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4268A -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4268A
CN114644268A CN202111558150.0A CN202111558150A CN114644268A CN 114644268 A CN114644268 A CN 114644268A CN 202111558150 A CN202111558150 A CN 202111558150A CN 114644268 A CN114644268 A CN 114644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time
lifting platform
group manage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81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门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44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4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07Setting or modific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4Total time, i.e. arrival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2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historical, statistical or predicted traffic data, e.g. by lea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是对目的楼层预约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包括:感测升降平台调用,并将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的步骤;基于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未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非分配号机的相对信息来判断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以及基于所判断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来维持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或进行重新分配的步骤。因此,本发明具有防止因搭乘请求者的搭乘等待时间延长而造成的不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即,通过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非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来判断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当判断为需要重新分配时,将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另一个号机,以便能够缩短在升降平台等待中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
背景技术
通常,在以居住、业务等多种用途建造的高层建筑物中设置电梯,以方便寻访相应建筑物的乘客的楼层间的移动。此外,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物高层化、大容量化,建筑物内的常住或来访人员增加,为了乘客在楼层间的顺畅移动,会在一座建筑物中设置多部电梯来运行。此时,对多部电梯进行群管理,以实现有效的运行管理。
作为用于这种电梯的有效的群管理的代表性的系统,使用目的楼层预约系统。目的楼层预约系统是一种如下方式运行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即,若电梯搭乘请求者在升降平台中输入用于调用电梯轿厢的升降平台调用时预先输入目的楼层,则考虑运行中的各电梯号机的运行位置、运行方向、分配调用数量等指定搭乘电梯号机,并为相应号机自动分配预先输入的目的楼层。
在这样的目的楼层预约电梯群管理系统中,以往的群管理控制方法采用单独电梯号机分配运营方式,从而无法对分配至指定号机的升降平台调用进行重新分配。因此,以往的群管理控制方法无法主动地应对建筑物内交通量的变化(满员通过等)。从而,在以往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为了防止指定搭乘请求者等待搭乘时等过长时间,会将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分散分配给多个号机,因此,有可能发生分配位于远距离的电梯号机或所分配的号机在接近途中因超过额定人数而通过该升降平台的现象(满员通过)。这种现象会延长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而造成不便,尤其,在搭乘请求者的被延长的搭乘等待过程中可能会有非分配号机通过该升降平台,因而存在着由此还可能带来搭乘请求者的心里不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14065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即,通过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非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判断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当判断为需要重新分配时,将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另一个号机,以便能够缩短在升降平台等待中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旨在达成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即,学习交通量增加的时间段的升降平台并将其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跳过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过程,以便在交通量增加时不执行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是对目的楼层预约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包括:感测升降平台调用,并将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的步骤;基于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未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非分配号机的相对信息来判断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以及基于所判断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来维持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或进行重新分配的步骤。
此时,判断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可以包括:判断对升降平台调用分配号机是否发生不停通过升降平台的步骤;以及当发生不停通过时,判断为需要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步骤。
此外,判断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可以包括:计算分配号机到达发生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的预计到达时间和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的步骤;判断计算出的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是否超过计算出的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中的最小时间加上设定的追加时间的时间的步骤;以及当判断为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超过加上追加时间的时间时,判断为需要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步骤。
此外,判断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判断自发生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通过预先学习来设定的基准经过时间的步骤;以及当判断为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超过基准经过时间时,通过缩短追加时间来重新设定的步骤,当通过缩短追加时间来重新设定时,可以再次执行是否超过加上追加时间的时间的步骤。
此外,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收集每个时间段针对升降平台调用截至到达电梯号机的经过时间的步骤;从在单位期间内收集的经过时间中提取对应于基准百分位的经过时间的步骤;以及将所提取的对应于基准百分位的经过时间设定为基准经过时间的步骤。
此外,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设定按时间段感测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为基准次数以上的峰值升降平台的步骤;以及判断所感测的升降平台调用是否为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调用的步骤,对于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在分配所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后,可以跳过判断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
此外,当分配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时,以对一个电梯号机分配分配限制数量以下的目的楼层的方式分配升降平台调用。
此外,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对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搭乘者超员次数进行计数的步骤;以及将预定期间内进行计数的搭乘者超员次数的平均值设定为分配限制数量的步骤。
此外,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当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通过语音或文字向发生重新分配的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输出关于重新分配的通知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非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判断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当判断为需要重新分配时,将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另一个号机,以便能够缩短在升降平台等待中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从而具有防止因搭乘请求者的搭乘等待时间延长而造成的不便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中,学习交通量增加的时间段的升降平台并将其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跳过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过程,以便在交通量增加时不执行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从而具有防止交通量增加时升降平台调用的频繁的重新分配所造成的混乱和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顺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判断号机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的过程的顺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峰值升降平台的设定和分配限制数量的设定过程的顺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对单位期间内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进行计数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过程的顺序图。
附图标记
10:感测部,20: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30:重新分配判断部,40:输出部,50:学习部,60: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无意限定本发明。此外,除非在本发明中另有不同的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应被解释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不应被解释为过于总括性的含义或过于缩小的含义。此外,当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是无法准确表达本发明的思想的错误的技术术语时,应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的技术术语来理解。
此外,除非上下文中另行明确不同地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在本发明中,“由...构成”或“包括”等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须包括发明中记载的多个构成要素或多个步骤中的全部,其中一些构成要素或一些步骤也可以不包括在内,或者可以进一步包括额外的构成要素或步骤。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仅用于促进理解本发明的思想,不应解释为本发明的思想为附图所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进行更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目的楼层预约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将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的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另一个电梯号机,以缩短在升降平台等待搭乘中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
为此,应用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电梯群管理系统中可以构成为包括:感测部10,其感测各电梯号机的实时状态和在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其将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重新分配判断部30,其判断已分配的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输出部40,其将升降平台调用分配和重新分配信息通知给升降平台;学习部50,以学习每个时间段的交通量;以及设定部60,其基于所学习的交通量来设定用于控制电梯的基准。
若参照图1更具体地描述,感测部10可以感测在各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并实时感测各电梯号机的位置、运行方向、目的地分配情况、搭乘者超过现况等各电梯号机的状态信息。
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考虑等待时间、运营效率等将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并且,当由重新分配判断部30判断为需要重新分配时,可以将原已分配的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另一个电梯号机。优选地,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在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为包括先前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所有号机中的一个电梯号机重新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在如此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也可以通过与最初分配时相同的算法来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但成为重新分配的依据的信息是重新分配时间点的信息。即,最初分配时成为分配的依据的信息是最初分配时间点上的各号机的状态信息,在重新分配时成为分配的依据的信息是重新分配时间点上的各号机的状态信息,因而最初分配号机和重新分配号机可彼此不同。
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此时,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基于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未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非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来判断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关于这种在重新分配判断部30中的重新分配判断方法的更详细的说明将参照图3后述。
输出部40可以配置于各楼层的升降平台,并在搭乘请求者的升降平台调用被分配时通过文字或语音输出并通知已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事实和被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信息。如果升降平台调用被重新分配,则输出部40可以输出并通知该升降平台调用被重新分配的事实和重新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号机信息。优选地,输出部40在进行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所引起的通知时,可以一并输出并通知因重新分配而预测会缩短的缩短时间,以防止搭乘等待者误解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原因。例如,输出部40可以一并通知如“去往10层的客户的搭乘电梯已变更为3号机。因此,等待时间缩短20秒”的分配号机的变更事实和具体的缩短时间,使得搭乘等待者认知到因重新分配获得了时间上的利益,从而防止搭乘等待者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误解和由此产生的不满,进而可以让搭乘等待者感到受到了优待的心情。
学习部50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和对各电梯号机的状态信息来学习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中的成为升降平台调用分配基准的各自信息和重新分配判断部30中的成为重新分配的判断基准的各种信息等,设定部60基于由学习部50学习的信息来设定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中的升降平台调用分配基准和重新分配判断部30中的重新分配的判断基准等,关于学习部50中的学习方法和设定部60中的设定方法的更详细的说明将参照图4至图6后述。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顺序图。
若参照图2描述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过程,首先,学习部50可以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和对各电梯号机的状态信息来学习成为升降平台调用分配基准或重新分配基准的各种信息,设定部60可以基于由学习部50学习的信息来设定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基准或重新分配的基准(S10)。
然后,当感测部10感测到升降平台调用时(S20),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信息来判断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是否为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调用(S30)。
这里,峰值升降平台是指按时间段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为基准次数以上的时间段的升降平台,例如,上午8时至10时之间的1楼升降平台可以被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这样的峰值升降平台的设定可以基于在单位期间内按时间段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来执行,并且可以由设定部60进行。
如果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被判断为是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S30-Y),则可以没有重新分配判断部30中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判断过程地由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分配相应的升降平台调用,并结束群管理控制过程(S40)。
如此,在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学习交通量增加的时间段的升降平台并将其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跳过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过程,以便在交通量增加时不执行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从而可以防止交通量增加时升降平台调用的频繁的重新分配所造成的混乱和错误。
优选地,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在分配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时以对一个电梯号机分配分配限制数量以下的目的楼层的方式分配升降平台调用。
这里,分配限制数量是指为了减少因搭乘者超过而发生的满员通过而限制分配给一个电梯号机的目的楼层数量,可以由设定部60基于单位期间内按时间段被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来设定。因此,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通过减少峰值升降平台中的搭乘者超员次数来减少由此造成的满员通过的发生。
另一方面,当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被判断为并非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时(S30-N),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基本上按照所设定的分配方式将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S50)。
当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基于被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未被分配升降平台调用的非分配号机的相对信息来判断对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S60)。
如果判断为不需要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S60-N),则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维持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而无需另行重新分配单独的升降平台(S70),相反,当判断为需要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S60-Y),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基于除曾被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外的电梯号机(非分配号机)的实时状态信息来选择预计最快到达发生该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的非分配号机并重新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S80)。
然后,当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重新分配升降平台调用时,输出部40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向发生重新分配的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输出关于重新分配的通知(S90)。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判断号机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的过程的顺序图。
若参照图3描述重新分配判断部30判断号机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的过程,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来判断是否与发生分配号机在发生该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不停而通过的升降平台的不停通过(S61)。这里,分配号机的升降平台的不停通过可以是通常分配号机在到达相应升降平台之前因搭乘者超员而发生的满员通过。
当发生分配号机的升降平台的不停通过时(S61-Y),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为需要进行该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S62)。优选地,当分配号机的升降平台的不停通过连续发生数次(例如,2次)以上时,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将不停通过而使分配或重新分配号机未能响应的升降平台调用最优先分配给另一电梯号机,此时,可以对该电梯号机不分配其他升降平台调用,直到被分配的号机响应于该升降平台调用而停在该升降平台。
另一方面,当未发生分配号机的升降平台的不停通过时(S61-N),可以计算分配号机和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S63)。预计到达时间是从当前时间点到预计电梯号机通过升降平台调用到达发生相应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的时间,可以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和非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来计算。
当计算出分配号机和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时,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计算出的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是否超过计算出的非分配号机的预计达到时间中的最小时间加上所设定的追加时间的时间(S64)。
然后,当判断为计算出的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超过最小时间加上追加时间的时间时(S64-Y),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为需要进行该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S62)。
举例而言,当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为60秒,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中的最小时间为30秒,并且所设定的追加时间为20秒时,由于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60秒超过最小时间30秒加上追加时间20秒的50秒,因而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为需要进行该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另外,升降平台调用分配部20可以将该升降平台调用重新分配给重新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时非分配号机中预计到达时间为30秒,即最小时间的非分配号机。如此在重新分配判断部30对分配号机和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进行比较时采用追加时间的原因是,考虑到非分配号机的实际到达时间可能会在非分配号机前往相应升降平台的途中因其他升降平台中的乘客的开门操作等而与预计时间不同地被延长。当然,对于分配号机,也可能因相同的原因而致使预计时间延长,但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导致搭乘请求者的混乱,因此,为了减少重新分配的频率,优先仅对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加上追加时间来计算。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计算出的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不超过最小时间加上追加时间的时间时(S64-N),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自发生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预先通过学习设定的基准经过时间(S65)。
如果自发生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不超过基准经过时间(S65-N),则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判断为不需要重新分配(S67)。但是,如果自发生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超过了基准经过时间(S65-Y),则重新分配判断部30可以在将追加时间缩短预定时间来重新设定后(S66),再次判断计算出的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是否超过最小时间加上所设定的追加时间的时间(S64)。优选地,当结束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的判断时,由重新分配判断部30重新设定的追加时间可以被初始化为由设定部60设定的设置。
如此,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通过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过程能够缩短在升降平台中等待搭乘中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从而具有防止因搭乘请求者的搭乘等待时间延长而造成的不便的效果。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峰值升降平台的设定和分配限制数量的设定过程的顺序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对单位期间内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进行计数的一例的图。
若参照图4对峰值升降平台和分配限制数量的设定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学习部50可以对由感测部10在单位期间内感测到的每个时间段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进行计数(S11)。然后,设定部60可以基于由学习部50进行计数的每个时间段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来设定峰值升降平台(S12)。
若以图5为示例更具体地进行描述,学习部50可以计算单位期间内按时间段感测到的各升降平台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的平均值,设定部60可以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为基准次数以上的时间段的升降平台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优选地,此时的基准次数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电梯号机的数量、建筑物内常住的人口数等来决定。当假设基准次数为30次时,图5中,对于上午6时至8时,可以将1层升降平台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上午8时至10时,可以将B1层和1层的升降平台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上午10时至12时,可以将3层升降平台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对于正午至下午2点,可以将1层升降平台设定为峰值升降平台。
另一方面,当峰值升降平台的设定结束时,学习部50可以对在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搭乘者超员次数进行计时(S13)。优选地,学习部50对在峰值升降平台在相应时间内发生升降平台调用并在通过该升降平台调用而搭乘时所发生的搭乘者超过满员次数计数,并计算进行计数的搭乘者超员次数的单位期间内的平均值。
然后,设定部60可以将由学习部50计算出的单位期间内的平均超员次数设定为该峰值升降平台的分配限制数量(S14)。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过程的顺序图。
若参考图6对基准等待时间的设定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学习部50可以基于由感测部10感测到的升降平台调用信息和分配号机或非分配号机的实时状态信息来收集对应于按时间段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的搭乘请求者的等待时间(S15)。具体地,当发生升降平台调用时,学习部50可以收集自发生该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分配该升降平台调用或重新分配的电梯号机到达该升降平台的时间。
然后,学习部50可以计算单位期间内收集的等待时间的百分位,并基于计算出的百分位来计算对应于基准百分位的等待时间(S16)。然后,设定部60可以将对应于由学习部50计算出的基准百分位的等待时间设定为基准等待时间(S17)。举例而言,当基准百分位为后10%时,学习部50计算单位期间内计算的等待时间的百分位中对应于10%的等待时间,此时,若假设计算出的等待时间为60秒,则设定部60可以将60秒设定为基准等待时间。
以上描述仅仅是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为这些实施例所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解释,凡在与其等同的范围内的技术思想均被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是对目的楼层预约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感测升降平台调用,并将感测到的所述升降平台调用分配给指定电梯号机的步骤;
基于已分配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号机的状态信息或未分配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非分配号机的相对信息来判断对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判断的所述重新分配的必要性与否来维持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分配或进行重新分配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包括:
判断对所述升降平台调用所述分配号机是否发生不停通过升降平台的步骤;以及
当发生所述不停通过时,判断为需要对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分配号机到达发生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的预计到达时间和所述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的步骤;
判断计算出的所述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是否超过计算出的所述非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中的最小时间加上设定的追加时间的时间的步骤;以及
当判断为所述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超过加上所述追加时间的时间时,判断为需要对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重新分配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自发生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通过预先学习来设定的基准经过时间的步骤;以及
当判断为所述分配号机的预计到达时间超过所述基准经过时间时,通过缩短所述追加时间来重新设定的步骤,
当通过缩短所述追加时间来重新设定时,再次执行是否超过加上追加时间的所述时间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收集每个时间段针对升降平台调用截至到达所述电梯号机的经过时间的步骤;
从在单位期间内收集的所述经过时间中提取对应于基准百分位的所述经过时间的步骤;以及
将所提取的对应于所述基准百分位的经过时间设定为所述基准经过时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设定按时间段感测的升降平台调用次数为基准次数以上的峰值升降平台的步骤;以及
判断所感测的所述升降平台调用是否为在所述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调用的步骤,
对于在所述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在分配所感测到的所述升降平台调用后,跳过判断所述重新分配的必要性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分配在所述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升降平台调用时,以对一个电梯号机分配分配限制数量以下的目的楼层的方式分配所述升降平台调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在所述峰值升降平台发生的搭乘者超员次数进行计数的步骤;以及
将预定期间内进行计数的所述搭乘者超员次数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分配限制数量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重新分配所述升降平台调用时,通过语音或文字向发生重新分配的所述升降平台调用的升降平台输出关于重新分配的通知的步骤。
CN202111558150.0A 2020-12-21 2021-12-17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6442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79255A KR102432693B1 (ko) 2020-12-21 2020-12-21 엘리베이터 군관리 제어 방법
KR10-2020-0179255 2020-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4268A true CN114644268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8150.0A Pending CN114644268A (zh) 2020-12-21 2021-12-17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32693B1 (zh)
CN (1) CN11464426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3381A (en) * 1979-12-03 1982-12-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lative system response elevator call assignments
CN105923478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5387A (ko) * 1998-08-28 2000-03-15 이종수 군관리 제어 시스템의 승강기 재할당 방법
JP5094314B2 (ja) 2007-10-02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10032623A1 (ja) * 2008-09-19 2012-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KR101314065B1 (ko) 2011-12-08 2013-10-07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의 행선층 예약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4118263A (ja) 2012-12-17 2014-06-30 Hitachi Ltd 乗場行先階予約方式の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WO2017006378A1 (ja) * 2015-07-03 2017-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3381A (en) * 1979-12-03 1982-12-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lative system response elevator call assignments
CN105923478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32693B1 (ko) 2022-08-16
KR20220089013A (ko)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51510B2 (ja)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4649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461522B2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割当制御戦略
EP2195270B1 (en) Elevator system
US8978833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group controller
JP5705704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6101553A2 (en) Elevator traffic control including destination grouping
KR93000475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장치 및 그 군관리방법
CN111344244B (zh)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JP200728418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US6419051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assigning the cars of a double-deck elevator
EP2874932B1 (en) Elevator system
JP716944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EP2221266B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CN114644268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4644267B (zh) 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2209188B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679916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S61136883A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6171845A (ja) エレベータ運行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759417B1 (ja) エレベータ割当装置
JP7462806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S6259032B2 (zh)
JP642021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428522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