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2380A -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2380A
CN114622380A CN202011453170.7A CN202011453170A CN114622380A CN 114622380 A CN114622380 A CN 114622380A CN 202011453170 A CN202011453170 A CN 202011453170A CN 114622380 A CN114622380 A CN 114622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temperature
heating
heating pip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3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2380B (zh
Inventor
梁浩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3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2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2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2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50Control of washer-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52Control of the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06F34/05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onents, e.g. for remo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4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blowers or f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滚筒洗衣机,不少带有了烘干功能。对比只具有洗衣功能的洗衣机,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增加有一个烘干模块,该烘干模块通常由进风口温度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烘干风机、自恢复温度开关和非自恢复温度开关组成。针对于烘干风机,若出现故障,加热管加热的空气将无法吹到桶内,而是积聚在风道内,从而导致洗衣机失去烘干的效果。因此,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十分必要。
相关技术中,对于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在第一种方式中,当风机损坏后,由于烘干加热管加热的热空气在风道内积聚,导致非自恢复温度开关会断开,加热管不再导通发热。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再具体判断出是由烘干风机的故障导致的热管不再导通发热。第二种方式中,若出风口温度大于上限温度的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则判断烘干风机的故障。然而,当洗衣机的负载较重且烘干档位较高时,随着烘干时长加长,桶内温度逐渐升高,在关闭烘干加热管后,出风口温度容易因烘干发热管的余温持续维持大于上限温度,进而导致误判为烘干风机故障。
因此,现有的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的检测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机检测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所述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所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所述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所述洗衣机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包括:
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所述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所述烘干加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用于加热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所述烘干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洗衣桶内;
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风道中且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所述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洗衣桶内且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洗衣桶、所述进风口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加热管和所述烘干风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所述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所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所述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所述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所述烘干加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用于加热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所述烘干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洗衣桶内;
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风道中且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所述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洗衣桶内且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洗衣桶、所述进风口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加热管和所述烘干风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其次,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再次,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最后,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由于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首先对具备烘干功能的洗衣机进行介绍。
相比于只具备洗衣功能的洗衣机,具备烘干功能的洗衣机通常还具备烘干模块,烘干模块由进风口温度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烘干风机、自恢复温度开关和非自恢复温度开关组成。
烘干加热管的第一端与洗衣桶连接,烘干加热管的第二端与烘干风机连接,烘干加热管用于加热管内的空气。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烘干加热管靠近洗衣桶内的第一端,或者,烘干加热管吹出热风的位置,进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烘干加热管的第二端。烘干风机用于在烘干加热管加热后将烘干加热管的内气吹入洗衣桶内。自恢复温度开关和非自恢复温度开关设置在烘干加热管的加热电路中。自恢复温度开关在低于一个较低温度后会导通,大于一个较高温度后会断开,为加热电路提供第一层保护。非自恢复温度开关在一个温度后会断开,不可自动恢复,需要人工恢复,为加热电路提供第一层保护。
市场上常用的洗衣机均对烘干加热管使用开环控制,整个烘干过程烘干风机会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当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小于一个较低的温度时,开启烘干加热管。当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高于一个较高的温度时,关闭烘干加热管。当关闭烘干加热管后,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会继续往上升。示例性的,烘干加热管会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温度小于110时候开加热,温度高于120时候关闭加热。
若烘干风机出现故障,烘干加热管加热的空气将无法吹到桶内,而是积聚在风道内,这样将失去烘干的效果。因此,当遇到烘干风机故障时候,需要立即故障停机并报警,从而使用户知道烘干风机损坏,联系售后上门处理。然而,烘干风机通常分有转速反馈和无转速反馈两种。有转速反馈的烘干风机多数为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Motor,BLDCM),价格昂贵,市面占比小。无转速反馈的烘干风机多数为罩极电机,价格相对低,市场用量大。对于无转速反馈的烘干电机,由于软件不能直接获取其转速,所以并不能直接知道电机是否存在异常,无法直接确认其故障。
相关技术中,对于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在第一种方式中,当风机损坏后,由于烘干加热管加热的热空气在风道内积聚,导致非自恢复温度开关会断开,加热管不再导通发热。本次烘干由于没有烘干风机将热空气从风道吹到桶内,最终只有洗衣桶内有感觉到少量热量,但不会有烘干效果。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再具体判断出是由烘干风机的故障导致的热管不再导通发热。第二种方式中,若出风口温度大于上限温度的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则判断烘干风机的故障。然而,当洗衣机的负载较重且烘干档位较高时,随着烘干时长加长,桶内温度逐渐升高,在关闭烘干加热管后,出风口温度容易因烘干发热管的余温持续维持大于上限温度,进而导致误判为烘干风机故障。因此,现有的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的检测准确性不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加热测试,从而根据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是否存在故障,进而提高了烘干风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可以应用于洗衣机11中,用户可以对洗衣机进行操作以打开洗衣机11的烘干功能。随后,洗衣机11在对衣物进行烘干前,以及在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可以检测烘干风机是否出现故障。若否,则继续进行烘干。若是,则洗衣机11可以发出警报,或者,洗衣机11可以与终端设备12进行数据通信,洗衣机11向终端设备12发送警报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对洗衣机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洗衣机的类型可以包括波轮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洗衣机需要包含烘干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烘干机。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也不做限制,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
可以理解,上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的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装置实现。该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装置可例如上述洗衣机。下面以集成或安装有相关执行代码的洗衣机为例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下以洗衣机为例,举例说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装置,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装置可例如洗衣机。
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申请中,当需要控制洗衣机烘干洗衣机内的衣物时,可以向洗衣机发送烘干模式开启指示。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输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洗衣机的控制面板上点击烘干模式按钮,从而向洗衣机输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与洗衣机连接的终端设备触发烘干模式控件,从而通过终端向洗衣机输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
S202,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在本步骤中,当洗衣机接收到烘干模式开启指示后,可以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其中,烘干风机测试温度包括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小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大于五摄氏度。
需要说明的是,与烘干加热管的正常工作状态相比,第一加热测试中的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正常工作状态的开启温度,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正常工作状态的关闭温度。示例性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T1时,烘干加热管开启,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T2时,烘干加热管关闭。在第一加热测试中,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TSon时,烘干加热管开启,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TSoff时,烘干加热管关闭。其中,TSon<T1,TSoff<T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对烘干加热管进行闭环控制。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烘干加热管。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烘干加热管。
应理解,在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开启一次烘干加热管,并在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关闭一次烘干加热管,既可以理解为完成一次第一加热测试。
应理解,上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在进行洗衣机调试时确定,通常可以根据洗衣机结构、传感器温度和烘干发热管功率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在高于自恢复温度开关的触发温度时会触发自恢复温度开关断开从而关闭烘干加热管,因此,上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需低于自恢复温度开关的触发温度。
应理解,为了在第一加热测试中保证足够的温度回差以降低测试误差,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应大于五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烘干前,若洗衣机的桶内温度过高,则洗衣机可以进行锁时冷却。因此,当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洗衣机在确保在称重分档后,可以先获取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和洗衣桶的进风口温度,并且确保出风口温度和洗衣桶的进风口温度不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获取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和洗衣桶的进风口温度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出风口温度传感器获取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通过进风口温度传感器获取洗衣桶的进风口温度。
S203,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在本步骤中,当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可以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升温阈值,则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示例性的,在第一加热测试中,以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为TSon,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为TSoff进行举例说明。当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Tout小于TSon时,开启烘干加热管,当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Tout大于TSoff时,关闭烘干加热管,从而计算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即开启和关闭烘干加热管之间的时长T。若T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T1,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若T小于T1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温度Tin的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若T小于T1且Tin的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升温阈值,则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S204,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洗衣机可以根据分档参数对烘干加热管的功率进行控制从而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其中,分档参数可以根据洗衣机中衣物的重量和/或用户选择的烘干档位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有故障,则可以控制洗衣机发出故障警告,该故障警告可以包含有显示烘干风机故障的故障代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洗衣机还可以通过向与洗衣机相连的终端发送故障信息来告知用户烘干机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首先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其次,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再次,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最后,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由于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的基础上,下面对于如何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行说明。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S302,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S303,确定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4,若否,则执行步骤S305。
S304,确定烘干风机故障。
S305,确定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是否大于升温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6,若否,则执行步骤S302。
S306,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烘干过程中烘干风机无故障,在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风干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烘干风机进行检测。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在本申请中,为了保证烘干风机在烘干过程中始终无故障,洗衣机可以取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获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的获取频率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实时获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长间隔获取一次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例如,每隔30秒获取一次。
S402,确定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是否大于第二时长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若否,则执行步骤S403。
在本步骤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是于第二时长阈值,则说明风道中的温度长期过高,此时可以确定烘干风机可能存在故障风险。随后,洗衣机可以通过第二加热测试来对烘干风机的故障进行防误判确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限温度以及第二时长阈值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S403,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S404,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加热测试与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加热测试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烘干加热管,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烘干加热管,从而完成第二加热测试。
S405,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是否处于下降状态。
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若否,则执行步骤S4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是否处于下降状态可以用来确定是否烘干机是否故障。
示例性的,如果在开启烘干加热管后30s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仍然持续下降,则可以确认由于烘干风机故障导致的热量积聚引发了非自恢复温度开关的断开。若否,则可以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S406,重复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S407,确定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是否均大于上限温度。
若否,则执行步骤S403,若是,则执行步骤S4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过程采集连续两个第二加热测试的出风口温度后,若确定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均大于上限温度,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存在小于或等于上限温度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则确定由于烘干风机无故障导致无法将热空气吹出而引发热量积聚,进而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S408,确定烘干风机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该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其次,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再次,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最后,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由于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该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可例如上述洗衣机。该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风道的第一端与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风道的第二端与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烘干加热管设置在风道中,用于加热风道中的空气;烘干风机设置在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洗衣桶内;
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风道中且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洗衣桶内且与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控制器分别与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和烘干风机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风机测试温度包括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小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烘干加热管;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烘干加热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大于五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升温阈值,则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该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可例如上述洗衣机。该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风道的第一端与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风道的第二端与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烘干加热管设置在风道中,用于加热风道中的空气;烘干风机设置在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洗衣桶内;
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风道中且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洗衣桶内且与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控制器分别与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和烘干风机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处于下降状态,则重复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均大于上限温度,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存在小于或等于上限温度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在执行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与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由于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存储介质所在设备可以是洗衣机。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5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5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5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5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502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5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502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智能交互平板的操作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可选的,烘干风机测试温度包括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小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
可选的,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包括:
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烘干加热管;
在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烘干加热管。
可选的,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大于五摄氏度。
可选的,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包括:
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
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若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第一加热测试后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升温阈值,则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1还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可选的,在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处于下降状态,则重复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均大于上限温度,则确定烘干风机故障。
可选的,在重复进行第二加热测试后,方法还包括: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存在小于或等于上限温度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则确定烘干风机无故障。
由于通过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来对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从而根据第一加热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进而提高了烘干机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所述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所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所述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包括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小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包括:
在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
在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所述烘干加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大于五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包括:
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故障;
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且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升温阈值,则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所述烘干加热管进行所述第一加热测试。
7.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所述洗衣机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处于下降状态,则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加热测试;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均大于所述上限温度,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加热测试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存在小于或等于所述上限温度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10.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所述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所述烘干加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用于加热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所述烘干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洗衣桶内;
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风道中且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所述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洗衣桶内且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洗衣桶、所述进风口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加热管和所述烘干风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烘干模式开启指示,所述烘干模式开启指示用于指示洗衣机对衣物进行烘干;
根据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一加热测试;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机的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确定所述烘干风机的故障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故障检测结果为无故障,则对所述洗衣机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包括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小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在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低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时,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在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时,关闭所述烘干加热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开启测试温度和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关闭测试温度的温差大于五摄氏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故障;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阈值且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大于升温阈值,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第一加热测试的加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且所述第一加热测试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升温幅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升温阈值,则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重新控制所述烘干加热管进行所述第一加热测试。
16.一种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洗衣桶、进风口传感器、出风口温度传感器、烘干加热管、风道、烘干风机和控制器;
所述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烘干风机的检测装置的外部连接;
所述烘干加热管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用于加热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所述烘干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洗衣桶内;
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风道中且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的温度;所述进风口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洗衣桶内且与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相邻,用于检测所述洗衣桶的进风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洗衣桶、所述进风口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加热管和所述烘干风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洗衣机在对衣服烘干过程中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
若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高于上限温度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根据所述烘干风机测试温度控制所述洗衣机中的烘干加热管进行第二加热测试;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不变或处于上升状态,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第二加热测试中开启所述烘干加热管目标时长后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处于下降状态,则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加热测试;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所述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均大于所述上限温度,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故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两次第二加热测试中存在小于或等于所述上限温度的烘干加热管的出风口温度,则确定所述烘干风机无故障。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1453170.7A 2020-12-11 2020-12-11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22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170.7A CN114622380B (zh) 2020-12-11 2020-12-11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170.7A CN114622380B (zh) 2020-12-11 2020-12-11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380A true CN114622380A (zh) 2022-06-14
CN114622380B CN114622380B (zh) 2024-03-26

Family

ID=8189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3170.7A Active CN114622380B (zh) 2020-12-11 2020-12-11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238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8322A (ja) * 1995-08-31 1997-03-11 Harman Co Ltd 暖房乾燥機
JP2001038088A (ja) * 1999-08-03 2001-02-13 Sharp Corp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US20040055176A1 (en) * 2001-10-25 2004-03-25 Yang Jae Suk Dri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ying for the same
WO2007049190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dryer
WO2009077301A1 (en) * 2007-12-17 2009-06-25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dryer
CN10196774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海尔集团公司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及温度检测方法
CN103668881A (zh) * 2013-12-30 2014-03-26 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洗衣机通风除味及小衣物低温烘干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5755781A (zh) * 2014-12-19 2016-07-13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构及洗衣机
CN208414916U (zh) * 2018-07-03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烘干风道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8322A (ja) * 1995-08-31 1997-03-11 Harman Co Ltd 暖房乾燥機
JP2001038088A (ja) * 1999-08-03 2001-02-13 Sharp Corp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US20040055176A1 (en) * 2001-10-25 2004-03-25 Yang Jae Suk Dri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ying for the same
WO2007049190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dryer
WO2009077301A1 (en) * 2007-12-17 2009-06-25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dryer
CN10196774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海尔集团公司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及温度检测方法
CN103668881A (zh) * 2013-12-30 2014-03-26 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洗衣机通风除味及小衣物低温烘干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5755781A (zh) * 2014-12-19 2016-07-13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构及洗衣机
CN208414916U (zh) * 2018-07-03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烘干风道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38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7200B2 (en) Home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00382334A1 (en) Appliance stat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methods
KR100413290B1 (ko) 세탁기기의 고장해석 시스템
CN110031058B (zh)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及洗碗机
CN106996665B (zh) 压缩机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177918B (zh) 洗衣机的耗电量的监测方法、洗衣机和洗衣机系统
US20110054843A1 (en)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me appliance
CN112593380B (zh) 洗衣机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81019A (zh) 家电故障网络维修系统及其方法
CN112734138B (zh) 一种故障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05892B1 (en) Appliance monitoring sensors
CN109556899A (zh) 一种冰箱检测方法、工控机及冰箱检测系统
CN104819786B (zh) 空调器中变频模块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09046A (zh) 一种应用程序联网控制方法和应用程序联网控制装置
CN114622380B (zh) 烘干风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32663A (zh) 控制芯片故障记录方法、装置以及控制芯片故障读取方法
CN103595999A (zh) 智能电视的自动检测方法及自动检测装置
CN10765516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65150A (zh) 紫外led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49281B (zh) 洗衣机及其故障检查方法
CN108871616A (zh) 电机状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940032B (zh) 功率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3531773A (zh) 一种多联空调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US20190071810A1 (en) Laundry handl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9852451B (zh) 脱硫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