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0426A -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0426A
CN114630426A CN202011463052.4A CN202011463052A CN114630426A CN 114630426 A CN114630426 A CN 114630426A CN 202011463052 A CN202011463052 A CN 202011463052A CN 114630426 A CN114630426 A CN 114630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ps
harq
ac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30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30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04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5823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8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0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0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提供了一种在至少一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同一PUCCH资源的情况下确定该PUCCH资源上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的NR下行传输中,基站可通过调度半静态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SPS 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SPS PDSCH是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传输周期和配置索引(configuration index),通过激活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激活后进行周期传输。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中,如果SPS上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HARQ-ACK)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有可能和RRC配置的半静态下行/灵活符号冲突,此时PUCCH会被丢弃,造成SPS无法进行HARQ-ACK反馈,传输性能会受影响。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将存在冲突的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后面可用的PUCCH资源上,当一个或多个SPS PDSCH的HARQ-ACK均延迟到同一PUCCH资源上传输时,该PUCCH资源上可能需要传输多个SPS PDSCH的HARQ-ACK。但是,延迟到某个PUCCH资源上传输的HARQ-ACK码本的生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在至少一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同一PUCCH资源的情况下,确定该PUCCH资源上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确定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第六方面,提供了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提供了一种在至少一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同一PUCCH资源的情况下确定该PUCCH资源上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报HARQ-ACK顺序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报HARQ-ACK顺序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报HARQ-ACK顺序的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报HARQ-ACK顺序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报HARQ-ACK顺序的示意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种信息的内容、优先级、发送顺序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机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设备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5G网络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此处以b=3为例进行说明。当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时,该网络设备110还可以与核心网相连。网络设备110还可以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进行通信,例如因特网(internet),私有的IP网,或其他数据网等。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终端设备120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每个网络设备110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与该网络设备110通信。另外,网络设备110之间还可以互相通信。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网络设备110调度SPS PDSCH进行下行传输,并通过DCI指示PDSCH和PUCCH之间的时隙偏移值K1。终端设备120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后向网络设备110上报HARQ-ACK,以通知网络设备110其是否准确接收到下行数据,当终端设备120上报的HARQ-ACK与RRC配置的半静态下行/灵活符号冲突时,终端设备120将有冲突的HARQ-ACK延迟到后面可用的PUCCH资源上,并生成相应的HARQ-ACK码本。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的形态和数量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调度SPS 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SPS通过发送一次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网络设备将PDSCH的资源周期性地分配给终端设备。每过一个周期(例如10ms),终端设备就使用该SPS资源来收或发数据。SPS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后,网络设备通过PDCCH激活SPS配置,终端设备才能在相应的资源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其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在PDSCH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在PUCCH资源上向网络设备上报SPS PDSCH的HARQ-ACK。HARQ-ACK可以包括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和/或非确认(negative-acknowledge,NACK)信息。当该下行数据未准确译码时,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非确认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NACK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准确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可以进行重传处理;如果能够准确译码,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确认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ACK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准确接收到数据,从而可以确定完成了下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SPS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指示PDSCH和PUCCH之间的时隙偏移值K1,K1值的集合dl-DataToUL-ACK通过RRC配置,通过DCI的PDSCH-to-HARQ_feedbacktiming indicator字段指示集合中的某一个值。根据所述时隙偏移值K1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上报每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的PUCCH时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可以为PUCCH中的任一时隙。PUCCH中的时隙可以分为多个子时隙,例如,2,4,8等,第一时隙也可以为PDCCH任一时隙中的任一子时隙,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S220、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其中,在TDD系统中,如果终端设备上报HARQ-ACK的PUCCH资源与RRC配置的半静态下行/灵活符号冲突,则终端设备会将有冲突的HARQ-ACK延迟到后面可用的PUCCH资源上。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均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例如,如图3所示,RRC配置的K1集合为=[2,4,6],原有2个SPS PDSCH分别在时隙5和时隙7上,对应K1值分别为4和2,其都在时隙9上报HARQ-ACK;时隙2上的SPS PDSCH由于TDD冲突被延迟到时隙9上报HARQ-ACK,时隙4上的SPS PDSCH也由于TDD冲突被延迟到时隙9上报HARQ-ACK,因此时隙9上有4个HARQ-ACK需要上报。此时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中有延迟的至少一个HARQ-ACK和/或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至少一个HARQ-ACK,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第一时隙中所有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进一步地,HARQ-ACK码本即针对在同一个时域位置或上行信道上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产生的HARQ-ACK反馈序列。HARQ-ACK码本是以时隙或子时隙为单位,在同一个时隙或子时隙中可以将要反馈的确认信息/非确认联合编码生成一个HARQ-ACK码本。在URLLC Rel-16版本中,HARQ-ACK码本分为type(类型)1码本和类型2码本,具体如下所述:
1、对于类型1码本,时隙偏移值K1的集合由RRC信令dl-DataToUL-ACK(对应DCIformat 1_1)和/或dl-DataToUL-ACK-ForDCIFormat1_2(对应DCI format 1_2)配置,如果终端设备同时监听DCI format 1_1和DCI format 1_2,则可用的时隙偏移值K1集合由dl-DataToUL-ACK和dl-DataToUL-ACK-ForDCIFormat1_2的并集确定。对于时隙偏移值K1集合里的每一个K1值,按照K1值的从大到小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对于每个K1值,根据RRC配置的pdsch-symbolAllocation表里的最大的非重叠的PDSCH机会(occasion)的个数确定每个K1值下对应的码本大小。
2、对于类型2的码本,首先按照SPS PDSCH各自对应的小区索引排列顺序;小区索引值相同的,再按照SPS PDSCH各自对应的时隙索引排列顺序;时隙索引相同的,再按照SPSPDSCH各自对应的SPS配置索引排列顺序;SPS配置索引相同的,再按照SPS PDSCH各自的传输时刻排列顺序。根据SPS PDSCH的排列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
如果延迟到的第一时隙上原本就有SPS PDSCH的HARQ-ACK需要上报,那么延迟后PDSCH的HARQ-ACK码本和原有码本如何一起生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的场景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集合的第一顺序,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其中,当第一时隙上预配置有SPS PDSCH的HARQ-ACK需要上报时,终端设备将预配置的HARQ-ACK和延迟的HARQ-ACK重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集合。然后根据第一集合的第一顺序作为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时,即对于类型1码本,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时隙偏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时,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所述SPS PDSCH时隙中的顺序。
具体地,时隙中可能配置有SPS PDSCH,按照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在时隙中的顺序,确定第一集合的顺序。例如,SPS 2在PDSCH的时隙1中、SPS 3在PDSCH的时隙2中、SPS1在PDSCH的时隙3,则第一集合的顺序为[2,3,1]。
其中,若所述SPS PDSCH的第二时隙中预配置有多个所述SPS配置索引,所述SPS配置索引小的优先。具体为当一个时隙中配置有多个SPS配置索引时,SPS配置索引越小的其在第一集合中的排列顺序越前。
进一步地,若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多个服务小区时,所述服务小区索引小的所述SPS配置索引优先。具体为服务小区索引小的服务小区中的SPS配置索引在第一集合中的排列顺序越前,例如,cell 0中有SPS 2和SPS 1,cell 1中有SPS 3,则第一集合的顺序为[2,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以第一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a所示,有6个SPS PDSCH在PUCCH的时隙9上报HARQ-ACK,其中时隙1上SPS PDSCH的HARQ-ACK和时隙5上SPS PDSCH的HARQ-ACK是根据RRC信令配置在时隙9上的,RRC配置的K1集合为[4,8];时隙2上的SPS PDSCH的HARQ-ACK、时隙3上的SPS PDSCH的HARQ-ACK、时隙6上的SPS PDSCH的HARQ-ACK和时隙7上的SPS PDSCH的HARQ-ACK是因为发生TDD冲突时延在时隙9上的,其时延后的K1值分别为7、6、3、2,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8,7,6,4,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集合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以第一集合中SPS配置索引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b所示,有6个SPS PDSCH在PUCCH的时隙1上报HARQ-ACK,其中,服务小区0的时隙1上的SPS PDSCH 3和服务小区0的时隙5上的SPS PDSCH 1的HARQ-ACK是根据RRC信令配置在时隙1上的;服务小区0的时隙3上的SPS PDSCH 2、服务小区0的时隙7上的SPS PDSCH 4、服务小区1的时隙6上的SPS PDSCH 5、和服务小区1的时隙6上SPS PDSCH 6的HARQ-ACK是因为发生TDD冲突时延在时隙1上的,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3,2,1,4,5,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预配置的所述SPS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其中,在生成第一时隙中所有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时,可以先生成第一时隙上原本就有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再生成延迟到第一时隙的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第一子集合为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即第一时隙上原本就有SPS PDSCH的HARQ-ACK;第二子集合为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以第一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a所示,第一子集合为[8,4],第二子集合为[7,6,3,2],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8,4,7,6,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第一子集合为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即第一时隙上原本就有SPS PDSCH的HARQ-ACK;第二子集合为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将第一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b所示,第一子集合为[3,1],第二子集合为[2,4,5,6],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3,1,2,4,5,6]。
目前,对于一个或多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第一PUCCH资源的第一时隙上传输时,第一时隙中的HARQ-ACK码本生成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发生延迟后的K1值不在RRC配置的K1集合范围内(dl-DataToUL-ACK和dl-DataToUL-ACK-ForDCIFormat1_2)的问题,又如延迟后的K1值超过了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者延迟后的K1值超过了业务数据包的生存时间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上述问题,终端设备在生成HARQ-ACK码本时,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仅生成满足要求的HARQ-ACK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一值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最大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值为最大生存时间对应的所述时隙偏移值;或者,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其中,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对于第一时隙中的所有SPS PDSCH的HARQ-ACK,终端设备仅生成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的HARQ-ACK码本,以保证SPSPDSCH和PUCCH之间的时隙偏移值K1不超过RRC配置的最大K1值,同时也避免HARQ-ACK码本容量过大的问题。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以第一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a所示,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为6,则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6,4,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以第一集合中SPS配置索引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b所示,RRC配置的码本为[8,4],SPS PDSCH2的K1值为6、SPS PDSCH 4的K1值为2、SPS PDSCH 5和SPS PDSCH 6的K1值为3,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为6,则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2,1,4,5,6]。
其中,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对于第一时隙中的所有SPS PDSCH的HARQ-ACK,终端设备仅生成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HARQ-ACK码本,以保证SPS PDSCH和PUCCH之间的时隙偏移值K1不超过数据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避免HARQ-ACK码本容量过大的问题。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例如,如图4a所示,假设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则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6,4,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与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组成所述第一集合。例如,如图4b所示,假设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则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2,1,4,5,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所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其中,在生成第一时隙中所有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时,可以先生成第一时隙上原本的且满足要求的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再生成延迟到第一时隙的且满足要求的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存储于第一子集合中;将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存储于第二子集合中。以第一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a所示,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为6,则第一子集合为[4],第二子集合为[6,3,2],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4,6,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存储于第一子集合中;将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存储于第二子集合中。例如,如图4b所示,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门限为6,则第一子集合为[1],第二子集合为[2,4,5,6],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1,2,4,5,6]。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1码本,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存储于第一子集合中;将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存储于第二子集合中。以第一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例如,如图4a所示,假设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则第一子集合为[4],第二子集合为[6,3,2],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4,6,3,2]。
示例性地,针对于类型2码本,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隙中通过RRC信令配置的K1集合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存储于第一子集合中;将延迟到第一时隙的HARQ-ACK对应的SPS PDSCH的K1集合中小于或等于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的K1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存储于第二子集合中。例如,如图4b所示,假设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则第一子集合为[1],第二子集合为[2,4,5,6],因此PUCCH时隙9上报HARQ-ACK的顺序可以为[1,2,4,5,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
具体地,终端设备仅生成RRC配置的K1集合内的值对应的码本,其余K1值对应的码本不生成。
下面以RRC配置的K1集合为DataToUL-ACK=[2,4,6]为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针对于类型1码本,如图5a所示,slot 5和slot 7上的SPS PDSCH根据RRC配置的K1值,其均在slot 9上上传HARQ-ACK,其对应K1值分别为4和2;slot 2上的SPS PDSCH由于TDD冲突延迟到slot 9上上传HARQ-ACK,其对应K1为7;slot 4上的SPS PDSCH由于TDD冲突延迟到slot 9上传HARQ-ACK,对应K1为5。slot 9上需要上传HARQ-ACK对应的K1集合为[7,6,5,4,2]。假设所有SPS传输反馈的都为ACK,且每个slot仅对应一个非重叠的PDSCH机会。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为6,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
1、在以第一子集合的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此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7,6,5,4,2],对应的码本为[1,0,1,1,1]。
2、在以第一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此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6,4,2,7,5],对应的码本为[0,1,1,1,1]。
3、在仅生成RRC配置的K1集合内的值对应的码本,此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6,4,2],对应的码本为[0,1,1]。
4、在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的场景下,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6,5,4,2],对应的码本为[0,1,1,1]。
5、在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的场景下,且在以第一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K1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6,4,2,5],对应的码本为[0,1,1,1]。
针对于类型2码本,如图5b所示,cell 0的slot 5上的SPS PDSCH 3和cell 0的slot 7上的SPS PDSCH 4根据RRC配置的K1值,其均在slot 9上上传HARQ-ACK,其对应K1值分别为4和2;cell 0的slot 2上的SPS PDSCH 1由于TDD冲突延迟到slot 9上上传HARQ-ACK,其对应K1为7;cell 0的slot 4上的SPS PDSCH 2由于TDD冲突延迟到slot 9上传HARQ-ACK,对应K1为5;cell 1的slot 7上的SPS PDSCH 5和SPS PDSCH 6由于TDD冲突延迟到slot9上传HARQ-ACK,对应K1值都为2。slot 9上需要上传HARQ-ACK对应的SPS配置索引为[1,2,3,4,5,6]。假设所有SPS传输反馈的都为ACK,且每个slot仅对应一个非重叠的PDSCH机会。假设RRC配置的最大K1值为6,最大生成时间对应的K1值为6。
1、在以第一子集合的SPS配置索引的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此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1,2,3,4,5,6],对应的码本为[0,1,1,0,1,0]。
2、在以第一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顺序和第二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顺序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此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3,4,5,6,1,2],对应的码本为[1,0,1,0,0,1]。
3、在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的场景下,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2,3,4,5,6],对应的码本为[1,1,0,1,0]。
4、在考虑RRC配置的最大K1值或考虑业务数据包的最大生成时间的场景下,且在以第一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和第二子集合中SPS配置索引作为第一时隙上报HARQ-ACK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时,上传HARQ-ACK的顺序为[3,4,5,6,2],对应的码本为[1,0,1,0,1]。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终端设备根据PUCCH资源中的实际K1值集合内的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或PUCCH资源中的SPS配置索引的顺序生成HARQ-ACK码本,一种在至少一个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同一PUCCH资源的情况下确定该PUCCH资源上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本申请还考虑延迟后的K1值不在配置的K1集合内,或K1值可能超过配置的K1集合中最大值或最大生存时间对应的K1值的情况下生成HARQ-ACK码本的技术方案。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装置600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10和确定单元620,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610,用于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所述确定单元620,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620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集合的第一顺序,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一值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最大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值为最大生存时间对应的所述时隙偏移值;或者,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集合;或者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所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时,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时隙偏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时,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所述SPS PDSCH时隙中的顺序。
可选的,若所述SPS PDSCH的第二时隙中预配置有多个所述SPS配置索引,所述SPS配置索引小的优先。
可选的,若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多个服务小区时,所述服务小区索引小的所述SPS配置索引优先。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通过通信总线相互连接。
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计算机程序及数据。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包括:
根据第一集合的第一顺序,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或者,
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
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或者,
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一值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最大时隙偏移值,所述第二值为最大生存时间对应的所述时隙偏移值;或者,
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合和第二子集合;
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第一值或第二值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集合;或者,
所述第一子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所述第二子集合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满足所述第一值或所述第二值的所对应的SPS配置索引的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第一时隙中RRC信令预配置的所述SPS PDSCH的时隙偏移值的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时隙偏移值的集合时,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时隙偏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集合为所述SPS配置索引的集合时,所述第一顺序为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所述SPS PDSCH时隙中的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PS PDSCH的第二时隙中预配置有多个所述SPS配置索引,所述SPS配置索引小的优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集合中的所述SPS配置索引预配置在多个服务小区时,所述服务小区索引小的所述SPS配置索引优先。
12.一种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的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S 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
确定单元,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延迟到所述第一PUCCH的第一时隙时,确定所述第一时隙中所述SPS PDSCH的HARQ-ACK码本。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63052.4A 2020-12-11 2020-12-11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630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3052.4A CN114630426A (zh) 2020-12-11 2020-12-11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35823 WO2022121856A1 (zh) 2020-12-11 2021-12-06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3052.4A CN114630426A (zh) 2020-12-11 2020-12-11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0426A true CN114630426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3052.4A Pending CN114630426A (zh) 2020-12-11 2020-12-11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0426A (zh)
WO (1) WO20221218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0209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s for sps scheduling ue, and method and ue for transmitting harq
US20200106569A1 (en) * 2018-09-27 2020-04-02 Mediatek Inc. Mechanisms for postpo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feedback
CN111106903B (zh) * 2018-10-26 2021-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的反馈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385080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614444B (zh) * 2019-05-29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方法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1856A1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782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517967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7852285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285794B (zh)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3402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TW201804746A (zh) 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CN10852132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0907590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A3115860C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3588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67855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751763A1 (en)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JP7444977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09792330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730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83074B (zh) 使用两个无线电资源池的urllc支持
CN114175538A (zh) 用于增强型dai的方法和设备
JP2022513512A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1757519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014360B (zh) 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4630426A (zh)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747590A (zh) 用于终端设备协作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CN114599093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3541877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830576A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