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4288A -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4288A
CN114654288A CN202210411442.XA CN202210411442A CN114654288A CN 114654288 A CN114654288 A CN 114654288A CN 202210411442 A CN202210411442 A CN 202210411442A CN 114654288 A CN114654288 A CN 114654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ing
coaxially
groove
rota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14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4288B (zh
Inventor
罗华东
刘业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s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14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4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4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4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4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4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22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23Q5/32Feeding working-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to milling machines or cutter
    • B23C9/005Details or accessori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to milling machines or cutter milling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轴机床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包括机壳、主动轴、从动单元、推动单元和离心导通阀,主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的设在机壳内,从动单元包括转动筒和刀具安装轴,转动筒转动设在机壳内,转动筒的轴线与主动轴垂直,主动轴和转动筒传动连接;刀具安装轴同轴且弹性的滑动设在转动筒中;推动单元包括液压螺母和推力轴承,液压螺母与转动筒同轴设置在机壳内,刀具安装轴的一端穿过液压螺母;推力轴承同轴设置在液压螺母和刀具安装轴之间;离心导通阀具有与转动筒同步传动连接的触发部,以及连接油泵和液压螺母的执行部,转动筒旋转状态下,触发部带动执行部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油液溢出。

Description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轴机床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背景技术
双主轴机床在机械加工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种双主轴机床为两主轴同向并列形式,用于加工相同参数要求的特征,但由于不同刀具必定存在尺寸差异且使用过程中不同刀具磨损状况不尽相同,所以在使用中使得两个相同参数要求的被加工特征的加工尺寸、质量等出现偏差。
目前,生产中遇到类似磨损问题,传统方式是通过更换道具或者修磨刀具可以减小这种偏差,但这种方法不经济,也浪费时间,不适合在大量生产的产品加工中使用。
中国专利CN201910604473.5公开了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涉及机床领域,包括碟簧微进给装置、液压缸、制动夹紧装置、传感器测量装置、主轴;碟簧微进给装置包括主轴支架、碟形弹簧、主轴套筒、前端盖、活塞挡圈;液压缸包括活塞、缸筒,缸盖;制动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环、圆周钳夹、后端盖;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量片;液压缸设置与碟簧微进给装置的后端,制动夹紧装置设置在液压缸的后端,传感测量装置设置在液压缸和碟簧微进给装置上。
该进给机构在非旋转状态下,液压缸中的油液易溢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包括机壳、主动轴、从动单元、推动单元和离心导通阀,主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的设置在机壳内,从动单元包括转动筒和刀具安装轴,转动筒转动设置在机壳内,转动筒的轴线与主动轴垂直,主动轴和转动筒传动连接;刀具安装轴同轴且弹性的滑动设置在转动筒中;推动单元包括液压螺母和推力轴承,液压螺母与转动筒同轴设置在机壳内,刀具安装轴的一端穿过液压螺母;推力轴承同轴设置在液压螺母和刀具安装轴之间;离心导通阀具有与转动筒同步传动连接的触发部,以及连接油泵和液压螺母的执行部,转动筒旋转状态下,触发部带动执行部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
优选地,转动筒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槽,第一花键槽沿转动筒的轴线方向延伸;刀具安装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阶梯槽,第一阶梯槽同轴穿过液压螺母,刀具安装轴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槽,第二花键槽沿刀具安装轴的轴线方向延伸;从动单元还包括抵接筒,抵接筒同轴设置在刀具安装轴上,抵接筒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条,抵接筒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条,第一花键条和第二花键条沿抵接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花键条与第一花键槽嵌合滑动配合,第二花键条与第二花键槽嵌合抵接,推力轴承同轴抵接在抵接筒的一端。
优选地,从动单元还包括滑动筒和碟簧,滑动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阶梯槽,第二阶梯槽同轴固定设置在转动筒内,刀具安装轴同轴穿过滑动筒并与其转动配合;碟簧套设在刀具安装轴上,碟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抵接筒和滑动筒的相对端。
优选地,机壳内设置有与转动筒同轴的环形安置腔,环形安置腔的内周设置有与液压螺母连通第一油口,环形安置腔的外周设置有与油泵连通的第二油口;离心导通阀还包括活塞环、第一锥环、连杆和弹簧,活塞环同轴滑动的设置在环形安置腔内,活塞环的内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一油口连通的第一环槽,活塞环的外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二油口连通的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设置有沿其径向连通的连接孔,活塞环的一端设置与其同轴的外筒,外筒贯穿环形安置腔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一锥环同轴固定设置在外筒的外端;连杆沿周向转动设置在转动筒的外周,连杆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锥环的内锥面上;弹簧同轴设置在环形安置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环形安置腔和活塞环的相对端。
优选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第一锥环的内锥面转动配合。
优选地,离心导通阀还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同轴设置在转动筒上,固定筒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安置环,连杆沿周向转动设置在安置环上。
优选地,离心导通阀还包括橡胶圈,橡胶圈设置在环形安置腔与外筒的贯穿口处,橡胶圈与外筒同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锥环、距离传感器和连接销,第二锥环同轴滑动的设置在转动筒的外周,距离传感器沿第二锥环的径向设置在机壳内,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沿径向朝向第二锥环的外锥面;转动筒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避让槽;连接销穿过第三阶梯槽并沿径向连接第二锥环和抵接筒。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在主动轴的底端,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在转动筒上,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轴线垂直且相互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轴承,转动筒的外圆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花键槽和避让槽,轴承同轴设置在第一花键槽和避让槽上,且轴承的外圈与机壳固定连接。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主动轴驱动从动单元发生转动,又通过推动单元能够稳定推动刀具安装轴克服弹力而相对转动筒发生滑动,以实现刀具安装轴的进给,而仅当转动筒发生转动时,执行部才可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使得转动筒未发生转动时,液压螺母中的油液无法溢出,以避免油液溢出;
2.本申请通过在转动筒的内周设置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花键槽,并在刀具安装轴的外周设置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花键槽,进而在旋转过程中实现进给功能;
3.本申请通过在滑动筒的外周形成与其同轴的第二阶梯槽,使得转动筒与第二阶梯槽同轴插接并固定,刀具安装轴能够在碟簧的弹力作用下稳定复位;
4.本申请通过在机壳内形成与转动筒同轴的环形安置腔,使得第一油口与液压螺母连通,而第二油口与油泵连通,当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连通时,及油泵和液压螺母连通,进而能够实现刀具安装轴的进给;
5.本申请通过在连杆的一端设置滚轮,因连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筒的外圆周面上,当转动筒旋转时,连杆一同旋转,使得滚轮与上第一锥环内锥面的静摩擦转为滚动摩擦,以此减小摩擦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6.本申请通过将固定筒同轴设置在转动筒的外周,并使得固定筒的一端形成与其同轴的安置环,进而再将连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置环上,从而稳定连接转动筒和连杆;
7.本申请通过在环形安置腔和外筒的贯穿口处设置橡胶圈,并使得上橡胶圈与外筒之间过盈配合,从而减小间隙,防止油液从第一油口中溢出;
8.本申请通过经第二锥环同轴滑动的设置在转动筒上,并使得连接销穿过第三阶梯槽而沿径向连接第二锥环和抵接筒,使得抵接筒在转动筒中和刀具安装轴同步移动时,第二锥环也能够同步移动,距离传感器沿第二锥环的径向设置在机壳内,且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沿径向朝向第二锥环的锥面,当第二锥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时,第二锥环的锥面与距离传感器检测端的距离发生变化,即能够检测该变化距离ΔY,而第二锥环锥面的锥度θ已知,即可计算出进给量=ΔY/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铣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铣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处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的铣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7是图6的C-C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从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的从动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标号为:
1-机壳;1a-环形安置腔;1a1-第一油口;1a2-第二油口;2-主动轴;3a-转动筒;3a1-第一花键槽;3a2-避让槽;3a3-第三阶梯槽;3a4-第四阶梯槽;3b-刀具安装轴;3b1-第一阶梯槽;3b2-第二花键槽;3c-抵接筒;3c1-第一花键条;3c2-第二花键条;3d-滑动筒;3d1-第二阶梯槽;3e-碟簧;4a-液压螺母;4b-推力轴承;5-离心导通阀;5a-触发部;5b-执行部;5c-活塞环;5c1-第一环槽;5c2-第二环槽;5c3-连接孔;5c4-外筒;5d-第一锥环;5e-连杆;5e1-滚轮;5f-弹簧;5g-固定筒;5g1-安置环;5h-橡胶圈;6a-第二锥环;6b-距离传感器;6c-连接销;7a-第一锥齿轮;7b-第二锥齿轮;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本申请提供: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包括机壳1、主动轴2、从动单元、推动单元和离心导通阀5,主动轴2沿竖直方向转动的设置在机壳1内,
从动单元包括转动筒3a和刀具安装轴3b,
转动筒3a转动设置在机壳1内,转动筒3a的轴线与主动轴2垂直,主动轴2和转动筒3a传动连接;
刀具安装轴3b同轴且弹性的滑动设置在转动筒3a中;
推动单元包括液压螺母4a和推力轴承4b,
液压螺母4a与转动筒3a同轴设置在机壳1内,刀具安装轴3b的一端穿过液压螺母4a;
推力轴承4b同轴设置在液压螺母4a和刀具安装轴3b之间;
离心导通阀5具有与转动筒3a同步传动连接的触发部5a,以及连接油泵和液压螺母4a的执行部5b,转动筒3a旋转状态下,触发部5a带动执行部5b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4a。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进给机构的油液缸中的油液易溢出。为此,本申请通过主动轴2驱动从动单元发生转动,又通过推动单元能够稳定推动刀具安装轴3b克服弹力而相对转动筒3a发生滑动,以实现刀具安装轴3b的进给,而仅当转动筒3a发生转动时,执行部5b才可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4a,使得转动筒3a未发生转动时,液压螺母4a中的油液无法溢出,以避免油液溢出;
液压螺母4a和刀具安装轴3b之间通过推力轴承4b相抵接,以减小摩擦力,避免刀具安装轴3b将扭矩传递给液压螺母4a;
具体地,机壳1安装在可带动其以任意角度接触工件表面的驱动单元上,主动轴2与驱动单元转动连接,主动轴2与转动筒3a传动连接,而刀具安装轴3b又同轴且弹性的设置在转动筒3a中;
离心导通阀5设置在机壳1内,当主动轴2带动转动筒3a转动时,因触发部5a与执行部5b传动,使得执行部5b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4a,油泵可向液压螺母4a中注油,以使得液压螺母4a通过触发部5a推动刀具安装轴3b在转动筒3a中克服弹力而滑动,进而实现微进给。
如图8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转动筒3a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槽3a1,第一花键槽3a1沿转动筒3a的轴线方向延伸;刀具安装轴3b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阶梯槽3b1,第一阶梯槽3b1同轴穿过液压螺母4a,刀具安装轴3b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槽3b2,第二花键槽3b2沿刀具安装轴3b的轴线方向延伸;从动单元还包括抵接筒3c,抵接筒3c同轴设置在刀具安装轴3b上,抵接筒3c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条3c1,抵接筒3c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条3c2,第一花键条3c1和第二花键条3c2沿抵接筒3c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花键条3c1与第一花键槽3a1嵌合滑动配合,第二花键条3c2与第二花键槽3b2嵌合抵接,推力轴承4b同轴抵接在抵接筒3c的一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转动筒3a如何传动刀具安装轴3b的同时,刀具安装轴3b可在转动筒3a内沿轴线方向移动。为此,本申请通过在转动筒3a的内周设置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花键槽3a1,并在刀具安装轴3b的外周设置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花键槽3b2,通过将抵接筒3c同轴设置在刀具安装轴3b上,使得第一花键条3c1与第一花键槽3a1嵌合滑动配合,而第二花键条3c2与第二花键槽3b2嵌合抵接,当液压螺母4a通过推力轴承4b沿轴向推动抵接筒3c时,刀具安装轴3b可在转动筒3a中克服弹力而移动,而转动筒3a能够通过抵接筒3c带动刀具安装轴3b转动,进而在旋转过程中实现进给功能。
如图8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从动单元还包括滑动筒3d和碟簧3e,滑动筒3d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阶梯槽3d1,第二阶梯槽3d1同轴固定设置在转动筒3a内,刀具安装轴3b同轴穿过滑动筒3d并与其转动配合;碟簧3e套设在刀具安装轴3b上,碟簧3e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抵接筒3c和滑动筒3d的相对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刀具安装轴3b能够带上转动筒3a弹性滑动。为此,本申请通过在滑动筒3d的外周形成与其同轴的第二阶梯槽3d1,使得转动筒3a与第二阶梯槽3d1同轴插接并固定,而刀具安装轴3b同轴穿过上滑动筒3d并与其滑动配合,将碟簧3e套设在刀具安装轴3b上,使其两端能够抵接在抵接筒3c和滑动筒3d的相对端,使得刀具安装轴3b需克服碟簧3e的弹力而在转动筒3a中移动,且当对抵接筒3c一端的抵接力减小时,刀具安装轴3b能够在碟簧3e的弹力作用下稳定复位。
如图5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
机壳1内设置有与转动筒3a同轴的环形安置腔1a,环形安置腔1a的内周设置有与液压螺母4a连通第一油口1a1,环形安置腔1a的外周设置有与油泵连通的第二油口1a2;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活塞环5c、第一锥环5d、连杆5e和弹簧5f,
活塞环5c同轴滑动的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内,活塞环5c的内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一油口1a1连通的第一环槽5c1,活塞环5c的外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二油口1a2连通的第二环槽5c2,第一环槽5c1和第二环槽5c2之间设置有沿其径向连通的连接孔5c3,活塞环5c的一端设置与其同轴的外筒5c4,外筒5c4贯穿环形安置腔1a并与其滑动配合;
第一锥环5d同轴固定设置在外筒5c4的外端;
连杆5e沿周向转动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连杆5e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上;
弹簧5f同轴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内,弹簧5f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环形安置腔1a和活塞环5c的相对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离心导通阀5如何选择性连通油泵和上液压螺母4a。为此,本申请通过在机壳1内形成与转动筒3a同轴的环形安置腔1a,使得第一油口1a1与液压螺母4a连通,而第二油口1a2与油泵连通,当第一油口1a1和第二油口1a2连通时,及油泵和液压螺母4a连通,进而能够实现刀具安装轴3b的进给;
当第一油口1a1和第二油口1a2未连通时,油泵和液压螺母4a断开,使得第一油口1a1中的油液无法溢出;
具体地,在转动筒3a非旋转状态下,活塞环5c在弹簧5f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环形安置腔1a的一端,第一油口1a1和第二油口1a2处于断开状态,同时,连杆5e的沿径向收拢并抵接在第一锥环5d的内圆周面上;
当转动筒3a旋转时,连杆5e沿转动筒3a的周向旋转,触发部5a的一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远离转动筒3a的轴线,使得触发部5a呈扩展姿态转动,而触发部5a扩展端抵接在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上,进而在斜面作用下,第一锥环5d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外筒5c4带动活塞环5c在第一油口1a1中克服弹簧5f的弹力而移动,使得第二环槽5c2与第二油口1a2连通,第一环槽5c1和第一油口1a1连通,而第一环槽5c1和第二环槽5c2之间通过连接孔5c3连通,即使得第一油口1a1和第二油口1a2连通;
进而在转动筒3a旋转状态下,第一油口1a1和第二油口1a2能够连通,以此通过油泵向液压螺母4a中注有,以此实现刀具安装轴3b的进给。
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
连杆5e的一端设置有滚轮5e1,滚轮5e1与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转动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上连杆5e外端与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之间的摩擦力。为此,本申请通过在连杆5e的一端设置滚轮5e1,因连杆5e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圆周面上,当转动筒3a旋转时,连杆5e一同旋转,使得滚轮5e1与上第一锥环5d内锥面的静摩擦转为滚动摩擦,以此减小摩擦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
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固定筒5g,固定筒5g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上,固定筒5g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安置环5g1,连杆5e沿周向转动设置在安置环5g1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连杆5e转动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为此,本申请通过将固定筒5g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并使得固定筒5g的一端形成与其同轴的安置环5g1,进而再将连杆5e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置环5g1上,从而稳定连接转动筒3a和连杆5e。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
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橡胶圈5h,橡胶圈5h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与外筒5c4的贯穿口处,橡胶圈5h与外筒5c4同轴过盈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油口1a1中的油液易通过间隙向外溢出。为此,本申请通过在环形安置腔1a和外筒5c4的贯穿口处设置橡胶圈5h,并使得上橡胶圈5h与外筒5c4之间过盈配合,从而减小间隙,防止油液从第一油口1a1中溢出。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二锥环6a、距离传感器6b和连接销6c,第二锥环6a同轴滑动的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距离传感器6b沿第二锥环6a的径向设置在机壳1内,距离传感器6b的检测端沿径向朝向第二锥环6a的外锥面;转动筒3a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避让槽3a2;连接销6c穿过第三阶梯槽3a3并沿径向连接第二锥环6a和抵接筒3c。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检测刀具安装轴3b的进给量。为此,本申请通过经第二锥环6a同轴滑动的设置在转动筒3a上,并使得连接销6c穿过第三阶梯槽3a3而沿径向连接第二锥环6a和抵接筒3c,使得抵接筒3c在转动筒3a中和刀具安装轴3b同步移动时,第二锥环6a也能够同步移动,距离传感器6b沿第二锥环6a的径向设置在机壳1内,且距离传感器6b的检测端沿径向朝向第二锥环6a的锥面,当第二锥环6a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时,第二锥环6a的锥面与距离传感器6b检测端的距离发生变化,即能够检测该变化距离ΔY,而第二锥环6a锥面的锥度θ已知,即可计算出进给量X=ΔY/tanθ。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第一锥齿轮7a同轴设置在主动轴2的底端,第二锥齿轮7b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上,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的轴线垂直且相互啮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传动连接主动轴2和转动筒3a。为此,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锥齿轮7a同轴设置在主动轴2的底端,将第二锥齿轮7b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上,使得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的轴线垂直且相互啮合,当主动轴2转动时,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能够将扭矩传递给转动筒3a,以此实现传动连接。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
还包括轴承8,转动筒3a的外圆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花键槽3a1和避让槽3a2,轴承8同轴设置在第一花键槽3a1和避让槽3a2上,且轴承8的外圈与机壳1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转动筒3a如何在机壳1内稳定转动。为此,本申请通过在转动筒3a的外周的两端设置与其同轴的第三阶梯槽3a3和第四阶梯槽3a4,并将轴承8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三阶梯槽3a3和第四阶梯槽3a4上,使得轴承8的外端能够与机壳1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转动筒3a能够在机壳1内稳定转动。
本申请通过主动轴2驱动从动单元发生转动,又通过推动单元能够稳定推动刀具安装轴3b克服弹力而相对转动筒3a发生滑动,以实现刀具安装轴3b的进给,而仅当转动筒3a发生转动时,执行部5b才可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4a,使得转动筒3a未发生转动时,液压螺母4a中的油液无法溢出,以避免油液溢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包括机壳(1)和主动轴(2),主动轴(2)沿竖直方向转动的设置在机壳(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单元、推动单元和离心导通阀(5),
从动单元包括转动筒(3a)和刀具安装轴(3b),
转动筒(3a)转动设置在机壳(1)内,转动筒(3a)的轴线与主动轴(2)垂直,主动轴(2)和转动筒(3a)传动连接;
刀具安装轴(3b)同轴且弹性的滑动设置在转动筒(3a)中;
推动单元包括液压螺母(4a)和推力轴承(4b),
液压螺母(4a)与转动筒(3a)同轴设置在机壳(1)内,刀具安装轴(3b)的一端穿过液压螺母(4a);
推力轴承(4b)同轴设置在液压螺母(4a)和刀具安装轴(3b)之间;
离心导通阀(5)具有与转动筒(3a)同步传动连接的触发部(5a),以及连接油泵和液压螺母(4a)的执行部(5b),转动筒(3a)旋转状态下,触发部(5a)带动执行部(5b)连通油泵和液压螺母(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转动筒(3a)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槽(3a1),第一花键槽(3a1)沿转动筒(3a)的轴线方向延伸;刀具安装轴(3b)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阶梯槽(3b1),第一阶梯槽(3b1)同轴穿过液压螺母(4a),刀具安装轴(3b)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槽(3b2),第二花键槽(3b2)沿刀具安装轴(3b)的轴线方向延伸;从动单元还包括抵接筒(3c),抵接筒(3c)同轴设置在刀具安装轴(3b)上,抵接筒(3c)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花键条(3c1),抵接筒(3c)的内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二花键条(3c2),第一花键条(3c1)和第二花键条(3c2)沿抵接筒(3c)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花键条(3c1)与第一花键槽(3a1)嵌合滑动配合,第二花键条(3c2)与第二花键槽(3b2)嵌合抵接,推力轴承(4b)同轴抵接在抵接筒(3c)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从动单元还包括滑动筒(3d)和碟簧(3e),滑动筒(3d)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阶梯槽(3d1),第二阶梯槽(3d1)同轴固定设置在转动筒(3a)内,刀具安装轴(3b)同轴穿过滑动筒(3d)并与其转动配合;碟簧(3e)套设在刀具安装轴(3b)上,碟簧(3e)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抵接筒(3c)和滑动筒(3d)的相对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机壳(1)内设置有与转动筒(3a)同轴的环形安置腔(1a),环形安置腔(1a)的内周设置有与液压螺母(4a)连通第一油口(1a1),环形安置腔(1a)的外周设置有与油泵连通的第二油口(1a2);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活塞环(5c)、第一锥环(5d)、连杆(5e)和弹簧(5f),
活塞环(5c)同轴滑动的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内,活塞环(5c)的内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一油口(1a1)连通的第一环槽(5c1),活塞环(5c)的外周同轴设置有可与第二油口(1a2)连通的第二环槽(5c2),第一环槽(5c1)和第二环槽(5c2)之间设置有沿其径向连通的连接孔(5c3),活塞环(5c)的一端设置与其同轴的外筒(5c4),外筒(5c4)贯穿环形安置腔(1a)并与其滑动配合;
第一锥环(5d)同轴固定设置在外筒(5c4)的外端;
连杆(5e)沿周向转动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连杆(5e)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上;
弹簧(5f)同轴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内,弹簧(5f)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环形安置腔(1a)和活塞环(5c)的相对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杆(5e)的一端设置有滚轮(5e1),滚轮(5e1)与第一锥环(5d)的内锥面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固定筒(5g),固定筒(5g)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上,固定筒(5g)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安置环(5g1),连杆(5e)沿周向转动设置在安置环(5g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离心导通阀(5)还包括橡胶圈(5h),橡胶圈(5h)设置在环形安置腔(1a)与外筒(5c4)的贯穿口处,橡胶圈(5h)与外筒(5c4)同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锥环(6a)、距离传感器(6b)和连接销(6c),第二锥环(6a)同轴滑动的设置在转动筒(3a)的外周,距离传感器(6b)沿第二锥环(6a)的径向设置在机壳(1)内,距离传感器(6b)的检测端沿径向朝向第二锥环(6a)的外锥面;转动筒(3a)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避让槽(3a2);连接销(6c)穿过第三阶梯槽(3a3)并沿径向连接第二锥环(6a)和抵接筒(3c)。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第一锥齿轮(7a)同轴设置在主动轴(2)的底端,第二锥齿轮(7b)同轴设置在转动筒(3a)上,第一锥齿轮(7a)和第二锥齿轮(7b)的轴线垂直且相互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8),转动筒(3a)的外圆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花键槽(3a1)和避让槽(3a2),轴承(8)同轴设置在第一花键槽(3a1)和避让槽(3a2)上,且轴承(8)的外圈与机壳(1)固定连接。
CN202210411442.X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Active CN114654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1442.XA CN1146542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1442.XA CN1146542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4288A true CN114654288A (zh) 2022-06-24
CN114654288B CN114654288B (zh) 2022-11-29

Family

ID=8203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1442.XA Active CN1146542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4288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97104A (en) * 1927-09-15 1929-03-28 Cincinnati Milling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hydraulically propelled metal-cutting and like machine tools
GB611454A (en) * 1946-04-30 1948-10-29 Carl Ivan Larss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 tools
US4418767A (en) * 1968-10-31 1983-12-06 P. V. Tool Inc Interchangeable valve system for hydraulic reversal of positive feed drill
CN201168823Y (zh) * 2008-03-22 2008-12-24 季连生 多功能金属管材切断装置
CN201205661Y (zh) * 2008-05-08 2009-03-11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金刚石链绳切割机切割速度控制装置
CN201744890U (zh) * 2010-03-30 2011-02-16 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钻孔动力头
CN204961530U (zh) * 2015-09-10 2016-01-1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带有超压保护功能的液压螺母
JP2016112641A (ja) * 2014-12-15 2016-06-23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主軸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6062394A (zh) * 2014-02-28 2016-10-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主轴装置
CN207161155U (zh) * 2017-09-13 2018-03-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无扰动切换装置
CN207431284U (zh) * 2017-11-15 2018-06-01 安阳斯普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水车机械主轴
JP2019007611A (ja) * 2017-06-22 2019-01-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流量制御弁を備えた作動油供給装置
CN110355598A (zh) * 2019-07-05 2019-10-2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
CN110682146A (zh) * 2019-11-02 2020-01-14 温岭市大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主轴机床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97104A (en) * 1927-09-15 1929-03-28 Cincinnati Milling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hydraulically propelled metal-cutting and like machine tools
GB611454A (en) * 1946-04-30 1948-10-29 Carl Ivan Larss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 tools
US4418767A (en) * 1968-10-31 1983-12-06 P. V. Tool Inc Interchangeable valve system for hydraulic reversal of positive feed drill
CN201168823Y (zh) * 2008-03-22 2008-12-24 季连生 多功能金属管材切断装置
CN201205661Y (zh) * 2008-05-08 2009-03-11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金刚石链绳切割机切割速度控制装置
CN201744890U (zh) * 2010-03-30 2011-02-16 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钻孔动力头
CN106062394A (zh) * 2014-02-28 2016-10-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主轴装置
JP2016112641A (ja) * 2014-12-15 2016-06-23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主軸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4961530U (zh) * 2015-09-10 2016-01-1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带有超压保护功能的液压螺母
JP2019007611A (ja) * 2017-06-22 2019-01-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流量制御弁を備えた作動油供給装置
CN207161155U (zh) * 2017-09-13 2018-03-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无扰动切换装置
CN207431284U (zh) * 2017-11-15 2018-06-01 安阳斯普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水车机械主轴
CN110355598A (zh) * 2019-07-05 2019-10-2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碟簧式主轴微进给机构
CN110682146A (zh) * 2019-11-02 2020-01-14 温岭市大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主轴机床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泳红等: "一种径向沟槽专用加工刀具", 《机械工程师》 *
范海民等: "活塞异形销孔镗削系统的研究", 《机床与液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4288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87981B1 (ko) 로터리액추에이터
US2428336A (en) Fluid operated clutch
CN105189037A (zh) 具有滑动离合器的强制给进工具及其方法,以防止被卡住
WO2016050141A2 (zh) 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装置
CN111852334B (zh) 用于螺杆钻具的反扭矩自动平衡装置、钻井管串和方法
US4694944A (en) Overload clutch particularly for thread-cutting chucks or the like
WO2012094460A4 (en) Pressur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an oil-sealed mud motor bearing assembly
TWM568190U (zh) 用於旋轉動力工具之離合器機構
CN114654288B (zh) 一种微进给功能的数控机床万能角铣头组件
JP2003062768A (ja) 手持ち式工作機械
US4424629A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tubes and the like
US6277002B1 (en) Grinding machine spindle
CN107433540B (zh) 一种夹紧装置
US3386340A (en) Fluid power drive unit having rotary and reciprocatory movement
TW202040032A (zh) 旋轉接頭
CA2769141A1 (en) Drilling apparatus
US5813283A (en) Vertical/horizontal spindle head for machine tools
US4124999A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coupling of universal joint
EP1108497A2 (en) Spindle unit
JPH0354811Y2 (zh)
CN110605409A (zh) 加工中心电主轴及加工中心
CN101403284A (zh) 下井工具与井下工作筒密封用可控段密封装置
CN205394144U (zh)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GB2094189A (en) Water chuck
RU2790225C1 (ru) Редуктор переносного вращения горного комбай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