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7835A -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7835A
CN114657835A CN202210313145.1A CN202210313145A CN114657835A CN 114657835 A CN114657835 A CN 114657835A CN 202210313145 A CN202210313145 A CN 202210313145A CN 114657835 A CN114657835 A CN 114657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lag
layer
slag concrete
deep
ro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31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梁田录
陈锦明
童辉
赵德志
王龙飞
艾宇航
安旭
陈甜喜
魏瑞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31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7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7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7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E01C9/08Temporary pavings
    • E01C9/086Temporary pavings made of concrete, wood, bitumen, rubber or synthetic material or a combin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03Foundations for paving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used, e.g. waste or recycled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支护桩,所述支护桩埋设于淤泥地基中,所述淤泥地基的顶部形成有设置于两排所述支护桩的上端之间的填埋坑;铺设于所述填埋坑中且叠合在一起的两复合碎石层,所述复合碎石层包括反滤隔层、承压网片和碎石基层,所述反滤隔层垫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底部,所述碎石基层铺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顶部;固化土层,铺设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的上部;以及路面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固化土层的上部的钢渣混凝土层和铺设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的透水钢渣混凝土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钢铁企业的大量钢渣处理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的强劲拉动,我国钢材的需求量、产量和消费量都在迅猛增长。钢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会产生大量钢渣,由于钢铁厂大多位于城市近郊,大量积存的钢渣不但对钢铁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城市及周围的环境。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钢铁企业的大量钢渣处理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排支护桩,所述支护桩埋设于淤泥地基中,所述淤泥地基的顶部形成有设置于两排所述支护桩的上端之间的填埋坑;
铺设于所述填埋坑中且叠合在一起的两复合碎石层,所述复合碎石层包括反滤隔层、承压网片和碎石基层,所述反滤隔层垫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底部,所述碎石基层铺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顶部;
固化土层,铺设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的上部;以及
路面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固化土层的上部的钢渣混凝土层和铺设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的透水钢渣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一钢渣混凝土,所述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粉煤灰、机制砂、钢渣、减水剂和水。
进一步的,每立方米的所述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225kg的水泥、75kg的粉煤灰、964kg的机制砂、1086kg的钢渣、3.9kg的减水剂和150kg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二钢渣混凝土,所述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钢渣、增强剂和水。
进一步的,每立方米所述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335kg的水泥、1674kg的钢渣、16.75kg的增强剂和141kg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cm,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cm。
进一步的,下层的所述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的厚度为30cm,上层的所述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包括桩身本体和套设于所述桩身本体的下端的空心螺旋桩。
进一步的,所述淤泥地基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每一排所述支护桩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支护桩的外侧。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淤泥地基中埋设两排支护桩;
于所述淤泥地基中打设降水井进行降水;
于两排所述支护桩之间的所述淤泥地基的顶部开设填埋坑;
于所述填埋坑中两复合碎石层,两所述复合碎石层;
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的上部铺设固化土层;
于所述固化土层的上部铺设钢渣混凝土层;
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铺设透水钢渣混凝土层以形成路面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在深淤地质上再生利用钢渣构建一种深淤地质的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既能将钢渣应用于道路工程,还能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农田的占用,为道路建设提供廉价的建筑材料,并减少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护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压网片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包括:两排支护桩1、两复合碎石层2、固化土层3和路面层4。
其中,支护桩1埋设于淤泥地基5中。两排支护桩1相对设置。两排支护桩具有相对的两内侧面。淤泥地基5的顶部形成有填埋坑。填埋坑设置于两排支护桩1的上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填埋坑的侧壁即为支护桩的内侧面。
两层复合碎石层2满填于填埋坑中。两复合碎石层2叠合在一起。每一层复合碎石层2包括反滤隔层、承压网片21和碎石基层22。其中,反滤隔层垫设于承压网片21的底部。碎石基层22铺设于承压网片21的顶部。
固化土层3铺设于两层复合碎石层2的上部。
路面层4包括钢渣混凝土层和透水钢渣混凝土层。钢渣混凝土层铺设于固化土层3的上部。透水钢渣混凝土层铺设于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的。
本发明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在深淤地质上再生利用钢渣构建一种深淤地质的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既能将钢渣应用于道路工程,还能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农田的占用,为道路建设提供廉价的建筑材料,并减少环境的污染。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护桩1包括桩身本体11和空心螺旋桩12。空心螺旋桩12作为桩身本体11的桩头。空心螺旋桩12套设于桩身本体11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填埋坑的深度为80cm。在开挖填埋坑时,先于淤泥地基中开设降水井进行降水,在地下水位下降至淤泥地基的地面以下80cm以后再开挖填埋坑。下层的复合碎石层2的碎石基层22的厚度为30cm。上层的复合碎石层2的碎石基层22的厚度为20cm。固化土层3的厚度为30cm,即在固化土层铺设于上次的复合碎石层后,固化土层的顶部与淤泥地基的上表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反滤隔层为土工布。承压网片为竹筋网片。
在淤泥地基中开挖80cm形成填埋坑后,在填埋坑的底部铺设一层土工布和一层竹筋网片(网格为20*20cm,竹筋宽度为3cm)。竹筋网片采用锁定件211按梅花状固定。土工布的外缘对竹筋网片进行包边,且包边的宽度大于1m。锁定件211呈U型。锁定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倒刺。在使用时,锁定件的下端口朝向设置锁定承压网片的一段,锁定件的下端插设于下层淤泥地基或下层的碎石基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的复合碎石层的填筑厚度为30cm,之后铺设一层土工布)和一层竹筋网片;上层的复合碎石层填筑20cm,碾压密实后铺设一层土工布和一层竹筋网片。竹筋网片采用U型筋按梅花状固定,土工布包边不小于1m。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深淤地质环保型道路结构山场碎石土换填分两层填筑:下层的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以大粒径山场碎石土为主进行填筑,压路机碾压整平后填筑上层复合碎石层,上层复合碎石层以找平为主,上层的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以大小粒径山场碎石土粒径(与下层的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土的粒径相比)。
固化土层的固化土统一在加工场集中拌制,运输至施工点后,使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压路机碾压成活、平地机精平。深淤地质环保型道路结构在浇筑路面层之前,应洒水将表面湿润,防止固化土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影响混凝土质量。路面层的钢渣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溜槽的方式进行浇筑,浇筑完成的施工面采用三辊轴摊铺机进行振捣、整平。路面层的钢渣混凝土初凝后人工进行拉毛,之后覆盖养生7天。
深淤地质环保型道路结构的路面层的钢渣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进行透水钢渣混凝土层施工。施工前清扫基层表面杂物,为了确保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在基层表面均匀喷洒一层水泥净浆,喷洒量为2.0kg/m2。透水钢渣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溜槽的方式进行浇筑,框架式振捣梁进行振捣、整平,待混凝土初凝后覆盖养生7天。之后进行刻槽,刻槽深度为2~4毫米,槽宽3~5毫米,槽间距15~25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透水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cm,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cm。
其中,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一钢渣混凝土。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粉煤灰、机制砂、钢渣、减水剂和水。
具体的,每立方米的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225kg的水泥、75kg的粉煤灰、964kg的机制砂、1086kg的钢渣、3.9kg的减水剂和150kg的水。
其中,透水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二钢渣混凝土。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钢渣、增强剂和水。
具体的,每立方米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335kg的水泥、1674kg的钢渣、16.75kg的增强剂和141kg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淤泥地基5的填埋坑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沟50。排水沟沿每一排支护桩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支护桩1的外侧。
深淤地质环保型道路结构排水边沟底部设置雨水过滤管,雨水过滤管结构形式为:3mm弧形PVC透水管、5cm过滤棉、弧形钢丝网片、10cm砂砾、20cm碎石。经过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沟底纵坡汇集在集水井中,实现循环利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淤泥地基5中埋设两排支护桩1。
S2:于所述淤泥地基5中打设降水井进行降水。
S3:于两排所述支护桩1之间的所述淤泥地基5的顶部开设填埋坑。
S4:于所述填埋坑中两复合碎石层2,两所述复合碎石层2。
S5: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2的上部铺设固化土层3。
S6:于所述固化土层3的上部铺设钢渣混凝土层。
S7: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铺设透水钢渣混凝土层以形成路面层4。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排支护桩,所述支护桩埋设于淤泥地基中,所述淤泥地基的顶部形成有设置于两排所述支护桩的上端之间的填埋坑;
铺设于所述填埋坑中且叠合在一起的两复合碎石层,所述复合碎石层包括反滤隔层、承压网片和碎石基层,所述反滤隔层垫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底部,所述碎石基层铺设于所述承压网片的顶部;
固化土层,铺设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的上部;以及
路面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固化土层的上部的钢渣混凝土层和铺设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的透水钢渣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一钢渣混凝土,所述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粉煤灰、机制砂、钢渣、减水剂和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所述第一钢渣混凝土包括225kg的水泥、75kg的粉煤灰、964kg的机制砂、1086kg的钢渣、3.9kg的减水剂和150kg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钢渣混凝土层采用第二钢渣混凝土,所述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水泥、钢渣、增强剂和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所述第二钢渣混凝土包括335kg的水泥、1674kg的钢渣、16.75kg的增强剂和141kg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cm,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的所述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的厚度为30cm,上层的所述复合碎石层的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包括桩身本体和套设于所述桩身本体的下端的空心螺旋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地基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每一排所述支护桩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支护桩的外侧。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淤泥地基中埋设两排支护桩;
于所述淤泥地基中打设降水井进行降水;
于两排所述支护桩之间的所述淤泥地基的顶部开设填埋坑;
于所述填埋坑中两复合碎石层,两所述复合碎石层;
于两所述复合碎石层的上部铺设固化土层;
于所述固化土层的上部铺设钢渣混凝土层;
于所述钢渣混凝土层的上部铺设透水钢渣混凝土层以形成路面层。
CN202210313145.1A 2022-03-28 2022-03-28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657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3145.1A CN114657835A (zh) 2022-03-28 2022-03-28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3145.1A CN114657835A (zh) 2022-03-28 2022-03-28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7835A true CN114657835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3145.1A Pending CN114657835A (zh) 2022-03-28 2022-03-28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78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278C (zh) 填砂路基空心块生态防护方法
CN113445396B (zh) 一种高液限土路段的高填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107938456B (zh) 填河道路施工方法
CN110306565B (zh) 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1914882B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648383A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CN113265924B (zh) 一种利用红层泥岩块石作为高填方强夯路基填料的施工方法
CN202627166U (zh) 一种新型城镇道路排水生态带
CN109113045A (zh) 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3502836A (zh) 排水土工格栅及支护结构和方法
CN110528347B (zh) 应用于冲沟地段的透水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37422A (zh) 一种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填方地基的方法
CN113818300B (zh) 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生态路基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2575638B (zh) 一种采用钢筋笼石笋桩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4497785U (zh) 一种空心砌块雨水渗透检查井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114657835A (zh) 深淤地质环保型临时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21363U (zh) 应用于冲沟地段的透水路堤结构
CN114000475A (zh) 一种黄土高原治沟造地的农田土壤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52628A (zh) 一种v字型冲沟高填方临时排水系统及其构筑方法
CN112458811A (zh) 一种路基加宽结构及路基加宽方法
CN213681563U (zh) 一种人行道雨水疏排再利用结构
CN218175450U (zh) 一种抗沉降式公路结构
CN212103515U (zh) 一种泥质粉沙岩填筑路基路面
CN210658632U (zh) 一种渗滤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