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5725B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35725B CN114735725B CN202210491509.5A CN202210491509A CN114735725B CN 114735725 B CN114735725 B CN 114735725B CN 202210491509 A CN202210491509 A CN 202210491509A CN 114735725 B CN114735725 B CN 1147357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kali liquor
- liquid
- absorption tower
- liquor absorption
- alkal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9/00—Nitrates of sodium, potassium or alkali metals in gener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4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3—After-treatment of removed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5—Multi-step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6—Regeneration, reactivation or recycling of reacta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9/00—Nitrates of sodium, potassium or alkali metals in general
- C01D9/06—Preparation with gaseous nitric acid or nitrogen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30—Alkali metal compounds
- B01D2251/304—Alkali metal compounds of sodi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60—Inorganic bases or salts
- B01D2251/606—Carbon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自1#碱液吸收塔补入一次碱液,制取贫液送溶碱装置加碱制取二次碱液,2#、4#、3#碱液吸收塔依次串联操作,自2#碱液吸收塔补入二次碱液,2#、4#、3#碱液吸收塔串联操作,由3#碱液吸收塔制取中和液,送蒸发结晶装置制取成品;采用DCS控制系统,连续自动补液和送液;使用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高效双列叶片气体分布器、高效槽盘式液体分布器;提高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将1#碱液吸收塔进口气体温度控制在180℃~200℃,控制NOX气体塔内停留时间小于10秒,降低NO氧化率。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中和液亚硝比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提高中和液比例的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属于两钠生产领域。中和液是含有NaNO2、NaNO3、微量Na2CO3的混合溶液,是生产亚硝酸钠的原料液,中和液比例是指混合液中NaNO2和NaNO3含量比。
背景技术
工业上联产的亚硝酸钠NaNO2和硝酸钠NaNO3,也称为两钠,中和液是生产两钠的中间原料液,是含有NaNO2、NaNO3、微量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和液亚硝比例是指混合液中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含量比,本说明书中亚硝比例是指质量百分比。
国内传统两钠生产装置大多采用直接法工艺,先用纯碱溶液吸收NH3氧化生成的高浓度氮氧化物NOX,制取含有NaNO2、NaNO3的中和液,经蒸发、 结晶、离心、干燥、亚硝酸母液转化等工序制得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产品。目前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氨氧化:氨与空气中的氧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和水,氮氧化物主要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2)碱吸收:用碱液在碱液吸收塔内吸收氮氧化物得到含亚硝酸钠、硝酸钠的中和液,亚硝(NaNO2和NaNO3)比例8:1~12:1。
Na2CO3溶液吸收NOX反应机理:
①NOX气体穿过气体和液体交界处的气体薄膜和液体薄膜。
②穿过液体薄膜的NOX首先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HNO3,其中NO是难溶性气体,是以N2O3形式进入液膜和液相吸收的。
N2O3+H2O=2HNO2
2NO2+H2O=HNO3+HNO2
③生成的HNO2和HNO3与Na2CO3中和生成NaNO2 和NaNO3 。
2HNO2+Na2CO3=2NaNO2+H2O +CO2
2HNO3+Na2CO3=2NaNO3+H2O +CO2
总反应为:
NO+NO2 +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以上的技术关键是:NO低温下极易氧化,上述过程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以提高NaNO2生成量。
(3)中和液经蒸发浓缩、结晶、离心、干燥提取亚硝酸钠产品。
(4)提取亚硝酸钠后的母液用硝酸转化,得到的转化液经蒸发浓缩、结晶、离心、干燥(或熔融造粒)得到硝酸钠产品。
(5)溶碱:制取碱液供碱吸收使用,碱液分为一次碱液和二次碱液,一次碱液吸收氮氧化物制取中间产品,即含Na2CO3、NaNO2、NaNO3的贫液,二次碱液吸收氮氧化物制取含NaNO2、NaNO3的中和液。一次碱液用纯碱加水溶解制取,二次碱液是贫液溶解纯碱制取。
目前工业上只有一种即上述直接法亚硝酸钠制取方法,而硝酸钠的制取不限于此,因此,两钠行业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中和液亚硝比例,尽可能提高亚硝酸钠产品产量和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NaNO2 -NaNO3 -H2O 的三元相图可知,当中和液亚硝比例越高时,在相同的蒸发结晶条件下,固相分离产品水分含量相同时,在产品中NaNO2 含量越高,质量越高,越有可能对提取NaNO2后的母液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蒸发过程,以使从母液中提取更多的合格的NaNO2 产品,从而提高全部硝酸盐产品中NaNO2 产品的比率。
目前国内两钠行业亚硝酸钠、硝酸钠的生产装置,碱吸收系统通常采用五塔串联吸收NOx的流程,NOx气体依次经过1#-5#碱液吸收塔与碱液逆流接触吸收,每个碱液吸收塔根据吸收液碱度(Na2CO3含量)指标分别间歇送液和补液,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控制在55%~60%,1#、5#碱液吸收塔分别补入一次碱液制取贫液,贫液控制碱度指标31.8g/L~42.4 g/L,分别送溶碱工序,溶解Na2CO3制取二次碱液,2#、3#、4#碱液吸收塔分别补入二次碱液,制取中和液,控制碱度指标1.06 g/L~4.24g/L,送后工序处理。
现有装置存在二个主要缺点:一是中和液亚硝比例低的缺点,中和液亚硝比例≤12:1,产品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比例≤1.5:1,中和液亚硝比例低造成亚硝酸钠产品产量和质量偏低。二是单塔补送液过程中人工影响因素大、尾气难以控制的缺点,尤其是当三个塔同时送液时,尾气极易超标。
现有装置影响亚硝比例的原因,一是填料问题,1#、2#碱塔使用散堆填料,即瓷质矩鞍环填料或蜂窝状填料散堆填料,比表面积小,填料表面形成的液膜面积小,根据前面所述碱吸收反应机理②,N2O3吸收率低,导致HNO2收率低,进而导致NaNO2收率低,中和液比例低。二是装置原因,单塔吸收负荷低,特别是1#碱塔负荷低, NO吸收率总量少,更多的NO进入后面碱塔,NO容易氧化,部分氧化生成NO2,致使生成的NaNO3增多,导致中和液比例下降。三是使用散堆填料时,设备大,NO在装置内停留时间延长,造成NO氧化率高,生成更多的NO2,致使生成的NaNO3增多,导致中和液比例下降。四是间歇操作造成的工艺波动,也会影响中和液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中和液亚硝比例的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同时保证尾气达标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1#碱液吸收塔、2#碱液吸收塔、3#碱液吸收塔、4#碱液吸收塔,每个碱液吸收塔设置循环液冷却器和循环泵,各碱液吸收塔顶部分别设置液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每个碱液吸收塔内设置规整填料和配套的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包括如下步骤:
(1)来自氨氧化装置的NOX气体,先进入1#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入口,经气体分布器分布,自下而上通过填料层,由顶部气体出口出,再以下进上出的方式依次通过2#、3#、4#碱液吸收塔,完成吸收后的低浓度NOX尾气出4#碱液吸收塔顶部,进氨还原装置,处理NOX后达标排放;
(2)来自溶碱装置的一次碱液,进入1#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贫液,贫液自1#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1#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送溶碱装置,二次溶解碳酸钠后制取二次碱液;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3)来自溶碱装置的二次碱液,进入2#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2#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4#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2#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4)来自2#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4#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4#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3#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4#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5)来自4#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3#碱液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中和液,塔底中和液自3#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3#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作为中和液成品,送亚硝酸钠蒸发结晶装置,生产亚硝酸钠;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所述的步骤(1)中,1#、2#、3#、4#碱液吸收塔采用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气体分布器为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所述的步骤(2)、(3)、(4)、(5)中,所述的液体分布器为槽盘式液体分布器。
所述的步骤(1)中,进入1#碱液吸收塔的NOX气体温度控制在180℃~200℃,控制NOX气体塔内停留时间小于10秒;
所述的步骤(2)中,一次碱液的Na2CO3质量百分含量为23%~25%, 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65%~75%;
所述的步骤(2)中,贫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31.8g/L~42.4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
所述的步骤(3)中,二次碱液控制碱度110g/L~130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
所述的步骤(5)中,中和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1.06 g/L~4.24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15:1~18:1。
所述的步骤(2)中,DCS控制系统包括,1#碱液吸收塔设置一次碱液流量计、第一在线pH分析仪、第一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一补液调节阀、第一送液调节阀,实现1#碱液吸收塔连续自动补送液,DCS控制系统根据塔底贫液pH值与塔顶一次碱液流量计串级调节、控制一次碱液自动连续补入,根据液位控制贫液自动连续送出。
所述的步骤(3)、(4)、(5)中,DCS控制系统包括,2#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二补液调节阀、第二送液调节阀, 4#碱液吸收塔设置第四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三送液调节阀,3#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在线pH分析仪、第三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四送液调节阀,实现2#、4#、3#碱液吸收塔自动控制补送液,DCS控制系统根据2#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二次碱液自动连续补入2#碱液吸收塔,根据4#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2#碱液吸收塔塔底吸收完成液自动连续补入4#碱液吸收塔,根据3#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4#碱液吸收塔塔底吸收完成液自动连续补入3#碱液吸收塔,根据3#碱液吸收塔塔底中和液pH值,控制中和液自动连续送出。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一是碱液吸收塔采用不锈钢波纹规整填料提高了吸收效率,NO吸收生成NaNO2反应主要发生在1#碱液吸收塔,其次是2#碱液吸收塔,使用不锈钢波纹规整填料,比表面积大,填料表面形成的液膜面积大,根据前面所述碱吸收反应机理②,N2O3吸收率提高,带来HNO2收率提高,进而带来NaNO2收率提高,吸收完成液中和液比例提高,最终中和液亚硝比例提高。
二是通过使用不锈钢波纹规整填料及配套液体分布器和气体分布器,并提高一次碱液的Na2CO3质量百分含量,提高了1#碱塔吸收负荷, NO吸收总量提高,同时减少了NO进入后面碱塔的量,减少了NO在后面碱塔氧化生成NO2进而吸收生成NaNO3的量,这样吸收完成液会更多的吸收NO生成更多的NaNO2,最终提高中和液亚硝比例。
三是1#、2#碱液吸收塔容积减小,NO在装置内停留时间缩短, NO氧化率降低,会吸收更多的NO生成NaNO2,提高中和液亚硝比例。
四是通过DCS系统自动控制补液和送液,稳定了生产工艺,稳定了中和液亚硝比例。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的中和液亚硝比例低的缺点,提高了中和液亚硝比例,可达到15:1~18:1,从而提高了亚硝酸钠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了1#碱液吸收塔和2#、3#、4#碱液吸收塔自动控制连续补送液,提高了装置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解决了单塔补送液过程中人工影响因素大、尾气难以控制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发明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采用的装置,包括1#碱液吸收塔、2#碱液吸收塔、3#碱液吸收塔、4#碱液吸收塔,各碱液吸收塔顶部分别设置液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来自氨氧化装置的NOX气体经气体管线由1#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进口接入,再以上出下进的方式分别通过气体管线依次连接到2#、3#、4#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进口,即1#碱液吸收塔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线连接到2#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进口,2#碱液吸收塔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线连接到3#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进口,3#碱液吸收塔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线连接到4#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进口,4#碱液吸收塔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线去连接尾气氨还原装置。各碱液吸收塔内均设置规整填料和配套的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为公知结构。
来自溶碱装置的一次碱液经一次碱液管线PL101接入1#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1#碱液吸收塔塔底液体出口上连接有吸收完成液管线,吸收完成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后的管线分为两路,一路经贫液管线PL103去连接溶碱装置,另一路经循环液管线汇入一次碱液管线PL101,循环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液冷却器。
来自溶碱装置的二次碱液经二次碱液管线PL201接入2#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2#碱液吸收塔塔底液体出口上连接有吸收完成液管线,吸收完成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后的管线分为两路,一路经送液管线PL203接入4#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另一路为循环液管线汇入二次碱液管线PL201,循环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液冷却器。
4#碱液吸收塔塔底液体出口上连接有吸收完成液管线,吸收完成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后的管线分为两路,一路经回液管线PL402接入3#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另一路为循环液管线接入4#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循环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液冷却器。
3#碱液吸收塔塔底液体出口上连接有吸收完成液管线,吸收完成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后的管线分为两路,一路经中和液管线PL303去连接中和液储槽,另一路为循环液管线接入3#碱液吸收塔塔顶液体进口,循环液管线上设有循环液冷却器。
本实施例中,1#碱液吸收塔设置DCS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控制由一次碱液管线PL101补入一次碱液、由贫液管线PL103送出贫液;
2#、4#、3#碱液吸收塔设置DCS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控制由二次碱液管线PL201补入二次碱液、由中和液管线PL303送出中和液。
本实施例中,1#碱液吸收塔DCS控制系统部件包括,一次碱液流量计01、第一在线pH分析仪02、第一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1、第一补液调节阀03、第一送液调节阀04, 实现1#碱液吸收塔自动控制补液和送液,补入液体为一次碱液,送出液体为贫液,其中一次碱液为碳酸钠溶液,贫液为亚硝酸钠、硝酸钠、碳酸钠混合溶液。补液控制:溶碱装置来的一次碱液管线PL101连接一次碱液流量计01和第一补液调节阀03,塔底吸收完成液管线连接第一在线pH分析仪02,一次碱液流量计01和第一在线pH分析仪02测得的流量和pH值信号分别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通过流量和pH值串级调节,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第一补液调节阀03,自动控制连续补入一次碱液;送液控制:1#碱液吸收塔塔底储液段设置第一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1,贫液管线PL103连接第一送液调节阀04,第一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1测得的液位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第一送液调节阀04,DCS系统通过液位自动控制连续送液。
2#、4#、3#碱液吸收塔DCS控制系统部件包括,2#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2、第二补液调节阀05、第二送液调节阀06,4#碱液吸收塔设置第四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4、第三送液调节阀07,3#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在线pH分析仪08、第三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3、第四送液调节阀09,实现2#、4#、3#碱液吸收塔自动控制补送液,补入二次碱液,送出中和液,其中二次碱液为亚硝酸钠、硝酸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和液为亚硝酸钠、硝酸钠、微量碳酸钠混合溶液。2#碱液吸收塔补液控制:溶碱来的二次碱液管线PL201连接第二补液调节阀05,2#碱液吸收塔底部储液段设置第二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2,第二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2测得的液位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到第二补液调节阀05,DCS系统通过液位自动控制连续补液;2#碱液吸收塔送液(4#碱液吸收塔补液)控制:送液管线PL203连接第二送液调节阀06,4#碱液吸收塔底部储液段设置第四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4,第四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4测得的液位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到第二送液调节阀06,DCS系统通过液位自动控制连续送液;4#碱液吸收塔送液(3#碱液吸收塔补液)控制:回液管线PL402连接第三送液调节阀07,3#碱液吸收塔底部储液段设置第三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3,第三双法兰远传液位计LT03测得的液位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到第三送液调节阀07,DCS系统通过液位自动控制连续送液;3#碱液吸收塔送液控制:塔底吸收完成液管线连接第二在线pH分析仪08,中和液管线PL303连接第四送液调节阀09,第二在线pH分析仪08测得的pH值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至DCS系统,DCS系统控制信号通过仪表电缆传输到第四送液调节阀09,DCS系统通过pH值自动控制连续送液。
本实施例中,1#、2#、3#、4#碱液吸收塔的填料包括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配套的的液体分布器包括槽盘式液体分布器,配套的气体分布器包括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其中,1#碱液吸收塔采用350Y型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2#、3#、4#碱液吸收塔采用250Y型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
该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来自氨氧化装置的NOX气体,先进入1#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入口,经气体分布器分布,自下而上通过填料层,由顶部气体出口出,再以下进上出的方式依次通过2#、3#、4#碱液吸收塔,完成吸收后的低浓度NOX尾气出4#碱液吸收塔顶部,进氨还原装置,处理NOX后达标排放;
(2)来自溶碱装置的一次碱液,进入1#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贫液,贫液自1#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1#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送溶碱装置,二次溶解碳酸钠后制取二次碱液;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3)来自溶碱装置的二次碱液,进入2#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2#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4#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2#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4)来自2#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4#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4#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3#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4#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5)来自4#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3#碱液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中和液,塔底中和液自3#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3#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作为中和液成品,送亚硝酸钠蒸发结晶装置,生产亚硝酸钠;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步骤(1)中,进入1#碱液吸收塔的NOX气体温度控制在180℃~200℃,控制NOX气体塔内停留时间小于10秒,可降低NO氧化率;步骤(2)中,一次碱液的Na2CO3质量百分含量为23%~25%,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65%~75%,提高了NO吸收率;贫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31.8g/L~42.4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步骤(3)中,二次碱液控制碱度110g/L~130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步骤(5)中,中和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1.06 g/L~4.24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15:1~18:1。
采取技术措施提高贫液的亚硝比例,是提高中和液亚硝比例的关键;本发明控制较高的一次碱液为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在23%~25%的溶液,提高吸收推动力,加之上述优选的填料和配套的气体和液体分布器,强化了吸收,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提高至65%-75%;基于1#的碱液吸收塔运行装置不同工况的数据采集与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对比,要进一步提高亚硝比例,NO的氧化度要控制小于40%,NO化学特性是温度降低氧化反应速度提高,所以要通过提高进塔气体温度和降低气体在塔内停留时间两个指标,降低NO氧化率,控制降低NO的氧化度,进塔气体温度控制在180℃~200℃,并降低塔高控制NOX气体塔内停留时间小于10秒;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总体提高了NO的吸收率,提高了贫液、二次碱液的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比例,贫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31.8g/L~42.4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二次碱液的亚硝质量比例提高保证了中和液亚硝质量比例的提高。通过2#、3#、4#碱液吸收塔提高了NOX吸收率,中和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1.06 g/L~4.24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15:1~18:1;亚硝质量比例提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根据NaNO2 —NaNO3 —H2O 的三元相图可知,一是离心后的NaNO2湿料,含有3%-4%的水,从中和液带入的这部分水溶解的NaNO3含量、中和液亚硝比例高,NaNO3含量就低,干燥后的NaNO2成品中NaNO3含量就低,质量就高;二是当中和液亚硝比例越高时,在相同的蒸发结晶条件下,NaNO2结晶线越远离共饱和曲线,越有可能对提取NaNO2后的母液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蒸发结晶过程,以使从母液中提取更多的合格的NaNO2 产品,从而提高全部硝酸盐产品中NaNO2 产品的比率。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提高了中和液亚硝比例,提高了装置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
Claims (3)
1.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采用1#碱液吸收塔、2#碱液吸收塔、3#碱液吸收塔、4#碱液吸收塔,每个碱液吸收塔设置循环液冷却器和循环泵,各碱液吸收塔顶部分别设置液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每个碱液吸收塔内设置规整填料和配套的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包括如下步骤:
(1)来自氨氧化装置的NOX气体,先进入1#碱液吸收塔底部气体入口,经气体分布器分布,自下而上通过填料层,由顶部气体出口出,再以下进上出的方式依次通过2#、3#、4#碱液吸收塔,完成吸收后的低浓度NOX尾气出4#碱液吸收塔顶部,进氨还原装置,处理NOX后达标排放;
(2)来自溶碱装置的一次碱液,进入1#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贫液,贫液自1#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1#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送溶碱装置,二次溶解碳酸钠后制取二次碱液;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3)来自溶碱装置的二次碱液,进入2#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2#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4#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2#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4)来自2#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4#碱液吸收塔顶部,经液体分布器分布,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底吸收完成液自4#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送3#碱液吸收塔,其余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4#碱液吸收塔顶循环;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5)来自4#碱液吸收塔的塔底吸收完成液,进入3#碱液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与NOX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制取中和液,塔底中和液自3#碱液吸收塔底经循环泵后,一部分经循环液冷却器降温后,返回3#碱液吸收塔顶循环,其余部分作为中和液成品,送亚硝酸钠蒸发结晶装置,生产亚硝酸钠;由DCS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连续补液和送液;
所述的步骤(1)中,1#、2#、3#、4#碱液吸收塔采用不锈钢波纹板规整填料,气体分布器为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所述的步骤(2)、(3)、(4)、(5)中,所述的液体分布器为槽盘式液体分布器;
所述的步骤(1)中,进入1#碱液吸收塔的NOX气体温度控制在180℃~200℃,控制NOX气体塔内停留时间小于10秒;
所述的步骤(2)中,一次碱液的Na2CO3质量百分含量为23%~25%, 1#碱液吸收塔吸收负荷65%~75%;
所述的步骤(2)中,贫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31.8g/L~42.4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
所述的步骤(3)中,二次碱液控制碱度110g/L~130 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25:1~35:1;
所述的步骤(5)中,中和液送液指标:控制碱度1.06 g/L~4.24g/L、亚硝质量比例控制15:1~1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DCS控制系统包括,1#碱液吸收塔设置一次碱液流量计、第一在线pH分析仪、第一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一补液调节阀、第一送液调节阀,实现1#碱液吸收塔连续自动补送液,DCS控制系统根据塔底贫液pH值与塔顶一次碱液流量计串级调节、控制一次碱液自动连续补入,根据液位控制贫液自动连续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4)、(5)中,DCS控制系统包括,2#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二补液调节阀、第二送液调节阀, 4#碱液吸收塔设置第四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三送液调节阀,3#碱液吸收塔设置第二在线pH分析仪、第三双法兰远传液位计、第四送液调节阀,实现2#、4#、3#碱液吸收塔自动控制补送液,DCS控制系统根据2#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二次碱液自动连续补入2#碱液吸收塔,根据4#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2#碱液吸收塔塔底吸收完成液自动连续补入4#碱液吸收塔,根据3#碱液吸收塔液位、控制4#碱液吸收塔塔底吸收完成液自动连续补入3#碱液吸收塔,根据3#碱液吸收塔塔底中和液pH值,控制中和液自动连续送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1509.5A CN114735725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91509.5A CN114735725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35725A CN114735725A (zh) | 2022-07-12 |
CN114735725B true CN114735725B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228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91509.5A Active CN114735725B (zh) | 2022-05-07 | 2022-05-07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35725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47909A (en) * | 1970-04-01 | 1974-02-27 | Du Pont | Manufacture of nitrites |
CN101337662A (zh) * | 2008-08-08 | 2009-01-07 | 贾令春 | 一种直接结晶法生产亚硝酸钠的工艺 |
CN101696023A (zh) * | 2009-10-30 | 2010-04-21 | 石家庄凤山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转化气制备硝酸钠、亚硝酸钠原料液的方法和设备 |
CN211619953U (zh) * | 2019-12-27 | 2020-10-02 | 天津华景化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生产系统 |
CN113663495A (zh) * | 2021-06-22 | 2021-11-19 | 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
-
2022
- 2022-05-07 CN CN202210491509.5A patent/CN1147357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47909A (en) * | 1970-04-01 | 1974-02-27 | Du Pont | Manufacture of nitrites |
CN101337662A (zh) * | 2008-08-08 | 2009-01-07 | 贾令春 | 一种直接结晶法生产亚硝酸钠的工艺 |
CN101696023A (zh) * | 2009-10-30 | 2010-04-21 | 石家庄凤山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转化气制备硝酸钠、亚硝酸钠原料液的方法和设备 |
CN211619953U (zh) * | 2019-12-27 | 2020-10-02 | 天津华景化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生产系统 |
CN113663495A (zh) * | 2021-06-22 | 2021-11-19 | 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两钠产品生产中提高亚硝比的系统及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35725A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90807A (en) | Proc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absorption of sulfur oxides and produc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 |
CN103894048B (zh) | 一种处理低浓度含氨尾气的方法 | |
CN110255585B (zh) | 一种制备亚硫酸盐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3252158B (zh) | 脱硫系统及其脱硫工艺 | |
WO2004022205A1 (f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eliminer et recuperer du so2 dans des fumees | |
CN101844030A (zh) | 一种提高脱硫副产品硫铵品质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696024B (zh) | 无搅拌连续转化生产硝酸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584991B (zh) | 一种低氯光热熔盐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 |
CN103007727B (zh) | 一种锅炉烟气的二氧化碳吸收、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9879258B (zh) | 一种氮氧化物高效氧化吸收制硝酸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1757844A (zh) | 一种氨法烟气脱硫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5236451B (zh) | 一种连续转化生产硝酸钠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735725B (zh)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方法 | |
CN103736383B (zh) | 纯碱烟气脱硫工艺及烟气脱硫系统 | |
CN108654532A (zh) | 两钠转化生产硝酸钠的装置和工艺 | |
CN104310429B (zh) | 一种氨法脱硫离心分离硫酸铵后母液处理方法 | |
CN107261789B (zh) | 一种高硫烟气的氨法脱硫系统和方法 | |
CN217221505U (zh) | 一种两钠生产过程制备中和液的装置 | |
CN207468391U (zh) | 一种用于废碱液处理的系统 | |
CN1333079A (zh) | 硝酸氧化法生产草酸含NOx尾气处理工艺及塔设备 | |
CN115536124A (zh) | 一种氨酸法烟气脱硫废水生产的硫酸铵产品提质增效的方法 | |
CN104276685A (zh) | 一种从含氨氮废水中回收氨的工艺 | |
CN220194476U (zh) | 氨酸法处理二吸尾气的处理装置 | |
CN201658943U (zh) | 一种强制氧化转化烟气脱硫副产硫铵的装置 | |
CN115557476B (zh) | 二氧化氮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