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7592B -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7592B
CN114757592B CN202210670634.2A CN202210670634A CN114757592B CN 114757592 B CN114757592 B CN 114757592B CN 202210670634 A CN202210670634 A CN 202210670634A CN 114757592 B CN114757592 B CN 114757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transfer
business
ser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06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7592A (zh
Inventor
李其伦
薄涛
李元春
马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k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k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06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7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7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7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7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7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工作流引擎和RPA进行融合开发,获取分析RPA中的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然后基于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得到第一流程转移关系表,获得并合并等价流程项,得到第二流程转移表,然后基于VHDL和转移变量集合对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得到第一编排结果,即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业务编排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低、信息沟通存在壁垒,缺乏高度协调和易维护的流程编排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信息自由的互联互通,提高业务流程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受益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效简洁的管理体系不断被推出使用,用来将业务分工进行细化,从而提高生产率。因此,研究业务流程的建立,推动业务进展对于企业的高效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企业生产具有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和经营多元化的特点,如果片面追求分工精细,会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日益复杂,提高管理成本,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建立办公室业务之间的自动化流程,由机器来完成复杂的作业流程,来提高生产率。
然而,由于程序设定的逻辑性不够强大,对于业务流程的编排不够合理,流程执行的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在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后续数据流程的调整,从而导致业务流程传递的稳定性差,信息流陷入死循环的后果。存在业务编排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低、信息沟通存在壁垒,缺乏高度协调和易维护的流程编排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业务编排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低、信息沟通存在壁垒,缺乏高度协调和易维护的流程编排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第三输出单元,所述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第四输出单元,所述第四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利用工作流引擎和RPA进行融合开发,通过获取分析RPA中的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然后基于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得到第一流程转移关系表,获得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即等价流程项,对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而获得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然后基于VHDL和转移变量集合对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得到第一编排结果,即第一承接流程序列。实现了通过工作流引擎读取RPA中的配置、自由组合,对RPA的执行顺序按照后续数据流程进行自由编排,达到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信息自由的互联互通,提高业务流程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中输出第一编排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中获得第一执行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一搭建单元12,第一输出单元13,第二获得单元14,第二输出单元15,第一生成单元16,第三输出单元17,第四输出单元18,电子设备300,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架构3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业务编排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低、信息沟通存在壁垒,缺乏高度协调和易维护的流程编排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信息自由的互联互通,提高业务流程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
具体而言,所述工作流引擎是应用系统的一部分,提供对各应用系统有决定作用的不同决定信息传递路由、内容等级等核心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流程的节点管理、流向管理等。所述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以软件机器人及人工智能(AI)为基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科技。通过利用工作流引擎和RPA进行融合开发,基于读取RPA中的配置、自由组合进行后续数据流程的扭转,对RPA的执行顺序按照后续数据流程进行自由编排,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互联互通,加强AI在机器人流程中发挥决策功能,达到了提高业务流转的准确性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指任一业务或部门的流程,可选的,所述第一业务流程可以是财务流程、文件审批流程、建筑项目的施工流程和工艺流程等。所述第一业务分步骤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的各个流程步骤。所述业务转移向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的各个流程步骤的输出向。由此,实现了对工作流程进行细分,达到了为后续进行业务编排提供基础数据的技术效果。
步骤S200: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
具体而言,所述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指的是通过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中包含的信息对流程各个步骤下一步的关联步骤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内容,进行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的搭建,使得业务流程的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进行流程图可视化展示。其中,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是反应所述第一业务流程的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的流程图。由此,实现了将业务流程的各个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进行清晰划分,达到了业务流程可视化,进而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技术效果。
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
具体而言,所述等级关系是指所述步骤在流程转移图中处于的不同流程级别。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是将所述第一业务流程中的业务分步骤在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流程级别进行表格化展示的表,体现了业务流程的转移方向和步骤信息。由此,实现了进一步清晰的将业务流程信息转换为可视化、可执行的信息,达到了为业务编排模型做铺垫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
具体而言,为了简化流程信息,减少传递次数,需要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由此,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模块化和结构化,达到增大业务流程编排的可维护性,在需要进行业务方向修改时,减少流程程序变动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
具体而言,所述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是通过将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所述等价分步骤进行合并,减少流程中信息的传递,对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进行优化,得到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其中,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是对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分步骤进行合并后的得到的可以表现业务流程转移方向的表格。由此,实现了信息的模块化,达到了简化流程,减少信息传递误差和提高业务流程效率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
具体而言,所述转移变量是指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参数变化达到一定数值后会触发向下一个步骤进行流程转移的变量。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各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由此,实现了得到流程传递的条件,获知什么时候可以执行下一个流程的步骤的条件情况,达到了对流程执行的条件控制,提高业务流程编排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700: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具体而言,所述VHDL是一种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的语言。利用VHDL设置状态机,通过定义状态变量,将状态描述成进程,并输出信号以控制其它进程,从而实现所需功能。因此,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可以通过获取转移变量集合中的转移变量,进而基于转移变量的状态变化,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
具体的,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是通过逻辑数据关系之间的映射输出的功能响应模型,用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时的流程项目进行业务编排。由此,实现了业务编排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状态分配、状态表绘制和化简,通过定义状态变量,从而达到了针对实时流程和用户需求进行高效的业务编排的技术效果。
步骤S800: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编排结果,可以得到最优的执行流程。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为最优执行序列,即效率最高、可执行性最强的流程序列。由此实现了提供信息互联互通,智能化编排的业务编排方法,达到了进行高度协调和易维护的流程编排,提高生产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800还包括:
步骤S810:获得第一实时流程项;
步骤S820:根据第一用户获得执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第一需求特征;
步骤S830:将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输入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为最优执行序列;
步骤S840:根据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生成第一转移指令集合;
步骤S850:根据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以执行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实时获得的需要进行业务编排的业务流程项目。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第一流程项的任一使用用户。所述第一需求特征是反应所述第一用户对于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需求信息的特征,包括:项目的紧急性、时效性、准确性等。
具体的,将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进而可以获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需求信息得到的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为最优执行序列。所述最优执行序列是指执行后能够达到最佳的业务流程化效果的序列。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是包含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所有转移指令的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指令是指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中的分步骤转移到下一步骤时获得的指令。由此,根据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可以获得执行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达到了为后续实时的业务流程编排方案的执行顺序提供数据支撑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以执行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850还包括:
步骤S851: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以所述第一需求特征为分析特征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中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
步骤S852:根据所述各个流程对应特征进行需求满足预测,获得第一预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为需求满足概率;
步骤S853: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
步骤S854: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所述需求满足概率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执行指令。
具体而言,所述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流程序列中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指的是通过对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的最优执行序列进行分析,分析各个流程中的特征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其中,所述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包括:紧急性、时效性、准确性等。
具体的,通过建立马尔科夫链来预测所述各个流程被执行后的对应特征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其中,所述马尔科夫链是根据所述各个流程当前的状态来预测流程被执行后的状态情况。其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为需求满足概率。所述需求满足概率为各个流程对应特征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特征的可能性大小。
具体的,通过预设期望概率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符合预期。其中,所述预设期望概率是预先设置的符合用户要求的需求满足概率。如果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执行指令。所述第一执行指令用来按照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获得的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执行转移操作的指令。由此。实现了对于输出的业务编排方案进行预测评估,达到了对业务编排方案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预测判断,提高方案可执行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853还包括:
步骤S8531: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未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概率差值,所述第一概率差值为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与所述预设期望概率之间的概率差值;
步骤S8532:将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获得第一反馈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包括正反馈指令和负反馈指令;
步骤S8533: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正反馈指令,触发所述第一执行指令;
步骤S8534: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负反馈指令,触发第一优化指令。
具体而言,如果未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则输出的业务编排方案有很大可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进而获得第一概率差值。其中,所述第一概率差值为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与所述预设期望概率之间的概率差值。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可以用来表征现有业务方案离期望方案的可能性之间的概率差。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由所述第一用户来判断是否接受现有的概率差。
具体的,所述第一反馈指令指的是所述第一用户对于第一概率差值的情况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包括正反馈指令和负反馈指令。所述正反馈指令是指所述第一用户可以接受这个概率差,可以按照现有的业务编排方案继续执行。所述负反馈指令是指所述第一用户不能接受这个概率差,停止执行现在的业务编排方案,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搜寻可替代流程。
具体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正反馈指令,触发所述第一执行指令指的是如果用户的反馈为正反馈,则可以继续执行现有方案。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负反馈指令,触发第一优化指令指的是如果用户的反馈为负反馈,则停止当前执行的现有方案,对其进行优化,寻找其他可以替代的流程。由此,实现了结合用户的反馈信息,形成更加智能化的流程反馈,进而达到了提高业务编排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
步骤S720: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搭建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步骤S730: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嵌入至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步骤S740: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作为异常分析网络层,对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异常响应,输出第一标识流程。
具体而言,所述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是影响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执行情况,导致流程在此停滞或中断的相关要素信息,包括:天气变化、人员变更、业务计划变更和紧急业务插入等。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是通过分析步骤要素的数量和要素异常的概率来进行搭建的功能响应模型,用于对各个业务分步骤中的异常要素影响的步骤进行标识。
具体的,通过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嵌入至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通过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作为异常分析网络层连接到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的输出层,进而对输出的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异常分析响应,对异常步骤进行标识后,输出所述第一标识流程。其中,所述第一标识流程是对所述第一流程序列中异常的步骤进行标识后的流程。由此,实现了对输出的业务编排方案中异常的情况进行标记处理,达到了合理进行业务编排,提高业务编排方案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搭建第一异常响应模型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20还包括:
步骤S721: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步骤要素数量信息;
步骤S722: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频次分析,获得步骤异常概率信息;
步骤S723:根据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和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搭建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步骤S724:根据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进行异常风险步骤标识。
具体而言,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指的是统计异常要素的数量,获得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其中,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是指获取各个业务分步骤中含有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数量。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频次分析指的是统计所述异常影响要素出现的次数,进而单个异常要素出现的次数除以总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的次数,获得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其中,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是指异常影响要素在分步骤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信息。
具体的,将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和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作为输入数据,构建对各个业务分步骤中的异常要素影响的步骤进行标识的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由此,实现了对各个业务分步骤中的异常影响要素进行提前预测,达到了提高业务编排的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第一标识流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40还包括:
步骤S741: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流程,获得流程主功能信息和流程等级信息;
步骤S742:根据所述流程等级信息分析所述第二流程表中的合并项,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匹配的流程步骤,若存在,获得第一替代流程;
步骤S743:基于所述第一替代流程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替代,输出第二承接流程序列。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流程获得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和所述流程等级信息。其中,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是所述第一标识流程的主要功能信息,所述流程等级信息是所述第一标识流程在业务流程中的流程级别信息。通过对所述第二流程表中的合并项进行分析,其中,所述合并项是与所述第一标识流程相同流程级别的流程。判断是否存在于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匹配的流程步骤,若存在,获得所述第一替代流程。其中,所述第一替代流程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主功能相同且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流程步骤。
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一替代流程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替代,消除异常响应步骤,输出所述第二承接流程序列。其中,所述第二承接流程序列是避开异常影响要素生成的流程序列。由此,达到了提高业务编排方案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提高了编排方法的灵活性,扩大了使用范围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 本申请通过利用工作流引擎和RPA进行融合开发,获取分析RPA中的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基于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得到第一流程转移关系表,获得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流程项,对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流程转移表,然后基于VHDL和转移变量集合对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得到第一编排结果,即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达到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信息自由的互联互通,提高业务流程稳定性和易维护性,提高了编排方法的灵活性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通过获得第一实时流程项,进而根据第一用户获得执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第一需求特征,将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输入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输出最优执行序列,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以所述第一需求特征为分析特征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中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各个流程对应特征进行需求满足预测。实现了对于输出的业务编排方案进行预测评估,达到了对业务编排方案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预测判断,提高方案的可执行性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获得第一反馈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包括正反馈指令和负反馈指令,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正反馈指令,触发所述第一执行指令,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负反馈指令,触发第一优化指令。实现了结合用户的反馈信息,形成更加智能化的流程反馈,进而达到了提高业务编排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
第一搭建单元12,所述第一搭建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
第一输出单元13,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
第二获得单元14,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4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
第二输出单元15,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5用于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
第一生成单元16,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6用于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
第三输出单元17,所述第三输出单元17用于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第四输出单元18,所述第四输出单元1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实时流程项;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用户获得执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第一需求特征;
第五输出单元,所述第五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输入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为最优执行序列;
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生成第一转移指令集合;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以执行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以所述第一需求特征为分析特征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中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流程对应特征进行需求满足预测,获得第一预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为需求满足概率;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所述需求满足概率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执行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未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概率差值,所述第一概率差值为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与所述预设期望概率之间的概率差值;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获得第一反馈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包括正反馈指令和负反馈指令;
第一触发单元,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正反馈指令,触发所述第一执行指令;
第二触发单元,所述第二触发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负反馈指令,触发第一优化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
第二搭建单元,所述第二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搭建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第一嵌入单元,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嵌入至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第六输出单元,所述第六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作为异常分析网络层,对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异常响应,输出第一标识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步骤要素数量信息;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频次分析,获得步骤异常概率信息;
第三搭建单元,所述第三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和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搭建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第一标识单元,所述第一标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进行异常风险步骤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流程,获得流程主功能信息和流程等级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程等级信息分析所述第二流程表中的合并项,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匹配的流程步骤,若存在,获得第一替代流程;
第七输出单元,所述第七输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替代流程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替代,输出第二承接流程序列。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实施例三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的方法。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系统以执行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存储器301。可选的,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总线架构304。其中,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以及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架构304相互连接;总线架构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架构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3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3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301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 only memory,CD 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架构3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存储器3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也不表示先后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至少一个”、“任意一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 ,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种),可以表示:a,b,c,a b,a c,b c,或a b 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 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其中,所述业务转移向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的各个流程步骤的输出向;
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
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
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
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
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
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实时流程项;
根据第一用户获得执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的第一需求特征;
将所述第一需求特征和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输入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为最优执行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生成第一转移指令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转移指令集合以执行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的执行顺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流程项,以所述第一需求特征为分析特征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中各个流程的对应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流程对应特征进行需求满足预测,获得第一预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为需求满足概率;
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
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所述需求满足概率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执行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是否达到预设期望概率,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未达到所述预设期望概率,获得第一概率差值,所述第一概率差值为所述第一预测结果输出的需求满足概率与所述预设期望概率之间的概率差值;
将所述第一概率差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获得第一反馈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包括正反馈指令和负反馈指令;
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正反馈指令,触发所述第一执行指令;
若所述第一反馈指令为负反馈指令,触发第一优化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搭建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嵌入至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将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作为异常分析网络层,对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异常响应,输出第一标识流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搭建第一异常响应模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步骤要素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业务分步骤的异常影响要素信息进行频次分析,获得步骤异常概率信息;
根据所述步骤要素数量信息和所述步骤异常概率信息,搭建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异常响应模型进行异常风险步骤标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流程,获得流程主功能信息和流程等级信息;
根据所述流程等级信息分析所述第二流程表中的合并项,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流程主功能信息匹配的流程步骤,若存在,获得第一替代流程;
基于所述第一替代流程对所述第一承接流程序列进行替代,输出第二承接流程序列。
8.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业务分步骤和业务转移向,其中,所述业务转移向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工作流程获得的各个流程步骤的输出向;
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步骤和所述业务转移向的信息进行流程转移连接分析,搭建第一流程转移图;
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流程转移图中的等级关系,输出第一流程转移表;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流程转移表中的等价流程项,其中,所述等价流程项为处于同一流程级别的等价分步骤;
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等价流程项进行合并,输出第二流程转移表;
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的转移变量,生成转移变量集合,其中,所述转移变量集合为所述业务分步骤中各个步骤触发流程转移的变量集合;
第三输出单元,所述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基于VHDL和所述转移变量集合对所述第二流程转移表进行模型搭建,输出第一业务编排模型;
第四输出单元,所述第四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编排模型,输出第一编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排结果为第一承接流程序列。
9.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70634.2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757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0634.2A CN114757592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0634.2A CN114757592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7592A CN114757592A (zh) 2022-07-15
CN114757592B true CN114757592B (zh) 2022-10-21

Family

ID=8233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0634.2A Active CN114757592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7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6075B (zh) * 2022-07-21 2022-12-27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为可信的强制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942A (zh) * 2016-05-24 2017-1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转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70664A (zh) * 2018-09-11 2019-04-23 深圳平安财富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流的流程实施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990850A (zh) * 2021-02-09 2021-06-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流程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342484A (zh) * 2021-05-14 2021-09-03 深圳奥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流程引擎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3036A (zh) * 2021-07-19 2021-10-26 张缪春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8901B2 (en) * 2010-11-12 2017-05-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vent-based orchestration in distributed order orchestration system
CN105760991A (zh) * 2016-02-04 2016-07-13 北京慧友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服务流程的工作流引擎搭建方法
CN110912724B (zh) * 2018-09-18 2023-03-10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驱动的自动业务编排方法及装置
CN109753591B (zh) * 2018-12-11 2024-01-09 江阴逐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预测性监控方法
CN110298630A (zh) * 2019-06-27 2019-10-01 南京冰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流引擎
CN114401109A (zh) * 2021-12-09 2022-04-26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包插件的安全事件响应和自动化编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942A (zh) * 2016-05-24 2017-1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转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70664A (zh) * 2018-09-11 2019-04-23 深圳平安财富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流的流程实施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990850A (zh) * 2021-02-09 2021-06-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流程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342484A (zh) * 2021-05-14 2021-09-03 深圳奥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流程引擎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3036A (zh) * 2021-07-19 2021-10-26 张缪春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7592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3004B (zh) 区块链智能合约管理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ng et al. Dynamic scheduling in RFID-driven discrete manufacturing system by using multi-layer network metrics as heuristic information
Haddou Benderbal et al. Machine layout design problem under product family evolution in 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a two-phase-based AMOSA approach
US200801622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siness proces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US11172035B2 (en) Data management for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4757592B (zh) 一种工作流引擎与rpa融合的编排方法及系统
US11832106B2 (en) 5G-IoT intelligent trust enabler system
CN104270787A (zh) 一种无线网络工单的全自动闭环管控方法
WO2021180056A1 (zh) 一种资源迁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666224A (zh) 业务资源容量动态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1210A (zh) 一种基于rpa的企业财务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989171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Min et al. An approach to resource and QoS-aware services optimal composition in the big servic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CN115174416A (zh) 一种网络规划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unes et al. State of the art on microservices autoscaling: An overview
CN110413927B (zh) 在发布订阅系统中基于匹配实时性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374968A (zh) 一种银行机房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40155031A1 (en) Methods,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and mediums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for smart gas
CN117596246A (zh) 基于异构资源度量特征的算力网络工作流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746684A (zh)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i et al. A cost‐efficient and QoS‐aware adaptive placement of applications in fog computing
CN114841678B (zh) 岗位数据交换方法、数据交换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20210099879A (ko) 기업 맞춤형 성과지표 기반의 경영 지원 방법
CN112988718B (zh) 一种自动监测电力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21244441A1 (zh) 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