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4979A -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4979A
CN114654979A CN202210345756.4A CN202210345756A CN114654979A CN 114654979 A CN114654979 A CN 114654979A CN 202210345756 A CN202210345756 A CN 202210345756A CN 114654979 A CN114654979 A CN 114654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ection
welding
upper middle
upp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57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4979B (zh
Inventor
徐肖
孙晓
阮林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3457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4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4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4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4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60J5/10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about door frame, panels, materials used,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21D22/26Deep-drawing for making peculiarly, e.g. irregularly, 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74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frames for openings, e.g. for windows, doors, hand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尾门外板的尾门外板上段包括上中部和设置在上中部两侧的上侧部,上中部包括上中部主体和上中配合部,上中部主体上设有上中连接部,上中配合部和上中连接部相连接,上侧部包括上侧部主体、上侧配合部和上过渡斜面,上侧部主体上设有上侧连接部,上侧配合部和上侧连接部相连接,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上中配合部和上侧配合部,尾门外板下段包括顺次排布的下焊接段、下过渡段和下段主体,下焊接段与上中配合部和上侧配合部焊接连接。本发明的尾门外板具有两段式结构,减少了贯穿灯造型尾门外板总成钣金件开发的数量,降低工装开发成本,并减少了拼焊件数量,提高了焊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带贯穿灯造型的轿车尾门外板钣金产品设计时,考虑到贯穿灯深度较深,贯穿灯两侧在钣金上需要设计较深的凹槽来实现贯穿灯的埋入安装。
而这种较深的凹槽使得在一体式尾门外板中间部分上直接形成凹槽时将会出现较严重的开裂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尾门外板总成设计成尾门外板上段、尾门外板下段、左和右尾灯安装座板四个零件,才能实现贯穿灯的埋入安装,并保证尾门外板上下段的成形性。现有尾门外板设计方案工装开发成本较高,且涉及到四个冲压件的拼焊,总成公差累计较大,精度调试非常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造工艺更加简单,精度容易控制,稳定性好的尾门外板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更加简单,精度容易控制,稳定性好的尾门外板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尾门外板。
该尾门外板包括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所述尾门外板上段包括上中部和设置在所述上中部两侧的上侧部,所述上中部包括上中部主体和上中配合部,所述上中部主体上设有上中连接部,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上侧部包括上侧部主体、上侧配合部和上过渡斜面,所述上侧部主体上设有上侧连接部,所述上侧配合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所述尾门外板下段包括顺次排布的下焊接段、下过渡段和下段主体,所述下焊接段与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焊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中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二R角部、第二侧壁部、第三R角部和上中焊接部,所述第一R角部与所述上中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上侧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四R角部和上侧焊接部,所述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处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下焊接段与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上侧焊接部焊接连接,所述下段主体与所述下焊接段之间形成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大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上侧配合部处的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夹角为30°。
可选的,所述第一R角部和所述第四R角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5°。
可选的,所述尾门外板下段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位于所述下焊接段和所述下过渡段之间,且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之间形成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
该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上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上拉延型面;
对上拉延型面进行一次整形处理,得到上预成型面,上预成型面的两侧形成上侧配合部;
对上预成型面的中部进行二次整形处理,形成上中配合部,得到尾门外板上段;
对下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下拉延型面;
对下拉延型面进行整形处理,得到尾门外板下段。
可选的,还包括对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进行修边处理的步骤。
本发明的尾门外板具有两段式结构,减少了贯穿灯造型尾门外板总成钣金件开发的数量,降低工装开发成本,并减少了拼焊件数量,提高了焊精度和稳定性。而且,本发明的尾门外板的结构易于制造,得到的产品无开裂和起皱,外观质量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上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示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示图。
图5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下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上段的上侧部的成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上段的上中部的成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尾门外板包括尾门外板上段1和尾门外板下段2。尾门外板上段1和尾门外板下段2之间通过焊点3焊接连接在一起。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之间形成贯穿灯安装槽,用于贯穿灯的埋入安装。
尾门外板上段包括上中部101和设置在上中部两侧的上侧部102。上中部包括上中部主体和上中配合部,上中部主体上设有上中连接部,上中配合部和上中连接部相连接。上侧部包括上侧部主体、上侧配合部和上过渡斜面17,上侧部主体上设有上侧连接部,上侧配合部和上侧连接部相连接,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上中配合部和上侧配合部。尾门外板上段可通过拉延、整形及修边工艺成形。
尾门外板下段包括顺次排布的下焊接段24、下过渡段23和下段主体,下焊接段与上中配合部和上侧配合部焊接连接。尾门外板下段可通过拉延、整形及修边工艺成形。
本发明的尾门外板具有两段式结构,减少了贯穿灯造型尾门外板总成钣金件开发的数量,降低工装开发成本,并减少了拼焊件数量,提高了焊精度和稳定性。而且,本发明的尾门外板的结构易于制造,得到的产品无开裂和起皱,外观质量高。
在本发明的尾门外板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中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11、第一侧壁部12、第二R角部13、第二侧壁部14、第三R角部15和上中焊接部16。第一R角部与上中连接部相连接,第二侧壁部和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上中焊接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上中焊接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第二侧壁部和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上侧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四R角部151和上侧焊接部161。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第二侧壁部和上侧配合部处的第一侧壁部。第一侧壁部和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上侧焊接部和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第一侧壁部和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上侧焊接部和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下焊接段与上中焊接部和上侧焊接部焊接连接。下段主体与下焊接段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第一侧壁部和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上侧焊接部和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大于第二侧壁部和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上中焊接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更进一步的,上侧配合部处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之间的夹角1011为30°。
进一步的,第一R角部和第四R角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5°。
进一步的,尾门外板下段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下侧壁22和第二下侧壁27。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位于下焊接段和下过渡段之间,且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之间形成夹角。
尾门外板上段的上中部与上侧部不同。上中部由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二R角部、第二侧壁部、第三R角部、上中焊接部构成。上侧部由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四R角部和上侧焊接部构成。上中部与上侧部之间的过渡区域设计有上过渡斜面。上中焊接部上设计有贯穿灯定位孔和贯穿灯安装过孔,用于贯穿灯安装和定位。
尾门外板上段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分开,第一侧壁部直接形成贯穿灯与尾门匹配的间隙,第一侧壁部倒角后的平面宽度最窄可至2mm,成形过程不易出现起皱波浪等缺陷而影响外观匹配效果,且能够保证第一R角部的成形质量,不会出现R角不顺等问题。
上中部的第二侧壁部在第一侧壁部基础上角度内收30°,形成上侧配合部处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之间的夹角1011,实现贯穿灯安装的内部空间,这种结构的设计保证了第二侧壁部在整形过程中不会造成第一R角部的变形。
上侧部中无第二侧壁部,保证了贯穿灯安装的边缘部位外侧可视匹配间隙平顺,不会因过多的R角导致匹配间隙问题。
第一R角部与第四R角部的设计呈一定的角度,保证第一R角部和第一侧壁部的成形质量。
尾门外板下段2的两侧成形深度较深的位置在第一下侧壁上方增加第二下侧壁,保证成形不开裂。下焊接段上设计有多处贯穿灯安装过孔,避让尾门外板上段上的贯穿灯定位孔和贯穿灯安装过孔凸缘的上段避让缺口。
本发明的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上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上拉延型面。
对上拉延型面进行一次整形处理,得到上预成型面,上预成型面的两侧形成上侧配合部。
对上预成型面的中部进行二次整形处理,形成上中配合部,得到尾门外板上段。
对下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下拉延型面。
对下拉延型面进行整形处理,得到尾门外板下段。
在本发明的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还包括对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进行修边处理的步骤。
如图6和图7所示,尾门外板上段的成形工艺由拉延、一次整形、二次整形以及后序修边实现。
尾门外板上段的上侧部由拉延型面31一次整形即可得到,一次整形过程需要压住一级台阶整形压料型面311进行成形。
上中部经过一次整形后形成预成型面,预成型面由预成型侧壁41、预成型法兰42和二者倒角构成。预成型侧壁41由第一侧壁部延伸得到。为保证一次整形中间部位与两侧的深度一致,可将上中焊接部抬高或延底部呈一定角度转动抬高,与预成型侧壁相交后倒角,得到预成型面。二次整形过程压料芯压住第一R角部和已经成形成产品的上侧部、第一侧壁部和一级台阶整形压料型面311,整形实现上中部和上过渡斜面,整形过程由于整个外观面、第一R角部和第一侧壁部都被压料控制,不会产生变形,有利于外观质量,且外侧一级台阶整形压料型面311能约束外侧进料,控制整形后第二侧壁部、第三R角部和上中焊接部的成形质量,避免起皱缺陷。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减少了贯穿灯造型尾门外板总成钣金件开发的数量,降低工装开发成本,并减少了拼焊件数量,提高了焊精度和稳定性。
2、本发明尾门外板的特殊结构特点有利于装配间隙面差的控制,尾门外板侧壁的成形工艺,能够保证外板表面品质,避免侧壁及法兰起皱,提高尾门外板成形质量。
3、本发明提供了尾门外板上段的成形工艺,采用拉延后的两次压料整形实现,得到的产品无开裂和起皱,外观质量较高。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所述尾门外板上段包括上中部和设置在所述上中部两侧的上侧部,所述上中部包括上中部主体和上中配合部,所述上中部主体上设有上中连接部,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上侧部包括上侧部主体、上侧配合部和上过渡斜面,所述上侧部主体上设有上侧连接部,所述上侧配合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所述尾门外板下段包括顺次排布的下焊接段、下过渡段和下段主体,所述下焊接段与所述上中配合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二R角部、第二侧壁部、第三R角部和上中焊接部,所述第一R角部与所述上中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上侧配合部包括顺次排布的第一R角部、第一侧壁部、第四R角部和上侧焊接部,所述上过渡斜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侧配合部处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且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下焊接段与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上侧焊接部焊接连接,所述下段主体与所述下焊接段之间形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上侧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侧焊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大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上中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及所述上中焊接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配合部处的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夹角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角部和所述第四R角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位于所述下焊接段和所述下过渡段之间,且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之间形成夹角。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上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上拉延型面;
对上拉延型面进行一次整形处理,得到上预成型面,上预成型面的两侧形成上侧配合部;
对上预成型面的中部进行二次整形处理,形成上中配合部,得到尾门外板上段;
对下坯料进行拉延处理,得到下拉延型面;
对下拉延型面进行整形处理,得到尾门外板下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门外板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尾门外板上段和尾门外板下段进行修边处理的步骤。
CN202210345756.4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Active CN114654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756.4A CN114654979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5756.4A CN114654979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4979A true CN114654979A (zh) 2022-06-24
CN114654979B CN114654979B (zh) 2024-02-09

Family

ID=8203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5756.4A Active CN114654979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497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6639A (ja) * 2003-04-02 2004-11-04 Hino Motors Ltd 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KR20080054817A (ko) * 2006-12-13 2008-06-19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테일 게이트 장치
CN202685864U (zh) * 2012-07-16 2013-01-23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分块式背门外板结构
CN105751866A (zh) * 2016-04-09 2016-07-13 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mpv车型的后背门外板总成
CN106114162A (zh) * 2016-07-29 2016-11-1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牌照灯安装结构
CN206171140U (zh) * 2016-09-23 2017-05-17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一体式尾灯结构
CN206734033U (zh) * 2017-05-23 2017-12-12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尾门
CN206795133U (zh) * 2017-06-08 2017-12-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尾灯安装板焊接夹具
CN206900152U (zh) * 2017-04-24 2018-01-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尾门外板、尾门和车辆
CN209634246U (zh) * 2019-01-23 2019-11-1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门及汽车尾门组件
CN210026982U (zh) * 2019-04-19 2020-02-07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外板结构
CN211526338U (zh) * 2020-01-22 2020-09-18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汽车尾灯组件和汽车尾门
CN211808982U (zh) * 2020-01-08 2020-10-30 延锋彼欧仪征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suv尾门组件
CN212935081U (zh) * 2020-10-20 2021-04-09 北京盈电电气有限公司 均回流铜排、均回流铜排焊接组件和铜排夹具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6639A (ja) * 2003-04-02 2004-11-04 Hino Motors Ltd 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KR20080054817A (ko) * 2006-12-13 2008-06-19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테일 게이트 장치
CN202685864U (zh) * 2012-07-16 2013-01-23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分块式背门外板结构
CN105751866A (zh) * 2016-04-09 2016-07-13 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mpv车型的后背门外板总成
CN106114162A (zh) * 2016-07-29 2016-11-1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牌照灯安装结构
CN206171140U (zh) * 2016-09-23 2017-05-17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一体式尾灯结构
CN206900152U (zh) * 2017-04-24 2018-01-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尾门外板、尾门和车辆
CN206734033U (zh) * 2017-05-23 2017-12-12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尾门
CN206795133U (zh) * 2017-06-08 2017-12-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尾灯安装板焊接夹具
CN209634246U (zh) * 2019-01-23 2019-11-1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门及汽车尾门组件
CN210026982U (zh) * 2019-04-19 2020-02-07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背门外板结构
CN211808982U (zh) * 2020-01-08 2020-10-30 延锋彼欧仪征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suv尾门组件
CN211526338U (zh) * 2020-01-22 2020-09-18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汽车尾灯组件和汽车尾门
CN212935081U (zh) * 2020-10-20 2021-04-09 北京盈电电气有限公司 均回流铜排、均回流铜排焊接组件和铜排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4979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2671B1 (en) Press-formed workpiece with an increased corner portion thickness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JP5298032B2 (ja) バインダートリム部品付きメタルブランクとその設計方法
US110207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ress component
KR101585439B1 (ko) 차량용 테일게이트 인너패널의 제조방법
CN107282724A (zh) 折边线为曲线的带翻边u型零件的弯折工艺及其成型组具
WO2017002253A1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CA2866719C (en) Flow formed drum with a retention ring and a substantially burr free tooth profile
CN114654979B (zh) 一种尾门外板及其成形方法
RU2624260C2 (ru) Полученный прессованием в форме продук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9570369A (zh) 一种改善螺母铆接性能的工艺
CN112427551A (zh) 汽车中央通道拉延冲压模具、整形模具及工艺面造型方法
CN108393395A (zh) 一种卡车的车门内板的冲压方法
CN102069563B (zh) 局部包覆成型的模具结构
CN110799278B (zh) 冲压成型方法
CN108176764B (zh) 四方形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成型工艺
CN214349051U (zh) 汽车中央通道拉延冲压模具及整形模具
US11130163B2 (en) Press molding method and press molding apparatus
CN212760684U (zh) 一种解决棱线不顺的翻边整形模
KR20080098840A (ko) 프레스용 비드성형유닛
CN110496898B (zh)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车辆
CN113695459B (zh)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JP7054295B2 (ja) 管状部品の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o曲げ金型
JP2011140927A (ja) ロッカーア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42743A (ja) 車両用ドアサッシュ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30164B2 (ja) フランジ付き液圧バルジ加工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