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5472A -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5472A
CN114675472A CN202210346901.0A CN202210346901A CN114675472A CN 114675472 A CN114675472 A CN 114675472A CN 202210346901 A CN202210346901 A CN 202210346901A CN 114675472 A CN114675472 A CN 114675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driving
drive
image senso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69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5472B (zh
Inventor
龚高峰
王建华
唐利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69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5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5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5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5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5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6Swinging lens about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容纳腔;透镜支撑体,透镜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固定组件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驱动线圈;第一驱动磁石,第一驱动磁石对应第一驱动线圈设置;第二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磁石,第二驱动磁石对应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第三驱动磁石,第三驱动磁石对应第三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单价高、产品体积偏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在拍摄过程中拍出的照片有时会发虚,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这些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摄像镜头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拍摄景物曝光时发生微小抖动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经常会发生这种极轻微的抖动的现象,故近年来对防抖技术功能开发需求相对较大。在此背景下,OIS(光学图像稳定系统)光学防抖功能的提案也随之增多,微型光学防抖技术逐渐被各类高端手机所采纳,借此希望能有效降低低光环境下拍出模糊照片的机率以及有效解决拍摄过程中手抖动所造成的困扰。然而相对于一般自动对焦马达而言,具备OIS光学防抖功能的设计比较复杂、生产效率及良率较低,故开发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微型光学防抖的自动对焦马达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相机模块移轴式对焦马达;第二类为镜头平移式对焦马达;第三类为镜头移轴式对焦马达。具体地,相机模块移轴式对焦马达是马达控制镜头和影像传感器一起转动;镜头平移式对焦马达是马达控制镜头平移,而影像传感器不动;镜头移轴式对焦马达是马达控制镜头任意方向转动,而影像传感器不动。事实上,不论是平移式还是移轴式,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控制镜头相对于图像传感器发生相对位移而将手抖造成的图像偏移抵消补偿掉。
但是目前相机模块移轴式对焦马达的优点是光学防抖效果及影像质素最佳,缺点是移动部件重量最高、功耗较大;镜头移轴式对焦马达的优点是结构与普通AF马达比较接近,生产相对简单,缺点是在光学防抖功能开启后,影像边缘的解像度较为逊色,镜头在做平移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光轴的倾斜,当倾斜角度较大时,会导致图像画幅的边角部分失焦模糊;镜头平移式变焦马达的结构复杂性及影像边缘解像度介乎于相机模块移轴式变焦马达和镜头移轴式变焦马达之间。镜头平移式变焦马达成为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防抖方案中的主流方案。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平移式变焦马达结构仍稍欠复杂,有制造良率低、可靠性能差等特点,导致成本较高、难以普遍性推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驱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单价高、产品体积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单价高、产品体积偏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罩设在第二壳体上并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容纳腔;透镜支撑体,透镜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固定组件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驱动线圈;第一驱动磁石,第一驱动磁石对应第一驱动线圈设置,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设置在透镜支撑体上,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固定组件上,以使透镜支撑体在容置空间内沿Z轴运动;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不同的侧壁上,且第一驱动磁石或者第一驱动线圈设置在固定组件上未设置有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磁石,第二驱动磁石对应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Y轴运动;第三驱动磁石,第三驱动磁石对应第三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X轴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磁石设置在透镜支撑体上,第一驱动线圈设置在固定组件上。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架,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与导向架活动连接,且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相对于导向架在Y轴的方向上运动,导向架活动连接在固定组件上,且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带着导向架相对于固定组件在X轴的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槽,导向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导向槽并能够沿导向槽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架与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线圈和第三驱动线圈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导向架呈L型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对应第二驱动线圈所在的固定组件的侧壁设置,第二段对应第三驱动线圈所在的固定组件的侧壁设置,导向槽设置在第二驱动线圈所在的固定组件的侧壁上,第一段对应导向槽设置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导向槽。
进一步地,第二段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孔,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具有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销。
进一步地,导向槽沿X轴的方向延伸,导向孔沿Y轴的方向延伸,当第二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磁石相互作用时,导向销沿导向孔运动,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相对导向架沿Y轴的方向运动;当第三驱动线圈和第三驱动磁石相互作用时,导向销与导向孔的内侧壁抵接,导向凸起沿导向槽运动,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带动导向架沿X轴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架远离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凸点。
进一步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包括:图像传感器承载壳,图像传感器承载壳设置在固定组件和第二壳体之间;磁石支架,磁石支架与图像传感器承载壳连接,磁石支架对应固定组件的周向外侧壁设置,且第二驱动磁石和第三驱动磁石分别设置在磁石支架上。
进一步地,磁石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驱动磁石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第三驱动磁石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与图像传感器承载壳连接,且第二支架远离图像传感器承载壳的一端具有导向销。
进一步地,磁石支架包括朝向透镜支撑体的中心伸出的至少一组翻边结构,各组翻边结构包括两个支撑翻边,两个支撑翻边在Z轴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支撑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第二驱动磁石或第三驱动磁石的空间,支撑翻边朝向空间的内壁面具有多个安装凸起,第二驱动磁石和第三驱动磁石在Z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安装凸起抵接。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具有容纳腔;FPC板,FPC板绕设在支撑框架的周向外侧壁上,且第一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分别设置在FPC板上并与FPC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图像传感器承载壳的一侧的至少一个角部处具有接触凸起,接触凸起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壳具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开口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壳,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滚珠,容纳槽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珠。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预埋件,预埋件的至少一部分嵌设在支撑框架的内部,且预埋件对应容纳槽的底面设置有耳部,耳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槽并位于容纳槽的底面和第一滚珠之间。
进一步地,FPC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第三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一连接段上,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二连接段上,第一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三连接段上,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对应的不同的支撑框架的侧壁的角部处分别具有接触凸起。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多个位置检测芯片,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检测芯片。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段对应的支撑框架的侧壁具有避让开口,第一驱动线圈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避让开口。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磁片,第一吸磁片设置在第三连接段远离第一驱动线圈的一侧,且第一吸磁片具有至少一个卡爪,支撑框架对应卡爪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卡爪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磁石设置在透镜支撑体上,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吸磁片,第二吸磁片设置在第一驱动磁石和透镜支撑体的外侧壁之间,且第二吸磁片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透镜支撑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吸磁片包括本体部和多个脚部,至少一个脚部由本体部的角部伸出,脚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透镜支撑体内,本体部朝向第一驱动磁石的一侧表面裸露在透镜支撑体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附磁石和第三吸磁片,第一吸附磁石和第一驱动磁石分别设置在透镜支撑体的一组相对的外侧壁上,且第三吸磁片对应第一吸附磁石设置在固定组件的支撑框架上。
进一步地,透镜支撑体对应第一吸附磁石和第一驱动磁石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珠安装槽,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滚珠,每个滚珠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滚珠。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磁石对应的透镜支撑体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内的第二滚珠为多个,多个第二滚珠沿Z轴的方向排列;和/或第一吸附磁石对应的透镜支撑体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与第一驱动磁石对应的透镜支撑体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呈对角设置。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吸附磁石;第三吸附磁石,第二吸附磁石和第三吸附磁石分别沿X轴的方向和Y轴的方向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第四吸磁片,第四吸磁片对应第二吸附磁石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五吸磁片,第五吸磁片对应第三吸附磁石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对应第四吸磁片和第五吸磁片分别设置有安装开口。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磁石的充磁方向与第二驱动磁石的充磁方向不同;和/或第一驱动磁石的充磁方向与第三驱动磁石的充磁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罩设在第二壳体上并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容纳腔;透镜支撑体,透镜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固定组件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驱动线圈;第一驱动磁石,第一驱动磁石对应第一驱动线圈设置,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设置在透镜支撑体上,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固定组件上,以使透镜支撑体在容置空间内沿Z轴运动;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不同的侧壁上,且第一驱动磁石或者第一驱动线圈设置在固定组件上未设置有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磁石,第二驱动磁石对应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Y轴运动;第三驱动磁石,第三驱动磁石对应第三驱动线圈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X轴运动。
使用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时,由于具有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所以透镜支撑体能够在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石的相互作用下实现AF驱动并带动镜头沿Z轴方向移动。又由于驱动装置还具有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磁石、第三驱动磁石,所以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能够在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磁石的相互作用下以及第三驱动线圈和第三驱动磁石的相互作用下带动图像传感器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从而OIS防抖。由于在本申请中驱动装置实现OIS防抖作用时是带动图像传感器运动而不是带动镜头运动,因此相对驱动镜头运动的方式需要的驱动力更小,从而所需的功耗更小,进而能够实现更大推力的运动以及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学防抖效果。因此,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第二吸附磁石、第三吸附磁石、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第二吸附磁石、第三吸附磁石、第二驱动磁石、第三驱动磁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撑体、第一吸磁片、第三吸磁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第二吸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FPC板的第四连接段与支撑框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支撑框架与磁石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撑体、第一吸磁片、第二吸磁片、第一驱动磁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支撑框架、第一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驱动线圈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FPC板、第一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三驱动驱动线圈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的导向销与导向架的导向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支撑框架的容纳槽与第一滚珠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壳体;11、安装开口;20、第二壳体;30、固定组件;31、导向槽;32、支撑框架;33、FPC板;331、第一连接段;332、第二连接段;333、第三连接段;3331、避让开口;334、第四连接段;3341、半圆形缺口;34、接触凸起;341、容纳槽;35、预埋件;351、耳部;36、位置检测芯片;37、卡槽;38、柱状结构;40、透镜支撑体;41、滚珠安装槽;42、第二滚珠;50、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1、导向销;52、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3、磁石支架;531、第一支架;532、第二支架;533、翻边结构;534、安装凸起;60、第一驱动线圈;70、第一驱动磁石;80、第二驱动线圈;90、第三驱动线圈;100、第二驱动磁石;200、第三驱动磁石;300、导向架;310、第一段;311、导向凸起;320、第二段;321、导向孔;330、防护凸点;400、第一滚珠;500、第一吸磁片;510、卡爪;600、第二吸磁片;610、本体部;620、脚部;700、第一吸附磁石;800、第三吸磁片;900、第二吸附磁石;910、第三吸附磁石;920、第四吸磁片;930、第五吸磁片;940、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单价高、产品体积偏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摄像装置具有下述的驱动装置,并且电子设备具有摄像装置。以及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拍摄功能的移动终端。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罩设在第二壳体20上并与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固定组件30,固定组件30容纳腔;透镜支撑体40,透镜支撑体40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固定组件3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第一驱动线圈60;第一驱动磁石70,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第一驱动线圈60和第一驱动磁石70中的一个设置在透镜支撑体40上,第一驱动线圈60和第一驱动磁石7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固定组件30上,以使透镜支撑体40在容置空间内沿Z轴运动;第二驱动线圈80;第三驱动线圈90,第二驱动线圈80、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30不同的侧壁上,且第一驱动磁石70或者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固定组件30上未设置有第二驱动线圈80、第三驱动线圈90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磁石100,第二驱动磁石100对应第二驱动线圈80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Y轴运动;第三驱动磁石200,第三驱动磁石200对应第三驱动线圈90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侧壁上,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沿X轴运动。
使用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时,由于具有第一驱动线圈60和第一驱动磁石70,所以透镜支撑体40能够在第一驱动线圈60和第一驱动磁石70的相互作用下实现AF驱动并带动镜头沿Z轴方向移动。又由于驱动装置还具有第二驱动线圈80、第三驱动线圈90、第二驱动磁石100、第三驱动磁石200,所以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能够在第一驱动线圈60和第二驱动磁石100的相互作用下以及第三驱动线圈9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的相互作用下带动图像传感器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从而OIS防抖。由于在本申请中驱动装置实现OIS防抖作用时是带动图像传感器运动而不是带动镜头运动,因此相对驱动镜头运动的方式需要的驱动力更小,从而所需的功耗更小,进而能够实现更大推力的运动以及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学防抖效果。因此,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均是由SUS305材料制成的非磁性体。同时,第一壳体10还能够对固定组件30起到限位作用。
并且,在本申请中,透镜支撑体40能够带动镜头940一同运动,同时透镜支撑体40具有用于容置镜头的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石70设置在透镜支撑体40上,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固定组件30上。在本申请中由于透镜支撑体40能够相对固定组件30运动,因此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更加容易地市县第一驱动线圈60的电连接。
具体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架300,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与导向架300活动连接,且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相对于导向架300在Y轴的方向上运动,导向架300活动连接在固定组件30上,且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带着导向架300相对于固定组件30在X轴的方向上运动。并且,固定组件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槽31,导向架30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导向槽31并能够沿导向槽31运动。同时,导向架300与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滑动连接。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当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相带动导向架300一同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导向架300深入导向槽31内的部分能够相对导向槽31运动。
并且,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导向架300能够有效地防止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在第二驱动线圈80和第二驱动磁石100的作用下或者第三驱动线圈9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的作用下出现偏转而不沿Y轴或者X轴方向运动,从而保证了驱动装置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第二驱动线圈80和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30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导向架300呈L型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20,第一段310对应第二驱动线圈80所在的固定组件30的侧壁设置,第二段320对应第三驱动线圈90所在的固定组件30的侧壁设置,导向槽31设置在第二驱动线圈80所在的固定组件30的侧壁上,第一段310对应导向槽31设置有导向凸起311,导向凸起31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导向槽31。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导向架300的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20分别对应X轴方向和Y轴方向延伸,从而能够保证对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第二段320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孔321,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具有与导向孔321配合的导向销51。并且,导向槽31沿X轴的方向延伸,导向孔321沿Y轴的方向延伸,当第二驱动线圈80和第二驱动磁石100相互作用时,导向销51沿导向孔321运动,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相对导向架300沿Y轴的方向运动;当第三驱动线圈9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相互作用时,导向销51与导向孔321的内侧壁抵接,导向凸起311沿导向槽31运动,以使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带动导向架300沿X轴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包括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和磁石支架53。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设置在固定组件3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磁石支架53与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连接,磁石支架53对应固定组件30的周向外侧壁设置,且第二驱动磁石10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分别设置在磁石支架53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与磁石支架53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磁石支架53带动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沿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运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用于放置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磁石支架53包括第一支架531和第二支架532。第二驱动磁石100设置在第一支架531上;第三驱动磁石200设置在第二支架532上,第一支架531和第二支架532均与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连接,且第二支架532远离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的一端具有导向销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支架531和第二支架532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导向架300的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20的延伸方向对应。
优选地,磁石支架53包括朝向透镜支撑体40的中心伸出的至少一组翻边结构533,各组翻边结构533包括两个支撑翻边,两个支撑翻边在Z轴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支撑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第二驱动磁石100或第三驱动磁石200的空间,支撑翻边朝向空间的内壁面具有多个安装凸起534,第二驱动磁石10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在Z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安装凸起534抵接。还需要补充的是,在翻边结构533中靠近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凹口,而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对应多个定位凹口分别设置有凸起柱,不同的凸起柱分别与不同的定位凹口嵌合。通过这样设置,一方面对磁石支架53和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之间的安装起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磁石支架53与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固,从而保证磁石支架53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稳定性。在本申请中,设置安装凸起534能够在第二驱动磁石10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完成安装后,在Z轴方向被垫起。使得第二驱动磁石100和第三驱动磁石200的底部和顶部面不与磁石支架53的底部和顶部面直接接触。由于磁石支架53是导磁性材料,如果在底部面和顶部面接触,就可能强化Z轴向的磁场强度,磁力线会Z轴方向导磁,而会相应削弱第三驱动磁石200/第二驱动磁石100在X/Y轴向的磁场强度。多个安装凸起534的设置有助于提升第三驱动磁石200/第二驱动磁石100在X/Y轴向上的磁场强度,有利于强化X/Y轴向的驱动推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包括支撑框架32和FPC板33。支撑框架32具有容纳腔;FPC板33绕设在支撑框架32的周向外侧壁上,且第一驱动线圈60、第二驱动线圈80、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FPC板33上并与FPC板33电连接。
具体地,支撑框架32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的一侧的至少一个角部处具有接触凸起34,接触凸起34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具有容纳槽341,容纳槽341的开口朝向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滚珠400,容纳槽341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珠400。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框架32的三个两两相邻的角部处具有接触凸起34。
优选地,固定组件30还包括预埋件35,预埋件35的至少一部分嵌设在支撑框架32的内部,且预埋件35对应容纳槽341的底面设置有耳部351,耳部35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槽341并位于容纳槽341的底面和第一滚珠400之间。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埋件35通过INSET-MOLDING方式预埋进支撑框架32一体嵌合成型。并且,预埋件35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同时耳部351作为与第一滚珠400相抵接的滑盘面,第一滚珠400在其上抵接滚动摩擦时相比塑胶件滑动更为顺畅,具有长期耐磨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FPC板3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31、第二连接段332、第三连接段333和第四连接段334,第三驱动线圈90设置在第一连接段331上,第二驱动线圈80设置在第二连接段332上,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第三连接段333上,第一连接段331和第二连接段332对应的不同的支撑框架32的侧壁的角部处分别具有接触凸起34。
可选地,固定组件30还包括多个位置检测芯片36,第一连接段331、第二连接段332、第三连接段33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检测芯片36。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芯片36是霍尔芯片。在本实施例中,三个霍尔芯片分别与X/Y/Z轴向驱动的第一驱动磁石70、第二驱动磁石100以及第三驱动磁石200呈对向位置关系。各芯片分别通过感应X/Y/Z轴向上磁场强弱变化对驱动位置实施闭环控制,即通过3组霍尔芯片感应3组驱动磁石所的磁场强弱变化,从而检测出X/Y轴向驱动的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Z轴向驱动的透镜支撑体40的位置偏移情况,由此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对X/Y/Z轴向驱动位移基于位置传感器反馈得到精准补正调控,即闭环控制。根据反馈控制信号,施加相应驱动力加以驱动补正后,即实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OIS防抖补正功能及透镜支撑体40的AF快速精准对焦的目的,避免了拍摄过程中拍摄模糊的情形。
具体地,第三连接段333对应的支撑框架32的侧壁具有避让开口3331,第一驱动线圈6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避让开口3331。
优选地,在本申请中FPC板33的第一连接段331、第二连接段332、第三连接段333对应位置检测芯片36的位置具有开口,以用于安装位置检测芯片36。同时,支撑框架32对应第四连接段334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安装柱,以及第四连接段334对应安装柱具有开孔。进一步优选地,第四连接段334朝向制成框架的一侧具有胶水涂层,以用于与支撑框架32进行粘合。
可选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磁片500,第一吸磁片500设置在第三连接段333远离第一驱动线圈60的一侧,且第一吸磁片500具有至少一个卡爪510,支撑框架32对应卡爪510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37,卡爪51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卡槽37。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磁片500与第三连接段333之间通过粘结固定,从而能够对FPC板33起到补强板的功能作用,保持FPC板33不易变形。而通过卡爪510和卡槽37的相互配合,则能够进一步地对FPC板33起到稳固作用。
优选地,FPC板33的第四连接段334具有多个用于电连接的端脚。同时,第一吸磁片500的Z轴方向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半圆形缺口3341,并且第一吸磁片500具有半圆形缺口3341的部分会突出于FPC板33,同时与支撑框架32相对,而支撑框架32具有与半圆形缺口3341配合的柱状结构38,以使第一吸磁片500能够通过半圆形缺口3341搭接在柱状结构38上,以进一步保证第一吸磁片500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驱动磁石70设置在透镜支撑体40上,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吸磁片600,第二吸磁片600设置在第一驱动磁石70和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之间,且第二吸磁片60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透镜支撑体40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吸磁片600是由SUS430材料制成的磁性体,并通过INSERT-MOLDING加工方式一体成型嵌埋于透镜支撑体40中。一方面,第二吸磁片600能够与第一驱动磁石70相吸附,将第一驱动磁石70牢固吸于透镜支撑体40侧部面,不易从透镜支撑体40上脱落。另一方面,第二吸磁片600还可作为透镜支撑体40的加强筋,提升透镜支撑体40的抗冲击性,不易变形。同时,第二吸磁片600还可以兼作为第一驱动磁石70背部的高导磁性材料,起到降低磁石漏磁的有效手段,通过改善磁场的漏磁路径,使得漏磁现象大大降低,最终强化了磁场强度,提升了AF驱动力。
优选地,第二吸磁片600包括本体部610和多个脚部620,至少一个脚部620由本体部610的角部伸出,脚部62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透镜支撑体40内,本体部610朝向第一驱动磁石70的一侧表面裸露在透镜支撑体40的表面上。这样设置,能够通过第二吸磁片600对第一驱动磁石70进行吸附,从而保证第一驱动磁石70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这样设置,不在需要透镜支撑体40为第一驱动磁石70提供额外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透镜支撑体40的整体体积,进而减小了驱动装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可选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附磁石700和第三吸磁片800,第一吸附磁石700和第一驱动磁石70分别设置在透镜支撑体40的一组相对的外侧壁上,且第三吸磁片800对应第一吸附磁石700设置在固定组件30的支撑框架32上。
具体地,透镜支撑体40对应第一吸附磁石700和第一驱动磁石7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珠安装槽41,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滚珠42,每个滚珠安装槽41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滚珠42。通过设置第二滚珠42能够保证透镜支撑体40在相对固定组件30运动时,有效地减少透镜支撑体40与固定组件3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透镜支撑体40的运动更加流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滚珠42与固定组件30的预埋件35的侧壁抵接,由于预埋件35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第二滚珠42与固定组件30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地,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的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41内的第二滚珠42为多个,多个第二滚珠42沿Z轴的方向排列。并且,第一吸附磁石700对应的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41与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的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滚珠安装槽41呈对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吸磁片500与第一驱动磁石70产生吸附作用,而第三吸磁片800与第一吸附磁石700产生吸附作用,从而一同对透镜支撑体40产生作用,以使得透镜支撑体40上所有的滚珠安装槽41内的第二滚珠42均能够抵接在对应的固定组件30的侧壁上,最终将透镜支撑体40保持于相对稳固理想位置状态,以确保透镜支撑体40与固定组件30之间的距离,并使得透镜支撑体40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支撑框架32产生接触。并且,由于第一吸磁片500与第一驱动磁石70产生的吸附作用以及第三吸磁片800与第一吸附磁石700产生的吸附作用,使得透镜支撑体40在容纳空间内沿Z轴方向趋向中置位置,具有了中置马达的特殊性能,相比于常规型马达具有驱动行程缩短,对焦速度快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脚端向FPC板33上的第一驱动线圈60通入电流后,第一驱动线圈60与第一驱动磁石70之间就会产生电磁力,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由于电磁力的作用驱使透镜支撑体40沿镜头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作直线移动,透镜支撑体40克服两侧的第一吸磁片500和第二吸磁片600在周向侧反方向的吸附合力最终停留于理想的位置点上。即通过向第一驱动线圈60通入既定的电流,可控制透镜支撑体40移动至目标位置,从而达到Z轴光轴方向的自动调焦驱动的目的。根据附加在第一驱动线圈60上的电流量,就可决定作为透镜支撑体40的位置移动量。
具体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吸附磁石900、第三吸附磁石910、第四吸磁片920和第五吸磁片930。第二吸附磁石900和第三吸附磁石910分别沿X轴的方向和Y轴的方向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侧;第四吸磁片920对应第二吸附磁石900设置在第一壳体10上;第五吸磁片930对应第三吸附磁石9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上。可选地,第一壳体10对应第四吸磁片920和第五吸磁片930分别设置有安装开口11。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更加容易地对第四吸磁片920和第五吸磁片930进行安装和定位,从而能够防止第四吸磁片920和第五吸磁片930相对第一壳体10运动,从而保证驱动装置的使用性能。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四吸磁片920和第五吸磁片930均是由SUS430制成的磁性体,并且通过铸压或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10上。并且,在本申请中,第二吸附磁石900和第四吸磁片920之间、第三吸附磁石910和第五吸磁片930之间能够产生吸力,又由于第二吸附磁石900和第三吸附磁石910均设置在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上,所以能够保证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能够悬吊在容置空间内,以保证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运动更加流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与第二壳体20的底面之间是存在间隙的。同时,需要补充的是,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在第二吸附磁石900和第四吸磁片920之间、第三吸附磁石910和第五吸磁片930之间产生的吸力作用下抬升的高度能够被第一滚珠400以及容纳槽341的深度限定。并且,导向架300到第四吸磁片920的距离小于第二吸附磁石900到第四吸磁片920的距离,导向架300到第五吸磁片930的距离小于第三吸附磁石910到第五吸磁片930的距离。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第二吸附磁石900和第四吸磁片920之间、第三吸附磁石910和第五吸磁片930之间并不会相互接触。
可选地,导向架300远离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凸点330。优选地,防护凸点330为多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镜头朝下拍摄或摄像头受到外部冲击产生剧烈振荡时,导向架300整体就会向第一壳体10方向趋进移动。但本申请中由于导向架300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凸点330,无论导向架300是由于受重力原因整体向下坠降还是由于外力冲击导致内部产生振荡抖跳情况,导向架300与第一壳体10内侧顶面之间的碰触最多也仅是点接触方式,从而保障了传感器承载组件在X/Y轴向进行OIS防抖作动时,即便遇到前述状况也能将接触摩擦所导致的驱动妨害降至最小程度。
可选地,第一驱动磁石70的充磁方向与第二驱动磁石100的充磁方向不同。并且,第一驱动磁石70的充磁方向与第三驱动磁石200的充磁方向不同。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保证不同的驱动磁石在与不同的驱动线圈感应后能够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功耗大、防抖效果受限、单价高、产品体积偏大的问题;
2、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罩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
固定组件(30),所述固定组件(30)容纳腔;
透镜支撑体(40),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
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
第一驱动线圈(60);
第一驱动磁石(70),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上,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40)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沿Z轴运动;
第二驱动线圈(80);
第三驱动线圈(90),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不同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或者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上未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的侧壁上;
第二驱动磁石(100),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侧壁上,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沿Y轴运动;
第三驱动磁石(200),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对应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侧壁上,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沿X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架(300),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与所述导向架(300)活动连接,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相对于所述导向架(300)在所述Y轴的方向上运动,所述导向架(300)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组件(30)上,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带着所述导向架(300)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30)在所述X轴的方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槽(31),所述导向架(30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导向槽(31)并能够沿所述导向槽(31)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300)与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0)的一端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和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架(300)呈L型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20),所述第一段(310)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所在的所述固定组件(30)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段(320)对应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所在的所述固定组件(30)的侧壁设置,所述导向槽(31)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所在的所述固定组件(3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段(310)对应所述导向槽(31)设置有导向凸起(311),所述导向凸起(31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导向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320)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孔(321),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具有与所述导向孔(321)配合的导向销(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1)沿所述X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孔(321)沿所述Y轴的方向延伸,
当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和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相互作用时,所述导向销(51)沿所述导向孔(321)运动,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相对所述导向架(300)沿所述Y轴的方向运动;
当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和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相互作用时,所述导向销(51)与所述导向孔(321)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导向凸起(311)沿所述导向槽(31)运动,所述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带动所述导向架(300)沿所述X轴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300)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凸点(3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包括:
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
磁石支架(53),所述磁石支架(53)与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连接,所述磁石支架(53)对应所述固定组件(30)的周向外侧壁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和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分别设置在所述磁石支架(5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支架(53)包括:
第一支架(531),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531)上;
第二支架(532),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532)上,所述第一支架(531)和所述第二支架(532)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架(532)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的一端具有导向销(5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支架(53)包括朝向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中心伸出的至少一组翻边结构(533),各组所述翻边结构(533)包括两个支撑翻边,两个所述支撑翻边在所述Z轴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两个所述支撑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或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的空间,所述支撑翻边朝向所述空间的内壁面具有多个安装凸起(534),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和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在所述Z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安装凸起(534)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
支撑框架(32),所述支撑框架(32)具有所述容纳腔;
FPC板(33),所述FPC板(33)绕设在所述支撑框架(32)的周向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分别设置在所述FPC板(33)上并与所述FPC板(33)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32)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的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的一侧的至少一个角部处具有接触凸起(34),所述接触凸起(34)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具有容纳槽(341),所述容纳槽(341)的开口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壳(52),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滚珠(400),所述容纳槽(341)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珠(4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还包括预埋件(35),所述预埋件(35)的至少一部分嵌设在所述支撑框架(32)的内部,且所述预埋件(35)对应所述容纳槽(341)的底面设置有耳部(351),所述耳部(35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341)并位于所述容纳槽(341)的底面和所述第一滚珠(400)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3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31)、第二连接段(332)、第三连接段(333)和第四连接段(334),所述第三驱动线圈(9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331)上,所述第二驱动线圈(8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332)上,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段(333)上,所述第一连接段(33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32)对应的不同的所述支撑框架(32)的侧壁的角部处分别具有所述接触凸起(3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还包括多个位置检测芯片(36),所述第一连接段(331)、所述第二连接段(332)、所述第三连接段(33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位置检测芯片(36)。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333)对应的所述支撑框架(32)的侧壁具有避让开口(3331),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避让开口(3331)。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磁片(500),所述第一吸磁片(50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段(333)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线圈(6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吸磁片(500)具有至少一个卡爪(510),所述支撑框架(32)对应所述卡爪(510)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37),所述卡爪(51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卡槽(37)。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上,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吸磁片(600),所述第二吸磁片(600)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和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吸磁片(60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磁片(600)包括本体部(610)和多个脚部(620),至少一个所述脚部(620)由所述本体部(610)的角部伸出,所述脚部(62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内,所述本体部(610)朝向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的一侧表面裸露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表面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吸附磁石(700)和第三吸磁片(800),所述第一吸附磁石(700)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分别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一组相对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三吸磁片(800)对应所述第一吸附磁石(700)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30)的支撑框架(32)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撑体(40)对应所述第一吸附磁石(700)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珠安装槽(41),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滚珠(42),每个所述滚珠安装槽(41)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珠(42)。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的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所述滚珠安装槽(41)内的所述第二滚珠(4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滚珠(42)沿所述Z轴的方向排列;和/或
所述第一吸附磁石(700)对应的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所述滚珠安装槽(41)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对应的所述透镜支撑体(40)的外侧壁上的所述滚珠安装槽(41)呈对角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二吸附磁石(900);
第三吸附磁石(910),所述第二吸附磁石(900)和所述第三吸附磁石(910)分别沿所述X轴的方向和所述Y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承载组件(50)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0)的一侧;
第四吸磁片(920),所述第四吸磁片(920)对应所述第二吸附磁石(90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
第五吸磁片(930),所述第五吸磁片(930)对应所述第三吸附磁石(91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对应所述第四吸磁片(920)和所述第五吸磁片(930)分别设置有安装开口(11)。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磁石(100)的充磁方向不同;和/或
所述第一驱动磁石(70)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三驱动磁石(200)的充磁方向不同。
28.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2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210346901.0A 2022-04-02 2022-04-02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75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901.0A CN114675472B (zh) 2022-04-02 2022-04-02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901.0A CN114675472B (zh) 2022-04-02 2022-04-02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5472A true CN114675472A (zh) 2022-06-28
CN114675472B CN114675472B (zh) 2022-10-25

Family

ID=8207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6901.0A Active CN114675472B (zh) 2022-04-02 2022-04-02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54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4530A (zh) * 2022-07-18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307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
CN113126314A (zh) * 2021-04-28 2021-07-1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586188U (zh) * 2020-12-31 2021-11-02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US20220070378A1 (en) * 2020-09-01 2022-03-03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ptical Member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6057176U (zh) * 2020-09-18 2022-03-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4236741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307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
US20220070378A1 (en) * 2020-09-01 2022-03-03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ptical Member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6057176U (zh) * 2020-09-18 2022-03-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4586188U (zh) * 2020-12-31 2021-11-02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CN113126314A (zh) * 2021-04-28 2021-07-1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36741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4530A (zh) * 2022-07-18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5472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9282B2 (e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for camera lens assembly
US10036896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JP644920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555904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1953881A (zh) 镜头模组
US20190196300A1 (en) Ois actuator having integrated yoke
JP2006227103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KR20060092067A (ko) 렌즈유닛 및 촬상장치
CN110177192B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KR101600574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2162449A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2770060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7616764A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KR20210014875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675472B (zh)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560557B (zh) 一种抗磁干扰的防抖马达和摄像模组
CN209767652U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4554068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KR101035791B1 (ko)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의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WO2022257714A1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CN21412540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载体
CN213122545U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209767653U (zh)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3194244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上盖
CN114428432A (zh)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