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0861B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0861B
CN114660861B CN202210180679.1A CN202210180679A CN114660861B CN 114660861 B CN114660861 B CN 114660861B CN 202210180679 A CN202210180679 A CN 202210180679A CN 114660861 B CN114660861 B CN 114660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quid crystal
offset
pixel
pixe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06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0861A (zh
Inventor
蒋旭
黄凯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06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0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0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0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4Arrangements for aligning or assembling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74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using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ntra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通过粘合层连接的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其中第二液晶盒包括由第二子像素单元构成的第二子像素组,第二子像素组包括中心区与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的长度。若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发生贴合偏位,可根据偏位方向与偏位量,通过第二液晶盒的栅极线或数据线控制偏位列/行或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或关状态,比较该两种状态下的显示效果,选择所述偏位列/行或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或关状态,以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无辐射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双盒液晶显示器由于其优良的对比度及显示画质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
然而双盒液晶显示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两个液晶盒进行贴合,在贴合工艺中,难以达到将彩色液晶盒与黑白液晶盒百分之百完美重合的效果,使两个液晶盒产生贴合偏位,显示对比度不佳,影响显示画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以改善由于双盒液晶显示装置贴合偏位带来的显示精度下降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第二液晶盒通过粘合层连接;
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多个阵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
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栅极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栅极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数据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与中心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和/或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校正方法包括:通过面板上的对位标志确认偏位情况,若发生偏位,判断偏位量,若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根据方法一进行校正;若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根据方法二就行校正;所述第一范围与述第二范围无重叠。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第二液晶盒分别包括由栅极线与数据线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与第二子像素单元,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形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长度,以使当双盒液晶显示装置发生贴合偏位时,通过液晶面板上的对位标志确认偏位情况,根据偏位量的大小以及方向不同,选择不同的校正方法,从而消除贴合偏位带来的影响,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P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Q区域内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R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7中S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8中T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9中U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一液晶盒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为方便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述“行”方向表示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列”方向表示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向。
双盒液晶显示器是指具有两个液晶盒的显示器,通常一个液晶盒为彩色液晶盒,另一个液晶盒为黑白液晶盒,彩色液晶盒一般是指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盒,彩色液晶盒内设有色阻以实现彩色显示效果,而黑白液晶盒只是用于调节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是否通过,以改变显示亮度,黑白液晶盒内不需要设置色阻。在双盒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彩色液晶盒与黑白液晶盒进行贴合,在贴合工艺中,难以达到将彩色液晶盒与黑白液晶盒完全重合的效果,通常两个液晶盒之间会发生贴合偏位,使第一液晶盒显示画面的对比度降低,影响显示画质。为方便描述,将双盒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液晶盒与黑白液晶盒分别称为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在现有技术中,双盒液晶显示器的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均包括栅极线与数据线,栅极线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交叉,栅极线之间等间距排布,数据线之间等间距排布,第一液晶盒包括由栅极线与数据线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液晶盒包括由栅极线与数据线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栅极线与数据线均为等间距排布,因此现有技术的第一液晶盒内,第一子像素单元形状相同,面积大小相等;第二子像素形状相同,面积大小相等。而在双盒液晶显示装置的贴合工艺中发生贴合偏位的偏位量,一般小于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长度,因此现有技术难以通过控制第二液晶盒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的状态来提高显示精度,改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第二液晶盒通过粘合层连接,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多个阵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栅极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栅极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数据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与中心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和/或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示例性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3中P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3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第一液晶盒1与所述第二液晶盒2通过粘合层301连接,第一液晶盒1包括由多条数据线108和多条栅极线109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多个阵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构成一个第一子像素组1010;第二液晶盒2包括由多条数据线208和多条栅极线209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阵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一液晶盒1的栅极线109与第二液晶盒2的栅极线209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液晶盒1的数据线108与所述第二液晶盒2的数据线208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子像素组2010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边缘区2011围绕中心区2012设置,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a小于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A,和/或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b小于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B。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液晶盒1、第二液晶盒2与用于连接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的粘合层301。其中第一液晶盒1包括第一基板103、第二基板101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03与第二基板101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02,第二液晶盒2包括第三基板203、第四基板201以及位于第三基板203与第四基板201之间的第二液晶层202。请参考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3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对第一位标记107,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板203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对位标志207,可以理解的是,图2与图3中示出的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的形状与位置仅为其中一种示意,并不表示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的实际形状与位置。具体而言,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可以是互补的两种图形,例如第一对位标志为十字形,第二对位标志为围绕十字形的四个矩形,当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贴合且不发生贴合偏位时,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液晶盒1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恰好嵌合,若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发生贴合偏位,则根据第二对位标志的四个矩形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或者,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均为带有刻度的二维坐标轴,当发生贴合偏位时,可根据第二对位标志207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刻度,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当然,第一对位标志107和第二对位标志207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通过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液晶盒1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位置关系,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还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03与第三基板203第一表面的其他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若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贴合后,通过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判断没有发生贴合偏位,则不需要进行偏位校正;对位标志对位标志若通过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判断结果为发生贴合偏位,则第二液晶盒投射到第一液晶盒的光线位置与第一液晶盒的显示位置不对应,降低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对比度,需要根据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相对位置,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改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1、图2、图3与图3a,若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贴合偏位,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即可根据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的贴合偏位情况,控制第二液晶盒2的部分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关情况,改善贴合偏位对显示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为例: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若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制程中未发生贴合偏位,则图3所示第二子像素组2010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图2所示第一子像素组1010重合,图2所示第一子像素组1010内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显示画面所需的光源由图3所示第二子像素组2010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调控。当液晶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仅位于第一子像素组1010时,仅需点亮第一子像素组1010内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因此仅需控制图3所示第二子像素组2010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透光状态即可,其余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不透光状态。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沿第一方向,图3所示第二子像素组2010在图2所示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图2所示第一子像素组1010不完全重合,存在不交叠区域。当显示的画面仅位于第一子像素组1010时,仅需控制沿垂直于第一基板103的方向与第一子像素组1010交叠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透光状态即可。由于现有技术中,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面积相等,且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面积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的数倍,若通过控制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透光状态来调节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显示时的背光源,则无论使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透光或不透光状态,均会影响多个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的显示效果,因此难以实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第一子像素组1010精确提供背光源的效果。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心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因此当发生贴合偏位时,可通过控制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透光状态,比较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打开与关闭时,液晶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的对比度,选择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显示效果更好的状态,以达到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提供更精确的背光源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沿第二方向,图3所示第二子像素组2010在图2所示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图2所示第一子像素组1010不完全重合,存在不交叠区域。当显示的画面仅位于第一子像素组1010时,仅需控制沿垂直于第一基板103的方向与第一子像素组1010交叠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透光状态即可。由于现有技术中,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面积相等,且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面积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的数倍,若通过控制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透光状态来调节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显示时的背光源,则无论使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透光或不透光状态,均会影响多个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的显示效果,因此难以实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第一子像素组1010精确提供背光源的效果。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心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因此当发生贴合偏位时,可通过控制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透光状态,比较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打开与关闭时,液晶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的对比度,选择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显示效果更好的状态,以达到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提供更精确的背光源的效果。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对位标志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双盒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一液晶盒1的栅极线109与第二液晶盒2的栅极线209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液晶盒1的数据线108与第二液晶盒2的数据线208延伸方向相同,将双盒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二液晶盒2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组成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二子像素组2010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所述边缘区2011围绕所述中心区2012设置,位于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改善显示效果的精度,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与关状态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改善显示效果的精度,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仅设置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而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等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选择仅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而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等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第二方向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A,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小于所述中心区2012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B,以实现无论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都能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双盒液晶显示装置第一液晶盒的栅极线与第二液晶盒的栅极线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液晶盒的数据线与第二液晶盒的数据线延伸方向相同,将双盒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组成第二子像素组,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与中心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位于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和/或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以使当双盒液晶显示装置在工艺制程中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发生贴合偏位时,可以根据贴合偏位的方向,分别控制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更大程度地提高改善显示效果的精度,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第二液晶盒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液晶盒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示例性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背光模组4,第二液晶盒2位于背光模组4的出光侧,第一液晶盒1位于第二液晶盒2远离背光模组4的一侧。背光模组4包括光学膜片401、导光板402、发光元件403、反射片404以及背板405,其中发光元件403可以是LED灯或其他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图仅示出侧发光显示的背光模组4,但本发明还应包括底发光背光模组的实施例,即电致发光元件403设置于背光模组背板405靠近第二液晶盒2的一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将电致发光元件403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其他位置,对于背光模组的电致发光元件403的具体位置,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在液晶显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无法自发光显示画面,需要通过背光模组4为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提供光以使显示画面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亮度。
请参考图2、图3与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第一液晶盒1的栅极线109与数据线108均为等间距平行排布;第二液晶盒2内的栅极线209为非等间距排布,和/或第二液晶盒2内的数据线208为非等间距排布,以实现通过调整位于第二液晶盒2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或关状态,更加精确地改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将背光模组4设置在靠近第二液晶盒2的一侧,则背光模组4出射的背光源首先穿过第二液晶盒2,经由第二液晶盒2的出光面再出射至第一液晶盒1,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贴合偏位时,由于光线在经过第二液晶盒2时,根据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距离大小,通过控制对应区域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或关状态,可以控制对应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光线穿透率,从而控制穿过第二液晶盒2的对应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光线是否能出射至第一液晶盒1,以使第一液晶盒1获得经过校正后的光源,从而实现改善显示效果的功能。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和/或,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请参考图1、图2、图5、图6、图6a,图5为图2中Q区域内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6中R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103包括显示区105、非显示区104,非显示区104设有第一对位标志107,显示区105内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栅极线109、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108、第一栅极线109与第一数据线108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n,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m;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203包括显示区205与非显示区204,非显示区204设有第二对位标志207,显示区205内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209、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208、第二栅极线209与第二数据线208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其中b=m,即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与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在现有技术中,双盒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液晶盒内的第一子像素单元通常小于第二液晶盒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节约成本与简化工艺复杂程度,通常一个第二子像素单元对应多个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对应”是指一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交叠。当双盒液晶显示装置在工艺制程中发生贴合偏位时,若通过分别控制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在开状态与关状态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由于一个第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一子像素单元交叠,此时无论选择偏位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均会使多个第一子像素单元的显示状态与第二子像素单元的显示状态不统一,即通过调节第二子像素单元的开光状态来改善由于贴合偏位导致的显示效果不良的精度较低,难以通过调节第二子像素单元的开光状态来改善由于贴合偏位导致的显示效果不良问题。
示例性地,以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为例,请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图6与图6a。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即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投影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104交叠,此时通过分别控制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行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该边缘行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开状态与关状态下的对比度,若当该边缘行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开状态时,液晶显示装置对应的对比度的显示效果较好,则选择该边缘行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若当该边缘行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关状态时,液晶显示装置对应的对比度的显示效果较好,则选择该边缘行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关状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液晶盒内,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与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当选择打开或关闭边缘行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时,所影响到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范围仅为与被打开或关闭的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交叠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了第二液晶盒2内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与第一液晶盒1内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显示状态的统一性,有利于更精确地改善双盒液晶显示装置贴合偏位造成的对比度降低的问题,更好地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
请参考图1、图2、图5、图7与图7a,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7中S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203包括显示区205与非显示区204,非显示区204设有第二对位标志207,显示区205内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209、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208、第二栅极线209与第二数据线208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其中a=n,即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
示例性地,以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为例,请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图7与图7a。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即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104交叠,此时通过分别控制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列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边缘列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开状态与关状态下的对比度,若当边缘列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开状态时,液晶显示装置对应的对比度的的显示效果较好,则选择边缘列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若当边缘列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关状态时,液晶显示装置对应的对比度的的显示效果较好,则选择边缘列2011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关状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液晶盒内,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当选择打开或关闭边缘列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时,所影响到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范围仅为与被打开或关闭的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交叠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了第二液晶盒2内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与第一液晶盒1内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显示状态的统一性,有利于更精确地改善双盒液晶显示装置贴合偏位造成的对比度降低的问题,更好地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改善显示效果的精度,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改善显示效果的精度,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第二方向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选择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第一方向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且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以实现无论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贴合偏位,都能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和/或,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
请参考图1、图2、图5、图8与图8a,图8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二液晶盒中第三基板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8a为图8中T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203包括显示区205与非显示区204,非显示区204设有第二对位标志207,显示区205内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209、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208、第二栅极线209与第二数据线208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二子像素组2010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C,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其中b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m的整数倍。
示例性地,以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为例,请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图8与图8a。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位于第三基板203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基板103的非显示区104交叠,此时相对于未发生贴合偏位的情况,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在第二方向不完全交叠,使第二子像素组2010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无法为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准确提供背光源。。由于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m的整数倍,可以使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与其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所交叠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为整数行,当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三基板203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与关状态,可产生整数行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与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开关状态相对应的效果,可以更好地选择显示所需的最佳对比度,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
请参考图1、图2、图5、图9与图9a,图9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二液晶盒中第三基板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9a为图9中U区域内的第二子像素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203包括显示区205与非显示区204,非显示区204设有第二对位标志207,显示区205内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209、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208、第二栅极线209与第二数据线208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二子像素组2010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D,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其中a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n的整数倍。
示例性地,以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为例,请继续参考图1、图2、图5、图9与图9a。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位于第三基板203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基板103的非显示区104交叠,此时相对于未发生贴合偏位的情况,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在第一方向不完全交叠,使第二子像素组2010内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无法为对应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准确提供背光源。。由于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为第一子像素单元1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n的整数倍,可以使位于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与其在第一基板203的正投影所交叠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06为整数列,当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三基板203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为开状态与关状态,可产生整数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206与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开关状态相对应的效果,可以更好地选择显示所需的最佳对比度,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可以有效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通过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可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时,通过控制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或关状态,可以有效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成中发生第二方向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选择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以实现当液晶显示装置在制成中发生第一方向贴合偏位时,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或者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且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以实现无论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贴合偏位,都能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X,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Y,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其中X大于等于4a,和/或,Y大于等于4b。
请参考图1、图2、图3与图3a。图1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液晶盒1、第二液晶盒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的粘合层301。其中第一液晶盒1包括第一基板103、第二基板101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03与第二基板101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02,第二液晶盒2包括第三基板203、第四基板201以及位于第三基板203与第四基板201之间的第二液晶层202。图2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第一基板103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三基板203包括显示区205与非显示区204,其中显示区205包括由多条数据线208和多条栅极线209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多个阵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2010,第一液晶盒1的栅极线109与第二液晶盒2的栅极线209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液晶盒1的数据线108与所述第二液晶盒2的数据线208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子像素组2010包括边缘区2011与中心区2012,边缘区2011围绕中心区2012设置。
以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且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例,可选地,在此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第二子像素组201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X,第二子像素组201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Y,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其中X大于等于4a,且Y大于等于4b。当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制程中发生贴合偏位,可通过前述校正方法改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为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需要使第二子像素单元206与第一子像素单元106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尽可能地交叠,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制成过程中,若发生贴合偏位,通常偏位程度较小(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不交叠的面积较小),因此仅需调整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开关状态,即可达到改善显示画质的效果,无需调整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中心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开关状态。设置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1/2,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的1/2,即可使发生贴合偏位后,更精确地通过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的开关状态,达到改善显示画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用于将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进行贴合的机台进行贴合时的贴合精度不同,部分机台将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进行贴合后,会产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部分机台将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进行贴合后,会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并且,由于机台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机台在贴合时发生贴合偏位的程度也不同,可根据机台的工作特性,选择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液晶盒内,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1/2,和、或,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中心区2012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的1/2,即第二子像素组20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4倍,和/或,第二子像素组2010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2010边缘区2011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06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的4倍。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其中第一液晶盒为彩色液晶盒,第二液晶盒为黑白液晶盒。彩色液晶盒一般是指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盒,彩色液晶盒内设有色阻以实现彩色显示效果,而黑白液晶盒只是用于调节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是否通过,以改变显示亮度,黑白液晶盒内不需要设置色阻。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4、图10、图1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一液晶盒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第二液晶盒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液晶盒1包括第一基板103、液晶层102以及第二基板101,其中第二基板101包括第一黑矩阵104以及滤色器层105,滤色器层105包括红色滤色器105a、绿色滤色器105b和蓝色滤色器105c。第二液晶盒包括第三基板203、第四基板201以及液晶层202,其中第四基板201包括第二黑矩阵204。由于第二液晶盒2设置在背光模组4出光面的一侧,第一液晶盒1设置在第二液晶盒2远离背光模组4的一侧,因此第一液晶盒1需要通过第二液晶盒2获得用于显示的光源,将第一液晶盒1设置为用于显示的彩色液晶盒,第二液晶盒2设置为用于调节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的黑白液晶盒,有利于优化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此外,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具体请参阅图12,包括:
S101,通过面板上的对位标志确认偏位情况。请结合图1、图2、图3,第一液晶盒1的第一基板103的表面设有第一对位标志107,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基板203的表面设有第二对位标志207。当第一液晶盒1与第二液晶盒2完成贴合制程后,观察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的位置。
S102,判断是否偏位。通过判断第二对位标志207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发生贴合偏位。此处对对位标志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具体而言,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可以是互补的两种图形,例如第一对位标志为十字形,第二对位标志为围绕十字形的四个矩形,当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贴合且不发生贴合偏位时,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液晶盒1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恰好嵌合;或者,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均为带有刻度的二维坐标轴,若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基板103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重合,则没有发生贴合偏位;当然,第一对位标志107和第二对位标志207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通过第二对位标志207在第一液晶盒1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位置关系,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即可。若通过对位标志判断发生了贴合偏位,则进入步骤S103。
S103,判断偏位量。
S104,若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根据方法一进行校正。
S105,若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根据方法二进行校正。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判断偏位量的方法S103包括:比较第二液晶盒的对位标志在第一液晶盒具有对位标志的一侧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对位标志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位置偏差来判断偏位量。具体而言,若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是互补的两种图形,例如第一对位标志为沿第一方向沿伸的直线与沿第二方向沿伸的直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第二对位标志为围绕十字形的四个矩形,当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发生贴合偏位时,可以根据第二对位标志的四个矩形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对位标志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偏位距离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若第一对位标志107与第二对位标志207均为带有刻度的二维坐标轴,当发生贴合偏位时,可根据第二对位标志207与第一对位标志107的刻度,判断贴合偏位的方向与偏位量。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范围是指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小于等于a/2,或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小于等于b/2;第二范围是指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大于a/2且小于等于a,或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大于b/2且小于等于b。其中a是指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的长度,b是指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若判断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4:
比较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偏位行/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和关状态的对比度,根据显示效果所需的最佳对比度,选择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若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根据偏位的方向,控制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偏位行或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当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偏位行或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在开状态还是关状态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更好,则选择位于第二液晶盒边缘偏位行或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显示效果更好的开或关状态。
其中偏位行是指: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后,将第三基板的两个边缘行分为第一边缘行与第二边缘行,其中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单元不完全交叠的边缘行为第一边缘行,靠近第一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组的边缘行为偏位行。
偏位列是指: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以方向的贴合偏位后,将第三基板的两个边缘偏位列分为第一边缘列与第二边缘列,其中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单元不完全交叠的边缘列为第一边缘列,靠近第一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组的边缘列为偏位列。请参阅图16,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一方向偏位,则执行步骤S1042,通过数据线依次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二方向偏位,则执行步骤S1043,通过栅极线依次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4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偏位,则执行步骤S1044,通过栅极线和数据线分别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和关状态,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19,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5,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其中反偏位行是指: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二方向的贴合偏位后,将第三基板的两个边缘行分为第一边缘行与第二边缘行,其中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单元完全交叠的边缘行为第二边缘行,靠近第二边缘行的第二子像素组的边缘行为反偏位行。
反偏位列是指:液晶显示装置在制程中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贴合偏位后,将第三基板的两个边缘偏位列分为第一边缘列与第二边缘列,其中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单元完全交叠的边缘列为第二边缘列,靠近第二边缘列的第二子像素组的边缘列为反偏位列。。
请参阅图20,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一方向偏位,则执行步骤S1052,通过数据线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并且通过数据线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21,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二方向偏位,则执行步骤S1053,通过栅极线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并且通过栅极线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与关状态,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22,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若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的结果为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偏位,则执行步骤S1054,通过数据线和栅极线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23,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的结果为沿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小于等于a/2,且沿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大于b/2且小于等于b,则执行步骤S1041与步骤S1051,判断偏位方向。若执行步骤S1041后,确认在第一范围内的偏位量的方向是沿第一方向,则执行步骤S1042,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若执行步骤1051后,确认在第二范围内的偏位量的方向是沿第二方向,则执行步骤S1053,通过数据线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24,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3后,判断偏位量的结果为沿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小于等于b/2,且沿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大于a/2且小于等于a,则执行步骤S1043与步骤S1052,判断偏位方向。若执行步骤S1041后,确认在第一范围内的偏位量的方向是沿第二方向,则执行步骤S1043,通过栅极线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若执行步骤S1051后,确认在第二范围内的偏位量的方向是沿第一方向,则执行步骤S1052,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请参阅图25,本发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2判断是否偏位后,执行步骤S106,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状态并记录第一显示数据,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关状态并记录第二显示数据,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状态并记录第三显示数据,控制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关状态并记录第四显示数据,根据第一显示数据、第二显示数据、第三显示数据和第四显示数据判断第二液晶盒的偏位方向与偏位量。在执行步骤S106后,执行步骤S107,选择相匹配的控制程序录入第二液晶盒的驱动芯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描述一些方法。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8)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第二液晶盒通过粘合层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一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多个阵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
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栅极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栅极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液晶盒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数据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与中心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和/或所述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心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所述第二子像素组的所述中心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边缘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第二液晶盒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液晶盒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相等;
和/或,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
和/或,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整数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X,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Y,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其中X大于等于4a,和/或,Y大于等于4b。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盒为彩色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为黑白液晶盒。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第二子像素单元,多个阵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构成一个第二子像素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包括边缘区与中心区,所述边缘区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所述第二子像素组的所述中心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边缘区,通过面板上的对位标志确认偏位情况,若发生偏位,判断偏位量,若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则比较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若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则关闭位于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所述第一范围与所述第二范围无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比较所述第二液晶盒的对位标志在所述第一液晶盒具有对位标志的一侧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对位标志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位置偏差来判断偏位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交叉限定,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a,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边缘区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为b,当第一方向的所述偏位量小于等于a/2或第二方向的所述偏位量小于等于b/2时,所述偏位量在第一范围内;当第一方向的所述偏位量大于a/2且小于等于a,或第二方向的所述偏位量大于b/2且小于等于b时,所述偏位量在第二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偏位,且所述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则通过所述数据线依次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二方向偏位,且所述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则通过所述栅极线依次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偏位时,若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则通过栅极线和数据线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和关状态,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偏位,且所述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则通过所述数据线关闭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并且通过所述数据线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二方向偏位,且所述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则通过所述栅极线关闭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并且通过所述栅极线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状态与关状态,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或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偏位时,若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则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关闭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与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与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与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偏位时,若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则比较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通过数据线关闭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为开或关状态。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液晶盒相对于所述第一液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偏位时,若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二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液晶盒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偏位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则比较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为开或关状态;关闭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比较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开和关状态的显示效果,选择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为开或关状态。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状态并记录第一显示数据、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关状态并记录第二显示数据、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开状态并记录第三显示数据、控制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反偏位列/行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处于关状态并记录第四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数据、所述第二显示数据、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和所述第四显示数据判断所述第二液晶盒的偏位方向与偏位量,选择相匹配的控制程序烧录入所述第二液晶盒的驱动芯片。
CN202210180679.1A 2022-02-25 2022-02-25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Active CN114660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0679.1A CN114660861B (zh) 2022-02-25 2022-02-25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0679.1A CN114660861B (zh) 2022-02-25 2022-02-25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0861A CN114660861A (zh) 2022-06-24
CN114660861B true CN114660861B (zh) 2023-10-20

Family

ID=8202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0679.1A Active CN114660861B (zh) 2022-02-25 2022-02-25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086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4093A (ja) * 1999-07-27 2001-02-16 Canon Inc 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位置合わせ装置
JP2009117411A (ja) * 2007-11-01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4463824A (zh) * 2013-09-13 2015-03-2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晶体管型基板检测设备的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093656A (zh) * 2015-08-28 2015-11-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9509779A (zh) * 2018-12-10 2019-03-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布、包含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27743A (zh) * 2019-11-29 2020-02-2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2992095A (zh) * 2021-02-24 2021-06-18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3504B2 (ja) * 2016-09-21 2020-07-15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10373368A1 (en) * 2020-06-02 2021-12-02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4093A (ja) * 1999-07-27 2001-02-16 Canon Inc 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位置合わせ装置
JP2009117411A (ja) * 2007-11-01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4463824A (zh) * 2013-09-13 2015-03-2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晶体管型基板检测设备的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093656A (zh) * 2015-08-28 2015-11-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9509779A (zh) * 2018-12-10 2019-03-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布、包含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27743A (zh) * 2019-11-29 2020-02-2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2992095A (zh) * 2021-02-24 2021-06-18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0861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207432A (ja) 光バルブ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9723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493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US7218366B2 (en) Transreflective LCD having color adjusting windows substantially same size and shape, but different in number in at least 2 different colors
CN101196649B (zh) 显示装置
CN106873227B (zh) 显示装置
JP200623484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該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駆動方法
US2021034179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US10228569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2204803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0021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7110036B2 (ja) 表示装置
CN110441967B (zh) 显示模组、其制作方法、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58828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660861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JP3960762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RE45229E1 (en) Backlight for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2017002554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41860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luminance boosting unit
JP200826883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6008199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8233180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11961487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4341214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495466B2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