面靠近上端边缘位置,所述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密封连接;及
辅助机构2;
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机构2,用于使球形件在进行渗碳时,使球形件表面具有高效的渗碳效果。
现阶段市面上出现一些新型的渗碳炉设备,其采用了透气网筒的方式进行渗碳工作,通过甲烷出气杆内排出的渗碳气体透过透气网筒的连接口对工件进行渗碳,虽然可以对大部分构件进行很好的渗碳,但是针对于小直径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时,例如轴承的滚珠等工件,由于球形工件26具有一定的滚动性,进而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26时,会导致球形工件26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现象,进而影响球形工件26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当炉体内放入少量的球形工件26时,影响产量,从而影响了球形工件26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困难,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机构2,在对球形工件26安装完成后,可以将球形工件26进行均匀分隔,使得球形工件26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在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时,不会出现因为球形工件26具有一定的滚动性,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26时,会导致球形工件26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而保证球形工件26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保证了球形工件26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壳体21、第一安装槽22、弹性件23、连接杆24、第一连接块25、球形工件26、进球管27、转动机构28、辅助球29、安装杆20以及固定杆210;
所述连接件8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2的一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槽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25,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25之间连接有球形工件26,所述第一连接块25靠近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壳体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间隙上端位置贯穿开设有进球管27,靠近所述连接件8的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机构28,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27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210,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27的下端位置设置有辅助球29,所述辅助球29与球形工件26的大小相同,所述壳体21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安装杆20。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21,在需要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工作时,首先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上移动,直至连接件8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关闭伸缩件7,再通过人工依次将所需要安装的球形工件26放入均匀分布的进球管27内部,再将安装杆20从壳体21取下,放入进球管27内部,通过人力挤压安装杆20使之在进球管27内部挤压球形工件26通过连接杆24、第一连接块25克服弹性件23的弹力向下移动,弹性件23为沉淀硬摆化型高温合金构成,直至,处于最上面的球形工件26进入设置在第一安装槽22最上面的左右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的间隙内部时,取出安装杆20,依次完成后续的球形工件26的固定工作,此时挤压力消失,由于上下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的间隙为一厘米至两厘米,当挤压完成后虽然两组球形工件26之间相互接触,由于第一连接块25靠近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球形工件26的形状,此时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部分在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的外部,当安装杆20的挤压力消失时,弹性件23恢复弹性形变的力通过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挤压球形工件26使之进入两组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之间,使两两球形工件26之间分离,完成安装工作,再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下移动,直至连接件8完全进入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开始渗碳工作,通过设置辅助球29,防止在安装杆20对球形工件26挤压时,出现球形工件26从进球管27底部脱离的问题,当的球形工件26渗碳工作完成后,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上移动,直至连接件8带动壳体21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关闭伸缩件7,此时,壳体21的底部与固定杆210分离,且当连接件8带动壳体21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壳体21的下端与渗碳炉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再通过人工将收集球形工件26的收集盒放在进球管27的下端,再将安装杆20从壳体21取下,放入进球管27内部进行挤压球形工件26,直至进球管27内部的球形工件26全部掉落至收集球形工件26的收集盒内部,完成收集工作,通过设置转动机构28,使得球形工件26在壳体21内部进行转动渗碳作业,避免球形工件26的两侧外表面一直与第一连接块25接触,影响球形工件26的两侧外表面渗碳效果的问题,从而在对球形工件26安装完成后,可以将球形工件26进行均匀分隔,使得球形工件26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在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时,不会出现因为球形工件26具有一定的滚动性,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26时,会导致球形工件26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而保证球形工件26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保证了球形工件26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底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11,所述第一连接管211的一端与进气管6的一端贯穿连接,所述固定杆210内部的空腔与第一连接管211贯穿连接,所述辅助球29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2。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在渗碳炉本体1的底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11,中间通过第一连接管211、连接孔212将渗碳气体通人进球管27内部直接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工作的工作效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进球管27的直径大于球形工件26的直径1CM-2CM。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进球管27的直径大于球形工件26的直径1CM-2CM,在工作人员将球形工件26放入进球管27时,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与图5所示,所述转动机构28包括第二连接管281、第三连接管282、第四连接管283、第五连接管284、转动槽285、转杆286、转动杆287以及转动扇288,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连接管21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81,所述第二连接管281的一端与进气管6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81的上端外表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管282,所述壳体21的内部靠近第一安装槽2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管283,所述第三连接管282与第四连接管283的位置垂直对应,所述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下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五连接管284,所述第五连接管284与第四连接管283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接管284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285,所述转动槽28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球形工件26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杆286,所述转杆286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槽285的直径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87,所述转动杆287与球形工件26相接触,所述转动杆287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五连接管284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扇288。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管281,在进行渗碳工作的过程中,渗碳气体通过进气管6、第二连接管281、第三连接管282、第四连接管283进入第五连接管284,由于渗碳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当渗碳气体经过转动扇288时,渗碳气体的挤压力使转动扇288发生转动,转动扇288发生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转杆286、转动杆287克服球形工件26的挤压力与弹性件23的弹力,带动转动杆287发生转动,转动杆287发生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球形工件26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球形工件26在壳体21内部进行转动渗碳作业,保证球形工件26的渗碳效果,即进一步提高辅助机构2的工作效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杆287的外表面呈倒圆角。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在转动杆287的外表面呈倒圆角,降低转动杆287与球形工件26之间的滚动摩擦,进一步保证转动机构28的工作效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连接管2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9,所述连接板289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810,所述密封垫2810为一种陶瓷纤维材质的构件。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板289,对第三连接管282进行限位连接,保证第四连接管283与第三连接管282的连接后,不会因为渗碳炉本体1内部震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第四连接管283与第三连接管282发生分离的问题,通过设置密封垫2810,保证第四连接管283与第三连接管282连接处的密封性,则保证转动机构28的工作效果,由于陶瓷纤维可以承受一千度以上的高温,不会受到渗碳炉本体1内部温度的影响,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渗碳炉本体1与盖体5的接触面靠近中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二安装槽31、气囊32、弹簧33、第二连接块34以及连接槽35,所述渗碳炉本体1与盖体5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1,所述第二安装槽31为一种环形构件构成,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32,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气囊3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与气囊3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34,所述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槽35。
在渗碳炉本体1渗碳处理过程中,渗碳炉本体1内温度一般为900℃左右,炉口温度一般为200-300℃,炉口处的耐火石棉绳在经过长时间使用或由于操作不当,耐火石棉绳容易发生破损,从而影响渗碳炉炉口密封的效果,导致炉口密封效果差,并且耐火石棉绳购买和经常性更换也不方便,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31,在通过伸缩件7将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合在一起后,开始工作后,随着工作的开始,渗碳炉本体1内部的温度开始升高,由于气囊32,内部装有受热容易膨胀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空气等气体,由于炉口温度一般为200-300℃,气囊32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可以承受四百度高温,通过吸收炉口产生的热量,气囊32内部的易发生膨胀的气体会发生膨胀,带动气囊32膨胀,从而克服弹簧33的弹力带动第二连接块34向靠近连接槽35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连接块34完全进入连接槽35,由于第二安装槽31、第二连接块34以及连接槽35为一种环形构件构成,第二连接块34与连接槽35的直径相同,当第二连接块34与连接槽35连接后,即保证了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合在一起后的密封性,当渗碳炉本体1内部停止工作,需要分开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时,只需要等到渗碳炉本体1炉口处温度下降,气囊32恢复原状,弹簧33恢复弹性形变的弹力使第二连接块34向靠近第二安装槽3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连接块34完全进入第二安装槽31,即可通过伸缩件7使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分离。同时方便下次密封操作的进行,从而避免了炉口处的使用耐火石棉绳,在经过长时间使用或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发生破损,影响渗碳炉本体1炉口密封的效果的问题,保证炉口的密封效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槽35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38。
工作时,通过在连接槽35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38,进一步保证第二连接块34与连接槽35连接后的密封性,即进一步保证连接机构3的密封效果,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气囊32的外侧、弹簧3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套筒37,所述第一伸缩套筒3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套筒36,所述第二伸缩套筒3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34。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伸缩套筒37、第二伸缩套筒36,在气囊32膨胀时,对气囊32进行限位,避免气囊32向靠近弹簧33内部进行膨胀,保证弹簧33发生变形,影响连接机构3工作效果的问题,提高总体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需要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工作时,首先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上移动,直至连接件8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关闭伸缩件7,再通过人工依次将所需要安装的球形工件26放入均匀分布的进球管27内部,再将安装杆20从壳体21取下,放入进球管27内部,通过人力挤压安装杆20使之在进球管27内部挤压球形工件26通过连接杆24、第一连接块25克服弹性件23的弹力向下移动,弹性件23为沉淀硬摆化型高温合金构成,直至,处于最上面的球形工件26进入设置在第一安装槽22最上面的左右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的间隙内部时,取出安装杆20,依次完成后续的球形工件26的固定工作,此时挤压力消失,由于上下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的间隙为一厘米至两厘米,当挤压完成后虽然两组球形工件26之间相互接触,由于第一连接块25靠近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球形工件26的形状,此时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部分在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的外部,当安装杆20的挤压力消失时,弹性件23恢复弹性形变的力通过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挤压球形工件26使之进入两组第一连接块25的弧形槽之间,使两两球形工件26之间分离,完成安装工作,再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下移动,直至连接件8完全进入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开始渗碳工作,通过设置辅助球29,防止在安装杆20对球形工件26挤压时,出现球形工件26从进球管27底部脱离的问题,当的球形工件26渗碳工作完成后,通过打开伸缩件7带动连接件8向上移动,直至连接件8带动壳体21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关闭伸缩件7,此时,壳体21的底部与固定杆210分离,且当连接件8带动壳体21完全移动出渗碳炉本体1内部时,壳体21的下端与渗碳炉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再通过人工将收集球形工件26的收集盒放在进球管27的下端,再将安装杆20从壳体21取下,放入进球管27内部进行挤压球形工件26,直至进球管27内部的球形工件26全部掉落至收集球形工件26的收集盒内部,完成收集工作,通过设置转动机构28,使得球形工件26在壳体21内部进行转动渗碳作业,避免球形工件26的两侧外表面一直与第一连接块25接触,影响球形工件26的两侧外表面渗碳效果的问题,从而在对球形工件26安装完成后,可以将球形工件26进行均匀分隔,使得球形工件26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在对球形工件26进行渗碳时,不会出现因为球形工件26具有一定的滚动性,当炉体内放入大量的球形工件26时,会导致球形工件26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的问题,进而保证球形工件26表面高效的渗碳效果,保证了球形工件26的渗碳稳定性,且在添加或者取出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总体的实用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包括:
渗碳炉本体(1);
中频感应件(4),设置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下端外表面;
进气管(6),贯穿连接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频感应件(4)的上端位置,所述进气管(6)与中频感应件(4)中间通过管道贯穿连接;
伸缩件(7),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频感应件(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边缘位置;
连接件(8),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件(7)的顶部;
盖体(5),固定安装于连接件(8)的外表面靠近上端边缘位置,所述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密封连接;及
辅助机构(2);
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机构(2),用于使球形件在进行渗碳时,使球形件表面具有高效的渗碳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壳体(21)、第一安装槽(22)、弹性件(23)、连接杆(24)、第一连接块(25)、球形工件(26)、进球管(27)、转动机构(28)、辅助球(29)、安装杆(20)以及固定杆(210);
所述连接件(8)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2)的一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槽(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25),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25)之间连接有球形工件(26),所述第一连接块(25)靠近球形工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壳体(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组第一连接块(25)之间间隙上端位置贯穿开设有进球管(27),靠近所述连接件(8)的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机构(28),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27)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210),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底面靠近进球管(27)的下端位置设置有辅助球(29),所述辅助球(29)与球形工件(26)的大小相同,所述壳体(21)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安装杆(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底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11),所述第一连接管(211)的一端与进气管(6)的一端贯穿连接,所述固定杆(210)内部的空腔与第一连接管(211)贯穿连接,所述辅助球(29)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球管(27)的直径大于球形工件(26)的直径1CM-2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8)包括第二连接管(281)、第三连接管(282)、第四连接管(283)、第五连接管(284)、转动槽(285)、转杆(286)、转动杆(287)以及转动扇(288),所述渗碳炉本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连接管(21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81),所述第二连接管(281)的一端与进气管(6)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81)的上端外表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管(282),所述壳体(21)的内部靠近第一安装槽(2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管(283),所述第三连接管(282)与第四连接管(283)的位置垂直对应,所述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下端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五连接管(284),所述第五连接管(284)与第四连接管(283)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接管(284)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285),所述转动槽(28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球形工件(26)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杆(286),所述转杆(286)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槽(285)的直径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87),所述转动杆(287)与球形工件(26)相接触,所述转动杆(287)的下端外表面靠近第五连接管(284)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扇(2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87)的外表面呈倒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管(2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9),所述连接板(289)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810),所述密封垫(2810)为一种陶瓷纤维材质的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本体(1)与盖体(5)的接触面靠近中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二安装槽(31)、气囊(32)、弹簧(33)、第二连接块(34)以及连接槽(35),所述渗碳炉本体(1)与盖体(5)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1),所述第二安装槽(31)为一种环形构件构成,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32),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气囊(3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与气囊(3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34),所述盖体(5)与渗碳炉本体(1)的接触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槽(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5)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3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内底面靠近气囊(32)的外侧、弹簧(3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套筒(37),所述第一伸缩套筒(3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套筒(36),所述第二伸缩套筒(3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34)。
CN202210119299.7A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Pending CN114807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9299.7A CN114807826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9299.7A CN114807826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7826A true CN114807826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9299.7A Pending CN114807826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78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2978A (zh) * 2022-10-25 2023-01-17 扬州大学 一种不锈钢弹子的氮化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193A (zh) * 2003-07-25 2005-01-26 王东 中频感应渗碳炉
CN203049017U (zh) * 2012-12-19 2013-07-10 高中保 滚动式中频渗碳炉
CN106103786A (zh) * 2014-04-23 2016-11-09 株式会社Ihi 渗碳装置
KR101909624B1 (ko) * 2017-09-11 2018-10-18 서한산업(주) 중공샤프트용 침탄로 지그유닛
CN11164784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徐鹏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N112251710A (zh) * 2020-10-28 2021-01-22 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N213866334U (zh) * 2020-12-19 2021-08-03 大连东冶天成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热处理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193A (zh) * 2003-07-25 2005-01-26 王东 中频感应渗碳炉
CN203049017U (zh) * 2012-12-19 2013-07-10 高中保 滚动式中频渗碳炉
CN106103786A (zh) * 2014-04-23 2016-11-09 株式会社Ihi 渗碳装置
KR101909624B1 (ko) * 2017-09-11 2018-10-18 서한산업(주) 중공샤프트용 침탄로 지그유닛
CN11164784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徐鹏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N112251710A (zh) * 2020-10-28 2021-01-22 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N213866334U (zh) * 2020-12-19 2021-08-03 大连东冶天成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热处理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2978A (zh) * 2022-10-25 2023-01-17 扬州大学 一种不锈钢弹子的氮化装置
CN115612978B (zh) * 2022-10-25 2023-08-15 扬州大学 一种不锈钢弹子的氮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07826A (zh) 一种中频感应渗碳炉
CN211569373U (zh) 用于包装盒盒盖的推送装置
CN109186250A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箱式电阻炉
CN206695601U (zh) 一种节能型不锈钢废渣冶炼用电炉
CN210569597U (zh) 一种纺织用烘箱
CN107619911B (zh) 一种节能热处理炉
CN107342390A (zh) 一种锂电池制造用极板烘干装置
CN117162352A (zh) 一种橡胶硫化模具连续感应加热炉
CN207975985U (zh) 一种烧结钐钴磁性材料的烧结炉及其铰接炉门
CN106786308A (zh) 一种出风角度任意变换的电力设备除冰装置
CN206387269U (zh) 一种带自动开合保温门的炉门装置
CN206310906U (zh) 多功能真空炉
CN205448693U (zh) 一种工业炉隔热门
CN205528393U (zh) 工作室
CN208012355U (zh) 一种烧结钐钴磁性材料的烧结炉及其电极连接结构
CN108317857A (zh) 一种烧结钐钴磁性材料的烧结炉及其烧结方法
CN106925858A (zh) 一种高频气体保护钎焊炉及其工作方法
CN208026057U (zh) 一种烧结钐钴磁性材料的烧结炉
CN209120014U (zh) 具有除尘效果的电机壳加热装置
CN209243105U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216107092U (zh) 一种自动化真空热处理设备的加热模块
CN207262934U (zh) 一种超高真空热处理炉
CN207472045U (zh) 一种新型箱式电阻炉
CN207987286U (zh) 一种退火炉
CN220959566U (zh) 一种高温节能煅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