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2795A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2795A
CN114642795A CN202011503451.9A CN202011503451A CN114642795A CN 114642795 A CN114642795 A CN 114642795A CN 202011503451 A CN202011503451 A CN 202011503451A CN 114642795 A CN114642795 A CN 11464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ation
sheet
atomizing
needle tube
micro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34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2795B (zh
Inventor
张谢恩
程时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34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2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2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2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微孔雾化片和针管;针管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针管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储液组件中;针管用于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形成待雾化液体;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微孔雾化片与针管之间。通过使用针管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实现对雾化剂量的精准控制,能够避免患者吸食过多药液或吸食药液的剂量不够,使得雾化吸入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治疗是采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液滴,患者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药液在呼吸道或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传统的雾化器,在患者开始使用后,通常是直到雾化器中的药液消耗完后才停止工作,无法精准控制药液的雾化剂量,容易使得患者吸食过多剂量的药液或摄入剂量不够,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控制药液雾化剂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微孔雾化片和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另一端用于插入储液组件中;所述针管用于将所述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微孔雾化片上形成待雾化液体;所述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针管之间。
其中,进一步包括雾化座;所述微孔雾化片设置于所述雾化座的一端并与所述雾化座的端部配合形成雾化仓;所述针管固定于所述雾化座上。
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包括微孔区域,所述雾化仓的横截面和所述微孔区域均为圆形,且所述雾化仓、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区域以及所述针管共轴设置。
其中,所述雾化仓的直径大于所述微孔区域的直径且小于两倍的所述微孔区域直径。
其中,所述雾化仓的直径为4mm-5mm;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雾化仓侧壁的距离为1.2mm-1.8mm。
其中,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距离为0.2mm-0.4mm。
其中,所述雾化座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非微孔区域覆盖所述环形凹槽。
其中,所述环形凹槽为圆环状,所述密封件为圆环,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
其中,所述雾化座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开孔,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开孔设置,所述微孔雾化片覆盖所述开孔并与所述开孔配合形成所述雾化仓,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开孔的侧壁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开孔为通孔或盲孔。
其中,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管套用于增大所述待雾化液体的附着力。
其中,所述管套的外壁与所述雾化仓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管套的材质为硅胶。
其中,所述针管为空心圆柱状金属管,所述针管的内径为0.7mm-1.0mm。
其中,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针管上设置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针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形成阻抗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检测所述针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的阻值,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雾化座远离所述微孔雾化片的端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储液组件,且所述针管远离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微孔雾化片和针管;针管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另一端插入储液组件中;针管用于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形成待雾化液体,微孔雾化片用于雾化待雾化液体,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微孔雾化片与针管之间。通过使用针管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实现对雾化剂量的精准控制,能够避免患者吸食过多药液或吸食药液的剂量不够,使得雾化吸入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雾化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中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储液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药液等液态基质的雾化,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用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储液组件2和控制组件3。使用时,雾化组件1和储液组件2安装在控制组件3上。其中,储液组件2用于存储药液;雾化组件1用于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雾化;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器31和安装腔321,雾化组件1和储液组件2安装于安装腔321中,控制组件3用于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输送给雾化组件1,并控制雾化组件1工作。
雾化组件1、储液组件2和控制组件3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外壳10、雾化座11、微孔雾化片12和针管13。微孔雾化片12设置于雾化座11的一端,并与雾化座11的端部配合形成雾化仓14。针管13的延伸方向与微孔雾化片12的延伸方向垂直。针管13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微孔雾化片12的延伸方向成其他角度,例如60度到90度之间,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针管13固定于雾化座11上;针管13的一端设置于雾化仓14内且与微孔雾化片12间隔设置;使用时,针管13的另一端插入储液组件2中,以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12上形成待雾化液体。微孔雾化片12用于雾化待雾化液体。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微孔雾化片12与针管13之间。雾化外壳10的一端形成或设置吸嘴部15,微孔雾化片12和针管13同雾化座11一起设置于雾化外壳10内;其中,吸嘴部15与微孔雾化片12和雾化座11围设而成的雾化仓14连通,使用者通过吸嘴部15将微孔雾化片12雾化好的药液吸食。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中雾化座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雾化组件中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图。
雾化座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用于安装微孔雾化片12;安装槽110形状与微孔雾化片12形状匹配。在微孔雾化片12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11,微孔雾化片12同第一密封件111一起设置于安装槽110中。第一密封件111起到固定微孔雾化片12的作用,避免微孔雾化片12在雾化座11的一端晃动,影响雾化药液过程的进行。
微孔雾化片12包括压电陶瓷片、金属基片、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压电陶瓷片电连接,第二电极与金属基片电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控制器31电连接。金属基片为圆片,压电陶瓷片为圆环,金属基片的直径大于压电陶瓷片的内径即可。压电陶瓷片的中心区域设置有通孔,金属基片与压电陶瓷片中心区域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微孔;即微孔雾化片12包括微孔区域,微孔区域设置有多个微孔,多个微孔将吸嘴部15与雾化仓1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基片的中心区域向靠近吸嘴部15的方向凸起,为待雾化液体提供较大的附着面,进而增大待雾化液体的附着力。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基片可以为平面结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密封件111包括第一面板1111、第二面板1112和侧壁1113。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相对设置。第一面板1111设置于侧壁1113的一端,第二面板1112设置于侧壁1113的另一端;即,第一面板1111与第二面板1112间隔设置于侧壁1113上,且侧壁1113将第一面板1111与第二面板111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壁1113将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的边缘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优选,第一面板1111、第二面板1112和侧壁1113是一体成型的。第一密封件111的材质为橡胶、硅胶等。
第一面板1111设置于第二面板1112靠近吸嘴部15的一侧。第一面板1111、第二面板1112和侧壁1113均为圆环结构;第一面板1111的外径与第二面板1112的外径相同;第一面板1111的内径与第二面板1112的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侧壁1113的内径与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的外径相同。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的厚度相同,侧壁1113的内外径之差与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的厚度相同。
第一面板1111、第二面板1112和侧壁1113共同围设形成雾化片腔体1114,用于容置微孔雾化片12;即,微孔雾化片12位于第一面板1111和第二面板1112之间,且不超出侧壁1113围成的区域。第一面板1111的中心通孔和第二面板1112的中心通孔相互连通且能将微孔雾化片12上的微孔区域暴露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111与第二面板1112的同轴设置,第一面板1111的内径大于第二面板1112的内径。
在第一密封件111上设置有开口1115,便于将微孔雾化片12安装到雾化片腔体1114中。本实施例中,开口1115设置于侧壁1113和第一面板1111的连接处,即在第一密封件111的边缘切去一块形成开口1115。开口1115也可以设置于侧壁1113处,只需能够使微孔雾化片12安装于雾化片腔体1114中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微孔雾化片12也可以为方形等其他形状,第一密封件111的结构与微孔雾化片12配合设置,安装槽110的形状与之配合设置,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继续参阅图3,在安装槽110的底壁上设置有凸起112,凸起112的高度与第二面板1112的厚度相同。凸起112嵌设在第二面板1112的中心通孔内。在凸起112上设置有开孔113,开孔113与微孔雾化片12的微孔区域对应设置;即,雾化座11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有开孔113,微孔雾化片12覆盖开孔113,微孔区域悬空设置于开孔113处,微孔雾化片12与开孔113配合形成雾化仓14。在凸起112上,环绕开孔113设置有环形凹槽114,用于安装第二密封件115;环形凹槽114的尺寸与第二密封件115的尺寸配合设置;即,雾化座11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14,环形凹槽114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15;微孔雾化片12的非微孔区域覆盖环形凹槽114。第二密封件115为圆环,第二密封件115的材质为橡胶、硅胶等;环形凹槽114为圆环状。第二密封件115用于防止针管13泵出的液体泄漏到雾化仓14外,使得雾化药液剂量的精度降低。也就是说,在凸起112上设置环形凹槽114,第二密封件115设置于环形凹槽114中;环形凹槽114在微孔雾化片1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环形凹槽114环绕微孔雾化片12上的微孔区域设置,即环形凹槽114的内径大于微孔区域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12的截面为圆形,开孔113的截面为圆形,且同心设置;环形凹槽114的外径等于微孔雾化片12的压电陶瓷片的中心区域通孔的内径;第二密封件115环绕微孔区域设置且与微孔雾化片12的金属基片抵接。
具体实施中,开孔113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具体地,开孔113的孔径大于针管13的外径,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开孔113的侧壁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开孔113为通孔,雾化仓14为开放式结构,使得反喷的药液能够顺着雾化仓14的侧壁流出雾化仓14,避免反喷药液对雾化过程的影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开孔113为盲孔,雾化仓14为封闭式结构,使得反喷的药液能够沿着雾化仓14的侧壁向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方向流动,最后沉积在雾化仓14的底部,避免反喷药液对雾化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在雾化座11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开孔113,使得微孔雾化片12雾化过程中反喷的药液可以顺着雾化仓14的侧壁向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方向流动,避免在药液雾化完成后反喷的药液在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形成气泡或水膜,使得控制器31无法准确检测到是否还存在待雾化液体,进而使得控制器31继续控制微孔雾化片12雾化,导致出现干烧的问题,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孔113的孔径等于针管13外径,微孔雾化片12与雾化座11的端部配合形成的微型雾化仓14为封闭式结构且能够实现对雾化液体量的精准控制。可以理解的是,该结构的微型雾化仓14无法使反喷的药液可以顺着雾化仓14的侧壁向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方向流动,反喷药液会对雾化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雾化仓14为微型雾化仓14,封闭式结构也存在液体被吸附至封闭结构的底部从而出现无法雾化的概率性问题。
继续参阅图2,雾化仓14、针管13以及微孔雾化片12的微孔区域共轴设置。雾化仓14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四倍的微孔雾化片12的微孔区域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雾化仓14的横截面和微孔区域均为圆形,雾化仓14的直径大于微孔区域的直径,且小于两倍的微孔区域直径。具体地,雾化仓14的直径为4mm-5mm,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雾化仓14侧壁的距离为1.2mm-1.8mm,使得通过针管13泵出的待雾化液体吸附在微孔雾化片12和针管13之间,实现任意角度的雾化药液,精确控制雾化药液剂量。若雾化仓14的直径过大,例如大于5mm,吸附在微孔区域之外的药液会增加,则药液发生反喷的面积增加,反喷的液体量增大,使用者吸食药液剂量的准确度会降低;若雾化仓14的直径过小,例如小于4mm,则待雾化的液体除了吸附在微孔雾化片12和针头13之间,还可能会流出到雾化仓的侧壁上,未雾化药液的残留量增加,使用者吸食药液剂量的准确度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仓14由开孔113与微孔雾化片12形成,雾化仓14的直径为开孔113的孔径。
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的距离为0.2mm-0.4mm。若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的距离太远,例如大于0.4mm,吸附着在雾化仓14侧壁上的药液量增大,部分药液无法附着在微孔雾化片12上,无法实现雾化,降低使用者吸食药液剂量的准确度;若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的距离太近,例如小于0.2mm,药液雾化完成后药液在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形成气泡或水膜,使得控制器31无法准确检测到是否还存在待雾化液体,进而使得控制器31继续控制微孔雾化片12雾化,导致出现干烧的问题,影响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方式中,针管13在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有管套131,管套131的外壁与雾化仓14的侧壁间隔设置。管套131用于增大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一端的表面积,即增大针管13的液体附着面积,进而增大待雾化液体的附着力,使得针管13泵出的待雾化液体更好地吸附在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管套13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管套131的内径与针管13的外径相同,外径小于开孔113的直径;管套131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管套131也可以为实心结构,将针管13插入即可。
针管13为中空的金属件。在本实施例中,针管13为空心的圆柱状金属管,针管13的内径为0.7mm-1.0mm,针管13的材质优选不锈钢。针管13也可以为其它结构的中空金属件,只需能够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泵出到微孔雾化片12上形成待雾化液体即可;针管13的材质只需不与待雾化药液发生反应,使药液发生变质即可。
在一实施方式中,针管13还可以用于检测。在针管13上设置有导通件132,导通件132与控制器3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导通件132选用弹针。其他实施方式中,导通件132也可选用其他元件,只需通过导通件132实现针管13与控制器31的电连接即可。
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1电连接,针管13通过导通件132和导线与控制器31电连接,针管13与金属基片形成阻抗传感器,即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相当于两个金属电极。当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被针管13泵出后,待雾化液体吸附在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将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导通,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之间的阻值很小约为0;当待雾化液体被雾化后,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不存在待雾化液体,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处于开路状态,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之间的阻值远大于0,同时大于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通过待雾化液体导通状态下的阻值。通过控制器31检测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之间的阻值大小,即可判断出是否还存在待雾化液体。即,若控制器31检测到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之间的阻值接近于0,判断出微孔雾化片12与针管13之间存在待雾化液体,则控制微孔雾化片12对待雾化液体进行雾化;若控制器31检测到微孔雾化片12中的金属基片与针管13之间的阻值远大于0,判断出微孔雾化片12与针管13之间的待雾化液体即将消耗完或已经消耗完,从而控制微孔雾化片12直接或延时(延长时间的具体值根据经验设定,例如2s)停止工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针管13的材质为硅胶、塑料等,此时针管13不具备检测功能,只能用于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泵出到微孔雾化片12上。
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附着力作用,液体从针管13泵出后,会吸附在微孔雾化片12上。液体位于针管13靠近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12之间,以及会向四周蔓延,当液体到达雾化仓14前端边缘。微孔雾化片12工作时,将液体变成喷雾向吸嘴部15喷出。雾化过程中,随着液体的消耗,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未雾化的液体不断向微孔雾化片12的微孔区域移动,最终完全雾化。在液体的表面张力、附着力和大气压的综合作用下,针管13送液及液体的雾化过程完全不受方向和重力的约束。因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2也可平行设置,其他结构做相应改变,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2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雾化座11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16,容置槽116用于容置储液组件2。针管13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设置于容置槽116内,从而使得针管13远离微孔雾化片12的一端插入储液组件2中,实现将储液组件2中液体泵出到微孔雾化片12上。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储液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储液组件2包括储液外壳21、储液盖22、密封塞23、活塞24。储液外壳21的一端设置有储液盖22,另一端设置有活塞24。在储液盖22靠近储液外壳2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23,密封塞23用于密封储液外壳21,防止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漏液。储液外壳21与密封塞23和活塞24共同围设而成的空间为储液仓,储液仓用于储存待雾化液体。储液盖22上可以设置开孔,使得密封塞23部分暴露。
储液组件2安装在控制组件3的安装腔321内,储液组件2设置有密封塞23的一端朝向安装腔321的开口,便于雾化组件1中的针管13插入储液组件2。储液组件2设置有活塞24的一端朝向安装腔321的底部,便于控制组件3内的部件推动活塞24,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传送到针管13中,进而到达微孔雾化片12上。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控制组件3还包括控制外壳32、容置座33、推杆34、驱动件35、电池36。
控制外壳3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腔321,安装腔321用于容置雾化组件1和部分储液组件2;部分储液组件2设置于雾化组件1的容置槽116,同雾化组件1一起容置于安装腔321中。安装腔321的结构可以为环体,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321为圆环形。安装腔321与控制外壳32通过黏胶、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优选安装腔321与控制外壳32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外壳32包括间隔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环形侧壁。顶壁靠近侧壁的位置具有一通孔作为安装腔321,通孔将控制外壳32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容置座33设置于控制外壳32内,且与控制外壳32固定连接。容置座33设置于安装腔321靠近控制外壳32的底壁的一端,容置座33的内部空间与安装腔321连通。容置座33与安装腔321可以为一体成型。容置座33用于容置部分储液组件2。雾化组件1插入安装腔321之后,容置座33靠近安装腔321的一端与雾化组件1中的雾化座11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卡固以及磁力件吸附等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容置座33靠近安装腔321的一端和雾化座11靠近容置座33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结构(例如,安装孔),便于将雾化座11和容置座33固定在一起。
推杆34设置于容置座33远离安装腔321的一端。推杆34与容置座33活动连接,推杆34与设置于容置座33内的储液组件2抵接。推杆34的一端部分容置于容置座33中,推杆34靠近驱动件35的一端和驱动件35位于容置座外。
驱动件35设置于推杆34远离容置座33的一端。驱动件35用于驱动推杆34向靠近储液组件2的方向运动,以使推杆34推动储液组件2中的活塞24向靠近雾化组件1的方向运动,将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12上。
电池36用于给微孔雾化片12和驱动件35工作提供电能。控制器31用于控制微孔雾化片12和驱动件35的工作状态,即控制器31控制电池36是否给微孔雾化片12、驱动件35供电。控制器31控制驱动件35启动后,驱动件35带动推杆34向靠近容置座33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储液组件2中预定量的药液通过针管13输送到雾化仓14中;控制器31检测到雾化仓14中的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之间存在待雾化的药液后,控制微孔雾化片12进行雾化操作;控制器31检测到雾化仓14中的针管13与微孔雾化片1之间的药液雾化完成后,控制微孔雾化片12停止工作。由于推杆34每次移动的距离可以控制,进而可以控制预定量的药液被输送到雾化仓14中进行雾化,从而可以实现对雾化液体量的精准控制。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驱动件35包括电机351以及与电机351转动连接的丝杆352。电机351通过支撑件354固定在控制外壳32的侧壁上,丝杆352设置于电机351靠近推杆34的一端;即,电机351与容置座33间隔设置。电机351靠近推杆3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件355,第一接触件355与控制器31电连接。第一接触件355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金属,只需能够导电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55为圆柱状。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件355可以为片状或其他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其中,丝杆352上套设有弹性件35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3为弹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发生形变且可以恢复原状的元件,能够满足需求即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件35可以包括电机351和与电机351转动连接的齿轮,相应的推杆34上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齿牙,以便于驱动件35驱动推杆34运动。只需能够实现驱动件35驱动推杆34沿其延伸方向运动即可,驱动件35和推杆3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推杆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推杆34远离容置座3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推杆34远离容置座33的一端套设在丝杆352上,即推杆34设置有螺纹的一端与丝杆352转动连接。推杆34上的螺纹与丝杆352的螺纹配合设置。当丝杆352转动时,推杆34上的螺纹沿着丝杆352的方向上下移动。当推杆34在丝杆352的带动下,向靠近容置座33的方向移动,实现推动储液组件2中的活塞24移动以挤出药液。通过控制丝杆352单次转动的圈数,进而控制推杆34和活塞24的行程,最终达到精确给液的目的。为了精准控制储液组件2中的液体通过针管13泵出的液体量,将丝杆352上的螺纹和推杆34上的螺纹的精度设置为小于等于5级,以提高单次转动的精度,实现精确控制推杆34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精准控制雾化剂量。可以理解的是,螺纹精度高低的选择也是跟雾化精度要求相关联的,精度越高,雾化精度越高,其中,螺纹的精度设置的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推杆34包括推杆本体341和螺母342,螺母342设置于推杆34远离容置座33的一端且设置于推杆本体341的内壁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推杆34包括推杆本体341和设置于推杆本体341内壁上的螺纹,且螺纹设置于推杆本体341远离容置座33的一端。
在推杆本体341靠近驱动件3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343,限位槽343环绕推杆本体341上的螺纹设置。限位槽343用于容置套设于丝杆352上的弹性件353。当推杆34套设于丝杆352上,弹性件353的一端与限位槽343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电机351抵接;随着丝杆352的转动,弹性件353被压缩,弹性件353给推杆34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消除丝杆352上的螺纹与推杆34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使得丝杆352上的螺纹与推杆34上的螺纹配合更紧密,实现对推杆34移动距离的精准控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3与电机351固定连接,实现消除丝杆352上的螺纹与推杆34上的螺纹之间间隙的目的即可。
在推杆34靠近驱动件3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触件344,第二接触件344与控制器31电连接。第二接触件344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金属,只需能够导电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件344的为圆柱状。第一接触件355和第二接触件344抵接后的高度加上限位槽343的深度与弹性件353最大程度压缩后的高度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件344可以为片状或其他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当丝杆352带动推杆34向远离容置座33的方向移动,即带动推杆34向靠近电机351的方向移动,第一接触件355与第二接触件344接触后,控制器31检测到第一接触件355与第二接触件344导通,控制电机351停止转动,进而使得推杆34停止向靠近电机351的方向运动,实现对推杆34向下移动位置的限定。
请参阅图11、图12和图13,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容置座33的结构、弹性件353的设置位置以及容置座33与推杆34、驱动件35的连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座33、推杆34、驱动件35为一整体结构。容置座33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321上,且与安装腔321连通;容置座3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件354上。容置座33中容置有部分储液组件2;推杆34和驱动件35的丝杆352整个设置于容置座33中;电机351设置于支撑件354远离容置座33的一侧,且与容置座33通过支撑件354实现与电机351的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雾化剂量精度,需要提高整个结构的刚性也就是不能变形的能力,也即希望丝杆352转动的过程中,推杆34的位置不会因为其它因素而变化。将容置座33、推杆34、驱动件35设置为整体结构,能够避免丝杆352带动推杆34移动过程中,驱动件35的支撑件354沿推杆34的移动方向发生轻微的变形而导致电机351的推力偏移;容置座33与支撑件354固定连接,容置座33固定于控制外壳32上,从而可以防止支撑件354变形,进而提高雾化剂量精度。
在容置座33中设置有限位件331,限位件331为环形结构,设置于容置座33的内壁。限位件331与容置座33固定连接,可以通过黏胶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优选限位件331与容置座33一体成型。限位件331设置于储液组件2靠近驱动件35的一端,且与储液组件2抵接;也就是说,限位件331设置于推杆34靠近储液组件2的一端。限位件331用于防止推杆34随着丝杆352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即用于限制推杆34的晃动。将推杆34与限位件331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05mm之内,最大限度的防止推杆34晃动,实现对推杆34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对雾化剂量的精准控制。
弹性件353套设于推杆34上,即推杆34与容置座33弹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3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件331抵接,另一端固定于推杆34靠近电机351一端的外壁的凸缘上。随着丝杆352的转动,推杆34向靠近活塞24的方向运动,弹性件353被压缩,弹性件353施加给推杆34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消除丝杆352上的螺纹与推杆34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使得丝杆352上的螺纹与推杆34上的螺纹配合更紧密,使得推杆34不会晃动,实现对推杆34移动距离的精准控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3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发生形变且能恢复原状的元件,满足需要即可。
本申请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微孔雾化片和针管;针管的一端与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另一端插入储液组件中;针管用于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形成待雾化液体,微孔雾化片用于雾化待雾化液体,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微孔雾化片与针管之间。通过使用针管将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微孔雾化片上,实现对雾化剂量的精准控制,能够避免患者吸食过多药液或吸食药液的剂量不够,使得雾化吸入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孔雾化片;
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另一端用于插入储液组件中;所述针管用于将所述储液组件中的液体输送到所述微孔雾化片上形成待雾化液体;所述待雾化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吸附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针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雾化座;所述微孔雾化片设置于所述雾化座的一端并与所述雾化座的端部配合形成雾化仓;所述针管固定于所述雾化座上,所述针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雾化仓内且与所述微孔雾化片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片包括微孔区域,所述雾化仓的横截面和所述微孔区域均为圆形,且所述雾化仓、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区域以及所述针管共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仓的直径大于所述微孔区域的直径且小于两倍的所述微孔区域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仓的直径为4mm-5mm;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雾化仓侧壁的距离为1.2mm-1.8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距离为0.2mm-0.4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非微孔区域覆盖所述环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为圆环状,所述密封件为圆环,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开孔,所述微孔雾化片覆盖所述开孔并与所述开孔配合形成所述雾化仓,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与所述开孔的侧壁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通孔或盲孔。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靠近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管套用于增大所述待雾化液体的附着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的外壁与所述雾化仓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管套的材质为硅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为空心圆柱状金属管,所述针管的内径为0.7mm-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针管上设置有导通件,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针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形成阻抗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检测所述针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的阻值,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工作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远离所述微孔雾化片的端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储液组件,且所述针管远离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CN202011503451.9A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114642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451.9A CN114642795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451.9A CN114642795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2795A true CN114642795A (zh) 2022-06-21
CN114642795B CN114642795B (zh) 2024-02-27

Family

ID=8199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3451.9A Active CN114642795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27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062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雾化装置
CN102905748A (zh) * 2010-01-19 2013-01-30 内克塔医疗公司 识别干喷雾器元件
CN107970505A (zh) * 2016-10-24 2018-05-01 田中枢 一种便携式胰岛素雾化给药装置
CN208710699U (zh) * 2018-05-11 2019-04-09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雾化发生组件及雾化给药装置
CN111888592A (zh) * 2020-07-21 2020-11-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雾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748A (zh) * 2010-01-19 2013-01-30 内克塔医疗公司 识别干喷雾器元件
CN102896062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雾化装置
CN107970505A (zh) * 2016-10-24 2018-05-01 田中枢 一种便携式胰岛素雾化给药装置
CN208710699U (zh) * 2018-05-11 2019-04-09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雾化发生组件及雾化给药装置
CN111888592A (zh) * 2020-07-21 2020-11-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2795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8592A (zh) 医疗雾化装置
CN210960438U (zh) 微流体分配设备、微流体盒和喷雾器
CN21102099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2330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EP1219314B1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having magnetic valve
JP2016521588A (ja) 物質送達モジュール用のカートリッジ
CN103143090B (zh) 吸气同步定量雾化的手持微型雾化器
CN215958319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588417B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42795A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42798B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5487383B (zh) 控制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289161B (zh) 医疗雾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26589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55376U (zh) 具有储液雾化一体件的电子雾化器
CN216983561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713727U (zh)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CN212547862U (zh) 医疗雾化装置
CN114794551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3143086B (zh) 导引式手持定时微型雾化器
CN216875022U (zh) 一种具有柔性储液区的雾化器
CN218354653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7658159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20U (zh)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