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9371A -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9371A
CN114709371A CN202210242476.0A CN202210242476A CN114709371A CN 114709371 A CN114709371 A CN 114709371A CN 202210242476 A CN202210242476 A CN 202210242476A CN 114709371 A CN114709371 A CN 114709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ing
pole piece
truncated cone
circular truncated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2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9371B (zh
Inventor
李彦辉
张亚儒
刘江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2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9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9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9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9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9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拉伸装置,所述极片包括极耳,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拉伸组件和收卷机构,所述极片依次绕设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和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件和第二拉伸件,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极片;所述第一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第二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二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解决了极片经过辊压后极耳表面有褶皱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拉伸方法。

Description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背景技术
极片辊压是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极片辊压的目的是获 得符合设计参数的极片。通常通过监控极片辊压后压实密度、厚度、活物质与 箔材的剥离强度等来确保极片符合制造要求。极片在涂布、干燥完成后,活物 质与集流体箔片的剥离强度很低,需要对其进行辊压,以增强活物质与箔片的 粘接强度,以防在电解液浸泡、电池使用过程中剥落。同时,极片辊压可以压 缩电芯体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降低极片内部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之 间的孔隙率,降低电池的电阻,提高电池性能。
铜箔和铝箔都是利用铜铝块经过挤压压片制成的,具有很好的金属加工性 和延展性。当极片在辊压的过程中,活物质之间相互挤压,并对铜箔、铝箔施 加了一定的压力,则会产生一定的延展。在辊压时,没有活性物质涂覆的部分 没有发生延展,而有活性物质的极片在辊压力作用下产生延展,两处位置延展 不一致,在外观上就形成箔材边缘波浪,严重的话就会形成细密的褶皱。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拉伸装置,解决了极片经过辊压后极耳表 面有褶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极片拉伸装置,所述极片包括极耳,所述 拉伸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拉伸组件和收卷机构,所述极片依次绕设于所述加热 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和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件和第二拉 伸件,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极片;所述第一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 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第二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 第二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 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 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
本发明的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 述极片,所述极片在加热后,使得所述极片处于熔融状态,此时构成所述极片 的活性物质与流体之间的粘合力增加,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 从而能够自由方便得调整所述极片的外观;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件和第 二拉伸件,所述第一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 首次拉伸;所述第二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二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 再次拉伸;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 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 且所述第一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由于加热后的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 小,使得所述极片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所述极片不易发生断裂,所述极耳 处的褶皱被小幅度的抚平,同时使得所述极耳上的活性物质不易掉落;在所述 第二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大,使得所述极耳 处的褶皱被完全抚平,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从而保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 中的稳定性;通过两次拉伸,而且有首次拉伸作为缓冲,从而使得所述极耳转 焊接断裂的风险降低;很好的解决了极片经过辊压后极耳表面有褶皱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极片拉伸装置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 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拉伸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用于缓 冲所述第一拉伸件受到的作用力,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件,所 述第二缓冲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二拉伸件受到的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件 包括支撑部、转动部、连接部和缓冲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 连接部连接,所述缓冲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缓冲部的另一端设置 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在所述第一拉伸件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缓冲部用于 缓冲所述转动部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缓冲件分别设置于所 述第一拉伸件的两端。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两个能够为所述 第一拉伸件的两端提供均等的力,从而使得所述极耳的受力平衡,对所述极耳 处的皱褶的消除起积极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拉伸件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一圆台段,所述第一圆台段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台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连 接,且所述第一圆台段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水平段向所述第一缓冲件逐渐增大, 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一 圆台段,所述第一圆台段在所述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拉力, 从而使得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小幅度的抚平。
可选的,所述第二拉伸件包括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圆台段,所述第二圆台段 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台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件连 接,且所述第二圆台段的直径从所述第二水平段向所述第二缓冲件逐渐增大, 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二圆台段。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二 圆台段,所述第二圆台段在所述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更大 的拉力,从而使得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完全抚平。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轴线的夹角为1~2°。 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倾斜角度较小,使得所述极耳处的受力较 小,能够降低所述极片在首次拉伸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第二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轴线的夹角为4~5°。 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倾斜角度较大,使得所述极耳处的受力较 大,能够完全将所述极耳处的褶皱完全消除,从而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 保证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和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均为75~80mm。
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套设于所述加热 部的外壁,所述极片绕设于所述传热部的外壁。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极片在 加热后,使得所述极片处于熔融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 性,因此能够自由方便得调整所述极片的外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极片拉伸方法,采用所述极片拉伸装置进行,所述极 片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极片进行热处理;
S2:通过所述第一拉伸件对经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
S3:通过所述第二拉伸件对经所述首次拉伸后的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
S4:将经所述再次拉伸后的所述极片收进所述收卷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极片拉伸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极 片进行热处理,所述极片在加热后,使得所述极片处于熔融状态,此时构成所 述极片的活性物质与流体之间的粘合力增加,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 展性,从而能够自由方便地调整所述极片的外观;通过所述第一拉伸件对经所 述热处理后的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首 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小,使得所述极片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所述极 片不易发生断裂,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小幅度的抚平,同时使得所述极耳上的 活性物质不易掉落;通过所述第二拉伸件对经所述首次拉伸后的所述极耳进行 再次拉伸,在所述第二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 大,使得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完全抚平,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从而保证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两次拉伸,而且有首次拉伸作为缓冲,从 而使得所述极耳转焊接断裂的风险降低;很好的解决了极片经过辊压后极耳表 面有褶皱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其有意效果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 度过低时,无法使得所述极片处于易拉伸的状态;所述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时, 使得所述极片中的活性物质向极片的边缘处迁移,从而影响所述极片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极片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拉伸组件和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极片拉伸装置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圆台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圆台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极片拉伸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 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 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 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 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辊压后极片的理想状态是极片表面平整、在光下光泽度一致、留白部分无 明显波浪和极片无大程度翘曲。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操作熟练度、设备运行情 况等都会引起部分问题的产生。最直接的是影响极片分切,分切极片宽度不一 致,极片出现毛刺;同时辊压结果影响极片的卷绕,严重的翘曲会造成极片卷 绕过程中极片和隔膜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在热压后会形成某些部分多层隔膜叠 加,成为应力集中点,影响电芯性能。
图1为本发明的极片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拉伸组件和 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极片拉伸装置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极片1 包括本体11和极耳(图中未标示),且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设有2个,分 别为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13。所述极片拉伸装置100包括加热机构2、拉伸 组件3和收卷机构(图中未标示),所述极片1依次绕设于所述加热机构2、所 述拉伸组件3和所述收卷机构(图中未标示),所述拉伸组件3包括第一拉伸 件31和第二拉伸件32,所述加热机构2用于加热所述极片1;所述第一拉伸件 31用于向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提供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进行首次拉伸;所述第二拉伸件32用于向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提供第二作 用力以对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收卷机构(图中未标示) 用于向所述极耳(图中未标示)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 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且所述第 一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
具体的,所述加热机构2用于加热所述极片1,所述极片1在加热后,使得 所述极片1处于熔融状态,此时构成所述极片1的活性物质与流体之间的粘合 力增加,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从而能够自由方便得调整所述 极片的外观;所述拉伸组件3包括第一拉伸件31和第二拉伸件32,所述第一拉 伸件31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第二 拉伸件32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二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收 卷机构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 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作用力 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由于加热后的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在所述 第一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小,使得所述极片 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所述极片1不易发生断裂,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小幅 度的抚平,同时使得所述极耳上的活性物质不易掉落;在所述第二作用力下对 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大,使得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完全 抚平,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从而保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通 过两次拉伸,同时有首次拉伸作为缓冲,从而使得所述极耳转焊接断裂的风险 降低;很好的解决了极片1经过辊压后极耳表面有褶皱的问题。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极片拉伸装置100还包括 缓冲件33,所述缓冲件33包括第一缓冲件331和第二缓冲件332,所述第一缓 冲件331设置于所述第一拉伸件31,所述第一缓冲件331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拉 伸件31受到的作用力,所述第二缓冲件332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件32,所述第 二缓冲件332用于缓冲所述第二拉伸件32受到的作用力。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一缓冲件331和所述第二缓冲件 3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件331包括支撑部3311、转动部3312、连接部 3313和缓冲部3314,所述转动部3312和所述支撑部3311分别与所述连接部3313 连接,所述缓冲部33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部3311,所述缓冲部3314的另 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部3312,所述转动部3312在所述第一拉伸件31的作用下 转动,所述缓冲部3314用于缓冲所述转动部3312的转动。
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3311为U型支撑件,所述转动部 3312为转动杆,所述连接部3313为连接杆,所述缓冲部3314为弹簧。所述转 动杆的一端以及所述U型支撑件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连接杆贯穿的通孔,所述 连接杆贯穿所述转动杆和所述U型支撑件,以实现所述转动杆、所述U型支撑 件和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U型支撑件的内壁连接固 定,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在所述第一拉伸件的作用下转 动,所述弹簧用于缓冲所述转动杆的转动。在所述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 极片带动所述第一拉伸件转动,所述第一拉伸件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杆随 之转动,所述转动杆的转动带动所述弹簧拉伸,此时所述弹簧会给所述转动杆 一个回弹力,使得所述第一拉伸件能够将所述极片的褶皱被拉平。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第一缓冲件331设有两个,且两 个所述第一缓冲件33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拉伸件31的两端,所述第一缓冲件 331设置两个能够为所述第一拉伸件31的两端提供均等的力,从而使得所述第 一极耳12和所述第二极耳13的受力平衡,对所述第一极耳12处的褶皱和所述 第二极耳13处的皱褶的消除起积极作用。
本发明又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第二缓冲件332设有两个,且 两个所述第二缓冲件332分别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拉伸件32的两端,所述第二缓 冲件332设置两个能够为所述第二拉伸件32的两端提供均等的力,从而使得所 述第一极耳12和所述第二极耳13的受力平衡,对所述第一极耳12处的褶皱和 所述第二极耳13处的皱褶的消除起积极作用。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第一拉伸件31包括第一水平段 312和第一圆台段311,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312连接, 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331连接,且所述第一圆台段 311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水平段312向所述第一缓冲件331逐渐增大,所述极耳绕 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311。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311,所述第一圆台 段311在所述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拉力,从而使得所述极 耳处的褶皱被小幅度的抚平。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第二拉伸件32包括第二水平段 322和第二圆台段321,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322连接, 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件332连接,且所述第二圆台段 321的直径从所述第二水平段322向所述第二缓冲件332逐渐增大,所述极耳绕 设于所述第二圆台段321。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二圆台段321,所述第二圆台 段321在所述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更大的拉力,从而使得 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完全抚平。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圆台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圆台段的 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母线为L11, 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轴线为L12,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高为h1,所述第一 圆台段311的母线L11与所述第一圆台段311的轴线L12的夹角为α1。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轴 线的夹角为1~2°。所述第一圆台段的倾斜角度较小,使得所述极耳处的受力较 小,能够降低所述极片在首次拉伸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风险。
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轴 线的夹角为1°、1.2°、1.4°、1.6°、1.8°和2°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一些更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 轴线的夹角为1.5°。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母线为L21, 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轴线为L22,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高为h2,所述第二 圆台段321的母线L21与所述第二圆台段321的轴线L22的夹角为α2。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轴 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圆台段的倾斜角度较大,使得所述极耳处的受力较 大,能够完全将所述极耳处的褶皱完全消除,从而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 保证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轴 线的夹角为4°、4.2°、4.4°、4.6°、4.8°和5°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一些更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 轴线的夹角为4.5°。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和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均为 75~80mm。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和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为75mm、76mm、77mm、 78mm、79mm和80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为75mm、76mm、77mm、 78mm、79mm和80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一些更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和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 均为75mm。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部22和传 热部21,所述传热部21套设于所述加热部22的外壁,所述极片1绕设于所述 传热部21的外壁。所述极片1在加热后,使得所述极片1处于熔融状态,从而 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因此能够自由方便得调整所述极片1的 外观。
图6为本发明的极片拉伸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极片拉伸方法,采用所述极片拉伸 装置进行,参照图6,所述极片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极片进行热处理;
S2:通过所述第一拉伸件对经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
S3:通过所述第二拉伸件对经所述首次拉伸后的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
S4:将经所述再次拉伸后的所述极片收进所述收卷机构。
具体的,通过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极片进行热处理,所述极片在加热后, 使得所述极片处于熔融状态,此时构成所述极片的活性物质与流体之间的粘合 力增加,使得所述极耳具有良好的拉伸延展性,从而能够自由方便地调整所述 极片的外观;通过所述第一拉伸件对经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 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小,使得所 述极片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所述极片不易发生断裂,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 小幅度的抚平,同时使得所述极耳上的活性物质不易掉落;通过所述第二拉伸 件对经所述首次拉伸后的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在所述第二作用力下对所述 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极耳处受力较大,使得所述极耳处的褶皱被完全抚平,提高了所述极耳的平整度,从而保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两次 拉伸,而且有首次拉伸作为缓冲,从而使得所述极耳转焊接断裂的风险降低; 很好的解决了极片经过辊压后极耳表面有褶皱的问题。
本发明一些可能实施例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所述热处理的温 度过低时,无法使得所述极片处于易拉伸的状态;所述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时, 使得所述极片中的活性物质向极片的边缘处迁移,从而影响所述极片的平整度。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 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 在此说明的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3)

1.一种极片拉伸装置,所述极片包括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拉伸组件和收卷机构,所述极片依次绕设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和所述收卷机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拉伸件和第二拉伸件,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极片;所述第一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一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所述第二拉伸件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二作用力以对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向所述极耳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作用力与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二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拉伸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拉伸件受到的作用力,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件,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二拉伸件受到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支撑部、转动部、连接部和缓冲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缓冲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缓冲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在所述第一拉伸件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缓冲部用于缓冲所述转动部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缓冲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拉伸件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件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一圆台段,所述第一圆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台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圆台段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水平段向所述第一缓冲件逐渐增大,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件包括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圆台段,所述第二圆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台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圆台段的直径从所述第二水平段向所述第二缓冲件逐渐增大,所述极耳绕设于所述第二圆台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轴线的夹角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母线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轴线的夹角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台段的高为75~8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高为75~8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套设于所述加热部的外壁,所述极片绕设于所述传热部的外壁。
12.一种极片拉伸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拉伸装置进行,所述极片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极片进行热处理;
S2:通过所述第一拉伸件对经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极耳进行首次拉伸;
S3:通过所述第二拉伸件对经所述首次拉伸后的所述极耳进行再次拉伸;
S4:将经所述再次拉伸后的所述极片收进所述收卷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极片拉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
CN202210242476.0A 2022-03-11 2022-03-11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Active CN114709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2476.0A CN114709371B (zh) 2022-03-11 2022-03-11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2476.0A CN114709371B (zh) 2022-03-11 2022-03-11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9371A true CN114709371A (zh) 2022-07-05
CN114709371B CN114709371B (zh) 2024-05-28

Family

ID=8216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2476.0A Active CN114709371B (zh) 2022-03-11 2022-03-11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937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6995A (ja) * 2000-02-23 2001-08-31 Sony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2423449U (zh) * 2011-11-30 2012-09-05 凯迈(江苏)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辊压加工设备
KR20170028748A (ko) * 2015-09-04 2017-03-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의 전극판 압착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228349A (ja) * 2016-06-20 2017-12-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2168523U (zh) * 2020-05-14 2020-12-1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
CN212517248U (zh) * 2020-07-13 2021-02-09 邢台海裕锂能电池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展平装置
CN212857122U (zh) * 2020-08-07 2021-04-02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极片破裂的轧制生产设备
CN212967759U (zh) * 2020-07-20 2021-04-13 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延展的过辊结构
CN213150811U (zh) * 2020-09-17 2021-05-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极片辊压设备及锂电池生产线
US20210288302A1 (en) * 2020-03-11 2021-09-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de sheet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this purpose
CN214421693U (zh) * 2021-03-02 2021-10-19 苏州锦浩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板件输送的缓冲机构
CN215451466U (zh) * 2021-04-21 2022-01-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极片辊压装置和锂电池生产线
CN215696913U (zh) * 2021-07-14 2022-02-01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辊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6995A (ja) * 2000-02-23 2001-08-31 Sony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2423449U (zh) * 2011-11-30 2012-09-05 凯迈(江苏)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辊压加工设备
KR20170028748A (ko) * 2015-09-04 2017-03-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의 전극판 압착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228349A (ja) * 2016-06-20 2017-12-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210288302A1 (en) * 2020-03-11 2021-09-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de sheet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this purpose
CN212168523U (zh) * 2020-05-14 2020-12-1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
CN212517248U (zh) * 2020-07-13 2021-02-09 邢台海裕锂能电池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展平装置
CN212967759U (zh) * 2020-07-20 2021-04-13 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延展的过辊结构
CN212857122U (zh) * 2020-08-07 2021-04-02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极片破裂的轧制生产设备
CN213150811U (zh) * 2020-09-17 2021-05-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极片辊压设备及锂电池生产线
CN214421693U (zh) * 2021-03-02 2021-10-19 苏州锦浩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板件输送的缓冲机构
CN215451466U (zh) * 2021-04-21 2022-01-0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极片辊压装置和锂电池生产线
CN215696913U (zh) * 2021-07-14 2022-02-01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辊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永明、高鹏、王桢编: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表征及操作实例》",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201 - 2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9371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45562A1 (en) Electrode piece and battery
CN111048787A (zh) 一种柔性复合集流体的制作方法
CN10595812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0934B (zh) 一种超薄复合锂带的制备方法
CN101985118A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间歇式涂布方法
CN114709371A (zh) 极片拉伸装置及其拉伸方法
CN106328886B (zh) 动力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JP2001076711A (ja) シート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256344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极片的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
JP2009252349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76391A (zh) 极片辊压除皱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JP2010244748A (ja)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JP4889935B2 (ja) アルミニウム硬箔電極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3257877B2 (ja) シート状極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電池
JP3744370B2 (ja) ニッケル水素二次電池集電体用ニッケル箔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76590A (ja) 電極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515026U (zh) 一种制备超薄碱金属带材的装置
CN212085131U (zh)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结构
CN208970632U (zh) 一种全极耳正极片、卷绕电芯
CN215600396U (zh) 极片涂布结构
CN115608986B (zh) 一种多孔电极箔的热处理工艺
CN212720780U (zh) 一种锂离子大软包极卷的烘烤结构
CN105406109B (zh) 一种曲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38254B (zh) 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
CN205335365U (zh) 一种曲面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