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3276B -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3276B
CN114543276B CN202210190419.2A CN202210190419A CN114543276B CN 114543276 B CN114543276 B CN 114543276B CN 202210190419 A CN202210190419 A CN 202210190419A CN 114543276 B CN114543276 B CN 114543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equipment
cold sour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04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3276A (zh
Inventor
吴学渊
严政
梁兴强
林舒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04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3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3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3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24F11/47Responding to energy c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降温操作。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降低了人工冷却设备产生的能耗,并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能够提高实际制冷量与降温需求的匹配程度,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发展,数据中心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数据中心的运行设备在高效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无法及时针对运行设备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会导致运行设备温度过高进而影响运行设备的工作状态。当前,主要采用冷冻水空调系统对数据中心的运行设备进行散热。然而,实际发现,典型的冷冻水空调系统在工作中的制冷量往往大于运行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也即空调系统长期处于“大马拉小车”的运行状态下,从而导致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较低。可见,如何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并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并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所述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
以及,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实时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时,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小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
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包括该待降温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所需消耗的制冷量;
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以及,在所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所述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所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并将所述第一剂量和所述第一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介质输送功率,作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介质温度和所述最优工作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第二剂量和所述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和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控制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换热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控制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换热设备对所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二降温循环介质,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和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
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判断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修正为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以及每个所述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包括:
针对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在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中确定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所有目标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判断该待降温设备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二待降温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一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待降温设备,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并根据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在其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待降温设备,将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为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以及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每个目标待降温设备在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确定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所述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
以及,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的具体方式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实时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时,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小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之前,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包括该待降温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所需消耗的制冷量;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以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之前,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所述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具体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的具体方式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并将所述第一剂量和所述第一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介质输送功率,作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室外温度以及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介质温度以及所述最优工作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第二剂量和所述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具体方式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和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控制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换热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控制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换热设备对所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二降温循环介质,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采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前,采集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和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在所述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并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判断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是否匹配;
修正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不匹配时,将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修正为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以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的具体方式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以及每个所述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的具体方式包括:
针对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在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中确定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所有目标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判断该待降温设备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二待降温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一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待降温设备,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并根据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在其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待降温设备,将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为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以及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每个目标待降温设备在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确定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结合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共同制冷,即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空调系统降温的效率,并降低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此外,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端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端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结合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共同制冷,即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空调系统降温的效率,并降低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此外,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如数据中心的冷冻水空调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中,如云端大脑,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101、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可以包括冷冻水空调系统,当空调系统为冷冻水空调系统时,冷冻循环介质则为冷冻水。空调系统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冷源系统、输配系统以及末端系统,冷源系统用于制冷,产生冷冻循环介质,输配系统用于将冷冻循环介质输送至末端系统,末端系统用于利用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进行降温操作。
其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其中,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可以包括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内温度、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空调系统对应的每个待降温设备的表面温度,其中,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内温度可以包括空调系统对应的每个待降温设备所在的室内空间的温度,以及,当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时,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还可以包括自然冷却设备的冷源介质的温度。
102、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即冷冻循环介质的最优温度,其中,最优工作温度可以由空调系统的管理人员预先设定,也可以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降温需求智能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优选的,最优工作温度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降温需求智能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中,自然冷却设备包括任意基于自然条件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进行降温操作的冷却设备,如冷却水塔、蓄冷罐,人工冷却设备包括任意基于人工方式制冷并对待使用循环介质进行降温操作的冷却设备,如冷水机组,其中,冷水机组可以包括离心式冷水机组,优选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可以包括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磁悬浮冷水机组等,从而降低冷源系统的能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可以包括:
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小于实时温度;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不小于实时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小于实时温度时,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小于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小于最优工作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不小于最优工作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满足冷却需求的条件下优选选择自然冷却设备作为冷源设备,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而产生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并在自然冷却设备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情况下使用人工冷却设备,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可靠性。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判断出室外温度不小于最优工作温度时,在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室外温度与实时温度,预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针对预设单位体积的待使用循环介质可提供的单位冷量以及自然冷却设备每提供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一能耗;
确定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每提供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二能耗;
判断第一能耗是否小于第二能耗;
当第一能耗小于第二能耗时,触发执行上述的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第一能耗大于等于第二能耗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在自然冷却设备能够为待使用循环介质提供冷量时,优先选择在提供相同冷量的情况下能耗更低的冷却设备作为冷源设备,从而提高确定冷源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降低冷源设备进行降温时所需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103、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使用循环介质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物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待使用循环介质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可以均为液态,也可以分别为气态和液态,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待使用循环介质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可以为具有不同属性的同一物质,例如,待使用循环介质与目标冷冻介质可以均为液态水,其区别仅在于温度高低,即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温度低于待使用循环介质的温度,或者,待使用循环介质为水蒸气而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为液态水;此外,待使用循环介质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物质,即在冷源设备对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后,待使用循环介质通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其中,可以通过待使用循环介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也可以通过待使用循环介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目标冷冻循环介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104、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其中,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后转化为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末端形式可以包括基于相变技术的末端形式,如基于重力式热管背板的末端形式、基于冷板式液冷技术的末端形式、基于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的末端形式等,以及,末端形式还可以包括基于列间空调的末端形式等,末端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风控设备,风控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出风类型和/或进风类型,设备类型包括出风类型的风控设备可用于将所有待降温设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室外,设备类型包括进风类型的风控设备可用于将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冷量传递至待降温设备表面,从而对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结合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共同制冷,即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空调系统降温的效率,并降低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此外,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
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包括该待降温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所需消耗的制冷量;
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根据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工作状态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能够提高确定出的最优工作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提高了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可以包括:
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
根据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每个工作温度与实时温度的温差值,确定输配系统在满足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的情况下每个工作温度对应的最低输配功率;
并根据实际温度参数以及每个工作温度对应的最低输配功率,确定每个工作温度对应的冷源设备以及在满足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的情况下每个工作温度对应的冷源设备的最低制冷功率;
根据每个工作温度对应的最低输配功率以及最低制冷功率,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工作温度-单位时间能耗曲线;
将工作温度-单位时间能耗曲线中最低单位时间能耗值对应的目标工作温度确定为与所有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出的最优工作温度能够在满足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提高了确定出的最优工作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节约了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
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实际温度参数,确定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以及,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可以包括:
基于控制参数,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冷源系统对应的控制参数,并根据控制参数控制冷源系统的降温操作,提高了控制冷源系统进行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实际温度参数,确定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可以包括:
当冷源设备只包括人工冷却设备时,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和实时温度,确定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并将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确定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冷源设备只包括自然冷却设备时,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室外温度和实时温度,确定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介质输送功率,作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室外温度和实时温度,预估自然冷却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预设输配参数、介质温度和最优工作温度,确定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最大介质输送功率、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制冷剂可以包括冷媒。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不同冷源设备的设备控制参数,提高了确定出的控制参数的与实际的降温需求的匹配程序,从而提高控制冷源设备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通过将自然冷却设备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作为实际的介质输送功率,能够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人工冷却设备降温所需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控制参数,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可以包括:
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基于控制参数中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控制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换热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
基于控制参数中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以及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控制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换热设备对第一降温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二降温循环介质,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其中,第一控制参数可以包括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第二控制参数可以包括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第一换热设备可以包括板式换热器,当人工冷却设备为离心式冷水机组时,第二换热设备可以包括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蒸发器。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优先使用自然冷却设备进行降温再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从而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人工冷却设备所需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计算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与最优工作温度的实际温差;
判断实际温差与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温差是否匹配;
当判断出实际温差与最优温差不匹配时,根据实际温差与最优温差,修正输配系统的预设输配参数;
控制输配系统基于预设输配参数将目标冷冻循环介质输送至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并触发执行上述的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的操作。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预设输配参数,从而提高对待降温设备进行降温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如数据中心的冷冻水空调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中,如云端大脑,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201、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
202、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203、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204、采集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
通常情况下,冷源设备对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进行降温操作时会因为做功而产生热量,例如,自然冷却设备输送时冷源介质其输送设备如水泵产生的热量以及冷源介质与输送管道之间的摩擦热量,因此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与最优工作温度通常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别,所以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进行降温操作之前,与最优工作温度相关的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代替最优工作温度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后续对所有待降温设备进行降温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5、根据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的预设输配参数和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确定空调系统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设输配参数计算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被冷源系统进行了降温操作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预设体积,并根据预设体积、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和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待使用循环介质的比热容和密度计算空调系统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这样能够提高确定实际制冷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6、根据实际制冷量和空调系统对应的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可以包括该风控设备的叶轮转速和/或该风控设备对应的预设环境参数,针对每个风控设备,当该风控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进风类型时,该风控设备的预设环境参数包括该风控设备的进风口的进风温度和/或进风湿度,当该风控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出风类型时,该风控设备的预设环境参数可以包括该风控设备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和/或出风湿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制冷量和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可以包括:
针对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在所有待降温设备中确定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所有目标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待降温设备,判断该待降温设备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二待降温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一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第二待降温设备,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并根据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在其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第一待降温设备,将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为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风控设备,根据实际制冷量以及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每个目标待降温设备在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确定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可见,实施该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每个待降温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从而提高了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的耗冷量需求的匹配程度,减少了风控设备的冷量分配不准确而导致的部分待降温设备无法降温或部分待降温设备降温过度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7、针对每个风控设备,判断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是否匹配。
208、针对每个风控设备,当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不匹配时,将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修正为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209、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以及每个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和步骤209的其它描述,请参照实施例一中针对步骤101-步骤104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结合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共同制冷,即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空调系统降温的效率,并降低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并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此外,还能够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控制末端系统的风控设备的控风参数,提高了控风参数与待降温设备的实际降温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如数据中心的冷冻水空调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中,如云端大脑,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采集模块301,用于采集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控制模块303,用于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并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装置能够结合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共同制冷,即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空调系统降温的效率,并降低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此外,通过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最优工作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实际温度参数包括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和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
以及,确定模块302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小于实时温度;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不小于实时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小于实时温度时,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小于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小于最优工作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判断出室外温度不小于最优工作温度时,将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装置能够在满足冷却需求的条件下优选选择自然冷却设备作为冷源设备,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因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而产生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并在自然冷却设备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情况下使用人工冷却设备,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定模块302,还用于在根据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之前,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包括该待降温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所需消耗的制冷量;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以及,确定模块302,还用于在控制模块303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之前,确定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实际温度参数,确定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303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基于控制参数,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装置还能够根据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工作状态确定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能够提高确定出的最优工作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实际制冷量与待降温设备所需消耗的冷量的匹配程度,减少了空调系统非必要的能耗,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此外,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冷源系统对应的控制参数,并根据控制参数控制冷源系统的降温操作,提高了控制冷源系统进行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定模块302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实际温度参数,确定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当冷源设备只包括人工冷却设备时,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和实时温度,确定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并将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确定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冷源设备只包括自然冷却设备时,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优工作温度、室外温度和实时温度,确定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介质输送功率,作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预设输配参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室外温度以及实时温度,预估自然冷却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预设输配参数、介质温度以及最优工作温度,确定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最大介质输送功率、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装置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不同冷源设备的设备控制参数,提高了确定出的控制参数的与实际的降温需求的匹配程序,从而提高控制冷源设备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通过将自然冷却设备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作为实际的介质输送功率,能够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人工冷却设备降温所需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303基于控制参数,控制冷源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当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基于控制参数中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控制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换热设备对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
基于控制参数中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以及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控制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换热设备对第一降温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二降温循环介质,作为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装置能够在冷源设备包括自然冷却设备和人工冷却设备时优先使用自然冷却设备进行降温再使用人工冷却设备进行降温,从而增加自然冷却设备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的比重,降低了人工冷却设备所需的能耗,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利用率。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采集模块301,还用于在控制模块303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前,采集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
确定模块302,还用于根据预设输配参数和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确定空调系统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根据实际制冷量和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304,用于针对每个风控设备,判断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是否匹配;
修正模块305,用于针对每个风控设备,当判断模块判断出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不匹配时,将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修正为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以及,控制模块303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以及每个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对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装置能够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控制末端系统的风控设备的控风参数,提高了控风参数与待降温设备的实际降温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确定模块302根据实际制冷量和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针对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在所有待降温设备中确定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所有目标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待降温设备,判断该待降温设备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二待降温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一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第二待降温设备,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并根据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在其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第一待降温设备,将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为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风控设备,根据实际制冷量以及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每个目标待降温设备在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确定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装置还能够根据每个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每个待降温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从而提高了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的耗冷量需求的匹配程度,减少了风控设备的冷量分配不准确而导致的部分待降温设备无法降温或部分待降温设备降温过度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空调系统降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401;
与存储器401耦合的处理器402;
处理器402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或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或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
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所述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所述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包括:
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时,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针对预设单位体积的待使用循环介质可提供的单位冷量以及所述自然冷却设备每提供所述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一能耗;确定所述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每提供所述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二能耗;当所述第一能耗小于所述第二能耗时,将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和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当所述第一能耗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能耗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以及,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介质温度和所述最优工作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第二剂量和所述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还包括:
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所述实时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
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包括该待降温设备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所需消耗的制冷量;
根据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与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相匹配的工作温度,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还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一剂量和第一制冷功率,并将所述第一剂量和所述第一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冷源设备只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时,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优工作温度、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介质输送功率,作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和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控制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一换热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
基于所述控制参数中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控制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第二换热设备对所述第一降温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第二降温循环介质,作为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和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的实际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在预设单位时间段内的实际制冷量;
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判断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与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修正为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所述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以及每个所述风控设备的当前控风参数,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和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包括:
针对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的每个风控设备,在所有所述待降温设备中确定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所有目标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待降温设备,判断该待降温设备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二待降温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该待降温设备确定为第一待降温设备;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待降温设备,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并根据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以及该第二待降温设备与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间隔距离,确定该第二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每个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待降温设备,将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对应的单位时间耗冷量确定为该第一待降温设备在其对应的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
针对每个所述风控设备,根据所述实际制冷量以及该风控设备对应的每个目标待降温设备在该风控设备的控制区域内的区域耗冷量,确定该风控设备的预设控风参数。
8.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任意基于冷冻循环介质的空调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实际温度参数;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的实时温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其中,所述冷源系统包括自然冷却设备以及人工冷却设备;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输配系统针对所述冷冻循环介质的预设输配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冷源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得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目标冷冻循环介质;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基于所述目标冷冻循环介质,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所有待降温设备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参数和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确定冷源设备的具体方式包括:
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所述实时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小于预先确定出的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时,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自然冷却设备针对预设单位体积的待使用循环介质可提供的单位冷量以及所述自然冷却设备每提供所述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一能耗;确定所述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每提供所述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第二能耗;当所述第一能耗小于所述第二能耗时,将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和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均确定为冷源设备;当所述第一能耗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能耗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中的人工冷却设备确定为冷源设备;
以及,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最优工作温度以及所述实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的具体方式包括:
当所述冷源设备包括所述自然冷却设备以及所述人工冷却设备时,确定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应的冷源介质的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实时温度,预估所述自然冷却设备对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待使用循环介质执行相匹配的降温操作后所得的第一降温循环介质对应的介质温度;根据所述预设输配参数、所述介质温度和所述最优工作温度,确定所述人工冷却设备对应的制冷剂的第二剂量和第二制冷功率;并将所述最大介质输送功率、所述第二剂量和所述第二制冷功率确定为所述冷源设备对应的控制参数。
9.一种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CN202210190419.2A 2022-02-28 2022-02-28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43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0419.2A CN114543276B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0419.2A CN114543276B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276A CN114543276A (zh) 2022-05-27
CN114543276B true CN114543276B (zh) 2023-12-26

Family

ID=8166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0419.2A Active CN114543276B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32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13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CN107091510A (zh) * 2017-04-12 2017-08-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制冷方法及系统
CN108012513A (zh) * 2017-12-29 2018-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需行间空调的数据中心及其散热系统
CN111964239A (zh) * 2020-08-26 2020-11-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空调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13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CN107091510A (zh) * 2017-04-12 2017-08-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制冷方法及系统
CN108012513A (zh) * 2017-12-29 2018-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需行间空调的数据中心及其散热系统
CN111964239A (zh) * 2020-08-26 2020-11-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空调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276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4834B2 (en) Air conditioner energy-saving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0398034B (zh) 空调的冷却塔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8489013A (zh) 基于遗传算法和负荷在线修正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890697B2 (ja) 冷却塔ファン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3819596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739365A (zh) 中央空调冷站群控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30522A1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2770606B (zh) 用于数据中心节能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09665B (zh) 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049141A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系统
CN117062419B (zh) 多末端供需匹配的数据中心冷源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01700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辅助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560086B (zh)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中央空调
CN114543276B (zh) 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765867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data center based on hyperbola cooling tower
CN114427742B (zh) 中央空调冷站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007078A (zh) 一种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37831A (zh) 空调机房的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537450B (zh)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运行反馈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017572A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区域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355731B (zh) 一种冷却塔的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5031356B (zh) 变频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7450630B (zh) 一种基于冷水泵流量的空调能耗损失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663417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17545222A (zh) 定频氟泵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