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4144U -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4144U
CN205394144U CN201620121464.2U CN201620121464U CN205394144U CN 205394144 U CN205394144 U CN 205394144U CN 201620121464 U CN201620121464 U CN 201620121464U CN 205394144 U CN205394144 U CN 205394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machine tool
petroleum pipeline
control machine
dig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14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Airlines Ru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郑小龙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郑小龙 filed Critical 郑小龙
Priority to CN2016201214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4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4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41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寿命短的问题。本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中,数控机床包括呈筒状的主轴和设于主轴前端且具有出油孔的刀具,冷却装置包括高压油箱和插在主轴内的输油管,输油管的后端与高压油箱相连,主轴上具有用于连通出油孔和输油管的储油腔,主轴后端面上具有呈筒状的连接部,连接部套在输油管上,连接部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连接部外侧螺接有压帽,压帽内侧壁上具有环形挡沿,连接部内插有轴承,轴承外圈夹于环形凸肩和环形挡沿之间,轴承内圈与输油管固定;输油管位于前端口处的外侧壁和主轴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本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具有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特别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滚齿机的主轴装置由刀杆组件、刀杆组件卡紧机构和换刀机构等组成。其中,刀杆组件由刀杆、滚刀、调刀垫,轴套、锁紧螺母和刀杆拉钉构成。刀杆组件卡紧机构由方键和瓣爪组件构成,换刀机构由拉杆、活塞杆、碟形弹簧、油缸体、法兰盘、支架、旋转接头和限位开关构成。这种数控滚齿机工作时,作为刀头的滚刀易发热,从而导致刀头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申请号:201510187271.7;申请公布号CN104786096A],包括与主轴相接的刀杆,与刀杆相接的刀头,数控机床上设置有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包括高压油箱,主轴中设置有与高压油箱连通的第一输油管,刀杆中设置有与第一输油管连通的第二输油管,刀头中设置有与第二输油管连通的第三输油管,该第三输油管的出口开口于刀头的端面。
上述的冷却装置工作时,高压油雾依次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输油管喷射到被加工件的加工面上,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刀头和被加工件的温度,来延长刀头的使用寿命。但该冷却装置还是存在一个问题:由于第一输油管的外侧壁和主轴的内侧壁两者是较为紧密地贴靠来形成密封,来实现避免高压油雾回流的,这样就导致主轴和第一输油管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使两者的磨损均较大,影响该冷却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稳定性好且寿命长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数控机床包括呈筒状的主轴和设于主轴前端且具有出油孔的刀具,本冷却装置包括高压油箱和插在主轴内的输油管,输油管的后端伸出主轴并与高压油箱相连,所述的主轴上具有用于连通出油孔和输油管前端的内腔的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的后端面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套在输油管上,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该连接部的外侧螺接有压帽,压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环形凸肩正对的环形挡沿,所述的连接部内插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夹于环形凸肩和环形挡沿之间,且轴承的内圈与输油管固定;所述的输油管位于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主轴的内侧壁相抵。
使用时,高压油箱中的油雾依次通过输油管、储油腔和出油孔喷射到工件的加工面上,以有效降低刀具的刀头以及工件的温度,既能改善加工质量,又能延长刀头的使用寿命。
输油管通过轴承与主轴相连,使主轴的转动不会对输油管造成任何影响,既能提高输油管的寿命,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寿命,又能使输油管始终保持稳定工作,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同时,通过在输油管的前端口处设置密封圈,使输油管和主轴之间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使位于储油腔内的油雾始终向出油孔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轴承在环形凸肩和环形挡沿的夹持下,既被稳定定位,使输油管和主轴始终保持轴向固定,来提高输油管的工作稳定性;又能够实现轴承与连接部可拆卸固定,以方便密封圈的更换。
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凸肩的后端面、环形挡沿的前端面以及轴承的外圈的两端面四者均为平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以增加轴承与环形凸肩以及环形挡沿的接触面积,来提高轴承被定位的稳定性,以进一步确保输油管和主轴轴向固定,来提高输油管的工作稳定性,继而进一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呈圆环状的支撑部和设于支撑部外侧壁上且呈环状的密封部,所述的密封部有两个且沿支撑部的轴向均布,每条密封部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并均与输油管的内侧壁相抵。
密封圈通过截面呈三角形的密封部与输油管的内侧壁相抵,以减少密封圈受到的预紧力,从而减少密封圈和输油管之间的摩擦,来降低密封圈所受到的磨损,以有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本冷却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中,相邻两密封部之间形成一用于储油润滑油脂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呈环状且与所述的支撑部同轴。
通过在两密封部之间设置储存润滑油脂的储油槽,以对密封部和输油管的接触处进行润滑,以进一步减少密封圈和输油管之间的摩擦,来有效延长密封圈的寿命,从而进一步延长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输油管通过轴承与主轴相连,使主轴的转动不会对输油管造成任何影响,既能提高输油管的寿命,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寿命,又能使输油管始终保持稳定工作,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同时,通过在输油管的前端口处设置密封圈,使输油管和主轴之间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使位于储油腔内的油雾始终向出油孔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冷却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轴承在环形凸肩和环形挡沿的夹持下,既被稳定定位,使输油管和主轴始终保持轴向固定,来提高输油管的工作稳定性;又能够实现轴承与连接部可拆卸固定,以方便密封圈的更换。
、密封圈通过截面呈三角形的密封部与输油管的内侧壁相抵,以减少密封圈受到的预紧力,从而减少密封圈和输油管之间的摩擦,来降低密封圈所受到的磨损,以有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本冷却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1a、连接部;1a1、环形凸肩;1b、储油腔;2、刀具;2a、出油孔;2b、刀柄;2c、刀头;3、高压油箱;4、输油管;5、密封圈;5a、支撑部;5b、密封部;5c、储油槽;6、轴承;7、压帽;7a、环形挡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本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中,数控机床包括主轴1和具有出油孔2a的刀具2。其中,主轴1呈筒状,刀具2包括刀柄2b和设于刀柄2b前端的刀头2c。刀柄2b和刀头2c均呈中空状且两者的内腔形成上述的出油孔2a。刀柄2b的后端插设并固定在主轴1的前端内,且刀柄2b和主轴1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0型密封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冷却装置由高压油箱3、输油管4、密封圈5、轴承6、压帽7等组成。其中,高压油箱3为现有的产品,且在实际使用时,高压油箱3设置在机床的床身上。
具体来说,输油管4呈圆管状,该输油管4插在主轴1内,且该输油管4的后端伸出主轴1并与高压油箱3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轴1的后端面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1a,且连接部1a套在输油管4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a和主轴1为一体式结构,以增加连接部1a和主轴1连接的密封性。连接部1a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1a1,且环形凸肩1a1与连接部1a同轴。压帽7螺接在连接部1a外侧,且该压帽7的内侧壁上具有与该压帽7同轴的环形挡沿7a。轴承6插在连接部1a内,其中,轴承6的外圈夹于环形凸肩1a1和环形挡沿7a之间,且轴承6的内圈与输油管4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输油管4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轴承6相固定。进一步说明,环形凸肩1a1的后端面、环形挡沿7a的前端面以及轴承6的外圈的两端面四者均为平面,以增加轴承6与环形凸肩1a1以及环形挡沿7a的接触面积,来提高轴承6被定位的稳定性。
主轴1上具有用于连通出油孔2a和输油管4前端的内腔的储油腔1b,且在本实施例中,出油孔2a和输油管4的内腔均与储油腔1b相正对。如图3所示,输油管4位于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5,且密封圈5的外侧壁与主轴1的内侧壁相抵,以使输油管4和主轴1之间的连接保持较好的密封。进一步说明,密封圈5包括呈圆环状的支撑部5a和设于支撑部5a外侧壁上且呈环状的密封部5b。其中,密封部5b和支撑部5a为一体式结构;密封部5b有两个且沿支撑部5a的轴向均布。每条密封部5b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并均与输油管4的内侧壁相抵,且相邻两密封部5b之间形成一用于储油润滑油脂的储油槽5c,储油槽5c呈环状且与支撑部5a同轴。
使用时,高压油箱3中的油雾依次通过输油管4、储油腔1b和出油孔2a喷射到工件的加工面上,以有效降低刀具2的刀头2c以及工件的温度,既能改善加工质量,又能延长刀头2c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数控机床包括呈筒状的主轴和设于主轴前端且具有出油孔的刀具,本冷却装置包括高压油箱和插在主轴内的输油管,输油管的后端伸出主轴并与高压油箱相连,所述的主轴上具有用于连通出油孔和输油管前端的内腔的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的后端面上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套在输油管上,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该连接部的外侧螺接有压帽,压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环形凸肩正对的环形挡沿,所述的连接部内插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夹于环形凸肩和环形挡沿之间,且轴承的内圈与输油管固定;所述的输油管位于前端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主轴的内侧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肩的后端面、环形挡沿的前端面以及轴承的外圈的两端面四者均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呈圆环状的支撑部和设于支撑部外侧壁上且呈环状的密封部,所述的密封部有两个且沿支撑部的轴向均布,每条密封部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并均与输油管的内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密封部之间形成一用于储油润滑油脂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呈环状且与所述的支撑部同轴。
CN201620121464.2U 2016-02-16 2016-02-16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4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1464.2U CN205394144U (zh) 2016-02-16 2016-02-16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1464.2U CN205394144U (zh) 2016-02-16 2016-02-16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4144U true CN205394144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14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4144U (zh) 2016-02-16 2016-02-16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41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944A (zh) * 2019-12-05 2020-03-31 黄伟泽 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944A (zh) * 2019-12-05 2020-03-31 黄伟泽 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
CN110935944B (zh) * 2019-12-05 2021-12-07 莆田市睿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2584B (zh) 液氮内喷式数控钻铣床主轴装置
RU2729843C2 (ru) Радиальный шаровой шарни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2001008B (zh) 可卸荷的直角头套缸打刀机构
CN101947739B (zh) 直联主轴打刀吹气机构
ES2734138T3 (es) Conjunto de martillo de formación y método de ensamblaje de un conjunto de martillo de formación
CN205394144U (zh) 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CN103042238A (zh) 一种高速直联主轴
CN104028787A (zh) 一种直联机械主轴结构
CN204035580U (zh) 一种直联机械主轴结构
CN104588785B (zh) 一种内冷式滚刀
CN106271868A (zh) 一种旋转式授油器
CN205394145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的冷却装置
CN202528008U (zh) 机床
CN105081853B (zh) 一种用于铣镗床的直线进给机构
CN103659139A (zh) 立式筒体装配工装
CN207222978U (zh) 一种刀头可换式防震刀杆
CN213768510U (zh) 一种制动及离合踏板用组件
CN202010907U (zh) 可卸荷的直角头套缸打刀机构
CN201988722U (zh) 车、铣两用电主轴结构
CN103591165A (zh)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用具有导油功能的端盖
US2077293A (en) Lathe center
CN209510920U (zh) 脂润滑注油调心滚子轴承
CN202001250U (zh) 一种压缩机活塞
CN220957872U (zh) 一种烧结机台车加油平台
CN106151304A (zh) 一种驱动轴总成密封结构及密封件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0

Address after: 550009 Gui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izhou, Meng Industrial Park, standard workshop building, No. 3, No. two

Patentee after: Guizhou Airlines Ru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ojiang District 318001 community Pait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ng Xiaol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