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540A - 液冷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液冷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540A
CN114727540A CN202110011658.2A CN202110011658A CN114727540A CN 114727540 A CN114727540 A CN 114727540A CN 202110011658 A CN202110011658 A CN 202110011658A CN 114727540 A CN114727540 A CN 114727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eat
liquid
coupling surface
condu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16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喆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21100116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液冷连接器组件。液冷连接器组件包含导引屏蔽罩、液冷盘、至少一导热板以及施压弹簧。所述导引屏蔽罩具有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所述插头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朝前的插口。所述液冷盘跨设于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上方,所述液冷盘具有位于底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所述至少一导热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与所述液冷盘之间,所述导热板具有位于顶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以及位于底部且朝下伸入至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插头热耦合面。所述施压弹簧连接于所述导热板以提供弹性作用力给所述导热板。

Description

液冷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液冷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0139534A(对应美国发明专利公开号US2019/0246523A1)公开一种冷却装置,其包括歧管及多个基座。所述歧管包括包围内腔的壳体,内腔用以容纳冷却液体并供冷却液体流动循环。每一基座单独且柔性地通过用以密封且呈环状的波纹管耦接至所述歧管的壳体。每一基座被配置为当所述内腔内存在流体压力时从所述歧管的壳体的底表面朝外延伸。然而,此现有技术的波纹管仅提供基座与歧管之间的柔性连接,需要在歧管的内腔存在流体压力时,基座才有足够的力量从歧管的壳体的底表面朝外延伸。首先,波纹管作为基座与歧管之间的连接密封件,构造不但复杂且制造难度高;其次,由于基座需通过流体压力才能朝外延伸,因此当流体压力不足或压力不稳定时,容易造成基座相对于歧管的朝外突出量不够,而使基座接触于电气模块的压力不够甚至无法接触电气模块,进而降低散热效率。并且,当多个电气模块需要同时与歧管上的各基座接触时,在基座相对于歧管的朝外突出量不够且基座相对于歧管的弹性回复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因各个电气模块的公差问题使各个电气模块无法同时接触歧管上的各基座。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0658595(对应美国发明专利号US10,749,288)公开了一种柔性液冷组件,其中,多个连接器笼体中每一个连接器笼体都具有附接到连接器笼体的顶面的散热板,每一个冷却子元件的导热板通过使用螺钉固定到相应的散热板上,当电缆插头插入连接器笼体时,每一个散热板及冷却子元件的导热板独立地垂直移动。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连接器笼体都单独的设置一个独立的冷却子元件,每一个冷却子元件各自独立且多个冷却子元件之间通过互连的软管来串接以传送冷却液。因此,所述柔性液冷组件的整体构造较为复杂、制作难度高且成本较高;其次,多个冷却子元件之间通过例如是互连的软管的柔性互连组件连接,虽然软管具有柔性,但还是会影响其他冷却子元件的移动及冷却子元件接触电缆插头时的位置及接触面积,影响液冷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缺点的液冷连接器组件。
于是,本发明液冷连接器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包含导引屏蔽罩、液冷盘、至少一导热板以及施压弹簧。所述导引屏蔽罩具有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所述插头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朝前的插口。所述液冷盘跨设于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上方,所述液冷盘具有位于底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所述至少一导热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与所述液冷盘之间,所述导热板具有位于顶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以及位于底部且朝下伸入至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插头热耦合面。所述施压弹簧连接于所述导热板以提供弹性作用力给所述导热板。其中,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与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可相对滑动地配合接触,当所述导热板受到外力而沿所述第一斜向热耦合面朝后且朝上斜向地滑动时,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朝上移动;当所述外力解除时,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盘被固定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屏蔽罩为不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给所述导热板的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作用于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且使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作用于提供所述外力的物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压弹簧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后端与所述液冷盘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屏蔽罩具有构成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导引屏蔽罩的侧壁与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之间设有斜向延伸的导引轨道及与所述导引轨道对应配合的导引滑块,所述导引轨道的斜率与所述第一斜向热耦合面的斜率及所述第二斜向热耦合面的斜率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板的前端下缘设有一导引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含插座连接器及插头,所述插座连接器设于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后端;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头容置空间时作用在所述导热板的前端的导引缘,以推动所述导热板并使所述导热板朝后且朝上斜向地滑动;当所述插头完全插入所述插头容置空间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且通过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给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抵靠在所述插头的表面,并使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抵靠在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
本发明液冷连接器组件通过可相对滑动地配合接触的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与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以及提供弹性作用力给所述导热板的所述施压弹簧,使所述导热板可滑动地紧密接触所述液冷盘以及施加所述外力的插头,进而提高液冷散热效率且简化整体构造。另外,所述液冷盘能够被固定地跨设在对应于多个导热板的多个插头容置空间,由此进一步地简化该液冷连接器组件应用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时的整体构造及提升液冷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液冷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2是类似图1的一立体示意图,图中省略该实施例的导引屏蔽罩的其中一侧壁;
图3是图2的一侧视示意图;
图4是类似图3的一侧视示意图,图中该实施例的插头插入导引屏蔽罩的插头容置空间并顶抵并作用在导热板;以及
图5是类似图3的一侧视示意图,图中该实施例的插头完全插入导引屏蔽罩。
附图标记如下:
100 液冷连接器组件
1 导引屏蔽罩
11 插头容置空间
111 插口
112 底部开口
12 侧壁
121 导引轨道
13 底壁
2 插座连接器
3 液冷盘
31 侧翼凸部
32 第一斜向热耦合面
33 设置结构
331 板体
332 设置柱
4 导热板
40 热耦合凸部
41 第二斜向热耦合面
42 插头热耦合面
43 导引缘
44 导引滑块
5 施压弹簧
6 插头
D1 前后方向
D2 左右方向
D3 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液冷连接器组件100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导引屏蔽罩1、一插座连接器2、一液冷盘3、一导热板4、一施压弹簧5以及一插头6。
该导引屏蔽罩1具有一插头容置空间11,该插头容置空间11具有开口沿一前后方向D1朝向前方的一插口111。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屏蔽罩1具有沿一左右方向D2间隔并排的两个侧壁12,以及连接于该两个侧壁12在一上下方向D3上的底缘的一底壁13,该两个侧壁12与该底壁13共同界定出该插头容置空间11。另外,该插头容置空间11还具有位于该底壁13后方且由该底壁13与该两个侧壁12共同界定的一底部开口112。该插座连接器2自该底部开口112伸入该插头容置空间11地设于该插头容置空间11的后端。具体来说,该导引屏蔽罩1的底部与该插座连接器2的底部是可以一同设置在一电路板(图未示),但不以此为限。
该液冷盘3伸入该导引屏蔽罩1地跨设于该插头容置空间11的上方。此外,该液冷盘3举例来说可以是如同本实施例被固定地安装在该导引屏蔽罩1的两个侧壁12且相对于该导引屏蔽罩1为不可移动,且该液冷盘3具有沿该左右方向D2朝外延伸出且设于该导引屏蔽罩1的两个侧壁12的顶缘的两个侧翼凸部31,但是,该液冷盘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固定在其他构件上而且相对于该导引屏蔽罩1为不可移动。详细来说,该液冷盘3供冷却液体在内部流动。所述冷却液体举例来说可以为水或其他冷却液,该液冷盘3举例来说材质为金属(例如铜、铝)且具有位于供冷却液体流入或流出的一流入口(图未示)及一流出口(图未示)。该液冷盘3可以搭配一液冷散热系统(图未示)的其他构件作使用以组成该液冷散热系统,由此使冷却液体自该液冷盘3吸热并离开后能通过所述液冷散热系统的其他构件散出热量,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举例来说可以包括有流体导管、散热排、散热风扇、泵、水箱等等,上述构件举例来说可以是设于该液冷连接器组件100的导引屏蔽罩1的外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变化实施方式中,该导引屏蔽罩1也可以具有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此时该单一个液冷盘3可以是跨设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且跨设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的该液冷盘3可以仅设有一个流入口及一个流出口,构造相对地较为简单。
该导热板4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插头容置空间11与该液冷盘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导引屏蔽罩1具有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时,所述导热板4的数量可以是对应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导热板4分别可移动地对应设置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与该液冷盘3之间。该液冷盘3具有位于底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一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该导热板4具有位于顶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一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位于底部且朝下伸入至该插头容置空间11的一插头热耦合面42,以及位于前端下缘处且呈斜面状的一导引缘43,该导热板4在本实施例中是形成有朝下伸入至该插头容置空间11的一热耦合凸部40,该插头热耦合面42与导引缘43是形成于该热耦合凸部40,但不以此为限。该施压弹簧5沿该前后方向D1延伸且连接于该导热板4的后端与该液冷盘3之间,并用以提供弹性作用力给该导热板4,在本实施例中,该液冷盘3还具有自后端朝下延伸的一设置结构33,该设置结构33具有朝下延伸的一板体331,以及自该板体331的前侧面朝前延伸的一设置柱332,该施压弹簧5是圈状弹簧且套设于该设置柱332并夹置于该导热板4的后端与该液冷盘3的板体331之间。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该施压弹簧5也可以是连接在该导热板4与其他固定的构件之间以提供弹性作用力给该导热板4,且该施压弹簧5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弹性元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其中,该导热板4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与该液冷盘3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可相对滑动地配合接触。另外,该导引屏蔽罩1的每一侧壁12形成有斜向延伸且斜率与该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的斜率及该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的斜率相同的一导引轨道121,该导热板4的侧面具有与多个导引轨道121对应配合的多个导引滑块44。在一变化实施例当中,所述导引轨道121可以是形成于该导热板4,而所述导引滑块44是形成于该导引屏蔽罩1。
参阅图2至图5,当该插头6尚未插入该插头容置空间11,该导热板4的插头热耦合面42朝下伸入至该插头容置空间11,如图3所示;当该插头6插入该插头容置空间11时顶抵并作用在该导热板4的前端的导引缘43,从图4到图5的过程中,该导热板4被该插头6推动且因多个导引滑块44与多个导引轨道121的配合导引而沿该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朝后且朝上斜向地滑动,此时,该导热板4的插头热耦合面42将随之朝上移动;当该插头6完全插入该插头容置空间11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对接,该导热板4朝后压缩该施压弹簧5,且通过该施压弹簧5提供给该导热板4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使该导热板4的插头热耦合面42具有作用力地抵靠在该插头6的位于顶部的表面,并使该导热板4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具有作用力地抵靠在该液冷盘3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如图5所示,在这个情况下,通过该施压弹簧5提供的作用力,能使该导热板4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作用于该液冷盘3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且使该导热板4的插头热耦合面42作用于该插头6的表面,以确保该导热板4与该液冷盘3之间以及该导热板4与该插头6之间确实且紧密地接触。此外,当该插头6自该插头容置空间11中拔出而使所述外力解除时,该施压弹簧5提供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会使该导热板4回复至原先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可相对滑动地配合接触的所述导热板4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41与所述液冷盘3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32,以及提供弹性作用力给所述导热板4的所述施压弹簧5,使所述导热板4可滑动地紧密接触所述液冷盘3以及施加所述外力的插头6,进而提高液冷散热效率且简化整体构造。另外,所述液冷盘3能够被固定地跨设在对应于多个导热板4的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由此进一步地简化该液冷连接器组件100应用于多个插头容置空间11时的整体构造及提升液冷散热效率。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液冷连接器组件,包含:
导引屏蔽罩,具有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所述插头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朝前的插口;
液冷盘,跨设于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上方,所述液冷盘具有位于底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
至少一导热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插头容置空间与所述液冷盘之间,所述导热板具有位于顶部且自前方朝后且朝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以及位于底部且朝下伸入至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插头热耦合面;以及
施压弹簧,连接于所述导热板以提供弹性作用力给所述导热板;
其中,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与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可相对滑动地配合接触,当所述导热板受到外力而沿所述第一斜向热耦合面朝后且朝上斜向地滑动时,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朝上移动;当所述外力解除时,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液冷盘被固定且相对于所述导引屏蔽罩为不可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给所述导热板的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作用于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且使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作用于提供所述外力的物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施压弹簧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后端与所述液冷盘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导引屏蔽罩具有构成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导引屏蔽罩的侧壁与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之间设有斜向延伸的导引轨道及与所述导引轨道对应配合的导引滑块,所述导引轨道的斜率与所述第一斜向热耦合面的斜率及所述第二斜向热耦合面的斜率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导热板的前端下缘设有一导引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连接器组件,还包含插座连接器及插头,所述插座连接器设于所述插头容置空间的后端;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头容置空间时作用在所述导热板的前端的导引缘,以推动所述导热板并使所述导热板朝后且朝上斜向地滑动;当所述插头完全插入所述插头容置空间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且通过所述施压弹簧提供给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使所述导热板的插头热耦合面抵靠在所述插头的表面,并使所述导热板的第二斜向热耦合面抵靠在所述液冷盘的第一斜向热耦合面。
CN202110011658.2A 2021-01-06 2021-01-06 液冷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4727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658.2A CN114727540A (zh) 2021-01-06 2021-01-06 液冷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658.2A CN114727540A (zh) 2021-01-06 2021-01-06 液冷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540A true CN114727540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1658.2A Pending CN114727540A (zh) 2021-01-06 2021-01-06 液冷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5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1425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55739B2 (en) High-frequency connect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cooling efficiency of optical module
CN104979678B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连接器
TWI533529B (zh) 籠殼、插座及配合使用之系統
US20190246523A1 (en) Cooling for slot mounted electrical modules
US20200295498A1 (en) Heat sink with protective ramp
CN110249718A (zh) 带有附连的散热器的壳架
US9402332B2 (en) Heat dissipative air guide
CN114447687A (zh) 插座及插头模块
US11271348B1 (en) 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651967B2 (ja) 液冷サーバ
US20230262929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10041615B2 (en) Multifunction integrated connection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20210167554A1 (en) Polarization feature for a receptacle cage
CN113823932A (zh) 连接器组件
CN112531371B (zh) 连接器组合
US10080309B2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external auxiliary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hereof
TW202236757A (zh) 連接器組件
CN114727540A (zh) 液冷连接器组件
CN115119464A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通信设备
US110329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board device
TW202228341A (zh) 液冷連接器組件
CN113131266B (zh) 连接器组件
TWI733445B (zh) 連接器組件
TWI722665B (zh) 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