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9585B -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9585B
CN114669585B CN202210246312.5A CN202210246312A CN114669585B CN 114669585 B CN114669585 B CN 114669585B CN 202210246312 A CN202210246312 A CN 202210246312A CN 114669585 B CN114669585 B CN 114669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te
reactor
diatom
weather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6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9585A (zh
Inventor
胡学伟
张云
田森林
黄建洪
赵群
李英杰
宁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2463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9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9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9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9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先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再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加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然后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中培养硅藻,最后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的物料结构脆化,释放钾、磷元素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利于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

Description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化工、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每年产生超35亿吨的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超620亿吨,主要包括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等,其成分以含硅酸盐为主。
含硅酸盐固废的主要处置方式有提取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填充矿山采空区、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以上处置方式会产生以下问题:(1)回收有价金属仍会产生新的固废;(2)充填矿山采空区成本高;(3)生产建材运输成本高。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来,若能够加速硅酸盐矿物风化,增加其中营养元素含量,使其具有土壤属性,则能够为后续的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基质环境,利于含硅酸盐固废的生态修复。
含硅酸盐矿物含有丰富的磷、钾元素,但它们多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状态存在,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和利用。硅酸盐细菌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世界各地分布十分广泛。硅酸盐细菌能通过代谢产生有机酸、多糖而释放出可溶态的磷、钾、硅等元素,而且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土壤硅酸盐细菌不仅可挖掘土壤潜在肥力,还能加速硅酸盐固废风化成土进程,是重要土壤改良微生物。
硅藻的光化学性能与其全球所有雨林光合作用的总和相当,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生产量约占地球初级生产量的60%。硅藻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释放氧气,深刻影响着全球范围内C、N、O和Si等重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许多硅藻可适应低浓度氮、铁和磷等高度贫营养的环境中,生长迅速,可用于贫营养环境的生态修复。硅藻死亡后其细胞壁中的矿物质在固废中沉积,经过成岩作用后可形成硅藻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硅酸盐菌将含硅酸盐的固废分解,释放出钾、磷及游离硅,再利用硅藻的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保存在尾矿砂中,实现含硅酸盐物料的快速风化,加速其向土壤转化的同时增加其肥力。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
(2)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注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
(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与预先培养好的硅藻混匀,调节反应器中硅藻生长条件;
(4)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含硅藻的固废与沥出的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富含营养且颗粒团聚的土壤。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为含硅酸盐固废和/或含硅酸盐矿石。
进一步的,所述含硅酸盐固废为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含硅酸盐矿石为长石、云母、橄榄石、绿帘石、辉石、角闪石、硅灰石、滑石、高岭石、绿泥石、蛇纹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 ≥1%,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 ≥3%。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1mm~200mm。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5mm~100mm。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质量浓度为1~5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浓度为5~3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与其它微生物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所述代谢菌的代谢产物或酶产物。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胶质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菌;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的浸矿池中硅酸盐菌菌细胞浓度保持≥104cfu/ml。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硅酸盐菌菌液细胞浓度保持在106~109cfu/m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4~9,溶解氧在0.5~9mg/L,浸出时间在1h~480h。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7.0~8.5,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在200h~480h。
优选的,步骤(3)中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 ≥104cells/L。
进一步的,步骤(3)中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2×106cells/L。
优选的,步骤(3)中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Si:P≤32,1≤N:P≤32之间。
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0≤Si:P≤22和10≤N:P≤22之间。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9,反应时间在1h~480h。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5~8.5,反应时间在160h~360h。
本发明的发明原理:
含硅酸盐的固废在硅酸盐菌与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下,其表面形成一个胞外多糖、有机酸、菌体与含含硅酸盐的固废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形式促进细菌细胞与矿物颗粒进一步接触,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矿物晶格层间域增大,硅酸盐、硅铝酸盐、部分碳酸盐从含硅酸盐的固废中逐步释放,改变了固废结构,释放出游离硅,与此同时硅酸盐晶格发生变形或崩解。硅藻能利用游离硅合成硅质细胞壁,为植物、微生物分泌的碳酸酐酶提供质子缓冲器,有助于碳酸酐酶有效的捕集环境中的无机碳,加速碳循环的同时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固定下来。硅藻死后,坚固多孔的细胞壁外壳沉于矿物中,可吸附尾矿砂中的重金属元素,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原位固定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将含硅酸盐的物料进行快速生物风化。
2、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物料结构脆化的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溶出的游离硅被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某钾矿场的斑状结构富钾采矿废石,矿石中K2O的含量为11%,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绢云母、碱性辉岩、绿泥石,破碎为1mm的砂石后倒入浸矿池;
(2)调节矿浆浓度为5%,调节pH为6~7,接入对数生长期的胶质芽胞杆菌和环状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 ≥104cfu/ml),维持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为240h,待浸出液中成分趋稳后沥出风化后的废石,该废石中水铝石成分增多,利于颗粒团聚度升高。
(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该沥出液中溶解性硅盐和钾含量升高,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0≤Si:P≤15,10≤N:P≤15之间,调节pH为6~7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2×106cells/L,反应时间为240h,硅藻生长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
实施例2
(1)硅酸盐菌种子液制备:在250mL锥型瓶中加入100mL硅酸盐细菌发酵培养基,于28±2℃振荡培养168h备用;
(2)取250mL锥型瓶,分别加入100ml硅酸盐细菌发酵培养基和粒径为1mm的砂石,调节矿浆浓度为6%,调节pH为7.0,然后接入硅酸盐菌种子液(有效活菌数为1×107cfu/ml),维持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为240h,待浸出液中成分趋稳后沥出风化后的硅酸盐物料;
(3)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沥出液中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8≤Si:P≤22,18≤N:P≤22之间,调节沥出液pH为6~7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1×106cells/L,反应时间为480h,硅藻生长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
实施例3
(1)某富钾页岩,矿石中K2O的含量为8.17%,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伊利石、石英、白云母,破碎为1~50mm的砂石后倒入浸矿池;
(2)调节矿浆浓度为5%,调节pH为7.0,接入钾细菌(有效活菌数 1×104cfu/ml),溶解氧在5~9mg/L,浸出144h后,浸出液中K2O的质量浓度为10.25~11.50mg/L,SiO2的浓度为33.25~36.25mg/L,Al2O3的质量浓度为9.00~10.50mg/L;浸出360h后,SiO2的浓度为33.25~40.50mg/L,Al2O3和K2O的质量则有轻微下降;
(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该沥出液中溶解性硅盐和钾含量升高,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5≤Si:P≤23,15≤N:P≤23之间,调节pH为6.5~7.5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1×106cells/L,反应时间在480h,生成大量的硅藻,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

Claims (2)

1.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为含硅酸盐固废和/或含硅酸盐矿石,所述含硅酸盐固废为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硅酸盐矿石为长石、云母、橄榄石、绿帘石、辉石、角闪石、硅灰石、滑石、高岭石、绿泥石、蛇纹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1%,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1mm~200mm;
(2)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注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质量浓度为1~50%;所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的浸矿池中硅酸盐菌菌细胞浓度保持 ≥104cfu/ml;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4~9,溶解氧在0.5~9mg/L,浸出时间在1h~480h;
(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与预先培养好的硅藻混匀,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Si:P≤32,1≤N:P≤32之间,调节反应器中硅藻生长条件,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9,反应时间在1h~480h;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 ≥104cells/L;
(4)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含硅藻的固废与沥出的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与其它微生物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所述代谢菌的代谢产物或酶产物。
CN202210246312.5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Active CN114669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6312.5A CN114669585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6312.5A CN114669585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9585A CN114669585A (zh) 2022-06-28
CN114669585B true CN114669585B (zh) 2023-11-10

Family

ID=8207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6312.5A Active CN114669585B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9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4247A (zh) * 2023-03-20 2023-04-25 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1857A2 (en) * 1987-07-28 1989-02-01 Enviroguard, Inc. Production of soluble silicates from biogenetic silica
JP2001258420A (ja) * 2000-03-23 2001-09-25 Tetra Co Ltd 珪藻類増殖用珪素溶出材料
JP2005279445A (ja) * 2004-03-29 2005-10-13 Univ Hiroshima 原生動物を用いる廃液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CN101293751A (zh) * 2008-05-16 2008-10-29 王颖 一种尾矿综合治理的方法
CN102892292A (zh) * 2010-03-31 2013-01-23 塔明克公司 稳定的生物可利用的可溶的硅酸盐溶液
CN103602808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攀枝花学院 钒钛磁铁矿的生物脱硅方法
WO2014178360A1 (ja) * 2013-05-01 2014-11-06 学校法人 芝浦工業大学 希土類元素を溶出させる能力を有する微生物、希土類元素の溶出方法、希土類元素を固化する能力を有する微生物及び希土類元素の固化方法
CN104170705A (zh) * 2014-08-13 2014-12-03 盐城工学院 一种水产养殖用有益硅藻培养组合物
CN105039679A (zh) * 2015-05-25 2015-11-11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精矿筑堆生物氧化方法
WO2016167037A1 (ja) * 2015-04-13 2016-10-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及び排水処理用の活性剤
CN107151055A (zh) * 2017-06-01 2017-09-1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畜禽废水环境增值利用的方法
CN109626584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南昌大学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10255715A (zh) * 2019-06-20 2019-09-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利用养殖尾水培育硅藻优势淡水生物絮团的方法
CN111471853A (zh) * 2020-01-20 2020-07-3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铜矿制粒-堆浸方法
WO2021035318A1 (pt) * 2019-08-30 2021-03-04 Vale S.A. Processo de obtenção de silicato de sódio em pó a partir de rejeito arenoso oriundo do processo de concentração de minério de ferro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1857A2 (en) * 1987-07-28 1989-02-01 Enviroguard, Inc. Production of soluble silicates from biogenetic silica
JP2001258420A (ja) * 2000-03-23 2001-09-25 Tetra Co Ltd 珪藻類増殖用珪素溶出材料
JP2005279445A (ja) * 2004-03-29 2005-10-13 Univ Hiroshima 原生動物を用いる廃液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CN101293751A (zh) * 2008-05-16 2008-10-29 王颖 一种尾矿综合治理的方法
CN102892292A (zh) * 2010-03-31 2013-01-23 塔明克公司 稳定的生物可利用的可溶的硅酸盐溶液
WO2014178360A1 (ja) * 2013-05-01 2014-11-06 学校法人 芝浦工業大学 希土類元素を溶出させる能力を有する微生物、希土類元素の溶出方法、希土類元素を固化する能力を有する微生物及び希土類元素の固化方法
CN103602808A (zh) * 2013-11-22 2014-02-26 攀枝花学院 钒钛磁铁矿的生物脱硅方法
CN104170705A (zh) * 2014-08-13 2014-12-03 盐城工学院 一种水产养殖用有益硅藻培养组合物
WO2016167037A1 (ja) * 2015-04-13 2016-10-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及び排水処理用の活性剤
CN105039679A (zh) * 2015-05-25 2015-11-11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精矿筑堆生物氧化方法
CN107151055A (zh) * 2017-06-01 2017-09-1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畜禽废水环境增值利用的方法
CN109626584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南昌大学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10255715A (zh) * 2019-06-20 2019-09-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利用养殖尾水培育硅藻优势淡水生物絮团的方法
WO2021035318A1 (pt) * 2019-08-30 2021-03-04 Vale S.A. Processo de obtenção de silicato de sódio em pó a partir de rejeito arenoso oriundo do processo de concentração de minério de ferro
CN111471853A (zh) * 2020-01-20 2020-07-3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铜矿制粒-堆浸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硅酸盐风化菌对可液化土的改性研究》;丁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20215;第A011-160页 *
丁嘉.《硅酸盐风化菌对可液化土的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2,第A011-160页. *
张旭东等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第293-2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9585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26428B8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of solid forms
Song et al. A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in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soil remediation
US20190210924A1 (en) Bio-catalytic calcium carbonate cementation
CN111775270B (zh)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矿化制备建材的方法
WO2017152795A1 (zh) 一种资源化矿山修复方法
CN112028517B (zh) 一种巴氏芽孢杆菌dsm33诱导碳酸钙沉淀均匀覆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
CN114669585B (zh)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11387010A (zh) 磷石膏制备边坡绿化基质材料的方法
CN111534689A (zh) 一种利用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和生石灰矿化固定尾矿重金属的方法
Omoregie et al. Soil bio-cementation treatment strategies: state-of-the-art review
CN111560251B (zh) 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362124A (zh) 一种煤矸石脱碳除杂制人造黑土的方法
CN1926075A (zh) 用于流体处理的多孔颗粒材料、水泥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7716829A (zh) 利用固废煤矸石磷石膏改石漠化地为黑土地的方法
CN1082031C (zh) 非搅拌表面生物反应器中固体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
Iwan et al. Biotransformation of coal fly ash with high carbon content; behavior and release patterns of coal fly ash constitu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lochtonic Pseudomonas stutzer MT1
CN112974512B (zh) 具有micp功能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在尾矿覆绿修复中的应用
KR20110087141A (ko) 유레아제 생산 미생물을 이용한 연약지반 개량 방법
CN113896578A (zh)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300A (zh) 一种煤基固废制备有机肥料方法
CN112592214A (zh)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备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方法
Muhammad et al.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 (MICP) Technology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 Review
CN116921401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与废渣协同固碳的方法
Lawal et al. Soil Improvement using Microbial Induced Calcium Precipitate: A Review
De Oliveira A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 on repurposing copper mine tailings via microbial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