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6684A -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6684A
CN113746684A CN202111100888.2A CN202111100888A CN113746684A CN 113746684 A CN113746684 A CN 113746684A CN 202111100888 A CN202111100888 A CN 202111100888A CN 113746684 A CN113746684 A CN 113746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network
change
request
pow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08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6684B (zh
Inventor
边新梅
何知轶
冯丹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1111008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6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6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6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6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6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设备纳管技术领域,可应用于金融领域,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当接收到针对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纳管数据确定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设备参数和纳管数据确定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若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则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根据变更指令对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实现了提升了网络设备纳管变更自动实施效率,并可以及时掌握纳管后存在问题的网络设备,提升了用户对网络设备自动纳管这类问题的处置时效。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设备纳管技术领域,可用于金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进行网络设备纳管时,需要进行人工梳理设备纳管清单,当应用于大型网络运维转型或者云平台建设项目时,由于网络设备种类繁多,人工纳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纳管不规范或者纳管错误的问题,影响了网络设备的纳管和交付进度,所以如何保证对网络设备的及时纳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人工纳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纳管不规范或者纳管错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若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则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
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和关键字;所述纳管数据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称和用途信息。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在所述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之前,包括:
按照网段IP、掩码和团体字的顺序添加网段信息;
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
根据明细IP和所属运维组获取新增的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使用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登录密码登录新增的网络设备,并在成功登录后,将其作为所述已上电设备。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在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之前,包括:
过滤重复的网段信息;
提醒覆盖其余网段的网段信息异常,并禁止根据异常的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所述网络设备。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纳管数据是否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和用途信息;
若全部包括,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厂商名称和所述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
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
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关键字和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的映射关系;
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
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纳管请求的请求类型;
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上线请求,则将对应的已上电设备置于变更列表;
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下线请求,则判断对应的已上线设备是否存在状态变更流程记录;若不存在,则禁止下线;若存在,则将对应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置于变更列表;
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包括:
若出现紧急变更事件,则根据所述紧急变更事件,提交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至所述变更指令,并在所述变更指令内进行标注,其中所述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在时间窗口内提交。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在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变更指令设定变更时间;
根据所述变更时间生成变更单号;
将所述变更单号与所述变更指令关联;
其中所述变更单号用于查询所述变更指令的实施进度,所述变更时间用于约定所述变更指令的发送时间。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包括:
若为设备上线请求:
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根据所述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电设备;
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将所述已上电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
若为设备下线请求:
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的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根据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线设备;
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则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
作为本文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包括:
释放所述已下线设备的设备名称与所述明细IP的映射关系。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
校验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全部满足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变更指令发送至所述已上电设备;
变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流程。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扫描网段信息,自发现网络设备,并通过验证方式实现了对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验证,并在验证结束后进行统一状态变更,有效的提升了网络设备纳管变更自动实施效率,根据纳管指令可以及时掌握纳管后存在问题的网络设备,便于用户及时排查设备侧问题,提升了用户对网络设备自动纳管这类问题的处置时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已上电设备获取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数据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状态变更数据流程图;
图8示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控制终端;
102、数据服务器;
103、网络设备集群;
400、已上电设备发现单元;
4001、添加模块;
4002、扫描模块;
4003、登录模块;
4004、变更模块;
4005、过滤单元;
401、解析单元;
402、校验单元;
4021、配置项完整性校验模块;
4022、硬件型号规范性校验模块;
4023、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校验模块;
403、生成单元;
404、变更单元;
4041、上线登录模块;
4042、上线变更模块;
4043、下线登录模块;
4044、下线变更模块;
802、计算机设备;
804、处理器;
806、存储器;
808、驱动机构;
810、输入/输出接口;
812、输入设备;
814、输出设备;
816、呈现设备;
818、图形用户接口;
820、网络接口;
822、通信链路;
8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用于设备纳管技术领域,还可以用于金融领域,也可以用于除设备纳管领域和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文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得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在本图中描述了通过控制终端101,数据服务器102和网络设备集群103相结合的网络设备纳管的交互方法,其中控制终端101可以分别于数据服务器102或者网络设备集群103进行有线或者无线的互连,且控制终端101可以调度网络设备集群103内所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互连的方式更改其配置信息。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101可以为具有网络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运行于该电子设备中,为数据处理和网络交互提供业务逻辑的软体。其中,控制终端10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获取用户的指令,并将指令发送至网络设备集群103。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服务器102可以为具有网络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运行于该电子设备中,为数据处理和网络交互提供业务逻辑的软体。其中,数据服务器102用于存储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及已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集群103内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路由器、防火墙设备和交换机等。所述网络设备并不限于上述具有一定实体的电子设备,其还可以为运行于上述电子设备中的软体。
如图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图中描述了对已上电设备的设备参数进行解析,并确定其纳管数据。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实现了通过设备参数解析得到纳管数据。
步骤202,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实现了对所有的已上电设备的数据类型的验证。
步骤203,若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则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保证了生成变更指令的正确,提升了纳管效率。
步骤204,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流程;实现了对指定的已上电设备的状态变更,将已上电设备变更为已上线设备或者已下线设备。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集群103中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的校验,防止出现纳管错误,提升纳管效率并可以统一进行纳管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的IP为网段IP与明细IP所组成,或者是明细IP包含了网段IP,网段IP表征了网络设备属于哪一个网络,而明细IP表征了在网络设备集群中属于哪一台网络设备,二者是主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三重验证,即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都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快速纳管,但是纳管后的数据不规范,或者设备型号无法匹配,导致纳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201之中,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和关键字,其中关键字可以进行解析,并与预设映射表进行对比,得到网络设备的所属运维组。
在本文中,设备参数由SNMP扫描命令得到,例如命令最后的两位表征了其需要获取到网络设备的哪种设备参数,而在本文中,控制终端101内预设了SNMP扫描命令,所以可以直接调用,实现了对用户的友好,如下表1所示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SNMP命令与设备参数对应表。
表1
SNMP扫描对应命令 设备参数
snmpwalk-v 2c-c{团体字}设备IP.1.3.6.1.2.1.1.5.0 扫描设备名称
snmpwalk-v 2c-c{团体字}设备IP.1.3.6.1.2.1.1.1.0 扫描设备型号
snmpwalk-v 2c-c{团体字}设备IP.1.3.6.1.2.1.1.4.0 扫描设备关键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纳管数据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称和用途信息。
在本文中,用途信息为用户自行填写,例如网络设备为交换机,那么用途信息就可以填写数据交换,例如网络设备为服务器,那么就可以填写数据处理,例如为防火墙设备,那么就可以填写安全防护,应当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的具体用途不应当作为限制条件来限制本文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所属运维组为相对客观的概念,例如在网络设备集群103中,可以按照设置时间,或者放置空间将若干网络设备分组,并将其归纳为运维组,所属运维组也就是网络设备具体包括在那个运维组中的含义。
通过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时,具体确定过程为设备型号与设备型号一一对应,所属运维组通过关键字查询得到,明细IP通过SNMP扫描命令得到,设备归属地通过明细IP查询得到,用途信息为用户自行填写,设备名与明细IP具有映射关系,设备名为用户自行填写。
如图3所示的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已上电设备获取示意图,实现了按照IPv4掩码规则写入网段信息,在网络设备集群中发现网络设备,并将其作为已上电设备。
按照规则添加网段信息,通过网段信息获取已上电设备,其中已上电设备为网络设备集群103中新添加的,但未将信息录入到控制终端101的网络设备,该已上电设备可以是上电但未向控制终端101录入信息,也可以是未上电,且也未向控制终端101录入信息的,即在这一状态下,需要尝试向某一新发现的明细IP发送指令,若该明细IP绑定了网络设备,且网络设备良好,可以根据指令反馈信息,那么这一状态下的网络设备即为已上电设备,具体为步骤2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按照网段IP、掩码和团体字的顺序添加网段信息;这种方式通常定义为IPv4掩码规则录入,在本方式中网段IP和掩码求“与”算出网络地址,只有网络地址相同的网络设备才可直接通信,否则需要借助路由,通过这种方式录入,避免明细IP的录入,便于后期网段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可以是用户手动向控制终端101写入,这些网段IP为发现网络设备的基础数据来源,且控制终端101提供了添加模板,一般规定用户添加的时间为全天候,团体字作为必填写的项目,该团体字为SNMP的配置项,若没有该团体字,则SNMP命令无法使用,团体字应该由专业的运维人员进行填写,当需要删除网段时,也可以在控制终端101将其删除。
步骤302,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实现了根据网段统一的录入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出的录入网络设备可以在网络设备集群103业务量少时进行,例如凌晨两点,进行所有网段关联的网络设备的扫描,当进行SNMP扫描时,如果该明细IP有回应,则说明该明细IP分配了网络设备,如果该明细IP没有回应,则说明该明细IP未分配网络设备。
或者可以对指定的网段进行扫描,例如当天的扫描已经结束,那么为了网段的及时使用,可以对单独的新上的网段进行扫描。
或者当前网络设备集群被新规划了一条网段,那么为了及时纳管,也可以选择对新规划的网段进行扫描。
步骤303,根据明细IP和所属运维组获取新增的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实现了通过网络设备集群的安全校验,因为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与明细IP相关,即每一个明细IP对应一组因为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如果非网络设备集群的运维人员尝试登录,是无法登录的,且没有登录的网络设备在本文中是不可以作为已上电设备的,该方式增加了网络设备集群的安全性。
例如该网络设备所属运维组为1组,且该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为光纤交换机,那么根据映射表,可以获取对应的密码,尝试登录该网络设备,若登录成功,则将该网络设备作为已上电设备,如表2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未投产用户名与所属运维组映射表。
表2
运维组 未投产用户名 登录密码
1组 光纤交换机 密码1
1组 路由、交换交换机 密码2
2组 路由、交换交换机 密码3
3组 负载均衡设备 密码4
5组 防火墙设备 密码5
7组 路由、交换交换机 密码6
步骤304,使用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登录密码登录新增的网络设备,并在成功登录后,将其作为所述已上电设备;实现了将网络设备变更状态为已上电设备,也可以作为一种可以对外进行数据发送的网络设备。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302之前,还包括过滤重复的网段信息;提醒覆盖其余网段的网段信息异常,并禁止根据异常的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所述网络设备;在本步骤中,因为在网络设备集群中,有可能出现相同的网段,或者出现大网段包小网段的现象,例如新填写的网段信息为26位网段,在此之前填写的其余网段为24位网段,该26位网段信息涉及的一些明细IP已经被先前的24位网段覆盖,为了避免重复填写,或者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需要将重复的或者大网段包小网段的网段信息进行处理。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2具体为,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在本步骤中,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纳管数据是否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和用途信息;若全部包括,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每一个预设标准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在验证配置项完整性时,预设标准为,验证是否获取到上述七项纳管数据,如表3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纳管数据详细的数据类型表,如果获取到了表中所列举的七项,即满足配置项完整性,不再区分各种已上电设备的差别,得到了准确归纳网络设备集群103中所有网络设备的技术效果。
表3
Figure BDA0003270679760000101
Figure BDA0003270679760000111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2具体为,所述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在本步骤中,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厂商名称和所述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满足其预设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主要为了确定网络设备集群中的设备型号纳管的规范性,将已上电设备的厂商名称和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与存储于控制终端101中的预设映射表进行对照,判断与预设映射表是否一致,该预设映射表具有多种类型,如表4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厂商名称与设备型号对应表,展示了初始的或者正确的厂商名称和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该表用于本文网络设备集群103内的所有网络设备。
为了方便理解,根据本步骤进行举例说明:当用户填写设备型号时,往往会出现漏写,或者填写不正确的错误,导致软件层面引用该设备型号的程序出现异常,例如该网络设备的厂商名称为Huawei,而在运维人员填写时,出现将CE12808省略填写为12808,这样就会导致前端无法识别该网络设备,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或者将厂商名称与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弄错的情况,无法满足表4规定的映射关系,那么这时就可以认为该网络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不满足预设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映射表由运维人员进行维护,且在前端进行设计时,也是根据此表进行操作,所以厂商名称与设备型号的对应关系需要规范且正确。
表4
厂商名称 设备型号
Huawei CE12808
Huawei NE40E-X3
Cisco Nexus7010
Cisco ISR4451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3具体为,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在本步骤中,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关键字和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的映射关系;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所提到的预设标准为关键字与所属运维组的映射关系要满足表5,如表5所示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的关键字与所属运维组对应表,该表5存储在控制终端101内,如表5该表由用户或者运维人员在控制终端101内自行编辑,但是该预设映射表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集群103内的所有网络设备,当获取到设备参数时,解析得到该网络设备所属运维组,因为所属运维组与登录密码有关联,所以找到网络设备的正确的所属运维组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表5保证了纳管方向的正确性,当关键字与运维组无法匹配,则说明运维人员前期的网段信息填写出现了错误,SNMP无法获取到正确的映射关系,需要重新填写网段信息。
为了方便理解,根据本步骤进行举例说明:当通过SNMP指令获取到网络设备的关键字后,解析得到网络设备的纳管数据,将该网络设备的所属运维组与关键字进行匹配,若该网络设备的关键字为wlip,该网络设备的所属运维组应该为1组,则说明该网络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满足预设标准,若解析得到该网络设备的所属运维组为2组,那么该网络设备的网段信息填写错误,可以由运维人员重新填写。
表5
Figure BDA0003270679760000121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3具体包括,在本步骤中,确定所述纳管请求的请求类型;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上线请求,则将对应的已上电设备置于变更列表;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下线请求,则判断对应的已上线设备是否存在状态变更流程记录;若不存在,则禁止下线;若存在,则将对应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置于变更列表;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
在本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纳管请求的请求类型,因为纳管流程的目的是将新入库的网络设备变更为上线设备,或者将一个上线设备变更为退库,所以需要判断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那种操作,本文将所有的指令统一放置在变更列表,变更列表的表头可以为设备名称,且后面显示了该网络设备的所有配置项,用户可以在变更列表内选择需要对那些网络设备进行变更,同样也可以对所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变更,起到了统一纳管,快速对需要纳管的网络设备进行透明化处理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还包括,若出现紧急变更事件,则根据所述紧急变更事件,提交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至所述变更指令,并在所述变更指令内进行标注,其中所述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在时间窗口内提交。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时间窗口为预设,但是时间窗口必须满足早于变更指令的变更时间,也可以是人为规定的一个时间段,且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对应的是,若需要在网络设备集群中新增网络设备,则使用新增请求,若需要在网络设备集群中删除网络设备,则使用删除请求,若需要在网络设备集群中将明细IP对应的设备进行替换,则使用编辑请求,起到了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纳管处理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变更指令设定变更时间;根据所述变更时间生成变更单号;将所述变更单号与所述变更指令关联;其中所述变更单号用于查询所述变更指令的实施进度,所述变更时间用于约定所述变更指令的发送时间;在本步骤中,变更单号可以作为历史数据,当运维人员需要对上一次的纳管过程进行排查,可以通过该变更单号进行场景复现,且变更单号用于在控制终端101上查询实施进度,且可以通过变更单号在控制终端101上查看实施进度。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204具体包括:
若为设备上线请求: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根据所述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电设备;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将所述已上电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
若为设备下线请求: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的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根据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线设备;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则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因为纳管分为两个过程,所以需要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当已上电设备进行状态变更时,需要继续获取投产用户名和密码,该投产用户名和密码为区别于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的另外一套数据,同样存储于控制终端101内,在已上电设备变更状态至已上电设备时,需要通过控制终端101使用投产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该已上电设备,若登录上,则将其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将已上电设备的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在网络设备集群中,所有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都在控制终端101的数据库中存储,那么可以认为,当运维人员随意修改投产用户名和密码时,对应的网络设备也需要更改其对应的密钥,且当投产用户名和密码更新为新版本时,还是可以通过投产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相同的,当对已上线设备进行下线退库时,有可能在设备上线过程中,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已经更改,假如该网络设备为合法的,那么理应收到相应的密钥进行保存,那么重新或者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同样可以登录,所以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本文才认为该已上线设备可以下线,否则,需要报警,并将明细IP发送至控制终端或移动终端。
实现了二次验证登录账户与密码,避免了网络设备集群中混入非法的网络设备的技术效果,且安全高效。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步骤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具体包括,释放所述已下线设备的设备名称与所述明细IP的映射关系,在本步骤中,因为IPv4的网段相对比较少,所以当已上线设备退库时,需要将明细IP进行释放,以便于接收下一个网络设备。
如图4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图中描述了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基本结构,其中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通用芯片或者特定芯片实现,所述的功能单元、模块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在网络设备集群103上,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控制终端101上,通过与网络设备集群103的配合来网络设备纳管,该系统具体包括:
解析单元401,用于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
校验单元402,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生成单元403,用于当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
变更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
通过本文实施例的设置,结合设备参数和纳管数据,当接收到针对于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可以实现验证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并在通过全部验证时,将所有的新发现的已上电设备进行统一变更,实现了快速,准确的纳管操作,提升了纳管的效率,增加了操作的友好性。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参考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校验单元402具体包括,配置项完整性校验模块4021,用于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
硬件型号规范性校验模块4022,用于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
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校验模块4023,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该网络设备纳管装置还包括已上电设备发现单元400,用于将网络设备变更为已上电设备,具体包括:
添加模块4001,用于按照网段IP、掩码和团体字的顺序添加网段信息。
扫描模块4002,用于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
登录模块4003,用于根据明细IP和所属运维组获取新增的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变更模块4004,用于使用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登录密码登录新增的网络设备,并在成功登录后,将其变更为所述已上电设备。
过滤单元4005,用于过滤重复的网段信息,提醒覆盖网段的网段信息异常,并禁止根据异常的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所述网络设备。
变更单元404,进一步包括,上线登录模块4041,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并根据所述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电设备。
上线变更模块4042,用于将所述已上电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
下线登录模块4043,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的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并根据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线设备。
下线变更模块4044,用于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
通过上述本文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实时的写入网段,并根据网段自发现网络设备,当,当发现已上电设备时,持续进行校验过程,大大的加强了纳管的效率,使得纳管不会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且在校验通过后,可以将已上电设备进行状态的变更,及时掌握纳管后存在问题的网络设备,便于用户及时排查设备侧问题,提升了用户对网络设备自动纳管这类问题的处置时效。
如图6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数据流程图,在本图中描述了控制终端101如何扫描到已上电设备的实现流程,其中:
S601,向控制终端101内按照网段IP、掩码和团体字的顺序添加网段信息。
S602,控制终端101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网络设备集群内新增的网络设备。
S603,控制终端101根据明细IP和所属运维组获取新增的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存储未投产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的介质为数据服务器102。
S604,控制终端101使用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登录密码登录新增的网络设备,并在成功登录后,将其作为所述已上电设备。
如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的状态变更数据流程图,在本图中描述了控制终端如何将已上电设备进行状态的变更,其中:
S701,控制终端101首先需要根据SNMP指令确定已上电设备的设备参数,得到三种设备参数为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和关键字。
S702,控制终端101根据设备参数,得到纳管数据,其中纳管数据可以七种,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称和用途信息,而用途信息为维护人员自行填写。
S703,控制终端101接收到针对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执行S704。
S704,根据所述纳管数据判断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若全部满足,则执行S705。
S705,判断针对该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的请求类型,若为上线请求,则执行S606,若为下线请求,则执行S707。
S706,将已上电设备置于变更列表并执行S709。
S707,判断该已上线设备是否经过变更流程,若存在,则将已上线设备置于变更列表并执行S709,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708。
S708,禁止该已上线设备下线。
S709,选定变更列表中的已上电设备和已上线设备,生成变更指令。
S710,设定变更指令的变更时间,当达到变更时间,将变更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已上电设备。
S711,根据变更指令获取数据服务器102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尝试登录已上电设备或已上线设备。
S712,将可以登录的已上电设备或已上线设备的状态进行变更。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虽然上文描述的过程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当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8所示,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处理器(G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8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8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一具体实施例中,存储器806上并可在处理器8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804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指令。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806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8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8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8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8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8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8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8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8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8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8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818(GUI)。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接口810(I/O)、输入设备812以及输出设备8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8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8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8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8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8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8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本申请是参照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机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说明书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器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还应理解,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若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述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则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
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和关键字;所述纳管数据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称和用途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之前,包括:
按照网段IP、掩码和团体字的顺序添加网段信息;
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
根据明细IP和所属运维组获取新增的网络设备的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使用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新增的网络设备,并在成功登录后,将其作为所述已上电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新增的网络设备之前,包括:
过滤重复的网段信息;
提醒覆盖其余网段的网段信息异常,并禁止根据异常的所述网段信息扫描发现所述网络设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纳管数据是否包括厂商名称、设备型号、所属运维组、明细IP、设备归属地信息、设备名和用途信息;
若全部包括,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厂商名称和所述设备型号的映射关系;
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
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硬件型号规范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包括:
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关键字和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的映射关系;
判断该映射关系是否与预设映射表中对应的映射关系一致;
若一致,则确认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满足其对应的预设标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纳管请求的请求类型;
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上线请求,则将对应的已上电设备置于变更列表;
若请求类型为设备下线请求,则判断对应的已上线设备是否存在状态变更流程记录;若不存在,则禁止下线;若存在,则将对应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置于变更列表;
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更列表生成变更指令,包括:
若出现紧急变更事件,则根据所述紧急变更事件,提交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至所述变更指令,并在所述变更指令内进行标注,其中所述新增、删除或者编辑请求在时间窗口内提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变更指令设定变更时间;
根据所述变更时间生成变更单号;
将所述变更单号与所述变更指令关联;
其中所述变更单号用于查询所述变更指令的实施进度,所述变更时间用于指定所述变更指令的发送时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包括:
若为设备上线请求:
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根据所述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电设备;
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将所述已上电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上线设备;
若为设备下线请求:
获取接收所述变更指令的所述已上线设备的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密码;
根据所述未投产用户名和所述密码登录所述已上线设备;
若登录成功,则执行所述状态变更流程,则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已上线设备状态变更为已下线设备,包括:
释放所述已下线设备的设备名称与所述明细IP的映射关系。
13.一种网络设备纳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根据已上电设备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纳管数据;
校验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已上电设备的纳管请求时,根据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配置项完整性和硬件型号规范性,并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所述纳管数据确定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属运维组正确性;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已上电设备的所述配置项完整性、硬件型号规范性和所属运维组正确性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纳管请求生成变更指令;
变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更指令对所述已上电设备执行状态变更。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CN202111100888.2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46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0888.2A CN1137466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0888.2A CN1137466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6684A true CN113746684A (zh) 2021-12-03
CN113746684B CN113746684B (zh) 2022-10-21

Family

ID=7873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0888.2A Active CN1137466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66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164A (zh) * 2021-12-27 2022-04-1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云网络服务编排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408802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5gc网元自动化纳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5929A (zh) * 2018-09-13 2019-01-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自动发现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190342289A1 (en) * 2017-01-19 2019-11-0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etwork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55537A (zh) * 2019-11-25 2020-04-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机纳管方法及装置
CN111478937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3193982A (zh) * 2021-03-30 2021-07-3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3225213A (zh) * 2021-04-30 2021-08-0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配置文件转译和网络仿真的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42289A1 (en) * 2017-01-19 2019-11-0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etwork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245929A (zh) * 2018-09-13 2019-01-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自动发现网络设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955537A (zh) * 2019-11-25 2020-04-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机纳管方法及装置
CN111478937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3193982A (zh) * 2021-03-30 2021-07-3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3225213A (zh) * 2021-04-30 2021-08-0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配置文件转译和网络仿真的方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164A (zh) * 2021-12-27 2022-04-1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云网络服务编排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363164B (zh) * 2021-12-27 2023-09-2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云网络服务编排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408802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5gc网元自动化纳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6684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6684B (zh) 一种网络设备纳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70276970A1 (en) Data Consistency Validation
CN109683911B (zh) 一种实现自动化应用部署及影响分析的系统
CN107133231B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US20200186619A1 (en) Extra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Packages in a Digital Services Framework
CN110088744A (zh) 一种数据库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CN115617776A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889582A (zh) 一种基于TeamCenter实现PBOM可视化的方法
CN111124917A (zh) 公共测试用例的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5458A (zh) 配置命令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4841678B (zh) 岗位数据交换方法、数据交换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11220A (zh) 一种基于层级式节点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553520B (zh) 一种多技术栈融合的域名自动化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758477A (zh) 一种新型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
CN112799744B (zh) 工业app的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114271A (zh) 数据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394626B2 (en) Digital services framework
CN112702203A (zh) 一种nginx集群白屏化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631996A (zh) 日志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3609162B (zh) 操作记录的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40143349A1 (e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Data Transfer System
CN108595924A (zh) 一种业务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89193B (zh) 資料夾權限的自動化檢核方法及裝置
KR102668339B1 (ko) 인터페이스 관리 방법, 인터페이스 거버넌스 시스템, 및 인터페이스를 관리하는, 컴퓨터로 실행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저장매체
CN113220633B (zh) 统一文件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