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9338B -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19338B CN114719338B CN202210349382.3A CN202210349382A CN114719338B CN 114719338 B CN114719338 B CN 114719338B CN 202210349382 A CN202210349382 A CN 202210349382A CN 114719338 B CN114719338 B CN 1147193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inlet
- temperature
- adjusting
- indoor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4—Air-mixing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主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于主体内、并将主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进风口位于换热器的一侧、并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并与第二风道连通;风机组件,设于第二风道内、并处于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用于将经过换热器和第二进风口的风束自出风口吹出;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二进风口处,用于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该室内机,其吹风量大,吹出的风柔和,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机吹出的凉风即使直接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本体、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本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于本体内、并分隔本体的内部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通过进风口与外界相通,第二风道通过出风口与外界相通,风机组件设于第二风道内、并处于出风口和换热器之间。
这种室内机的吹风量小,而且吹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机吹出的凉风直接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很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机,能够解决室内机的吹风量小,而且吹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机吹出的凉风直接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很不舒服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室内机,包括:主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于所述主体内、并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并处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用于将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风束自所述出风口吹出;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和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挡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转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调节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成采用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遮挡住第二进风口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包括:
采用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遮挡住第二进风口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的步骤中,基于Cn=0,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Li=0.4~0.6,Lp=0.3~0.5,Ld=0.05~0.15。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所述中间温度;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中的之一大于所述中间温度、另一小于所述中间温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所述中间温度的步骤包括: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中间温度-设定温度≤6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所述中间温度的步骤包括:制热模式下,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设定温度-中间温度≤6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室内机运转状态下,控制调节组件打开第二进风口,风机组件运转,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一部分为自第一风道经换热器换热的风,另一部分为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两部分风经过风机组件混合后自出风口吹出,不仅能够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量,还能够减小实际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
另外,由于开始阶段第二进风口的开度比较小,因此作用在换热器上的负压比较大,经过换热器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大,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少,这样也有利于环境温度快速调节。随着第二进风口开度的增大,经过换热器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逐渐减小,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即实际出风温度),提升用户吹风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室内机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室内机一使用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第二进风口完全关闭;
图4为图1所示室内机另一使用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第二进风口部分打开;
图5为图1所示室内机又一使用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第二进风口部分打开;
图6为图1所示室内机再一使用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第二进风口完全打开;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制冷模式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主体,110第一进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30出风口,140第一风道,150第二风道,200换热器,300风机组件,400调节组件,500接水盘。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种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室内机,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主体100,主体10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0、第二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换热器200,换热器200设置在主体100内、并分隔主体100的内部成第一风道140和第二风道150,第一风道140和第二风道150通过换热器200上的翅片缝隙连通,第一进风口110位于换热器200的一侧、并与第一风道140连通,即第一风道140通过第一进风口110与外界连通,第二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均位于换热器200的另一侧、并均与第二风道150连通;风机组件300,风机组件300设置在第二风道150内、并处于第二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之间,风机组件300的进口朝向换热器200、并与第二进风口120连通,风机组件300的出口通过出风口130与外界连通,风机组件300用于将经过换热器200和第二进风口120的风束沿第二风道150自出风口130吹出;调节组件400,调节组件400位于第二进风口120处、并设于主体100,用于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组件400可以调节第二进风口120完全打开(如图6所示),调节组件400也可以调节第二进风口120部分打开(如图4和图5所示),调节组件400还可以调节第二进风口120完全关闭(如图3所示)。
该室内机运转状态下,控制调节组件400打开第二进风口120,风机组件300运转,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一部分为自第一风道140经换热器200换热的风,另一部分为自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两部分风经过风机组件300混合后自出风口130吹出,不仅能够增大出风口130的出风量,还能够减小实际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
另外,由于开始阶段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比较小,因此作用在换热器200上的负压比较大,经过换热器20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例大,自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例少,这样也有利于环境温度快速调节。随着第二进风口开度的增大,经过换热器20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例逐渐减小,自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即实际出风温度),提升用户吹风舒适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0包括:挡风板(如图3至图5所示),挡风板可转动(即可摆动)地设置在第二进风口120处;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构固定在主体100上、并与挡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挡风板转动(即摆动),实现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
在一示例中,驱动机构设置为步进电机,挡风板的一端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转动,挡风板随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一起转动,实现挡风板完全打开第二进风口120,挡风板部分打开第二进风口120,以及挡风板完全关闭第二进风口120。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风机组件300和调节组件400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其中,控制装置被设置成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采用公式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逐步调整调节组件400的位置(也就是:控制装置根据Cn控制驱动装置,实现调整挡风板的位置),直至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400遮挡住第二进风口120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120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C1=1。
此方案通过逐步调整调节组件400的位置,实现第二进风口120自完全关闭逐步缓慢调整至完全打开,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调节至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还可以确保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更小(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作用在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不会感觉到特别明显的不舒服。
在制热模式下,也可采用上述方案,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示例中,Li=0.4~0.6,Lp=0.3~0.5,Ld=0.05~0.15。可以是,Li=0.5,Lp=04,Ld=0.1;或者可以是,Li=0.4,Lp=0.3,Ld=0.05;或者可以是,Li=0.6,Lp=0.5,Ld=0.15等;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假设Tn=26,Tn-1=27,Tn-2=30,Tsc=24,C n-1=0.5;Li=0.5,Lp=0.4,Ld=0.1;△output(Tn)=0.4*(26-27)+0.5*(26-24)+0.1*(26-2*27+30)=0.8;Cn=0.5*Cn-1=0.5*0.8=0.4。此时Cn<Cn-1,最终Cn=0,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此过程说明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逐渐增大,因此混风量逐渐增大,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更小(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而且在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时,实际出风温度会更接近设定温度。
在一示例中,控制装置设置为控制盒,室内机设置为风管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0包括贯流风轮、电机和蜗壳,电机安装在蜗壳上,贯流风轮位于蜗壳内、并安装在电机的旋转轴上,蜗壳安装在第二风道150内。可以是,蜗壳为一体结构;或者可以是,蜗壳为分体结构;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器200的下方设有接水盘5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
该空调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至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这样能够减小实际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另外,此控制方法还能够增大出风口130的出风量,因此环境温度能够更快速的调节至设定温度。由于开始阶段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比较小,因此作用在换热器200上的负压比较大,经过换热器20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较大,自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较少,这样也有利于环境温度快速调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至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包括:
在制冷模式下(或在制热模式下),控制装置采用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400的位置,至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400遮挡住第二进风口120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120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
此方案通过逐步调整调节组件400的位置,实现第二进风口120自完全关闭逐步缓慢调整至完全打开,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调节至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还可以确保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更小(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自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作用在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不会感觉到特别明显的不舒服。另外,由于开始阶段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比较小,因此作用在换热器200上的负压比较大,经过换热器20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较大,自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第二风道150的风量比较少,这样也有利于环境温度快速调节。
在制热模式下,也可采用上述方案,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示例中,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400的位置的步骤中,随着Cn逐渐减小,在Cn=0时,调节组件400完全打开第二进风口120,此时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随后调节组件400保持该姿态,使得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保持最大,实际出风温度更接近设定温度,最终环境温度到达设定温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Li=0.4~0.6,Lp=0.3~0.5,Ld=0.05~0.15。可以是,Li=0.5,Lp=04,Ld=0.1;或者可以是,Li=0.4,Lp=0.3,Ld=0.05;或者可以是,Li=0.6,Lp=0.5,Ld=0.15等;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设定Tn=26,Tn-1=27,Tn-2=30,Tsc=24,C n-1=0.5;Li=0.5,Lp=0.4,Ld=0.1;△output(Tn)=0.4*(26-27)+0.5*(26-24)+0.1*(26-2*27+30)=0.8;Cn=0.5*Cn-1=0.5*0.8=0.4。此时Cn<Cn-1,最终Cn=0,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最终环境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此过程说明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逐渐增大,混风量逐渐增大,而且实际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更小(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而且在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时,实际出风温度会更接近设定温度。
在制热模式下,也可采用上述方案,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至第二进风口120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调节组件400关闭第二进风口120(C1=1),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即室内机外部温度,也就是室内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使得环境温度调节的前段过程快速完成。其中,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中的之一大于中间温度、另一小于中间温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调节组件400关闭第二进风口120,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的步骤包括:
制冷模式下(如图7所示),控制调节组件400关闭第二进风口120,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中间温度-设定温度≤6度(可以是1度、4度、5度或6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制热模式下,控制调节组件400关闭第二进风口120,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设定温度-中间温度≤6度(可以是1度、4度、5度或6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然,中间温度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M进行合理选择(如:制冷模式,中间温度=设定温度+M/K;制热模式,中间温度=设定温度-M/K;K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K为2或3或4等),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室内机运转状态下,控制调节组件打开第二进风口,风机组件运转,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一部分为自第一风道经换热器换热的风,另一部分为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两部分风经过风机组件混合后自出风口吹出,不仅能够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量,还能够降低实际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实际出风温度也更接近用户设定温度),因此自出风口吹出的风作用到用户身上,用户体验能够得到改善。另外,由于开始阶段第二进风口的开度比较小,因此作用在换热器上的负压比较大,经过换热器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大,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少,这样也有利于环境温度快速调节。随着第二进风口开度的增大,经过换热器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逐渐减小,自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的风量比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即实际出风温度),提升用户吹风舒适性。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设于所述主体内、并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并处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用于将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风束自所述出风口吹出;
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调节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成:采用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遮挡住第二进风口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和
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挡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转动。
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机。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包括:
采用C=A/B,△output(Tn)=Lp*(Tn-Tn-1)+Li*(Tn-Tsc)+Ld*(Tn-2*Tn-1+Tn-2),Cn=Cn-1*△output(Tn),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其中,C为挡风系数、且取值范围为[0,1],A为调节组件遮挡住第二进风口的面积,B为第二进风口的面积,Tsc为设定温度,Tn为当前周期实际出风温度,Tn-1为第n-1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Tn-2为第n-2周期的实际出风温度,△output(Tn)为当前温度追加值、且取值范围为[0,1],Lp、Li、Ld为比例系数,0<Ld<Lp<Li<1,Cn为当前周期的挡风系数,Cn-1为第n-1周期的挡风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Cn依次调整调节组件的位置的步骤中,基于Cn=0,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Li=0.4~0.6,Lp=0.3~0.5,Ld=0.05~0.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出风温度和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依次调整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至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度调节至最大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所述中间温度;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中的之一大于所述中间温度、另一小于所述中间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所述中间温度的步骤包括:
制冷模式下,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中间温度-设定温度≤6度;和/或
制热模式下,控制调节组件关闭第二进风口,根据设定温度生成中间温度,使环境温度先调节至中间温度;其中,设定温度-中间温度≤6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9382.3A CN114719338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9382.3A CN114719338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19338A CN114719338A (zh) | 2022-07-08 |
CN114719338B true CN114719338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8224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9382.3A Active CN114719338B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19338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80646A (ja) * | 2000-03-31 | 2001-10-10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 |
WO2009139294A1 (ja) * | 2008-05-12 | 2009-11-1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105605736A (zh) * | 2016-01-06 | 2016-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送风方法 |
CN106196286A (zh) * | 2016-07-29 | 2016-12-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
CN110207266A (zh) * | 2019-06-28 | 2019-09-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1237876A (zh) * | 2020-01-17 | 2020-06-0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舒适性送风控制方法 |
CN211177121U (zh) * | 2019-11-04 | 2020-08-04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3503586A (zh) * | 2021-07-14 | 2021-10-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10349382.3A patent/CN1147193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80646A (ja) * | 2000-03-31 | 2001-10-10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 |
WO2009139294A1 (ja) * | 2008-05-12 | 2009-11-1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105605736A (zh) * | 2016-01-06 | 2016-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送风方法 |
CN106196286A (zh) * | 2016-07-29 | 2016-12-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
CN110207266A (zh) * | 2019-06-28 | 2019-09-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11177121U (zh) * | 2019-11-04 | 2020-08-04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1237876A (zh) * | 2020-01-17 | 2020-06-0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舒适性送风控制方法 |
CN113503586A (zh) * | 2021-07-14 | 2021-10-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19338A (zh) | 2022-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06214A (en) | Bypass passageway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system | |
CN110920352A (zh) | 一种同轴异步出风口结构 | |
CN10695886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023295A (zh) |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114719338B (zh) |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360654A (zh) | 一种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 | |
CN211032111U (zh) | 一种车辆空调风门、车辆空调装置及车辆 | |
KR20190017538A (ko) |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 |
CN112539473B (zh)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 |
CN212566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4312212A (zh) | 车载空调机组及其变频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 |
CN209819694U (zh) | 空调器 | |
JPS59119128A (ja) |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 |
JP3500231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3352843A (zh) | 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及汽车空调箱 | |
CN114857671B (zh) |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8295961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23580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JPH10264638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ヒータユニット | |
CN220506940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1858658U (zh) | 一种取暖器 | |
JPS62110512A (ja) | 車輌用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7357114U (zh) | 壁挂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243731U (zh) | 空调 | |
CN211493593U (zh) | 一种同轴异步出风口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