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5593A -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 Google Patents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5593A
CN114695593A CN202011611034.6A CN202011611034A CN114695593A CN 114695593 A CN114695593 A CN 114695593A CN 202011611034 A CN202011611034 A CN 202011611034A CN 114695593 A CN114695593 A CN 114695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licon substrate
silicon
dop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10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5593B (zh
Inventor
陈海燕
邓伟伟
蒋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la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10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5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5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5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5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5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1/182Speci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polycrystalline Si, e.g. Si ribbon, poly Si ingots, thin films of polycrystalline 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与背接触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硅基底进行表面处理后,在硅基底的背面进行扩散,形成第一掺杂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硅基底一侧表面上的氧化层,然后,去除第一区域背面的氧化层与第一掺杂层;在硅基底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然后,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再依次进行清洗、镀膜与金属化,得到背接触电池。上述制备方法在第一掺杂层及掺杂多晶硅层的去除过程中,通过氧化层对第二区域进行保护,避免第二区域背面的第一掺杂层出现损伤,无需另行制备保护层,后续清洗亦较为方便,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太阳能电池效率与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众多厂商积极进行新型电池结构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其中,TOPCon(Tunnel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是通过在电池表面制备一层超薄的隧穿氧化层和一层掺杂多晶硅层,提高电池表面钝化性能,降低金属接触复合电流,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背接触(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电池是通过将电池的电极栅线全部设置在背面,避免正面电极栅线遮挡所带来的光学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提高短路电流。
近来,业内已公开有将前述两种电池结构结合应用的技术方案,即将TOPCon钝化结构应用在IBC电池上,降低掺杂区与金属接触时的载流子复合,提高电池表面钝化性能。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不利于产业化应用。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工艺更简洁,能够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对硅基底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硅基底具有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
在硅基底的背面进行扩散,形成第一掺杂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硅基底一侧表面上的氧化层;
去除第一区域背面的氧化层与第一掺杂层;
在硅基底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所述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掺杂类型相反;
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
再依次进行清洗、镀膜与金属化。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后,对硅基底进行正面清洗,去绕镀;再对所述硅基底进行正面扩散,形成前表面场层,所述前表面场层的掺杂类型与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类型一致。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正面扩散前,对所述硅基底的正面进行二次制绒。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表面场层的方阻控制在200~300ohm/sq。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化层的厚度控制在30~100nm。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基底采用N型硅片,所述第一掺杂层中的掺杂元素为硼,所述氧化层为硼硅玻璃层;所述掺杂多晶硅层中的掺杂元素为磷。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硅基底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是指采用LPCVD方法在所述硅基底的背面依次沉积制得隧穿层与本征硅膜层,所述隧穿层的厚度控制在1~5nm,所述本征硅膜层的厚度控制在100~1000nm;
再对所述硅基底的背面进行二次扩散,使得所述本征硅膜层形成掺杂多晶硅层及位于所述掺杂多晶硅层表面的磷硅玻璃层;
所述“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是指先采用激光开槽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背面的磷硅玻璃层;再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清洗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表面的掺杂多晶硅层。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掺杂层的掺杂浓度设置为5E18~1E20cm-3;所述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浓度设置为1E20~1E21 cm-3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先采用KOH或NaOH或TMAH的水溶液对硅基底进行双面碱制绒;再对所述硅基底背面进行抛光;
所述镀膜包括在所述硅基底的背面依次沉积氧化铝膜与氮化硅膜,并在所述硅基底的正面沉积氮化硅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如前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背接触电池。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申请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通过所述氧化层对第二区域进行保护,避免第一掺杂层及掺杂多晶硅层的去除过程中,出现第二区域表面的第一掺杂层损伤,无需制备掩膜保护,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背接触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100-背接触电池;1-硅基底;11-第一掺杂层;12-前表面场层;2-隧穿层;3-掺杂多晶硅层;4-背钝化层;5-减反射层;61-第一电极;62-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背接触电池100包括硅基底1,所述硅基底1具有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背面依次设置有隧穿层2与掺杂多晶硅层3;所述第二区域的背面形成有第一掺杂层11,所述第一掺杂层11与掺杂多晶硅层3的掺杂类型相反。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基底1为N型硅片,且所述硅基底1的电阻率设置为0.3~7Ω·cm,所述硅片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第一掺杂层11为P型掺杂层;所述隧穿层2通常可设置为SiO2膜层或SiOxNy膜层,且其厚度设置在1~5nm;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为N型掺杂多晶硅层。通常地,所述第一掺杂层11的面积占比大于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的面积占比。
所述硅基底1的正面还形成有前表面场层12,所述前表面场层12用以提高正面钝化性能。此处,所述第一掺杂层11的掺杂元素为硼,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前表面场层12的掺杂元素为磷。所述第一掺杂层11的厚度设置为0.5~2μm,其掺杂浓度优选为5E18~1E20cm-3;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的掺杂浓度则优选为1E20~1E21cm-3;所述前表面场层12的方阻设置为200~300ohm/sq。
所述背接触电池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硅基底1背面的背钝化层4、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场层12上的减反射层5以及穿过所述背钝化层4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且与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相接触的第一电极61、设置在第二区域并与所述第一掺杂层11相接触的第二电极62。
所述背钝化层4包括氧化铝膜、氧化硅膜、氮化硅膜、碳化硅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减反射层5通常可采用氮化硅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气体流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的调节,提高所述背钝化层4、减反射层5的膜层性能,所述背钝化层4与减反射层5均可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设置为复合膜或渐变膜。作为示例地,所述背钝化层4包括氧化铝膜及层叠设置在所述氧化铝膜上的氮化硅膜,所述氧化铝膜的厚度设置为2~10nm,所述氮化硅膜的厚度设置为50~100nm;所述减反射层5的厚度通常设置为70~100nm。所述第一电极61、第二电极62分别采用既定的导电浆料经丝网印刷、烧结得到,两者具体所采用的导电浆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背接触电池100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对硅基底1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硅基底1具有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
在硅基底1的背面进行扩散,形成第一掺杂层11及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11背离硅基底1一侧表面上的氧化层;
去除第一区域背面的氧化层与第一掺杂层11;
在硅基底1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2与掺杂多晶硅层3,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的掺杂类型与第一掺杂层11的掺杂类型相反;
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3;
对硅基底1进行正面扩散,形成前表面场层12,所述前表面场层12的掺杂类型与掺杂多晶硅层3的掺杂类型一致;
依次进行清洗、镀膜与金属化,得到背接触电池100。
所述“表面处理”步骤包括先采用KOH或NaOH或TMAH的水溶液对硅基底1进行双面碱制绒;再对所述硅基底1背面进行抛光。所述制绒过程可通过溶液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的调节可使得所述硅基底1表面形成既定高度的金字塔绒面结构,还可以根据产品需求添加既定的制绒添加剂改进绒面质量;所述抛光过程是采用碱溶液或酸溶液对所述硅基底1的背面进行单面抛光,所述硅基底1的正面在抛光过程中通常采用水膜进行保护。
所述“在硅基底1的背面进行扩散”是指对所述硅基底1的背面进行硼扩散,反应气体包括BBr3与O2,反应温度优选设置940~980℃;所述扩散包括高温扩散与推进阶段及氧化阶段,所述氧化阶段是指在所述硅基底1表面氧化生成硼硅玻璃层(BSG),控制所述氧化层即硼硅玻璃层的厚度为30~100nm。
所述“去除第一区域背面的氧化层与第一掺杂层11”是指采用激光开窗工艺去除第一区域的氧化层以及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掺杂层11,再采用湿法清洗去除激光开窗区域的损伤层。上述湿法清洗过程中,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掺杂层11通过所述氧化层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刻蚀受损。
所述“在硅基底1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2与掺杂多晶硅层3”是指采用LPCVD方法在所述硅基底1的背面依次沉积制得隧穿层2与本征硅膜层,所述本征硅膜层的厚度控制在100~1000nm;再对所述硅基底1的背面进行二次扩散,通常可采用POCl3、O2作为反应气体,使得所述本征硅膜层形成掺杂多晶硅层3及位于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表面的磷硅玻璃层(PSG),可理解地,所述掺杂多晶硅层3的厚度略小于前述本征硅膜层的厚度。
所述“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3”是指先采用激光开槽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背面的磷硅玻璃层;再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清洗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表面的掺杂多晶硅层3。在将第二区域的掺杂多晶硅层3清洗完成时,前述氧化层能够避免溶液对第二区域的第一掺杂层11进行刻蚀;且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掺杂多晶硅层3通过所述磷硅玻璃层进行保护。示例地,所述酸溶液可以为HF与HNO3混合溶液,且HF浓度设置远小于HNO3浓度,避免酸溶液对磷硅玻璃层的过渡腐蚀;碱溶液可以采用浓度设置为1~10%的KOH或NaOH或TMAH的水溶液。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正面扩散前,对硅基底1进行正面清洗,去绕镀,再对所述硅基底1的正面进行二次制绒。所述正面扩散同样可采用POCl3、O2作为反应气体,且控制所述前表面场层12的掺杂浓度小于掺杂多晶硅层3的掺杂浓度。前述制程中,所述硅基底1正面尤其是该硅基底1正面的边缘位置会出现绕镀的膜层结构,要在进行二次制绒前予以清洗去除。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清洗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表面的掺杂多晶硅层3步骤前,先对硅基底1正面进行清洗去除PSG;且在去除硅基底1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3的同时,也完成绕镀在硅基底1正面的多晶硅膜层清洗;此时,所述正面清洗主要是指去除硅基底1正面的硼硅玻璃。
对所述硅基底1进行清洗、干燥后,进行镀膜,前述氧化铝膜可采用ALD方法或PECVD方法沉积制得;前述氮化硅膜采用PECVD方法制得。所述金属化步骤是指在所述背钝化层4上采用丝网印刷得到既定电极图案,并经高温烧结得到相应的金属电极。此处,所述第一电极41、第二电极42可采用同一规格的银浆,方便生产制备;亦可根据产品需求,采用不同的导电浆料分别印刷,再经烧结得到。所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对完成金属化制程的背接触电池100进行光、电注入以降低后续衰减等步骤,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背接触电池100的制备方法通过前述氧化层即硼硅玻璃层对第二区域表面的第一掺杂层11进行保护;并通过二次扩散形成的磷硅玻璃层对第一区域的掺杂多晶硅层3进行保护,避免相应的膜层结构受损,无需制备掩膜进行保护,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成品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硅基底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硅基底具有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
在硅基底的背面进行扩散,形成第一掺杂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层背离硅基底一侧表面上的氧化层;
去除第一区域背面的氧化层与第一掺杂层;
在硅基底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所述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类型与第一掺杂层的掺杂类型相反;
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
再依次进行清洗、镀膜与金属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后,对硅基底进行正面清洗,去绕镀;再对所述硅基底进行正面扩散,形成前表面场层,所述前表面场层的掺杂类型与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类型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正面扩散前,对所述硅基底的正面进行二次制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场层的方阻控制在200~300ohm/sq。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的厚度控制在30~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底采用N型硅片,所述第一掺杂层中的掺杂元素为硼,所述氧化层为硼硅玻璃层;所述掺杂多晶硅层中的掺杂元素为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硅基底背面依次制备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是指采用LPCVD方法在所述硅基底的背面依次沉积制得隧穿层与本征硅膜层,所述隧穿层的厚度控制在1~5nm,所述本征硅膜层的厚度控制在100~1000nm;
再对所述硅基底的背面进行二次扩散,使得所述本征硅膜层形成掺杂多晶硅层及位于所述掺杂多晶硅层表面的磷硅玻璃层;
所述“去除第二区域背面的掺杂多晶硅层”是指先采用激光开槽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背面的磷硅玻璃层;再采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清洗去除所述第二区域表面的掺杂多晶硅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掺杂浓度设置为5E18~1E20cm-3;所述掺杂多晶硅层的掺杂浓度设置为1E20~1E21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先采用KOH或NaOH或TMAH的水溶液对硅基底进行双面碱制绒;再对所述硅基底背面进行抛光;
所述镀膜包括在所述硅基底的背面依次沉积氧化铝膜与氮化硅膜,并在所述硅基底的正面沉积氮化硅膜。
10.一种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2011611034.6A 2020-12-30 2020-12-30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Active CN114695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034.6A CN114695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034.6A CN114695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5593A true CN114695593A (zh) 2022-07-01
CN114695593B CN114695593B (zh) 2024-05-14

Family

ID=8213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1034.6A Active CN114695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55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162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一种p型ibc电池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6405A1 (fr) * 2006-09-22 2008-03-2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regions dopees dans un substrat et de cellule photovoltaique
WO2013087458A1 (de) * 2011-12-16 2013-06-20 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Research Center Konstanz E.V. Rückkontakt-solar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rückkontakt-solarzelle
CN104282782A (zh) * 2013-07-05 2015-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9059341B1 (en) * 2014-01-23 2015-06-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US20170005206A1 (en) * 2007-10-06 2017-01-05 Solexel, Inc. Patterning of silicon oxide layers using pulsed laser ablation
CN106784069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背表面隧道氧化钝化交指式背结背接触电池制作方法
CN108075017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Ibc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8538962A (zh) * 2018-05-07 2018-09-14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接触的ibc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649079A (zh) * 2018-07-11 2018-10-12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钝化接触结构的指状交叉背接触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0881A (zh) * 2019-08-30 2020-01-07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掩膜去除钝化接触电池多晶硅绕镀的方法
CN111564503A (zh) * 2019-09-03 2020-08-21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279970A1 (en) * 2017-02-10 2020-09-03 Tempress Ip B.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ssivated Solar Cell and Resulting Passivated Solar Cell
CN111987188A (zh) * 2020-08-25 2020-11-24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2133793A (zh) * 2020-10-12 2020-12-25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 一种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6405A1 (fr) * 2006-09-22 2008-03-2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regions dopees dans un substrat et de cellule photovoltaique
US20170005206A1 (en) * 2007-10-06 2017-01-05 Solexel, Inc. Patterning of silicon oxide layers using pulsed laser ablation
WO2013087458A1 (de) * 2011-12-16 2013-06-20 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Research Center Konstanz E.V. Rückkontakt-solar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rückkontakt-solarzelle
CN104282782A (zh) * 2013-07-05 2015-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9059341B1 (en) * 2014-01-23 2015-06-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CN106784069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背表面隧道氧化钝化交指式背结背接触电池制作方法
CN108075017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Ibc电池的制作方法
US20200279970A1 (en) * 2017-02-10 2020-09-03 Tempress Ip B.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ssivated Solar Cell and Resulting Passivated Solar Cell
CN108538962A (zh) * 2018-05-07 2018-09-14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接触的ibc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649079A (zh) * 2018-07-11 2018-10-12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钝化接触结构的指状交叉背接触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0881A (zh) * 2019-08-30 2020-01-07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掩膜去除钝化接触电池多晶硅绕镀的方法
CN111564503A (zh) * 2019-09-03 2020-08-21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87188A (zh) * 2020-08-25 2020-11-24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2133793A (zh) * 2020-10-12 2020-12-25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 一种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UMAN BIN TANVIR等: "Codiffusion Sources and Barriers for the Assembly of Back-Contact Back-Junction Solar Cells", 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 vol. 05, no. 06, 30 November 2015 (2015-11-30) *
李力;姜辰明;黄铭;沈辉: "基于IBC太阳电池的二氧化硅掩膜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05, 31 December 2014 (2014-12-31) *
鲁贵林: "N型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08, pages 042 - 1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162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一种p型ibc电池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5593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9438B (zh) 一种n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0660881B (zh) 一种无掩膜去除钝化接触电池多晶硅绕镀的方法
WO2020057264A1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0926046U (zh) 太阳能电池
CN212750903U (zh) 太阳能电池
CN108470781A (zh) 选择性发射极黑硅双面per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0854240A (zh) Per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09205B (zh)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263559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
CN112951927A (zh)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2820793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0000A (zh)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
CN116705915B (zh) 一种新型双面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0634973A (zh) 一种新型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4982A (zh) 太阳电池
CN115020508A (zh) 一种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57952B (zh) 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0105A (zh) 一种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447142A (zh) 一种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4695593B (zh) 背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背接触电池
CN117542919A (zh) 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及制备方法
CN210956692U (zh) Perc电池
CN110739366B (zh) 一种修复perc太阳能电池背膜激光开槽损伤的方法
CN111564521A (zh) 一种全绒面ibc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CN115101621B (zh) 一种P-topcon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0

Address after: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SI CEL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Atla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CEL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