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2112B -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2112B
CN114672112B CN202210510676.XA CN202210510676A CN114672112B CN 114672112 B CN114672112 B CN 114672112B CN 202210510676 A CN202210510676 A CN 202210510676A CN 114672112 B CN114672112 B CN 114672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chloride
flame
nitrile rubber
mixture
chloride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0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2112A (zh
Inventor
白帆
杨培杰
孙成
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chao New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chao New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chao New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chao New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5106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2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2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2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2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2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236/1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with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2/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阻燃剂15~20份、抗氧剂0.1~0.5份、增塑剂30~50份、稳定剂3~7份、填充料10~20份、其他助剂0~5份,其中阻燃剂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本申请制备得到的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不仅阻燃性能表现优异,而且柔性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因其较好的防火耐热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包括电缆护层、光纤护层、包装袋、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等。
其中聚氯乙烯在电缆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由于电缆护层需要柔软性较好的聚氯乙烯塑料,因此需要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备过程中加入增塑剂,从而使得聚氯乙烯的柔软性符合电缆护层的标准。但是随着增塑剂的加入,会导致聚氯乙烯塑料的热稳定变差,且在燃烧时容易产生氯化氢气体等有毒气体。当因电线、电缆的老化而引发火灾的时候,电缆电线燃烧所产生的黑烟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气体,容易增加火灾对人们的危害。
而为了制备低烟阻燃的聚氯乙烯塑料,通常会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备过程中加入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等无机阻燃剂,从而提高聚氯乙烯塑料的阻燃性能。但是无机阻燃剂与聚氯乙烯体系的相容性较差,从而容易使得聚氯乙烯塑料的机械性能变差。而有机阻燃剂虽然与聚氯乙烯体系的相容性较好,但是因有机阻燃剂的毒性,应用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阻燃剂与聚氯乙烯体系的相容性,从而在提高聚氯乙烯塑料阻燃性能的同时,保持聚氯乙烯塑料较好的机械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阻燃剂15~20份、抗氧剂0.1~0.5份、增塑剂30~50份、稳定剂3~7份、填充料10~20份、其他助剂0~5份,其中阻燃剂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作为阻燃剂,在添加至聚氯乙烯体系中时,由于丁腈橡胶和聚氯乙烯均属于极性较强的聚合物,两者的相容性较好。因此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较好,即使得阻燃剂可以较好地分散在聚氯乙烯体系中,从而有助于减少因添加无机阻燃剂而导致聚氯乙烯塑料机械性能变差的情况。
并且氢氧化镁在受热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结晶水,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可以延缓或抑制聚氯乙烯塑料燃烧;且释放出的水蒸气可以稀释可燃物浓度,起到阻燃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因燃烧所产生的氯化氢等有毒气体。
另外氢氧化镁以接枝的方式与丁腈橡胶相结合,使得作为阻燃有效成分的氢氧化镁在体系中的稳定性较好,在聚氯乙烯塑料使用过程中氢氧化镁分解或脱离体系的情况较少,有助于提高聚氯乙烯塑料阻燃性能的稳定性。
同时丁腈橡胶对于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具体是对聚氯乙烯塑料的耐老化性能、耐油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热耐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均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丁二烯20%~30%、丙烯腈10%~20%、硫酸镁溶液1%~5%、氢氧化钠溶液2%~8%、丙烯酸1%~5%、乳化剂0.8%~1.5%、活化剂0.01%~0.05%、除氧剂0.01%~0.05%、引发剂0.01~0.03%、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丁二烯和丙烯腈作为丁腈橡胶的共聚单体,并在单体聚合过程中加入丙烯酸、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丙烯酸会趋向存在于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所形成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于共聚单体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丙烯酸双键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键合,从而使得氢氧化镁可以较为稳定地连接在丁腈橡胶上,形成稳定负载阻燃活性物质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15%,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在使得所形成的氢氧化镁具有较高产率的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而影响丁腈橡胶共聚体系稳定性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镁预制液;
(2)在反应容器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镁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0~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3)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粉末,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混合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助于减少因其他物质干扰而导致氢氧化镁产率下降的情况。同时由于共聚单体在体系中的分散性较好,可以获得较多与氢氧化镁表面丙烯酸双键接触键合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氢氧化镁键合至丁腈橡胶上。并且以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出粉末,使得阻燃剂加入聚氯乙烯体系中的分散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粒径为0.2mm~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粒径控制在0.2mm~1mm,有助于提高其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分散效果,从而在保证聚氯乙烯塑料较好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使得聚氯乙烯塑料阻燃性能的均匀度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剂还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与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2~4),且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混合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铝预制液;
(B)在反应容器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铝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0~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C)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粉末,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复配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作为阻燃剂,由于其中的阻燃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两者复配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聚氯乙烯塑料的阻燃性能。并且氢氧化铝同样以接枝在丁腈橡胶上的方式添加至聚氯乙烯塑料体系中,即与聚氯乙烯塑料体系的相容性较好,从而使得氢氧化铝在体系中的分散效果较好,且对聚氯乙烯塑料的机械性能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较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的粒径为0.2mm~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粒径控制在0.2mm~1mm,有助于提高其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分散效果,从而在保证聚氯乙烯塑料较好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使得聚氯乙烯塑料阻燃性能的均匀度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料为蒙脱土和水滑石按照质量比(2~5):1组成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蒙脱土和水滑石均可以较好地填充在聚氯乙烯塑料体系中,有助于提高聚氯乙烯塑料的机械性能。并且蒙脱土和水滑石还具有较好的阻燃耐热性能,按照上述质量比复配使用,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塑料阻燃耐热性能更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混合聚氯乙烯树脂、阻燃剂、抗氧剂、增塑剂、稳定剂、填充料和其他助剂,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挤出机中通过模具挤出,得到成品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以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作为阻燃剂,由于丁腈橡胶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容性较好,从而有助于提高作为阻燃活性物质的氢氧化镁在体系中的分散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因氢氧化镁加入导致聚氯乙烯塑料机械强度下降的情况;另外丁腈橡胶对聚氯乙烯塑料的多方面性能具有增效作用,适配效果较好。
2.本申请以丁二烯和丙烯腈作为丁腈橡胶的共聚单体,并在共聚过程中加入丙烯酸和氢氧化镁预制液,从而使得共聚单体可以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丙烯酸双键发生键合,进而以键合的方式将氢氧化镁连接在丁腈橡胶上,有助于提高氢氧化镁与丁腈橡胶结合的稳定性。
3.本申请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丁腈橡胶乳液制成粉末,有利于提高阻燃剂与聚氯乙烯体系的共混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涉及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阻燃剂的制备例
制备例1
一种阻燃剂,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且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的原料:
丁二烯22kg、丙烯腈14kg、硫酸镁溶液3kg、氢氧化钠溶液7kg、丙烯酸3kg、乳化剂1kg、活化剂0.03kg、除氧剂0.02kg、引发剂0.02kg、水49.93kg;
其中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
乳化剂为脂肪酸皂;
活化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引发剂为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该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40℃的温度下混合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0min后得到氢氧化镁预制液;
(2)在反应釜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镁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硫酸羟胺)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3)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粒径为0.2mm~1mm的粉末,热风温度为300℃,热干燥空气温度为280℃,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即得到阻燃剂。
制备例1~5的区别之处在于各原料的配比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阻燃剂原料配比表
Figure BDA0003639330920000051
制备例6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
制备例7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
制备例8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3)中得到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粒径为2mm~5mm。
制备例9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阻燃剂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3;且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制备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
(A)在40℃的温度下混合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0min后得到氢氧化铝预制液;
(B)在反应釜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铝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硫酸羟胺)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C)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粒径为0.2mm~1mm的粉末,热风温度为300℃,热干燥空气温度为280℃,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
最后混合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得到阻燃剂。
制备例10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2。
制备例11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4。
制备例12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和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2:1。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90kg、阻燃剂18kg、抗氧剂0.3kg、增塑剂30kg、稳定剂5kg、填充料13kg、其他助剂0.01kg;
其中阻燃剂为制备例1中制备得到;
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填充料为蒙脱土和水滑石按照质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其他助剂为颜料。
该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混合聚氯乙烯树脂、阻燃剂、抗氧剂、增塑剂、稳定剂、填充料和其他助剂,得到混合料;
再将混合料加入单螺杆挤出机中通过模具挤出,得到成品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
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为低烟无卤专用螺杆;
且挤出机的具体工作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2挤出机工作参数表
温区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六区 机颈 机头
温度/℃ 125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实施例1~5的区别之处在于原料配比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聚氯乙烯塑料原料配比表
Figure BDA0003639330920000071
实施例6~13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阻燃剂为不同制备例制备得到,且对应关系如下表所述。
表4实施例中阻燃剂与制备例的关系对照表
实施例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制备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填充料为蒙脱土和水滑石按照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填充料为蒙脱土和水滑石按照质量比5: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填充料为蒙脱土。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填充料为水滑石。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不添加阻燃剂。
对比例2
本队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用等量的氢氧化镁替换阻燃剂,且氢氧化镁的粒径为0.2mm~1mm。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用等量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替换阻燃剂,且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粒径均为0.2mm~1mm。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用等量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替换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在35kg的丁腈橡胶乳液中加入10kg氢氧化镁,混合搅拌后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干燥乳液,得到粒径为0.2mm~1mm的粉末,用18kg该粉末替换阻燃剂。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用等量的粉末丁腈橡胶替换阻燃剂,且粉末丁腈橡胶的粒径为0.2mm~1mm。
对比例7
一种阻燃聚氯乙烯塑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100kg、增塑剂15kg、碳酸钙20kg、钙锌稳定剂3kg、三氧化二锑5kg、氢氧化镁6kg、氢氧化铝5kg、抗氧剂10100.3kg;其中增塑剂为二丁酯;
该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为:混合上述各原料,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挤出机通过模具挤出,得到成品阻燃聚氯乙烯塑料。
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阻燃性能检测:参照GB/T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中的氧指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中制得的聚氯乙烯塑料进行测试;并参照UL94-2009中防火等级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中制得的聚氯乙烯塑料进行测试。
机械性能检测:参照IEC 60811-1-1-2001《电缆和光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的通用试验方法》中机械性能检测方法对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中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塑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试验。
表5检测数据表
Figure BDA0003639330920000091
Figure BDA0003639330920000101
通过表5的检测数据,并结合实施例1~5和对比例1~7的检测结果来看,以键合的方式将氢氧化镁接枝在丁腈橡胶上,相较于丁腈橡胶乳液直接包覆氢氧化镁,阻燃活性物质在体系中的稳定性更好,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均更为优异。并且直接将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两者组合投入聚氯乙烯体系中,由于相容性较差的原因,虽然在阻燃性能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对聚氯乙烯塑料机械性能的消极影响较大。同时可以看出丁腈橡胶的加入对聚氯乙烯塑料机械性能的提升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13的检测结果来看,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以键合的方式接枝在丁腈橡胶上,两者复配加入聚氯乙烯体系中阻燃性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效果,即两者存在协同配合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阻燃剂15~20份、抗氧剂0.1~0.5份、增塑剂30~50份、稳定剂3~7份、填充料10~20份、其他助剂0~5份,其中阻燃剂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丁二烯20%~30%、丙烯腈10%~20%、硫酸镁溶液1%~5%、氢氧化钠溶液2%~8%、丙烯酸1%~5%、乳化剂0.8%~1.5%、活化剂0.01%~0.05%、除氧剂0.01%~0.05%、引发剂0.01~0.03%、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15%,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镁预制液;
(2)在反应容器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镁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0~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3)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粉末,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粒径为0.2mm~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还包括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与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镁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2~4),且所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混合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铝预制液;
(B)在反应容器中混合丙烯腈、乳化剂、活化剂、氢氧化铝预制液、丙烯酸和水,抽真空后,通入氮气并加入除氧剂,然后加入丁二烯,搅拌并冷却至0~8℃,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待转化率达标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乳液;
(C)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将乳液制备成粉末,得到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丁腈橡胶接枝氢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的粒径为0.2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蒙脱土和水滑石按照质量比(2~5):1组成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聚氯乙烯树脂、阻燃剂、抗氧剂、增塑剂、稳定剂、填充料和其他助剂,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挤出机中通过模具挤出,得到成品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
CN202210510676.X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72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676.XA CN11467211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676.XA CN11467211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2112A CN114672112A (zh) 2022-06-28
CN114672112B true CN114672112B (zh) 2023-02-03

Family

ID=8207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0676.XA Active CN11467211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21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40632C1 (ru) * 2010-12-24 2012-01-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вент" Электро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12143131A (zh) * 2020-09-21 2020-12-29 上海凯波电缆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耐油阻燃聚氯乙烯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4490B1 (ko) * 2019-11-28 2024-01-16 넥쌍 니트릴 고무 및 에틸렌 메틸 아크릴레이트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중합체 조성물로부터 획득된 가교된 층을 포함하는 케이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40632C1 (ru) * 2010-12-24 2012-01-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вент" Электро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12143131A (zh) * 2020-09-21 2020-12-29 上海凯波电缆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耐油阻燃聚氯乙烯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2112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83290A (en) Fire retardant polyvinyl chloride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CN102382401B (zh) 一种cmr级高阻燃聚氯乙烯线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602B (zh) 一种cmp级阻燃抑烟聚氯乙烯线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9216A1 (zh) 一种pvc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6166B (zh) 用于石油平台的低烟无卤辐照交联耐泥浆阻燃电缆料的制备工艺
EP2343334A2 (en) Clean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s for flame retardancy and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to insulate wire and cable
CN107312298A (zh) 一种阻燃型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4497C (zh) 一种低烟无卤膨胀阻燃热塑性弹性体电线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62746A (zh) 一种膨胀型阻燃抑烟性软质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768A (zh)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低烟无卤阻燃软胶料
CN1793212A (zh) 低烟无卤膨胀阻燃聚烯烃电子线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3290B (zh) 一种硅烷交联阻燃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US4868053A (en) Flame resistant, halogen-free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s
CN108003444A (zh)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112B (zh) 一种阻燃柔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746A (zh) 一种环保阻燃绝缘材料及其在电缆中的应用
CN111592711B (zh) 用于热收缩管的高效无卤阻燃eva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214745B (zh) 一种计算机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611A (zh) 一种碳纤维防火阻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13568B1 (ko) 시공시 표면 오염 방지 특성이 우수한 고무발포 단열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705433A (zh) 一种具有优异绝缘稳定性的高压进线护套料
CN114213742A (zh) 一种高阻燃低烟无卤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83674A (zh) Pvc阻燃塑料
CN110894316B (zh) 一种高耐温高阻燃低烟无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3691A (zh) 一种无卤阻燃抗菌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lame-retardant flexible polyvinyl chloride plast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03

Pledgee: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Co.,Ltd. Nanjing Gaochun Branch

Pledgor: NANJING ZHONGCHAO NEW MATERIALS Corp.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236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