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9320B -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9320B
CN114719320B CN202210419318.8A CN202210419318A CN114719320B CN 114719320 B CN114719320 B CN 114719320B CN 202210419318 A CN202210419318 A CN 202210419318A CN 114719320 B CN114719320 B CN 114719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heat
temperature
determin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9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9320A (zh
Inventor
唐广通
张营
李�浩
杜威
李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4193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9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9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using a valve or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能源供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根据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根据该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本申请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多热泵系统进行有效调度,进而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以及避免能源浪费。

Description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供热事业的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推动,新能源供热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热泵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供热装置,在制取热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如何调度多热泵系统的各个参数,优化多热泵系统,是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和提高供热生产的关键。
由于多热泵系统庞大复杂,参数繁多,现有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存在对多热泵系统的调度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方法对多热泵系统的调度不及时、不准确,进而导致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所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对各热力系数进行排序处理,根据排序结果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ho-hi)×q1÷[(hs-hl)×q2]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ho为冷凝器出口焓值,hi为吸收器入口焓值,q1为热网水流量,hs为驱动热源焓值,hl为驱动热源冷凝焓值,q2为驱动热源流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二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三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四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与发生器放热量;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Qc+Qa)÷Qg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Qc为冷凝器放热量,Qa为吸收器放热量,Qg为发生器放热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在显示屏上显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所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根据上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并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根据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多热泵系统进行有效调度,进而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以及避免能源浪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清楚的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作用,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申请。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多个”应当被解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供热事业的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推动,新能源供热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供热装置,在制取热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如何调度多热泵系统的各个参数,优化多热泵系统,是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和提高供热生产的关键。然而,由于多热泵系统庞大复杂,参数繁多,现有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存在对多热泵系统的调度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根据上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并在得到的各热力系数中选取数值最大的作为目标热力系数,根据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多热泵系统进行有效调度,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以及避免能源浪费。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获取各热泵20的相关参数,并对上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并根据上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多热泵系统中的热泵均指代吸收式热泵,多热泵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热泵。
示例性的,上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其中,吸收器入口温度实际为吸收器入口热水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实际为冷凝器出口热水温度。上述温度参数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得,流量参数可以通过流量传感器直接获得。
步骤102、根据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可选的,执行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对各热力系数进行排序处理,根据排序结果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其中,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为各热泵在单位高品位热源功耗所放出的热量。通过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根据目标热力系数对各热泵进行调度,可以保证多热泵系统以高效率运行。同时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也使多热泵系统的供热量可以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
可选的,可以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还可以根据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关于根据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的过程,请参考后续相关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3、根据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执行根据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的步骤,具体可包括:根据目标热力系数与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
示例性的,根据目标热力系数,通过查询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可以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其中,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为一维数组,即输入X,可以得到对应的输出Y,例如,目标热力系数为1.7,即输入为1.7,通过查询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得到对应的输出为60%,即当目标热力系数为1.7时,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为60%。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型号的热泵,由于各热泵自身状态不同以及当前运行状态不同,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调节的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可能也不相同,例如,第一热泵的使用时间较长,导致其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最大达到原开度的80%,当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为90%时,该第一热泵无法实现其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达到90%,此时要适应性调节其他至少一个热泵,使其他至少一个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大于90%。
可选的,还可以将选取的目标热力系数与确定的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在显示屏上显示,以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观察到多热泵系统的运行参数。
上述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通过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根据上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并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根据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多热泵系统进行有效调度,进而提高多热泵系统的效率以及避免能源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步骤102中根据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1、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步骤201可以包括:
步骤2011、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
其中,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可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得到。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为一维数组,包括第一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第二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第三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和第四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
示例性的,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通过查询第一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可以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
根据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温度,通过查询第二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可以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
根据各热泵的驱动热源温度,通过查询第三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可以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饱和压力。
根据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通过查询第四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可以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
步骤2012、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
步骤2013、根据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二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焓值。
步骤2014、根据各热泵的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三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焓值。
步骤2015、根据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四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步骤的顺序,例如,步骤2012-2015可以同时执行。
示例性的,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与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一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可以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其中,上述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均为二维数组,即输入X与Y,可以得到对应的输出Z。
步骤202、根据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驱动热源冷凝焓值、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第一热力系数公式为:
COP=(ho-hi)×q1÷[(hs-hl)×q2] (1)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ho为冷凝器出口焓值,hi为吸收器入口焓值,q1为热网水流量,hs为驱动热源焓值,hl为驱动热源冷凝焓值,q2为驱动热源流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热泵相关部件的温度参数,并根据上述温度参数确定对应的焓值参数,进而根据焓值参数与流量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简化了热力系数的计算过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步骤102中根据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与发生器放热量。
可选的,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温度、发生器出口浓溶液温度与发生器出口浓溶液浓度。
各热泵的冷凝器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冷凝器中凝结水温度、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内形成的低温低压饱和水蒸气温度。
各热泵的吸收器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浓溶液温度、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温度与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浓度。
各热泵的溶液交换器参数包括各热泵的溶液交换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其中,上述浓溶液与稀溶液均为溴化锂溶液。
可选的,上述温度参数可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得,浓度参数可通过浓度传感器直接获得。
根据上述温度参数,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可以分别确定与温度参数对应的饱和压力参数,其中,上述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为一维数组。例如,根据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温度,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饱和压力。
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的方式,确定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饱和压力、冷凝器中凝结水饱和压力、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内形成的低温低压饱和水蒸气饱和压力、发生器出口浓溶液饱和压力、吸收器入口浓溶液饱和压力、吸收器出口稀溶液饱和压力与溶液交换器出口稀溶液饱和压力。
可选地,根据上述温度参数和与温度参数对应的饱和压力参数,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可以分别确定与温度参数对应的焓值参数,其中,上述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为二维数组。例如,根据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温度与发生器出口蒸汽饱和压力,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焓值。
通过查询预设的第五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的方式,确定各热泵的发生器出口蒸汽焓值、冷凝器中凝结水焓值、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内形成的低温低压饱和水蒸气焓值、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焓值、吸收器入口浓溶液焓值、吸收器出口稀溶液焓值与溶液交换器出口稀溶液焓值。
根据上述焓值参数与浓度参数,可以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发生器放热量。
冷凝器放热量公式、吸收器放热量公式、发生器放热量公式分别为:
Qc=h31-h3 (2)
Qg=(a-1)×h4+h31-a×h7 (3)
Qa=(a-1)×h8+h11-a×h2 (4)
a=X2÷(X2-X1) (5)
式中,Qc为冷凝器放热量,Qg为发生器放热量,Qa为吸收器放热量,h31为发生器出口蒸汽焓值,h3为冷凝器中凝结水焓值,a为循环倍率,h4为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焓值,h7为溶液交换器出口稀溶液焓值,h8为吸收器入口浓溶液焓值,h11为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内形成的低温低压饱和水蒸气焓值,h2为吸收器出口稀溶液焓值,X2为发生器出口浓溶液浓度,X1为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浓度。
步骤302、根据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发生器放热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第二热力系数公式为:
COP=(Qc+Qa)÷Qg (6)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Qc为冷凝器放热量,Qa为吸收器放热量,Qg为发生器放热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与发生器放热量,进而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即根据各热泵的性能计算热力系数,更贴合各热泵当前运行状况,进一步提高了热力系数的计算精度,得到精确度高的热力系数用于后续目标热力系数的确定,同时也简化了热力系数的计算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每隔预设时间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根据该时间段内的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该时间段内的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进而根据该时间段内的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该时间段内的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而在下一预设时间段内根据下一时间段内的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该下一时间段内的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以保证对多热泵系统的及时有效地调度。上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多热泵系统的运行情况设定。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01、确定模块602和执行模块603。
其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执行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所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可选的,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对各热力系数进行排序处理,根据排序结果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可选的,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确定模块602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ho-hi)×q1÷[(hs-hl)×q2]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ho为冷凝器出口焓值,hi为吸收器入口焓值,q1为热网水流量,hs为驱动热源焓值,hl为驱动热源冷凝焓值,q2为驱动热源流量。
可选的,确定模块602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二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三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四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可选的,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与发生器放热量;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Qc+Qa)÷Qg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Qc为冷凝器放热量,Qa为吸收器放热量,Qg为发生器放热量。
可选的,执行模块6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
可选的,执行模块603还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在显示屏上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上述存储器720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7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1。处理器710执行计算机程序721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203。或者,处理器710执行计算机程序721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01至603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721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720中,并由处理器71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721在终端设备700中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7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72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上述存储器720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存储器7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7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所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
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ho-hi)×q1÷[(hs-hl)×q2]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ho为冷凝器出口焓值,hi为吸收器入口焓值,q1为热网水流量,hs为驱动热源焓值,hl为驱动热源冷凝焓值,q2为驱动热源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对各热力系数进行排序处理,根据排序结果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饱和压力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吸收器入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二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出口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三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焓值;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冷凝饱和压力与预设的第四温度-饱和压力-焓值对照表确定各热泵的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发生器参数、冷凝器参数、吸收器参数与溶液交换器参数确定各热泵的冷凝器放热量、吸收器放热量与发生器放热量;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Qc+Qa)÷Qg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Qc为冷凝器放热量,Qa为吸收器放热量,Qg为发生器放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预设的热力系数-开度对照表,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热力系数与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在显示屏上显示。
7.一种多热泵系统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热泵的相关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选取数值最大的热力系数作为目标热力系数;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热力系数确定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根据所述多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需求开度控制各热泵的热网水流量阀门的开度;
所述各热泵的相关参数包括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驱动热源冷凝温度、驱动热源流量与热网水流量;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驱动热源温度与驱动热源冷凝温度分别确定各热泵的吸收器入口焓值、冷凝器出口焓值、驱动热源焓值与驱动热源冷凝焓值;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各热泵对应的热力系数;
COP=(ho-hi)×q1÷[(hs-hl)×q2]
式中,COP为热力系数,ho为冷凝器出口焓值,hi为吸收器入口焓值,q1为热网水流量,hs为驱动热源焓值,hl为驱动热源冷凝焓值,q2为驱动热源流量。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
CN202210419318.8A 2022-04-20 2022-04-20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719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318.8A CN114719320B (zh) 2022-04-20 2022-04-20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318.8A CN114719320B (zh) 2022-04-20 2022-04-20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9320A CN114719320A (zh) 2022-07-08
CN114719320B true CN114719320B (zh) 2024-03-29

Family

ID=8224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318.8A Active CN114719320B (zh) 2022-04-20 2022-04-20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932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4182A (ja) * 2007-03-15 2008-09-25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1ポンプ方式熱源設備の運転制御方法
EP3239626A1 (en) * 2016-04-27 2017-11-01 PLUM spó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 pump operation
CN107461971A (zh) * 2017-08-01 2017-12-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热泵系统
CN107490115A (zh) * 2017-08-29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一拖多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636037A (zh) * 2018-12-12 2019-04-16 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多热源环状热网水力优化调度方法
CN111625938A (zh) * 2020-05-11 2020-09-04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运行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75056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热泵系统的方法和热泵系统
CN111981552A (zh) * 2020-05-22 2020-11-24 太原大四方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与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与其调控方法
CN113587188A (zh) * 2021-08-14 2021-11-02 山东佐耀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台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站智能控制系统
CN113902339A (zh) * 2021-11-10 2022-01-07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装置
CN113915668A (zh) * 2021-10-13 2022-01-11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供热系统和智慧型供热系统控制方法
JP2022028473A (ja) * 2020-08-03 2022-02-16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給湯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4284A1 (en) * 2009-11-17 2011-05-19 John Siegenthaler Optimizing the efficiency and energy usage of a geothermal multiple heat pump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4182A (ja) * 2007-03-15 2008-09-25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1ポンプ方式熱源設備の運転制御方法
EP3239626A1 (en) * 2016-04-27 2017-11-01 PLUM spó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 pump operation
CN107461971A (zh) * 2017-08-01 2017-12-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热泵系统
CN107490115A (zh) * 2017-08-29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一拖多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636037A (zh) * 2018-12-12 2019-04-16 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多热源环状热网水力优化调度方法
CN11175056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热泵系统的方法和热泵系统
CN111625938A (zh) * 2020-05-11 2020-09-04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运行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981552A (zh) * 2020-05-22 2020-11-24 太原大四方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与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与其调控方法
JP2022028473A (ja) * 2020-08-03 2022-02-16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給湯システム
CN113587188A (zh) * 2021-08-14 2021-11-02 山东佐耀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台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站智能控制系统
CN113915668A (zh) * 2021-10-13 2022-01-11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供热系统和智慧型供热系统控制方法
CN113902339A (zh) * 2021-11-10 2022-01-07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9320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3218B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运行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2345951A (zh) 制冷系统能效评估在线监测系统
CN105041696A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风扇调速方法及服务器机柜
CN114719320B (zh) 多热泵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125931B (zh) 冷却塔自动寻优选型方法、装置
CN105978886A (zh) 一种适用于多品种计量仪表通讯的参数动态解析方法
CN111625938B (zh) 一种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运行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856722B (zh) 冷源系统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781177B (zh) 预测空调运行功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6710B (zh)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2461036B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2889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效在线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1623526B (zh) 一种热水器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水器
CN109185208A (zh) 一种风扇调速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269037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503924B (zh) 四通阀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57845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冷却水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126350A (zh)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19625A (zh) 多台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375476A (zh) 冷却塔风机群组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45069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空气能热泵监测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4753892B (zh) 一种汽轮机主汽压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43276B (zh)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94902A (zh) 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节能控制装置及空调控制终端
CN113723709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