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9247A -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9247A
CN114699247A CN202210217741.XA CN202210217741A CN114699247A CN 114699247 A CN114699247 A CN 114699247A CN 202210217741 A CN202210217741 A CN 202210217741A CN 114699247 A CN114699247 A CN 114699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tating shaft
chamber
oxygen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77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9247B (zh
Inventor
张敦晓
郭大志
潘树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2177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9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9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61G10/02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with artificial climate; with means to maintain a desired pressure, e.g. for germ-free rooms
    • A61G10/023Roo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over- or under-pressure or at a variable pressure
    • A61G10/026Roo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over- or under-pressure or at a variable pressure f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包括:移动底盘、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车体上设置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安装有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通过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的设计既实现了高压氧舱的功能,又能有效的降低舱体重量,从而增加了移动底盘的可选性,能够进一步增加高压氧舱的灵活机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背景技术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环境下呼吸高浓度氧气的治疗。随着医疗认识的提高,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展,包括: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害气体中毒、高原缺氧、低氧血症、突发性耳聋、耳鸣、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供血不足等,疗效显著。
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实现的关键性设备,现有技术的高压氧舱包括壳体、舱门、观察窗、供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等,高压氧舱一般固定式安装于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场所,不具备机动性能,无法满足将治疗送至病人身边的需求。
目前,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高压氧舱车的结构,也曾设计过许多技术方案。如2012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2490133U,名称为《高压氧舱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有效解决了高压氧舱的机动性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不足之处在于:其自重大,导致所采用的移动底盘为类似六轴卡车底盘,因此虽然其通过性能优越,但机动速度不够快,也不便于市区内的快速医疗投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机动速度不够快,不便于市区内的快速医疗投送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包括:移动底盘、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车体上设置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安装有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
优选的,移动底盘上设置有车厢,所述车厢上设置有车厢门、高压氧气瓶组检修门、制氧机组检修门、空调外机检修门、控制器盖板门、制氧机组氧气瓶组检修门、进气格栅、空压机检修门、散热格栅,车体上设置有驾驶室门,所述车厢内设置有发电机、UPS、电池组,所述发电机与UPS电性连接,所述UPS与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设置有舱壁,所述舱壁的一端设置有舱底盲端,所述舱壁的另一端设置有舱门端,所述舱壁的水平棱边上设置有圆柱形支撑杆,相邻的圆柱形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长方体形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车厢内靠近所述舱底盲端处设置有隔音层,所述舱壁上设置有舱门,所述舱门上设置有液压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车厢内设置有制气系统、制氧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气源,制气系统包括:加压泵、控制器、过滤器、储气罐,储气罐与加压泵连通,加压泵与过滤器连通,所述制氧系统包括:制氧机、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氧气减压器,所述制氧机与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连通,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与氧气减压器连通,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外机、磁耦合风机、蒸发器、空调风口,所述空调外机、所述磁耦合风机、蒸发器、空调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加压泵、制氧机、空调外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舱壁由软体聚氨酯舱壁和尼龙抗压带组成。
优选的,所述舱底盲端设置有进气消音器、抗压型LED灯珠、空调风口、温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供氧接口、排气接口。
优选的,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座、治疗台、空腔、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转盘、第一曲柄、第二转轴、第二转盘、第二曲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连接板、扫刷、散热口、过滤网;
所述舱壁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治疗台,所述治疗台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第一转盘与第一曲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偏心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空腔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穿过第二转盘与第二曲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盘偏心连接,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平行,所述第一转盘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二转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设置有扫刷,所述治疗台底端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示扫刷与过滤网接触;
所述第一曲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第二连杆处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曲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支撑杆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治疗台上方与按摩头连接,第四连杆一端与第二曲柄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平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平行,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处设置有撞击柱,所述撞击柱能与第二连杆接触,所述治疗台顶端设置有柔性布,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柔性布接触。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圆盘、第一弧形滑槽、第二弧形滑槽、固定柱、支撑板、导向槽、滑块、双输出端电机、第三转轴、第三转盘、弧形卡槽、风扇,所述空腔内壁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两端连通,所述圆盘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之间,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与所述空腔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双输出端电机,所述双输出端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转轴一端连接,第三转轴另一端穿过滑块延伸至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圆盘之间,所述第三转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弧形卡槽,所述固定柱能卡在所述弧形卡槽内,所述双输出端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扇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包括:移动底盘、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车体上设置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安装有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通过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的设计既实现了高压氧舱的功能,又能有效的降低舱体重量,从而增加了移动底盘的可选性,能够进一步增加高压氧舱的灵活机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正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左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左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左正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舱壁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治疗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按摩装置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滑块及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支撑座,2-治疗台,3-空腔,4-电机,5-第一转轴,6-第一转盘,7-第一曲柄,8-第二转轴,9-第二转盘,10-第二曲柄,11-第一圆环,12-第二圆环,13-连接板,14-扫刷,15-散热口,16-过滤网,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第三连杆,20-支撑杆,21-按摩头,22-第四连杆,23-撞击柱,24-柔性布,25-圆盘,26-第一弧形滑槽,27-第二弧形滑槽,28-固定柱,29-支撑板,30-导向槽,31-滑块,32-双输出端电机,33-第三转轴,34-第三转盘,35-弧形卡槽,36-风扇,101-车厢门,102-车厢,103-高压氧气瓶组检修门,104-制氧机组检修门,105-空调外机检修门,106-驾驶室门,107-控制器盖板门,108-制氧机组氧气瓶组检修门,109-进气格栅,110-空压机检修门,111-发电机,112-UPS,113-电池组,114-散热格栅,201-舱壁,202-舱底盲端,203-舱门端,204-圆柱形支撑杆,205-长方体形支持杆,206-控制器,207-制氧机,208-过滤器,209-储气罐,210-碳纤维缠绕铝内胆高压氧气瓶组,211-隔音层,212-舱门,213-液压支撑杆,214-空调外机,215-磁耦合风机,216-加压泵,301-软体聚氨酯舱壁,302-尼龙抗压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如图1-9所示,包括:移动底盘100、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车体上设置有移动底盘100,所述移动底盘100上安装有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
移动底盘100上设置有车厢102,所述车厢102上设置有车厢门101、高压氧气瓶组检修门103、制氧机组检修门104、空调外机检修门105、控制器盖板门107、制氧机组氧气瓶组检修门108、进气格栅109、空压机检修门110、散热格栅114,车体上设置有驾驶室门106,所述车厢102内设置有发电机111、UPS112、电池组113,所述发电机111与UPS112电性连接,所述UPS112与所述电池组113电性连接。
所述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设置有舱壁201,所述舱壁201的一端设置有舱底盲端202,所述舱壁201的另一端设置有舱门端203,所述舱壁201的水平棱边上设置有圆柱形支撑杆204,相邻的圆柱形支撑杆204之间设置有长方体形支撑杆205。
所述车厢102内靠近所述舱底盲端202处设置有隔音层211,所述舱壁201上设置有舱门212,所述舱门21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杆213。
所述车厢102内设置有制气系统、制氧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气源,制气系统包括:加压泵216、过滤器208、储气罐209,储气罐209与加压泵216连通,加压泵216与过滤器208连通,所述制氧系统包括:制氧机207、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氧气减压器,所述制氧机207与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连通,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与氧气减压器连通,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外机214、磁耦合风机215、蒸发器、空调风口,所述空调外机214、所述磁耦合风机215、蒸发器、空调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舱壁201由软体聚氨酯舱壁301和尼龙抗压带302组成。所述软体聚氨酯舱壁301位于尼龙抗压带302内侧,用于实现密封,尼龙抗压带302用于抵抗软体聚氨酯舱壁变形。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具有鼻导管、气囊、弥散三种吸氧方式。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的舱门212能够满足行走病人进入和救护车担架直接推入。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救护车的设备车厢的进气格栅109与散热格栅114组成一进一出风道,用于设备车厢内部降温。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救护车接到救治需求时,机动至救治现场,手动打开控制器盖板门107、车厢门101,打开控制器206,通过控制液压支撑杆213打开舱门212;轻症病人步行入舱,重症病人由救护担架直接推入舱内;操作控制器206,选定治疗方案,由控制器206通过加压阀自动加压至高压氧治疗所需压力;治疗结束后,由控制器206通过减压阀自动减压至常压后,控制液压支撑杆213开启舱门212;轻症病人步行出舱,重症病人由救护担架拉出舱外。通过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的设计既实现了高压氧舱的功能,又能有效的降低舱体重量,从而增加了移动底盘的可选性,能够进一步增加高压氧舱的灵活机动性。
气源由加压泵216、过滤器209、储气罐209组成,并由控制器206通过启动、关闭加压阀门、减压阀门来控制舱内压力的升高、降低、以及稳压,加压阀门、减压阀门选用常闭型直动式电磁阀。
氧源由制氧机207、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氧气减压器组成,通过控制器206根据舱内耗氧速度,控制制氧机207的启动,一旦制氧机207制氧速度无法满足舱内耗氧需求时,关闭制氧机207,打开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氧气减压器向舱内供氧。
制气系统、制氧系统、控制器、以及舱内所需的供电先由电池组113供给,控制器206根据电池组113电量剩余情况,适时启动发电机111,并通过UPS112向电池组113充电,以及向制气系统、制氧系统、控制器、以及舱内电气设备供电。
所述舱底盲端202设置有进气消音器、抗压型LED灯珠、空调风口、温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供氧接口、排气接口。通过位于舱内上方的连接供氧接口、排气接口的管道依次在舱内四周设置四套吸氧排氧终端。所述舱门端203设置有内开式矩形舱门212,舱门开启关闭由液压支撑杆213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座1、治疗台2、空腔3、电机4、第一转轴5、第一转盘6、第一曲柄7、第二转轴8、第二转盘9、第二曲柄10、第一圆环11、第二圆环12、连接板13、扫刷14、散热口15、过滤网16;
所述舱壁20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治疗台2,所述治疗台2内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5一端连接,第一转轴5另一端穿过第一转盘6与第一曲柄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一转盘6偏心连接,第二转轴8与第一转轴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8一端与所述空腔3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另一端穿过第二转盘9与第二曲柄10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与所述第二转盘9偏心连接,所述第一曲柄7与所述第二曲柄10平行,所述第一转盘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11,所述第二转盘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圆环12,所述第一圆环11和所述第二圆环12通过连接板13连接,所述连接板13底端设置有扫刷14,所述治疗台2底端设置有散热口15,所述散热口15上设置有过滤网16,所示扫刷14与过滤网16接触;
所述第一曲柄7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7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7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8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9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7靠近第二连杆18处铰接,第三连杆19另一端与第二曲柄10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8另一端与支撑杆20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杆20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治疗台2上方与按摩头21连接,第四连杆22一端与第二曲柄10远离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8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7与所述第四连杆22平行,所述第二连杆18与所述第三连杆19平行,所述第三连杆19的中间处设置有撞击柱23,所述撞击柱23能与第二连杆18接触,所述治疗台2顶端设置有柔性布24,所述按摩头21与所述柔性布24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患者躺在治疗台2顶端的柔性布24上,启动电机4,带动第一转盘6、第一曲柄7旋转,第一曲柄7带动第一连杆17摆动,第一连杆17带动第三连杆19摆动,第三连杆19带动第二曲柄10旋转,第二曲柄10带动第二转盘9旋转,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9同时旋转,使得连接板13往复运动,带动扫刷14对过滤网16表面清洁,防止灰尘堵塞过滤网,散热口15用于气流流通,有助于散热;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第三连杆19及第四连杆22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第一连杆17带动第二连杆18运动,同时,第二曲柄10带动第三连杆19和第四连杆22铰接处旋转,通过运动的复合,使得支撑杆20、按摩头21沿着椭圆轨迹移动,按摩头21在人体表面按摩,由于第二连杆18和第三连杆19相互远离或靠近,按摩头21间歇撞击第二连杆18,使得第二连杆18绕着与第四连杆22的铰接处摆动,产生振动,因此,按摩头21在沿着椭圆轨迹移动的同时,还会沿着椭圆面往复摆动,对人体表面按摩,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时更加舒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15所示,所述空腔3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圆盘25、第一弧形滑槽26、第二弧形滑槽27、固定柱28、支撑板29、导向槽30、滑块31、双输出端电机32、第三转轴33、第三转盘34、弧形卡槽35、风扇36,所述空腔3内壁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圆盘25,所述圆盘25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26和第二弧形滑槽27,所述第一弧形滑槽26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7的两端连通,所述圆盘25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柱28,所述固定柱28位于第一弧形滑槽26和第二弧形滑槽27之间,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两端与所述空腔3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29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上设置有双输出端电机32,所述双输出端电机3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转轴33一端连接,第三转轴33另一端穿过滑块31延伸至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7内,所述第三转轴33与所述滑块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3上设置有第三转盘34,所述第三转盘34位于所述滑块31与所述圆盘25之间,所述第三转盘34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弧形卡槽35,所述固定柱28能卡在所述弧形卡槽35内,所述双输出端电机32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扇36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启动双输出端电机32,双输出端电机32带动第三转轴33旋转,第三转轴33带动第三转盘34旋转,通过弧形卡槽35与固定柱28的配合,使得第三转轴33在第一弧形滑槽26和第二弧形滑槽27组成的滑道内滑动,使得第三转轴33在旋转的同时,也不断上下往复运动,就使得双输出端电机32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风扇36不断旋转,对空腔3内的部件不断扫描吹风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盘(100)、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车体上设置有移动底盘(100),所述移动底盘(100)上安装有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移动底盘(100)上设置有车厢(102),所述车厢(102)上设置有车厢门(101)、高压氧气瓶组检修门(103)、制氧机组检修门(104)、空调外机检修门(105)、控制器盖板门(107)、制氧机组氧气瓶组检修门(108)、进气格栅(109)、空压机检修门(110)、散热格栅(114),车体上设置有驾驶室门(106),所述车厢(102)内设置有发电机(111)、UPS(112)、电池组(113),所述发电机(111)与UPS(112)电性连接,所述UPS(112)与所述电池组(1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型软体高压氧舱(200)设置有舱壁(201),所述舱壁(201)的一端设置有舱底盲端(202),所述舱壁(201)的另一端设置有舱门端(203),所述舱壁(201)的水平棱边上设置有圆柱形支撑杆(204),相邻的圆柱形支撑杆(204)之间设置有长方体形支撑杆(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02)内靠近所述舱底盲端(202)处设置有隔音层(211),所述舱壁(201)上设置有舱门(212),所述舱门(21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杆(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02)内设置有制气系统、制氧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气源,制气系统包括:加压泵(216)、控制器(206)、过滤器(208)、储气罐(209),储气罐(209)与加压泵(216)连通,加压泵(216)与过滤器(208)连通,所述制氧系统包括:制氧机(207)、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氧气减压器,所述制氧机(207)与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连通,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10)与氧气减压器连通,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外机(214)、磁耦合风机(215)、蒸发器、空调风口,所述空调外机(214)、所述磁耦合风机(215)、蒸发器、空调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控制器(206)分别与加压泵(216)、制氧机(207)、空调外机(21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壁(201)由软体聚氨酯舱壁(301)和尼龙抗压带(302)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底盲端(202)设置有进气消音器、抗压型LED灯珠、空调风口、温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供氧接口、排气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支撑座(1)、治疗台(2)、空腔(3)、电机(4)、第一转轴(5)、第一转盘(6)、第一曲柄(7)、第二转轴(8)、第二转盘(9)、第二曲柄(10)、第一圆环(11)、第二圆环(12)、连接板(13)、扫刷(14)、散热口(15)、过滤网(16);
所述舱壁(20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治疗台(2),所述治疗台(2)内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5)一端连接,第一转轴(5)另一端穿过第一转盘(6)与第一曲柄(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一转盘(6)偏心连接,第二转轴(8)与第一转轴(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8)一端与所述空腔(3)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另一端穿过第二转盘(9)与第二曲柄(10)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与所述第二转盘(9)偏心连接,所述第一曲柄(7)与所述第二曲柄(10)平行,所述第一转盘(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11),所述第二转盘(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圆环(12),所述第一圆环(11)和所述第二圆环(12)通过连接板(13)连接,所述连接板(13)底端设置有扫刷(14),所述治疗台(2)底端设置有散热口(15),所述散热口(15)上设置有过滤网(16),所示扫刷(14)与过滤网(16)接触;
所述第一曲柄(7)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7)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7)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8)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9)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7)靠近第二连杆(18)处铰接,第三连杆(19)另一端与第二曲柄(10)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8)另一端与支撑杆(20)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杆(20)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治疗台(2)上方与按摩头(21)连接,第四连杆(22)一端与第二曲柄(10)远离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8)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7)与所述第四连杆(22)平行,所述第二连杆(18)与所述第三连杆(19)平行,所述第三连杆(19)的中间处设置有撞击柱(23),所述撞击柱(23)能与第二连杆(18)接触,所述治疗台(2)顶端设置有柔性布(24),所述按摩头(21)与所述柔性布(24)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圆盘(25)、第一弧形滑槽(26)、第二弧形滑槽(27)、固定柱(28)、支撑板(29)、导向槽(30)、滑块(31)、双输出端电机(32)、第三转轴(33)、第三转盘(34)、弧形卡槽(35)、风扇(36),所述空腔(3)内壁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圆盘(25),所述圆盘(25)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26)和第二弧形滑槽(27),所述第一弧形滑槽(26)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7)的两端连通,所述圆盘(25)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柱(28),所述固定柱(28)位于第一弧形滑槽(26)和第二弧形滑槽(27)之间,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两端与所述空腔(3)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29)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上设置有双输出端电机(32),所述双输出端电机(3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转轴(33)一端连接,第三转轴(33)另一端穿过滑块(31)延伸至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7)内,所述第三转轴(33)与所述滑块(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3)上设置有第三转盘(34),所述第三转盘(34)位于所述滑块(31)与所述圆盘(25)之间,所述第三转盘(34)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弧形卡槽(35),所述固定柱(28)能卡在所述弧形卡槽(35)内,所述双输出端电机(32)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扇(36)连接。
CN202210217741.XA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Active CN114699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741.XA CN114699247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741.XA CN114699247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247A true CN114699247A (zh) 2022-07-05
CN114699247B CN114699247B (zh) 2022-10-21

Family

ID=8216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7741.XA Active CN114699247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92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9019A (zh) * 2022-09-07 2023-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车载吊装式高低压两用舱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5737Y (zh) * 2004-05-20 2005-08-10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N202218948U (zh) * 2011-08-24 2012-05-16 肖永初 一种富氧按摩仓
CN202490133U (zh) * 2012-03-02 2012-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高压氧舱车
CN104473733A (zh) * 2014-12-09 2015-04-01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拓展式高原大型供氧医疗救护车
CN205041631U (zh) * 2015-09-25 2016-02-24 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抢险救护压力舱
US20180133074A1 (en) * 2016-11-14 2018-05-17 Christian DELISE Mobile hyperbaric unit
CN207722024U (zh) * 2017-06-21 2018-08-14 李祖晟 一种移动式医用多人软体高压氧舱系统
CN108498249A (zh) * 2018-02-12 2018-09-07 谢忠锦 一种心内科病人护理床
CN108814930A (zh) * 2018-04-18 2018-11-16 江明泽 一种医疗护理用背部与腿部自动化按摩设备
CN111231809A (zh) * 2020-03-29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车载式高低压两用舱
CN111228060A (zh) * 2020-03-27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
CN211535338U (zh) * 2019-12-25 2020-09-22 西藏氧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折叠式氧舱软袋
CN211986077U (zh) * 2020-03-10 2020-11-24 山东康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高压氧舱
CN112022269A (zh) * 2020-09-28 2020-12-0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介入科护理用辅助装置
CN213552996U (zh) * 2020-07-23 2021-06-29 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平衡氧救护车
CN11308159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西藏氧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便携式软体氧舱
CN214157817U (zh) * 2020-11-12 2021-09-10 吕云利 一种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N215584663U (zh) * 2021-07-25 2022-01-21 张家港市东南气体灌装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N215607144U (zh) * 2021-03-12 2022-01-25 于文 一种软体高压氧舱
WO2022041862A1 (zh) * 2020-08-30 2022-03-03 上海宝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软体u型开合密封式气压舱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5737Y (zh) * 2004-05-20 2005-08-10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N202218948U (zh) * 2011-08-24 2012-05-16 肖永初 一种富氧按摩仓
CN202490133U (zh) * 2012-03-02 2012-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高压氧舱车
CN104473733A (zh) * 2014-12-09 2015-04-01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拓展式高原大型供氧医疗救护车
CN205041631U (zh) * 2015-09-25 2016-02-24 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抢险救护压力舱
US20180133074A1 (en) * 2016-11-14 2018-05-17 Christian DELISE Mobile hyperbaric unit
CN207722024U (zh) * 2017-06-21 2018-08-14 李祖晟 一种移动式医用多人软体高压氧舱系统
CN108498249A (zh) * 2018-02-12 2018-09-07 谢忠锦 一种心内科病人护理床
CN108814930A (zh) * 2018-04-18 2018-11-16 江明泽 一种医疗护理用背部与腿部自动化按摩设备
CN11308159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西藏氧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便携式软体氧舱
CN211535338U (zh) * 2019-12-25 2020-09-22 西藏氧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折叠式氧舱软袋
CN211986077U (zh) * 2020-03-10 2020-11-24 山东康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高压氧舱
CN111228060A (zh) * 2020-03-27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
CN111231809A (zh) * 2020-03-29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车载式高低压两用舱
CN213552996U (zh) * 2020-07-23 2021-06-29 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平衡氧救护车
WO2022041862A1 (zh) * 2020-08-30 2022-03-03 上海宝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软体u型开合密封式气压舱
CN112022269A (zh) * 2020-09-28 2020-12-0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介入科护理用辅助装置
CN214157817U (zh) * 2020-11-12 2021-09-10 吕云利 一种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N215607144U (zh) * 2021-03-12 2022-01-25 于文 一种软体高压氧舱
CN215584663U (zh) * 2021-07-25 2022-01-21 张家港市东南气体灌装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移动式医用高压氧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9019A (zh) * 2022-09-07 2023-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车载吊装式高低压两用舱
CN115569019B (zh) * 2022-09-07 2024-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车载吊装式高低压两用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247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5081A (en) Self-contained trans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EP1800731B1 (en) Portable medical oxygen concentrator
US7922789B1 (en) Portable gas fractionalization system
CN114699247B (zh) 一种高压氧舱救护车
TWI424862B (zh) 氧氣濃縮裝置
CA2824660A1 (en) Pillow with a cavity having air channels
JP2007195820A (ja) 酸素濃縮装置およびこの使用方法
CN111231809A (zh) 一种车载式高低压两用舱
JP2012029902A (ja) コンプレッサおよび酸素濃縮装置
CN116421838A (zh) 一种麻醉科移动式室外紧急麻醉设备
CN110652412A (zh) 一种空气增压舱舱体结构
CN111658811A (zh) 一种医疗用的呼吸科净化装置
CN103638584A (zh) 制氧车
CN205041631U (zh) 一种车载抢险救护压力舱
CN115569019B (zh) 一种车载吊装式高低压两用舱
CN113187273B (zh) 一种自动化无菌可移动式手术室
CN211156934U (zh) 一种空气增压舱舱体结构
CN113546263A (zh) 一种医疗内科临床用紧急呼吸装置
CN112573486A (zh) 一种便携式应急制氧机
CN113294337A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A31895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entrating gas
CN203710494U (zh) 制氧车
JP5443023B2 (ja) コンプレッサおよび酸素濃縮装置
CN114699261B (zh) 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
CN214880210U (zh) 一种便携式应急制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