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5468B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75468B CN114675468B CN202111578145.6A CN202111578145A CN114675468B CN 114675468 B CN114675468 B CN 114675468B CN 202111578145 A CN202111578145 A CN 202111578145A CN 114675468 B CN114675468 B CN 1146754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portion
- rotation
- optical axis
- movable body
- annula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3 cold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降低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光轴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且抑制限制可动体的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的尺寸精度的降低。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光轴L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以及连接旋转支承机构和固定体的万向架机构。旋转支承机构具备在围绕光轴L的第一环状板部和第二环状板部之间滚动的滚动体。旋转限制机构通过设置在具备第一环状板部的第一部件上的第一旋转限制部和设置在具备第二环状板部的第二部件上的第二旋转限制部的碰撞来限制可动体的旋转。旋转限制机构在周向上的位置与赋予使第一环状板部和第二环状板部在光轴L方向上接近的力的加压机构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摄像头模块绕光轴旋转以修正抖动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装设于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上的光学单元中有一种光学单元,其中,为了抑制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移动时的摄影图像的紊乱,使具备摄像头模块的可动体绕光轴、绕与光轴正交的第一轴、以及绕与光轴及第一轴正交的第二轴旋转。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固定体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体绕光轴旋转的可动体。可动体具备:摄像头模块,其具备透镜;支承体,其围绕摄像头模块的周围;以及万向架机构,其在支承体的内侧将摄像头模块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及绕第二轴旋转。另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备:使摄像头模块在可动体中绕第一轴及绕第二轴旋转的摆动用磁驱动机构;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光轴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以及通过使可动体绕光轴旋转而使摄像头模块绕光轴旋转的滚动用磁驱动机构。
在专利文献1中,旋转支承机构具备从可动体的底部向光轴方向的后侧突出的凸部和围绕凸部的滚珠轴承。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旋转支承机构的其他结构例,记载了如下内容:代替滚珠轴承而在可动体的底部设置枢轴部的结构及在可动体的侧面设置圆弧状的凸面而构成滚珠轴承等,并在可动体的外周侧设置旋转支承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2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在可动体的光轴方向的后侧设置有滚珠轴承或枢轴等旋转支承机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产品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由于设置旋转支承机构而增加,产品整体的光轴方向的薄型化变得困难。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在可动体的内部设置万向架机构且在可动体的外周侧设置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但在这样的结构中,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产品整体的外形变大。
本发明人等在日本特愿2020-36404号中申请了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中,在可动体的外部设置万向架机构且在万向架机构和可动体之间设置旋转支承机构。日本特愿2020-36404号的旋转支承机构为如下结构:将在沿光轴方向对置的两个环状的轨道部件之间插入了滚动体的滚珠轴承配置为围绕摄像头模块的镜筒部,将一轨道固定于可动体的被摄体侧的端面,将另一轨道通过万向架机构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旋转。因此,不需要在可动体的光轴方向的后侧及可动体的外周侧确保旋转支承机构的配置空间。
在此,就日本特愿2020-36404号的旋转支承机构而言,保持滚动体的两个轨道在光轴方向上对置,与万向架框架连接的金属板制的板辊与两个轨道的被摄体侧重叠,而且,金属板制的止动部件与板辊的被摄体侧重叠。止动部件具备向两个轨道的外周侧突出并向摄像头模块侧弯曲的连接部,经由该连接部,止动部件被固定在保持摄像头模块的金属制的保持架上。另外,连接部构成通过在周向上与设置在板辊的外周缘的突出部碰撞来限制可动体的旋转范围的旋转限制机构。
然而,日本特愿2020-36404号的旋转支承机构具备与两个轨道及板辊为独立部件的止动部件,利用该止动部件构成旋转限制机构。因此,因为是将许多零件在光轴方向上重叠而构成旋转支承机构及旋转限制机构,所以旋转支承机构及旋转限制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较高。另外,存在旋转限制机构的尺寸精度由于零件公差的累积而降低这一问题。
另外,在日本特愿2020-36404号中,在被用作旋转限制机构的板辊的突出部,装设有对构成滚珠轴承的两个轨道赋予加压的加压机构的零件。因此,当突出部在限制可动体的旋转范围时与止动部件碰撞而变形时,加压机构有可能会变形,这会对旋转支承机构的加压带来不利影响。
鉴于这些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降低旋转支承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且抑制限制可动体的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的尺寸精度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课题在于,减少旋转限制机构对加压机构的影响。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摄像头模块;旋转支承机构,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以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光轴为中心旋转;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将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轴交叉的第一轴旋转,并且将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旋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经由所述万向架机构及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所述可动体;以及旋转限制机构,所述旋转限制机构限制所述可动体绕所述光轴的旋转范围,所述可动体具备保持所述摄像头模块的保持架和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备围绕所述光轴且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摄像头模块重叠的第一环状板部,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具备: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形成于第一环状板部;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备形成有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环状槽对置的第二环状槽的第二环状板部,并且被所述万向架机构支承为能够绕所述第一轴旋转;以及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插入到所述第一环状槽及所述第二环状槽中并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和所述第二环状板部之间滚动,所述旋转限制机构具备:第一旋转限制部,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保持架上;以及第二旋转限制部,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一方围绕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的周向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将围绕光轴的第一环状板部和第二环状板部相对于摄像头模块在光轴方向上重叠配置来构成旋转支承机构。旋转支承机构具备旋转限制机构,所述旋转限制机构通过具备第一环状板部的第一部件和具备第二环状板部的第二部件的碰撞、或者固定有第一部件的保持架和第二部件的碰撞来限制可动体的旋转,所以能够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或者第二部件和保持架之间完成旋转限制机构。因此,由于即使没有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重叠的止动部件也能够构成旋转限制机构,所以能够降低旋转支承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另外,由于能够以少的零件数量构成旋转限制机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零件公差的累积而导致的旋转限制机构的尺寸精度的降低。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限制可动体的旋转范围。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具备赋予使所述第一环状槽和所述第二环状槽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接近的力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具备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出板部和固定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绕所述光轴的周向的一部分并吸引所述第一突出板部的加压用磁体,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和所述加压用磁体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这样,通过将加压机构配置在与旋转限制机构不同的部位,能够避免加压机构由于第一旋转限制部和第二旋转限制部的碰撞而变形并对加压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因为将加压用磁体装设在相对于可动体相对旋转的第二部件上,并且在可动体上设置有被加压用磁体吸引的第一突出板部,所以能够避免第一突出板部的旋转位置被装设于可动体上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磁体吸引而偏移。因此,能够避免加压机构受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干扰。另外,能够由加压机构限定可动体绕光轴的角度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件具备: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延伸且与所述万向架机构连接的一对第二延设部;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板部;以及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与所述第二延设部及所述第二突出板部不同的方向突出的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所述加压用磁体分别固定于所述一对第二延设部及所述一对第二突出板部上,所述第一突出板部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及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据此,能够在绕光轴的周向上均等地配置加压用磁体和第一突出板部。因此,能够在周向上均衡地产生加压用的磁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固定于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延伸且围绕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外周侧的所述保持架上,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配置于将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的周向的中央部分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据此,可以将连接第一环状板部和保持架的连接部用作第一旋转限制部,所以能够简化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环状板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和所述摄像头模块主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隙中,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光轴方向弯曲,在所述第二环状板部的外周侧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据此,因为第二环状板部配置在第一旋转限制部的内周侧,所以能够将第二旋转限制部的前端配置于第一旋转限制部的缺口部。因此,能够简化第二旋转限制部的形状。另外,由于旋转支承机构是将相对于可动体相对旋转的第二环状板部配置在构成可动体的第一环状板部和摄像头模块在光轴方向上的间隙中的结构,因此第一环状板部兼作限制第二环状板部脱落的止动部件。因此,无需额外地重叠配置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二环状板部重叠的止动部件,所以能够降低旋转支承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由此,能够降低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保持架上固定有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轴旋转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轴旋转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以及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光轴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第三磁体在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排列,所述第一部件具备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一延设部,所述第一延设部由磁性金属构成,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保持架侧弯曲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内周侧、所述第二磁体的内周侧以及所述第三磁体的内周侧的各位置,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延设部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据此,由于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磁体的轭部全部与第一部件一体化,因此可以削减零件数量。另外,可动体的组装作业容易,能够提高轭部的位置精度。此外,能够利用未配置磁体及轭部的空间设置旋转限制机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架为树脂制,在所述保持架的所述第一轴方向的对角位置设置有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对第二延设部及所述一对第二突出板部对置的止动用凸部。据此,可以通过止动用凸部来限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第二环状板部从第一环状板部分离。另外,保持架为树脂制,与金属板制相比,更容易形成复杂的凹凸形状。因此,容易制造具备止动用凸部的保持架。另外,在将保持架设为树脂制的情况下,即使不像金属板制的保持架那样在光轴方向的端部设置向内周侧伸出的端板部,也可以确保强度。因此,能够降低可动体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围绕光轴的第一环状板部和第二环状板部相对于摄像头模块在光轴方向上重叠配置来构成旋转支承机构。旋转支承机构具备旋转限制机构,所述旋转限制机构通过具备第一环状板部的第一部件和具备第二环状板部的第二部件的碰撞、或者固定有第一部件的保持架和第二部件的碰撞来限制可动体的旋转,所以能够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或者第二部件和保持架之间完成旋转限制机构。从而,即使没有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重叠的止动部件也可以构成旋转限制机构,因此,能够降低旋转支承机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另外,由于能够以少的零件数量构成旋转限制机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零件公差的累积而导致的旋转限制机构的尺寸精度的降低。因此,可以高精度地限制可动体的旋转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被摄体侧观察拆下罩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拆下罩及底座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图3的A-A位置切断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在图3的B-B位置切断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剖视图。
图7是万向架框架及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可动体及旋转支承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可动体及旋转支承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被摄体相反侧观察可动体及旋转支承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摄像头模块;2a…透镜;2b…摄像元件;3…壳体;4…罩;4a…开口部;5…底座;6…柔性印刷基板;7…柔性印刷基板;8…钩;9…突起;10…可动体;11…固定体;12…旋转支承机构;13…万向架机构;14…万向架框架;15…第一连接机构;16…第二连接机构;17…磁性板;18…框部;19…配线容纳部;20…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C…第一线圈;21M…第一磁体;22…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C…第二线圈;22M…第二磁体;23…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C…第三线圈;23M…第三磁体;24…保持架;25…第一部件;26…第一环状板部;26a…圆形孔;27…第一延设部;28…第一延设部第一部分;29…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30A…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B…摄像头模块圆筒部;31…第一侧壁;32…第二侧壁;32a…缺口部;33…第三侧壁;34…第四侧壁;35…第五侧壁;36…第六侧壁;37…第七侧壁;38…第八侧壁;39…止动用凸部;40…凹部;41…底面;42…槽部;43…凸部;43a…侧面;50…第一轨道部件;51…第一板状部件;52…第一贯通孔;53…第一环状槽;54…第二环状槽;55…第二部件;56…滚动体;57…护圈;58…球体保持孔;59…加压机构;60…第二轨道部件;61…第二板状部件;62…第二贯通孔;63…第二环状板部;64…第二延设部;65…第二突出板部;66…第二延设部第一部分;67…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8…加压用磁体;69…第一突出板部;70…旋转限制机构;71…第一旋转限制部;72…第二旋转限制部;73…缺口部;140…万向架框架主体部;141…第一轴侧延设部;142…第二轴侧延设部;143…开口部;144…第一轴侧凹曲面;145…缺口;146…突出部;147…第二轴侧凹曲面;148…缺口;151…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2…球体;153…第一推力接收部件;154…板部;155…腿部;156…臂部;157…孔部;161…凹部;162…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3…球体;164…第二推力接收部件;165…板部;166…腿部;167…臂部;168…腿部弯曲部;181a…第二线圈固定孔;181…第一侧板部;182…第二侧板部;183a…第一线圈固定孔;183…第三侧板部;184a…第三线圈固定孔;184…第四侧板部;185…缺口部;191…第五侧板部;192…第六侧板部;193…第七侧板部;194…缺口部;L…光轴;R1…第一轴;R2…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被摄体侧观察拆下罩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图4是拆下罩及底座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可动体10和固定体11,该可动体10具备摄像头模块2,该固定体11从外侧围绕可动体10。固定体11具备从外周侧围绕可动体10的框状的壳体3、从被摄体侧固定到壳体3上的罩4、以及从被摄体相反侧固定到壳体3上且从被摄体相反侧覆盖可动体的底座5。另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从可动体10引出的柔性印刷基板6和沿着壳体3的外周面穿绕的柔性印刷基板7。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例如用于带摄像头的手机、行车记录仪等光学设备、或装设于头盔、自行车、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上的运动摄像头或可穿戴式摄像头等光学设备。在这样的光学设备中,如果在拍摄时产生光学设备的抖动,则在拍摄图像中产生紊乱。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基于由陀螺仪等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加速度或角速度、抖动量等修正摄像头模块2的倾斜,以避免摄影图像倾斜。
摄像头模块2具备透镜2a和配置在透镜2a的光轴L上的摄像元件2b(参照图5、图6)。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使摄像头模块2绕透镜2a的光轴L、绕与光轴L正交的第一轴R1、以及绕与光轴L及第一轴R1正交的第二轴R2旋转,进行抖动修正。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另外,将X轴方向的一侧设为-X方向,将另一侧设为+X方向。将Y轴方向的一侧设为-Y方向,将另一侧设为+Y方向。将Z轴方向的一侧设为-Z方向,将另一侧设为+Z方向。Z轴方向是光轴L方向。-Z方向是摄像头模块2的被摄体相反侧,+Z方向为摄像头模块2的被摄体侧。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绕Z轴(绕光轴)相对于X轴及Y轴倾斜45度。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绕Z轴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12和万向架机构13。万向架机构13将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并且将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可动体10以能够经由旋转支承机构12及万向架机构13绕第一轴R1及绕第二轴R2旋转的状态被固定体11支承。
如图3所示,万向架机构13具备万向架框架14与将万向架框架14和旋转支承机构12连接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连接机构15。第一连接机构15设置于万向架框架14的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另外,万向架机构13具备将万向架框架14和固定体11连接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的第二连接机构16。第二连接机构16设置于万向架框架14的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
另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使可动体10绕第一轴R1及绕第二轴R2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0。如图3所示,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0具备对可动体10产生绕X轴的驱动力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和对可动体10产生绕Y轴的驱动力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在绕Z轴的周向上排列。在本例中,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配置于摄像头模块2的-X方向。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配置于摄像头模块2的-Y方向。
可动体10通过将绕第一轴R1的旋转及绕第二轴R2的旋转合成而绕X轴及绕Y轴旋转。由此,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进行绕X轴的俯仰修正及绕Y轴的偏转修正。
此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使可动体10绕Z轴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如图3所示,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在绕Z轴的周向上排列。在本例中,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配置于摄像头模块2的+Y方向。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将光轴L夹在中间位于与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相反侧。
(固定体)
在固定体11中,罩4及底座5为板状,由非磁性的金属构成。在罩4及底座5的外周缘形成有向壳体3侧弯曲成大致直角的钩8。壳体3为树脂制。钩8卡止于设置在壳体3的外周面上的突起9。万向架机构13及摄像头模块2配置于罩4的开口部4a的内侧,从罩4向+Z方向突出。
壳体3具备从外周侧围绕可动体10及旋转支承机构12的矩形的框部18和配置于框部18的+X方向的矩形的配线容纳部19。框部18具备在X方向上对置的第一侧板部181及第二侧板部182和在Y方向上对置的第三侧板部183及第四侧板部184。第一侧板部181位于第二侧板部182的-X方向。第三侧板部183位于第四侧板部184的-Y方向。
如图4所示,框部18具备将第二侧板部182的-Z方向的端缘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185。从可动体10的-Z方向的端部分向+X方向引出与摄像元件2b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6。柔性印刷基板6穿过缺口部185向框部18的+X方向引出,容纳于配线容纳部19。
配线容纳部19具备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第五侧板部191及第六侧板部192和在X轴方向上与框部18的第二侧板部182对置的第七侧板部193。配线容纳部19具备将第七侧板部193的-Z方向的端缘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194。柔性印刷基板6在配线容纳部19的内侧以多次折回的形状穿绕,并穿过缺口部194被引出到配线容纳部19的外侧。
如图4所示,在壳体3的第三侧板部183设置有第一线圈固定孔183a。第一线圈21C固定在第一线圈固定孔183a中。在壳体3的第一侧板部181设置有第二线圈固定孔181a。第二线圈22C固定在第二线圈固定孔181a中。第一线圈21C及第二线圈22C是在周向上长的椭圆形的空芯线圈。另外,在第四侧板部184设置有第三线圈固定孔184a。第三线圈23C配置在第三线圈固定孔184a中。第三线圈23C是在Z轴方向上长的空芯线圈。
如图3所示,固定在第三侧板部183的第一线圈21C和固定在可动体10的-Y方向的侧面的第一磁体21M在Y方向上对置,构成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另外,固定在第一侧板部181的第二线圈22C和固定在可动体10的-X方向的侧面的第二磁体22M在X方向上对置,构成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而且,固定在第四侧板部184的第三线圈23C和固定在可动体10的+Y方向的侧面的第三磁体23M在Y方向上对置,构成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
第一线圈21C、第二线圈22C及第三线圈23C与柔性印刷基板7电连接。柔性印刷基板7固定于框部18的外周面。在本方式中,柔性印刷基板7沿着框部18中的第四侧板部184、第一侧板部181及第三侧板部183的外周面依次穿绕。
在柔性印刷基板7上,在与第一线圈21C的中心重叠的位置及与第二线圈22C的中心重叠的位置这两个部位固定有磁性板17(参照图1、图2)。与第一线圈21C重叠的磁性板17和第一磁体21M构成用于使可动体10恢复到绕X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基准角度位置的磁性弹簧。另外,与第二线圈22C重叠的磁性板17和第二磁体22M构成用于使可动体10恢复到绕Y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基准角度位置的磁性弹簧。此外,在柔性印刷基板7上配置有未图示的摆动位置传感器及旋转位置传感器。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基于这些传感器的输出获取可动体10的绕X轴、绕Y轴、绕Z轴的旋转方向上的角度位置。
(万向架机构)
图5、图6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在图2的A-A位置切断的剖视图,图6是在图2的B-B位置切断的剖视图。图7是万向架框架14、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及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图6所示,在框部18的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将万向架框架14和固定体11连接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的第二连接机构16。在设置于框部18的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位置的一对凹部161分别固定有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如图6、图7所示,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具备球体163和固定球体163的第二推力接收部件164。如图6所示,通过将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固定于凹部161,球体163在第二轴R2上的位置被固定体11支承。在组装万向架机构13时,将万向架框架14插入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的内周侧并使其在第二轴R2上与球体163点接触。由此,构成第二连接机构16。
如图3、图5所示,相对于可动体10在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将万向架框架14和旋转支承机构12连接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连接机构15。第一连接机构15具备相对于可动体10在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固定于旋转支承机构12的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如图5、图7所示,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具备球体152和固定球体152的第一推力接收部件153。通过将第一推力接收部件153固定到旋转支承机构12上,球体152在第一轴R1上的位置被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在组装万向架机构13时,将万向架框架14插入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的内周侧并使其在第一轴R1上与球体152点接触。由此,构成第一连接机构15。
万向架框架14由金属制的板簧构成。如图5、图6、图7所示,万向架框架14具备位于可动体10的+Z方向的万向架框架主体部140、从万向架框架主体部140朝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突出并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轴侧延设部141、以及从万向架框架主体部140朝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且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轴侧延设部142。万向架框架14具备沿Z轴方向贯通万向架框架主体部140的中央的开口部143。
如图7所示,一对第一轴侧延设部141中的每一个在第一轴R1上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朝向可动体10侧向内周侧凹陷的第一轴侧凹曲面144。另外,第一轴侧延设部141具备一对缺口145,该一对缺口145是在第一轴侧凹曲面144的+Z方向上将周向的两侧的边缘切口而形成的。此外,第一轴侧延设部141具备在第一轴侧凹曲面144的-Z方向上向朝向外周侧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46。接下来,一对第二轴侧延设部142中的每一个在第二轴R2上具备在第二轴R2方向上朝向可动体10侧向内周侧凹陷的第二轴侧凹曲面147。另外,第二轴侧延设部142具备在第二轴侧凹曲面147的+Z方向上将周向的两侧的边缘切口而形成的一对缺口148。
如图7所示,第一推力接收部件153具备沿Z轴方向延伸的板部154、从板部154的-Z方向的端部向可动体10侧弯曲的腿部155、以及从板部154的周向的两侧的侧缘向可动体10侧弯曲的一对臂部156。球体152通过焊接固定于板部154。另外,第一推力接收部件153具备贯通连接板部154和腿部155的角部的中央的孔部157。腿部155及一对臂部156的前端通过焊接固定于旋转支承机构12。如后述,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在可动体10的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延设部64,就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而言,腿部155及一对臂部156的前端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延设部64的前端。
在组装万向架机构13时,使万向架框架14的第一轴侧延设部141向内周侧挠曲并插入到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的内周侧。由此,第一轴侧延设部141被向外周侧施力,所以各第一轴侧延设部141的第一轴侧凹曲面144和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的球体152可以维持接触的状态。另外,第一轴侧延设部141的缺口145配置于一对臂部156之间,并且突出部146配置于孔部157(参照图5)。由此,防止万向架框架14从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向+Z方向脱出。
第二推力接收部件164具备沿Z轴方向延伸的板部165、从板部165的-Z方向的端部向可动体10侧弯曲的腿部166、以及从板部165的周向的两侧的侧缘向可动体10侧弯曲的一对臂部167。球体163通过焊接固定于板部165。另外,具备从腿部166的周向的两端向+Z方向弯曲的腿部弯曲部168。在将第二推力接收部件164固定于壳体3的凹部161时,使腿部弯曲部168朝向周向的中央挠曲,同时将第二推力接收部件164压入凹部161。
在组装万向架机构13时,使万向架框架14的第二轴侧延设部142向内周侧挠曲并插入到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的内周侧。由此,第二轴侧延设部142被向外周侧施力,所以各第二轴侧延设部142的第二轴侧凹曲面147和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的球体163可以维持接触的状态。另外,第二轴侧延设部142的缺口145配置于一对臂部156之间。由此,防止万向架框架14从第二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62向+Z方向脱出。
(可动体)
图8是从被摄体侧观察可动体10及旋转支承机构12的立体图。图9是可动体10及旋转支承机构12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从被摄体相反侧观察可动体10及旋转支承机构12的立体图。如图8、图9所示,可动体10具备摄像头模块2、保持摄像头模块2的框状的保持架24、以及固定于保持架24上的第一部件25。保持架24为树脂制,第一部件25为金属制。
如图8、图9所示,第一部件25具备:第一环状板部26,其围绕光轴L且从+Z方向与摄像头模块2的外周部分重叠;以及第一延设部27,其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突出,在摄像头模块2的外周侧向-Z方向弯曲并与保持架24连接。在本方式中,旋转支承机构12配置于第一环状板部26和摄像头模块2在Z轴方向(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中。
第一延设部27配置于第一环状板部26的-X方向、+Y方向、-Y方向的三个部位。配置第一延设部27的角度位置是配置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0的第一磁体21M及第二磁体22M和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的第三磁体23M的角度位置。第一延设部27具备:第一延设部第一部分28,其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延伸并向-Z方向弯曲;以及矩形的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其与第一延设部第一部分28的-Z方向的前端连接,且周向的宽度比第一延设部第一部分28宽。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固定于保持架24上。
第一部件25具备围绕光轴L的环状的第一轨道部件50和接合第一轨道部件50的金属板制的第一板状部件51。第一板状部件51由磁性金属构成。第一轨道部件50由非磁性金属构成。此外,第一轨道部件50也可以是磁性金属。第一轨道部件50嵌入到设置在第一板状部件51上的圆形的第一贯通孔52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板状部件51上。更详细而言,第一轨道部件50和第一板状部件51以第一贯通孔52的开口缘和第一轨道部件50的外周缘在径向上连接的方式焊接。绕Z轴在等角度间隔的多个部位进行焊接。
如图5、图6所示,在第一轨道部件50的-Z方向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状槽53。在本方式中,第一环状槽53通过切削来形成。此外,第一轨道部件50也可以是通过切削以外的方法形成第一环状槽53的部件。例如,也可以通过冷锻或冲压加工形成第一环状槽53。就第一环状板部26而言,内周部分由第一轨道部件50构成,外周部分由第一板状部件51构成。因此,第一环状板部26具备围绕光轴L的第一环状槽53。
如图9所示,摄像头模块2具备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和从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的中央向+Z方向突出的摄像头模块圆筒部30B。在摄像头模块圆筒部30B容纳有透镜2a(参照图5、图6)。保持架24从外周侧围绕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摄像头模块圆筒部30B从设置在第一环状板部26的中央的圆形孔26a向+Z方向突出,配置于万向架框架14的开口部143。
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及保持架24从+Z方向观察时的轮廓形状为大致八边形。保持架24具备沿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侧壁31及第二侧壁32和沿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第一侧壁31位于第二侧壁32的-X方向。第三侧壁33位于第四侧壁34的-Y方向。在第二侧壁32的-Z方向的端缘设置有缺口部32a。如图4所示,与摄像元件2b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6从摄像头模块2的-Z方向的端部穿过缺口部32a向可动体10的+X方向引出。
另外,保持架24具备位于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的第五侧壁35及第六侧壁36和位于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的第七侧壁37及第八侧壁38。第五侧壁35位于第六侧壁36的-X方向。第七侧壁37位于第八侧壁38的-X方向。在第五侧壁35、第六侧壁36、第七侧壁37及第八侧壁38的+Z方向的端面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止动用凸部39。
在保持架24的第一侧壁31上固定有第一磁体21M,在第三侧壁33上固定有第二磁体22M。第一磁体21M及第二磁体22M在Z轴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磁极。第一磁体21M及第二磁体22M的磁化极化线沿周向延伸。第一磁体21M及第二磁体22M使相同的极朝向Z轴方向配置。在保持架24的第四侧壁34上固定有第三磁体23M。第三磁体23M在周向上被磁化为磁极。第一磁体21M、第二磁体22M及第三磁体23M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排列。第三磁体23M夹着光轴L配置于与第二磁体22M相反侧。
如图9所示,在保持架24的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40,第一磁体21M、第二磁体22M及第三磁体23M容纳于凹部40。第一磁体21M、第二磁体22M及第三磁体23M通过从+Z方向与设置在各凹部40的-Z方向的端部的底面41抵接而在Z轴方向上被定位。
三个部位的凹部40分别在周向的两侧的内表面形成有槽部42。如图3、图8所示,在各凹部40中插入有设置在第一延设部27的-Z方向的前端的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就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而言,周向的两端插入到槽部42,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各凹部40。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插入到第一磁体21M、第二磁体22M及第三磁体23M的径向内侧。第一延设部第二部分29由磁性金属构成,所以作为相对于各磁体的轭部发挥作用。
(旋转支承机构)
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具有第一环状槽53和第二环状槽54的第二部件55,上述第一环状槽53以与光轴L同轴的状态设置于可动体10上,上述第二环状槽54在Z轴方向上与第一环状槽53对置。另外,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插入到第一环状槽53及第二环状槽54中且在可动体10和第二部件55之间滚动的多个滚动体56和将滚动体56保持为能够滚动的环状的护圈57。护圈57具备将多个滚动体56分别保持为能够滚动的多个球体保持孔58。而且,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赋予使第一环状槽53和第二环状槽54在Z轴方向上接近的力的加压机构59。
如图9所示,第二部件55具备围绕光轴L的环状的第二轨道部件60和接合有第二轨道部件60的金属板制的第二板状部件61。第二轨道部件60嵌入到设置在第二板状部件61上的圆形的第二贯通孔62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板状部件61上。更详细而言,就第二轨道部件60和第二板状部件61而言,第二贯通孔62的开口边缘和第二轨道部件60的外周边缘从-Z方向被焊接。绕Z轴在等角度间隔的多个部位进行焊接。
第二环状槽54设置于第二轨道部件60的+Z方向的端面。在本方式中,第二环状槽54通过切削来形成。第二轨道部件60及第二板状部件61均由非磁性金属构成。此外,第二轨道部件60也可以是磁性金属。第二轨道部件60和第一轨道部件50是相同的部件。如图5、图6所示,第二轨道部件60和第一轨道部件50同轴配置,第一环状槽53和第二环状槽54在Z轴方向上对置。
滚动体56为金属制或者陶瓷制。护圈57为树脂制。护圈57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轨道部件50和第二轨道部件60之间。在本方式中,滚动体56为球体。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六个滚动体56,护圈57具备以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六个球体保持孔58。滚动体56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保持于球体保持孔58的内侧,且从护圈57向-Z方向及+Z方向突出。
第二部件55具备围绕光轴L的第二环状板部63、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延设部64、以及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就第二环状板部63而言,内周部分由第二轨道部件60构成,外周部分由第二板状部件61构成。如图5、图6、图8所示,第二环状板部63及护圈57配置于第一部件25的第一环状板部26和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在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中。
一对第二延设部64分别具备从第二环状板部63沿第一轴R1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第一部分66和在可动体10的外周侧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7。如图5所示,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7在可动体10的第一轴R1方向的外侧与可动体10隔开微小的间隙对置。如图5、图8所示,在各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7,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固定于与可动体10相反侧的面上。通过将一对臂部156及腿部155的前端焊接到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7,第一万向架框架接收部件151被固定于第二延设部第二部分67。
如图8、图9所示,加压机构59具备配置于第二部件55的绕光轴L的四个部位的加压用磁体68和设置在第一部件25的绕光轴L的四个部位的第一突出板部69。加压用磁体68固定于一对第二延设部第一部分66及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这四个部位。各加压用磁体68在周向上被磁化为两个磁极。第一突出板部69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及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这四个方向突出。在组装可动体10和旋转支承机构12时,配置于第二部件55上的四个加压用磁体68中的每一个在光轴L方向上与设置在可动体10上的四个部位的第一突出板部69重叠。
第一突出板部69由磁性金属构成。因此,在光轴L方向上与各加压用磁体68重叠的第一突出板部69通过加压用磁体68的磁吸引力被吸引到加压用磁体68侧。由此,加压机构59在绕光轴L的等角度间隔的四个部位赋予使第一环状槽53和第二环状槽54在Z轴方向上接近的力。可动体10通过加压机构59的磁吸引力被吸引至第二部件55,被第二部件55支承为能够绕Z轴旋转的状态。
设置在第二部件55上的一对第二延设部64及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在光轴L方向上与设置在保持架24上的止动用凸部39对置。如图5、图6所示,止动用凸部39的+Z方向的前端比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的+Z方向的端面更向+Z方向突出。因此,第二部件55在-Z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被止动用凸部39限制。
如图8所示,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比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低。如图10所示,保持架24具备从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的-Z方向的端面向-Z方向突出的凸部43。凸部43位于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的周向的中央。凸部43比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的底面(朝向-Z方向的面)更向-Z方向突出。因此,在可动体10由于施加落下冲击等而整体在Z轴方向上大幅度动作时,凸部43在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之前与固定体11碰撞。
凸部43形成于围绕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在周向上排列的八个部位的侧壁中配置于第一轴R1方向和第二轴R2方向的中间的角度位置的侧壁中的三个部位(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另外,凸部43形成于第一侧壁31、第三侧壁33及第四侧壁34的周向的中央。因此,在保持架24中,在与光轴L的距离最小且在可动体10摆动时Z轴方向的移动量最小的位置形成有凸部43。
如图10所示,凸部43的周向两侧的侧面43a是随着朝向周向的中央而向朝向-Z方向的方向倾斜的锥面。因此,凸部43是周向的宽度大且强度高的形状,但是在可动体10摆动时Z轴方向的移动量越大的部位突出量越小的形状。因此,不需要为了避免在使可动体10摆动时凸部43与固定体11碰撞而增大可动体10和固定体11在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
如图10所示,就保持架24的第五侧壁35、第六侧壁36、第七侧壁37及第八侧壁38而言,-Z方向的端面位于比摄像头模块主体部30A的底面靠+Z方向处。因此,可动体10的外形为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部分及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部分的-Z方向的端部向+Z方向凹陷的形状。由于可动体10的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部分及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部分是距离光轴L最远的部位,因此通过制成将该部分沿Z轴方向切口的形状,能够减小可动体10绕第一轴R1及绕第二轴R2摆动时的可动体10在Z轴方向上的可动空间。
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限制可动体10绕光轴L的旋转范围的旋转限制机构70。如图8所示,旋转限制机构70具备设置在第一部件25上的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设置在第二部件55上的第二旋转限制部72。第一旋转限制部71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突出并向-Z方向弯曲。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Z方向的前端固定于保持架24的第二侧壁32上。
第二旋转限制部72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外周侧突出。在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周向的中央设置有周向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缺口部73,第二旋转限制部72配置于缺口部73。因此,第一旋转限制部71围绕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周向的两侧。通过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碰撞,限制可动体10相对于第二部件55绕光轴L的旋转范围。
(本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可动体10,所述可动体10具备摄像头模块2;旋转支承机构12,所述旋转支承机构12将可动体10支承为能够以摄像头模块2的光轴L为中心旋转;万向架机构13,所述万向架机构13将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交叉的第一轴R1旋转,并且将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为能够绕与光轴L及第一轴R1交叉的第二轴R2旋转;固定体11,所述固定体11经由万向架机构13及旋转支承机构12支承可动体10;以及旋转限制机构70,所述旋转限制机构70限制可动体10绕光轴L的旋转范围。可动体10具备保持摄像头模块2的保持架24和固定于保持架24上的第一部件25,第一部件25具备围绕光轴L且从光轴L方向观察时与摄像头模块2重叠的第一环状板部26。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第一环状槽53,所述第一环状槽53形成于第一环状板部26;第二部件55,所述第二部件55具备形成有在光轴L方向上与第一环状槽53对置的第二环状槽54的第二环状板部63,并且被万向架机构13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以及多个滚动体56,所述多个滚动体56插入到第一环状槽53及第二环状槽54中并在第一环状板部26和第二环状板部63之间滚动。旋转限制机构70具备形成于第一部件25或保持架24上的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形成于第二部件55上的第二旋转限制部72,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中的一方围绕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中的另一方的周向的两侧。
在本方式中,将可将动体10支承为能够绕光轴L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在光轴L方向上重叠的第一环状板部26和第二环状板部63。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旋转限制机构70,所述旋转限制机构70通过具备第一环状板部26的第一部件25和具备第二环状板部63的第二部件55的碰撞来限制可动体10的旋转,所以可以在第一部件25和第二部件55之间完成旋转限制机构70。由此,由于即使没有在光轴L方向上与第一部件25及第二部件55重叠的止动部件,也可以构成旋转限制机构70,因此能够降低旋转支承机构12在光轴L方向上的高度。另外,由于使第一部件25和第二部件55碰撞,因此在旋转支承机构12的内部完成旋转限制机构70。因此,能够以少的零件数构成旋转限制机构70,所以可以抑制由于零件公差的累积而导致的旋转限制机构70的尺寸精度的降低。因此,可以高精度地限制可动体10的旋转范围。
在本方式中,旋转支承机构12具备赋予使第一环状槽53和第二环状槽54在光轴L方向上接近的力的加压机构59。加压机构59具备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出板部69和固定于第二部件55的绕光轴L的周向的一部分并吸引第一突出板部69的加压用磁体68,第二旋转限制部72和加压用磁体68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这样,通过将加压机构59配置在与旋转限制机构70不同的部位,能够避免加压机构59由于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碰撞而变形并对加压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因为将加压用磁体68装设在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旋转的第二部件55上,并且在可动体10上设置有被加压用磁体68吸引的第一突出板部69,所以能够避免第一突出板部69的旋转位置被装设于可动体10上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的磁体吸引而偏移。因此,能够避免加压机构59受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的干扰。另外,能够由加压机构59限定可动体10绕光轴L的角度位置。
在本方式中,第二部件55具备: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延伸且与万向架机构13连接的一对第二延设部64;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以及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与第二延设部64及第二突出板部65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第二旋转限制部72。加压用磁体68分别固定于一对第二延设部64及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上,第一突出板部69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及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据此,能够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均等地配置加压用磁体68和第一突出板部69。因此,能够在周向上均衡地产生加压用的磁吸引力。
在本方式中,第一旋转限制部71固定于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延伸且围绕摄像头模块2的外周侧的保持架24上,第二旋转限制部72配置于将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周向的中央部分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73。据此,可以将连接第一环状板部26和保持架24的连接部用作第一旋转限制部71,所以能够简化第一部件25的形状。
在本方式中,第二环状板部63配置于第一环状板部26和摄像头模块2主体在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中。第一旋转限制部71在第一环状板部26的外周侧向光轴L方向弯曲,在第二环状板部63的外周侧沿光轴L方向延伸。据此,因为第二环状板部63配置在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内周侧,所以能够将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前端配置于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缺口部73。因此,能够简化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形状。另外,由于旋转支承机构12是将相对于可动体10相对旋转的第二环状板部63配置在构成可动体10的第一环状板部26和摄像头模块2在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中的结构,因此第一环状板部26兼作限制第二环状板部63脱落的止动部件。因此,无需额外地重叠配置在光轴L方向上与第二环状板部63重叠的止动部件,所以能够降低旋转支承机构12在光轴L方向上的高度。由此,能够降低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在光轴L方向上的高度。
在本方式中,在保持架24上固定有使可动体10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1的第一磁体21M、使可动体10绕第二轴R2旋转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2的第二磁体22M以及使可动体10绕光轴L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的第三磁体23M。第一磁体21M、第二磁体22M及第三磁体23M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排列,第一部件25具备从第一环状板部26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一延设部27。第一延设部27由磁性金属构成,在第一环状板部26的外周侧向保持架24侧弯曲且固定于第一磁体21M的内周侧、第二磁体22M的内周侧以及第三磁体23M的内周侧的各位置。第一旋转限制部71及第二旋转限制部72与第一延设部27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据此,由于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3的磁体的轭部全部与第一部件25一体化。因此可以削减零件数量。另外,可动体10的组装作业容易,能够提高轭部的位置精度。此外,能够利用未配置磁体及轭部的空间设置旋转限制机构70。
在本方式中,保持架24为树脂制,在保持架24的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位置设置有在光轴L方向上与一对第二延设部64及一对第二突出板部65对置的止动用凸部39。据此,可以通过止动用凸部39来限制设置在第二部件55上的第二环状板部63从第一环状板部26分离。另外,保持架24为树脂制,与金属板制相比,更容易形成复杂的凹凸形状。因此,容易制造具备止动用凸部39的保持架24。另外,在将保持架24设为树脂制的情况下,即使不像金属板制的保持架24那样在光轴L方向的端部设置向内周侧伸出的端板部,也可以确保强度。因此,能够降低可动体10在光轴L方向上的高度。
(变形例)
(1)在上述方式中,是第一旋转限制部71围绕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周向的两侧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第二旋转限制部72围绕第一旋转限制部71的周向的两侧的结构。例如,在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周向的中央形成缺口部73,将第一旋转限制部71配置在缺口部73。即,旋转限制机构70是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中的一方围绕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第二旋转限制部72中的另一方的周向的两侧的结构即可。
(2)在上述方式中,第一旋转限制部71设置于第一部件25上,但也可以采用第一旋转限制部71设置于保持架24上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在保持架24的+Z方向的端面形成向+Z方向突出的凸部并使其与第二旋转限制部72在周向上碰撞来限制可动体10的旋转的结构。即,旋转限制机构70是具备形成于第一部件25或保持架24上的第一旋转限制部71和从第二环状板部63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二旋转限制部72的结构即可。
(3)在上述方式中,加压机构59设置于绕光轴L的四个部位,但夹着光轴L设置于相反侧的两个部位即可。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方式中,就第一环状板部26而言,形成有第一环状槽53的部分与第一板状部件51是不同的零件(第一轨道部件50),但也可以使第一轨道部件50和第一板状部件51一体化。即,第一部件25也可以是具备设置有第一环状槽53的第一轨道部和从第一轨道部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一板状部的单一的零件。同样地,第二部件55也可以是具备设置有第二环状槽54的第二轨道部和从第二轨道部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二板状部的单一的零件。在该情况下,第一环状槽53及第二环状槽54能够通过冷锻、冲压加工、切削加工等加工方法形成。
(2)在上述方式中,旋转支承机构12是将第二部件55的第二环状板部63配置在构成可动体10的第一部件25的第一环状板部26和摄像头模块2在光轴L方向上的间隙中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使第一环状板部26和第二环状板部63在光轴L方向上的配置相反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摄像头模块;
旋转支承机构,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以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光轴为中心旋转;
万向架机构,所述万向架机构将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轴交叉的第一轴旋转,并且将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旋转;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经由所述万向架机构及所述旋转支承机构支承所述可动体;以及
旋转限制机构,所述旋转限制机构限制所述可动体绕所述光轴的旋转范围,
所述可动体具备保持所述摄像头模块的保持架和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备围绕所述光轴且从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摄像头模块重叠的第一环状板部,
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具备:
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形成于第一环状板部;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备形成有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环状槽对置的第二环状槽的第二环状板部,并且被所述万向架机构支承为能够绕所述第一轴旋转;以及
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插入到所述第一环状槽及所述第二环状槽中并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和所述第二环状板部之间滚动,
所述旋转限制机构具备:
第一旋转限制部,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保持架上;以及
第二旋转限制部,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上,
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一方围绕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的周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具备赋予使所述第一环状槽和所述第二环状槽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接近的力的加压机构,
所述加压机构具备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出板部和固定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绕所述光轴的周向的一部分并吸引所述第一突出板部的加压用磁体,
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和所述加压用磁体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具备: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延伸且与所述万向架机构连接的一对第二延设部;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板部;以及从所述第二环状板部向与所述第二延设部及所述第二突出板部不同的方向突出的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
所述加压用磁体分别固定于所述一对第二延设部及所述一对第二突出板部上,
所述第一突出板部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及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固定于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延伸且围绕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外周侧的所述保持架上,
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配置于将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的周向的中央部分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环状板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和所述摄像头模块主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隙中,
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光轴方向弯曲,在所述第二环状板部的外周侧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架上固定有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轴旋转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二轴旋转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以及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光轴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三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第三磁体在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排列,
所述第一部件具备从所述第一环状板部向外周侧延伸的第一延设部,
所述第一延设部由磁性金属构成,在所述第一环状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保持架侧弯曲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内周侧、所述第二磁体的内周侧以及所述第三磁体的内周侧的各位置,
所述第一旋转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延设部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为树脂制,
在所述保持架的所述第一轴方向的对角位置,设置有在所述光轴方向上与所述一对第二延设部及所述一对第二突出板部对置的止动用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214977A JP2022100783A (ja) | 2020-12-24 | 2020-12-24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JP2020-214977 | 2020-12-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5468A CN114675468A (zh) | 2022-06-28 |
CN114675468B true CN114675468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207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78145.6A Active CN114675468B (zh) | 2020-12-24 | 2021-12-22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2100783A (zh) |
CN (1) | CN114675468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077395A (ja) * | 2016-11-10 | 2018-05-1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CN108073011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N108073012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 |
KR20190049455A (ko) * | 2017-10-31 | 2019-05-09 | 니덱 산쿄 일렉트로닉스(동관) 코포레이션 | 광학 유닛 |
CN111752067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N112083617A (zh) * | 2019-06-14 | 2020-12-1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N112105988A (zh) * | 2018-05-15 | 2020-12-1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 |
-
2020
- 2020-12-24 JP JP2020214977A patent/JP2022100783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11578145.6A patent/CN1146754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077395A (ja) * | 2016-11-10 | 2018-05-1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CN108073011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N108073012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 |
KR20190049455A (ko) * | 2017-10-31 | 2019-05-09 | 니덱 산쿄 일렉트로닉스(동관) 코포레이션 | 광학 유닛 |
CN112105988A (zh) * | 2018-05-15 | 2020-12-1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 |
CN111752067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CN112083617A (zh) * | 2019-06-14 | 2020-12-15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5468A (zh) | 2022-06-28 |
JP2022100783A (ja) | 2022-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56837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US11460714B2 (en) |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 |
TWI661261B (zh) | Optical unit with vibration correction | |
JP7270502B2 (ja)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
CN111752067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3433763A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2748623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JP2019020526A (ja)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
CN112327559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4675468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JP2021092655A (ja)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
CN114675470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4675469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2703449A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单元 | |
CN114675471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4967277A (zh) | 光学单元 | |
CN114679522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5145089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5145086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3050342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5248520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2882314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4815445B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6360179A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
CN115145088A (zh)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