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5662A - 乳垫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乳垫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5662A
CN114795662A CN202210447408.8A CN202210447408A CN114795662A CN 114795662 A CN114795662 A CN 114795662A CN 202210447408 A CN202210447408 A CN 202210447408A CN 114795662 A CN114795662 A CN 114795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t
area
contour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7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5662B (zh
Inventor
夏双印
陈广岩
刘立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7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5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5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5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56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3213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44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4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breast or abdomen
    • A61F13/141Milk breast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folded at the edge, e.g. over another layer ;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enveloping or enclosing a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t least one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mechanically connected, e.g. by needling to another layer, e.g. of fibres, of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53Polyolefi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61Polyamid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76Polyeste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6Vegetal fibres
    • B32B2262/062Cellulose fibres, e.g. cot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5/00Personal ca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垫,包括,由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形成的本体,面层包括第一切口部,吸收层包括第二切口部,本体包括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结合面层与底层的第一结合区,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本体沿一折线形成折叠体,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及右侧区,折叠体还包括一连接左侧区及右侧区的第二结合部,且折叠体的面层不形成固定连接,使得当乳垫展开受力时是由底层包裹着内部的面层和吸收层,避免面层受到张力影响出现结构破损或者纤维之间的孔隙变大及弯曲的第一结合区形成更佳的封闭效果,从而降低高分子吸水材料从面层处析出,同时折叠体具有更好结合强度,更低的底层或面层破损几率,使用更舒适,本发明同时提供该乳垫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乳垫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吸收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垫及乳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垫是一种防止哺乳期妇女乳液溢出的母婴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乳垫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贴附到乳房上,由于乳房呈半球状,因此乳垫还需要被设置成半球状,以适应乳房形状,从而提高舒适性。
为了实现半球状的形态,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如采用聚乙烯等会热变形的材料在位于外表面的面层上形成平面的圆形的材料,对该平面的圆形的材料加热并将其压贴在半球状的模上进行加热成型,这样的产品的形状保持性较差,一旦半球形状产生变形,其贴合性就会变差,会产生位置偏移,又如,在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制品的两侧,在各自的纵向上设置自橡皮筋等弹性体构成的收拢部,由此,形成了形状保持性更好的半球形状,或者,将圆形的吸收层沿其一个半径或者相对两侧进行切断,将切断位置的扇形区域重叠并接合面形成半球状,或者,在吸收层一侧或相对的两侧设置缺口部,沿缺口部中线将缺口部处的面层向相互贴合的方向连接,并使得面层之间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结合部,从而形成半球状的立体形态,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下列问题:
1.由于采用了面层之间进行结合,当在打开乳垫使得乳垫呈半球状以及将乳垫贴附到乳房上时,这个结合部的相对两个面层之间会受到一个牵扯力,使得邻近结合部区域的面层被拉扯,使得这个区域的面层材料受损或者面层材料的孔隙变大,但是同时由于这个区域通常对应于缺口部的位置,在这个缺口部内凹的端部由于距离吸收中心的位置非常近、同时且折叠时的应力影响,导致这个缺口部内凹端部非常容易出现高分子析出,叠加面层材料受损或面层材料的孔隙变大,则非常容易出现高分子透过面层析出至面层之上,若被婴儿吞食则存在极其严重的安全风险,比如窒息或呼吸不畅,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避免上述风险、使用更为安全的乳垫;
2.由于需要对相对面层进行结合,目前能采用的结合方式主要为热合(热熔或超声波熔接)或粘合,当采用热合时需要将位于乳垫内侧的面层熔融而形成结合,但是由于在面层之外还存在有底层,一方面底层与面层之间的熔点不一致,使得热熔面层时及其容易导致底层熔破或者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底层及吸收层的存在对面层进行热熔连接,其加热厚度极大,使得热熔连接所需能量更高或加工难度增加,同时由于位于外侧的底层先接触加热体或焊头,而透过底层热熔面层需要更高的能量,进一步导致在形成面层连接时底层破损问题的发生,而采用粘合的方式,同样需要在底层侧施加压力使得面层与面层形成稳固连接,但是需要透过底层对面层施加压力,则容易导致该区域出现硬挺或同样导致底层破损问题。
3.由于采用了面层连接的方式,通常使得在这个区域至少有四层,甚至六层,使得这个角部区域十分硬挺,使用不适感强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垫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乳垫,包括,由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层叠形成的本体,所述的面层包括向本体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吸收层包括向本体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所述的本体包括位于第一切口轮廓线、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所述的第一结合区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且沿弯曲的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底层进行结合,所述的底层包括位于第一结合区外侧、且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第二结合区,所述的本体沿第一折线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并形成折叠体,所述的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及右侧区,所述的折叠体还包括一连接左侧区及右侧区的第二结合部,且所述的折叠体中成为内表面的面层不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呈自本体外侧向中部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所述的第二切口部也呈自外侧向中部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所述的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均有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折线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的,第二结合区上还设置有第三切口部,以使得折叠体在第三切口部形成切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层包括朝向吸收层的第一底层及背离吸收层的第二底层,其中,在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第一底层进行结合,所述的第一底层包括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缺口区,第二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部连接第二底层的第二结合区位于第一折线两侧的左侧区及右侧区。
进一步的,第一底层包括第一底层轮廓线,所述的面层包括第一轮廓线,所述的第一底层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层包括朝向吸收层的第一底层及背离吸收层的第二底层,其中,在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第一底层进行结合,第一底层具有与第二底层相同的第三轮廓线,在第一结合区外侧还包括第三结合区,用以结合第一底层与第二底层。
本发明同时通过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上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在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的步骤,其中,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覆盖底层,所述的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与右侧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沿一轮廓线分离折叠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连续提供,所述的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随同面层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切口部有一对,该一对第一切口部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运动方向,且第一折线与该一对第一切口部之间的连线重合。
本发明同时通过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上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在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的步骤,其中,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覆盖底层,所述的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沿一轮廓线分离本体;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与右侧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本发明同时通过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上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
覆盖第一底层;
在吸收层外侧沿一轮廓线结合面层与底层;
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并分离由面层、吸收层及第一底层形成的单体,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在单体上覆盖第二底层,所述的第二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第二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沿一轮廓线分离折叠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垫,包括,由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层叠形成的本体,面层包括具有第一切口轮廓线的第一切口部,吸收层包括具有第二切口轮廓线的第二切口部,第二切口部与第一切口部对应设置,本体包括第一结合区,第一结合区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且沿第一结合区面层与底层结合,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本体沿第一折线形成折叠体,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及右侧区,折叠体还包括一连接左侧区及右侧区的第二结合部,且所述的折叠体中成为内表面的面层不形成固定连接,使得当乳垫展开形成半球状或者被佩戴至乳房上时,形成的半球状结构体由底层包裹着内部的面层和吸收层,避免面层收到张力影响导致面层被拉扯出现结构破损或者面层的纤维之间的孔隙变大以及弯曲的第一结合区形成更佳的封闭效果,从而降低高分子吸水材料从面层处析出,以及使得折叠体具有更好结合强度,更低的底层或面层破损几率,同时使用更舒适,本发明同时通过该乳垫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乳垫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乳垫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 剖面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乳垫A-A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乳垫B-B处剖面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实施例的乳垫正视图;
图8为图7中C-C处剖面示意图;
图9-图17 第一实施例的乳垫制备步骤图示;
图18-图26 第一实施例的乳垫另一种制备步骤图示;
图27-图35 第二实施例的乳垫制备步骤图示;
图36 第三实施例的乳垫制备步骤中形成缺口步骤图示。
图示元件符号说明:
折叠体10;
本体100,400;
第一折线101;
中部102;
第一侧部103;
第二侧部104;
第一结合部105,205,405;
本体结合区 106;
第一结合区 1061;
外周结合区 1062;
面层11,21,41;
第一轮廓线110,210,410;
第一切口部111,211,411;
通孔1110,5110;
第二切口轮廓线1111,2111,4111;
吸收层12,22,42;
第二轮廓线120;
第二切口部121,221,421;
第一切口轮廓线1211;
底层13,23;
第三轮廓线130,230,330;
第三切口部131;
第二结合部132,232,332,432;
第二结合区 133;
第一底层23a,33a;
第二底层23b,33b;
第三结合部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垫,能够方便的展开呈半球状,能够大幅降低面层11高分子析出的情况,使用方便且便于制造,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考附图1-4,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乳垫,包括本体100,所述的本体100包括面层11、底层13及夹设在面层11、底层13之间的吸收层12。
所述的面层11被配置在靠近使用者皮肤的一侧,由于其与皮肤接触,因此优选的选用具有低刺激的,柔软的,如,单位面积重量为10~60g/m2的纱布、棉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片状材料,更优选的,为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
作为构成上述热风无纺布的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聚乙烯(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聚酯系纤维、尼龙等聚酰胺系纤维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添加有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以进一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这些天然纤维可以包括木纤维、棉纤维等。
所述的吸收层12设置在面层11与底层13之间,具体的,吸收层12为由若干纤维缠结而被适当地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分布有若干孔隙,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包含有高分子吸水材料(SAP),通过这些孔隙可以吸收、扩散液体,以及通过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收、保留液体,所述的纤维可以为绒毛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收层12还包括包覆三维网络结构的包覆层,通常的包覆层被配置在三维网络结构的上侧及下侧,用于防止三维网络结构之间的高分子吸水材料通过孔隙析出至吸收层12的表面以及防止在吸收层12制造过程中在负压作用下,高分子吸水材料随气流散失而降低吸收层12的吸附效果。
所述的底层13被配置在远离使用者皮肤的一侧,为了避免液体透过面层11污染使用者的衣物,所述的底层13通常为拒水材料,具体的,可以为PE膜、SMS无纺布等,优选的,所述的底层13能够让气体,如水蒸气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从而使得使用时不会闷热。
所述的吸收层12包括向本体100中部102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121,所述的面层11包括向本体100中部102方向凹进的第一切口部111,第一切口部111与第二切口部121对应设置,所述的吸收层12包括第二轮廓线120,所述的面层11包括第一轮廓线110,所述的本体100包括位于第二轮廓线120与第一轮廓线110之间的本体结合区106,所述的面层11与底层13在本体结合区106被结合。
所述的结合,是指被结合的材料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常的,可以通过热熔或粘接的方式形成,其中,热熔可以通过对材料本身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熔点温度后,局部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或者通过超声波等外部能量作用于材料,使得材料局部产生高温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100以及吸收层12均呈圆形,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开口呈自本体100外侧向中部102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更具体的,大致呈V型,当然,也可以的,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呈U型、半圆形等,同样的,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11的开口也呈自外侧向中部102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也呈V型,同时,第一切口部111与第二切口部121对应设置,所述的对应设置是指第一切口部111的位置与第二切口部121的位置大致相同,开口方向相同。
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第一切口部111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为第二轮廓线120的一部分,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为第一轮廓线110的一部分,第二轮廓线120与第一轮廓线110之间包括第一结合区1061,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一结合区1061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同时,所述的第一结合区1061为本体结合区106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面层11与底层13且沿弯曲的第一结合区1061所述的进行结合。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一结合区1061包括第一结合部105,所述的第一结合部105可以向外侧延伸至抵接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或者,与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呈分离状态,以及,所述的第一结合部105可以向内侧延伸至抵接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或者,与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呈分离状态,但是,为了使得高分子吸水材料不至于从第二切口部121泄露,优选的,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与邻近的第一结合部105内侧边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第一结合部105平行于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即面层11与底层13之间结合的区域始终保持与吸收层12边缘的等距,能够进一步降低高分子吸水材料析出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朝向中部的一侧为弧线。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本体结合区106还包括外周结合区1062,用以在外周结合区1062结合面层11与底层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周结合区1062与第一结合区1061首尾相接形成连续的环条状,即,通过本体结合区106能够大致沿面层11的第二轮廓线111结合面层11与底层13。
可以理解的,由于面层11层叠在吸收层12及底层13上,同时面层11具有第一切口部111,吸收层12具有第二切口部121,使得底层13在与第一切口部111对应的区域具有一个缺口区,定义该缺口区为第二结合区133,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结合区132呈裸露状态,且,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位于第一结合区的外侧,所述的外侧是指与中部向背方向的一侧,
由于面层11、吸收层12及底层13层叠设置形成本体100,且面层11具有第一切口部111,吸收层12具有第二切口部121,第二切口部121的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位于第一切口部111的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朝向中部102的一侧,底层13在与第一切口部111对应的区域具有一个缺口区,定义该缺口区为第二结合区133,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结合区132呈裸露状态,且,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位于第一结合区的外侧,所述的外侧是指与中部向背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的本体100呈圆形,且第一切口部111呈V型,使得该缺口区大致呈一扇形区域。
所述的本体100沿第一折线101以面层1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且,所述的第一折线101将本体100分隔成第一侧部103及第二侧部104,同时,所述的第一折线101通过第二结合区133,并将第二结合区133分隔成两个区域,为了方便表述,在下述描述中将沿第一折线101折叠的本体100称为折叠体10,将第一折线101分隔的第二结合区133分别称为左侧区及右侧区,通常的,第一侧部103与第二侧部104大致相当,以使得形成的折叠体10能够更好的形成半球状,另外,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一折线101通过第二切口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11均呈V型,均包括一朝向中部102的顶点,所述的第一折线101通过第二切口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11的顶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11均有一对,分别设置在本体100的两侧,一虚拟直线连接一对第二切口部121的顶点、一对第一切口部111的顶点,所述的第一折线101与该虚拟直线共线。
所述的折叠体10还包括一第二结合部132,所述的第二结合部132连接左侧区及右侧区,实际上,第二结合部132是将位于第一折线101两侧的底层13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具体的,当所述的第一侧部103与第二侧部104沿第一折线101以面层1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时,所述的左侧区及右侧区也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贴合并重叠,所述的第二结合部132使得左侧区及右侧区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位于第一折线101两侧的左侧区及右侧区之间通过粘合、热合、机械作用或摩擦力作用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左侧区及右侧区对应的底层13上设置粘合剂,通过粘合剂的粘合作用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单独或进一步结合如超声波熔接的形式使得底层13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的折叠体10中成为内表面的面层11不形成固定连接,不形成固定连接的含义是,当乳垫展开时,相对的面层11呈分离状态,即第一折线101两侧的面层11之间在展开后没有连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结合区133还包括第三切口部131,所述的第三切口部131与第一切口部111对应设置,通过设置第三切口部131使得在折叠体10沿第一折线101两侧形成切角,从而使得展开后的乳垫形成更接近半球的形状,使得使用更为舒适。
申请人研究发现,通过上述设置,形成下列效果:
一、当乳垫展开形成半球状或者被佩戴至乳房上时,第一侧部103与第二侧部104受到向两侧方向张开的张力时,这个张力作用于底层13上,相当于形成的半球状结构体均是由底层13包裹着内部的面层11和吸收层12,从而避免面层11受到张力影响导致面层11被拉扯出现结构破损或者面层11的纤维之间的孔隙变大,同时由于所述的第一结合区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面层与底层沿弯曲的第一结合区进行结合,即在第一切口部内侧,面层与底层即进行了结合并保持始终与吸收层边缘的邻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乳垫产品,本申请的乳垫能够大幅降低面层高分子材料析出的情形,特别是在邻近第二切口部121顶点处,研究表明,本申请的在该位置析出高分子吸水材料的情形平均下降80%以上,同时,平均高分子吸水材料析出的颗数下降67%;
二、由于形成第二结合部时,为底层与底层之间进行结合,同时在结合的位置仅有相同的底层材料,相同的底层材料具有相同的材料特性,特别是具有相同的熔点,使得在形成第二结合部时能够容易的采用最佳熔点进行结合,使得出现材料破损或结合不良的情形大幅下降,经过实测,材料破损或结合不良的情形下降30%以上;
三、由于在第二结合部进行结合时,针对的材料仅为两个底层,即结合位置的材料厚度相比现有技术大幅下降,使得一方面容易结合,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结合所需能量大幅下降,特别是采用超声波熔接时,能够形成更好的结合效果和更低的能耗;
四、由于第二结合部处仅具有两个底层,使得这个角部区域相对现有技术能够形成更柔软,提高使用舒适度。
请一并参考图5及图6,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23为一复合结构,包括朝向吸收层22的第一底层23a及背离吸收层22的第二底层23b,其中,在第一结合部205所述的面层21与第一底层23a进行结合,在第一切口部111内侧,至少一部分第二底层23b呈裸露状态,这部分裸露的第二底层23b即为第二结合区,当沿第一折线进行折叠时,第一折线两侧的第二底层23b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第一折线两侧的第二底层23b即为左侧区与右侧区,即在这种形式中,由位于外侧的第二底层23b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使得形成的半球状结构体则相当于由第二底层23b包裹。
进一步的,第一底层23a包括第一底层轮廓线,所述的第一底层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210重合。
进一步的,第一底层23a与第二底层23b之间呈结合状态,通常的,可以在第一底层23a与第二底层23b之间设置粘合剂,使得第一底层23a与第二底层23b粘合。
请一并参考图7及图8,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33同样为复合结构,包括第一底层33a及第二底层33b,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结合部面层与第一底层33a进行结合,第一底层33a具有与第二底层33b相同的第三轮廓线330,同时,在第一结合部305外侧还包括第三结合部306,沿在邻近第一底层33a、第二底层33b的第三轮廓线330处结合第一底层33a与第二底层33b,在这种情形下,能够使得当第一底层33a更薄时,仍然能够稳定的形成第二结合部332。
请一并参考图9-图17 将结合制备第一实施例的乳垫的方法进一步对本发明的乳垫进行说明。
S1:提供吸收层12,所述的吸收层12包括第二切口部121,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成型装置来形成吸收层12,这些成型装置通常包括一带有预定形状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贴附在一具有负压的成型鼓的圆周面,一送料装置输送混合有高分子吸水材料的吸水纤维,所述的预定形状为与吸收层12形状对应的中空空间,在负压作用下混合有高分子吸水材料的吸水纤维堆积在中空空间内并使得纤维之间纠缠而形成与中空空间对应的三维网络结构体,将所述的三维网络结构体转移出中空空间即形成带有第二切口部121的吸收层12。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形成片状的吸收层,通过冲裁或裁切工艺在片状的吸收层上冲裁或裁切出第二切口部,同样可以得到带有第二切口部的吸收层。
另外,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铺设有包覆层,并由预先铺设的包覆层托置三维网络结构体,并将包覆层翻折至三维网络结构体上,或在三维网络结构体上再覆盖包覆层,从而形成带有包覆层的吸收层,对带有包覆层的吸收层进行冲裁或裁切第二切口部,从而形成带有第二切口部且具有包覆层的吸收层。
S2:提供面层11,并将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其中,将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111的步骤,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11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
所述的面层11被连续提供,并向下游方向输送,所述的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并由面层11托置而随同面层11的运动而向下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产品能够被连续的加工或制造。
进一步的,在将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之前,还包括在预定位置喷涂粘合剂的过程,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预定位置与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的位置对应,使得当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并随同面层11运动或被加工时,能够保持在预定位置。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其他固定吸收层12与面层11相对位置的措施,比如,对面层11和吸收层12施加机械作用,使得面层11与吸收层12之间的纤维发生缠结等,所述的机械作用可以为压合或穿刺等。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面层11被提供,并向下游方向输送时,所述的面层11及托置在面层11上的吸收层12包括第一运动方向,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运动方向为自左向右,所述的吸收层12包括一对第二切口部121,该一对第二切口部121之间包括一虚拟连线,该虚拟连线与第一运动方向平行。
形成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11可以通过使面层11通过一具有与第一切口部111形状相同的切刀来进行,具体的,所述的切刀被设置在切刀辊上,其中所述的切刀辊包括具有切刀的上辊及与上辊匹配的下辊,上辊与下辊之间具有一狭缝,当面层11通过该狭缝时,即在面层11上形成与切刀形状对应的分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刀大致呈棱形环状,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部,该相对的两个侧部与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相同,以在对面层11形成分切时,在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一切口部111。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切刀在相邻的吸收层12之间进行分切,并使得当分切后的面层11被去除后,形成一个贯通面层11的通孔1110,该通孔1110在邻近相邻两个吸收层12的第二切口部121处形成第一切口部111。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冲裁的方式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
以及,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而后在带有第一切口部的面层上叠放吸收层。
可以理解的,形成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11的步骤可以设置在将吸收层12叠设在面层11上之前或之后。
S3:覆盖底层13。
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布放装置连续的在面层11及吸收层12上覆盖底层13,经过覆盖底层13形成自下而上为面层11、吸收层12及底层13的层叠结构,同时,在通孔1110对应的区域,底层13为裸露状态。
同时,在覆盖底层13之前,还包括在底层13预定位置喷涂粘合剂,使得面层11、吸收层12及底层13形成稳定结构,防止在运动或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动。
S4:沿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与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之间的第一结合区1061结合面层11与底层13。
通常的,使得经过步骤S3处理形成的面层11、吸收层12及底层13的结构体通过结合压辊,该结合压辊包括与第一结合部105对应形状的结合凸起,通过结合凸起对面层11与底层13进行压合,使得面层11与底层13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第一结合部105应在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与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之间通过,以将第二切口轮廓线1211与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之间的面层11与底层13进行结合。
S5:沿一第一折线101并以面层1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面层11、底层13均具有一宽度方向,在折叠时沿面层11、底层13的宽度方向进行折叠,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折线101对折经过步骤S4处理形成的结构体,更具体的,第一折线101通过第二切口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11,并以面层1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即折叠之后面层11位于折叠体10的内侧,而底层13则均位于折叠体10的外侧。
当所述的第二切口部121、第一切口部111均有一对,且均具有一顶点时,第一折线101通过第二切口部121、第一切口部111的顶点。
可以理解的,可以使经过步骤S5通过一折叠板而形成折叠状态。
S6:形成第二结合部132。
可以理解的,经过折叠之后的折叠体10,第一切口部111对应区域且位于第一折线101两侧的底层13将贴合在一起,当在该区域上设置有粘合剂时,在贴合之后,将形成固定连接。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或在使用粘合剂的同时进一步采用热熔或超声波熔接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进一步在第二结合部132形成熔接区,从而形成更稳定的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熔接区大致呈条状,该条状状的熔接区大致平行于第一切口轮廓线1111。
S7:分离折叠体10。
将经过步骤S7处理的结构体通过一分切装置,该分切装置具有如图8所示的第三轮廓线130的切刀,在该结构体通过分切装置时,沿该第三轮廓线130分切,使得折叠体10从结构体上分离。
可以理解的,在分离折叠体10的同时或之后,还包括对折叠体10进行切角处理。
请同时参考图18-图26,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另外一种形成第一实施例中的乳垫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折叠方向将与乳垫运动方向垂直,具体的如下面的描述。
S11:提供吸收层42,所述的吸收层42包括第二切口部421。
所述的吸收层42的形成与前述相同,不再赘述。
S12:提供面层41,并将吸收层42叠设在面层41上,在将吸收层42叠设在面层41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41上形成第一切口部411的步骤。
所述的面层41被连续提供,并向下游方向输送,所述的吸收层42叠设在面层41上,并由面层41托置而随同面层41的运动而向下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产品能够被连续的加工或制造,同时,所述的面层41被提供,并向下游方向输送时,所述的面层41及托置在面层41上的吸收层42包括第一运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运动方向为自左向右,所述的吸收层42包括一对第二切口部421,该一对第二切口部421之间包括一虚拟连线,该虚拟连线与第一运动方向垂直。
通过切刀在面层41上形成第一切口部41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对第二切口部42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一运动方向,因此,所述的切刀沿垂直于第一运动方向上布置,并且所述的切刀具有一对子切刀,该一对子切刀的轮廓线与一对第一切口部411的第二切口轮廓线4111对应,从而在面层41宽度方向上形成一对切口,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切口在邻近第二切口部421的区域形成第一切口部111。
S13:覆盖底层43。
S14: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步骤S13及步骤S14与前述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S15:分离本体400。
将经过步骤S15处理的结构体通过一分切装置,该分切装置具有如图8所示的第一轮廓线410的切刀,在该结构体通过分切装置时,沿该第一轮廓线410分切,使得本体400从结构体上分离。
S16: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4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
通常的,可以通过一折叠辊装置将本体400沿第一折线折叠。
S17:形成第二结合部432。
形成第二结合部432的步骤与步骤S7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同时参考图27-图35,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形成第二实施例中的乳垫的方法,具体的如下面的描述。
S21:提供吸收层22,所述的吸收层22包括第二切口部221。
S22:提供面层21,并将吸收层22叠设在面层11上。
S23:覆盖第一底层23a。
S24: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步骤S21与步骤S1、步骤S22与步骤S2、步骤S23与步骤S4、步骤S24与步骤S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5:在面层21上形成第一切口部211,并分离由面层21、吸收层22及第一底层23a形成的单体。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分切装置形成第一切口部211并在同时将由面层21、吸收层22及第一底层23a形成的单体从连续的材料中分离出来,可以理解的,此时该分切装置具有一与第二轮廓线220相同的切刀,从而使得分切之后形成的片状单体的外边缘为第二轮廓线220。
S26:覆盖第二底层23b。
在单体上覆盖第二底层23b,并使得单体固定在第二底层23b上,可以理解的,第一切口部211对应的区域第二底层23b呈裸露状态。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先铺设第二底层23b,而将单体叠设在第二底层23b上,单体将随同第二底层23b向下游运动,从而便于连续生产。
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方式中,在叠设单体之前,还包括将单体翻转180°,以使得第一底层23a位于下方,并与第二底层23b贴合。
S27: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21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
S28:形成第二结合部232。
S29:分离折叠体。
步骤S27与步骤S6、步骤S28与步骤S7、步骤S29与步骤S8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外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考图36,也可以步骤25中,并不分离单体,而是形成类似步骤S3中的通孔5110,从而形成第一切口部,同样在经过覆盖第二底层、折叠、形成第二结合部及分离折叠体等工序后形成第二实施例中的折叠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乳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层叠形成的本体,所述的面层包括向本体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吸收层包括向本体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所述的本体包括位于第一切口轮廓线、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所述的第一结合区呈向中部方向凹进的弯曲形态,且沿弯曲的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底层进行结合,所述的底层包括位于第一结合区外侧、且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第二结合区,所述的本体沿第一折线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并形成折叠体,所述的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及右侧区,所述的折叠体还包括一连接左侧区及右侧区的第二结合部,且所述的折叠体中成为内表面的面层不形成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呈自本体外侧向中部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所述的第二切口部也呈自外侧向中部方向逐渐缩小的形态,所述的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均有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折线相对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第二结合区上还设置有第三切口部,以使得折叠体在第三切口部形成切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包括朝向吸收层的第一底层及背离吸收层的第二底层,其中,在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第一底层进行结合,所述的第一底层包括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缺口区,第二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部连接第二底层的第二结合区位于第一折线两侧的左侧区及右侧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层包括第一底层轮廓线,所述的面层包括第一轮廓线,所述的第一底层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包括朝向吸收层的第一底层及背离吸收层的第二底层,其中,在第一结合区所述的面层与第一底层进行结合,第一底层具有与第二底层相同的第三轮廓线,在第一结合区外侧还包括第三结合区,用以结合第一底层与第二底层。
7.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在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的步骤,其中,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覆盖底层,所述的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与右侧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沿一轮廓线分离折叠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连续提供,所述的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随同面层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切口部有一对,该一对第一切口部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运动方向,且第一折线与该一对第一切口部之间的连线重合。
9.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在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之前或之后,还包括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的步骤,其中,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覆盖底层,所述的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第一切口轮廓线与第二切口轮廓线之间的第一结合区结合面层与底层;
沿一轮廓线分离本体;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并将第二结合区分隔成左侧区与右侧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10.一种乳垫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
提供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包括一向中部方向凹进的第二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切口轮廓线;
提供面层,并将吸收层叠设在面层上;
覆盖第一底层;
在吸收层外侧沿一轮廓线结合面层与底层;
在面层上形成第一切口部,并分离由面层、吸收层及第一底层形成的单体,第一切口部向中部方向凹进,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切口轮廓线;
在单体上覆盖第二底层,所述的第二底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第一切口部,所述的第二底层包括第二结合区,所述的第二结合区为第二底层上与第一切口部对应的区域;
沿一第一折线并以面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一折线通过第二结合区;
将左侧区与右侧区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二结合部;
沿一轮廓线分离折叠体。
CN202210447408.8A 2022-04-27 2022-04-27 乳垫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95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7408.8A CN114795662B (zh) 2022-04-27 2022-04-27 乳垫及制备方法
PCT/CN2023/083213 WO2023207449A1 (zh) 2022-04-27 2023-03-22 乳垫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7408.8A CN114795662B (zh) 2022-04-27 2022-04-27 乳垫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5662A true CN114795662A (zh) 2022-07-29
CN114795662B CN114795662B (zh) 2022-10-28

Family

ID=8250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7408.8A Active CN114795662B (zh) 2022-04-27 2022-04-27 乳垫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5662B (zh)
WO (1) WO20232074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5662B (zh) * 2022-04-27 2022-10-28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8385A2 (en) * 1994-08-23 1996-02-28 Uni-Charm Corporation Breast-milk absorbent pad
US20020022815A1 (en) * 2000-08-18 2002-02-21 Belusante Co., Ltd. Nursing pad
WO2002032359A1 (en) * 2000-10-16 2002-04-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Breast pads
JP2003013305A (ja) * 2001-06-29 2003-01-15 Pigeon Corp 吸収性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WO2008136052A1 (ja) * 2007-04-24 2008-11-13 Pigeon Corporation 母乳パッド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304010A1 (en) * 2010-08-10 2013-11-14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Breast pad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7383553U (zh) * 2017-11-03 2018-05-22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防溢乳垫
CN10811305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丹阳市艾妮宝贝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式哺乳文胸
JP2018127728A (ja) * 2017-02-07 2018-08-16 株式会社フクヨー 母乳パッド
CN108498242A (zh) * 2018-05-10 2018-09-07 贝亲母婴用品(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乳垫
CN113730103A (zh) * 2021-09-15 2021-12-03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制造方法及乳垫
CN215425536U (zh) * 2021-08-17 2022-01-07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5585B2 (ja) * 2005-10-11 2012-11-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母乳パッド
CN101299936B (zh) * 2005-11-01 2010-07-28 贝亲株式会社 母乳衬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95661B (zh) * 2022-04-27 2022-10-28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
CN114795662B (zh) * 2022-04-27 2022-10-28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8385A2 (en) * 1994-08-23 1996-02-28 Uni-Charm Corporation Breast-milk absorbent pad
US20020022815A1 (en) * 2000-08-18 2002-02-21 Belusante Co., Ltd. Nursing pad
WO2002032359A1 (en) * 2000-10-16 2002-04-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Breast pads
JP2003013305A (ja) * 2001-06-29 2003-01-15 Pigeon Corp 吸収性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WO2008136052A1 (ja) * 2007-04-24 2008-11-13 Pigeon Corporation 母乳パッド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304010A1 (en) * 2010-08-10 2013-11-14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Breast pad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811305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丹阳市艾妮宝贝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式哺乳文胸
JP2018127728A (ja) * 2017-02-07 2018-08-16 株式会社フクヨー 母乳パッド
CN207383553U (zh) * 2017-11-03 2018-05-22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防溢乳垫
CN108498242A (zh) * 2018-05-10 2018-09-07 贝亲母婴用品(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乳垫
CN215425536U (zh) * 2021-08-17 2022-01-07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
CN113730103A (zh) * 2021-09-15 2021-12-03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制造方法及乳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449A1 (zh) 2023-11-02
CN114795662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7438B (zh) Breast milk ma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3730103B (zh) 乳垫制造方法及乳垫
KR100653657B1 (ko) 트렁크형 일회용 팬츠
TW200302712A (en) Pants-type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JP2003093443A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1058401A1 (fr) Shorts jetables
KR100418463B1 (ko) 일회용 트렁크형 팬츠
JP5413000B2 (ja) 止着テープ、止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テープ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NO325182B1 (no) Fremgangsmate og anordning for tilvirkning av et gjenfestbart absorberende klesplagg
WO2001067900A1 (en) Disposable trunks-type short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4795662B (zh) 乳垫及制备方法
CN114795661B (zh) 乳垫
CN215425536U (zh) 乳垫
KR20040040488A (ko) 기저귀에 패스너부를 부착하는 방법
JP4799033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82424B2 (ja) 止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止着テープの製造装置
TW202103661A (zh) 伸縮性片材、及具備該伸縮性片材之吸收性物品
CN114533396A (zh) 双折角乳垫
JP4675132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EP1512387A1 (en) Panty type diaper
JP2001254202A (ja) トランクス型の使い捨てパンツの製造方法
CN113576760B (zh) 乳垫
JP3230095U (ja) マスク
JP5054605B2 (ja) 止着テープ、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テープ型おむつ
EP3622928B1 (en) Absorbent art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