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6970A -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6970A
CN114796970A CN202210582126.9A CN202210582126A CN114796970A CN 114796970 A CN114796970 A CN 114796970A CN 202210582126 A CN202210582126 A CN 202210582126A CN 114796970 A CN114796970 A CN 114796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y ash
parts
drying
pressure stab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21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6970B (zh
Inventor
范双刚
陈伟杰
陈成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lian Weit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n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n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n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21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6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6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6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6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DCHEMICAL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OR FOR COMBA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CHEM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D3/00Processes for making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a chemical change in the substances
    • A62D3/30Processes for making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a chemical change in the substances by reacting with chemical agents
    • A62D3/33Processes for making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a chemical change in the substances by reacting with chemical agents by chemical fixing the harmful substance, e.g. by chelation or complex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DCHEMICAL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OR FOR COMBA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CHEM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D2101/00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s made harmless, or less harmful, by effecting chemical change
    • A62D2101/08Toxic combustion residues, e.g. toxic substances contained in fly ash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灰固化剂,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30‑50份,氧化钙15‑20份,石膏5‑10份,氯化镁5‑10份,水泥4‑8份,三乙醇胺2‑4份,聚丙烯酰胺10‑30份,沸石粉10‑20份。本发明通过简单成分的配比混合,能够对飞灰进行混合固化处理,便于飞灰后续的重新回收利用,在飞灰循环处理技术上具有显著的进布。

Description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飞灰固化剂,还涉及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垃圾焚烧技术以其良好的减容效果和能源回收效率逐渐成为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然而,焚烧产生的飞灰,也成为了较难处理的的工业污染物。
飞灰不仅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另外还是一种岩棉生产的原料,通过高温煅烧,飞灰将形成熔融状态,通过对熔融玻璃体进行收集以及离心等工艺处理,能够将飞灰加工岩棉材料,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
一般情况下,冲天炉在对块状的岩棉材料进行煅烧处理时,可将少量比例的飞灰投入到冲天炉当中,将飞灰与岩棉原料共同煅烧,实现飞灰的重复利用;但是,由于飞灰质轻,且相对分散,飞灰在冲天炉中将迅速向上排出,只有少量的飞灰被煅烧处理,导致飞灰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飞灰大部分呈球状,表面光滑,微孔较小,无法直接加工成颗粒状,无法单独作用岩棉的块状原料使用,影响力飞灰的回收利用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飞灰固化剂,能够对飞灰进行混合固化处理,便于飞灰后续的重新回收利用,在飞灰循环处理技术上具有显著的进布。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30-50份,氧化钙15-20份,石膏5-10份,氯化镁5-10份,水泥4-8份,三乙醇胺2-4份,聚丙烯酰胺10-30份,沸石粉10-20份。
作为优选:该飞灰固化剂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45份,氧化钙18份,石膏8份,氯化镁7份,水泥7份,三乙醇胺3份,聚丙烯酰胺17份,沸石粉15份。
作为优选:通过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混合生产,先将各组份混合搅拌,再置入混合筒当中混合干燥,在混合筒当中通入高温干燥的空气脱除飞灰固化剂当中的水分,形成干燥的飞灰固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上端连接出气管,下端开设若干用于输入高温干燥气体的进气口,所述混合筒的外侧上端位置开设若干进料口;所述混合筒内对应于进料口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筛网装置,筛网装置的上侧设置有若干混合轮,筛网装置的下侧设置有若干导流筒。
作为优选:所述筛网装置包括中间凸起的伞状的下网板和上网板,所述下网板和上网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下网板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混合筒的内周壁,上网板同轴连接于下网板上方,并通过电机旋转驱动;所述混合筒的外周壁对应于下网板的外侧边缘位置开设有卸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呈上大下小状结构,各导流筒依次同轴上下安装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上连接集尘装置,所述集成装置的末端连接排气管,下部连接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下部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输出管连接有干燥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装置为管状结构,所述混合装置的一端连接输出管,另一端连接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伸入混合装置的内腔,并设置呈锥形的缩口;所述混合装置的中段外周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对应于所述缩口位置的外周。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筒外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管一和干燥管二;所述干燥管一同轴套装于干燥管二的外周,所述干燥管一和干燥管二均朝向混合筒内腔的一端敞开;所述干燥管一的外周后端位置连接有进气管一,所述进气管一用于与热风装置连通,用于输入烘干气体;所述干燥管二的后端贯穿干燥管一的后端,并连接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的外周连接有进气管二,所述进气管二用于与热风装置连通,用于输入烘干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管二内设置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从进气箱的后端伸入,穿过干燥管二,并延伸至干燥管二的管口内侧;所述内管的前端开设若干通孔,所述内管的后端伸出进气箱并与混合装置的输出管连通;所述内管可沿干燥管二轴向调节,用于调节内管的前端伸出或缩入干燥管二;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箱内活塞连接有稳压塞,所述稳压塞连接于内管的外周,并可沿内管的轴向方向调节;所述稳压塞将进气箱的内腔分隔为靠近前端的稳压腔一和远离前端的稳压腔二;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对应稳压塞的内侧设置环形凸起,所述稳压塞安装于环形凸起的外周,所述稳压腔一内设置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弹性抵压于稳压塞的端面和进气箱的前端内壁之间;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周对应于稳压腔二的位置开设调压孔一,所述调压孔一连通稳压腔二和内管;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塞呈环形,所述稳压塞的内周活塞连接于环形凸起的外周,并可相对轴向调节;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周的两端固定有挡块一和挡块二,所述挡块一靠近前端一侧;所述挡块一和挡块二分别用于对稳压塞阻挡限位;所述挡块二与稳压塞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所述环形凸起对应于靠近挡块一的位置开设有调压孔二,所述调压孔二的内侧连通内管内腔;所述稳压活塞与挡块一相抵时,稳压活塞将调压孔二的外端覆盖;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箱的后端设置筒状的滑座,所述内管从所述滑座内贯穿,所述滑座与内管的外周之间设置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将滑座、内管之间密封,并形成滑座调节结构;所述调节套的一端伸入稳压腔二,并与环形凸起的端面相抵;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伸出进气箱,并通过调节盖抵压支撑,所述调节盖螺纹连接于进气箱的外周,并可实现轴向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飞灰固化剂材料成分简单易得,混合在飞灰当中,能够提高飞灰物料之间的相互附着力,混合后形成相对颗粒状的物料,便于后续飞灰的回收循环煅烧处理;并且该固化剂成分成本的,无毒无害,在煅烧过程中,能够被一同熔融,无需后续其他处理,方便使用。
在飞灰处理过程中,将固化处理后的飞灰投入到冲天炉当中煅烧,通过高温将飞灰重新煅烧处理,形成熔融状,通过离心机加工形成岩棉材料。
固化后的飞灰在投炉过程中,可通过造粒机将混合物加工呈颗粒或块状,投炉后的混合物能够被承托在格栅上实现,飞灰的煅烧处理;或者,可直接通过螺旋输送机将混合物连续投入到冲天炉当中,在投炉过程中可直接将飞灰混合物干燥形成块状,而后块状的混合物将被承托在格栅上,也可实现煅烧。
飞灰固化剂在混合制备过程中,通过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混合处理,先将各组份混合搅拌,再置入混合筒当中混合干燥,在混合筒当中通入高温干燥的空气脱除飞灰固化剂当中的水分,形成干燥的飞灰固化剂。干燥处理后的飞灰固化剂,能够形成更加分散的状态,干燥的飞灰固化剂能够更加充分地与飞灰材料混合,由于两者均为干燥的状态,两者的混合将更加充分,能够避免在混合过程中产生预先结块固化的状态,提高了飞灰固化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筛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干燥装置的进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筒;2、进料口;3、混合轮;4、筛网装置;401、下网板;402、上网板;403、卸料口;404、电机;5、导流筒;6、进气口;7、干燥装置;8、出气管;9、集尘装置;10、集尘箱;11、排气管;12、混合装置;121、输出管;122、输入管;123、喷气管;124、锥形缩口;71、干燥管一;72、干燥管二;73、进气管一;74、进气箱;75、进气管二;76、内管;77、通孔;78、稳压塞;79、弹簧一;710、稳压腔一;711、稳压腔二;712、滑座;713、调节套;714、调节盖;715、环形凸起;716、挡块一;717、挡块二;718、弹簧二;719、调压孔一;720、调压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飞灰固化剂,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30-50份,氧化钙15-20份,石膏5-10份,氯化镁5-10份,水泥4-8份,三乙醇胺2-4份,聚丙烯酰胺10-30份,沸石粉10-20份;
使用时,将该飞灰固化剂与飞灰混合,飞灰与飞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0-100:15,混合后形成飞灰混合物。向飞灰混合物当中加水,将飞灰与飞灰固化剂完全均匀混合,得到固化的飞灰。按照飞灰的成分不同,以将飞灰混合物能够制成糊状为宜。
在飞灰处理过程中,将固化处理后的飞灰投入到冲天炉当中煅烧,通过高温将飞灰重新煅烧处理,形成熔融状,通过离心机加工形成岩棉材料。
固化后的飞灰在投炉过程中,可通过造粒机将混合物加工呈颗粒或块状,投炉后的混合物能够被承托在格栅上实现,飞灰的煅烧处理;或者,可直接通过螺旋输送机将混合物连续投入到冲天炉当中,在投炉过程中可直接将飞灰混合物干燥形成块状,而后块状的混合物将被承托在格栅上,也可实现煅烧。
进一步地,该飞灰固化剂的按质量份数为飞灰45份,氧化钙18份,石膏8份,氯化镁7份,水泥7份,三乙醇胺3份,聚丙烯酰胺17份,沸石粉15份;
飞灰固化剂在混合制备过程中,通过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混合处理,先将各组份混合搅拌,再置入混合筒1当中混合干燥,在混合筒1当中通入高温干燥的空气脱除飞灰固化剂当中的水分,形成干燥的飞灰固化剂。
干燥处理后的飞灰固化剂,能够形成更加分散的状态,干燥的飞灰固化剂能够更加充分地与飞灰材料混合,由于两者均为干燥的状态,两者的混合将更加充分,能够避免在混合过程中产生预先结块固化的状态;使得飞灰固化剂能够完全分散在飞灰材料当中,在后续加水混合过程中,能够使得飞灰混合物更加均匀,能够以更少的飞灰混合物的比例实现飞灰固化处理效果。一方面能够提高飞灰固化剂的处理效率,减少飞灰固化剂的消耗量,并且能够减少飞灰当中的杂质含量,固化剂在煅烧过程中能够与飞灰一同熔融,能够最终形成更加纯净的熔融物质,得到高质量的岩棉材料。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飞灰固化剂的处理,能够对混合后的飞灰固化剂进行分散过筛,并通过热风干燥处理,得到均匀分散且干燥的固化剂。一般飞灰固化剂的干燥处理在使用前处理,避免存储待用过程中产生继续受潮的影响。
该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包括混合筒1,该混合筒1呈立式状,在混合筒1的上端连接出气管8,下端开设若干进气口6,通过干燥装置7能够向进气口6当中输入高温干燥气体的进气口6,能够对混合筒1当中的物质进行加热处理,并通过干燥的热风将飞灰固化剂干燥处理,得到干燥分散的飞灰固化剂。
在混合筒1的外侧上端位置开设若干进料口2,通过进料口2能够向混合筒1当中投入混合后的飞灰固化剂。在混合筒1内对应于进料口2与进气口6之间位置安装筛网装置4,通过筛网装置4能够对投入的飞灰进行过筛处理,过筛过程中,能够将大颗粒结块的固化剂剔除,仅得到分散的固化剂成分;而后可将结块的固化剂重新剔除,在后续重新粉碎处理后,在进行混合干燥处理。
在筛网装置4的上侧安装若干混合轮3,从进料口2投入的固化剂成分,首先将落在混合轮3上;各混合轮3相互抵压碾合,能够对固化剂当中的大颗粒成分进行破碎,将固化剂当中可能结块的成分进行破碎,避免后续能有更多的比例从筛网装置4当中透过,减少经筛网装置4重新回流的固化剂物料。
在筛网装置4的下侧设置有若干导流筒5,导流筒5呈上大下小状结构,各导流筒5依次同轴上下安装分布;并且混合筒1外周的进气口6对应安装在导流筒5的外侧下部位置;通过导流筒5,能够使得物料和热气流的流通更加顺畅,提高受热处理和干燥的效率。
该筛网装置4采用双层结构,包括下网板401和上网板402,两层网板上均开设网孔,供小颗粒的物料粉末透过;具体地,在下网板401和上网板402均呈中间凸起的伞状结构,下网板401和上网板402上均开设有若干筛孔;下网板401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混合筒1的内周壁,形成筛网装置4的支撑结构。上网板402同轴连接于下网板401上方,并通过电机404旋转驱动,通过电机404驱动旋转,能够带动上网板402和下网板401的动作,旋转过程中能够调节两者网孔的正对情况,从而供物料从筛网装置4当中通过,实现固化剂的过筛处理。
该混合筒1的外周壁对应于下网板401的外侧边缘位置开设有卸料口403,上网板402在旋转过程中,大颗粒的固化剂仍然被承托在上部;虽然旋转动作,上部的颗粒将从外侧的卸料口403附近聚集,从而实现物料的收集,可在集聚一段时间后对物料进行卸料回收处理。
在底部通入热风的过程中,部分粉末将从上端的出气管8排出,在出气管8上连接集尘装置9,通过集尘装置9能够将排出的固化剂粉末重新收集。在集成装置的末端连接排气管11,下部连接有集尘箱10;通过集尘箱10收集粉末,供后续过程的循环干燥处理。在集尘箱10的下部连接有混合装置12,混合装置12的输出管121连接干燥装置7,通过混合装置12能够将收集的固化剂粉末与热风或者高压气流进行汇聚,一方面形成回流的动力,另一方面,能够在混合筒1当中形成气流流通,对固化剂进行干燥处理。
如图5所示,该混合装置12为管状结构,混合装置12的一端连接输出管121,另一端连接喷气管123,喷气管123的伸入混合装置12的内腔,并设置呈锥形的缩口;混合装置12的中段外周连接有输入管122,输入管122对应于所述缩口位置的外周。高压的气体从喷气管123当中通入,能够在缩口的位置形成吸附的效果,通过文丘里效应将粉末从输入管122当中吸出,从而能够将粉末混合在吸附气流当中,一方面提供输送的动力,另一方面,能够镜气流与混合物充分均匀化处理,提高干燥效率并维持物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在混合筒1外的进气口6处设置有干燥装置7,通过干燥装置7向混合筒1当中通入高速的干燥的热风气体。如图3所示,该干燥装置7包括干燥管一71和干燥管二72;干燥管一71同轴套装于干燥管二72的外周,干燥管一71和干燥管二72均朝向混合筒1内腔的一端敞开。在干燥管一71的外周后端位置连接有进气管一73,进气管一73能够与热风装置连通,输入烘干气体;干燥管二72的后端贯穿干燥管一71的后端,并连接有进气箱74,在进气箱74的外周连接有进气管二75,进气管二75能够与热风装置连通,也能够输入烘干气体。
该干燥装置7能够通过内外两组套装的干燥管实现热气的供给,从而大大提高加热烘干的效率,并且两组干燥管可采用交替供气的方式工作。
在干燥管二72内设置内管76,内管76的前端从进气箱74的后端伸入,穿过干燥管二72,并延伸至干燥管二72的管口内侧;内管76的前端开设若干通孔77,内管76的后端伸出进气箱74并与混合装置12的输出管121连通。通过内管76与混合装置12的连接,能够将由混合装置12回流输送的固化剂粉末回收输送,并且能够在后续的流通过程中,能够输入到干燥管二72的管口位置,随着干燥管二72内其他的输送而流出;粉末在干燥管二72当中时,由于内管76与干燥管二72之间的管腔间隙较小,从而内管76前端外周壁喷出的粉末将直接与干燥管二72的内周壁相互接触,受到热风的高温作用,能够起到高效脱水的作用,实现对内管76回流粉末的深度高效干燥处理。
该内管76可设置呈可调节的结构,内管76能够沿干燥管二72轴向调节,调节过程中内管76的前端伸出或缩入干燥管二72,实现内管76前端出料的调节;当内管76的前端缩入的情况下,内管76前端喷出的粉末量将受到干燥管二72的部分限制,而由于喷射的物料将直接作用在干燥管二72处于高温的管腔内,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脱水处理;而当内管76处于伸出的情况下,内管76前端的束缚将消除,内管76前端喷出的粉末将形成分散、并伴随大流量的状态,能够提高粉末的回收循环效率,从而通过内管76的不同伸缩量实现不同出料情况和高温干燥情况的调整。
在进气箱74内活塞连接有稳压塞78,稳压塞78将进气箱74的内腔分隔为靠近前端的稳压腔一710和远离前端的稳压腔二711;稳压塞78连接于内管76的外周,并可沿内管76的轴向方向调节;通过稳压塞78能够对内管76进行导滑,也能够通过稳压腔一710、稳压腔二711的压力平衡,实现稳压塞78和内管76的自适应调节。
在内管76对应稳压塞78的内侧设置环形凸起715,稳压塞78安装于环形凸起715的外周,通过环形凸起715能够对稳压塞78进行支撑;在稳压腔一710内设置弹簧一79,弹簧一79弹性抵压于稳压塞78的端面和进气箱74的前端内壁之间,在稳压腔一710的一侧能够通过弹簧一79的作用下,将稳压塞78向稳压腔二711的方向抵压推动;而且稳压腔一710还与进气管二75连通,通过进气管二75的气压也也能够实现一定的压力平衡。
在环形凸起715的外周对应于稳压腔二711的位置开设调压孔一719,调压孔一719连通稳压腔二711和内管76,从内管76输入的气流的压力,能够从调压孔一719直接作用在稳压腔二711上,从而能够在稳压腔二711当中实现压力的平衡。
当内管76输出的气流和粉末的量较大时,内管76前端的释放压力较大,内管76前端的通孔77无法快速将粉末排出,形成一定的堵塞情况;将导致内管76无法实现压力卸出,导致内管76当中的压力增加。由于稳压腔二711与内管76连通,稳压腔二711当中的压力将持续增加,进而将作用于稳压塞78上,带动稳压塞78和内管76向稳压腔一710一侧移动,内管76的前端将向前伸出,从而实现压力的释放,能够加快内管76前端的喷射量。内管76也将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往复式的自动伸缩调节,从而也能够在干燥管二72的管口位置形成自动的输送效果,避免粉末大量聚集在管口间隙位置而产生的堵塞情况,提高粉末循环的顺畅性。
为了提高内管76外的压力稳定性,可将稳压塞78与内管76之间也设置呈可活动调节的结构;具体地,稳压塞78可呈环形,稳压塞78的内周活塞连接于环形凸起715的外周,并可相对轴向调节。
在环形凸起715的外周的两端固定有挡块一716和挡块二717,挡块一716靠近前端一侧,通过挡块一716和挡块二717分别能够从两端对稳压塞78进行限位阻挡,避免稳压塞78在调节过程中产生脱落,维持在一个确定的行程范围内。并且,在挡块二717与稳压塞78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718,在弹簧二718的作用下能够将稳压塞78抵压在挡块一716上,实现初始定位,在环形凸起715对应于靠近挡块一716的位置开设有调压孔二720,调压孔二720的内侧连通内管76内腔;当稳压活塞与挡块一716相抵时,稳压活塞将调压孔二720的外端覆盖。
当内管76的前端可能产生部分堵塞,无法满足喷射流量要求时,内管76当中的压力将作用于稳压腔二711当中,并且在稳压腔二711当中对内管76上的环形凸起715产生一定的推动。稳压塞78的一侧受到弹簧一79的支撑限位,在稳压腔二711当中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环形凸起715与稳压活塞之间将产生轴向的调节,即环形凸起715将进一步向前端移动,稳压塞78的内周将无法完全覆盖调压孔二720,调压孔二720将与稳压腔一710直接连通,从而能够将内管76当中的压力,以及回流的粉末排出,从而干燥管二72当中实现粉末的回流,一方面能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泄压的安全性。
在进气箱74的后端设置筒状的滑座712,内管76从滑座712内贯穿,滑座712与内管76的外周之间设置调节套713,调节套713将滑座712、内管76之间密封,并形成滑座712调节结构;通过滑座712和调节套713的密封和导向作用,能够保持内管76在轴向调节过程中的顺畅,并且能够保持连接位置的密封情况。调节套713的一端伸入稳压腔二711,并与环形凸起715的端面相抵,通过调节套713能够实现稳压塞78以及环形凸起715的后端的定位支撑;调节套713的另一端伸出进气箱74,并通过调节盖714抵压支撑,调节盖714螺纹连接于进气箱74的外周,并可实现轴向调节,通过旋转调节盖714能够对调节套713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能够对内管76和稳压塞78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的循环出料情况。
通过混合筒1能够对飞灰固化剂粉末进行循环干燥处理,从而能够确保粉末的分散和干燥,避免产生结块的情况;将此飞灰固化剂与飞灰粉末混合,能否保持飞灰与固化剂之间的混合均匀性,使得飞灰固化剂能够完全分散在飞灰材料当中,在后续加水混合过程中,能够使得飞灰混合物更加均匀,能够以更少的飞灰混合物的比例实现飞灰固化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飞灰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30-50份,氧化钙15-20份,石膏5-10份,氯化镁5-10份,水泥4-8份,三乙醇胺2-4份,聚丙烯酰胺10-30份,沸石粉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如下组份:飞灰45份,氧化钙18份,石膏8份,氯化镁7份,水泥7份,三乙醇胺3份,聚丙烯酰胺17份,沸石粉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其特征在于,通过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混合生产,先将各组份混合搅拌,再置入混合筒(1)当中混合干燥,在混合筒(1)当中通入高温干燥的空气脱除飞灰固化剂当中的水分,形成干燥的飞灰固化剂。
4.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的上端连接出气管(8),下端开设若干用于输入高温干燥气体的进气口(6),所述混合筒(1)的外侧上端位置开设若干进料口(2);所述混合筒(1)内对应于进料口(2)与进气口(6)之间设置有筛网装置(4),筛网装置(4)的上侧设置有若干混合轮(3),筛网装置(4)的下侧设置有若干导流筒(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装置(4)包括中间凸起的伞状的下网板(401)和上网板(402),所述下网板(401)和上网板(402)上均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下网板(401)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混合筒(1)的内周壁,上网板(402)同轴连接于下网板(401)上方,并通过电机(404)旋转驱动;所述混合筒(1)的外周壁对应于下网板(401)的外侧边缘位置开设有卸料口(40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5)呈上大下小状结构,各导流筒(5)依次同轴上下安装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8)上连接集尘装置(9),所述集成装置的末端连接排气管(11),下部连接有集尘箱(10);所述集尘箱(10)的下部连接有混合装置(12),所述混合装置(12)的输出管(121)连接有干燥装置(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12)为管状结构,所述混合装置(12)的一端连接输出管(121),另一端连接喷气管(123),所述喷气管(123)的伸入混合装置(12)的内腔,并设置呈锥形的缩口;所述混合装置(12)的中段外周连接有输入管(122),所述输入管(122)对应于所述缩口位置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外的进气口(6)处设置有干燥装置(7),所述干燥装置(7)包括干燥管一(71)和干燥管二(72);所述干燥管一(71)同轴套装于干燥管二(72)的外周,所述干燥管一(71)和干燥管二(72)均朝向混合筒(1)内腔的一端敞开;所述干燥管一(71)的外周后端位置连接有进气管一(73),所述进气管一(73)用于与热风装置连通,用于输入烘干气体;所述干燥管二(72)的后端贯穿干燥管一(71)的后端,并连接有进气箱(74),所述进气箱(74)的外周连接有进气管二(75),所述进气管二(75)用于与热风装置连通,用于输入烘干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飞灰固化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二(72)内设置内管(76),所述内管(76)的前端从进气箱(74)的后端伸入,穿过干燥管二(72),并延伸至干燥管二(72)的管口内侧;所述内管(76)的前端开设若干通孔(77),所述内管(76)的后端伸出进气箱(74)并与混合装置(12)的输出管(121)连通;所述内管(76)可沿干燥管二(72)轴向调节,用于调节内管(76)的前端伸出或缩入干燥管二(72);
所述进气箱(74)内活塞连接有稳压塞(78),所述稳压塞(78)连接于内管(76)的外周,并可沿内管(76)的轴向方向调节;所述稳压塞(78)将进气箱(74)的内腔分隔为靠近前端的稳压腔一(710)和远离前端的稳压腔二(711);
所述内管(76)对应稳压塞(78)的内侧设置环形凸起(715),所述稳压塞(78)安装于环形凸起(715)的外周,所述稳压腔一(710)内设置弹簧一(79),所述弹簧一(79)弹性抵压于稳压塞(78)的端面和进气箱(74)的前端内壁之间;所述环形凸起(715)的外周对应于稳压腔二(711)的位置开设调压孔一(719),所述调压孔一(719)连通稳压腔二(711)和内管(76);
所述稳压塞(78)呈环形,所述稳压塞(78)的内周活塞连接于环形凸起(715)的外周,并可相对轴向调节;所述环形凸起(715)的外周的两端固定有挡块一(716)和挡块二(717),所述挡块一(716)靠近前端一侧;所述挡块一(716)和挡块二(717)分别用于对稳压塞(78)阻挡限位;所述挡块二(717)与稳压塞(78)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718);所述环形凸起(715)对应于靠近挡块一(716)的位置开设有调压孔二(720),所述调压孔二(720)的内侧连通内管(76)内腔;所述稳压活塞与挡块一(716)相抵时,稳压活塞将调压孔二(720)的外端覆盖;
所述进气箱(74)的后端设置筒状的滑座(712),所述内管(76)从所述滑座(712)内贯穿,所述滑座(712)与内管(76)的外周之间设置调节套(713),所述调节套(713)将滑座(712)、内管(76)之间密封,并形成滑座(712)调节结构;所述调节套(713)的一端伸入稳压腔二(711),并与环形凸起(715)的端面相抵;所述调节套(713)的另一端伸出进气箱(74),并通过调节盖(714)抵压支撑,所述调节盖(714)螺纹连接于进气箱(74)的外周,并可实现轴向调节。
CN202210582126.9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Active CN114796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2126.9A CN11479697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2126.9A CN11479697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6970A true CN114796970A (zh) 2022-07-29
CN114796970B CN114796970B (zh) 2023-03-24

Family

ID=8251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2126.9A Active CN114796970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69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7345B1 (ja) * 1998-12-25 2000-02-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湿潤廃棄物の混合・乾燥方法及び装置
CN104773989A (zh) * 2015-03-29 2015-07-15 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垃圾焚烧飞灰固化剂
CN109294595A (zh) * 2018-11-20 2019-02-01 江苏路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飞灰基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63557A (zh) * 2018-12-24 2019-04-23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去除垃圾焚烧飞灰二噁英的单模微波反应装置及方法
CN112705037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微型工业燃气锅炉的烟气脱硫工艺
CN112807720A (zh) * 2020-12-22 2021-05-18 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粉体干燥收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7345B1 (ja) * 1998-12-25 2000-02-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湿潤廃棄物の混合・乾燥方法及び装置
CN104773989A (zh) * 2015-03-29 2015-07-15 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垃圾焚烧飞灰固化剂
CN109294595A (zh) * 2018-11-20 2019-02-01 江苏路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飞灰基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63557A (zh) * 2018-12-24 2019-04-23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去除垃圾焚烧飞灰二噁英的单模微波反应装置及方法
CN112807720A (zh) * 2020-12-22 2021-05-18 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粉体干燥收集装置
CN112705037A (zh) * 2020-12-29 2021-04-27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微型工业燃气锅炉的烟气脱硫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6970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6835C (zh) 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及集成装置
CN100579879C (zh) 输送喷嘴、使用该喷嘴的聚四氟乙烯细粒加工方法和设备
CN107324670A (zh) 一种利用菱镁尾矿生产高活性氧化镁装置
CN114621015B (zh) 一种岩板压制成形用粉料干法生产方法及设备
CN201858844U (zh) 用于烘干粉状湿料的立式烘干机
CN114796970B (zh) 一种飞灰固化剂及其生产系统
CN107649386A (zh) 砂石专用选粉机
CN103614180B (zh) 一种生产生物质燃料颗粒的装置
CN204625522U (zh) 炭黑湿法循环造粒系统
CN207357597U (zh) 砂石专用选粉机
CN205903948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粉磨装置
CN205821204U (zh) 一种肥料生产用颗粒整理装置
CN102003871B (zh) 粉状湿料用立式烘干机
CN205627975U (zh) 一种浸渍活性碳干燥激活装置
CN205269568U (zh) 一种陶瓷粉料造粒加工设备
CN114409415A (zh) 一种新型制粉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线
CN113996239A (zh) 一种水分散粒剂生产线
CN106268512A (zh) 一种碳化料连续成型方法及系统
CN201858845U (zh) 一种粉状湿料用立式烘干机
CN110947339A (zh) 陶瓷原料悬浮造粒设备
CN106810036A (zh) 一种煤泥、污泥干燥提质装置及工艺
CN105536643A (zh) 一种陶瓷粉料造粒加工设备
CN204722120U (zh) 一种制备草甘膦颗粒剂的新型设备系统
CN206295958U (zh) 一种吸收处理挥发有机废气吸附剂的制备设备
CN103896929A (zh)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干粉挤出造粒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Room 1701, Floor 17, Building 3, Science Park, Shuimuwan District, Shaoxing, No. 2, Pingjiang Road, Didang Street, Yuecheng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lian Weit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000 room 2204, Huaxin Building, Doumen street, Yuecheng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EN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