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9861A -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9861A
CN114699861A CN202210468198.0A CN202210468198A CN114699861A CN 114699861 A CN114699861 A CN 114699861A CN 202210468198 A CN202210468198 A CN 202210468198A CN 114699861 A CN114699861 A CN 114699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hole
air inlet
transmiss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81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淼
龚童贵
董中华
解孝民
徐诗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81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9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24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 B01D46/2403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hysical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46/2411Filter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24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 B01D46/26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rota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05Mobile installations, particularly for upkeeping in situ road or railway furniture, for instance road barricades, traffic signs; Mobile installations particularly for upkeeping tunnel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27Dislodging by suction; Mechanical dislodging-clean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or dependent exhaust, e.g. dislodging-sweep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 suction nozzles ; Mechanical loosening devices working under vacu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过滤模组,所述两个过滤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两个过滤模组平行设置;以及流体组件,所述流体组件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该装置通过双通道吸尘过滤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双过滤模组的吸力,使得双过滤模组对扬尘进行高效吸收、过滤,已排出干净的空气,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且通过两个过滤模组进行吸收、过滤,可以使得其吸力更佳,且过滤效果成倍提升,满足在重度粉尘环境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扫地车都带有灰尘过滤装置,大部分采用单桶的过滤方式,此方式在清扫一般的生活垃圾,如树叶,纸屑,果皮等体现不出控尘过滤的效果,但在清扫粉尘较多较厚的场所时,控尘效果不理想,很容易产生扬尘的现象,造成二次污染,扫地车所过之处,乌烟瘴气。
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带双过滤桶的扫地车,但是这些过滤系统,离心风机电机功率恒定不变,吸力也保持不变,在一些不需要大功率,大吸力的场合,没办法降低功率,一方面造成电能的浪费,降低车型工作续航时间,一方面带来不必要噪音污染。
另一方面,很多同领域的过滤箱需要制作专用的成型模具,制作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过滤箱内部角落存在积灰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过滤模组,包括:
两个过滤模组,所述两个过滤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两个过滤模组平行设置;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与支撑部;以及
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的流体组件,所述流体组件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且所述流体组件与过滤模组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流体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固定部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组件将气体从外界吸取并输送到所述过滤模组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通过所述间隙排出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部中心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所述固定部一侧面设置有加强筋;以及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固定部两端且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包括常规流体件;所述常规流体件包括;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固定部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风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包括第一前板、第一后板以及第一引流件: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后板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设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与所述第一引流件的长度相等;
或所述第一前板远离所述第一后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后板远离第一前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引流件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引流件,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引流件在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圆周阵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容物槽,所述第一容物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
所述第一容物槽的深度小于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物槽的深度,且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第一容物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物槽包括:
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呈圆锥形,且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板相连,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和/或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长度;以及;
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设置于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所述传动板圆心处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板通过所述传动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套接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包括加强流体件;所述加强流体件包括: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与所述固定部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二风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风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轮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后板以及第二引流件;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前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后板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距放置第二引流件;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引流件,且所述若干个第二引流件在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圆周阵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模组还包括:
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与过滤模组同轴心设置,所述过滤桶一端设置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流体组件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过滤桶另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活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传动轴套接;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件进行啮合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从动件;
换向传动轴,所述换向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从动件啮合传动;以及
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啮合传动,且所述链条另一端与所述换向传动轴另一端啮合传动;
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所述传动电机、换向传动轴和链条外,还包括:
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置在所述传动电机下端,所述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安装盒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盒后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部,且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换向传动轴与所述从动件的啮合传动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部,且所述换向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盒还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柱;以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垂直,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中心,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传动换向轴穿过所述轴孔。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过滤模组;以及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有进风孔、安装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箱的前后端面上,所述过滤箱前端面与所述过滤箱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与所述过滤桶底板之间的距离,且过滤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所述过滤桶底部的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包括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过滤模组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过滤模组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的直径;
和/或第二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的直径;
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在过滤箱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滤箱左右对称,所述过滤箱为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且所述过滤箱各拼焊连接处分别为45度和/或90度,所述过滤箱设置有支撑孔,且所述支撑孔贯穿所述过滤箱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过滤桶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以及
弹性刮片,所述弹性刮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弹性刮片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间距,所述弹性刮片与所述过滤桶外表面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左右侧板,所述左右侧板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左右侧板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左右侧板与所述过滤箱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左右侧板分别与所述过滤箱下方通口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以及
后侧板,所述后侧板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后侧板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后侧板与所述过滤箱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二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后侧板与所述过滤箱下方通口的第一前板和/或第一后板连接;
或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所述左右侧板和后侧板外,还包括: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所述密封盖圆心处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过滤桶的滚动件同轴设置且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支撑架连接;
或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所述左右侧板、后侧板和密封盖外,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所述限位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孔处,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进风孔同轴,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进风孔相等,且同轴设置;
至少三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三个限位部分别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固定盘的圆孔内;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过滤桶的进风口内切。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地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结构或者电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双通道吸尘过滤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双过滤模组的吸力,使得双过滤模组对扬尘进行高效吸收、过滤,已排出干净的空气,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且通过两个过滤模组进行吸收、过滤,可以使得其吸力更佳,且过滤效果成倍提升,满足在重度粉尘环境中使用。
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时通过传动电机,带动过滤桶的旋转,通过橡胶刮片的弹力,将灰尘弹下,以达到自动清洁过滤桶的目的。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过滤桶内部增加支撑件,通过支撑件对过滤箱内部进行加强,增加过滤箱整体强度,提高过滤箱的抗压性能。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换吸力强度的流体组件,可满足在各种程度的粉尘环境中使用。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过滤箱内部增加左右侧板和后侧板,可以使灰尘靠重力滑下,避免灰尘在所述过滤箱内部堆积,影响过滤效果及工作效果,也避免后期清洗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过滤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双过滤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单个过滤模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双过滤模组的常规流体件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常规流体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常规流体件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双过滤模组的加强流体件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加强流体件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
图10为图8中的常规流体件后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常规流体件与过滤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流体件与过滤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后侧板安装示意图;
图17为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左右侧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20,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过滤模组100,包括:
两个过滤模组100,所述两个过滤模组100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两个过滤模组100的轴心线平行;以及
固定支架300,所述固定支架300包括固定部301与支撑部302;以及
安装于固定支架300上的流体组件200,所述流体组件200与所述过滤模组100同轴心线设置,且所述流体组件200与过滤模组100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流体组件200与所述固定支架300的固定部301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组件200将气体从外界吸取并输送到所述过滤模组100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通过所述间隙排出外界。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流体组件200与所述过滤模组100同轴心线设置,且所述过滤模组100有两个并平行设置,通过两个流体组件200分别与两个过滤模组100同轴心线且平行设置,形成双通道吸尘过滤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通过双通道吸尘过滤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双过滤模组100的吸力,使得双过滤模组100对扬尘进行高效吸收、过滤,已排出干净的空气,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且通过两个过滤模组100进行吸收、过滤,可以使得其吸力更佳,且过滤效果成倍提升,满足在重度粉尘环境中使用;在吸力及过滤效果更佳的双过滤模组100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更换式流体组件200,还能根据用户使用环境及需求,选用不同功率,不同吸力的流体组件200配件,配合双过滤模组100使用,从而提高本产品的使用能效比,满足本产品能在各种程度的粉尘环境中使用。
根据需要,所述流体组件200为离心风机或其他流体机械,通过选用不同功率,不同吸力的离心风机或其他流体机械结合双过滤模组100,使得本产品不仅在吸力上大大的增加,且还能快速更换不同型号针对不同的粉尘环境进行使用,过滤效果也是加倍提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00安装在过滤箱600的侧面,且离心风机与过滤箱600留有合适的间隙,所述离心风机通过高速旋转的负压产生吸力。
根据需要,所述双过滤模组100可同时进行工作,且还可以分开进行单个过滤模组100工作,只启动一个过滤模组100通过与连通过滤模组100的流体组件200配合,进行工作。
同样的,根据需要,过滤模组100还可以进行多个设置,以满足使用者及环境变化的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01中心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滤模组100同轴心线设置,所述固定部301一侧面设置有加强筋;以及
所述支撑部302与所述固定部301垂直设置,所述支撑部302设置于固定部301两端且对称。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固定支架300,通过斜向设置固定支架300,将所述流体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300上,使得固定支架300均匀受力,更有利于支撑;所述固定部301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或圆通孔,通过所述若干个螺纹孔或圆通孔对所述第一驱动件430进行安装,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300上,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更换,根据使用环境需求,当环境粉尘污染程度较轻微时,将所述常规流体件400安装于固定支架300上,进行工作;当环境中的粉尘污染程度较严重时,将所述加强流体件500安装于固定支架300上,进行工作;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00,针对不同的环境可快速高效的更换不同吸力的离心风机进行工作,不仅避免电能的浪费,提高工作续航时间,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噪音污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包括常规流体件400;所述常规流体件400包括:
第一风轮410,第一风轮410,所述第一风轮410与所述固定部301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一驱动件430,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风轮4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00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430设置于所述支撑部30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特定的机框与第一引流件420的结合,使得该流体组件200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在保持同等的吸力效果上,大大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通过简单结构便可实现与其他结构复杂的离心风机或其他流体机械一样的效果,并且结合提供动力源的中小功率第一驱动件430进行驱动,使其满足在中小程度的粉尘环境中进行工作,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30驱动所述机框与所述第一引流件420进行转动,产生吸力,吸取粉尘。
根据需要,所述流体组件200为一种流体机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为离心风机,且为常规吸力的离心风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410包括第一机框以及第一引流件420,所述第一机框包括第一前板411和第一后板421;或所述第一风轮410包括第一前板411、第一后板421以及第一引流件420;
第一引流件420,所述第一引流件420设置于第一机框内;以及
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前板41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后板421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设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与所述第一引流件420的长度相等;
或所述第一前板411远离所述第一后板42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后板421远离第一前板41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引流件420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引流件420,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引流件420在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圆周阵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引流件420两端分别对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后进行连接,不仅方便其制作,且通过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在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圆周阵列设置,大大的优化了整体结构,使得其结构设置更符合流体驱动原理,有效提升对粉尘的吸取能力,所述第一引流件420为规则性圆弧长条型,所述第一引流件420两侧和/或两端对称,所述第一引流件42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前板411和所述第一后板4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圆弧凹面对向所述第一机框内;和/或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圆弧凸面对向所述第一机框外;和/或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圆弧凹面对向所述第一前板411和/或所述第一后板421内;和/或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圆弧凸面对向所述第一前板411和/或所述第一后板421外;根据离心运动原理,通过如上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在所述机框内呈流线型圆周阵列设置,使得所述机框与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在工作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30驱动,从而使其旋转,产生吸力,简单高效便可对粉尘进行吸取。
根据需要,所述第一机框及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可设置为其他常规式涡轮及涡轮叶片,所述第一机框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对其进行驱动,使其高效吸取粉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件420采用的是矩形对称式的叶片,且横截面为圆弧形。
根据需要,所述第一机框及所述第一引流件42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框及所述第一引流件420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能长时间高强度使用,有利后期清洗维护,且有效提高吸力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板41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容物槽412,所述第一容物槽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
所述第一容物槽412的深度小于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物槽412的深度,且所述第一驱动件430设置于第一容物槽41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物槽412小于所述预设间距,即所述第一容物槽412小于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容物槽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板411与所述第一后板421之间,将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安装于第一容物槽412处,有效节省了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安装空间,优化了所述流体组件200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一驱动件430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物槽412,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430伸出第一容物槽412,便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定位安装,及对所述机框和所述第一引流件420做支撑,使得所述机框和所述引流组件稳固套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传动端,并随着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工作而开始旋转,产出吸力,吸取环境中的粉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物槽412包括:
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呈圆锥形,且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板411相连,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和/或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长度;以及
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设置于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所述传动板圆心处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板通过所述传动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套接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物槽412呈内凹圆锥形,一方面,方便在所述第一前板411处安装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另一方面通过内凹圆锥形的设置,加强了所述第一前板411整体强度,更具抗压、抗变形性,使其不论在工作中或后期维护上都不易发生变形、不易损坏;所述支撑筒呈圆锥形设置,且所述支撑筒横截面在所述第一前板411处往所述第一后板421逐渐减小,一方面通过进口大,内部小内凹圆锥形设置,方便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在所述支撑筒处进出,容易安装或拆卸,另一方面,通过圆锥形设置,使得所述支撑筒整体不易变形,更具抗压性,与所述第一前板411连接更牢固,通过所述支撑筒内端小口与所述传动板固定,且所述传动板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传动端套接传动,使得整体传动性能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板421中心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部422连接,所述第一进风部422包括:
第一直筒部,所述第一直筒部与所述第一后板421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直筒部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横截面;以及
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后板421与所述直筒部之间,所述第一圆弧部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板421的第一出风口处相切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横截面最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筒部相切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横截面最大的一端往横截面最小的一端逐渐呈圆弧线型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吸取到环境中的粉尘,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422排进所述过滤模组100内进行过滤,所述第一圆弧部两端开口,一端大一端小,且开口大的一端逐渐往开口小的一端呈圆弧线型缩小,在工作时,所述流体组件200吸取的风力、粉尘进入所述第一机框内,从所述第一后板421的第一进风部422进入所述过滤模组100,由于所述第一圆弧部连接所述第一后板421的开口端从大逐渐变小,使得开口小的一端压力增大,更有利于粉尘快速进入所述过滤模组100内进行过滤,提高所述流体组件200的吸力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包括加强流体件500;所述加强流体件500包括:
第二风轮510,所述第二风轮510与所述固定部301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二驱动件530,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二风轮5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530安装于所述固定部301上,且所述固定部301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530与第二风轮510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特定的第二风轮510与第二驱动件530的结合,使得该流体组件200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在保持的大吸力同时,大大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通过简单的第二风轮510结合第二驱动件530同时使用,便可实现比常规流体组件400吸力更大的效果,并且结合提供动力源的大功率第二驱动件530进行驱动,使其满足在严重程度的粉尘环境中进行工作,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530驱动所述第二风轮510与所述第二引流件520进行转动,产生吸力,吸取粉尘。
根据需要,所述流体组件200为一种流体机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为离心风机,且为大吸力离心风机。
根据需要,所述第二机框及所述第二引流件52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框及所述第二引流件520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能长时间高强度使用,有利后期清洗维护,且有效提高吸力效果。
根据需要,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相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的工作功率更大,大大提高第二风轮510的转速、吸力,提高加强流体件500的吸力;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和/或第二驱动件530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与所述固定支架300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件530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300的固定部301的外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位置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轮510包括第二机框以及第一引流件520,所述第二机框包括第二前板511和第二后板521;或所述第二风轮510包括第二前板511、第二后板521以及第二引流件520;
第二引流件520,所述第二引流件520设置于第二机框内;以及
所述第二前板511与所述第二后板5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前板51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后板521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二前板511与所述第二后板521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距放置第二引流件520;
所述第二前板511与所述第二后板52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引流件520,且所述若干个第二引流件520在所述第二前板511与所述第二后板521之间圆周阵列。
根据需要,所述机框及所述第二引流件520可设置为其他常规式涡轮及涡轮叶片,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530对其进行驱动,使其高效吸取粉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流件520采用的是扇形式涡轮叶片,所述第二风轮510通过该形状结构叶片,产生相比与采用第一引流件420的第一风轮410更大的吸力;且在此基础上在结合相比第一驱动件430功率更大第二驱动件530,使得所述加强流体件500可实现比常规流体件400更大的吸力、转速及工作效率,其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件430、第二驱动件530可为电机或其他的用于转动的驱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板511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容物槽512,所述第二容物槽512设置于所述第二前板511与所述第二后板521之间;所述第二容物槽512的圆心处设置有套柱,所述套柱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传动端,且所述套柱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所述套柱用于加强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风轮的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风轮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避免工作中脱落。所述第二容物槽512设置有加强块,且所述加强块与所述第二前板一体,用于加强第二风轮强度,使得在工作中,第二风轮不易损坏;所述第二风轮通过套柱与第二驱动件连接,实现由第二驱动件的传动端带动第二风轮进行高速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的传动端穿过所述第二容物槽5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物槽512呈内凹圆形,一方面,通过内凹圆锥形的设置,加强了所述第二前板511整体强度,更具抗压、抗变形性,使其不论在工作中或后期维护上都不易发生变形、不易损坏;所述第二容物槽512通过设置所述套柱、加强块,加强与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的连接,方便且容易安装或拆卸,另一方面,通过容物槽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前板整体不易变形,更具抗压性,且所述套柱与所述第二驱动件530的传动端套接传动,使得整体传动性能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后板521中心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部522连接,所述第二进风部522包括:
第二直筒部,所述第二直筒部与所述第二后板521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直筒部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横截面;以及
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二圆弧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后板521与所述第二直筒部之间,所述第二圆弧部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后板521的第二出风口处相切连接,所述第二圆弧部横截面最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筒部相切连接,所述第二圆弧部横截面最大的一端往横截面最小的一端逐渐呈第二圆弧线型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组件200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吸取到环境中的粉尘,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522排进所述过滤模组100内进行过滤,所述第二圆弧部两端开口,一端大一端小,且开口大的一端逐渐往开口小的一端呈圆弧线型缩小,在工作时,所述流体组件200吸取的风力、粉尘进入所述第二机框内,从所述第二后板521的第二进风部522进入所述过滤模组100,由于所述第二圆弧部连接所述第二后板521的开口端从大逐渐变小,使得开口小的一端压力增大,更有利于粉尘快速进入所述过滤模组100内进行过滤,提高所述流体组件200的吸力效果。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所述加强流体件500可满足所述双过滤模组100在较为严重的粉尘环境中使用,通过大吸力的双流体组件200结合双过滤模组100同步使用,高效吸取环境中的粉尘,并进行过滤;通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300上便可进行工作,便于安装,便于拆卸,工作高效;具体的,采用相比第一驱动件430功率更大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配合使用的第二风轮,实现比常规流体件400的吸力更强,通过将常规流体件400更换为加强流体件500,满足用户在粉尘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模组100还包括:
过滤桶110,所述过滤桶110外表面圆周阵列有凹凸表面,所述过滤桶110与过滤模组100同轴心设置,所述过滤桶110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1,且所述进风口111与所述流体组件200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过滤桶110另一端设置有底板112,所述底板112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底板112的一端安装有传动件113,所述传动件113与所述底板112之间活动设置有滚动件114,所述滚动件114与所述传动轴套接;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12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与所述传动件113进行啮合传动。
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过滤模组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过滤桶110设置有进风口111的一端朝向且靠近所述流体组件200的第一进风部422,工作时,当粉尘被所述流体组件200吸取后,经过所述流体组件200第一进风部422进入过滤桶110内部,第一驱动机构120带动过滤桶110转动,大大的提高过滤桶110对粉尘进行过滤的效果,避免粉尘排出至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包括:
传动电机121,所述传动电机121的传动端设置有从动件;
换向传动轴122,所述换向传动轴122一端与所述从动件啮合传动;以及
链条123,所述链条123一端与所述传动件113啮合传动,且所述链条123另一端与所述换向传动轴122另一端啮合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传动电机121、换向传动轴122及链条123,构成完整的传动链,简单高效的带动过滤转动,从而实现加速过滤桶110对粉尘的过滤,提高过滤桶110的过滤效果。
所述过滤桶110、传动电机121、换向传动轴122及链条123组成一个过滤旋转系统,通过传动电机121带动换向传动轴122,换向传动轴122通过链条123,再带动过滤桶110一起旋转,产生一个匀速的旋转动作。此套旋转系统需装在过滤箱600内,配合离心风机一起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还包括:
安装盒124,所述安装盒124设置在所述传动电机121下端,所述安装盒12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安装盒124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盒124后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传动电机121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24内部,且所述传动电机121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换向传动轴122与所述从动件的啮合传动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盒124内部,且所述换向传动轴122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安装盒124还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柱;以及
支撑架125,所述支撑架125包括第一固定部301、第一支撑部302;所述第一固定部30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02垂直,且所述第一固定部30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部302,所述第一固定部301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第一固定部301中心,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且所述传动换向轴穿过所述轴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盒124对所述传动电机121的传动端及与所述传动端啮合的换向传动轴122的一端进行防尘保护,避免引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造成积尘,从而影响传动效率,导致过滤桶110的过滤效果降低。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过滤模组100;以及
过滤箱600,所述过滤箱600在对应双过滤模组100的前后位置还设置有进风孔610、安装孔620,所述进风孔610与所述安装孔620同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的前后端面上,所述进风孔610和/或所述安装孔620与双过滤模组100同轴设置,所述过滤箱600前端面与所述过滤箱600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过滤桶110进风口111与所述过滤桶110的底板112之间的距离,且过滤桶110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内部,所述过滤桶110底部的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孔620。所述双过滤模组100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已在以上实施例进行说明,由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所述双过滤模组100,其同样具有相应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610包括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所述安装孔620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过滤模组100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过滤模组100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110进风口111的直径;
和/或第二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110进风口111的直径;
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110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110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进风孔的圆心之间设置有第五间距,所述第五间距大于第一进风孔和/或第二进风孔的直径;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心之间设置有第六间距,所述第六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双过滤模组100平行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箱600内,且所述双过滤模组100分别所述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同轴,使得通过所述流体组件200吸取得粉尘能顺利进入到所述过滤箱600的过滤桶110内,通过设置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使其粉尘能顺利进入过滤桶110内进行过滤,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需要,还可在所述箱体的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处安装挡板,所述过滤装置只进行单个过滤模组100工作时,只需将未工作的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孔处挡板合下,对所述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孔进行密封,便可在单个过滤模组100工作的状态下,对另一过滤模组100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在过滤箱600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滤箱600左右对称,所述过滤箱600为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且所述过滤箱600各拼焊连接处分别为45度和/或90度,所述过滤箱600设置有支撑孔,且所述支撑孔贯穿所述过滤箱600两端。
根据需要,所述过滤箱60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600由低碳钢材料制成,且所述过滤箱600采用钣金进行拼焊成型,各衔接处密封焊接,防止漏气,且衔接焊接处,均设计成45度或90度折弯成型,不需要特定制作冲压模具便可制造生产,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快速批量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通过设置焊接处为45度及90度,有效提高过滤箱600的整体强度,使所述过滤箱600不易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清洁组件630;所述清洁组件630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内部,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过滤桶110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以及
弹性刮片632,所述弹性刮片632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弹性刮片632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间距,所述弹性刮片632与所述过滤桶110外表面接触。
根据需要,所述清洁组件630还可安装于过滤箱600内其他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组件630设置于所述过滤桶110的周向底部,用于过滤桶110在旋转时,底部与橡胶刮片摩擦,通过刮片的弹力,将灰尘弹下,以此达到自动清洁的目的;所述弹性刮片632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橡胶材质制成的弹性刮片632安装在支撑杆6317上,在过滤桶110在旋转时,使橡胶刮片沿着过滤桶110转动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当橡胶刮片回弹时,与过滤桶110表面凹凸面产生碰撞,产生震动,将过滤桶110表面吸附的灰尘震下来。
根据需要,所述支撑件由金属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由低碳钢材质制成,且所述由低碳钢材质制成的支撑件设置于过滤箱600内部,即可以固定橡胶刮片,又可以支撑过滤过滤箱600,防止加工时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左右侧板640,所述左右侧板640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内部,且所述左右侧板640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左右侧板640与所述过滤箱600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左右侧板640分别与所述过滤箱600下方通口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以及
后侧板650,所述后侧板650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内部,且所述后侧板650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后侧板650与所述过滤箱600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二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后侧板650与所述过滤箱600下方通口的第一前板411和/或第一后板4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过滤箱600内部设置左右侧板640和后侧板650,可以使灰尘靠重力滑下,避免灰尘在所述过滤箱600内部堆积,影响过滤效果及工作效果,也避免后期清洗难度,所述左右侧板640和后侧板650属于过滤箱600内的结构件,是同过滤箱600钣金件焊接一体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密封盖700,所述密封盖7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密封盖70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密封盖700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710,且所述至少两个提手710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盖700圆心处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过滤桶110的滚动件114同轴设置且所述滚动件114与所述密封盖700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700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的支撑架12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密封盖700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密封盖700密封覆盖或贴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防止漏气,避免工作中,粉尘飞出,造成二次污染;所述密封盖700与所述第三机构连接,使得第三机构通过所述密封盖700安装于所述过滤箱600上,具体的,所述第三机构通过支撑架125与密封盖700进行稳固连接,所述密封盖7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710,方便使用者通过提手710对密封盖700进行安装或拆卸;且由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安装于密封盖700上,同时也可通过安装或拆卸所述密封盖700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在所述过滤箱600的安装或拆卸;又因为所述过滤桶110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安装盖同轴设置,且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密封盖700上,还可以通过安装或拆卸所述密封盖700从而实现对所述过滤桶110在所述过滤箱600内的安装或拆卸。
根据需要,密封盖700与过滤桶110连接处还可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根据需要设置于密封盖700或过滤桶110的安装孔处,用于对过滤桶110进行密封,防止过滤箱110内的灰尘飞出造成二次污染;具体的,所述密封圈为海绵材质或橡胶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组件800,所述限位组件800设置于所述过滤箱600内,所述限位组件800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处;所述限位组件800包括:
固定盘810,所述固定盘8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孔处,且所述固定盘810与所述进风孔610同轴,所述固定盘810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进风孔610相等,且同轴设置;
至少三个限位部820,所述至少三个限位部820分别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固定盘810的圆孔内;以及
限位件830,所述限位件830安装于所述限位部820处,所述限位件830穿过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且所述限位件830与所述进风口111内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限位组件8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处,对所述过滤桶110进行限位,且所述限位部820圆周阵列于所述固定盘810的圆孔内,即所述限位部820圆周阵列于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内,实现对所述过滤桶110精确限位,使过滤桶110始终保持与所述过滤箱600的进风口111及所述流体组件200同轴设置,保持工作稳定性。
根据需要,所述限位组件800的数量可设置为与所述过滤箱600进风口111对应的数量,与所述过滤箱600进风口111结合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830包括: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安装于所述限位部820上;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且所述转动件设有若干个;以及
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设置于限位杆另一端。
根据需要,所述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的所述转动件的数量可根据所述过滤桶110进风口111厚度进行相应设置,各转动件均与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的周向内切,或者与过滤桶110一端的周向内切,不仅能够限制过滤桶110的径向窜动,还能在过滤桶110转动的过程中,减少过滤桶110的机械摩擦,降低摩擦所产生的噪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内切并接触,且转动件可为轴承或其他转动体,所述限位套安装在限位杆末端,防止转动件在工作过程中脱落。
同样的,根据需要,所述过滤桶110与所述限位组件800之间还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过滤桶110对向限位组件800的一面或过滤箱600的进风孔610内或限位组件800面向过滤桶110的一面,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过滤桶110的一端与过滤箱600之间的间隙。具体的,该密封件为环形,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内圈的周向大小大于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的周向大小,且该环形密封件安装在所述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的周向外围上;根据需要,所述密封件具体为海绵材质制成,该海绵材质的密封件粘贴在过滤桶110的进风口111的周向外围上。在离心风机产生吸力的作用下,不会将过滤箱600内的灰尘吸走,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和/双过滤模组100和/或流体组件200为各个独立的部件组成,可单独装配与测试,在功能正常后,再与其他部件配套使用。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地车,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扫地车的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扫地车开始工作,在扫地车刷体清扫垃圾的作用下,地面的灰尘、粉尘飞起,同时,双离心风机开始工作,刷体转动所扬起的扬尘经双离心风机吸取,从双离心风机的第一进风部422进入到过滤箱600的过滤桶110内,过滤桶110将扬尘过滤,过滤后干净的空气经进风口111、过滤箱600上的进风孔610排出到外界;在过滤桶110转动的过程中,清洁装置与过滤桶110表面凹凸面产生碰撞,产生震动,自动将过滤桶110表面吸附的灰尘震下来,达到自动清洁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过滤模组,所述两个过滤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两个过滤模组平行设置;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与支撑部;以及
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的流体组件,所述流体组件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且所述流体组件与过滤模组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流体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固定部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组件将气体从外界吸取并输送到所述过滤模组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通过所述间隙排出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中心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滤模组同轴心线设置,所述固定部一侧面设置有加强筋;以及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固定部两端且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组件包括常规流体件;所述常规流体件包括: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固定部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风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包括第一前板、第一后板以及第一引流件;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后板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设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第一预设间距与所述第一引流件的长度相等;
或所述第一前板远离所述第一后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后板远离第一前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引流件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引流件,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引流件在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圆周阵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容物槽,所述第一容物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后板之间;
所述第一容物槽的深度小于所述预设间距;
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物槽的深度,且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第一容物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物槽包括:
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呈圆锥形,且所述支撑筒的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板相连,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和/或所述支撑筒的横截面最小的一端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长度;以及;
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设置于支撑筒横截面最小的一端,所述传动板圆心处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板通过所述传动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套接传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组件包括加强流体件;所述加强流体件包括: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与所述固定部的通孔同轴心线设置;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二风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风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传动端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线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轮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后板以及第二引流件;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前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后板的外轮廓相等且为圆形;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距放置第二引流件;
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引流件,且所述若干个第二引流件在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后板之间圆周阵列。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组还包括:
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与过滤模组同轴心设置,所述过滤桶一端设置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流体组件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过滤桶另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圆心处设置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活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传动轴套接;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件进行啮合传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过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从动件;
换向传动轴,所述换向传动轴一端与所述从动件啮合传动;以及
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啮合传动,且所述链条另一端与所述换向传动轴另一端啮合传动;
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所述传动电机、换向传动轴和链条外,还包括:
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置在所述传动电机下端,所述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安装盒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盒后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部,且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换向传动轴与所述从动件的啮合传动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部,且所述换向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盒还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柱;以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垂直,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中心,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传动换向轴穿过所述轴孔。
1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过滤模组;以及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有进风孔、安装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箱的前后端面上,所述过滤箱前端面与所述过滤箱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与所述过滤桶底板之间的距离,且过滤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所述过滤桶底部的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孔包括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过滤模组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过滤模组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的直径;
和/或第二进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桶进风口的直径;
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孔与所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二进风孔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在过滤箱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过滤箱左右对称,所述过滤箱为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且所述过滤箱各拼焊连接处分别为45度和/或90度,所述过滤箱设置有支撑孔,且所述支撑孔贯穿所述过滤箱两端。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过滤桶之间设置有第二预设间距;以及
弹性刮片,所述弹性刮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弹性刮片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间距,所述弹性刮片与所述过滤桶外表面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左右侧板,所述左右侧板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左右侧板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左右侧板与所述过滤箱左右两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一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左右侧板分别与所述过滤箱下方通口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以及
后侧板,所述后侧板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部,且所述后侧板呈斜坡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处,所述后侧板与所述过滤箱前侧和/或后侧的内直角形成第二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上方内角小于所述第二直角三角形下方内角,且所述后侧板与所述过滤箱下方通口的第一前板和/或第一后板连接;
或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所述左右侧板和后侧板外,还包括: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处,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所述密封盖圆心处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过滤桶的滚动件同轴设置且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支撑架连接;
或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所述左右侧板、后侧板和密封盖外,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所述限位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孔处,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进风孔同轴,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进风孔相等,且同轴设置;
至少三个限位部,所述至少三个限位部分别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固定盘的圆孔内;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过滤桶的进风口内切。
16.一种扫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CN202210468198.0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Pending CN114699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8198.0A CN11469986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8198.0A CN11469986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861A true CN114699861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8198.0A Pending CN11469986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986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0082A (zh) * 2019-06-11 2019-09-27 上海东明玛西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车及其过滤系统的定位装置
CN112642246A (zh) * 2020-12-08 2021-04-13 宿州市耶伊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油雾回收机及其工作方法
WO2022042141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吸尘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0082A (zh) * 2019-06-11 2019-09-27 上海东明玛西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车及其过滤系统的定位装置
WO2022042141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112642246A (zh) * 2020-12-08 2021-04-13 宿州市耶伊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油雾回收机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99861A (zh)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CN218980866U (zh) 一种双过滤模组、过滤装置及扫地车
CN211189517U (zh) 一种扫地车及其过滤系统
CN109252501B (zh) 一种高效型水面垃圾清除装置
CN112775111B (zh) 一种金属加工过程中金属粉末回收装置
CN214459999U (zh) 一种用于清扫器上扰流装置
CN212618515U (zh) 滤网结构、风机组件及油烟机
CN220828924U (zh) 一种工业厂房用排气装置
CN218392740U (zh) 一种干式压球机防尘装置
CN217547910U (zh) 一种工业节能吸尘器用降噪装置
CN21844977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高压高速微型液压马达
CN219355769U (zh) 一种蜂窝活性炭甲醛净化过滤网
CN215783629U (zh) 一种面粉加工用磨辊
CN221046888U (zh) 一种针织吸尘设备
CN217888308U (zh) 一种方便疏通的电除尘器卸料装置
CN214304437U (zh) 一种汽车用高效率式散热风扇
CN214344751U (zh)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装置
CN214271295U (zh) 一种印染布料除尘装置
CN211009099U (zh) 一种罗茨风机冷却系统用消音机构
CN218742259U (zh) 一种具有多个出口的石墨碳块生产装置
CN220989940U (zh) 振动过滤器
CN220736743U (zh) 一种粉磨收尘设备
CN220834691U (zh) 一种用于干混砂浆生产用除尘器
CN22078080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旋风除尘器
CN211160270U (zh) 一种热风风干装置的旋风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