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5751A -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5751A
CN114695751A CN202011644853.0A CN202011644853A CN114695751A CN 114695751 A CN114695751 A CN 114695751A CN 202011644853 A CN202011644853 A CN 202011644853A CN 114695751 A CN114695751 A CN 114695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
quantum dot
pixel
e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48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文军
杨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48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57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071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6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5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5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本发明上述方法避免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在同时打印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区域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蓝光子像素发光淬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量子点独特的光电性质,例如发光波长随尺寸和成分连续可调、发光光谱窄、荧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等,基于量子点的电致发光二极管(QLED)在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此外,QLED显示还具有可视角大、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可柔性等诸多LCD所无法实现的优势,因而有望成为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QLED器件工作时需要注入电子和空穴,最简单的QLED器件由阴极、电子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组成。在QLED器件中,量子点发光层夹在电荷传输层中间,当正向偏压加到QLED器件两端时,电子和空穴分别通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进入量子点发光层,在量子点发光层进行复合发光。
喷墨打印(inkjet printing)是一种重要的实现RGB三原色像素的溶液加工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材料利用率高,且无需使用掩膜板可实现图案化,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是制作QLED显示屏最具潜力的彩色化成膜技术。影响喷墨印刷技术制备显示器件良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喷墨打印到像素内的墨水溢流问题,例如同时打印红绿蓝三种墨水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内就会导致蓝色子像素的发光淬灭。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同时打印红绿蓝三种墨水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内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可选地,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可选地,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方法均为溶液法。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空穴传输层;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一种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
所述红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红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或
所述绿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
可选地,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红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绿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
可选地,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
可选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
所述红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可选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
所述红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先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然后在三个子像素区域内整面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避免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在同时打印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区域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蓝光子像素发光淬灭的问题,提高蓝光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也即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经步骤S21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经步骤S22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经步骤S23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经步骤S24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经步骤S25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经步骤S26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经步骤S27得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0、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
S11、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
S12、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
S13、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S14、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关于红绿蓝子像素的制备,通常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蒸镀工艺制备得到之外,其余功能层(如量子点发光层等)通过溶液法(如喷墨打印、旋涂等)制备得到,因为溶液法操作简单,可以大面积制备。但是同时喷墨打印红绿蓝三种墨水时,由于表面张力,红色墨水容易溢流到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导致蓝光子像素发生发光淬灭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然后在红绿蓝子像素区域内整面涂布(可以采用喷墨打印、旋涂等方法)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避免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在同时打印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区域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蓝光子像素发光淬灭的问题,提高蓝光子像素的发光效率,即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且当第二电极为阴极时,红绿子像素中的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起到充当电子传输层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调节电子与空穴的注入平衡,提高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红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绿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与红光和绿光量子点之间的导电能级相差较少,有利于电荷顺利注入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确保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正常发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红绿量子点发光层与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增设一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可以起到隔绝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红绿量子点发光层的作用,有效避免在采用相同溶剂制备蓝光量子点发光层时,对已经成膜的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再次溶解,从而确保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成膜质量,提高显示器件的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之间的导电能级相差较少,有利于电子顺利注入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确保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正常发光。
首先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有多种形式,且每个子像素分正型结构和反型结构,当第一电极为阳极,且阳极位于基板上时,子像素为正型结构;当第一电极为阴极,且阴极位于基板上时,子像素为反型结构。
本实施例将主要以如图2所示结构的显示器件为例,对该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20、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
S21、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即阳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空穴注入层,见图4所示;
S22、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空穴传输层,见图5所示;
S23、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即红色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即绿色发光层),见图6所示;
S24、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见图7所示;
S25、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即蓝色发光层),见图8所示;
S26、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子传输层,见图9所示;
S27、在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即阴极),见图10所示,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需说明的是,通过在基板上制备坝状的像素界定层的方法,将基板划分成红绿蓝子像素区域。关于像素界定层的材料及其制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图10所示的显示器件中的像素界定层除去后,即对应得到图2所示的显示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制备方法可以为蒸镀法或溅射法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各功能层(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绿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等)的制备方法可以为溶液法,如旋涂法、印刷法、刮涂法、浸渍提拉法、浸泡法、喷涂法、滚涂法、浇铸法、狭缝式涂布法或条状涂布法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然后在红绿蓝子像素区域内整面涂布(可以采用喷墨打印、旋涂等方法)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避免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在同时打印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子像素区域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蓝光子像素发光淬灭的问题,提高蓝光子像素的发光效率,即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
另外,通过在红绿量子点发光层与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增设一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可以起到隔绝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红绿量子点发光层的作用,有效避免在采用相同溶剂制备蓝光量子点发光层时,对已经成膜的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再次溶解,从而确保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成膜质量,提高显示器件的性能。
此外,红绿子像素中的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起到充当电子传输层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小电子传输速率,有利于调节电子与空穴的注入平衡,提高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
需说明的是,由于蓝光量子点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之间的导电能级相差较少,引入的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中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对电子的注入与传输影响较小,而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中,电子注入与传输效率远大于空穴注入与传输效率,因此电子仍能够顺利注入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从而确保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区在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进而确保红绿子像素正常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
所述红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显示器件包括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所述三个子像素为:红光子像素(R子像素)、绿光子像素(G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B子像素),基于R、G、B三原色光,实现显示器件全彩显示。其中阵列排列的R、G、B三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通过独立驱动点亮,每个子像素由驱动电路独立驱动发光。
本实施例R、G、B子像素中,其中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同步制备得到,R、G、B子像素区域内的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同步制备得到,将红、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与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分步制备,从而可以避免红绿蓝三种量子点墨水在同时打印时红色墨水溢流到蓝色墨水中的问题,进而避免蓝光子像素发光淬灭的问题,提高蓝光子像素的发光效率,即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且当第二电极为阴极时,红绿子像素中的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可以起到充当电子传输层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调节电子与空穴的传输平衡,提高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红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绿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与红光和绿光量子点之间的导电能级相差较少,有利于电荷顺利注入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确保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正常发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或
所述绿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红绿量子点发光层与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增设一层第一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可以起到隔绝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红绿量子点发光层的作用,有效避免在采用相同溶剂制备蓝光量子点发光层时,对已经成膜的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再次溶解,从而确保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成膜质量,提高显示器件的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之间的导电能级相差较少,有利于电子顺利注入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确保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正常发光。
本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有多种形式,且每个子像素分正型结构和反型结构,当第一电极为阳极,且阳极位于基板上时,子像素为正型结构;当第一电极为阴极,且阴极位于基板上时,子像素为反型结构。下面以图11所示的结构为例,对显示器件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如图11所示,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中,
所述红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红光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为610-625nm,和/或绿光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为525-550nm,和/或蓝光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为450-48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均为5nm-1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可以独立地选自二元相、三元相、四元相量子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二元相量子点包括CdS、CdSe、CdTe、InP、AgS、PbS、PbSe、HgS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三元相量子点包括ZnCdS、CuInS、ZnCdSe、ZnSeS、ZnCdTe、PbSeS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四元相量子点包括ZnCdS/ZnSe、CuInS/ZnS、ZnCdSe/ZnS、CuInSeS、ZnCdTe/ZnS、PbSeS/ZnS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量子点可以为含镉或者不含镉。该材料的量子点发光层具有激发光谱宽并且连续分布,发射光谱稳定性高等特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可以选自ITO、IZO、AZO、IGZO等导电透明氧化物中的一种,也可以选自Ag、Au、Al、Mg:Ag等金属以及金属合金中的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CuPc、P3HT、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NiOx、MoOx、WOx、CrOx、CuO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硫系化合物包括MoSx、MoSex、WSx、WSex、CuS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约为10nm-6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可以选自具有良好空穴传输性能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9,9-二辛基芴-CO-N-(4-丁基苯基)二苯胺)(TFB)、聚乙烯咔唑(PVK)、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Poly-TPD)、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4,4'-二(9-咔唑)联苯(CBP)、NPB、NiO、MoO3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约为10nm-5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可独立地选自本领域常规的电子传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ZnO、MZO(镁锌氧)、AMO(铝锌氧)、MLZO(镁锂锌氧)、TiO2、CsF、LiF、CsCO3和Alq3中的一种或者为其任意组合的混合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约为10nm-100n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约为10nm-1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可选自铝(Al)电极、银(Ag)电极和金(Au)电极等中的一种,还可选自纳米铝线、纳米银线和纳米金线等中的一种。上述材料具有较小的电阻,使得载流子能顺利的注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为透射电极时,所述阴极的厚度约为5nm-40n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为全反射电极时,所述阴极的厚度约为80nm-150nm。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基板划分成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形成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第一电极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绿光子像素区域、蓝光子像素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空穴传输层;
在所述红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和所述绿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分别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和蓝光子像素区域的空穴传输层上整面涂布蓝光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分别得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
5.一种显示器件,包括呈阵列排列的若干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呈阵列排列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蓝光子像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中的第一电极位于显示器件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或
所述绿光子像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和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红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绿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蓝光量子点的导带能级与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导带能级之差小于等于0.3eV。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绿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蓝光子像素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CN202011644853.0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695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853.0A CN11469575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1/142071 WO2022143664A1 (zh) 2020-12-31 2021-12-28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4853.0A CN11469575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5751A true CN114695751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4853.0A Pending CN114695751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5751A (zh)
WO (1) WO20221436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6651B1 (ko) * 2006-12-20 2013-08-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의 제조방법
CN105932166B (zh) * 2016-05-03 2018-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11826B (zh) * 2016-12-27 2018-1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膜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388902B1 (en) * 2018-03-27 2019-08-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a high resolu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230066492A1 (en) * 2020-01-30 2023-03-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3664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1131B2 (en) Quantum dot LED and OLED integration for high efficiency displays
US937934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87284B2 (en) OLED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quantum dot color film laye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3861400B2 (ja) 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00572A (ja) 電界発光素子
CN110048024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495767B2 (en) Photoelectronic device,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photoelectronic device
CN112331785B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7285909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 color filter
CN112331790A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2143664A1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1716863B2 (en) Hybrid display architecture
CN111490070B (zh) 显示面板
KR100864758B1 (ko) 풀 컬러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CN114695689A (zh) 显示器件
WO2022143770A1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43765A1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像素点亮控制方法
CN111146347A (zh) 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33145A1 (zh) 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CN113224253B (zh) 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47514A1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56660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84401A (zh) 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制作方法
CN114695704A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977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