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6520A -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6520A
CN114636520A CN202210243352.4A CN202210243352A CN114636520A CN 114636520 A CN114636520 A CN 114636520A CN 202210243352 A CN202210243352 A CN 202210243352A CN 114636520 A CN114636520 A CN 114636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rod
assembly
slid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33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6520B (zh
Inventor
张应海
张应山
郑润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rui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rui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rui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rui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33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6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6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6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0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by observing bubbles in a liquid po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压技术领域,公开了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包括壳体,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变压腔和气囊,变压腔的表面接通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流量管,变压腔和气囊之间共同设置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变压组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软管活动贴合的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夹持组件使弹性带可以进行伸缩,通过弹性带的伸缩对一定面积的气孔进行导通,使得流量管喷出气体的力度随着不同大小的手机减小或增大,保证流量管喷出的气体集中在待测的手机上,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橡胶滚珠的橡胶材质降低了手机位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手机检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日常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它的防水等级必须达到IP67才能在较为特殊的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手机内部的零件受到损坏。新一代的智能手机的外形几乎是以薄、智能、全屏触摸为主,它的防水性构造从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而气密性检测则是手机出厂的最后一个环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209751U,公开了名为一种手机防水气密性测试治具,包括小型蓄水池,所述小型蓄水池池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槽。该手机防水气密性测试治具,通过将待测试的手机放置于开口处,并向左移动右侧夹持块,使得待测试的手机固定在夹持块之间后,通过输气管和橡胶喷头将气体喷出,此时若是手机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在手机表面出现气泡,该装置相对于传统的治具而言通过固定手机的两个侧面使得固定的更加稳定,且将手机水平放置于水中,更加便于观察手机是否出现气泡且气泡出现在哪个部位,相对于传统的治具直接扔在水中,使得手机在水中呈现的是一种倾斜状态放置,使得观察难度增大。
该装置通过浸泡在水中对手机进行气密性检测,这种方法不免会对手机产生伤害,成本高,且现有的手机大多采用防水透气膜进行防水,并通过控制气流流量大小来对防水透气膜进行多级检测,但是大多数喷出的气流都比较集中,无法根据不同大小的手机进行均匀的喷气,导致检测的精度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在使用时软管受挤压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该位置的使用寿命较低,也降低了整体软管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挤压调节流量的加压装置,并可调节软管受挤压的位置。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机座,机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空心盘,空心盘的顶部沿其周向呈十字形阵列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滑动配合有 T形块,T形块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滚珠,T形块的侧壁与T形槽的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空心盘的顶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多个T形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多个固定架的相背侧与空心盘顶部边缘处均连接设置有弹性带,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变压腔和气囊,变压腔的表面接通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流量管,流量管的顶部滑动贯穿底板的顶部并贯穿至空心盘内,且气孔与流量管相连通,变压腔和气囊之间共同设置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变压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变压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软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软管活动贴合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支杆和固定安装在支杆外表面的N个套筒,套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杆转动的电机和与转动组件位置对应的固定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N个所述套筒沿支杆的外壁呈环形阵列排布,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远离套筒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软管活动贴合的滚轮,滑杆的另一端与套筒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软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环,圆环远离软管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底座,两个底座分别与变压腔和气囊接通,软管、圆环和底座呈接通状态,圆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转动组件位置对应的若干个导向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套筒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固定组件位置对应的顶杆,顶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套圈,套圈靠近软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均与变压组件位置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组件;套圈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组件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支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N个长杆,且长杆设置在相邻两个套筒的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与移动组件位置对应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短杆以及与滑槽滑动配合且与滑杆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远离滚轮的表面与滑槽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变压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与电机之间以及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放置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方块、隔板和两个第二方块,第一方块、隔板和第二方块与放置槽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第一方块与长杆的位置对应,第二方块与横杆的位置对应,第一方块与隔板和第二方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拉绳,隔板贯穿与变压腔固定连接的底座,且隔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开口。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流量可控的加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USB接口将触摸操作屏幕通电,启动OK提示灯,使触摸操作屏幕工作,关闭NG提示灯,则触摸操作屏幕不工作,再将待检测的手机放置在空心盘的顶部,并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固定,夹持前将待检测的手机表面贴上防水透气膜;
S2、打开启动按钮和电机,使其带动调节组件正转或者反转,调节组件挤压变压组件的软管实现变压腔的增压和减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组件使弹性带可以进行伸缩,通过弹性带的伸缩对一定面积的气孔进行导通,使得流量管喷出气体的力度随着不同大小的手机减小或增大,保证流量管喷出的气体集中在待测的手机上,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橡胶滚珠的橡胶材质降低了手机位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手机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长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方块和第二方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空心盘与流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局部立体图与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空心盘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T形块、连接架与弹性带的立体图。
图中:1、壳体;101、夹持组件;1011、空心盘;1012、T形槽;1013、 T形块;1014、橡胶滚珠;1015、复位弹簧;1016、气孔;1017、固定架;1018、弹性带;102、触摸操作屏幕;103、USB接口;104、OK提示灯;105、NG提示灯;106、启动按钮;2、电机;3、调节组件;4、变压组件;5、固定组件; 6、转动组件;7、气囊;8、变压腔;9、移动组件;10、滑动组件;11、流量管;301、支杆;302、套筒;303、滑杆;304、滚轮;305、长杆;401、底座;402、圆环;403、软管;404、导向槽;405、支架;501、套圈;502、凸块;503、放置槽;601、连接杆;602、顶杆;603、滑槽;901、第一方块;902、第二方块;903、隔板;904、第四弹簧;905、拉绳;1001、短杆;100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2和图11-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机座(图中未示出),机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底板(图中未示出),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101,机座顶部的后端设置有触摸操作屏幕102,触摸操作屏幕102前侧的中心设置有USB接口 103,触摸操作屏幕102前侧的一端设置有OK提示灯104,触摸操作屏幕102 前侧的另一端设置有NG提示灯105,机座的前端设置有启动按钮106,壳体1 的内部设置有变压腔8和气囊7,变压腔8和气囊7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变压器的表面接通有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流量管11。
夹持组件101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空心盘1011,流量管11的顶部滑动贯穿底板的顶部并贯穿至空心盘1011内,空心盘1011的顶部沿其周向呈十字形阵列开设有T形槽1012,T形槽101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T形块1013,T 形块101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滚珠1014,T形块1013的侧壁与T形槽1012的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1015,空心盘1011的顶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1016,气孔1016与流量管11相连通,多个T形块1013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17,多个固定架1017的相背侧与空心盘1011顶部边缘处均连接设置有弹性带1018,弹性带1018的底部与空心盘1011的顶部紧密接触,且多个弹性带1018均将多个气孔1016密封起来。
使用时,将手机放入多个橡胶滚珠1014之间,橡胶滚珠1014在手机的挤压力下沿着T形槽1012进行移动,T形块1013在复位弹簧1015的弹性力作用下对不同大小的手机进行夹紧和夹持,通过橡胶滚珠1014的橡胶材质降低了手机位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手机检测的稳定性,T形块101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弹性带1018进行伸缩,通过弹性带1018的伸缩对一定面积的气孔 1016进行导通,使得流量管11喷出气体的力度随着不同大小的手机减小或增大,保证流量管11喷出的气体集中在待测的手机上,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变压腔8和气囊7之间共同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变压组件4,变压组件4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软管403,壳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软管403 活动贴合的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软管403内的气体,调节组件3包括与壳体 1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杆301和固定安装在支杆301外表面的若干个套筒302,本实施例中套筒30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每个套筒302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6,可随着套筒302同步移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杆301转动的电机2和与转动组件6位置对应的固定组件5,本实施中电机2 为伺服电机2。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因为气囊7设置在右侧,故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逆时针转动,通过套筒302和调节组件3将气囊7内的气体经软管403 推入到变压腔8内,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当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顺时针转动,通过套筒302和调节组件3将变压腔8内的经软管403抽出输送给气囊7,实现变压腔8的减压,通过变压腔8的压强变化以实现流量管11的流速调节。在此过程中,移动组件9随着套筒302同步转动,当移动至与固定组件5的一侧接触后,可以先带动软管403的一侧转动一定角度,然后与固定组件5分离,再与固定组件5的另一侧接触,可以带动软管403的另一侧也转动相同角度,进而可以实现软管403与调节组件3接触位置的自动调节。当气囊7设置在左侧时,只需将转动方向对调即可,工作过程不变。
通过调节组件3、变压组件4、固定组件5和转动组件6等结构的配合,转动时可以将软管403内的气体推入到变压腔8实现增压,反向转动时可以将变压腔8内气体抽出实现减压,进而可以实现变压腔8内压强的自动、快速调节;在此过程中,调节组件3不仅实现了气体的输送作用,还起到了隔断软管403作用,防止压强调节完毕后气体的复位,功能性更强;同时还可以实现软管403的角度调节,进而可以改变软管403与调节组件3的接触位置,防止单个区域与调节组件3的长时间接触,进而延长软管403的整体使用寿命,实用性更高。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壳体1内加装单片机以控制电机2,还可以在变压腔8内加装压力传感器,并将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2的转速、方向,再根据变压腔8内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就可以实现数字化控制,压力自动可调且可以控制流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软管40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环402,圆环402远离软管403的端部转动安装有底座401,两个底座401 分别与变压腔8和气囊7接通,且底座401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架405,用于实现整体的支撑;底座401、圆环402在软管403的圆延长线上,即底座401、圆环402和软管403整体也呈环形设计,且软管403、圆环 402和底座401呈接通状态;圆环40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转动组件6位置对应的若干个导向槽404,若干个导向槽404沿着圆环402外壁呈环形阵列排布,且导向槽404呈倾斜弧形状。
四个套筒302沿着支杆301的外壁呈环形阵列排布,套筒30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303,滑杆303远离套筒302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软管403活动贴合的滚轮304,滑杆303靠近套筒302的端部(即位于套筒302内的端部) 与套筒302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图中未示出),用于滑杆303移动后的复位,且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滚轮304可以更好的与软管403保持贴合。
转动组件6包括与套筒30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601,连接杆601远离套筒 302的端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固定组件5位置对应的顶杆602,顶杆602可沿着连接杆601相对于软管403前后滑动,顶杆602呈十字形设计且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用于顶杆602移动后的复位,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顶杆602与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处于错位状态,即顶杆602 移动至与导向槽404对应时不会与其接触。
固定组件5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套圈501,套圈501靠近软管4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502,两个凸块502分别与两个圆环402的位置对应,且凸块502的厚度大于圆环402厚度,使得顶杆602的一端可以先与凸块502 接触进而向圆环402方向凸出,然后顶杆602的另一端与导向槽404对应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逆时针转动,支杆301 通过套筒302和滑杆303带动滚轮304同步转动,滚轮304在转动时将气囊7 内的气体经右侧底座401、右侧圆环402、软管403、左侧圆环402和左侧底座401推入到变压腔8内,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当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套筒302、滑杆303和滚轮304顺时针转动,将变压腔8内的经左侧底座401、左侧圆环402、软管403、右侧圆环402和右侧底座401抽出输送给气囊7,实现变压腔8的减压,通过变压腔8的压强变化以实现流量管11的流速调节。
在此过程中,连接杆601和顶杆602随着套筒302同步转动,当顶杆602 移动至与套圈501上左侧凸块502接触后,受凸块502挤压顶杆602可以向软管403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并与左侧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活动卡合,进而带动左侧圆环402和软管403的左侧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下方两个滚轮 304分别与两个圆环402接触并与软管403分离;然后顶杆602与左侧圆环 402上的导向槽404分离,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远离软管403复位,随着套筒302的继续转动,顶杆602再与套圈501上右侧凸块502接触,受凸块 502挤压顶杆602与右侧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活动卡合,进而带动右侧圆环402和软管403的右侧也转动相同角度,实现软管403与滚轮304接触位置的自动调节,此时下方两个滚轮304分别与两个并与软管403分离。
通过滚轮304、凸轮、顶杆602和圆环402等结构的配合,转动时可以将软管403内的气体推入到变压腔8实现增压,反向转动时可以将变压腔8内气体抽出实现减压,进而可以实现变压腔8内压强的自动、快速调节;在此过程中,滚轮304挤压软管403不仅实现了气体的输送功能,还起到了隔断软管403的作用,防止压强调节完毕后气体经软管403的再复位,提高了滚轮304的功能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软管403的角度调节,进而可以改变软管403与滚轮304的接触位置,防止单个区域与滚轮304的长时间接触,进而减少单个区域受挤压的时间,延长了软管403的整体使用寿命,而滚轮304在软管403转动调节时处于与圆环402接触的状态,进而不会对软管403的转动造成干涉,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至图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接杆60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603,滑槽60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组件10,套圈501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03,放置槽503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组件10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 9,移动组件9配合滑动组件10可以调节滚轮304位置;支杆3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长杆305,且长杆305设置在相邻两个套筒302的中间,本实施例中长杆305也设置有四个,四个长杆305和四个套筒302刚好将软管 403罩住的内圆等分为八份。
滑动组件10包括与移动组件9位置对应且与连接杆601固定连接的短杆 1001以及与滑槽603滑动配合且与滑杆303固定连接的横杆1002,横杆1002 通过滑槽603可沿着连接杆601往复滑动,横杆1002远离滚轮304的表面与滑槽603的槽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用于横杆1002移动后的复位;本实施中短杆1001固定安装在连接杆601朝向套圈501内壁的表面。
移动组件9包括与放置槽503滑动配合的第一方块901、隔板903和两个第二方块902,第一方块901、隔板903和第二方块902靠近放置槽503的表面与放置槽503的槽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904,用于第一方块901、隔板903和第二方块902移动后的复位,且在第四弹簧904的作用下,第一方块901和第二方块902均可以相对突出套圈501设置;第一方块901与长杆305的位置对应,第二方块902与横杆1002的位置对应,整体相对于套圈 501呈前后错位设置,使得在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第一方块901与隔板903 和第二方块90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拉绳905,本实施中,第一方块901与第二方块902的延长线相交后,其夹角等于135度,且第一方块901、第二方块902、长杆305的端部均设置有斜坡;隔板903贯穿与变压腔8固定连接的底座401,且隔板90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开口,初始状态时开口位于变压腔8内使得气体可以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变压腔8的压强调节与实施例二相同,均通过电机2、支杆301、套筒302和滑杆303等结构的配合,带动滚轮304转动或反向转动,再配合气囊7、底座401、圆环402和软管403等结构,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或减压进而实现流量管11的流速调节。
在此过程中,顶杆602、长杆305、短杆1001和横杆1002随着套筒302 同步转动,当顶杆602移动至与左侧凸块502接触后,四个滚轮304呈“×”字状态,受凸块502挤压顶杆602与左侧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活动卡合,进而带动左侧圆环402和软管403的左侧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下方两个滚轮 304分别与两个圆环402接触与软管403分离,同时四个长杆305呈正十字状态,下方竖直的长杆305挤压第一方块901,使其向放置槽503内收缩并挤压第四弹簧904,第一方块901在移动时同时释放拉绳905;拉绳905一方面使得第二方块902向滚轮304方向移动并挤压横杆1002,横杆1002沿着滑槽 603带动滑杆303同步移动,带动滚轮304向对应套筒302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上方两个滚轮304也与软管403分离;拉绳905另一方面使得隔板903向底座401方向移动,隔板903的移动使得开口从底座401内移出,进而使得与变压腔8对应的底座401变为隔断状态,使得气体无法从变压腔8回流;然后顶杆602与左侧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分离,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远离软管403复位,随着套筒302的继续转动,原本下方竖直的长杆305 也与第一方块901分离,在第四弹簧904的作用下,第一方块901自动上升并拉动拉绳905,拉绳905使得第二方块902和隔板903复位,使得变压腔8恢复流通状态;接着顶杆602再与右侧凸块502接触,此时四个滚轮304又呈“×”字状态,受凸块502挤压顶杆602与右侧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 活动卡合,带动右侧圆环402和软管403的右侧也转动相同角度,实现软管 403与滚轮304接触位置的自动调节;此时下方两个滚轮304又分别与两个圆环402接触与软管403分离,同时四个长杆305又呈正十字状态,下方竖直的长杆305有挤压第一方块901,通过拉绳905、方块、横杆1002和滑杆303 等结构的配合,再带动上方两个滚轮304与软管403分离,通过拉绳905、隔板903和底座401等结构的配合,再使得对应底座401处于隔断状态,并依次往复。
实施例二中,在软管403转动调节过程中,下方两个滚轮304分别与圆环402接触自动与软管403分离,可以减少对软管403转动的干涉;但是上方的两个滚轮304仍然处于度软管403的挤压状态,进而使得软管403的整体转动调节无法更好同步,可能造成软管403的扭曲,影响软管403的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相比于实施例二,通过第一方块901、第二方块902、横杆1002和滑杆303等结构的配合,在软管403转动调节过程中,可以带动上方两个滚轮304自动与软管403分离,而下方两个滚轮304分别与圆环402接触也自动与软管403分离,进而使得全部滚轮304均处于与软管403的分离状态,使得软管403解除被挤压状态,此时软管403的转动调节可以顺利同步,并大大减少整体扭曲,有效减少了对软管403长期使用的影响;同时在四个滚轮304均与软管403分离时,隔板903移动使得对应底座401变为隔断状态,防止变压腔8内的气体回流,进而保证了变压腔8内的气体稳定,也保证了自动调压工作的长期稳定进行,适用性更强。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加压方法,第一步首先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套筒302和调节组件3的其他部件正转或者反转,调节组件3通过变压组件4的软管403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和减压;第二步套筒302带动转动组件6同步转动,当转动组件6与固定组件5接触时,可以实现软管403对应侧的自动转动,以改变软管403与调节组件3的接触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USB接口103将触摸操作屏幕102通电,启动OK提示灯104,使触摸操作屏幕102工作,关闭NG提示灯105,则触摸操作屏幕102不工作,再将待检测的手机放置在底板的顶部,并通过夹持组件 101进行夹持固定,夹持前将待检测的手机表面贴上防水透气膜,打开启动按钮106和电机2,使其带动调节组件3正转或者反转,调节组件3挤压变压组件4的软管403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和减压,调节组件3带动转动组件6同步转动,当转动组件6与固定组件5接触时,可以实现软管403对应侧的自动转动,通过软管403和流量管11将气体喷出,观看手机表面贴上的防水透气膜是否出现气泡,若是出现气泡则手机的气密性不好,待检测的手机可以替换为其它对防水性能具有一定要求的产品,如平板电脑,手表等等。
使用时,将手机放入多个橡胶滚珠1014之间,橡胶滚珠1014在手机的挤压力下沿着T形槽1012进行移动,T形块1013在复位弹簧1015的弹性力作用下对不同大小的手机进行夹紧和夹持,通过橡胶滚珠1014的橡胶材质降低了手机位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手机检测的稳定性,T形块101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弹性带1018进行伸缩,通过弹性带1018的伸缩对一定面积的气孔 1016进行导通,使得流量管11喷出气体的力度随着不同大小的手机减小或增大,保证流量管11喷出的气体集中在待测的手机上,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当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套筒302、滑杆303和滚轮304逆时针转动,将气囊7内的气体经底座401、圆环402和软管403推入到变压腔 8内实现变压腔8的增压;当启动电机2带动支杆301、套筒302、滑杆303 和滚轮304顺时针转动,将变压腔8内的经底座401、圆环402和软管403抽出输送回气囊7实现变压腔8的减压,通过变压腔8的压强变化以实现流量管11的流速调节。
在此过程中,顶杆602、长杆305、短杆1001和横杆1002随着套筒302 同步转动,当顶杆602移动至与凸块502接触后,四个滚轮304呈“×”字状态,受凸块502挤压顶杆602与圆环402上的导向槽404活动卡合,进而带动对应圆环402和软管403的对应侧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下方两个滚轮304 分别与两个圆环402接触,自动与软管403分离,同时四个长杆305呈正十字状态,下方竖直的长杆305挤压第一方块901,使其向放置槽503内收缩并释放拉绳905;拉绳905一方面使得第二方块902向滚轮304方向移动并挤压横杆1002,横杆1002沿着滑槽603带动滑杆303和滚轮304向对应套筒302 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上方两个滚轮304也与软管403分离;拉绳905另一方面使得隔板903向底座401方向移动,使得开口从底座401内移出,进而使得与变压腔8对应的底座401变为隔断状态,使得气体无法从变压腔8回流,并依次往复。

Claims (10)

1.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机座,机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空心盘,空心盘的顶部沿其周向呈十字形阵列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滑动配合有T形块,T形块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滚珠,T形块的侧壁与T形槽的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空心盘的顶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多个T形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多个固定架的相背侧与空心盘顶部边缘处均连接设置有弹性带,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变压腔和气囊,变压腔的表面接通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流量管,流量管的顶部滑动贯穿底板的顶部并贯穿至空心盘内,且气孔与流量管相连通,变压腔和气囊之间共同设置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变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软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软管活动贴合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支杆和固定安装在支杆外表面的N个套筒,套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杆转动的电机和与转动组件位置对应的固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套筒沿支杆的外壁呈环形阵列排布,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远离套筒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软管活动贴合的滚轮,滑杆的另一端与套筒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环,圆环远离软管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底座,两个底座分别与变压腔和气囊接通,软管、圆环和底座呈接通状态,圆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转动组件位置对应的若干个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套筒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固定组件位置对应的顶杆,顶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套圈,套圈靠近软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均与变压组件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组件;套圈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组件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支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N个长杆,且长杆设置在相邻两个套筒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与移动组件位置对应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短杆以及与滑槽滑动配合且与滑杆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远离滚轮的表面与滑槽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变压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与电机之间以及单片机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
10.流量可控的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USB接口将触摸操作屏幕通电,启动OK提示灯,使触摸操作屏幕工作,关闭NG提示灯,则触摸操作屏幕不工作,再将待检测的手机放置在空心盘的顶部,并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固定,夹持前将待检测的手机表面贴上防水透气膜;
S2、打开启动按钮和电机,使其带动调节组件正转或者反转,调节组件挤压变压组件的软管实现变压腔的增压和减压。
CN202210243352.4A 2022-03-11 2022-03-11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Active CN114636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352.4A CN114636520B (zh) 2022-03-11 2022-03-11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352.4A CN114636520B (zh) 2022-03-11 2022-03-11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520A true CN114636520A (zh) 2022-06-17
CN114636520B CN114636520B (zh) 2023-09-22

Family

ID=8194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3352.4A Active CN114636520B (zh) 2022-03-11 2022-03-11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652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3970Y (zh) * 2008-01-15 2009-02-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02023072A (zh) * 2010-10-15 2011-04-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外丝与盖板密封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2175404A (zh) * 2011-01-25 2011-09-07 深圳市南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测试仪
CN102753950A (zh) * 2010-01-07 2012-10-24 阿尔古科技公司 用于软管的测试加压装置
CN204679219U (zh) * 2015-02-15 2015-09-30 苏州鸿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车用冷凝器气密性水检机
CN206450376U (zh) * 2017-02-20 2017-08-29 天津品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壳体防水性能检测的设备
CN109580110A (zh) * 2018-11-21 2019-04-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测试装置
CN110186623A (zh) * 2019-05-10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水检测设备
CN211209751U (zh) * 2019-07-01 2020-08-07 深圳市天锐祥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水气密性测试治具
CN213543930U (zh) * 2020-12-18 2021-06-25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电子产品控制盒的防水检测装置
CN113390572A (zh) * 2020-03-12 2021-09-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气密检修方法及检修装置
CN215492273U (zh) * 2021-04-13 2022-01-11 安徽皖南新维电机有限公司 加压式ip67电机防水气密性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3970Y (zh) * 2008-01-15 2009-02-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02753950A (zh) * 2010-01-07 2012-10-24 阿尔古科技公司 用于软管的测试加压装置
US20120291525A1 (en) * 2010-01-07 2012-11-22 Allgotech Ab Test pressurisation device for hose
CN102023072A (zh) * 2010-10-15 2011-04-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外丝与盖板密封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2175404A (zh) * 2011-01-25 2011-09-07 深圳市南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测试仪
CN204679219U (zh) * 2015-02-15 2015-09-30 苏州鸿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车用冷凝器气密性水检机
CN206450376U (zh) * 2017-02-20 2017-08-29 天津品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壳体防水性能检测的设备
CN109580110A (zh) * 2018-11-21 2019-04-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测试装置
CN110186623A (zh) * 2019-05-10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水检测设备
CN211209751U (zh) * 2019-07-01 2020-08-07 深圳市天锐祥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水气密性测试治具
CN113390572A (zh) * 2020-03-12 2021-09-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气密检修方法及检修装置
CN213543930U (zh) * 2020-12-18 2021-06-25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电子产品控制盒的防水检测装置
CN215492273U (zh) * 2021-04-13 2022-01-11 安徽皖南新维电机有限公司 加压式ip67电机防水气密性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520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92729A1 (zh) 出水切换装置
CN114636520A (zh) 流量可控的加压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CN204592806U (zh) 一种可旋转的自拍器支架
CN204687662U (zh) 一种伸缩笔型修正带
CN111993838A (zh) 一种室内墙壁纸粘贴辅助架
CN115295682A (zh) 一种自动化太阳能电池装配组装设备
CN214825637U (zh) 一种化妆品喷头
CN207522421U (zh) 一种玻璃杯拉底加工中采用的夹紧装置
CN111906990B (zh) 一种皮雕发泡机注射枪的枪头固定组件
CN212941214U (zh) 一种神经患者护理腿部锻炼装置
CN108662400B (zh) 一种具有防止设备连接掉线的网格优化用工作台
CN219420849U (zh) 一种可语音控制的智能头箍
CN213736022U (zh) 一种全自动拉伸膜包装机上下工作室升降装置
CN220097624U (zh) 一种磁环送料装置
CN215961988U (zh) 一种用于跑步机的手握铝横杆
CN218045791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康复辅助器
CN219189246U (zh) 一种压力组装针类零件装置
CN219414064U (zh) 一种展示互动安装架
CN210670200U (zh) 一种伸缩支撑功能的手机外壳
CN211483331U (zh) 一种背包一体式防雨冲锋衣
CN210273273U (zh) 一种伸缩式跌落式熔断器绝缘抱杆
CN220601107U (zh) 一种智能儿童输液椅的播放屏调节支架
CN215174366U (zh) 一种防损坏的眼视光实验专用灯
CN217697759U (zh) 一种可调节跳绳长度的握柄
CN220586429U (zh) 一种调节式话筒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