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2146A -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2146A
CN114622146A CN202210274154.4A CN202210274154A CN114622146A CN 114622146 A CN114622146 A CN 114622146A CN 202210274154 A CN202210274154 A CN 202210274154A CN 114622146 A CN114622146 A CN 114622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obium
titanium
coating
aluminum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41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2146B (zh
Inventor
胡锐
周咪
李劲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741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2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2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2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47/00Making 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7/02Pretreatment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7/04Pretreatment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e.g. with a protective or activated cov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47/00Making 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7/14Making 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by powder metallurgy, i.e. by processing mixtures of metal powder and fibres or fila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26Anodisation with spark dis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06Wires; Strips; Foils
    • C25D7/0607Wi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阴极微弧沉积技术在钛铌纤维表面沉积Al2O3涂层,通过浆料成型的粉末冶金技术实现包含涂层的钛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冶金结合,得到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涂层能够有效阻碍元素扩散,使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被完全抑制,并且通过合理控制浆料成型工艺参量,保证了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纤维表面脆弱的陶瓷涂层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且高效地实现了纤维与基体的冶金结合。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氧化物预制绝缘层的制备步骤,明显简化了涂层制备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表面沉积有抑制反应涂层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浆料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纯金属铌纤维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优异的塑性和韧性、与钛铝基体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将其作为增强体引入钛铝合金是实现钛铝合金强韧化的有效手段。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较高,钛铝基体与铌纤维间的反应活性增加,会造成基体/纤维间严重的界面反应,从而生成复杂的反应产物,而这些反应产物多具备硬、脆特点,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损害;同时剧烈的界面反应还会引起纤维损伤,降低纤维性能,造成纤维和界面的热稳定性极差,从而在受载过程中加速材料失效。除此之外,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服役条件为高温环境(>700℃),长时间的服役也会使反应界面厚度的增加。增厚的反应界面将导致应力集中,诱发裂纹在界面处萌生,大大提升复合材料服役过程中断裂失效的风险。因此,阻隔元素扩散,抑制界面反应的发生,是保证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稳定性的关键。
纤维表面涂层改性是控制界面反应,确保界面及纤维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涂层可以作为纤维与基体间的隔离层,阻止纤维与基体直接反应,有助于降低界面结合强度,提高界面及纤维的稳定性。
在公开号为CN106245318A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制备碳纤维表面二氧化钛涂层的方法。该发明主要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多次进行纤维表面处理及溶液PH值调节获得二氧化钛涂层,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界面处的应力集中,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文献“Preparation and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double-layer coat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braided carbon fiber.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298(2016):58-63.”中,Wang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三维编织碳纤维表面制备了PyC-SiC/SiO2双层复合涂层,涂层在保证C纤维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纤维的抗氧化性能。然而,溶胶-凝胶法制备涂层时,涂层溶液的浓度和PH值不易控制,工序繁杂,并且溶液与金属纤维润湿性不好,导致涂层孔隙率高且厚度极不均匀。
在公告号为CN109608208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界面涂层的制备方法。该工艺主要是利用气相沉积法在SiC纤维表面多次、交替沉积SiBN和Si3N4,从而获得(SiBN/Si3N4)n多层复合涂层,这种涂层能同时实现低、高温氧化防御作用。文献“两种不同涂层的钛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6(4)(1996):110-114.”中,何玉贵等采用气相沉积方法在钛纤维表面沉积了2.65μm的Al2O3涂层,其与钛铝基体的反应层厚度由30μm减小至20μm。但是气相沉积法对设备真空度要求高,而且沉积速率十分缓慢,不适用于大批量纤维涂层的制备。文献“Enhan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effectiveness of carbon-fiber reinforced cement paste by coating the carbonfiber with nickel.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41(2021):102757.”中,Zhang等采用化学镀在C纤维表面制备了Ni层,复合时与Al基体形成渗层,避免了纤维/基体不润湿现象;但是化学镀法只适用于金属涂层的制备。另外,目前有关纤维表面涂层沉积的研究多集中于碳化硅、碳纤维等,关于铌表面涂层沉积的研究较少。如文献“Ductilereinforcement toughening ofγ-TiAl:effect of debonding and ductility.ActaMetallurgica et Materialia,38(8)(1990):1491-1502.”中,H.E.Deve等采用气相沉积在薄铌板表面沉积了2μm厚的Al2O3涂层,界面处脆性的σ相基本被抑制。但是该研究局限于尺寸较大的铌板材,且是二维平面涂层沉积。鉴于铌纤维尺寸较小(直径为200μm)且需要涂层的360°均匀包覆,与板材表面的沉积完全不同。此外由于气相沉积过程中汽化粒子动能低,使得所获涂层稳定性差、与纤维和基体结合较弱、涂层孔隙率高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气相沉积法在涂层制备上的进一步发展和使用。故已有研究无法为铌纤维表面的涂层沉积提供参考。
文献“Plasma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ofα-Al2O3 on TiNb fibres and theirmechanical properties.Ceramics International,47(2021):32915-32926.”中介绍了运用微弧氧化叠加阴极微弧沉积的两步法在钛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并研究了沉积电压与沉积时间对涂层的影响。但是其过程需要对纤维进行多次进行表面处理,步骤繁琐,成本较高。并且文章中所述的沉积电压与沉积时间与特定设备的关联性较大,并非影响涂层特性的普适性要素。而更具普适性的纤维内电流密度,以及对涂层质量影响极大的电解液温度,在上述文章中并未提及。不仅如此,纤维表面涂层沉积仅仅是控制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前提,如何保证涂层在后续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不发生破碎、溶解等,上述研究并未给出具体参考。
综上所述,现有关纤维表面涂层处理的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化学镀等,均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涂层类型及均匀性受限等问题,有报道的微弧氧化+阴极微弧技术也存在步骤繁琐,电压控制不具备普适性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后续制备复合材料的真空热压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纤维表面涂层在压力和高温条件下稳定存在,不发生高温溶解、破碎,也是保证复合材料具备稳定性能的关键,但是并未有相关研究的报道。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经济高效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实现铌纤维与钛铝基体间的界面改性优化,阻隔复合材料在高温成型和后续高温服役过程中的元素扩散,抑制界面反应,消除有害的界面反应产物,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界面反应产物复杂,界面反应层过厚,反应界面诱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恶化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过程是:
步骤一,制作坯件;
步骤二,阴极微弧法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将该铌纤维单向、均匀地缠绕在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在缠绕所述铌纤维时,各匝之间的间隙为0.2mm。
所述坯件的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
以得到的坯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以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将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0℃~4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与高频电源的阳极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使电流密度为10A/dm2-20A/dm2,通电时间为4min,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所述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溶液;配制该硝酸铝乙醇溶液时,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将有机粘结剂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有机粘结剂与钛铝合金粉末的质量比为1:6。向粉末混合物中加入丙酮,并搅拌均匀,得到钛铝合金浆料。所述粉末混合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
利用毛刷将得到的所述钛铝合金浆料均匀涂覆在所述坯件上;涂覆厚度为3mm;在大气下静置2h待丙酮完全挥发,得到正方形预制体板。
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圆盘,得到第一个缠绕有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所述有机粘结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粒径为50μm~80μm;所述钛铝合金粉末的粒径为50μm~150μm。
步骤四,制备其余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获得多个缠绕有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五,预制体盘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得到的多个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模压,得到装填有预制体盘的石墨模具;
所述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圆柱体;所述母模为空心圆柱体。
将各所述预制体盘装入石墨模具时,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并使该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将制备的多个预制体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预制体盘的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盘的纤维方向一致。
所述模压时,将装入有多个预制体盘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后,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
步骤六,制备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对得到的内部装填有预制体盘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保温结束后开始第二段的升温;
第二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保温结束后开始第三段的升温;
第三段升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结束后,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置于所述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所述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在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预制体盘随炉冷却;待预制体盘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所述真空热压过程中,保持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5×10-3P。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为了解决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界面反应产物复杂,界面反应层过厚,反应界面诱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恶化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利用阴极微弧沉积技术在铌纤维表面沉积Al2O3涂层,而后通过浆料成型的粉末冶金技术实现包含涂层的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冶金结合。
通过铌纤维表面涂层沉积和复合材料浆料成型相结合,最终确定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量如下: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10-20A/dm2,时间为4min,电解液温度为20-40℃;浆料成型过程的前期冷压制备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力为50MPa,保压30min,后续真空热压的温度为1150℃,压力40MPa,保温保压120min。
本发明最终获得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可以被完全抑制,原来对力学性能有害的界面反应产物可以被完全消除。具体过程包括:铌纤维表面阴极微弧沉积,冷压制备复合材料预制体,真空热压实现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冶金结合。本发明适合用于制备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直接采用阴极微弧沉积技术,通过合理控制各参量,包括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10~20A/dm2,时间为4min,电解液温度为20~40℃,最终在铌纤维表面成功制备出了均匀的Al2O3涂层。该技术参量下,等离子体的脉冲放电稳定,电解液电离后足以形成稳定的气膜,使纤维表面被稳定的气膜均匀包覆,气膜可以有效起到绝缘作用,无需专门进行氧化物预制绝缘层的制备,大大简化了纤维表面Al2O3涂层的制备工序。最终制备的Al2O3涂层的表面孔隙率低于10%,平均厚度介于4~7μm。同时,Al2O3涂层与铌纤维结合紧密,涂层无剥落现象发生。由Al2O3涂层均匀包覆的铌纤维实物见说明书附图1。
2、本发明采用浆料成型工艺,通过合理控制冷压处理和后续真空热压参量,具体技术特征包括:冷压压力50MPa,保压30min,真空热压的温度为1150℃,压力40MPa,保温保压120min,能够保证含有基体粉末的浆料在纤维附近稳定固化,有效释放热应力,降低应力集中水平,从而保证了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在浆料成型过程中的完整度,避免了Al2O3涂层在浆料成型过程中的碎裂、分解。在上述技术特征下获得的浆料成型后Al2O3涂层显微组织见说明书附图2,Al2O3涂层均匀包覆着铌纤维,且与铌纤维结合紧密,同时Al2O3涂层与钛铝基体间也没有孔洞、裂纹等缺陷存在,涂层自身完整性极佳。
3、本发明完全实现了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界面的优化,制备的Al2O3涂层致密度高、热稳定性好,得以有效阻碍铌纤维与钛铝基体间的元素扩散,抑制界面反应的发生,最终完全消除了对力学性能有害的界面反应产物。直接在在冷压压力50MPa,保压30min,真空热压的温度为1150℃,压力40MPa,保温保压120min技术特征下获得的未经界面涂层改性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显微组织见明书附图3,反应层平均厚度为15μm,且分层现象明显,物相种类丰富;先经过阴极微弧沉积,电流密度为15A/dm2,时间为4min,电解液温度为30℃,再经过冷压压力50MPa,保压30min,真空热压的温度为1150℃,压力40MPa,保温保压120min得到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显微组织见说明书附图4,反应厚度几乎为0,界面分层现象被有效消除,不存在界面反应产物。
4、本发明在涂层改性铌纤维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微弧氧化+阴极微弧”的两步法限制,直接采用阴极微弧沉积一步到位,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尤其是在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更高效,实现了纤维的批量表面处理,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由Al2O3涂层均匀包覆的铌纤维实物图。
图2是浆料成型后Al2O3涂层的显微组织图。
图3是未经涂层改性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图。
图4是涂层改性后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图。
图5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将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设定为10A/dm2,电解液温度设定为20℃,获得了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坯件: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并准备外边长70mm、内边长65mm、厚度3mm的正方形铜制框架。将所述铌纤维与框架超声清洗30min。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无水乙醇。将清洗后的铌纤维和框架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通过自动绕线机将烘干后的270cm铌纤维以每匝0.2mm的间隙单向、均匀地缠绕在该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步骤二,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采用阴极微弧法在缠绕在铜框架上的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
配制用于制备所述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水溶液;该电解液中硝酸铝的浓度为0.3mol/L,是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ol%。
准备长为4mm、宽2mm、厚0.5mm且表面光洁的不锈钢片。
配制所述电解液时,所述九水硝酸铝与乙醇水溶液的配比为125g/L。利用精密天平称量250gAl(NO3)3·9H2O。将称量的Al(NO3)3·9H2O溶解至2L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使试剂完全溶解,得到涂层制备所需的电解液。
将所述步骤一中缠绕有铌纤维的铜框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将所述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使该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间为4min,电流密度为10A/dm2,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高频电源的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在铌纤维表面制备出Al2O3涂层,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以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粘结剂;将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用玻璃棒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铝合金粉末混合=1:6;所述比例为质量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粘结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5g,钛铝合金粉末为9g。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台湾奇美生产的牌号为CM-211的高流动性PMMA颗粒;钛铝合金粉末为欧中科技生产的Ti-48Al-2Nb-2Cr合金粉末,粉末粒径为50μm~150μm。
以1:1的比例向得到的10.5g粉末混合物中加入10.5ml丙酮,用玻璃棒搅拌3min,获得钛铝合金浆料。
利用毛刷将所述钛铝合金浆料手动、均匀涂覆在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上;涂覆厚度为3mm。
将涂覆有钛铝合金浆料的铌纤维上,在大气下静置2h待该钛铝合金浆料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得到边长65mm、厚3mm的正方形预制体板。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直径65mm的圆盘,得到第一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得到多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预制体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所需的圆柱形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直径为65mm、高度为35mm的圆柱体;所述母模为外径为85mm、内径为64.95mm、高度为50mm的空心圆柱体。预制体装模是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的,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保证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再将步骤三中获得的所述多个预制体圆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样品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圆盘的纤维方向一致。将装模后的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保压结束后,得到一个内部被复合材料预制体装填密实的冷压模具体。
步骤五:真空热压。
对得到的内部有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
第二段升温:保温30min后,继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
第三段升温:保温10min后,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5min后,升温阶段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位于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为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样品随炉冷却;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本步骤真空热压过程中,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始终不高于5×10-3Pa。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设定为15A/dm2,电解液温度设定为20℃,获得了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坯件: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并准备外边长70mm、内边长65mm、厚度3mm的正方形铜制框架。将所述铌纤维与框架超声清洗30min。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无水乙醇。将清洗后的铌纤维和框架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通过自动绕线机将烘干后的270cm铌纤维以每匝0.2mm的间隙单向、均匀地缠绕在该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步骤二,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采用阴极微弧法在缠绕在铜框架上的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
配制用于制备所述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水溶液;该电解液中硝酸铝的浓度为0.3mol/L,是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ol%。
准备长为4mm、宽2mm、厚0.5mm且表面光洁的不锈钢片。
配制所述电解液时,所述九水硝酸铝与乙醇水溶液的配比为125g/L。利用精密天平称量250gAl(NO3)3·9H2O。将称量的Al(NO3)3·9H2O溶解至2L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使试剂完全溶解,得到涂层制备所需的电解液。
将所述步骤一中缠绕有铌纤维的铜框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将所述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使该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间为4min,电流密度为15A/dm2,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高频电源的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在铌纤维表面制备出Al2O3涂层,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以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粘结剂;将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用玻璃棒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铝合金粉末混合=1:6;所述比例为质量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粘结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5g,钛铝合金粉末为9g。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台湾奇美生产的牌号为CM-211的高流动性PMMA颗粒;钛铝合金粉末为欧中科技生产的Ti-48Al-2Nb-2Cr合金粉末,粉末粒径为50μm~150μm。
以1:1的比例向得到的10.5g粉末混合物中加入10.5ml丙酮,用玻璃棒搅拌3min,获得钛铝合金浆料。
利用毛刷将所述钛铝合金浆料手动、均匀涂覆在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上;涂覆厚度为3mm。
将涂覆有钛铝合金浆料的铌纤维上,在大气下静置2h待该钛铝合金浆料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得到边长65mm、厚3mm的正方形预制体板。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直径65mm的圆盘,得到第一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得到多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预制体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所需的圆柱形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直径为65mm、高度为35mm的圆柱体;所述母模为外径为85mm、内径为64.95mm、高度为50mm的空心圆柱体。预制体装模是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的,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保证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再将步骤三中获得的所述多个预制体圆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样品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圆盘的纤维方向一致。将装模后的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保压结束后,得到一个内部被复合材料预制体装填密实的冷压模具体。
步骤五:真空热压。
对得到的内部有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
第二段升温:保温30min后,继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
第三段升温:保温10min后,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5min后,升温阶段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位于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为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样品随炉冷却;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本步骤真空热压过程中,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始终不高于5×10-3Pa。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设定为20A/dm2,电解液温度设定为20℃,获得了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坯件: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并准备外边长70mm、内边长65mm、厚度3mm的正方形铜制框架。将所述铌纤维与框架超声清洗30min。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无水乙醇。将清洗后的铌纤维和框架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通过自动绕线机将烘干后的270cm铌纤维以每匝0.2mm的间隙单向、均匀地缠绕在该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步骤二,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采用阴极微弧法在缠绕在铜框架上的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
配制用于制备所述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水溶液;该电解液中硝酸铝的浓度为0.3mol/L,是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ol%。
准备长为4mm、宽2mm、厚0.5mm且表面光洁的不锈钢片。
配制所述电解液时,所述九水硝酸铝与乙醇水溶液的配比为125g/L。利用精密天平称量250gAl(NO3)3·9H2O。将称量的Al(NO3)3·9H2O溶解至2L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使试剂完全溶解,得到涂层制备所需的电解液。
将所述步骤一中缠绕有铌纤维的铜框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将所述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使该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间为4min,电流密度为20A/dm2,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高频电源的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在铌纤维表面制备出Al2O3涂层,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以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粘结剂;将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用玻璃棒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铝合金粉末混合=1:6;所述比例为质量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粘结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5g,钛铝合金粉末为9g。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台湾奇美生产的牌号为CM-211的高流动性PMMA颗粒;钛铝合金粉末为欧中科技生产的Ti-48Al-2Nb-2Cr合金粉末,粉末粒径为50μm~150μm。
以1:1的比例向得到的10.5g粉末混合物中加入10.5ml丙酮,用玻璃棒搅拌3min,获得钛铝合金浆料。
利用毛刷将所述钛铝合金浆料手动、均匀涂覆在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上;涂覆厚度为3mm。
将涂覆有钛铝合金浆料的铌纤维上,在大气下静置2h待该钛铝合金浆料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得到边长65mm、厚3mm的正方形预制体板。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直径65mm的圆盘,得到第一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得到多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预制体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所需的圆柱形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直径为65mm、高度为35mm的圆柱体;所述母模为外径为85mm、内径为64.95mm、高度为50mm的空心圆柱体。预制体装模是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的,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保证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再将步骤三中获得的所述多个预制体圆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样品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圆盘的纤维方向一致。将装模后的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保压结束后,得到一个内部被复合材料预制体装填密实的冷压模具体。
步骤五:真空热压。
对得到的内部有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
第二段升温:保温30min后,继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
第三段升温:保温10min后,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5min后,升温阶段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位于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为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样品随炉冷却;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本步骤真空热压过程中,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始终不高于5×10-3Pa。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将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设定为15A/dm2,电解液温度设定为30℃,获得了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坯件: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并准备外边长70mm、内边长65mm、厚度3mm的正方形铜制框架。将所述铌纤维与框架超声清洗30min。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无水乙醇。将清洗后的铌纤维和框架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通过自动绕线机将烘干后的270cm铌纤维以每匝0.2mm的间隙单向、均匀地缠绕在该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步骤二,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采用阴极微弧法在缠绕在铜框架上的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
配制用于制备所述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水溶液;该电解液中硝酸铝的浓度为0.3mol/L,是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ol%。
准备长为4mm、宽2mm、厚0.5mm且表面光洁的不锈钢片。
配制所述电解液时,所述九水硝酸铝与乙醇水溶液的配比为125g/L。利用精密天平称量250gAl(NO3)3·9H2O。将称量的Al(NO3)3·9H2O溶解至2L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使试剂完全溶解,得到涂层制备所需的电解液。
将所述步骤一中缠绕有铌纤维的铜框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将所述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使该电解液温度保持在3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间为4min,电流密度为15A/dm2,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高频电源的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在铌纤维表面制备出Al2O3涂层,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以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粘结剂;将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用玻璃棒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铝合金粉末混合=1:6;所述比例为质量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粘结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5g,钛铝合金粉末为9g。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台湾奇美生产的牌号为CM-211的高流动性PMMA颗粒;钛铝合金粉末为欧中科技生产的Ti-48Al-2Nb-2Cr合金粉末,粉末粒径为50μm~150μm。
以1:1的比例向得到的10.5g粉末混合物中加入10.5ml丙酮,用玻璃棒搅拌3min,获得钛铝合金浆料。
利用毛刷将所述钛铝合金浆料手动、均匀涂覆在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上;涂覆厚度为3mm。
将涂覆有钛铝合金浆料的铌纤维上,在大气下静置2h待该钛铝合金浆料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得到边长65mm、厚3mm的正方形预制体板。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直径65mm的圆盘,得到第一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得到多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预制体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所需的圆柱形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直径为65mm、高度为35mm的圆柱体;所述母模为外径为85mm、内径为64.95mm、高度为50mm的空心圆柱体。预制体装模是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的,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保证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再将步骤三中获得的所述多个预制体圆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样品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圆盘的纤维方向一致。将装模后的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保压结束后,得到一个内部被复合材料预制体装填密实的冷压模具体。
步骤五:真空热压。
对得到的内部有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
第二段升温:保温30min后,继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
第三段升温:保温10min后,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5min后,升温阶段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位于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为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样品随炉冷却;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本步骤真空热压过程中,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始终不高于5×10-3Pa。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将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设定为15A/dm2,电解液温度设定为40℃,获得了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坯件: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并准备外边长70mm、内边长65mm、厚度3mm的正方形铜制框架。将所述铌纤维与框架超声清洗30min。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无水乙醇。将清洗后的铌纤维和框架放入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通过自动绕线机将烘干后的270cm铌纤维以每匝0.2mm的间隙单向、均匀地缠绕在该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步骤二,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采用阴极微弧法在缠绕在铜框架上的铌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
配制用于制备所述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水溶液;该电解液中硝酸铝的浓度为0.3mol/L,是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ol%。
准备长为4mm、宽2mm、厚0.5mm且表面光洁的不锈钢片。
配制所述电解液时,所述九水硝酸铝与乙醇水溶液的配比为125g/L。利用精密天平称量250gAl(NO3)3·9H2O。将称量的Al(NO3)3·9H2O溶解至2L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10min使试剂完全溶解,得到涂层制备所需的电解液。
将所述步骤一中缠绕有铌纤维的铜框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将所述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使该电解液温度保持在4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间为4min,电流密度为15A/dm2,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高频电源的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在铌纤维表面制备出Al2O3涂层,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以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粘结剂;将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用玻璃棒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钛铝合金粉末混合=1:6;所述比例为质量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粘结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5g,钛铝合金粉末为9g。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台湾奇美生产的牌号为CM-211的高流动性PMMA颗粒;钛铝合金粉末为欧中科技生产的Ti-48Al-2Nb-2Cr合金粉末,粉末粒径为50μm~150μm。
以1:1的比例向得到的10.5g粉末混合物中加入10.5ml丙酮,用玻璃棒搅拌3min,获得钛铝合金浆料。
利用毛刷将所述钛铝合金浆料手动、均匀涂覆在步骤二中获得的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上;涂覆厚度为3mm。
将涂覆有钛铝合金浆料的铌纤维上,在大气下静置2h待该钛铝合金浆料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得到边长65mm、厚3mm的正方形预制体板。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直径65mm的圆盘,得到第一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得到多个排布着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预制体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所需的圆柱形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直径为65mm、高度为35mm的圆柱体;所述母模为外径为85mm、内径为64.95mm、高度为50mm的空心圆柱体。预制体装模是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的,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保证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再将步骤三中获得的所述多个预制体圆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样品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圆盘的纤维方向一致。将装模后的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保压结束后,得到一个内部被复合材料预制体装填密实的冷压模具体。
步骤五:真空热压。
对得到的内部有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
第二段升温:保温30min后,继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
第三段升温:保温10min后,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5min后,升温阶段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位于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为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样品随炉冷却;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在本步骤真空热压过程中,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始终不高于5×10-3Pa。
所述复合材料中铌纤维与钛铝基体的界面通过Al2O3涂层优化,界面反应完全消除。
根据所述个实施例结果可以总结出,获得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为:阴极微弧沉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10~20A/dm2,时间为4min,电解液温度为20~40℃,冷压处理过程的压力为50MPa,保压30min,真空热压的温度为1150℃,压力为40MPa,保温保压120min。按以上工艺所制备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可以被有效抑制,且Al2O3涂层的完整度极佳。
各实施例中参数汇总:
Figure BDA0003555184780000191
Figure BDA0003555184780000201

Claims (9)

1.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
步骤一,制作坯件;
步骤二,阴极微弧法制备铌纤维表面的Al2O3涂层;
取长度为270cm、直径为200μm的铌纤维,将该铌纤维单向、均匀地缠绕在铜框架上,使该铌纤维将该铜框架包裹;将包裹有铌纤维的铜框架烘干;得到坯件;
以得到的坯件作为高频电源的阴极,以不锈钢片作为高频电源的阳极进行Al2O3涂层沉积;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盐浴炉调节电解液温度,将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0℃~40℃;将所述高频电源的阴极与高频电源的阳极浸没至恒温电解液中;启动阴极微弧高频脉冲电源,使电流密度为10A/dm2-20A/dm2,通电时间为4min,占空比为20%;通电结束后将该阴极取下放入烘箱,在60℃下保温10min烘干,得到表面包覆有Al2O3涂层的铌纤维;
步骤三,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将有机粘结剂与钛铝合金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混合物;所述有机粘结剂与钛铝合金粉末的质量比为1:6;向粉末混合物中加入丙酮,并搅拌均匀,得到钛铝合金浆料;所述粉末混合物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
利用毛刷将得到的所述钛铝合金浆料均匀涂覆在所述坯件上;涂覆厚度为3mm;
在大气下静置2h待丙酮完全挥发,得到正方形预制体板;
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将预制体板剪裁为圆盘,得到第一个缠绕有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四,制备其余各预制体盘:
重复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三的过程,获得多个缠绕有铌纤维的预制体圆盘;
步骤五,预制体盘装模及冷压处理:
将得到的多个预制体圆盘装入石墨模具中,模压,得到装填有预制体盘的石墨模具;
步骤六,制备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对得到的内部装填有预制体盘的石墨模具进行真空热压;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采用三段升温方式,具体过程为:
第一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室温升温至500℃;在500℃保温30min;保温结束后开始第二段的升温;
第二段升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500℃升温至900℃;在900℃保温10min;保温结束后开始第三段的升温;
第三段升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真空热压炉从900℃升温至1150℃;在1150℃保温5min,保温结束后,真空热压炉的升温过程结束;
当所述真空热压炉的升温阶段结束后,继续在1150℃保温120min,同时通过液压机对置于所述真空热压炉内的石墨模具加压,所述加压的压力为40MPa;在加压、保压过程中均保持炉温在1150℃;
当保温保压结束后,以10MPa/min的速率卸载炉内压力至5MPa;预制体盘随炉冷却;待预制体盘冷却至室温后压力归零;得到由多层预制体盘烧结而成的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缠绕所述铌纤维时,各匝之间的间隙为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件的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结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粒径为50μm~80μm;所述钛铝合金粉末的粒径为50μm~1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Al2O3涂层所需的电解液为硝酸铝乙醇溶液时,将分子式为Al(NO3)3·9H2O的九水硝酸铝与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母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及尺寸一致,均为圆柱体;所述母模为空心圆柱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所述预制体盘装入石墨模具时,首先将所述下模作为母模的基底装入母模型腔内,并使该母模底部与下模底部平齐;将制备的多个预制体盘依次层叠装入母模型腔内;将所述上模嵌入母模型腔,至此完成预制体盘的装模;在装模时,需要保证各预制体盘的纤维方向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时,将装入有多个预制体盘石墨模具放置在冷压炉内的平台上静置20min后,施加50MPa压力,并保压2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热压过程中,保持真空热压炉炉腔内的真空度≤5×10-3P。
CN202210274154.4A 2022-03-20 2022-03-20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22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4154.4A CN114622146B (zh) 2022-03-20 2022-03-20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4154.4A CN114622146B (zh) 2022-03-20 2022-03-20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146A true CN114622146A (zh) 2022-06-14
CN114622146B CN114622146B (zh) 2023-02-14

Family

ID=81901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4154.4A Active CN114622146B (zh) 2022-03-20 2022-03-20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21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774A (zh) * 2023-02-16 2023-05-23 江苏礼德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陶瓷纤维的铝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972A (zh) * 2012-09-12 2012-11-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Mo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4628A (zh) * 2017-08-23 2017-12-12 苏州南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碳导电纤维钇铌铝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4368A (zh) * 2017-11-21 2018-05-1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梯度复合压电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0527A (zh) * 2019-06-06 2019-08-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高铌多孔层状钛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11961900A (zh) * 2020-09-07 2020-11-20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钛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972A (zh) * 2012-09-12 2012-11-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Mo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4628A (zh) * 2017-08-23 2017-12-12 苏州南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碳导电纤维钇铌铝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4368A (zh) * 2017-11-21 2018-05-1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梯度复合压电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0527A (zh) * 2019-06-06 2019-08-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高铌多孔层状钛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11961900A (zh) * 2020-09-07 2020-11-20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钛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774A (zh) * 2023-02-16 2023-05-23 江苏礼德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陶瓷纤维的铝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2146B (zh) 202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5728B (zh) 一种具有多层次梯度结构的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4301B (zh) 以纳米碳材料增强的金属基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3478B (zh) 一种碳化钛梯度多孔陶瓷的分层挂浆制备方法
CN112341233A (zh) 多元单相超高温陶瓷TaxHf1-xC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80597B (zh) 一种改性碳纤维增韧氧化铝自愈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0590369B (zh) 一种连续梯度TiC多孔陶瓷及其模板压缩制备方法
JPS6147891B2 (zh)
CN115677364B (zh) 一种多层次碳化锆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22146B (zh) 一种涂层改性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87752B (zh) 一种表面渗碳的梯度硬质合金制备方法
CN101994043A (zh) 一种高铌钛铝多孔金属间化合物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6755B (zh) 金属-陶瓷复合点阵制造方法及金属-陶瓷复合点阵结构
CN102230100B (zh) 一种粉末冶金法制备Ti-Nb-Zr-Sn合金的方法
CN110304932A (zh) 一种具有HfB2界面的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76625B (zh) 一种AlNM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93677B (zh) 一种高通量近净成形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6516196B (zh) 一种高强耐磨损钛基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5225B (zh) 一种涂层改性钛铌纤维增强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Zhou et al. Preparation of Al2O3 coating on Nb fiber and the effect on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of Nbf/TiAl composite
CN110791693A (zh) 低Al含量、高强韧性、耐酸腐蚀的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5320B (zh) 一种松装陶瓷预制体的高通量制备方法
CN114367663B (zh) 一种全致密复杂形状钛合金薄壁零部件的制备方法
CN102732747A (zh) 以TiH2粉为原料粉末冶金法制备Ti-24Nb-8Sn合金的方法
CN113649571B (zh) 一种高硬度粉末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7099721B (zh) 基于碳化物形成元素促进碳迁移的金属陶瓷耐磨材料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